登陆注册
2182500000001

第1章 我们心中都有一堵超级自恋的墙

“有没有可能,我们在心中建一座足够坚固的墙,足以抵抗一切打击?”

最近,去一家咨询机构做关于灾后心理干预的讲座时,一位听众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

这是一个要命的问题。

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堵墙,这堵墙不可能坚硬到“足以抵抗一切打击”,但却具备另一个功能:将我们圈在这堵墙内,令我们看不见别人的真实存在,也令我们看不到更大的力量。

然而,只有真正看到别人的存在,我们才有机会走出孤独,并与其他人建立起真爱的关系;也只有看到更大的力量并顺从这个力量,我们才能真正强大起来,并获得真正的解脱。

并且,在自己构筑起来的墙内,每个人都是自恋的、洋洋自得的、自以为正确的。

例如,看起来最谦逊的人,骨子里也是以谦逊为荣的;看起来最痛苦的人,也是一边痛苦一边自大的。

所以,我们本能上都是抵触改变的,因为那意味着要拆掉这堵自恋之墙。

前不久,我一个朋友X去做近视眼手术。当被固定在病床上不能动弹,也不能说话时,她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惧中。

“好像我要死了,甚至比死还可怕。”她回忆说,“好像一切都消失了,一切都不存在了。我胡乱伸出手去,却什么都抓不住,就像是一个溺水的人,却发现周围连一棵可以起心理安慰作用的稻草都没有。”

为了对抗这种恐惧,她做了一件事情—胡思乱想,想象她自己是待宰割的羔羊,而到底会有谁来救她。

这样一想象,她觉得好受了很多。

然而,我对她说,假若她不做这个想象,不做任何对抗,而是听任自己沉浸在这种恐惧中,她最后就会得救。

说得救,是因为她是一个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女子。她极渴望亲密关系,但却很难与他人建立起稳定而高质量的亲密关系。在我看来,导致这一结果的核心问题是她看不到恋人的真实存在。因为她越在乎对方,就越是容易把她头脑中想象的恋人形象投射到对方身上,而这时对方就会觉得离她越远。

但为什么她会看不到恋人的真实存在呢?因为,当和恋人在一起时,或和任何人在一起时,她的心理活动会一直处于活跃状态,她会一直在行动、想象或思考,她的心从来没有留下空隙。然而,只有当我们的心理活动能在某些时刻停顿下来,我们的心才能感应到对方的真实存在。

这是一个很普遍的道理,对于这个道理,明朝大哲学家王阳明用八个字做过概括:“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王阳明不败的秘密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在我看来,他堪与老子媲美。并且,他还可以当之无愧地被称为伟大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哲学绝非书斋里的空想,而是实实在在可以学以致用的东西,用到政治上,王阳明成了第一流的政治家,和王阳明较劲的对手不管多强大,最后都败给了他;用到战争上,王阳明则成了对方眼中最可怕的军事家。

他提出“此心不动,随机而动”八字箴言时,正值江西的宁王造反,而他作为当地的最高官员负责平叛。当时,他的一个下属抱着一腔爱国热情想与宁王奋不顾身地作战。王阳明问:“兵法的要义是什么?”这个下属答不上来,而王阳明随即讲了他的兵法要义,就是这八字箴言。

这是什么意思呢?

我的理解是,我们的心经常处于“妄动”状态,即一个念头接一个念头像滚雷一样不断地在我们心中炸响。然而,绝大多数人对自己的“妄动”没有觉察能力,套用精神分析的术语,这些没有被觉察的“妄动”就是潜意识。当我们被潜意识所控制时,我们就会处于程度不同的失控状态。我们以为,自己是根据意识层面的某种想法去行动的,但其实,是我们没有觉察到的潜意识在驱使着自己这样做。

这时,我们的行动就有点像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宁王就是这样一个人,所以他后来犯了很多战略和战术上的错误。然而,作为对手,如果王阳明的心也处于同样的“妄动”状态,他一样也会犯一些大大小小的错误。

然而,王阳明的“心”可以不动。如果他的心不动,他的心就是一面空明的镜子,宁王的“妄动”会清晰地映照在这面镜子上,而其致命的缺陷就会被王阳明一览无余。结果,王阳明可以随时抓住宁王的漏洞,从而“随机而动”,不仅可先发制人,也可后发制人。

相反,如果我们的心先动了,并且还对自己的念头特执着,那么就会看不到事情的本相,而犯一些低级的错误。

在“此心不动,随机而动”的理念指引下,王阳明成了敌人眼中最可怕的军事家,他一生打仗无数,未尝有败绩。他去世前一年,两广再次叛乱,其他人无法平叛,朝廷不得已再请王阳明出山。孰料,叛匪一听说鼎鼎大名的王阳明要来,立即就投降了。

