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54700000003

第3章 人物春秋(2)

孙膑与庞涓第二次在战场上交锋是在著名的“马陵之战”中。公元前342年,魏国攻打韩国,田忌与孙膑受命出兵相救。孙膑依然采取其惯用的“攻魏救韩”的策略。由于前次的教训,庞涓很是小心,他明知孙膑此举另有他意,但也不敢不撤兵回救魏国。孙膑很好地利用了魏国轻敌的心理,佯装逃跑,并采取了逐日减少炉灶的假象来迷惑庞涓。庞涓在追赶的过程中发现,孙膑军队驻扎过的营地的炉灶数量大为减少,他认为这一定是士兵逃亡所致。庞涓大喜过望,认为孙膑的士兵因害怕自己部队的实力而已逃亡过半,这是千载难逢之机。而孙膑则通过计算,在庞涓晚上必经的马陵这一地方设下重兵埋伏,在道旁大树上刻下“庞涓死于此树下”的字样,并吩咐弓箭手晚上如发现灯光出现,就立即放箭。晚上庞涓果然到达马陵,当他发现树上有字迹的时候,就拿着火把前去观看。刚至树前,突见万箭齐发,庞涓部队死伤惨重,所剩无几,庞涓见此,被迫自杀,十万魏军被全歼。

这次交锋,同样以孙膑的完胜而结束。

孙膑凭借自己的智慧击垮了敌人,他用事实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智慧!

悲情刺客——荆轲

战国时期,秦国攻破赵国后,又兵犯燕国边境,形势对燕国十分不利。

太子丹决定采用派杀手刺杀秦王的计划,欲借此挽救燕国。经过再三斟酌,他决定派荆轲去刺杀秦王。

荆轲乃战国末期齐国人,人称庆卿,后迁居卫国,始改姓荆。荆轲性情刚烈,尤其爱好击剑,被后人誉为战国四大刺客之一。

荆轲私下会见樊於期,把自己刺杀秦王的计划以及希望樊於期帮忙的想法悉数告之,樊於期对秦始皇恨之入骨,听到这个计划后,他毅然拔刀自刎,献出自己的人头。荆轲后来又寻得一把锋利的匕首,带着地图,前去秦国执行刺杀任务。大家都知道荆轲此去凶多吉少,于是纷纷前去送别。面临生离死别,荆轲怀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悲壮,在助手秦武阳的陪同下出发了。

秦王安排了隆重的仪式,在咸阳宫接见了荆轲一行。荆轲手捧装有樊於期头颅的盒子在前,秦武阳捧着地图匣子在后,到达大殿前,秦武阳因害怕而神情怪异,秦国群臣对此感到十分奇怪。荆轲见机替他向秦王谢罪,说他生活在蛮夷地区,没见过大世面,所以害怕,恳请秦王原谅。荆轲于是拿地图捧送给秦王,打开地图,匕首就露了出来。荆轲眼疾手快,拿起匕首就向秦王猛刺,秦王连忙躲避、绕着柱子跑,荆轲在背后紧追。秦国的君臣都被吓得手足无措。这时,秦王的医官夏无且用他手里捧着的药袋投击荆轲。秦王趁机拔出剑攻击荆轲,砍断了荆轲的左腿。

荆轲倒地后仍然用匕首投击秦王,却击中了柱子。最后荆轲被秦王侍臣杀害。

秦王遭此一劫,既惊且怒,加大了对燕国的攻打力度,燕王被迫杀了太子丹,并把太子丹的头颅献给秦王。但燕国最终还是没能逃脱被秦所灭的命运。

作为春秋时期著名的四大刺客之一,荆轲刺秦王的壮举备受后人关注。对其行为,褒贬不一。笔者认为,如何评价荆轲刺杀秦王之举并不是我们所要关注的焦点,我们应该更多关注荆轲刺杀秦王所反映的社会背景。秦朝统一中国是大势所趋,荆轲刺杀秦王恰恰反映了秦统一过程面临着重重阻力,荆轲失败的命运也告诉我们,历史发展大势是很难左右与阻拦的。也许荆轲的失手纯属偶然,但秦统一六国以及燕国的灭亡乃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民族和睦的守望者——王昭君

在中国历史中,杨玉环、貂蝉、西施、王昭君分别以“羞花”、“闭月”、“沉鱼”、“落雁”的绝色容貌荣膺中国四大美女称号。其中,王昭君因以牺牲个人幸福为代价,完成了“胡汉和亲”的伟大使命,为促进中华民族的统一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更受世人的喜爱与颂扬。

