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7700000008

第8章 修身课:适时放弃,走向完美生活(2)

欲望就像一条锁链,一个牵着一个,永远都难以满足。贪欲太多,就会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我们的身上,使自己身心崩溃、不能翻身,人生也变得疲惫不堪。

有一则故事:

一个后生从家里到一座禅院去,在路上他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事,他想拿此事去考考禅院里的老禅者。来到禅院,他与老禅者一边品茗,一边闲扯,冷不防地又问了一句:“什么是团团转?”

“皆因绳未断。”老禅者随口答道。

后生听到老禅者的回答,顿时目瞪口呆。

老禅者见状,问道:“为何如此惊讶?”

“老师父,我惊讶的是,你怎么能知道呢?”后生解释说,“我今天在来的路上,看到一头牛被绳子穿通了鼻子,拴在树上,这头牛想离开这棵树,到草地上去吃草,谁知它转过来转过去都不得脱身。我以为师父既然没看见,肯定是答不出来,哪知师父出口就答对了。”

老禅者微笑着说:“你问的是事,我答的是理。你问的是牛被绳缚而不得解脱,我答的是心被俗务纠缠而不得超脱,一理通百事啊。”

老禅者说:“其实,众生就像那头牛一样,被许多烦恼痛苦的绳子缠缚着,生生死死都不得解脱。”

一只风筝,怎么飞也飞不上万里高空,是因为被绳牵住;一匹矫健的马,个性刚烈套上马鞍而任由鞭抽,是因为被绳牵住。那么,我们的人生,又常常被什么牵住了呢?一个分房指标,常常让我们坐立不安;一个职称,常常让我们辗转反侧;一次比赛,常常让我们殚精竭虑;一次成功,常常让我们忘乎所以;一次失败,常常让我们痛心疾首;一段情缘,常常让我们愁肠百结,皆因绳未断啊。

名是绳,利是绳,欲是绳,尘世的诱惑与牵挂都是绳,它们捆绑了我们每个人的手脚,它们让我们人生的快乐消失殆尽。试问,人生三千烦恼丝,我们都斩断了多少根?放弃一些不必要的欲望,可以消除很多无名的烦恼,添加一份生命的原味。

其实,生活比我们预设的要简单得多,在现代文明之前,人类的欲望还是有限的。庄子曾经提倡那种虚静寡欲、退守不争、清静自然、质朴温馨、逍遥自在的生活,陶渊明曾经提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情闲适、悠然隐逸的雅致生活。远离了尘世的纷扰,但求心理上的安宁与清静,是一种最本真的生活状态。

社会发展到今天,再提倡那种清静无为的生活,毕竟不太现实,也违背历史的进步,因为精神的追求与物质的发展并不是背道而驰的。肯定正常的生活需要,但原则是不要“心为形役”,不要让内心受到不必要欲望的束缚和牵绊。我们追求物质上的富裕,更要追求精神上的充实。

如果为了追求身外之物的名誉、权力、地位,而影响、损害甚至送掉性命,这是舍本逐末。社会上许多原本的风云人物,他们常常在“糖衣炮弹”的攻击下,放纵自己诸多的欲望,最后,失去了常人生活的乐趣,失去了生活的自由,也失去了生活的本真。

剑桥大学一名教授说过:“快乐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东西,重要的是在你的心里给快乐留一块空间。”人人都在追求快乐,但要真正找到快乐,就必须学会舍掉一些不必要的欲望。快乐并不完全关乎外界的情况,而主要是内心的感受。

安德鲁·克罗斯比说:“真正的快乐是内心充满喜悦,是一种发自内心对生命的热爱。”不管外界的环境和遭遇如何变化,都能保持快乐的心情,这就是一种知足的心态。“知足常乐”,这是人们通常说服别人或说服自己,求得平衡的道理,也是糊涂修身的原则之一。

人生快乐与否,有时完全在自己,而不在物质的丰厚。自己快乐,生活就快乐。追求太多不必要的欲望,不仅仅消耗着我们的时间与精力,还时刻剥夺着我们享受生活的快乐,因此我们要以知足的心境对待一切,将那些不必要的欲望拒之门外,才能拥有内心永远的宁静和淡泊。

患得患失,得不偿失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犯患得患失的错误。面对一个机会,明明是平日里非常想要得到的,但是在难得的机会面前,我们却逃避、害怕、不想承担责任,完全忘记了自己以往想念时候的苦闷,既不能坦然面对“失”,又不能豁然正视“得”。