为什么越爱越孤独

以上都是太伟大的例子,有点扯远了,我们再回到X的小故事上来。

其实,X的心也是先动了,而且动得很厉害,结果看不到事实的本相。

事实的本相很简单—医生是帮她的,而她已先动的心是恐惧中藏着被迫害的念头。即,她对周围一切人都有戒心,她潜意识中认定一切人和她建立关系都是为了攻击和控制她。

她有这样的念头,也是因为她童年时有过这样的人际关系—她妈妈对她的控制欲望太强烈,这意味着她妈妈一直试图过分侵入她的空间。同时,她妈妈还一直给她讲人多可怕,她一定要加强自我保护。这些加在一起令她的心很容易处于“妄动”状态—认为“别人都是来害我的”。所以,尽管她意识上知道医生是来帮自己的,但潜意识里却认为医生是害自己的,并因而充满了恐惧。

这不仅是她躺在病床上那一刻的感受,更是她时时刻刻的感受。这种恐惧就像是一种背景音,一直弥散在她的内心深处,令她时刻都处于不安全感中。为了对抗这种弥散的恐惧,她会忙碌地做事,喋喋不休地说话,拼命地学习和思考,总之是不能停歇下来。如果停歇下来,这种恐惧就会将她吞噬。

这样一来,对抗似乎是有道理的。

但是,假若她听任自己沉浸在这种恐惧中,不去做任何对抗,而是让念头或意识像水一样在心中流动,最后那一刻,她就会全然明白,这种恐惧到底是怎么来的。

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称,唯一重要的是点亮你自己心中的光。假若X能在那一瞬间全然明白那种弥散的恐惧是什么,就意味着她在这一角落上的光被点亮了,这时就会立即得救。

怎么可以做到这一点呢?克里希那穆提的方法是,不做任何抵抗,让心中的念头自然地流动。这时,我们会发现念头一个接一个,但当念头可以停歇时,真相会自然映现。

一个读者在我发在天涯论坛的帖子《谎言中的No.1: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中写道,她发现自己冷酷无情,经常不合时宜地哈哈大笑。最近一次是看体育比赛时,有两个运动员猛烈地撞在一起,其中一个被撞得鲜血淋漓。看到这一幕后,她哈哈大笑了起来。这引起了一起看球的丈夫的不满,他斥责她为何如此麻木。这样的事情屡屡发生,令她也开始不解,自己为何如此冷血。

后来,她按照克里希那穆提的方法做了一下工作,先是回想起她冷血时的画面,然后让念头自然流动。结果,念头终于停歇时,她脑海里映现了一个暴力画面:爸爸一拳打在妈妈的脸上,妈妈血流满面。并且,这个画面出来后,她心中有说不出的畅快。

这个画面就是答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她之所以对运动员撞在一起不自觉地幸灾乐祸,是因为她的内心深处有“妄动”。具体而言,是她渴望爸爸揍妈妈一通。原来,她的妈妈喜欢挑剔和唠叨,爸爸喜欢沉默,而她觉得爸爸对妈妈忍让得太过分了,所以曾希望爸爸揍妈妈。可是,打人本来就不好,而她作为女儿又怎么能希望爸爸打妈妈呢?所以这种念头最初一产生,她立即和它进行对抗。对抗貌似成功了,这个念头她再也意识不到了。但这不过是压抑到潜意识中去而已,并最终变成令她失控的“妄动”源头。

“小我”由无数妄念组成

美国哲人埃克哈特·托利在他的著作《当下的力量》中称,我们绝大多数人都被思维给控制住了,当头脑中出现一个念头时,我们不自觉地会去实现它。但如果我们能觉察到思维的流动,既不去实现它,也不与它对抗,那么我们很容易理解思维的合理和不合理之处,随即就可以从思维中解脱出来。

对于这个读者而言,她产生希望爸爸揍妈妈一顿的念头乍一看是不好的,但这个念头的产生却是源自她对父母失衡的关系的自然反应。从这一点而言,这个念头的产生是合理的。但是,如果她继续让思维自然流动,那么她还会发现这个念头背后还藏着其他的念头。而一旦最后那个念头出现,她便会明白她与父母的三角关系的实质,而自动放下前面那个暴力的念头。

埃克哈特·托利认为,无数相互矛盾的念头,以及围绕着这些念头的种种努力组成了我们的“小我”,也即心理学家所说的“自我”。通常,当你说“我如何如何”时,你其实说的都是这个“小我”。我们很容易执着于“小我”中,这时,“小我”就会成为一堵无形的墙,阻碍我们内心深处的“真我”与外部世界建立直接的联系。