王昭君本为民间一普通女子,因绝色的容貌被选入宫,从此与政治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昭君家境贫穷,无钱贿赂(一说不屑贿赂)当时的宫廷画工毛延寿,原本娇媚的容貌被毛延寿画得无比难看。毛延寿还故意在昭君画像上点上丧夫落泪痣,使她失去了进一步接近皇帝的机会,只能在深宫中虚度了多年冷清的时光。

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到长安朝贺,并提出和汉室通婚之愿。为了巩固边境的稳定,元帝把包括王昭君在内的五位宫女赐予呼韩邪单于。元帝看到王昭君竟有倾国倾城之貌,悔意顿生,但又怕失信于呼韩邪单于,只好任由昭君出塞。

昭君出塞在当时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情。它改变了胡汉之间战争频发、百姓备受战争之苦的社会现状,促成了胡汉之间长达半个世纪的友好相处,北部边疆出现了“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的祥和景象。它同时也开辟了用联姻而非暴力冲突的方式来解决民族争端的新途径。大体而言,这种解决民族争端的方式是建立在胡汉地位对等的基础之上,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文化精髓,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智慧。这种解决民族冲突的方式被后世封建统治者争相效仿,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

王昭君为民族的团结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被誉为中华民族的“和平使者”,备受各族人们的爱戴。如今蒙古草原还有十几处昭君墓,就是草原人民敬仰昭君的有力见证。

我们同样不能忽略的是,胡汉和平是以牺牲王昭君个人幸福为代价的。昭君先嫁给匈奴单于,后又嫁给单于之子,这对从小就受中原伦理道德观念影响的昭君来说,是难以接受的。那些大大小小的青冢孤矗在广阔的草原,宛如昭君那充满哀怨的眼睛,在遥望着故土!

儒学兴盛的功臣——董仲舒

在中国儒学的发展史上,有一个人的地位十分微妙,他为儒学的复兴立下了汗马功劳,另外,他对儒学的改造又使儒学具备了神秘、烦琐的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儒学的渐趋衰落。基于此,就汉初的儒学发展而言,他既是复兴儒学的功臣,又是导致儒学衰落的罪魁,此人便是汉朝著名的学者董仲舒。

董仲舒治学勤奋,留有“三年不窥园”的美谈,他醉心于儒学,到了近乎如痴如醉的程度。公元前114年,汉武帝即位,这时董仲舒的命运发生了重大的转折。他因一篇“天人三策”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

在“天人三策”中董仲舒首先提出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的观点:

即天是最高的主宰,天与人是合一的,人君受命于天,代表上天的意志治理人世,因此臣民都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君主。这一观点的提出,使君主的统治地位披上了神圣的外衣。同时,董仲舒还用天象、灾异等自然现象解读上天的意志,借此要求帝王要严格遵守上天的约束。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限制皇权的作用。其次,他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观点:即用儒家的思想来统领各家的学说,儒家所倡导的“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德主刑辅”(以德治为主,刑罚为辅助治国手段)、“仁政”等分别被尊为占有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与治国理念。

董仲舒的“天人三策”,既为皇权的神圣化、合法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巩固皇权、治理国家提供了有效途径,因此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并被采纳。更为重要的是,董仲舒改变了儒学的命运,为儒学复兴做出了积极贡献。从此,儒家思想重新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被统治者尊为统治国家的灵丹妙药,这一状况持续了几千年。

董仲舒以儒学为旗帜,融汇其他学派的思想,开辟了汉代儒学发展的新局面,尽管也有其消极的一面,但他对推动儒学在汉代的发展以及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起到了意义非凡的作用。

乱世纷争下的雄才大略者——曹操

东汉末年的混乱时局给一些政治投机者提供了机会,曹操就是在这种时局中脱颖而出的。他的诸多优点在特殊的环境中一一凸显,逐渐成就了他统一北方的霸业。

曹操,字孟德,名阿瞒,又名吉利,沛国(今安徽亳县)人,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曹操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有人称他为乱世之奸雄,也有人赞誉他为治世之能臣。

曹操少年时就表现出过人的胆识与智慧。年仅二十出头,就因出众的智慧被任命为都城洛阳北部尉。曹操到任后,严明法纪,公正执法,就连皇帝近臣触犯法律也不放过,宦官蹇硕的叔父就因违法而被处以极刑。这种严明的措施,使洛阳一度成为夜不闭户的城市,也为曹操走向政坛提供了资本。

后来,曹操利用镇压黄巾起义、董卓作乱之机,组建了自己的军队。又先后采取屯田、安置流民、兴修水利、劝课农桑、户籍改革、恢复租庸调制等一系列措施,为恢复发展经济提供了条件。

