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82500000006

第6章 我们为什么爱评价?(1)

“你有什么感觉?”

2006年10月,我在上海中德班学精神分析时做过“病人”,看了6次心理医生。而在每次50分钟的咨询中,我的心理老师经常长时间地保持沉默,而一旦开口讲话,多以这句话开始。

现在,我自己也开始做咨询。对我的来访者,我也常试着问这个问题,但发现,让来访者谈感觉是一件困难的事。

其实,别说是来访者,就算在心理咨询师圈子内,谈感觉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曾数次参加心理咨询师的个案督导。在督导老师的指引下,一个心理咨询师先讲述自己的个案,然后督导老师让大家讲话。结果,尽管督导老师一再强调谈感受,但大多数人仍然一上来就是评论性的言语。

可以说,喜欢评价是一个普遍现象,不管在什么地方,人们一旦开口,讲出来的多是评价,而很少是感觉,遑论纯净的感觉。

纯净的感觉是天籁之音。一次一个朋友表达出她单纯的悲伤,那是天籁之音。一个小混混写出了他打群架时忘我境界中的感受,纯净至极,那也是天籁之音。

但可惜,纯净的感觉难得一见,而评价却无处不在。一部被期待的电影公映后,总会出现无数文章,但文章中很容易见到高智商的文字游戏,而很少见到纯净的感受。

我们为什么会如此热衷于评价,而对感受却如此疏离?

评价者真的在乎被评价者吗?

从表面上看,我们爱评价的一个原因是:我们对别人太感兴趣了。

因为,当使用评价时,我们的焦点几乎总是对准别人,而不是自己,并且势必会有褒贬。

所以,在心理治疗的个案督导中,当有的心理咨询师对别人的个案进行大肆分析或评价时,督导老师会提醒说:“请讲话时多以‘我’开头,少用‘你’开头的句式。”

这个提醒是为了让讲话者把焦点对准自己,但这很少能带来真正的改变,因“你……”的句式很容易变成“我对你的感觉是……”这时的感觉并非感觉,仍是评价,只是借用了“感觉”这个词而已。

在这样的沙龙中,每当听到褒贬的话时,我很容易感到难受。稍稍成熟一点的心理咨询师很少用尖锐的批评,而容易给予夸奖,但夸奖和批评一样令我感到难受。夸奖的意味越明显,我难受的程度也就越强。假若碰巧刚有人讲了感觉,而且还是很纯净的感觉,再突然听到明显的褒奖,我会觉得,这就仿佛是在入迷地听一首纯音乐时突然传来电钻刺耳的声音似的。

不管心理咨询师多么高明,当他将焦点对准别人而进行喋喋不休的评论时,我都会有这种感觉。

类似地,在其他任何场合,当有人这样做时,我一样会感到难受。并且,我尤其惧怕那种只谈自己的过错而不谈自己的动机和责任的人。

这样的人会不断地强调“某人伤害了我”或“只有某人才能令我快乐”,听这样的话纯粹是在浪费时间。因为我们不能改变别人,只能改变自己,所以除非一个人能明白自己在一件事情中的动机和责任,否则事情不可能出现好的转变。

譬如,一个女子说,一个已婚男人引诱她,得到她又抛弃了她,他实在太该死了,本来他明明知道她是何等脆弱的,为何还这样残酷地伤害她?!

但是,她一开始就知道他是已婚的,他既未欺骗她,也未强迫她。他是引诱她,而她也是投怀送抱,他要为选择她负责,她也要为他选择她负责。

倾听这样的故事,对貌似不幸的人表达同情。以前我会这样做,但现在越来越少,因为我明白这终究只是浪费时间罢了,而且还强化了他们对自己是一个受害者角色的执着。

不仅如此,我在演讲中也常讲到这一点:心理学学到最后,就会失去同情心。因为你总会发现,在不是非常明显的强迫情形下,不幸总是不幸者自己选择的结果。

既然评价总是针对别人的,那么,评价者真的对被评价者感兴趣吗?

