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99300000002

第2章 中国并不是13个最贫水国家之一?

中国幅员辽阔,数不清的江海湖泊构成的水系网络成就了这片土地上的丰沛物产。我们崇敬山水,所以常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水,居然成为了我们话题中沉重的部分。

2004年年初,新华社报道称,我国是一个严重干旱缺水的国家,虽然淡水资源总量有28 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但人均却只有2 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似乎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从普通媒体到专业论述,“中国是世界最缺水的13个国家之一”的说法被广泛地传播。那么中国的水资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现状?与同纬度的国家相比,我们的水资源又有什么样的特点?如果说中国贫水,是基于什么样的理由;如果认为不是,又凭借着什么样的底气?

什么是水资源?

水是人类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物质,是工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

广义上的水资源是指能够直接或间接为人所用的各种水,对人类具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水均可称为水资源。地球上的水资源,从最广义来说就是地球水圈内水的总体,包括淡水和咸水。

狭义上的水资源则仅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具体就是指陆地上由降水转化的可更新、可集中开采的地表水和地下水。

陆地可更新的水资源都来自于天空降水。因此,降水被称为一次水资源。降水包括液态的雨和固态的雪和冰。与此相应,狭义的地表水、地下水资源,可称为二次水资源。

与其他自然资源不同,水是循环的,包括大尺度的全球海陆水循环和陆地局部的水循环。从全球而言,海洋的水蒸发进入大气,大气中的水分随着大气循环而迁移到上空,当条件适宜时就形成降水落到地面,陆地的降水有一部分形成径流,回流到大海,如此循环反复。从陆地局部而言,从空中大气中落到地面的降水,除了一部分形成径流流到大海之外,其余的最终都以水面蒸发、陆面蒸散发(包括土壤蒸发和植被蒸腾)等形式回到大气,蒸发回大气的水又可再形成降水回到地面,也是循环反复。

因为水的循环,从陆地和海洋蒸发消耗的水可以形成降水再回到地面,因而水资源是可循环再生的资源。

据统计,目前地球上的总静态储水量约1 358 266 020立方千米,其中海洋水约占全球静态总水量的97.23%,陆地和大气中的水量占2.77%。冰川储水量约29 158 567立方千米,约占世界淡水总量的77%,大都储存在南极和格陵兰地区。我们经常利用的地下水储水量只占全球储水量的0.61%,而河湖储水量只占全球储水量的0.01%。

但人类可利用的水资源,主要不是静态储水量,而是动态循环、动态更新的水量。我们常说的某个国家、某个地区水资源多少,指的就是多年平均每年由降水补充更新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量之和(扣除地表水与地下水的重复量)。

全世界年均河流天然径流量即地表水资源量410 220亿立方米,是河湖静态储水量的3.26倍,这意味着河湖中储蓄的水平均每年更新3.26次。如果把河流从河湖中拿出来单独考虑,则河流水的更新速率达到每年328次,即河流径流水资源量是河流静态储水量的328倍。

由于气候条件的时空变化,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天然水资源量不等于人类可利用水量。一方面,河流、湖泊、沼泽、天然绿洲等自然生态系统也需要用水,人类不能把水都用光喝尽,而必须给自然生态系统保留足够的用水,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开发利用水资源必须借助一定的水利工程设施,而从技术、经济等角度考虑,已建、可建的工程能力总是有限度的。为了扩大能利用的水资源,人类采用修筑水库和地下水库来调蓄水源,或采用回收和处理的办法利用工业和生活废水。

中国水资源分布特征

中国是世界上河流和湖泊众多的国家之一,水资源丰富,但是地区分布不均,时间分配不均。

降水是可更新水资源的最终来源。降水的分布决定水资源的分布。我国全国平均年降水量652.6毫米,降水分布总体上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南方年均降水量一般超过1 000毫米,北方一般少于800毫米,西北地区大部少于400毫米,荒漠地区少于100毫米。东南部台湾、福建、广东年降水可达2 000毫米以上,西北部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柴达木盆地腹地年均降水在50毫米以下。

中国包括台湾、香港、澳门的水资源总量达28 839亿立方米,但南多北少,地区分布差异很大。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资源约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80%;黄、淮、海流域水资源只有全国的8%。黄河流域的年径流量约占全国年径流总量的2%,为长江水量的6%左右,淮河、海滦河和辽河三流域分别只占全国2%、1%及0.6%。