曹操善于把握时机,往往在纷繁的政治博弈中占得先机。当时,各地军阀相继兴起,力量不断增长,他们称雄各地,极大威胁了东汉政权的稳定。当时,东汉政权已经名存实亡,汉献帝俨然成为一个傀儡,各路诸侯都不把他放在眼里。公元196年,被董卓劫持到西安的汉献帝趁董卓去世之机,历经千辛万苦回到洛阳。谋士毛玠趁机向曹操分析当时天下形势说,目前天下形势分崩离析,汉献帝大权旁落,饥荒遍地,民众流离失所,国家的经济也遇到极大困难等,这预示着汉室离灭亡之日不远。当时势力较大的诸侯中,袁绍、刘表看似兵强马壮,但他们都没有远虑,根本成不了大事。他向曹操献策说,要想成就霸业,当务之急是“奉天子以令诸侯”,然后恢复生产,加强军力。曹操于是采纳了谋士毛玠的建议,把汉献帝接到许郡(今河南许昌),严格按照汉官的威仪、大汉王朝的君臣之礼节把汉献帝供奉起来,给汉献帝安排了很好的行宫,对汉献帝照顾得十分周到。曹操此举实有深刻的含义,他想利用汉献帝这块招牌,名正言顺地诏令天下、调遣各地诸侯。此举使曹操在政治上占得先机。

曹操采用谋臣郭嘉的建议,活捉并绞杀吕布与陈宫;进攻徐州,活捉刘备的妻子与大将关羽,迫使刘备逃亡河北投靠袁绍;趁袁绍病亡之机,派兵收缴了袁绍的余部,为自己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最后曹操灭掉了乌桓三郡,统一了北方。

曹操凭借自己的才能在乱世之际成就了自己的功业,成为了战乱时期一名杰出的雄才大略者。

志向高远的草原雄鹰——鲜卑精英拓跋宏

璀璨的中华文明是全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在各少数民族发展过程中,一些社会精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孝文帝是一个很有远见的人,他在年轻的时候就对汉族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对汉族文化的了解,他逐渐发现,北魏要想富强,就必须抛弃民族偏见,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为了加强同黄河流域汉族的联系,实现统一中国的远大抱负,他决定迁都洛阳。

孝文帝为了实现迁都计划,用了一则妙计。公元493年秋,孝文帝亲自率领三十万大军佯装南征,随行的文武大臣们大都反对南征,因为他们都亲眼目睹了太武帝拓跋焘早前南征刘宋,战败逃回的悲惨情景。他们十分清楚,南北之间军事实力有巨大差距,这次南征不可能获胜,只会劳民伤财。

对文武大臣的诚惶诚恐,孝文帝却故意下令立刻向南进发。

文武大臣们见孝文帝真的要南进,再也按捺不住,都一起跪请停止南进。安定王拓跋休代表大家向孝文帝分析了南进的弊端。孝文帝眼看大臣中了自己的计,就说:“我也深知这次南征的重要性,成败与否都事关大局。你们既然不愿意南下,我可以采纳你们的意见,但我有一个条件,那就是把国都从平城迁到洛阳,等将来国力发展强大了,我们再做南征的举动。”南安王拓跋桢见拓跋宏愿意停止南征,就赶忙说:“只要陛下停止南进,我们都答应迁都洛阳。”就这样,拓跋宏利用智慧扫除了迁都洛阳的阻力。

迁都洛阳后,孝文帝便开始着手改革鲜卑族的旧风俗,从各方面积极推行汉化政策。他首先下令废除鲜卑姓氏,采用汉姓,并且带头把拓跋改为元,把自己的姓名改为元宏。孝文帝还鼓励鲜卑贵族同汉族大地主通婚,自己带头选了汉族大姓的女子做妃子,给五个弟弟娶了汉族大姓女子为妻,公主也下嫁给汉族的大姓。他又叫鲜卑人改穿汉人服装,学说汉语,还向南方的齐朝借来许多书籍,派人抄写,供鲜卑贵族子弟学习。

经过这一系列的改革,北方的少数民族和汉族逐渐融合,黄河流域开始出现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作为少数民族的杰出代表,拓跋宏运用自己的智慧推动了北魏王朝政治和经济的向前发展,引领鲜卑族从草原文明向中原文明迈进。更为重要的是,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鲜卑族同汉族的融合,为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高悬历史时空的明镜——魏征

