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3400000008

第8章 实惠哲学里渗透着精明的上海商人3

第二章3实惠哲学根深蒂固,骨子里流淌着精明的精华

2009年热播的电视连续剧《蜗居》中,有对上海人如何“精明”的精彩描绘,在大家共同生活的筒子楼里,正在共用厨房做饭的刘家阿妈对邻居郭海萍说:“咱们楼上水电费都是均摊的,你家这个月应该交三个人的水电费,因为你妹妹在你家已经住了差不多一个月啦。”海萍是外地来沪落户的新上海人,但她同样极其敏锐地反问刘阿妈:“你女儿上个月在你家住了一个月,她的水电费你替她掏了吗?”

而住在郭海萍家楼下的李家阿妈,在后来的拆迁中与房地产开发商斗智斗勇,把老上海人的精明发挥到了极致,最后以死相搏,硬是用10平方米的蜗居之地,为子孙换来了三室一厅的大房子。

注重实惠,精打细算,讨价还价,锱铢必较,即便是一般的上海居民,血液中也渗透着一股外地人难以比拟的精明劲儿。更何况久经沙场的上海商人?

上海人的精明,反映在日常生活中,既包括谋取个人利益的行为,更包括对个人权益、利益的维护,该得到的,他们一分也不让。这使得上海人常常为一点点小利益而斤斤计较。生意场上的上海商人都是行家里手,他们既识货又明理,又敢于和善于据理力争。上海人的钱不好挣。“太精了!”这是各地生意人对上海商人最普遍的评价。连同样精明的韩国人对此也自叹弗如,2008年10月韩国出版的一家报纸称:“上海人都是经济里手……外国人很难从上海人口袋里掏出钱来。”

上海人精明源自沪上商业传统的熏陶。其实,中国南方商人(如广东、江浙商人等)的精明也是有口皆碑的,但是,作为区域整体人群的文化心理素质,上海人整体上把精明发扬光大到了一个极致,精明已经成为上海商人人格的组成部分。可以说,上海商人的精明已根植血脉,深入骨髓。

2003年底,事业已跌至谷底的江南春在乘坐电梯时,望着时开时合的电梯门,突然生出了投放楼宇电子视屏广告的创意,由此诞生了分众传媒帝国,并在短短两三年内成为国内广告传媒界大鳄,继而登陆纳斯达克。在许多人习以为常的目光中,百无聊赖的江南春突然灵光一闪有了新主意,靠的正是上海人天生那股精明劲儿。2009年2月,丁磊养殖的消息在网络上不胫而走,震动了中国企业界,许多人弄不懂一个靠互联网高科技起家的IT精英为什么把自己的名字和“猪”联系到了一起。原来,在猪肉一直看涨市况下,丁磊要从互联网中拿出一部分资本炒作高端猪肉市场。因为目前高端猪肉相对普通猪肉的市场更好。丁磊不仅要养猪,还要将养猪过程上网,眼下全国性的专业养猪网站都还没形成气候,随着猪肉价格的进一步飙升,与网络营销结合的养猪业肯定会让他得到良好的回报。

2009年同样具有商业价值和震撼人心的另一个新闻,是关于上海文化商人余秋雨潜伏上海某商业原始股,在该公司上市后一夜之间成为亿万富翁的故事。二百多万元的原始股本和长达8年多的潜伏耐力,为余秋雨赢得了上百倍的回报。

精明让上海商人做生意既有眼光又有耐性。但是,同样由于太精明,上海商人在生意场上大都十分谨慎小心,他们会注意到太多的细节。在做生意谈判之前,他们多半已事先调查了解好了市场行情、谈判对手情况等。他们的谈判多半是在有了充分的准备之后才进行的。因此,与上海人做生意,常常会因个别小问题争论不休,时间拖得很长,使人们常会感到跟上海人做生意很累。因此,与上海人做生意,首先要养成足够的耐心。

与精明一脉相承的是上海商人的竞争意识。上海具有商业竞争的传统,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市场尚未成熟,商业竞争就已十分残酷。上海商人与洋商之间、上海商人相互之间,竞争都十分激烈。其手段和激烈程度令人震撼。作为商家必争之地,谁能立足上海,谁就意味着拥有财富。上海是铸造商界精英的大熔炉,在这熔炉里,培养出了一大批商界精英。中国近代商业精英云集上海,使他们在大上海各占一方地盘,各展雄才大略。

进入21世纪,上海的市场经济已经步入成熟之时,南京路每天客流量达300万人次,600多家商店比肩而立,各显风姿。徐家汇、淮海路大型商厦不断涌现,首尾相接,形成了独特的“圈状模式”。许多商家采取的竞争手段更加复杂多样,广告战、价格战、品牌战……硝烟弥漫,奇招百出。作为商家,要想在上海打出一番天地,就必须大胆参与,投身于竞争之中。