生活中,总是会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做什么事情都要再三思量、反复考虑,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得十分周全;做完之后又放心不下,如有不妥,就担心把事情办砸;还担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极其重视个人的得与失,心里得不到片刻安宁。这种人的心态其实就是典型的患得患失。“患得患失”在词典中的意思是: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有一句话说得好:“人生常会有得有失,但不可患得患失。”是的,得与失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要面对的问题,但如果你不能以淡然的心态去面对得到和失去,你就会得不偿失。

患得患失会让一个人为了达到自己的一己之利,打击和排斥异己,甚至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而且患得患失的人自己也不会好受,他们活得并不轻松,心里往往承受着比别人大几十倍的压力,弄不好还会落个顾此失彼、前功尽弃的结果。所以,当我们在得与失之间犹豫不决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做锱铢必较、追名逐利之徒。得与失应该用长远的战略眼光去看才会更有价值和意义,只有那些目光短浅的人,才会只顾眼前利益,而看不见利益背后的隐患,更看不见紧跟在“失去”后面的“得到”,因为他们唯恐避之不及,早就逃之夭夭了。

患得患失是人生的精神枷锁,是附在人身上的挥之不去的阴影,但是现代社会竞争的急速加剧,让患得患失的人越来越多,能够从容不迫的人越来越少了。患得患失的人总是怕会失去什么,但其实他什么都得不到,因为什么都不想丢下,就什么都得不到。正如哲学家叔本华说的一句话:“患得患失是在痛苦与无聊、欲望与失望之间摇晃的钟摆,永远没有真正满足、真正幸福的一天。”

患得患失的人往往做不成大事,顶多也只是做成了一个小掌柜而已,躲在半人高的柜台后面,用漆黑的台面挡住自以为十分高明的算计,为了些许蝇头小利不停地拨弄算盘。可笑的是,他自以为天衣无缝的手段早在一转身之间就把来龙去脉昭告了天下。

《孔子家语》里记载着一个故事:

有一天,楚王外出游玩,不小心丢了他的弓,于是他手下的人要去找。楚王说:“不必了!弓掉了,但总会有人捡到,不管是谁,反正都是楚国人得到,又何必再去找呢?”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感慨道:“可惜呀,楚王的心还是不够大呀!为什么不讲人掉了弓,自然会有人捡到,又何必计较是否楚国人呢?”

“人遗弓,人得之”,这是孔子的理论,应该是对得失最豁达的看法了,但又有多少人能够达到圣人的境界呢?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人在得到利益时都会喜不自胜,得意之色溢于言表;而失去利益时则会心情沮丧,愤愤不平之色流露于外。这种患得患失的心态终是不可取的,得到固然令人感到欣喜,但当你得到的时候,渴望就不再是渴望了,于是在得到中失去了期盼;而失去虽然令人感到伤感,但当你失去的时候,拥有就不再是拥有了,于是在失去中得到了怀念。所以,得与失本身就是无法分离的。

一个人考虑得越多,就越容易陷入患得患失的圈套里。正如一个人创业一样,刚开始的时候虽然艰难,但下决心的时候却很痛快,因为他不会考虑那么多问题。但是一旦他取得了一些成就,就容易变得犹豫不决、患得患失了。因为他以前白手起家,也就无所谓得与失,现在有了一些基础,当然会害怕失去这个失去那个,在害怕的同时,又期望什么都能得到,到最后落个得不偿失的结局,叫人如何不痛苦呢?

俗话说:“醒着有得有失,睡下有失有得。”其实,不管是哪一种生活,都有它的得与失,人生也许是因为有了得失无常才会变得更加美丽。所以我们必须正视得与失,要知道世间万物本来就来去无常,得到的时候要懂得珍惜,失去的时候也不必无所适从。会生活的人失去的多,但得到的更多,如果始终在患得患失的旋涡里打转,最后只能白白耗费自己的人生。

有容乃大,忍者无敌

塞万提斯曾有过这样的说法:“忍耐是一贴利于所有痛苦的膏药。”《老子》上面也曾有过这样的描述:“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意思是说,江海之所以能汇集一切溪流成为百谷之王,是因为它善于处在溪谷的下游,因此能总汇溪流成为百谷之王。在社会上行走,其实“忍”字很重要,因为谁都不可能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事事如意,总有些事情是没有办法解决的,所以,有些时候你只能选择“忍耐”。

