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78100000004

第4章 墨子

韩少功

《墨子》是多人参与的着述集,其主要作者墨子可能是一个长期下放劳动的人,有黑色如墨的脸最能让人记住,于是得了“墨子”这个古怪绰号。

钱穆先生解释这个姓名时,曾经猜想墨子受过墨刑,是一个刺面涂色的罪犯,当然不失为一种有启发性的假定,但罪犯成为一个学派宗师,其过程缺乏实证根据。而且黑脸不独墨刑犯人们专有,只要顶着烈日在地上干几天活,“墨”

色之“子”的形象便一举定位。

钱穆若当上几年知青,就还可能有另外的猜度。

墨子在文章中最喜欢用生产活动来打比方,比如制陶、造车、筑墙等等,实干家和工程师的模样跃然纸上,与他的一张黑脸很般配,与孔子和孟子当时的“白领”中等阶级生活背景则大有差别。墨子及其追随者们也活得十分马虎,粗布衣上加一根束腰的绳索(“衣褐带索”),肚皮上没有肥肉(“腓无胈”),腿上没有汗毛(“胫无毛”),而且从头到脚都有伤痕累累(“摩顶放踵”)。他们不是经常到山上砍柴或者到田里打禾,如何会有这般尊容?

“墨”汉子出入于这些充满着汗臭的地方,居然写出了很多兵书和工书,总结出力学、光学、几何学的知识一套又一套,对名实、异同、坚白等问题的逻辑辨析也成了一时绝响,为后世名家之源头,同时代的人无可企及,实是一大异数。而且他是一个典型的革命党,不仅以“官无常贵,民无终贱”

一说反对等级制,还对表达这种等级制的周代礼乐给予激烈抨击。

“乐”是当时文明的主要载体之一,他主张“非乐”;“葬”是当时文明传播的主要机会之一,他力倡“节葬”。他认为“乐”和“葬”都是一种令人心痛的浪费奢侈,多少有点乡下农民能省则省的口吻,被反对者讥为“役夫之道”,在所难免。如果我们读了一点外国史,便知天下役夫是一家。几千年后法国大革命中冒出来的“短裤党”,还有乘着帆船最先抵达北美洲的白人移民,也是一些下层贫民,同样主张“劳动高于艺术”,并且对音乐、雕塑等奢侈物充满仇恨,可算是外国的一群“墨”汉子。

役夫们明于天理良心,却往往拙于治道与治术。墨子只算经济账,似乎不知道周代礼乐并非完全无谓的奢侈,多是凝结和辐射着文明的重要符号,是当时无言的政治、法律与伦理。比墨子稍后一点的荀子说过,节俭固然是重要的,但没有礼乐就“尊卑无别”,没有尊卑之别就没有最基本的管理手段,天下岂不乱?天下何能治?在荀子看来,墨子的非乐将使“天下乱”,墨子的节用将使“天下贫”,完全是一种只知实用不懂文明教化(“蔽于用而不知文”)的糊涂观念。荀子希望人们明白,仪礼就是权威,有权威才可施赏罚,在仪礼上浪费一点钱固然可惜,取消仪礼而产生的混乱则更为可怕,也意味着更大的浪费。“不美不饰之不足以一民也,不富不厚之不足以管下也,不威不强之不足以禁暴胜悍也”(见《富国篇》)。荀子为当时一切奢华铺张的仪式提供了最为直截了当的政治解释,揭示了“撞大钟、击鸣鼓、吹笙竽、弹琴瑟”等一切造像活动的教化功能。

拉开历史的距离来看,荀子强调平等误国,强调苦行祸国,其精英现实主义和贵族现实主义,似乎多了一些官僚味,相比之下,不如墨子的役夫理想来得温暖;但荀子比墨子更清楚地看到了以象明意的玄机,如实解析了“仪礼——权威——赏罚——国家统治”这个由象到意的具体转换过程,多了几分政治家的智慧。