单位土地面积的水资源量称为水资源模数。水资源模数的空间分布比水资源量的空间分布更能反映水资源的空间差异。在我国,南方地区水资源模数普遍较高,东南诸河区高达108.6万立方米每平方千米,珠江流域水资源模数达81.9万立方米每平方千米,长江流域为55.9万立方米每平方千米。北方地区水资源模数要低很多,黄河流域9.0万立方米每平方千米,海河流域11.6万立方米每平方千米,西北诸河区只有3.8万立方米每平方千米。东南诸河区单位土地面积产生的水资源量比西北诸河区高近30倍。

一定流域面积产生的地表径流量平均分配到该面积上的深度称为径流深。径流深的空间分布图比分流域的水资源模数能更细致地反映地表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我国东南沿海和岛屿、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径流深可达到2 000毫米以上,但西北地区大片地区在10毫米以下。

中国江河平均年径流量为27 738亿立方米,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居世界第6位。可见,就总量来说,中国其实是水资源总量比较多的国家之一。

然而,一平均到每个人头上,我国的淡水资源就相对不足,按人均占有水资源量比较,中国人均径流量只有世界人均径流量的1/4,每亩耕地水量也只有世界平均值的2/3。加拿大为中国人均径流量的48倍、巴西为16倍、印度尼西亚为9倍、前苏联为7倍、美国为5倍,我国人均径流量甚至低于日本、墨西哥、法国、前南斯拉夫、澳大利亚等国家。

不过,中国却也不是世界最缺水的13个国家之一。常有媒体甚至专业文献说中国是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其实不然。虽然中国人均水资源量只有世界平均的1/4,属于水资源很紧缺的国家,尤其是中国北方黄淮海辽地区人均水资源在500m3/人以下,缺水问题非常严重,但比中国人均水资源量少的国家远不止13个。目前世界上有193个主权国家,根据Peter H.Gleick提供的168个国家的数据,中国人均水资源量排在世界第121位,有48个国家的人均水资源量比中国还少。“金砖五国”中的两个国家印度和南非的人均水资源量比中国还低,尤其是南非还不足中国的一半。我们的邻居巴基斯坦和韩国的人均水资源量也比我们低。

与很多国家相比,中国的人均水资源是偏少的。我们确实不应该再做着中国水资源丰富的美梦,而去肆意浪费水资源了。不过也不必过分夸大中国的缺水状况。中国虽然人均水资源比较少,但说中国是世界上最贫水的13个国家之一,这让那些众多的比中国人均水资源更少的国家情何以堪?新华社误报中国为世界13个贫水国家的前因是联合国就13个贫水国家的情况进行了典型案例研究。但选择了13个贫水国家作为典型,并不代表这13个国家就是最贫水的。很多人认为宣传中国是世界上13个最贫水国家的好处之一,是可以提高大家的节水意识。愿望是好的,但实事求是、尊重事实是宣传工作的首要原则,任何虚假的宣传,哪怕主观愿望再好,都会对宣传的效果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同类推荐
  • 大鹏同风起

    大鹏同风起

    《大鹏同风起--国际名人驾机飞行传奇/飞行系列丛书》编著者丁邦昕、魏克。《大鹏同风起--国际名人驾机飞行传奇/飞行系列丛书》以平实,生动的笔触,讲述了飞机问世以来100多年间,国际上23位政要,名流驾机飞行的传奇故事。他们的名字人们耳熟能详:丘吉尔、布什父子、阿萨德,魏茨曼,穆巴拉克、侯赛因,加加林,普京,他信,查尔斯,安德鲁,威廉和哈里王子……有的是职业飞行员,沿着从军,从政之路扶摇直上,或改行从事科学研究、文学创作,硕果累累,有的出于对飞行的爱好,历经千难万险,终身挚爱未曾改变;有的则是兴致所致偶尔为之,一飞冲天,轰动一时。
  • 大国水情:中国水问题报告

    大国水情:中国水问题报告

    《大国水情:中国水问题报告》,披露了中国水资源紧缺的现状,解读中国水问题存在的内在根源,剖析了世界上水资源管理的先进经验,为中国解决水问题、水危机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 辉煌60年

    辉煌60年

    2011年是新中国航空工业创建60周年。为弘扬“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集团宗旨和“敬业诚信、创新超越”的集团理念,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离退休人员管理局、中国航空报社、中航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举办了“辉煌60年”征文活动, 组织离退休老同志以著书立说的形式, 发掘航空工业的光荣历史。活动得到老同志积极响应, 收到来自集团总部及所属成员单位老同志撰写的征文320余篇。经过专家评审, 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共计100篇。
  • 电力知识