孔子曰:“百行之本,忍之为上”,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做人做事必备的本钱。大千世界,纷繁复杂,事物相生相克,做人不可随心所欲,无所拘束。要精明做人,成就一生,就必须忍常人所不能忍之事,吃常人所不能吃之苦。忍是一种宽广博大的胸怀,是一种包容一切的气概,更是一种做人的大策略。它既体现你的智慧,又显示出你的能力。

忍是一种做人做事的大智慧,能忍善忍就能够为自己留后路。忍显示着一种力量,是内心充实、无所畏惧的表现,是一种强者才具有的精神品质。忍,不是低三下四、甘愿受他人摆布、忍气吞声、受人欺侮、逆来顺受不去反抗,而是一种积蓄力量的方式。

一个人善于忍,才能得到各方面的帮助,吸收各个方面的信息,有时你自己不知不觉就会发现,忍给你带来的好处,远远大于不忍给你造成的损害。

做人不仅要懂得忍,而且还要懂得宽恕,那就是宽以待人,严以律己。有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一些利益问题上,往往是十分紧张的。正如有人所认为的那样,要想利人就不能利己;要想利己,就不可能同时也利人。这显然就要在一定程度上做自我牺牲了。这里,没有忍,是办不到的。

忍,就必须戒贪,也就是要知足常乐。这里所说的戒贪主要是指不贪图名位、财利,不去做非分之想。对于名誉、地位、财富和利益,我们可以得到的,属于我们自己的,不仅可以受之无愧,而且应该当仁不让。但是,不可去贪图那些不是自己应该得到的东西,不能超越界限去贪图不义之财。有这种越界的非分之念,是贪,而克制住自己的这种念头,即为戒贪。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社会关系极为复杂,要和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所以同志关系、邻里关系、朋友关系、家庭关系都要处理好,这之中必须有一种忍的意识。

“水满则溢”、“过犹不及”,都是中国的先哲们早已总结出来的经验。它告诉我们,哪怕自己可以去争取到的东西,最好也是留点分寸、留点余地,以便在万一出现什么情况时,能够有一个回旋的余地。这里,不仅是一个自我忍让的问题,而且也有一种客观的必要性。因为,就人来说,一旦处于非常极端的心态,往往反而会使自己处于比较被动的境地。我们有一些人常常喜欢抓住机会,充分地展示自己。从自我实现的角度说,这当然是无可非议的。但是,这种表现一旦过头,则往往会造成适得其反的结果。

当然,忍耐并非软弱,它显示着一种力量,是内心充实、无所畏惧的表现。古人说:“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忍是一种强者的心态,更是一个人的修养。在现实生活中,大凡有真本领者都善于忍耐,忍耐是为了给自己留有余地,而有了余地方能掌控住大局。

忍是一种做人哲学,即使是强者,在问题无法通过积极的方式解决时,也应该采取暂时忍耐的方式处理,这可以避免时间、精力等“资源”的继续投入。在胜利不可得,而资源消耗殆尽时,忍耐可以立即停止消耗,使自己有喘息、休整的机会。也许你会认为强者不需要忍耐,因为他资源丰富而不怕消耗。理论上是这样,但实际上问题是,当弱者以飞蛾扑火之势咬住你时,强者纵然得胜,也是损失不小的“惨胜”。所以,强者在某些情况下也需要忍耐。可以借忍耐的和平时期,来改变对你不利的因素。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楚汉相争中,刘邦是如何在忍中取胜的。

在楚汉相争中,刘邦由于实力较弱,经常吃败仗。汉四年,刘邦兵败,被项羽围困在荥阳。而他的大将韩信自领一军,北上作战,捷报频传,攻下魏、代、赵、燕诸王国,最后又占领了齐国全境。

五月,韩信派使者来见刘邦,说:“齐人狡诈反复,齐国又与强楚为邻,如果不设王威慑,不足以镇抚齐地,请大王允许我暂代齐王。”

刘邦一听,勃然大怒,破口大骂:“他妈的,我坐困荥阳,日夜盼望你韩信带兵来增援,你不但不来,反要自立为王,我……”此时的刘邦只看到了自己所处的危境,所以也就全然没有了风度,把自己的本性暴露无遗。

正说着,刘邦感到自己的脚被人踩了一下。他用气狠狠的目光一扫,众人都茫然不解,唯有坐在边上的张良向他示意了一下。他晓得这位先生一定有重要的话要告诉自己,他打住了下面的一连串骂人的话语。

