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46000000012

第12章 李白诗歌中并列式复合词考析(上)(5)

据《说文》,“澜或从连”,即作 “涟”,故“澜”又指微波,波纹。《释名·释水》:“风行水波成文曰澜。澜,连也,波体转流相及连也。”但“澜”一般作“大波”使用,直到今天也是这样。如郭小川的新诗《百万雄师过大江》:“长江水,卷巨澜。”又作动词,为“兴起波澜”。《文选·宋玉〈神女赋〉》:“望余帷而延视兮,若流波之将澜。”李善注:“言举目延视,精若水波,将成澜也。”

以上,“波、浪、涛、澜”两两联合构词时,则统言无别,在指“水波、波浪”义上,它们为同义词。由它们构成的同义并列式复合词,李白诗歌中使用“波涛、波浪、波澜”。

这三个词,李白诗歌中只有“波涛”有异序词“涛波”,而且全唐诗中,仅见到李白在以下两首诗中使用2次。

【涛波】(2次)即波涛。

《发白马》:将军发白马,旌节度黄河。箫鼓聒川岳,沧溟涌涛(一作洪)波。武安有震瓦,易水无寒歌。

《送于十八应四子举落第还嵩山》:炎炎四真人,摛辩若涛波。交流无时寂,杨墨日成科。

詹本第2419页注释(五):“炎炎,盛美,有气焰。《庄子·齐物论》:‘大言炎炎,小言詹詹。’朱注:‘炎炎,犹赫赫也,盛貌,盖赞之之辞。’” 詹本同页注释(六):“……安(旗)注:以上‘二句谓四真人之学盛极一时,如波涛之流布天下也。”

李白诗歌中“波涛”能颠倒两个语素的次序,其原因何在呢?本书探讨后,只找到两点:一是为了押歌部的韵。二是“涛波”在唐代以前的文献中曾经出现过,如《文选·班固〈答宾戏〉》:“虽驰辩如涛波,摛藻如春华,犹无益于殿最也。”李善注引如淳曰:“潮水之激者为涛波。” 《艺文类聚》卷八引晋庾阐《涉江赋》:“遡晨风而遥迈,乘涛波而容与。”

“波浪”、“波涛”两个词,在全唐诗中和在李诗中的使用情况具体如下:

一、“波、浪、涛”各自出现的频率与“波浪”、“波涛”使用次数一致。

“波”出现最多,其次是“浪”,再其次是“涛”。经本书统计,“波”,全唐诗中出现1873次,李诗中使用79次。“浪”,全唐诗中出现1286次,李诗中使用29次。“涛” 全唐诗中出现439次,李诗中使用19次。

二、“波”、“涛”、“浪”单用与连用,有以下特点。

1.“波”、“涛”、“浪”三个词当中,“浪”指水波、波浪。李白和唐代其他诗人的诗中都反映出:这一引申义由于出现时间较晚,所以,由“浪”参与构成的“风浪”、“波浪”这两个并列式复合词,其使用次数少于“风涛”、“波涛”。全唐诗中使用“波浪”达74次,使用“波涛”达158次,这与全唐诗中使用“风浪”少于“风涛”的情况一致。

而且,今天最常用的“浪涛”一词,李白没有使用过,其他唐代诗人也没有

使用过。也就是说全唐诗中没有“浪涛”一词。

2.在李诗中,“波”与“浪”互文见义。例如:

《白微时募县小吏入令卧内尝驱牛经堂下令妻怒将加诘责白亟以诗谢云》:绿

鬓随波散,红颜逐浪无。(上句用“波”,下句用“浪”,等同双音词“波浪”)

3.在李诗中,“波”和“涛”单用,一般作主语。

《姑熟溪》:波翻晓霞影,岸迭春山色。

《东鲁门泛舟二首》其一:日落沙明天倒开,波摇石动水萦回。

《枯鱼过河泣》:涛落归泥沙,翻遭蝼蚁噬。

4.在李诗中,“波”、“涛”、“浪”分别能与其他语素构成复合词。

(1)传承之词有:

1)“水波、沧波”, “洪涛、惊涛”, “白浪”等偏正式复合词。如:

《代赠远》:渴饮易水波,由来多感激,胡马西北驰,香鬃摇绿丝。

《送张舍人之江东》:天清(一作晴)一鴈远,海阔孤帆迟。白日行欲暮,沧波杳难期(一作白日行已远,欲暮杳难期)。

《上云乐》:叱咤四海动,洪涛为簸扬。

《发白马》:将军发白马,旌节度黄河。箫鼓聒川岳,沧溟涌涛波。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惊涛汹涌向何处?孤舟一去迷归年。

《司马将军歌》:扬兵习战张虎旗,江中白浪如银屋。

2) “风波、风涛”等并列式复合词。详见本章№14。

3) “谑浪”、“冲波”等动宾式复合词。例如:

《赠友人三首》其三:慢世薄功业,非无胸中画。谑浪万古贤,以为儿童剧。

《蜀道难》: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2) 新生的词有:

1)“波”和“涛”与“烟”构成并列式复合词,其中“烟涛”为李诗中的新词,“烟波”在李诗中具有特殊的含义,详№17里的“烟涛 烟波”。

2)“波”与“浪”构成“波浪”这个并列式复合词,为唐诗中的新词。

3)“浪”与动词语素构成“破浪”这个动宾式复合词。见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破浪”为李诗中产生的新词。本谓船冲开波浪快速前进。以比喻志向远大,不畏险阻,奋勇向前。《汉语大词典》“破浪”一词下收杜诗用例,即杜甫的《舟泛洞庭》:“破浪南风正,收帆(一作回樯,一作归舟)畏日斜。”

№19 烟尘 烟霞 烟霜

李诗中“烟”作语素与“雾、云、霞、霜、尘”构成了多个并列式复合词,这些并列式复合词中的“烟”,皆指烟状物,如云、雾等。

【烟尘】(1次):犹风尘。借指旅途辛劳。

《长干行二首》其二:忆妾(一作昔)深闺里,烟尘不曾识。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

全唐诗中“烟尘”使用103次,而李诗中只出现了1次。“烟尘”一词,出现时间也比较晚,南朝梁萧统《七契》:“当朝有仁义之师,边境无烟尘之惊。”其义为:烽烟和战场上扬起的尘土,以喻战乱。高适《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烟尘”还指烟雾灰尘。见唐刘知几《史通·烦省》:“夫英贤所出,何国而无,书之则与日月长悬,不书则与烟尘永灭。”又有第三个义项:犹灰尘。唐孔颖达《〈毛诗正义〉序》:“卜商阐其业,《雅》、《颂》与金石同和;秦正燎其书,简牍与烟尘共尽。”实际上,在“灰尘”义项上,“烟尘”为偏义并列式复合词。“烟尘”又指人烟稠密处,杜甫《为农》:“锦里烟尘外,江村八九家。”

而李白《长干行二首》其二中的“烟尘” 借指旅途辛劳,为李诗中产生的新义。

“烟尘”本是一个相关并列式复合词,在李诗中用它来“借指旅途辛劳”,则上升为一个同义并列式复合词。

【烟霞】(5次)

(1)烟雾;云霞。

《梦游天姥吟留别》: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2)泛指山水、山林,以借指隐居之地。

《颍阳别元丹丘之淮阳》:本无轩裳契,素以烟霞亲。

《对雪奉饯任城六父秩满归京》:独用天地心,浮云乃吾身。虽将簪组狎,若与烟霞亲。

《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四首》其三:东道烟霞主,西江诗酒筵。

《小桃源》(《舆地纪胜》):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

“烟霞”一词,李诗中义项(1),早见于南朝齐谢脁《拟宋玉〈风赋〉》:“烟霞润色,荃荑接芳。” 义项(2),早见于南朝宋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夹钟二月》:“敬想足下,优游泉石,放旷烟霞。”但“烟霞”一词,经李诗一用,更具活力。“烟霞”两个语素并列构词使该词具有飘渺、旷远之意味,所以不直接称呼“山水”或“山林”。而要用代称手法将只具有某种联系的事物连接得更紧密,让它们作语素合起来表达一个更抽象的意思;或者让这样的两个语素联合构成一词,这个并列式词比起直接称呼的词更具有文学意味。