魏征是唐代巨鹿(即今河北巨鹿县)人,少时因家贫而出家为道士,后来参加李密所领导的瓦岗起义军,后又归附唐朝,因智勇双全,被太子李建成重用。当时太子李建成与李世民在皇位继承问题上斗争十分激烈,魏征积极为太子出谋划策,建议太子尽早除掉李世民,为顺利继承皇位扫除最大障碍。“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登上皇位,魏征不仅没有因自己是李世民的政敌而受到迫害,反而凭自己的才能以及敢于直言的性格受到李世民的青睐,被任命为谏议大夫。

魏征对唐太宗不计前嫌,加以重用心存感激,决心尽力辅佐唐太宗。于是,魏征就经常用直言的方式给唐太宗提出警醒,让他时刻不忘明君与昏君的区别,创业与守成之辨的道理。

贞观元年(627),魏征在与唐太宗辩论昏君与明君的区别的时候,提出了“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评价标准。他还用历史故事为依据,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这一标准的正确性。历史上有许多因广泛听取臣下意见而获得大治的统治者,如尧、舜等;同样,历史上也不乏因偏信谗言而断送江山的统治者,如秦二世偏信赵高而导致亡国、梁武帝亲近朱异引发侯景之乱、隋炀帝偏听虞世基而天下大乱等。这番话使唐太宗很受启发,让他深刻体会到仁君应兼听广纳的道理,为其后来能虚心纳谏奠定了基础。

贞观中期,唐太宗一度为自己所获得的成就而沾沾自喜,生活也开始奢侈起来。为了让唐太宗不要遗忘守成之难,魏征就劝勉他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公元637年,魏征给唐太宗上《谏太宗十思疏》,这一奏疏紧扣“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这一核心内容,提醒唐太宗要想使国家长治久安,必须做到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知足自戒、谦虚谨慎、虚心纳谏等十个方面。

这十个方面为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为了使唐太宗能善始善终,公元639年,魏征又给唐太宗上了著名的《谏十渐不克终疏》,从十个方面提醒太宗,劝他永远像贞观初年那样节俭、谨慎。

同类推荐
  • 大明帝王的三张面孔

    大明帝王的三张面孔

    《大明帝王的三张面孔》主要讲述了明代的三位帝王朱元璋、朱棣和朱厚照的一生,围绕他们的人生经历、治国理念与性格特点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三张不同的面孔背后是三个性格与处事方式迥异的人,而他们对明王朝所产生的历史影响也随之不同。从开朝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铁腕肃清,到夺了侄子帝位的明成祖朱棣,再到明朝盛时的明武宗朱厚照,三位个性、眼界、手腕迥异的帝王,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定义了属于自己的王朝。大明朝的这三位皇帝,在历史的迷雾与烟云中,面目早已朦胧模糊。作者以犀利、生动的笔锋,扭转时空,还原历史。三张面孔,三种人生,带领读者走进大明三位帝王的传奇经历!
  • 帝国吃相

    帝国吃相

    新书《大宋很野蛮》上传,轻松种田打造不一样的大宋,请朋友们多多支持! 陈旭一场车祸穿越到秦朝,而此时秦始皇刚刚统一六国失去了人生的奋斗目标。在考虑抱项羽大腿还是抱刘邦的大腿之中纠结迷茫很久之后,他给秦始皇敬献了一个地球仪。有一天他忍不住指着地球仪说:“陛下,东胜神洲还有一道美味,叫做香辣小龙虾!”这是一个吃货的故事,也是一个不正经的秦朝故事。考据党勿进,毒死不负责。VIP交流群:833761690(全订的书友加,有粉丝值验证。) 普通交流群2:560559202(请加此群)
  • 全球通史

    全球通史

    《全球通史》共分五十一章,从文明演进的角度来论述人类过去的历史,在美国风行一时,畅销不衰。既是美国大专学校世界史课程的必读著作,也是普通读者了解世界历史的首选入门读物。此次引入中国,我们不仅历时三年时间,逐字逐句地进行英文原版翻译修订,尽力原汁原味地呈现大师力作。我们更针对二战后的世界历史与文明发生的重大世界做了全新的论述,使这部名著在内容上更加全面、更加系统、更加完善。
  • 初元

    初元

    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
  • 宋天子

    宋天子

    一觉起来,世界都变了,身上穿的是龙袍,卧的是龙床,嘿嘿。“陛下,镇北军攻进了宫城,快逃吧!”
热门推荐
  • 书生驾到

    书生驾到

    陈朝已立国一百三十二载,外部李氏、耶律、完颜,轮番登场,内部义军、匪患、流民从未间断。名臣武将、忠臣奸臣、新党旧党……各种人物粉墨登场,演绎一出清明上河图与万里江山图交织交错的盛世余晖。东南明州,本朝龙兴之地,一个意外到来的人,正在过着没羞没臊的舒服日子……(简单来说,可以当做一本北宋末年的架空历史来看,简介无能,不要太在意。)
  • 正源略集

