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2800000007

第7章 “慢”的相对论

白灵

唯有通过慢的观察和思索,强化一事一物一人的注视和诠释,方有可能贴近那复杂和不可思议性。

有一位小朋友在课堂上,只因老师说“今天想画什么就画什么”,那双小手从此就停不下来。不停地用蜡笔在一张张白色B4大的画纸上涂上满满的黑色,白天画到晚上,晚上画到白天。教室里、家里,甚至后来送他到医院,他都像机器人般不断重复做着相同的动作。一张张地涂,涂了几百张。老师和家长担心、焦急,医生和护士们穿梭来回问诊,最想问他的一句话是:“你在画什么?”始终没得到回答。这是一位自闭的小孩,他活在自身深沉的孤独里,所有看他的眼光都像盯着一位傻小子,不知如何进入他的世界。

直到有一天老师在小朋友教室的抽屉里看到一堆拼图。同时间护士阿姨在病房里,他那一地涂满黑色的画纸堆中,偶然找到两张可能的拼图,才推开了一条门缝,得以进入这小朋友不可思议的想象中。一大群人在医院的室内篮球场上,把这些“黑画”拼起来,几乎铺满半个球场,才拼出一张图,所有的人站在球场的看台上向下望,才看出那是一只硕大无比的黑鲸。但拼出的大黑鲸的中央还少了一张拼图,此时正握在桌前小朋友的双手上。他刚涂完一张全黑的画纸,一面照出他正望着手中可以填满黑鲸的那一块。宛如小朋友注视的不是一张画,而是大黑鲸活生生的一小部分生命。大人们在看台上惊呆了,屏住呼吸,说不出话来。

荧光屏上最后打出两行字:“你如何能鼓舞孩子?用你的想像力!”这可能有双重意义:“请用你的想像力”,或者,“你无法只用你的想象”。更深的意义可能是,如果大人太快就下了判断,而未曾抽丝剥茧,找到可能的路试图靠近,则那孩子的表现将成为永远的一团“谜”,轻易地遭到放弃;或者说,如果大人没有以“相对的”、超级耐心的“慢”去“想象”,就永远无法理解孩子“慢”的过程和目的,也更见识不到儿童隐含的创意和神秘。

这是日本公共广告机构拍的支援儿童的公益短片,相当深入地拍到了人内在的孤独感和神奇的、玄之又玄的特性,即使对象只是一个患自闭症的小孩。这孩子以他漫长的“慢”告诉大人(或者说自顾自描述了自己的天空)他胸中有一只大鲸,就像小王子的帽子里装了一只大象。这是任何的“快”都做不到的。也无法用语言或其他形式,只有透过一连串动态的过程才陈述得出来。

这孩子其实是一位小天使,大自然赐给人类的一位沉默的小天使。他用他的画笔画出了人人心中的孤独和原始的力量。外在事物进入他的内在世界,由于封存起来而得以膨胀到极大,这孩子的那种孤独和隐蔽的力量,像一只只能以黑影在地上飞行的鲸。如果人们不曾以“相对的慢”、“相对的耐心”来对待,就不知如何去触碰这种内在世界和神奇的心理时空。

外在世界所有已发生的或将发生的一切常常就因为快,便迅速地缩影成我们脑中微小的一点。没有什么不是如此,不曾经过“慢的折腾”就像涟漪小到微不足道,看什么都像大太阳下看流星似的,转瞬一切皆无影无踪,快到不足以引起一丝感动。甚至不曾留意它是否存在过。

大人就没这么幸运,无人会留心他们的孤独和可能性,于是上帝便试着化身为孩童,去折磨周遭的大人,让大人懂得慢下来,重新调整自己的脚步和视域。这孩子成了大人们沉默的小导师,“引诱”大人去思索去探索人的复杂性和不可思议性。那孩子像躲在洞穴中的原始人,以他最纯真最本能的形式,自洞口的缝隙辐射出巨大的能量和神迹。让我们对“人”——这根本不可能窥得究竟的宇宙质能的缩影物——有了重新审视的机会。而大人们因为通过“慢”这个动作,才有机缘一探人的潜在和可能,否则面对的将永远如黑洞。

大自然的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一沙一土一尘,如果以慢对待,其力量应也一如这孩子吧?它们皆沉默,成为让科学家和哲学家们穷尽一生也研究不彻底的“物质”,只能试图接近,却永远无法穿透,这是现象学家所以将它们“悬搁”的原因。唯有通过慢的观察和思索,强化一事一物一人的注视和诠释,方有可能贴近那复杂和不可思议性。