全唐诗中“烟霞”使用达417次,多借指隐居之地,可见是一个极富有唐代色彩的词。

【烟霜】(1次)本泛指山水、山林,此借指隐居之地。

《赠任城卢主簿潜》:钟鼓不为乐,烟霜谁与同。

“烟霜”,代指山水、山林,还含有词外之意:指隐居山林冷清、孤高之境界。

全唐诗中“烟霜”出现23次,而《汉语大词典》未收此词。詹本也没有注释。“烟霜”可算作唐代出现的新词。与“烟霞”构词一样,为相关并列式复合词。

李诗中“烟霞”与“烟霜”词义相同,但感情色彩有所不同,“烟霞”具有亲切的感情色彩。

№20 a. 烟云 云烟

b. 烟雾

c. 烟涛 烟波

【烟云】(1次)烟霭云雾。

《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维舟至长芦,目送烟云高。

汉枚乘《七发》:“于是榛林深潭,烟云闇莫,兕虎并作。”

【云烟】(3次):云雾,烟雾。李诗比喻众多。

《古风·一百四十年》:王侯象星月,宾客如云烟。

《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鱼盐满市井,布帛如云烟。

《寻阳送弟昌岠鄱阳司马作》:桑落洲渚连,沧江无云烟。

“烟云”和“云烟”就二词的本义看,为相关并列式复合词。“云烟”,李白诗歌中皆比喻众多,两个语素的意义关系发展为同义关系了。

“烟云”,全唐诗使用达47次。李诗中使用1次,虽用其本义,但已含有“高处”之义位。不过,用“烟云”明确代指“高处”,见温庭筠《上宰相启》:“遐思謦欬之音,杳绝烟云之路。”

全唐诗中“云烟”使用达54次。李诗使用也只有1次,比喻众多。所以,在李白诗歌中“烟云”和“云烟”虽为同素异序词,但不是同义词。因为,唐诗中及李诗中“烟云 ”从不用来比喻众多,而“云烟” 则可以用来比喻众多。

【烟雾】(5次)泛指烟、气、云、雾等。

《古风·在世复几时》:秦帝如我求,苍苍但烟雾。

《金陵歌送别范宣》:金陵昔时何壮哉!席卷英豪天下来。冠盖散为烟雾尽,金舆玉座成寒灰。

《江夏赠韦南陵冰》:宁期此地忽相遇,惊喜茫如堕烟雾。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此情不可道(一作论),此别何时遇?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

《嘲鲁儒》: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

南朝宋鲍照《吴兴黄浦亭庾中郎别》:“连山眇烟雾,长波迥难依。”

“烟雾”为同义并列式复合词。全唐诗使用达87次,除杜甫有1用例喻指轻薄的纱罗外,一般都用此词的本义。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堂舞神仙,烟雾蒙玉质。”

李白诗歌中“烟雾”使用5次,皆用本义,代表唐诗中“烟雾”多用其本义的特点。

【烟涛】(1次)烟波,即指烟雾迷茫的水面。

《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瀛州,烟涛微茫(一作沵漫)信难求。

“烟涛”,“涛”即“波”。“烟涛”词义与“烟波”相同。

【烟波】(1次)此借指避世隐居的江湖。

《鸣雁行》:胡雁鸣,辞燕山。……客居烟波寄湘吴,凌霜触雪毛体枯。畏逢矰缴惊相呼。

“烟波”, 指烟雾迷茫的水面。隋江总《秋日侍宴娄苑湖应诏》:“雾开楼阙近,日迥烟波长。”

“烟波” 借指避世隐居的江湖。此种用法在唐诗中还见于其他诗人,如韦应物《寄大梁诸友》:“云树怆重迭,烟波念还期。”

“烟波”、“烟涛”都是用代称手法构成的相关并列式复合词。

全唐诗中,由“烟”构成的“烟霞、烟雾、烟云、烟霜、烟涛、烟波”等并列式复合词,出现频率极高。(偏正式的烟花、烟雨、烟景等,使用频率也高。)“烟霞”就出现了415次。边塞诗、田园诗里常用这些词。这些词语在李白诗歌中都出现了,而且使用得极其妥帖、生动。“烟涛”为李白诗歌中产生的新词。

这些由“烟”构成的并列式复合词,用本义则具体,两个语素的意义属于相关;如产生了代称之类的抽象意义,两个语素之间的意义关系则上升为相同。

№21 云雨 云霞

【云雨】(9次)

(1)云和雨。

《江上寄巴东故人》:汉水波浪远,巫山云雨飞。

《答杜秀才五松见赠》:昔献长杨赋,天开云雨欢。

(2)喻男女欢会。

《清平调词三首》其二: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襄阳歌》:襄王云雨今安在?江水东流猿夜声。

《寄远十二首》其七:一为云雨别,此地生秋草。秋草秋蛾飞,相思愁落辉。

《代赠远》:见此不记人,恩情云雨绝。

《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四首》其一:楼中见我金陵子,何似阳台云雨人?