要明白这一点,你只需做一次被评价者就可以了,而这又实在太容易不过了。那时,你很容易感受到,在喋喋不休的评价者面前,你不存在。

因为,评价者对别人不感兴趣,他看起来是将焦点对准了你,但其实,他感兴趣的只是将他的“小我”投诸被评价者之上,而对于评价者自己怎么看待自己,他没有兴趣。

治疗中的沉默会令沟通更加流畅

在采访时,我发现一个现象—不少心理医生谈不出细节来。当叙述起一个心理治疗的个案或他们所知道的一个故事时,他们很喜欢讲自己的分析或大理论,但当问起故事的细节,或治疗中关键的转变时,他们常哑口无言。

每当碰到这样的情况,我会想,在他们面前,来访者到底存在吗?所以,后来再采访时,我只会选择那些能讲细节的心理医生。

现在,我做心理咨询了,发现类似的问题也出现在我身上。我很关注细节,但是,无论是和人聊天,还是做心理咨询,我发现自己虽然会耐心倾听,但却容忍不了沉默。沉默稍一发生,我便会不由自主地开口讲话,制造一些话茬儿,好使对话继续下去。

终于,在一次咨询中,我迫使自己沉默,不去急着接话茬儿,更不去制造话题。结果发现,沉默使得咨询过程变得更有弹性,也更加流畅。

这是为什么呢?从表面现象看,我容忍咨询室中出现沉默后,来访者的表达更多了。

从深层原因看,我容忍咨询室中的沉默,是在限制我的表达,限制我在咨询室中的表现。自我表现的时间少了,来访者表现的时间自然会增多。

用更准确的语言说,咨询室中的沉默,就是心理医生在限制自己“小我”的表达。当心理医生的“小我”在咨询室中退位时,来访者的“小我”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消退,而被“小我”所掩盖的东西就会映现出来。

每个人的“小我”都活在自以为是的投射和认同的游戏中,即“小我”假定自己早就掌握了自己人生和周围世界的规律。而在人际关系中,“小我”会将某些东西投射到对方身上,对方一旦有了反应,“小我”则会特别关注符合它所投射的内容。放到咨询室中,即来访者在传递信息时已做了假定—“我早知道心理医生会怎样反应”,并会在心理医生的反应中寻找符合自己假定的内容。

来访者的投射很多时候会取得成功,心理医生会不自觉地中了来访者“小我”的圈套,而认同来访者投射的内容并给予回应。

例如,习惯依赖的来访者,会表现出“我这么无助,请你帮帮我”的样子,而心理医生则会对这样的来访者给予分析和建议。然后来访者会表示,医生你太棒了,你真是我的大救星,而心理医生也有了价值感……

这是来访者的投射与认同的游戏,而心理医生也会有自己的投射与认同的游戏。一些在咨询室中很强势的心理医生,他不断地说话,不断地接话茬儿,其实就是不断地满足自己作为一个心理医生的价值感而已。

假若心理医生和来访者都在喋喋不休地说话,那么,他们的话茬儿可能看上去接得特别好,但事实上,这不过是两个人孤独的心理游戏而已。尽管来访者的一些“问题”会暂时被解决,但根本上会强化来访者“小我”的逻辑,让他对自己的这些逻辑更执着。

喋喋不休的人只对自己感兴趣

譬如,如果一个心理医生能化解一个依赖成性的来访者的所有疑问,那么,这个来访者就会对自己的依赖逻辑—我越无助别人会越爱我—更执着。他会认为他的人生答案就在于找到一个好的依赖对象,而不是他自己。

但是,如果咨询室中出现沉默,这个投射与认同的游戏就会被打断。当心理医生既不接话茬儿也不制造话题时,来访者投射的内容就会反转到他自己身上,从而对自己投射的内容有了一个觉知的机会。

所以,可以说,心理医生的沉默,反而在咨询室中营造了一个空间,可以让来访者更好地觉知自己,而这是最重要的。正如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所说:唯一重要的是点亮你自己心中的光。

两个人都喋喋不休地说话时,看起来是他们彼此理解,但这常常是一种假象,他们其实看到的都是自己:我在你的讲话中索取我“小我”的养料,你在我的讲话中索取你“小我”的养料。因为两个人的“小我”貌似很像,所以两个人都以为遇到知己,但这不过是遇到了自己的投射而已。

一次,我见到两个来访者一起讲述他们看心理医生的经历。A说第一句,B接第二句,A接第三句,B接第四句……他们都是在分别讲述自己的体验,根本没有理会对方的话语,但其内容却丝丝入扣,连接得仿佛天衣无缝,让我和其他听众目瞪口呆。最后,我们这些听众还在震惊中时,他们两人已彼此引为知己,深恨相识太晚。

同类推荐
  • 我:六次非演讲(名家文学讲坛)

    我:六次非演讲(名家文学讲坛)

    《我:六次非演讲》是卡明斯1952年诺顿讲座的结集。哈佛大学的查尔斯·艾略特·诺顿讲座,是一个诞生于1925年的著名的年度诗学讲座,除了二战期间稍有中断外,几乎每年都会邀请一位当世最值得尊敬的艺术大师,给他们六次演讲的时间,和世人自由分享他们对于最广阔意义上的诗的理解。每年的诺顿讲座,首先会以录音的方式保存,随即会陆续整理出版,其中我们熟悉的有博尔赫斯、卡尔维诺、翁贝托·埃科、米沃什、帕慕克等人的诺顿讲座。
  • 一剂良药