    电力知识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力职工和各级领导干部的科技素质,更好地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特编写出版《电力知识》一书。本书对电力技术、生产建设和技术经济等知识,以及当代世界高新技术发展和电力科技的新发展等方面作了深入浅出的论述,知识面宽、通俗易懂,可作为技术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领导干部了解电力科技知识和高新技术知识的“入门”读物,供学习参考。
  • 微型航天器:航模(征服太空之路丛书)

    微型航天器:航模(征服太空之路丛书)

    航空模型的制作与放飞,从古至今一直吸引着无数人。20世纪初飞机发明后,全世界出现了空前的航空热。发达国家竞相发展自己的航空事业,而模型飞机是学习航空技术、研究飞机最为简捷有效的方法。发达国家把航空模型活动当做普及航空教育,培养航空人才,发展航空事业的基础,从而形成了有组织有领导的群众性航模运动。
热门推荐
  • 主持人节目驾驭艺术

    主持人节目驾驭艺术

    随着时代的步伐,社会在不断地前进。近年来,国内外的应用主持领域有了长足的发展。本书强化了应用主持的实用性、可操作性,融知识性和实用性为一体,让广大读者可以在主持工作的实践中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从而迅速提高自身的主持能力和素质。
  • 闲情偶寄(中华经典随笔)

    闲情偶寄(中华经典随笔)

    《闲情偶寄》是清初文人李渔的一部所谓寓“庄论”于“闲情”的“闲 书”,包涵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等内容。本书编选校注点评者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主要依据雍 正八年芥子园《笠翁一家言全集》本并参照康熙十年翼圣堂本,选取了《闲情偶寄》的《词曲部》、《演习部》的几乎全部文字,《居室部》的大部分 文字,其他各部的少量文字,约十万言,占全书篇幅的二分之一。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对书中个别难懂的字句,尤其是典故、术语、人名和地名等等,尽量详细地作了注释。
  • 一宠成瘾:厉少追妻攻略

    一宠成瘾:厉少追妻攻略

    新婚之夜父亲去世、丈夫背叛。她经历了人生中最狗血的一天。一时不防被算计,她拿自己换了筹码。本以为从此可以挺起腰杆虐渣男。却没想此从过上腰酸背痛腿发软的奴役生活……
  • 天机之纵横诸天

    天机之纵横诸天

    平凡少年得家传至宝天机盘,穿梭无尽位面,领略万千世界风采,以无敌之资纵横诸天(内容较小白,自认老书虫的选手请谨慎观看,若引起不适,请立即弃书走人,评论请使用文明用语)
  • 一切秘密最上名义大教王仪轨

    一切秘密最上名义大教王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展示了2007年7月1—2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近代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北京文化发展研究基地协办的“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书中选录了参会论文中的五十二篇。这些论文大致分为文化与社会、文化思潮及知识分子类;学术、史学类;教育、艺术类;社会文化及文化事业类;中外文化类等六部分,作为《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的主体内容。
  • 巴拉和儿子

    巴拉和儿子

    萨娜:达斡尔族,1961年出生于大兴安岭,并在大兴安岭林区从教多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副主席。在《作家》《收获》《钟山》《花城》《当代》《十月》《人民文学》等文学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随笔两百万字。小说被多家选刊选载,并被翻译至国外。小说集《你脸上有把刀》获得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著有长篇小说《多布库尔河》等。现居内蒙古呼伦贝尔。巴拉的丈夫胡都利离开家二十多天了。富户诺音又有七头牛准备出售,他找到胡都利,摇摇手里的酒瓶子。胡都利便心知肚明,诺音还想赖着不给上次欠的工钱,还想用一瓶烧酒和甜言蜜语哄他上路。
  • 慧珠阁诗

    慧珠阁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公主殿下:降魔妻主驭天下

    公主殿下:降魔妻主驭天下

    她说她:“飞、机、场。”某只受了刺激,痴线的吼到:“不平X,何以平天下?”这个在语言表达能力上,有些奇葩的女人,带着她的夫君们,在这个妖魔横行的大陆上,动荡不安的年代里,降魔、除妖、捉僵尸。传说,七煞、破军、贪狼,三星齐聚,天下必易主。被魔化的异类越来越多,即要追查来源,也要改变现状。且看公主殿下能否让四方称臣,拨乱反正,凤驭天下。
  • 三线建设纵横谈

    三线建设纵横谈

    本书稿是纪念三线建设50周年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收录了研讨会的领导讲话、专家发言和入选论文,回顾了三线建设历程,宣传了三线精神,为推动三线建设研究向着更深层次和更高水平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