(3)比喻恩泽。

《书怀赠南陵常赞府》:调笑当时人,中天谢云雨。

《朝下过卢郎中叙旧游》:幸遇圣明主,俱承云雨恩。

“雨”是云气在一定的气温下凝聚而产生的。“云和雨”紧密相关,故并列构词。《诗经·召南·殷其雷》“殷其雷,在山之阳”, 毛亨传:“山出云雨,以润泽天下。”因云和雨俱有润泽万物的最大特性,故“云雨”构成并列式复合词之后发展出多个义项。

义项(2),典出《文选·宋玉〈高唐赋〉序》:“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王曰:‘何为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后因以“云雨”指男女欢会。唐刘禹锡《巫山神女庙》:“星河好夜闻清佩,云雨归时带异香。”

义项(3),用“云雨”比喻恩泽,出自《后汉书·邓骘传》:“托日月之末光,被云雨之渥泽。”

“云雨”一词,全唐诗里出现了255次,使用率很高。

【云霞】(4次)

(1)彩霞。

《秀华亭》:遥望九华峯,诚然是九华。苍颜耐风雪,奇态灿云霞。

(2)像彩云一样艳丽的图案文饰。

《酬殷佐明见赠五云裘歌》:襟前林壑敛暝色,袖上云霞收夕霏。

(3)比喻远离尘世的地方。

《送韩准裴政孔巢父还山》:韩生信英(一作豪)彦,斐子含清真。孔侯复秀出,俱与云霞亲。

《送李青归华阳川》:日月秘灵洞,云霞辞世人。

“云霞”本义是“彩霞”,词义偏重在“霞”上。李白诗歌中义项(2),是一个比喻义,因“云霞”的形状和颜色,故用以形容美妙的图案花纹。其词义仍然偏重在“霞”上。“云霞”具有这一意义,往往还要受语境的限制。如,北周庾信《题结线袋子》诗:“交丝结龙凤,镂彩织云霞。” 再如《云笈七签》卷四五:“太上道君着九色云霞之帔。”李白诗歌中“云霞”出现在《酬殷佐明见赠五云裘歌》一诗里,以形容日本朋友殷明佐所赠“五云裘”的图案,故为此义。

义项(3),见于《南齐书·高逸传·顾欢》:“臣志尽幽深,无与荣势,自足云霞,不须禄养。”

“云霞”的本义在全唐诗中也能见到,如韦应物《赠别河南李功曹》:“云霞未改色,山川犹夕晖。”

“云霞”在李诗中使用仅3次,就有两个义项,而且这两个义项都比较特殊。

№22 a.霜雪 霜露

b.冰雪

【霜雪】(6次)

(1)霜和雪。亦谓经受霜雪。

《襄阳曲四首》其三:岘山临汉江,水渌沙如雪(一作水色如霜雪)。

《赠韦侍御黄裳二首》其一:太华生长松,亭亭凌霜雪。

(2)喻指雪亮的剑光。

《侠客行》: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赠友人三首》其二:袖中赵匕首,买自徐夫人。玉匣闭霜雪,经燕复历秦。

(3)喻指白发。

《山人劝酒》:秀眉霜雪桃花貌,青髓绿发长美好。

(4)高洁的情操。

《古风·泣与亲友别》:君青松心,努力保霜雪。

“霜雪”本为两种自然现象,季节转冷,二物跟着出现,故联合成为相关并列式复合词。“霜雪”指霜和雪,意义很具体。《庄子·马蹄》:“马蹄可以践霜雪。”《说文·雨部》:“霜,丧也,成物者。从雨,相声。”《段注》:“以迭韵为训。”(第573页) 可见,《说文》以声训显示“霜,丧物”之含义。霜,何以丧物?段氏解云:“雷、雨、露皆所以生物,雪亦所以生物而非杀物者,故其用在霜杀物之后。”(第573页)此为第一层意思。而“霜”的第二层意思是“成物者”。《段注》引《诗经·秦风·蒹葭》“白露为霜”,而以 毛亨传释其义:“白露凝戾为霜,然后岁事成。”段氏乃云:“许列前缀靁,为动万物者,莫疾乎此也。……次之以露。露,春夏秋皆有之,秋深乃凝霜也。次之以霜,而岁功成矣。岁功以雪始,以霜终。”(第573页)

