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53000000008

第8章 小号手的忧伤

余杰

忧伤、挫折和苦难,一方面在像海浪一样打击人类的心灵,另一方面又像雕塑家一样塑造着人类的精神世界。

作家史铁生给病友讲述过一个名叫《小号手的故事》的童话:一个年轻的小号手被征召上战场。在战场上,他日夜思念着美丽的未婚妻。战争结束后,他回到家里的时候,却发现未婚妻已经跟别人结婚了,因为有人误传他早已战死沙场。小号手痛苦之极,离开家乡四处漂泊。孤独的旅途中,陪伴他的只有那把小号。他便吹响了小号,号声忧伤而凄婉。有一天,小号手来到一个国家,国王听到他的号声,便召他入宫询问说:“你的号声为什么这样忧伤?”小号手便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国王听……讲到这里,有病友忍不住打断他说,这又是一个老掉牙的故事,结尾一下子就可以猜到:国王很喜欢小号手,看他才智非凡,便将公主嫁给了他。从此,小号手和公主便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史铁生说,他的结尾不是这样的。他的结尾大家都没有想到:国王下了一道命令,请全国的人都来听小号手吹号,让所有人都来品味号声中的忧伤。日复一日,小号手不断地吹奏、不断地讲述,人们则不断地倾听。只要那号声一响,人们便聚拢来默默地听着。这样,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小号手的号声已经变得不那么忧伤哀痛了;又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那号声开始变得欢快、嘹亮,变得生机勃勃了。

两个结尾迥然不同。史铁生分析说:在前一个结尾中,国王富于同情心,他将女儿嫁给了不幸的小号手,但这只是暂时的“输血”;在后一个结尾中,国王除了同情心之外,更富于智慧——他通过这种特殊的方式告诉小号手:“困境来了,大家跟你在一起,但谁也不能让困境消失,每个人必须自己鼓起勇气,镇静地面对它。”

史铁生告诉我们说,每个人都会遇到忧伤、挫折和苦难。忧伤、挫折和苦难,一方面在像海浪一样打击人类的心灵,另一方面又像雕塑家一样塑造着人类的精神世界。史铁生是一位我非常敬重的作家,他的每一篇作品都具有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穿透力。在这个熙熙攘攘、匆匆忙忙的时代里,他却宁静得像一潭秋水;在这个乌烟瘴气、剑拔弩张的所谓“文坛”上,他却透明得像一块玉石。有多少作家,身体虽然比史铁生健康,心灵却残缺了。他们被无边的物欲征服,他们被狭隘的利益挤压,他们的笔只能写肮脏的文字。相比之下,史铁生的身体是残疾的,隔天就得去医院作透析。他的身体无比脆弱,他的精神却无比刚强。他的双腿站不起来了,他的精神却不曾下跪。他没有天使的翅膀,心灵却在高高的云端飞翔。

《圣经》中说:“何必为衣裳忧虑呢?你想,野地里的百合花怎么长大起来。它不劳苦,也不纺线,然而我告诉你们,就是所罗门极荣华的时候,他所穿戴的还不如这一朵花呢。”(《马太福音》第28—29页)我们每个人,都该向那野地里的百合花学习。经历过**大屠杀的心理医生维克多·弗兰克曾经写道:“曾在集中营里生活过的我们都记得那些穿过棚屋去安慰别人、给别人送去最后一片面包的人。虽然这样的人不多,但他们足以证明:一个人的一切都可以被剥夺,唯有一样东西无法被剥夺,那就是一种自由——在任何条件下选择精神的自由。”心灵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把一朵花变成一个花园,也可以把一滴水变成一股清泉。

史铁生为小号手设计了一种摆脱忧伤、走向欢乐的命运,其实这也是他为自己设计的命运。已经发生的一切是无法挽回的,比如母亲的离去、身体的残疾。如今,我们需要做的事情是毫不抱怨地接受、承担、分享。幸运的是,史铁生有地坛,有记忆中的母亲,有亲人和朋友,还有无数热爱他的读者。如果说史铁生就是那个小号手的话,每一个读者都是前来倾听他吹号的听众。是的,人间没有绝对“悲惨”的命运——无论怎样深沉的忧伤,都有人跟我们一起分享。

作者简介

余杰,曾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3岁开始发表作品。主要作品有《火与冰》、《铁屋中的呐喊》、《文明的创痛》(自选集)、《说,还是不说》、《尴尬时代》

等。另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心香一瓣】

“他的身体无比脆弱,他的精神却无比刚强。他的双腿站不起来了,他的精神却不曾下跪。他没有天使的翅膀,心灵却在高高的云端飞翔。”这就是身残志坚的作家史铁生。

是什么给了他心灵巨大的力量?是对人间大爱的信任!世界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没有走不通的路。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忧伤,无论多么不幸,多么孤单,人间总有温暖陪伴我们左右,就看你的心灵之窗是打开的还是关闭着的。

忧伤、挫折和苦难,不应是用来博取别人同情的资本,而应是雕塑我们灵魂、激发我们挣脱命运枷锁的力量。

同类推荐
  • 中国文人的活法

    中国文人的活法

    本书是作者的随笔作品集,收录有:《雪夜访戴潇洒一把—中国文人作秀,他算是领潮流之先者》、《不似人君何见畏?—孟老夫子的遗憾和无奈》等约40篇。
  • 艰难的心路历程