每个人的“小我”都是不同的,有人喜欢追求快乐,将快乐视为最重要的事情,有人经常沉溺在痛苦中,视痛苦为必然;有人视助人为绝对原则,有人则将索取视为理所应当……总之,我们都在“小我”之墙所围成的院落内过着自以为是的生活。但不管这个院落内所奉行的法则看起来是多么美好或伟大,它们都是我们与其他人、其他存在乃至世间万物建立真实联系的障碍。

因此,尽管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走出孤独,都渴望与别人相爱,但这个最普遍的欲望却很容易成为奢望。

并且,这时我们越自以为是,越以自己的“小我”为荣,我们相爱的渴望就越会成为以我的“小我”消灭对方的“小我”的战争。

日本小说家渡边淳一写了一本名为《钝感力》的“心灵鸡汤”。其大意是,相对比较迟钝的人才更易与人相处,也更能忍受挫折,因为他的心比较钝。

这种说法是很有问题的。例如,心理学中所说的边缘型人格障碍者是最难与人相处的一种人,因为他们非常情绪化,渴望亲密关系,但一旦建立起亲密关系,他们又会忍不住大肆地攻击恋人。而恋人受不了想离开他们时,他们便容易有自伤甚至自杀的极端行为。

不过,自恋型人格障碍者却很容易和边缘型人格障碍者相处,因为自恋型人格障碍者普遍既自大又迟钝,由于他们心中那堵自恋的墙太坚硬了,边缘型人格障碍者的情绪化或许会给别人带来很大困扰,但却刺透不了自恋型人格障碍者的自恋之墙。

心不动的瞬间最有洞察力

不管我去哪里做讲座,最后都会有人问类似的问题:请问怎样才能让我的孩子或我的配偶变得更好?

提类似问题的人,都是缩身于“小我”的墙内,并试图将别人纳入自己的墙内,这怎么可能呢?

试着去了解一下你的内心,你一定会发现,你的头脑中有着仿佛永不停歇的念头。然而,如果你想发现世界的本相,你想真正看到别人的存在,你的心就必须要有空隙。

以前,我经常自诩看人的眼光很厉害,一般是第一眼,最多也不超过5分钟,我就会有一个清晰的判断,而这个判断也几乎从来没有欺骗过我。

现在,我明白,这不是我多厉害,恰恰相反,这是因为和人初相识时,我容易有不那么自恋的瞬间。在那样的瞬间,我的念头之河停止了流动,心中出现了空隙。这时,我的心会自然而然地感应到对方的真实存在。

正如王阳明所言,我这时是“此心不动”。

对我而言,这样的时刻一般都是不自觉地出现的。假若我一开始就抱定一个念头,我非要把对方看清楚,那么,我反而容易出错。也就是说,这时我的心动了,而心一动,我看见的就是我的心投射到对方身上的自己的“妄念”,而不是对方的真实存在了。

所以,我赞成这种说法:重要的不是做什么,而是放下。若想看到别人和其他事物的真实存在,你至少要有某个时刻,可以放下你的“小我”。

同类推荐
  • 商务宴请行为规范

    商务宴请行为规范

    一个宴请,有时候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一桌筵席,甚至可以影响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失败。商务宴请作为商务人士重要的社交方式,不单单只是为了吃个饭,其中还隐含着许多目的,包藏着太多的内涵。商务宴请看似简单,简单到只是吃顿饭的事儿,却又是无比复杂,复杂到这顿饭该怎么请、位置该怎么排、菜该怎么点、酒要怎么喝、话要如何说,都需要考虑周详。所以要把商务宴请当作一项重要的公关活动,需要精心做好准备,考虑到各种因素,比如宾客的级别、风俗、喜好等。合理策划,可以令宴请锦上添花。
  • 智慧的积累(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智慧的积累(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此套书撷英采华,精心分类,不但为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创造了一个欢乐、轻松的成长环境,而且更陶冶了青少年的情操,可以说是一套让青少年全面提高、全面发展的青春励志经典读物。
  • 不懂拒绝,你就注定吃亏一辈子

    不懂拒绝,你就注定吃亏一辈子

    本书是一本让你学会如何拒绝的通俗心理学书籍,本书全面阐述“不懂拒绝”这种心态的产生以及运行机制,帮你规划自己的人生,锻炼自身的意志力,拥有强大的心灵,让自己的情商和人生效率获得全方位的提升,成为一个可以由自己选择和主宰事情的成功人士。
  • 女人的弱点

    女人的弱点

    女人可能是世界上最不可思议的“动物”。当你追得紧时,她会向前奔跑几步;当你停下脚步时,她又会掉过头看你。当你追求她时,她扭过脸懒得理你;当你偶尔对别的女人表现出兴趣,她又会吃醋;表面上说讨厌你,心里却暗暗喜欢你……男人们由此感叹,“女人心,海底针”。而事实上,女人心并不如我们想象或认为的那样讳莫如深,看似复杂的女人心,也是单纯的;看似把自己保护的如铜墙铁壁,也是有弱点的。
  • 中学生最喜欢的99个情商故事