“雪”,《说文·雨部》:“冰雨说物者也。”《段注》:“冰,各本作凝。今正。……说,今之悦字。物,无不喜雪者。说与雪迭韵。”(第572页)

依据《说文》和《段注》,我们知道“霜”与“雪”连用成词,反映出人们对自然万物历经霜雪而后长成之客观规律的认识。所以,“霜”与“雪”虽为二物,但关系紧密,人们自然以并列造词的手段造出“霜雪”一词。之后,“霜雪”因其颜色之白,又自然引申喻指“雪亮的剑光”和“白发”等。再引申为人和物历经霜雪而有高洁的品格、情操。“霜雪”的比喻意义,也见于杜诗当中,如:

杜甫《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近(一作递)呈苏涣侍御》:“倾壶萧管黑(一作理,一作动)白发,舞剑霜雪吹青春”。仇兆鳌注:“霜雪,指剑光。”

杜甫《奉寄河南韦尹丈人》:“江湖漂短褐,霜雪满飞蓬。” 仇兆鳌注引朱鹤龄曰:“霜雪,喻头白也。”

而“霜雪”喻指高洁的情操,见于汉孔融《荐祢衡疏》:“忠果正直,志怀霜雪。”

【霜露】(1次)霜和露。

《赠友人三首》其一:兰生不当户,别是闲庭草。夙被霜露欺,红荣已先老。

“霜”与“露”,为自然二物,连用成词是因为“霜”与“露”二物关系紧密相连,正如段玉裁在《说文》“霜”下的注释里所说的:“露,春夏秋皆有之,秋深乃凝霜也。”(第574页)所以,人们象表达“霜雪”一样的概念,用并列造词的手段将二者连用为“霜露”一词。全唐诗“霜露”使用达108次,出现频率这样高,故本书收入相关并列式复合词里。

同类推荐
  • 倾听心灵的天籁

    倾听心灵的天籁

    起这个我人生路途中早已消失的故事。我的责编催我写一篇后记时,这个故事强烈地跳了出来。我想我没办法不把它写出来,它和《我短暂的贵族生活》一样,都属于我生命中的东西,是一种“不是为了什么去写”,而是生命中的鼓点和舞步,是不期而至的暗示,是“必须写出来的小说”。《我短暂的贵族生活》和我上面讲的鑫子的故事一样,是一个在于丢失爱情、期望遗落的故事,它需要安静地体味,用心去对话,那样,故事的结论肯定是不同的。几千年,无论场景和道具如何更换,我们总在重复一个相同的主题,因为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谁也没办法把它扔在身外。
  • 定居禁令

    定居禁令

    即使没有政府正式颁布的禁令苏美尔地区也没有人定居了。定居禁令规定任何人在苏美尔停留的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实际上人们往往呆不上一个月就会开拔启程,像拉大棚的马戏团,风风尘仆仆地转移到另一地谋生。苏美尔的房屋像蚁穴和土丘一样随风倒,人流小的时候,初来者根本看不出这里是苏美尔。大部分出生在苏美尔的人都不懂什么叫思乡病。那些记得古老成语的人在寸草不生的沙砾地带哼着悠远的小调出没,像一群野狼。他们最终都用上吊解决了思乡问题。他们留下了诸如“狐死首丘”之类的词,人们觉得很新奇,很陌生,像是一个全新的词。
  • 蓬莱随笔(蓬莱文化丛书)

    蓬莱随笔(蓬莱文化丛书)

    蓬莱阁与八仙渡迤北海面上经常出现变幻莫测的海市奇观,令每个得饱眼福的人惊叹不已,“异事惊倒百岁翁”,一代文宗苏东坡大学士的感叹,正是所有目睹海市者的共同感受。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为这一海天景象所陶醉,所倾倒。在历代文人雅士留在蓬莱的诗文中,以海市为题材的咏唱俯拾皆是,占了很大比重,充分印证了它的魅力所在。
  • 中国的笑容

