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99300000002

第2章 中国并不是13个最贫水国家之一?

中国幅员辽阔,数不清的江海湖泊构成的水系网络成就了这片土地上的丰沛物产。我们崇敬山水,所以常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水,居然成为了我们话题中沉重的部分。

2004年年初,新华社报道称,我国是一个严重干旱缺水的国家,虽然淡水资源总量有28 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但人均却只有2 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似乎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从普通媒体到专业论述,“中国是世界最缺水的13个国家之一”的说法被广泛地传播。那么中国的水资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现状?与同纬度的国家相比,我们的水资源又有什么样的特点?如果说中国贫水,是基于什么样的理由;如果认为不是,又凭借着什么样的底气?

什么是水资源?

水是人类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物质,是工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

广义上的水资源是指能够直接或间接为人所用的各种水,对人类具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水均可称为水资源。地球上的水资源,从最广义来说就是地球水圈内水的总体,包括淡水和咸水。

狭义上的水资源则仅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具体就是指陆地上由降水转化的可更新、可集中开采的地表水和地下水。

陆地可更新的水资源都来自于天空降水。因此,降水被称为一次水资源。降水包括液态的雨和固态的雪和冰。与此相应,狭义的地表水、地下水资源,可称为二次水资源。

与其他自然资源不同,水是循环的,包括大尺度的全球海陆水循环和陆地局部的水循环。从全球而言,海洋的水蒸发进入大气,大气中的水分随着大气循环而迁移到上空,当条件适宜时就形成降水落到地面,陆地的降水有一部分形成径流,回流到大海,如此循环反复。从陆地局部而言,从空中大气中落到地面的降水,除了一部分形成径流流到大海之外,其余的最终都以水面蒸发、陆面蒸散发(包括土壤蒸发和植被蒸腾)等形式回到大气,蒸发回大气的水又可再形成降水回到地面,也是循环反复。

因为水的循环,从陆地和海洋蒸发消耗的水可以形成降水再回到地面,因而水资源是可循环再生的资源。

据统计,目前地球上的总静态储水量约1 358 266 020立方千米,其中海洋水约占全球静态总水量的97.23%,陆地和大气中的水量占2.77%。冰川储水量约29 158 567立方千米,约占世界淡水总量的77%,大都储存在南极和格陵兰地区。我们经常利用的地下水储水量只占全球储水量的0.61%,而河湖储水量只占全球储水量的0.01%。

但人类可利用的水资源,主要不是静态储水量,而是动态循环、动态更新的水量。我们常说的某个国家、某个地区水资源多少,指的就是多年平均每年由降水补充更新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量之和(扣除地表水与地下水的重复量)。

全世界年均河流天然径流量即地表水资源量410 220亿立方米,是河湖静态储水量的3.26倍,这意味着河湖中储蓄的水平均每年更新3.26次。如果把河流从河湖中拿出来单独考虑,则河流水的更新速率达到每年328次,即河流径流水资源量是河流静态储水量的328倍。

由于气候条件的时空变化,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天然水资源量不等于人类可利用水量。一方面,河流、湖泊、沼泽、天然绿洲等自然生态系统也需要用水,人类不能把水都用光喝尽,而必须给自然生态系统保留足够的用水,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开发利用水资源必须借助一定的水利工程设施,而从技术、经济等角度考虑,已建、可建的工程能力总是有限度的。为了扩大能利用的水资源,人类采用修筑水库和地下水库来调蓄水源,或采用回收和处理的办法利用工业和生活废水。

中国水资源分布特征

中国是世界上河流和湖泊众多的国家之一,水资源丰富,但是地区分布不均,时间分配不均。

降水是可更新水资源的最终来源。降水的分布决定水资源的分布。我国全国平均年降水量652.6毫米,降水分布总体上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南方年均降水量一般超过1 000毫米,北方一般少于800毫米,西北地区大部少于400毫米,荒漠地区少于100毫米。东南部台湾、福建、广东年降水可达2 000毫米以上,西北部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柴达木盆地腹地年均降水在50毫米以下。

中国包括台湾、香港、澳门的水资源总量达28 839亿立方米,但南多北少,地区分布差异很大。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资源约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80%;黄、淮、海流域水资源只有全国的8%。黄河流域的年径流量约占全国年径流总量的2%,为长江水量的6%左右,淮河、海滦河和辽河三流域分别只占全国2%、1%及0.6%。