张良清楚地知道韩信是当世首屈一指的将才,目前又拥有强大的兵力,处在举足轻重的地位上。刘邦如与韩信翻脸,轻则形成刘邦、韩信、项羽三强鼎立,重则导致项羽、韩信联合攻汉。无论出现哪一种情况,都于刘邦大为不利。反之,如果能调动韩信的兵马,就能拖住楚军,重创楚军,只有在这种前提下,目前楚汉对峙的局面才会向有利于刘邦的方向转变。

张良靠近刘邦,悄声说:“大王,韩信手握重兵,右投则大王胜,左投则项羽胜。我们对他的要求要慎重考虑。”

刘邦立刻心领神会,当即下令派张良为使节,带着印绶到齐地去,册立韩信为齐王,并征调韩信的军队。于是,局势很快发生了重大转折,汉军由劣势向优势转变,逐渐对楚形成了反包围之势。

可以想象,刘邦当时是万分恼怒的,但权衡利害,他还是忍住了怒气,并且因此最终成就了自己的千古大业。

刘邦的忍让并非软弱,他这样做,完全是出于大局的考虑。日后韩信继续经常闹事,当没有后顾之忧的时候,刘邦毫不客气地将韩信诛杀。

君子有所忍有所不忍。在利于大局的情况下,忍是一种智慧;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忍是一种涵养;在人际交往中,忍是一种气度。有修养的人,从来不会在毫无意义的事情上发火动怒,只有生活中的智者,才能品味出忍的力量。

三国时期的蜀国,在诸葛亮去世后任用蒋琬主持朝政。他的属下有个叫杨戏的,性格孤僻,讷于言语。蒋琬与他说话,他也是只应不答。有人看不惯,在蒋琬面前嘀咕说:“杨戏这人对您如此怠慢,太不像话了!”蒋琬坦然一笑,说:“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气秉性。让杨戏当面说赞扬我的话,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不来台。所以,他只好不做声了。其实,这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后来,有人赞蒋琬“宰相肚里能撑船”。

大度包容是一种美德,不仅显示了自己的雅量让人尊敬,而且心态平和、生活中也少了很多烦恼。如果太计较生活中的琐碎事情,心胸只会越来越狭窄,周围的人际关系也会越来越紧张,烦恼也自然逐渐增长。

同类推荐
  • 工作无小事

    工作无小事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势,必作于细。”作为一名普通人,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都是重复地做着一些小事。可是,在工作中,却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小到可以被抛弃,也没有任何一个细节细到应该被忽略。近年来,灾难事故时常见诸报端。虽然这其中不排除有一些是“天灾”,但更多的却是“人祸”所致。频繁发生的矿难、不符合安全卫生标准的食品等,这些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痛苦。这一切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人们在工作中忽略了细节,不重视小事,以至于最终使这些小事情变成了影响人们生存发展的大事件。
  • 潜意识:发现未知的自己

    潜意识:发现未知的自己

    几百万年以前,在宇宙万物中蕴藏着一股神秘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改变世界,创造一切。随着观念的不断革新,人们的思维、品格、身体、成就等各方面也都有了新的感悟,而这些又恰恰成为了人类社会欣欣向荣的核心关键。于是,人们探索着其中的奥秘,我们不清楚这种神秘力量源自何方。我在不断的探索中,终于隐约地发现,这一些都可能源自我们自身生命中的神秘能量,是可以带我们获得新生的福音,进而可以帮助人们改善自己的生命形式和形态,远离平庸,使生命更富有意义和风采。
  • 像老板一样思考

    像老板一样思考

    像老板一样思考,你可以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你的老板,了解老板的内心世界,了解老板的做事风格。这样做有利于处理你老板的关系,从而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最为重要的是,像老板一样思考,让你站在老板的高度去思考企业所面临的问题。这会大大地开阔你的视野,提高你的能力。
  • 妙用人际巧办事

    妙用人际巧办事

    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否直接决定人的生存质量,好的人际关系必需人得主动地搭建与协调,为了帮助读者更有效地掌握这些求人办事的技巧和道理,本书分别从活用朋友关系、同学关系、亲戚关系、父母的关系网以及贵人关系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同时针对使用各种关系办事的方法和技巧,本书也给予了详尽的叙述和剖析。
  • 礼仪金说3:服务礼仪

    礼仪金说3:服务礼仪

    在我国古代礼仪典籍《礼记》中有道:“礼之以和为贵。”作者也一向认为:讲究礼仪,意在善待别人;推广服务礼仪,意在营造和谐、宽松的社会氛围。
热门推荐
  • 未刻本叶氏医案