    中国的笑容

    我曾在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看五星红旗的威严、庄重我曾在金水桥上望天安门城楼望城楼何处发出巨人之声我是那么深情地仰望国旗啊仰望国旗, 就是仰望共和国的坚定我是这样久久地仰望城楼啊仰望城楼, 就是仰望中国的笑容。
  • 茶馆·龙须沟

    茶馆·龙须沟

    《茶馆》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老舍将半个世纪的时间跨度、50多个人物形象浓缩在茶馆中,概括了中国社会各阶层、多个势力之间的对立和冲突,揭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命运。《龙须沟》是一曲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颂歌,反映了中国人民在解放前后的不同命运以及他们对党和政府的拥护和热爱。
热门推荐
  • 仙衣妙善,半面妆

    仙衣妙善,半面妆

    妙矢本是一株繁缕仙草,小日子在一株菩提树下消磨得好好的,却因着某位仙君不小心手一抖,从此落入凡尘。妙矢从前身为植物时,就是一株不大安分的植物,幸而菩提树早就参透佛缘,为树大度,不同它计较。妙矢如今化身为人,性子就如脱缰的野马,折腾出好些事。她的平生极为精彩,得罪过青丘妖帝,搅乱过上神修行,吞服过仙人元丹,历过凡,也登过仙。斗转星移轮回间,命数错落繁华缘。谁将谁的前尘,添就谁人夙怨?谁将谁人夙怨,抛梦宿世尘缘?仙衣妙善半面妆,缘是不尽,从此独个凄凉。(本文为《妖鬼子》姊妹篇。棠梨妗作品号青枯散人)
  • 凤倾天下之腹黑太子妃

    凤倾天下之腹黑太子妃

    她是冷清杀手,绝美妖艳看似无害,实则腹黑无度手段狠辣。一次意外不慎坠入异世,是命运的重生还是转角的玩笑?乱世天下,金戈铁马,政权更替,王者枭雄。看她如何在这一场硝烟战火中谱写属于自己的绝艳倾国,盛世烟花?一袭红裳如火,乱了天下,也倾了天下。谁能摘下这一株有毒的曼珠沙华?谁颠了这如画江山,只为送她一场繁华?谁令她冷清的绝代容颜绽放嫣然如朱砂的笑?琴棋书画?她信手拈来。阴谋诡计?她易如反掌。江山风云?她纤纤素手,翻云覆雨。渣男调戏,银针一甩,让你断子绝孙。渣女挑衅,一包毒药,让你毁容丧贞。想要杀我?我先送你上黄泉。让你知道,姑奶奶我上辈子是做什么的。可是...可是,谁能告诉她,介个腹黑的妖孽是怎么回事?为毛她走到哪儿他就跟到哪儿?还非要娶她?不是传言他不近女色并且有断袖之癖?不是说他温润儒雅实则严重洁癖不得让人近身三尺?靠,这是那个混蛋在胡说八道乱放厥词?要让她知道,非得打掉他一口白牙割了舌头下酒不可。好吧,既然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于是她逃,他追。她费尽心思用尽手段,他笑容自信伏线千里,撒下温柔的大网,只待她回首落入。***********************以上神马的都是浮云,实际上就是一个没心没肺的女人和一个痴情专情深情的腹黑男你追我逃在扑倒和被扑倒之间挣扎角逐的故事。更有精彩小故事在这里。精彩片段一:重力不稳,她直直向前扑,将他扑倒在床榻上,织锦缠枝纹并蒂莲的软沙罗帐子被那风荡起涟漪,起起浮浮如梦如缕,旖旎着轻纱般的美梦。梦中女上男下,两人四目相对,一个愕然一个平静带笑。“原来你喜欢这个姿势么?”她咬牙切齿的瞪着他,却发现他虽然镇定而风流的笑着,然而耳根子却浮现淡淡胭脂般的红晕,浑身僵硬如石。“喂。”她挑眉,目光很有几分古怪。“你不会...还是个处吧?”话音刚落,一阵天旋地转,两人已经有刚才的女上男下变成了男上女下,身上的妖孽男子对她笑得倾国倾城而暧昧十足。“我允许你,亲自验证。”精彩片段二:他忽然伸手,将她纳入怀中,似笑非笑的看着她。“我为你守身如玉二十多年,难道你不该付出点回报?”她一脸黑线,随即妖娆一笑,一只手环住他的脖子,吐气如兰。“那么殿下想要妾身付出什么回报呢?”他笑得妖孽而雍容华贵,倾身压下,眼神如水语气如醉。“夫人,时间不早了,咱们该安寝了。”
  • 倾城女侍卫:宫变Ⅰ