单位土地面积的水资源量称为水资源模数。水资源模数的空间分布比水资源量的空间分布更能反映水资源的空间差异。在我国,南方地区水资源模数普遍较高,东南诸河区高达108.6万立方米每平方千米,珠江流域水资源模数达81.9万立方米每平方千米,长江流域为55.9万立方米每平方千米。北方地区水资源模数要低很多,黄河流域9.0万立方米每平方千米,海河流域11.6万立方米每平方千米,西北诸河区只有3.8万立方米每平方千米。东南诸河区单位土地面积产生的水资源量比西北诸河区高近30倍。

一定流域面积产生的地表径流量平均分配到该面积上的深度称为径流深。径流深的空间分布图比分流域的水资源模数能更细致地反映地表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我国东南沿海和岛屿、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径流深可达到2 000毫米以上,但西北地区大片地区在10毫米以下。

中国江河平均年径流量为27 738亿立方米,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居世界第6位。可见,就总量来说,中国其实是水资源总量比较多的国家之一。

然而,一平均到每个人头上,我国的淡水资源就相对不足,按人均占有水资源量比较,中国人均径流量只有世界人均径流量的1/4,每亩耕地水量也只有世界平均值的2/3。加拿大为中国人均径流量的48倍、巴西为16倍、印度尼西亚为9倍、前苏联为7倍、美国为5倍,我国人均径流量甚至低于日本、墨西哥、法国、前南斯拉夫、澳大利亚等国家。

不过,中国却也不是世界最缺水的13个国家之一。常有媒体甚至专业文献说中国是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其实不然。虽然中国人均水资源量只有世界平均的1/4,属于水资源很紧缺的国家,尤其是中国北方黄淮海辽地区人均水资源在500m3/人以下,缺水问题非常严重,但比中国人均水资源量少的国家远不止13个。目前世界上有193个主权国家,根据Peter H.Gleick提供的168个国家的数据,中国人均水资源量排在世界第121位,有48个国家的人均水资源量比中国还少。“金砖五国”中的两个国家印度和南非的人均水资源量比中国还低,尤其是南非还不足中国的一半。我们的邻居巴基斯坦和韩国的人均水资源量也比我们低。

与很多国家相比,中国的人均水资源是偏少的。我们确实不应该再做着中国水资源丰富的美梦,而去肆意浪费水资源了。不过也不必过分夸大中国的缺水状况。中国虽然人均水资源比较少,但说中国是世界上最贫水的13个国家之一,这让那些众多的比中国人均水资源更少的国家情何以堪?新华社误报中国为世界13个贫水国家的前因是联合国就13个贫水国家的情况进行了典型案例研究。但选择了13个贫水国家作为典型,并不代表这13个国家就是最贫水的。很多人认为宣传中国是世界上13个最贫水国家的好处之一,是可以提高大家的节水意识。愿望是好的,但实事求是、尊重事实是宣传工作的首要原则,任何虚假的宣传,哪怕主观愿望再好,都会对宣传的效果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同类推荐
  • 安全责任无小事

    安全责任无小事

    从胶济铁路火车脱轨到杭州地铁一号线塌陷,从深圳舞王俱乐部的特大火灾到致74人死亡的山西矿难,残酷的现实一次又一次地向我们证明,事故的发生总是由一点一滴的不安全因素积累而成的。安全系于人人,细节确保安全。只有人人负责安全责任,做好每一个安全细节,我们的生产才能够不受威胁。
  • 3D打印:知道这些就够了

    3D打印:知道这些就够了

    本书适合对3D打印有兴趣,却不太了解的读者,同时本书也涉及一些比较深入的话题,即使是3D打印方面的专家也能有所收获。若你想快速了解3D打印,那么短小精悍的本书绝对能满足你的要求,直接阅读吧!
  • 让人类走得更快:汽车(探究式科普丛书)

    让人类走得更快:汽车(探究式科普丛书)

    本书语言生动,富有哲理,在讲述知识的同时还穿插了一些关于汽车的小知识,学习中不乏休憩。易读易懂,阅读这些知识,能陶冶情操、开阔眼界、开发智力、增强青少年朋友的学习欲望,另外它可适用于家长阅读。
  • 飞机的故事(征服太空之路丛书)

    飞机的故事(征服太空之路丛书)

    《飞机的故事》是征服太空之路丛书之一,由刘芳编著。《飞机的故事》图文并茂,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向你展开一幅幅美丽的太空画面,让你在学到有关太空知识的同时也能领略到独特的太空美,相信定会使你受益匪浅。现在就开始这次意义远的太空之旅吧。
  • 电力知识