同类推荐
  • 人之废除:从高中英语教学出发反思教育

    人之废除:从高中英语教学出发反思教育

    《人之废除》是英国作家C.S.路易斯于1943年在杜伦大学的演讲稿,于同年出版,副标题为“从高中英语教学出发反思教育”。作者呼吁年轻人动用他们的想象力和感受性来体认和接纳柏拉图哲学体系所传授的、圣经启示所聚焦的、通往真理和品格的道路,并且援引中国儒家和道家文化中的“道”(the Tao)一词为其命名,彰显了其普世性的内涵。这在当时是一个具有前瞻性且颇具深度的主张。作者认为,在当时的英国,教育忽视了对最基本的道德和价值体系的教授和传达,片面狭隘地强调“理性”原则,使学生对伦理和道德的理解流于表面和功利。路易斯指出,这将对社会产生根本性的危害。
  • 给孩子讲点中华句典

    给孩子讲点中华句典

    翻开本书,仿佛走进一座国学图书馆,因此,当孩子想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时,请你为他翻开这本书!当孩子对卷帙浩繁的古籍望洋兴叹时,请你为他翻开这本书!当孩子埋头在历代著作中寻章索句时,请你为他翻开这本书!当孩子为翻译句子而苦恼时,也请你为他翻开这本书!本书实为一部写作宝典,一位良师益友。
  • 中外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研究

    中外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研究

    本书系统地论述了中、美、英、德、法、俄、日等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轨迹,指明了新闻传播教育的历史使命,明确了新闻传播教育的理念、目标与模式,提出当代新闻传播教育应弘扬人文主义精神,以高等教育为主体,以复式专才教育为途径,以社会责任为专业理念,以国际化为发展目标,以高素质的师资和雄厚的资金投入为保障。本书的读者对象是新闻传播教育工作者、新闻传播从业者、新闻传播史论的研究者和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学生。
  • 中国党政公文写作要领与范例

    中国党政公文写作要领与范例

    《中国党政公文写作要领与范例》——以写作的基础知识为主线,以其艺术性、技巧性为点,实例佐证为辅,选例准确,讲明要领。
  • 向毛泽东学写作:中国离不开毛泽东

    向毛泽东学写作:中国离不开毛泽东

    本书是对伟人写作艺术的分析和鉴赏,《向毛泽东学写作-中国离不开毛泽东》共分为八章。第一章概述了毛泽东一生的写作实践;第二章至第七章分别从立意、结构、语言、修辞、逻辑、思维等六个方面分析毛泽东的写作艺术,并结合现代写作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写作方法和技巧;第八章撷取了毛泽东的精彩篇章,进行了全文赏析。《向毛泽东学写作-中国离不开毛泽东》对毛泽东的写作艺术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对于提高公文写作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战略分析分析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热门推荐
  • 最强运动员

    最强运动员

    体育频道记者:请问你对于打破了亚洲纪录有何感想?风全:呵呵,借用一句广告语来回答你这个问题吧,'我才刚上路诶‘……ESPN记者:风,你将在近期宣布退役,请问这是真的吗?风全:NO,NO,NO。事实并非如此,我只是准备到足坛去闯荡一番,一圆自己儿时的梦想而已……书友群:522282905,期待各位书友大大的大驾光临。
  • 草莓年华

    草莓年华

    许希微、秦臻和莫仓廪是从小在一起长大的朋友但一封情书改变了他们的命运——这是一个美好而悲伤的故事美好如希望,如青春,如初恋……悲伤如希望的微小、青春的短暂,以及生命中曾经以为永远在一起,最后却走失的人……
  • 金莲正宗记

    金莲正宗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都市至尊神医

    都市至尊神医

    叶无天传承了师傅的泡妞本领和旷世医术,凭着一身本事和一张子弹打不穿的厚脸皮,在这大都市里混得风生水起。。。可是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八岁前那可怕的记忆觉醒了。。。
  • 锐读(第5期·悬疑新主张)

    锐读(第5期·悬疑新主张)

    《惊奇档案》专栏编辑,觅骨寻踪,亲历惊奇与惊险,探寻神秘的不可思议,用科学的态度解读怪谈与诡闻。
  • 疚斋小品哥窑谱

    疚斋小品哥窑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谈古说今

    谈古说今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Justin姐姐真漂亮

    Justin姐姐真漂亮

    顾北北给Justin的书上,写着一段话。你知道顾北北为什么会遇到黄明昊吗?因为babybabybabyohlike~
  • 水浒歪传

    水浒歪传

    宋仁宗皇帝居然遇上了非典;洪太尉放跑了DNA;高俅曾经踢过中超,卖过盗版碟,还率中国足球队捧得了世界杯;史进当上了史家庄的治安主任;强盗用上了AK-47……
  • 极品女参谋

    极品女参谋

    十年前,她身陷囹圄,被迫为奴。十年后,她踏入返乡之路,却被最爱的人送入宁国皇宫。彼时,宁国江山岌岌可危。睿智的帝王受人控制,年幼的太子一夜间痴傻。佞臣当道,她无奈接受皇命,问鼎天下。身居高位,仿佛如坐云端,性命堪忧。幸而他始终不离不弃,舍身为她守护宁国江山。然而一朝落崖,十数年遍寻不见他。再次相见,却是卿已老,君将故。两人之间只剩下黄泉碧落的承诺,以及青葱岁月里的一场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