    一剂良药

    这是一本让穷屌丝也变得内心强大的书。什么?穷屌丝也有可能完爆富二代?逆袭了,逆袭了!你的生活质量高吗,你的工作压力大吗?《一剂良药》专为时下都市男女解决生活困惑,让您烦躁的心灵得到休憩。早就疲倦的你请停下奔忙的脚步,和我一道修修心吧。
  • 你的高薪怎么来

    你的高薪怎么来

    《你的高薪怎么来:实现职员和企业双赢的工作理念》获得高薪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即使永远是在给人打工,只要能如《你的高薪怎么来:实现职工和企业双赢的工作理念》中所言,按照敬业、专业、效率、绩效、成本、提升、晋升、人脉这八个方面进行修炼学习,你也能很快获得高薪。因为这八个要点都是按照高薪人才之所以能获得高薪的标准来设计的,或者说,这八个要点都是老板能够给你高薪的参考标准。达到了这八个标准,老板就会很乐意给你高薪。
  • 你就是船长

    你就是船长

    公司就是你的船,你就是这艘船的主人,公司的兴亡和发展就与你密切相关。本书立足于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融合世界500强企业优秀的管理理念和职业精神,内容翔实,案例生动。无论你是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还是一名普通的职员,都可以在轻松的阅读中获得积极有益的启示。
  • 决定你一生的不是努力,而是选择

    决定你一生的不是努力,而是选择

    此书通过一个个典型且精彩的故事,告诉每一个正在奋力拼搏但仍然一无所获的人,要结合自身的素质和条件、兴趣和特长,去选择自己的人生目标,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只有选择了正确的方向,才有机会将自己的才能发挥到极致,从而更好地努力,减少我们人生旅途中的烦恼和遗憾。
热门推荐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俗读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俗读本

    解读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通俗读本。本书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十二个关键词,结合当今社会热点事件,一一对应,从历史与现实的双向维度,简明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外延及其在当代中国社会建设中的重大意义,引导全民尤其是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塑当代中国精神。
  • 范村菊谱

    范村菊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n Essay on Man

    An Essay on M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千位面大抽奖

    三千位面大抽奖

    苦逼男杨凡意外获得了穿梭位面的能力,从此他的人生开始绚丽多彩……赌神位面任务完成,杨凡抽奖获得了超高科技机器人管家一位。于是,从赌神位面开始,无数电影位面随之而来,任务也开始不断,抽奖更是不能断!“恭喜宿主完成任务,获得抽奖机会一次!”“恭喜宿主抽得星际战舰……”穿梭不同位面,完成任务就可以抽奖,这就是杨凡的牛逼人生。
  • 海贼之B叔无敌

    海贼之B叔无敌

    倒霉的主角:为什么这氪金手游如此坑爹?郁闷的主角:为什么我的颜值没了?兴奋的主角:我的外挂终于上线了!弟控的主角:我愚蠢的欧豆豆啊!!最后的主角:来吧,命运之子!今天之后再也没有大海贼时代了!!!备注:封面是穿越前的主角建个QQ群,有兴趣的书友可以加一下:938850353
  • 家中有影后

    家中有影后

    和顾容交往以后,傅少予认为自己不能再做工作狂了,太委屈她。后来才发现,顾影后才是工作狂,他觉得很委屈。
  • 治浙成规

    治浙成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回头看中国

    回头看中国

    回头看中国,看什么?看晚清至民国期间中国的百年历史。当我们拉开历史的距离,回头看中国的时候,发现外国人也曾经用好奇和探寻的目光去观察那个世界。在他们的目光中,中国社会的形态和表现,与我们的认知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一切似乎并不像我们所想象和理解的那样 。
  • 平成假面骑士时间

    平成假面骑士时间

    什么是命运?什么又是命中注定,骑士可能会被人遗忘,可他们也会用尽全力在最终之时旋转!骑士,存在于名为记忆的时间之中!林云,只是一位再普通不过的假面骑士粉,却被迫和朋友卷上了属于时间的旋转的假面骑士之轨。
  • 星沫璃辰

    星沫璃辰

    啊这…无语了,我为什么在这,面前的冰块是谁?“哥,聊感情吗?免费聊天还送小姐姐哦!”“切,不要就算了。”“女生都是说翻脸就翻脸的吗?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不虐哦,甜文,因为本人喜欢甜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