比如人与低等生物基因超过一半的相似,与哺乳动物高达90%以上的相似性。而降低自身的傲慢和偏见,也才有机会提升对“微小差异”的尊重。

“吟成一个字,捻断数根须”,今天写作的人已经不一定有须可捻了,然而徘徊于一段情节、一句对话、一团意象或一个象征上,心无旁骛,其心中碰撞起伏的偶然性和等待遇合的玄妙性,古今中外并无不同。这其中,运作心力、操动事物、考量词汇等等,其内在的相似性,都是靠内心的力量“慢出来的”。而如果外在生活也跟着慢下来的话呢?会不会对内在时空的运作方式也有更大的推动力呢?像一个齿轮带动另一个齿轮,也产生相对慢却可能更大的扭力?像调到慢速低档的引擎才适合爬上陡坡似的?

至于如何才会有与那画大黑鲸的小天使相近的原始力量,则恐怕永远是个无解的谜。

作者简介

白灵,原名庄祖煌,《草根诗刊》主编,耕莘青年写作会常务理事。《台湾诗学季刊》创办人之一,并担任过五年主编。并任台北科技大学化工系副教授、《台湾诗学季刊》

社务委员。创作文类以论述和诗为主,兼有散文与儿童文学。

【心香一瓣】

欲速则不达。内心的力量只有在“慢”

中才能积聚,品性的坚韧只有在“慢”中才能展现,科学上的发现更是在“慢”中钻研和积累的结果。

“慢”,不是磨洋工,不是无谓地浪费时间,而是一种孜孜追求的专注与毅力。

慢工出细活。“慢”,看似回归了最孤独、最原始的境界,却有着一双隐形的翅膀,辐射出巨大的能量,最终产生以慢致快的质的飞跃,达到精致完美的境界。

同类推荐
  • 最风流,醉唐诗Ⅱ

    最风流,醉唐诗Ⅱ

    神仙只不过在人间短暂逗留,便留下千古绝唱。或清婉,或豪气,或叹息,每一位诗人都有属于他的符号。 诗是诗人在经历了世间百态,人生起伏,留下的诉说。
  • 宋词是一朵情花Ⅱ

    宋词是一朵情花Ⅱ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花有荣枯开落,词有喜怒哀乐,此事古难全。千古爱恨总是相似的,不同的只是故事中变换的“主角”。大概每个人的心底都曾开过一朵情花,为着一个人或一段爱。点点滴滴心事,丝丝缕缕柔情,都镌刻在飘摇尘世的情花上,镂空的是花瓣,饱满的是深情。人生自是有情痴,流连必是多情处。今人爱宋词,爱情花,恐怕也是因为逃不出这个“情”字。她包罗万象,又于万象中生出种种聚散无常。宋词就是开在绝情谷的绚烂情花,我们都中了它的毒。
  • 行走的野草

    行走的野草

    这是一本抒写岁月烟火、人间情感的灵魂之书。诗人站在思想的“制高点”上,用高超的诗艺,多维度的真实,记录了灵魂飞舞状态下的镜像。诗人的情感是裸状的,透着原始状态的本真;刻画的意象是陌生的,带着强烈的原创力。全书氤氲着天道与人道的云翳,闪耀着人性的温暖和关怀。
  • 春痕处处,落红飘飘:徐志摩漫话世情(再读徐志摩)

    春痕处处,落红飘飘:徐志摩漫话世情(再读徐志摩)

    《春痕处处,落红飘飘:徐志摩漫话世情(再读徐志摩)》主要收录了徐志摩生前所创作的小说。徐志摩的诗歌、散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享有盛誉,他创作的小说却长期被人遗忘,事实上。徐志摩生前极重视小说创作,他创作、翻译的小说受到沈从文等名家的赞赏。
  • 北平

    北平

    郑振铎一生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对中国文化学术事业的很多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本书所选作品,其内容几乎覆盖了郑振铎多姿多彩的生活的方方面面,读书、旅行、交游、考古、收藏,写来都生动自然,回味长久。从中可以看出一颗热情的心灵。
热门推荐
  • 王爷的倾城小琴妃