    中学生最喜欢的99个情商故事

    用最美的故事培养中学生的健全人格。全书通过丰富多彩的惰商故事,让学生体会团队合作力量的伟大,品味探索发现的快乐趣味,珍惜朋友时的友谊真情,培养日常生活中的公平正义感,奠定孩子一生成长的基础。性格决定命运,也影响未来。
热门推荐
  • 毓秀

    毓秀

    真假千金对决。真千金重生逆袭,化身灵师,活出真实的自己!
  • 无尽之欲望之路

    无尽之欲望之路

    轮回悠悠,万世跟随,我若在天地惊,我若离去大道伤,这是一个不平凡的故事。又是一个破劫的世界!我本是一株平静无奇的心兰妖,可因为你变成杀戮万千的妖心兰——妖心兰。岁月之后世间再无轮回,只有一个个强者的欲望——天荒。我曾一语荡古今,也曾只手握天地,可还是败给了恒古不变的岁月——无名。明灭总有因果,诸天万界吹不散我的执着,无尽岁月之后可有人还记得我——泯灭大帝。
  • 清净法身毗卢遮那心地法门成就一切陀罗尼三种悉地

    清净法身毗卢遮那心地法门成就一切陀罗尼三种悉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无尽宝术

    无尽宝术

    一个落入深渊的少年,一个超越轮回的至尊。一个为爱追寻的奇才,一个不弱于人的阎罗。阴阳,三才,八卦,金乌,雷道仙术,溺水之道,每一个宝术随手而来。妖山碑,人河石,巫殿碑,魔神树,每一件至宝伴随左右。这是一个名叫楚南,强势无比的传奇。以无尽宝术为道,话无尽为至简,以至简衍无尽的传说。
  • 教师必备的哲学基础

    教师必备的哲学基础

    本书针对目前新课程教育改革中的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和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老师在课堂上怎样把自己的知识更好地传给学生,使其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知识;如何处理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与学生获得知识途径的多样化之间的矛盾;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真正的知识;怎样展现和突出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等,这些已成为许多老师经常反思的问题。本书对这些问题做了诠释和解答。
  • 教师必备的哲学基础

    教师必备的哲学基础

    本书针对目前新课程教育改革中的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和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老师在课堂上怎样把自己的知识更好地传给学生,使其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知识;如何处理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与学生获得知识途径的多样化之间的矛盾;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真正的知识;怎样展现和突出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等,这些已成为许多老师经常反思的问题。本书对这些问题做了诠释和解答。
  • 来自地狱的老公

    来自地狱的老公

    颜心无意中招惹上了身负着地狱的存亡的地狱之子林陌。然后,一宗宗稀奇古怪的传说,一个个无法解开的诅咒……都莫名的涌向她平静的生活。阴谋,算计,夺命,怨恨,噩耗接踵而至,天地之宝失窃,天下平衡有失,地狱将灭!隐士之密,聚阴之地,千年古尸,无头女鬼,剥皮婴灵……这一切的一切,背后究竟是何人所控?
  • 顾瑨怀你敢娶我吗

    顾瑨怀你敢娶我吗

    “顾缙怀,你敢娶我吗?”温润如玉的顾缙怀,自顾自的看着书,懒得搭理电视那头的逼婚,像这种求婚的事,怎么可能由她来执行。隔天各大媒体头条,纷纷登上了顾缙怀对此的回应:你若敢嫁,我便娶!看着红彤彤的结婚证,慕思徽感觉特别的不真实。“顾缙怀,我真的嫁给你了吗?”“嗯”“那你是不是应该上交银行卡?”“叫老公”“老公”“哎!”
  • 爸爸去哪儿:父亲的力量

    爸爸去哪儿:父亲的力量

    《爸爸去哪儿》节目中的郭涛内心独白,分享明星爸爸和儿子之间的故事!男孩教育的缺失是中国最普遍的现实问题,如何培养男子汉的气概?如何与成长中的孩子相处?郭涛第一次全面将自己的成长经历与读者分享,穿插儿子石头的故事以及与孩子们共处的趣事,分享每位明星爸爸教子的经验心得。书中讲述了明星家庭中不为人知的细节和独到的教育理念。本书是郭涛的首本自传,也是和小石头(郭子睿)的一次“父子谈心”。
  • 我的可爱大小姐

    我的可爱大小姐

    昔日王者重回都市,本想低调做人,拿到本属于他的东西尽快走人。没想到,意外之下成为大小姐的保护人。想低调却不行,想走,不好走啊!既然这样,那就不走,重做都市霸主,开创人生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