    倾城女侍卫:宫变Ⅰ

    “人生如茶几,我们只是杯具。”一朝穿越,她,女扮男装,出入宫廷,成了殿下身边首席侍卫,却始终改变不了她悲惨命运的齿轮。他,倾国倾城,纵使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与坐拥不断的美女,却始终得不到她的真心。他,明明那么深爱,却一再而再的将她遗弃。他,如此高傲,为她身陷牢笼也在所不辞。
  • 瞎骗奇闻

    瞎骗奇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民间饮食宜忌大全

    民间饮食宜忌大全

    饮食除了要讲究科学营养,还必须首先讲究安全放心。饮食无论是烹调还是搭配,都非常讲究,烹调必须注意生熟适宜,搭配必须注意相生相克。
  • 盘古开天决

    盘古开天决

    爱错了人,招致全家被满门抄斩。恨!我恨!地狱里等你!但血泪的背后却是一场阴谋!
  • 悍妇当家

    悍妇当家

    穿越女凌秋,被穷困受人欺凌的三兄妹捡回了家.收拾完恶人以后,带着三人努力奔小康.买房买地做起了封建小地主.平静的生活下,遇到了形形色色的各色人等。痴迷厨艺的厨子、被罢免的官员父子、落魄江湖的剑客(书生?)西门吹雪、守护边疆的将军兄弟、猪头脱线的神医和武艺高强的隐退高手主仆、时尚贵公子皇帝小舅子、不怀好意的敌国王子、以及……平静温馨的封建地主生活,偶尔穿插着这些闹的鸡飞狗跳的各色人等。此文温馨清水!生活化田园化!我的宗旨就是:娱乐自己,娱乐大众!**************简介用分割线*************有朋友死拍我简介,说不够狗血没人看--!我让他写来,他给我来了一堆。贴上给大家,仅供娱乐!NO⒈平凡的穿越女,不平凡的经历,一个女人与三个男人不得不说的故事……(我喷--!)NO⒉看强悍穿越女,周旋与众多美男之中,三角、四角、多角尽在悍妇当家……(我接着喷--!多角在哪里?)NO⒊一个女人的理想,三个男人的目标,悍妇当家有Y有H,总有一款适合您……(我华丽丽的喷血倒地!)NO⒋“记住我才是第一女主角,别和我抢男人”彪悍穿越女的奇幻之旅,两对痴情男女的旷世畸恋……(这是在我说明那三个“男人”里的小二毛是个女娃娃后他写的--!我爬起来继续喷!)给大家介绍下我比较欣赏的作者的:花月夜小亲亲的文。花月文的特点是大气。当时我特喜欢她的汉宫潋滟,现在附上地址。汉宫潋滟,讲霍去病霍少的故事。大气磅礴,难得的是好文竟然没V,已完结!拐个夫君入洞房,花月的新文。新鲜热乎,我也在追踪ing!小答应。作者前浪,通俗轻松型,个人觉得很恶搞,反正我看到现在笑死了。皇帝不像皇帝,妃子不像妃子,完全没有高高在上的感觉。
  • 野草蛮生

    野草蛮生

    他出生在一个偏远地区的小城中。他没有超能力,也没有显赫的背景。他14岁才开始接触篮球。但是他凭借着超乎常人的努力以及对于篮球至高的追求和无尽的热爱,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了篮球最高的殿堂并在那里取得了成功。他是中国无数草根篮球手的一个典型的代表,出生在小城市里,没有机会接受专业的篮球训练。但是他却战胜了无数比他起点更高,比他天赋更好的球员。他说:“我,就像一颗野草一样,在野蛮地生长...”
  • 台湾文献丛刊清圣祖实录选辑

    台湾文献丛刊清圣祖实录选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往情深几许时

    一往情深几许时

    宋兮兮:“一觉醒来,穿越就算了,卧槽,这男人还捆着我!塞“抹布”闹洞房?“唔…唔…房开唔,糊蛋”某男瞥了一眼(满头黑线的丢开布)(这里是小白一只,希望大家多多包涵,欢迎指导,不喜勿喷)甜文1v1墨深没有胆子敢多娶,因为自己家祖宗要供着,自己娶的老婆,当然要放在心尖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