    电力知识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力职工和各级领导干部的科技素质,更好地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特编写出版《电力知识》一书。本书对电力技术、生产建设和技术经济等知识,以及当代世界高新技术发展和电力科技的新发展等方面作了深入浅出的论述,知识面宽、通俗易懂,可作为技术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领导干部了解电力科技知识和高新技术知识的“入门”读物,供学习参考。
热门推荐
  • 中层领导法则

    中层领导法则

    不管是在企业、事业单位,还是在党政机关,大多数领导者都是处于组织序列“夹芯饼干”的中间部分,一般称之为中层领导。在“上传下达”的工作职责的履行中创造着让上下都称道的领导绩效;在“上挤下压”的工作环境的承载中发挥着让上下都满意的领导才干。在上下两个层面之间,蕴藉着许多独特的领导智慧、精妙的领导艺术和无可亵玩的领导规则。
  • 七微长篇故事集

    七微长篇故事集

    七微“南风系列”细腻阐述傅氏温柔情深,告诉你——有的人,在你生命中来过,哪怕时间短暂到只在我们漫长一生中占据极为微小的一部分,却像刻进皮肤里的烙印,永久地在那里。
  • 知行合一:王阳明传

    知行合一:王阳明传

    五百年前,在中国的明朝,出现了一位传奇人物王阳明。母亲怀胎十四个月才降生,五岁还不会说话,十二岁就口吐狂言欲做圣人,十五岁离家出走考察三关,新婚之夜与老道士彻夜长谈……步入仕途后,他的人生更是起伏跌宕,因仗义执言遭廷杖入狱,贬谪赴任的路上死里逃生,在龙场这个蛮荒之地,他经历了一系列的生活困境和生死考验,最终悟出了一直苦苦寻求的圣人之道。龙场悟道,不仅让王阳明获得了内心的丰富与安静,还获得了一种觉醒的力量——知行合一。临终时只遗“吾心光明,亦复何言”八字,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深意?本书作者查阅大量史料,补充了一些极为罕见的细节,完整而深入地讲述了王阳明的传奇一生,带您领悟知行合一的心学精髓。
  • 眺星辰

    眺星辰

    这是一朵在污泥中成长起来的向日葵,纵使畸形瘦小,却仍然仰望着光明。
  • 星海武帝

    星海武帝

    横飞剑走,踏水不波,走壁飞檐,钢筋铁骨……早已不是梦想!高山之中,一位不出世的老师父,一脚将他的嫡传弟子踹进世俗!目的——就是混口饭吃……谁想到,他居然……
  • 直截了当的独白

    直截了当的独白

    大家都愿意侃历史,而且抡圆了侃,但真正乐意坐下来琢磨琢磨的却不多。历史看来真像一个可爱的女孩子,(回头率很高!)是个人都想去打扮打扮她,不仅打扮,现在的架势几乎是要给她整容而且换心换肺了。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说,大家都来侃历史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至少说明了历史还是有市场的,因为有人乐意听才激发出一拨又一拨人的侃兴。可惜我们那些历史学家们却意识不到这一点,他们只会坐在家里抱怨历史已经被“侃家”们糟蹋完了,却依然一门心思只顾写他们一本正经,只有几个或者十几个人才看得懂的学术论文。其实,学历史或者说研究历史的人也同样可以侃,只要能侃得深入浅出,侃出学问侃出思想,也许同样会有人特别是普通人乐意看的。
  • 超级调查员

    超级调查员

    突然钻进王涛脑海的安全管家程序打破了他平静而平凡的生活,掀起的波涛之下,隐匿的危险接踵而来,吾辈何以?唯战!
  • 当世狂妃

    当世狂妃

    靠!老娘死了?NO,NO!姐还没活够,敢让我死?闹翻你的冥界,想还阳却跳错井?赶潮流穿越了,好吧姐承认大千世界无所不有。姐运气好,穿越到丞相家,还是丞相家唯一的女儿?万分的疼爱,姐生活的幸福啊。可是,什么结婚?NO,NO!姐还没玩够。带上行李姐去修炼啦,一个个的别迷恋姐,姐只是个传说。一代英雄谁主沉浮?王爷杀手略输人缘,一代皇帝只识奏章签大名。【本文女主伟大彪悍,男主个个腹黑。美男个个排排站,女主一一来挑选。本文结局一对一。】
  • 正一法文十箓召仪

    正一法文十箓召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疼你我的妻

    疼你我的妻

    有些事、有些人错过了,就错过了,没有办法挽回。有些事、有些人迟到了,但还是来了。幸福只会迟到,不会不来。秋晚,一个平凡,简单的女孩一朝穿越到了玉盛王朝,发生了她的爱情故事,有过无法言语的痛,有过让人心疼的傻,但最终会怎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