    正源略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沙捞越战事

    沙捞越战事

    二战时期的沙捞越是日本军队的占领区域,那里活动着英军136部队、华人红色抗日游击队和土著猎头依班人部落等复杂力量。加拿大华裔周天化,本想参加对德作战却因偶然因素被编入英军,参加了东南亚的对日作战。一降落便被日军意外俘虏,顺利当上了双面间谍,在错综复杂的丛林战争中,周天化演绎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 有个她喜欢我

    有个她喜欢我

    在读大学的王凯异与李氏集团千金李晓菲,相遇同一所大学。因兄弟林浩天喜欢了李晓菲的朋友夏夏净月,而认识彼此。经过“天田游泳池”、“山游”、“生日聚会”、“第二次接吻”、“吃醋”等事件,李晓菲发现自己已经喜欢上王凯异了。从此李晓菲下定决心倒追王凯异,经过她多次精心策划,很成功的失败了。但是她没有放弃,反而更努力。之后他们两个开始了漫长虐情戏,想看看最后的结果吗?快来看吧。
  • 外省娃娃

    外省娃娃

    在轰轰烈烈的高考中,有一些孩子落寞得与众不同,他们从一个城市“ 返回”到另一个城市,他们在陌生的家乡开始陌生的生活,为了炎热时节终 须放手一搏的高考。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借读生。 《外省娃娃》作者(苏笑嫣)以本人亲身经历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借读生 从北京返回家乡参加高考前后的心路历程。
  • 处事绝学(下)

    处事绝学(下)

    《处世绝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清新简明的笔调,囊括了为人、处事、修身、养性、从政、治家、经商、聚财智慧之大成,汇天地之秘籍,掘经史之精华,发宇宙之宏机,可谓是治世、处世、劝世、醒世之宝鉴;修身、养性、养生、应酬之真经;为官、教子、经商、决策之秘诀;解难、佛道、风水、观人之妙术。既注重理论本身,又注重阐述具体的方法,简单明了,行之有效。只要您遵循这些法则和秘诀,并加以灵活运用,必能事半功倍,以最小的付出取得最丰硕的成果,从而在您整个人生战场上进退得体,坐拥成功。
  •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释义及实用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释义及实用指南

    本书为配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学习、研究和实施,使执法人员、司法人员以及广大公民能够结合更快、更好地理解、娴熟地掌握该法,本书的作者们在追踪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的过程中,结合修订意见及宗旨编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释义及实用指南》一书。与一般的学术研究与论文著述不同,本书紧扣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条文的立法、修订的主旨、立法原意进行解读,突出简洁性、实用性和理论性的结合,具有鲜明的特点。
  • 奇术傲天

    奇术傲天

    痛失爹娘的凌风偶得奇术论和魔镜珠,他发誓要修炼成能将死人重生的回魂术。回魂术分为炼丹术,练气术,归元术。在修炼炼丹术中,凌风穿越到古月王国,通过修炼奇术论中的武功绝学,打败无数高手,已经修炼武尊段的斗武尊阶段,并且成功夺取了蓝灵石、红灵石和黄灵石。本以为可以直接穿越到虚灵王国,进一步修炼练气术,不料还需一颗圣灵珠,汲取其中灵气才算大功告成。为了寻找圣灵珠,凌风来到天竺王国,就在有圣灵珠有消息之时,不幸的是被水蟒给咬死,所有心血化为乌有。
  • 长戟妖道

    长戟妖道

    师徒6人闯异界战地狱斗星空,寻找各自命运归宿
  • 我的狐仙小女友

    我的狐仙小女友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林弋川曾经纯白如纸般的美好,都因这个尘世玷污而消失殆尽。。。夏末微凉,被俗世的纸醉金迷人性百态所熏染得骄纵跋扈的陈晔霖遇见来自深山远古净如白纸的小狐仙林弋川,极端的两个人碰撞在一起,谁会因谁而改变?痴恋于不可企及的凡间女神,却忽略了身边的纯美,蓦然回首,是否还能抓住你?在人生的旅途中,我迷失过,终究被你拾回,是你教会我真正的爱,教会我如何爱你。所以,即便我背弃了整个世界,我也不会背叛你,这一生的末端,能回忆,能想念,已足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