    未刻本叶氏医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代梅窗前的男人

    代梅窗前的男人

    链条转动的声音,咝咝的声音,很显然,是上足了机油来的,一定骑起来又轻又快,就像一个人拥有着刚喝了蜂蜜的嗓子,更像她脚下的缝纫机。这台缝纫机刚请街头上修拉链的金师傅修过,上足了润滑油,也是又轻又快的。金师傅不仅会修拉链,连摩托车汽车都会修,整条街坊,只要家里有什么坏了,都会去找他,看他那样子,是飞机也会修的样子。三轮车停下来了,咔嚓一声,支架也支起来了,嗤的一声连锁也锁上了。
  • 追忆似水年华(第三卷):盖尔芒特那边

    追忆似水年华(第三卷):盖尔芒特那边

    《追忆似水年华》是一部划时代巨著,是二十世纪世界文坛最重要的小说之一,与《尤利西斯》并称意识流小说的巅峰。这部小说以清新灵动的独特艺术风格,借助超越时空的潜在意识,使逝去的时光在他笔下重现,从中抒发对故人、对往事的无限怀念和难以排遣的惆怅。安德烈·莫洛亚曾说过:“普鲁斯特简单的、个别的和地区性的叙述引起全世界的热情,这既是人间最美的事情,也是最公平的现象。就像伟大的哲学家用一个思想概括全部思想一样,伟大的小说家通过一个人的一生和一些最普通的事物,使所有人的一生涌现在他笔下。”
  • 守棺人

    守棺人

    传闻得六祖慧能舍利者得天下权势,八方钱财,隐匿在现今社会中沉睡了上千年的‘豺狼虎豹’,因舍利的再度现世早已蠢蠢欲动,二十一世纪里一场不见硝烟的舍利争夺战即将拉开序幕……
  • 冬泳的人

    冬泳的人

    下了几天雪。天还没大亮。又是那几个人。咯吱咯吱地来到了府河边。咯吱咯吱,那是脚踩在雪地上发出的声音。总是那几个。天还早着呢。要过十几分钟,或半个小时才会天亮。他们的面孔看着都很模糊。就像是隐藏在晦暗的光线里,或是刚从那种光线里浮现出来。浮凸着。要仔细辨认才能分清每个人。但是他们自己无需辨认。他们听声音就能知道谁来了,谁还没来。每个人都拎着一只小包。里面有内衣,毛巾,香皂和泳帽,有的还带着一小瓶白酒。
  • 无赖皇后:皇上,臣妾做不到

    无赖皇后:皇上,臣妾做不到

    某腐女口头禅:“宁毁十座庙,不拆一对基”。听说当朝皇上是断袖?她贼眼一亮:“爹,赶紧把我嫁给皇上!”帝后大婚之夜,月上柳梢头,隐蔽的草丛后,腐女皇后盯着凉亭里两个俊美而立的男人,激动得泪流满面:“皇上,赶紧上啊。”
  • 误惹霸道狼君

    误惹霸道狼君

    一块烧饼,引狼入室,从此他便缠上了她,苏清煜说:“常晚,一块烧饼怎么能饱,一生一世我怎么能够!”她的乖乖,她怎么忘了,狼再乖巧,终究是狼。苏清煜说:“我不仅要你今生今世,还要你永生永世!”是偏执的疯子守着正直的傻子,还是正直的傻子救了偏执的疯子?
  • 亦是曾经

    亦是曾经

    胆小懦弱是我曾经的代名词,但既然我可以重来,就不再懦弱,不再错过,不再遗憾。你,会乖乖等我来找你的对吗?
  • 来自阴间的快递

    来自阴间的快递

    少壮不努力,长大送快递,已然黯淡的命运,还要遭受快递包裹带来的杀机,是命运的黑手,还是隐藏的阴谋?尼玛小小的快递包裹,竟牵扯出一段秘辛和隐于芸芸众生中的四大道法家族!天下苍生,神秘使命,始于来自阴间的快递!
  • 白骨精养成记

    白骨精养成记

    职场上求生存,办公室里争名利,金融危机下愈加残酷的生存考验中的职场男女,竞争与合作,对手与友谊,成功与失败,挑战与机遇……这是我的一段职业生涯的真实记叙,这是把一个普通职员养成“白骨精”的真实历程……“我肯定也很渴望能够成为一个在职场上获得成功、拥有炫目光环的女人,所以我也每天都在期待着能够突如其来地得到一次机会,让我崭露头角、异军突起……但是职场就是一座原始森林,每一步都是陷阱和猛兽,只要想迈一步,就会遇到风险,只有畏缩不前一动不动才是最安全的,却也是最没有活力的。所以,必须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