    王爷的倾城小琴妃

    乐小纯一朝穿越成为架空大陆丞相府不受宠的病娇千金。一道圣旨她无奈嫁给了三妻四妾的黎王。莫名卷入皇权争斗也就罢了,某王爷还总是来招惹她。“王妃,你很怕本王吗?”某王爷步步紧逼……”王妃你该还债了。“某王爷捏住某女的下巴……“王妃,还欠本王一个条件……”“王妃……““王妃……””纯纯……“…………“行了,别鬼叫了。”…………”好,都听你的。“……
  • 暗视

    暗视

    自从目睹好友死亡后,她总是遇到一些奇怪的事情,噩梦和无处不在的诡异事件总是困扰着她,无意探寻却发现了一些她所不知的陈年旧事,本以为事情水落石出事件可以平息,却没料到,这才是刚刚开始……
  • 一瞬间的心跳声

    一瞬间的心跳声

    小的时候,是唐楠楠追着叶洛轩,只是那个时候叶洛轩只当她是妹妹,长大后叶洛轩明白自己对她的感情后,俩人却又因种种原因分离了,两年过后,两人再次相交。命这种东西还真是说不好,分散了也意味着再次相交。同一个晚上,还是那片树林耳畔传来女孩还是的声音“你是什么时候喜欢上我的?”他含着笑意,搂着她的肩“天知道”我喜欢你,早在很久以前,回首才发现你已经是我的生命中无法或缺的一部分。感谢你没有离开我
  • 孔夫子入党

    孔夫子入党

    谭运长:比较长时间以来,大概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反思五四开始,到现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评价、再认识,已成为学术界、思想界的一大潮流。最明显的就是王元化,从新启蒙向新国学的转变。很早的时候,大概就是1989年,我看到他在我老师(徐中玉先生)主编的那个杂志《文艺理论研究》上面,发表了一篇很长的文章,叫《五四断想》,就是纪念五四70周年引起的各种思考,里面就有很多反思。 一方面他讲到五四是个新传统,五四反传统,也是我们传统文化自身的选择。另外一方面,他认为五四当时的一些具体做法,特别是那种激进主义的态度,值得反思。
  • 柳叶传

    柳叶传

    六百年前,他救了她一命。观音说:净瓶柳叶化坠,助你还他一世的恩情。她欲赎她欠下的债,却一直寻觅不到对的人。他究竟是谁?山上采药的书生?金戈戎马的将军?民间捉妖的少年?还是地府收魂的白无常?这几世一首歌,究竟唱予谁听?
  • 吴佩衡医案

    吴佩衡医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七夜

    七夜

    十三年前,因为一场追杀,林源等七个人被困在一个只有黑白两色的地方,几人耗费了七夜才得以离开,但是脱困后每人对此只有一天的记忆。十三年后,一段摩斯电码预示着间隔十三年的杀人游戏又将继续。十三年后的七天时间里,林源先后见证了当年七人里有人自杀、有人精神病发、有人被害身亡。人人互相怀疑。林源通过对十三年前七个夜晚的各自回忆,以及十三年后七天内发生的一系列诡怪事情,终于找到掩藏在所谓“真相”后面的真相,然而最终的结果却让他骇然。
  • 湘雨楼词钞

    湘雨楼词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美国期刊理论研究

    美国期刊理论研究

    本书共分五部分。“基础理论略述”讲述人们对于期刊的理解。“研究方法述评”综述了美国期刊研究的成果、趋势、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努力的方向。“论文选萃”汇编并评注了十篇美国专家、学者发表的论文,内容涵盖读者群体的构建、期刊的影响、广告、女性杂志等。“名家演讲”编译了美国期刊业内部分权威人士的重要讲话,便于读者准确了解美国期刊业的发展动态及趋势。“名刊精粹”解读美国名刊的成功之道。中国与美国的社会制度不同,期刊的定位和性质存在较大差异,但这不妨碍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刊方向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学习、借鉴和吸纳先进的理念和成功的做法,以促进我国期刊产业的发展。
  • 世上尊

    世上尊

    “——湮灭,新生”“轮回逆转,乾坤颠覆,时空回流,沧海劫竭,大世浮沉,弥漫天际的雨雾散尽。”当沉睡苏醒时。“天变了,世变了,大时代更迭,沧海横流,一切都在潜移默化。”“过去、未来、现在”相互重叠碰撞,冥冥中的某种规则已经改变。一切未知、不详,曾经死去的再次显化世间,古老传承再现,从来没有显化在世间的生物出现了,“强者恒强、弱者恒弱”这个充满“未知、神秘、诡异”的世界就此掀开神秘的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