    艰难的心路历程

    1949年7月,45岁已入中年之秋的巴金写了一篇题为《我是来学习的》文章。这篇文章给人一种印象,写了20多年小说的他,走进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会场,好像一下找不到创作的感觉了。这个夏天使巴金有了要“变”的预感。来自国统区和解放区的作家齐刷刷地坐在中南海怀仁堂的台下,其中不少是面孔熟悉的老朋友,但解放区作家们意气风发和自信的神情却令他多少有些陌生:“我看见人怎样把艺术跟生活糅在一块儿,把文字和血汗调在一块儿,创造出一些美丽、健康而且有力量的作品,新中国的灵魂就从它们中间放射出光芒来。”
  • 把心放在世界最温暖的角落

    把心放在世界最温暖的角落

    属于每个人成长中的瑰丽岁月、迷茫和感动。治愈系暖文,具有疗伤效果的文字,划破冷冬的阴霾,带来灿烂的春日暖阳。
  • 陆游文集2

    陆游文集2

    一个受时代陶熔而又努力陶熔时代的人,通过诗词发出声声战斗的呐喊,永远激励着千秋万代的中华儿女奋勇向前,读一代爱国诗人的经典文章,品官宦诗人的一生坎坷。
  • 零度梦想

    零度梦想

    本书共十五万字,囊括了小说(7篇)、散文(11篇)、诗歌(34首)、文学评论(5篇)。作者用他一颗年轻、忧郁、多思、纯净的心灵,书写着自己对校园、对故乡、对青春的独特感受、散着淡淡的青草般清凉气息。
热门推荐
  • 武炼巅峰

    武炼巅峰

    武之巅峰,是孤独,是寂寞,是漫漫求索,是高处不胜寒逆境中成长,绝地里求生,不屈不饶,才能堪破武之极道。凌霄阁试炼弟子兼扫地小厮杨开偶获一本无字黑书,从此踏上漫漫武道。
  • 李希凡文集(第四卷):现代文学评论集

    李希凡文集(第四卷):现代文学评论集

    本书稿为《李希凡文集》(七卷本)之一种,系李希凡先生关于现代文学的评论文章结集。几十年来李希凡先生一直活跃在文学评论与文艺理论研究界,在现代文学研究方面颇有建树。部分内容虽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但李希凡先生的解读与评论依然能唤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 后勤

    后勤

    舒平很快就要从天河高中调到县教育局了,这完全出乎大家的意料。舒平只是天河高中的一名后勤人员,大家一般称呼这类人员为师傅,舒平当然就是舒师傅。舒平初中毕业去参军,从部队转业后,被安置在了天河高中。因为文化程度不高,他当不了老师,在学校只适合干后勤工作。他烧过开水炉,做过门卫,当过收发员,现在又负责办公用品的保管,同时兼任学校的水电工。一干快二十年了。天河高中地处山区,那些年富力强的老师,特别是大学毕业刚来不久的年轻老师,都削尖了脑袋往城里钻。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很正常。
  • 明良论二

    明良论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与伤痕干杯:失小节伤大雅

    与伤痕干杯:失小节伤大雅

    人生短暂,时光无情,谁不希望能够活得快快乐乐、轻轻松松,相信这也是每个人心中的梦想。然而当我们面对现实时,才发现快乐是最不容易实现的情感。尼采说:“人生就是一场苦难。”诚然,人生需要经历困苦磨难,大起大伏,没有谁可以决定自己的命运,因为命运通常让我们措手不及,防不胜防。太多的境遇是在没有准备好的时候空如其来,让我们一进找不到出去的路。
  • 马克思主义哲学评论(第1辑)

    马克思主义哲学评论(第1辑)

    《马克思主义哲学评论》力图以评论的方式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于评论中见时代之思想,睿智之对话,生动之现实,为本刊理想与追求。为此,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您的见证,还有您的参与,进而使改变现状成为可能。
  • Molloy

    Molloy

    Molloy, the first of the three masterpieces which constitute Samuel Beckett's famous trilogy, appeared in French in 1951, followed seven months later by Malone Dies (Malone meurt) and two years later by The Unnamable (L'Innommable). Few works of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have been so universally acclaimed as central to their time and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human experience.
  • 阎锡山回忆录

    阎锡山回忆录

    阎锡山是百年前辛亥革命时山西起义的重要领导者,起义于十月二十九日以突击形式攻击山西巡抚衙门,一举成功,遂推选其任山西都督。从此,阎锡山统治山西长达三十八年之久。而且,在风云变幻的民国历史上,阎锡山始终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 草原生灵笔记

    草原生灵笔记

    本书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是能让现代都市人开启心灵秘境的神奇“密码本”,是能让草原生命永驻心灵深处的一捧“圣水”。草原赋予了作者无限宽广的胸怀,让作者引领读者走进草原的怀抱;作者赋予了草原阳刚绵长的精神,让草原感染读者敞开闭塞的心路。一个个感人的草原故事,一个个动人的草原生灵,在不经意间通过作者细腻的笔触让人有了不一样的感受,草原的辽阔、草原人的爱就这样进入了人的心海,挥之不去。
  • 黄河之水天上来

    黄河之水天上来

    《黄河之水天上来》选自刘玉民剧作选,包含了《女儿海》、《黄河之水天上来》两个剧本。《女儿海》共二十四集,故事开始于一个黑龙江姑娘卓望涛孤身一个来到烟台的一个小岛上——庙岛求生计,围绕着望涛、瑶琴、国伟、荣新、窦元山等一众青年人展开了叙述。伴随庙岛的变迁,这一群年轻人在事业上、爱情上也经历着波折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