墨家与儒家的争议很快结束。墨家从此不再进入中国知识的主流,一去就是沉寂数千年。墨子的人品和才华绝不在同时代人之下,其失败也不在于他的平民立场。也许可以这样说,墨子失败于统治却没有失败于反抗,因此数千年里所有革命都不同程度上一再复活着墨子的幽灵,复活着他对礼乐的疑虑和憎恶,包括烧宫殿毁庙宇一类运动几乎成了中国的定期震荡,“破旧立新”的造反总是指向上流社会的华美奢豪,一再成为社会大手术时对各种贵族符号的清洗和消毒。革命者们甚至一再复活他两腿无毛加上一根绳子束布衣的朴素形象,乃至“赤脚书记”、“赤脚医生”、“赤脚教师”在现代中国也一度是革命道德的造型,既表现在焦裕禄一类红色官员的身上,也表现在同时代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身上。

但墨子失败于他对声色符号的迟钝麻木,全然不知“影响”之道和“影响”之术,对等级制的文明既无批判的深度,又无可行的替代方案,只能流于一般的勇敢攻击。他是一位杰出的工程师,能够造陶、造车、造房等等,但他就是不擅制造文明之象,不能或者是不愿制作出生活的形式美,“生不歌(非乐),死无服(节葬)”,日子显得过于清苦枯寂,很难让多数民众持久地追随效仿。他的平均主义、苦行主义以及实用主义可能适用于夏代的共产部落,适用于清苦的半原始社会,却不适用于生产力逐渐发展的周代封建国家,阻碍着财富资源的集中运用,阻碍着社会阶层的分化和统治权威的确立,甚至违拗着大众内心中不可实现但永难消失的贵族梦——这当然也是文明发育的另一个重要动力。

因此,他确如荀子所称,具有“反天下之心”,只可能骤兴骤亡,其理想最容易被大众所欢呼也最容易被大众所抛弃。

这也是后来很多革命家的悲剧命运。

(《今晚报》今晚副刊2011年1月17日)

同类推荐
  • 蒋公的十二门徒

    蒋公的十二门徒

    广州陆军讲武学校于1923年底在长沙招生,湖南革命青年陈赓被共产党组织看中,推荐他去报名考试。考试时,与陈赓并排而坐一同考试的是宋希濂,俩人很快就攀谈起来。1924年春,黄埔军校正式筹备,陈赓与宋希濂皆被录取,讲武学校也全校并入黄埔。陈编入黄埔第三队,宋被编入第一队。陈赓担任队长,是军校里的活跃分子。当时有一句顺口溜:“蒋先云的笔,贺衷寒的嘴,灵不过陈赓的腿。”三人并称“黄埔三杰”,蒋介石因有如此优秀的学生而自豪,但他们大搞派系斗争也很让蒋校长头痛。
  • 蒋勋说红楼梦1-4辑(套装共4册)

    蒋勋说红楼梦1-4辑(套装共4册)

    这是蒋勋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数十次阅读《红楼梦》后的心血之作。无关红学,不涉及考证,作者从青春与美的角度出发,带领读者逐字逐句细读小说本身,梳理《红楼梦》中的人物与情感,探寻书中表达的繁华的幻灭、逝去的哀伤,讲述青春的孤独、寂寞与彷徨。这是一个生命对其余生命的叩问与聆听。跟蒋勋读《红楼梦》,仿佛是在阅读自己的一生。蒋勋说:我是把《红楼梦》当“佛经”来读的,因为处处都是慈悲,也处处都是觉悟。
  • 历史事件中的个人故事

    历史事件中的个人故事

    单德兴(以下简称“单”):各位海内外的朋友好,欢迎参加这场盛会。今天我们非常荣幸能邀请到哈金先生来中央研究院欧美研究所发表演讲。平常欧美所的演讲都安排在对面的会议室,今天则特别准备了这个大会议厅,因为我们知道哈金先生的演讲会吸引很多人。这几天大家从媒体上知道哈金先生来台参加2010年台北国际书展的消息,而我在去年知道他要来台北之后就积极联系,邀请他到中研院发表演讲,因此要感谢他接受我们的邀请,促成今天这场盛会。
  • 穿越海峡的白鸽

    穿越海峡的白鸽

    我记不清骑着这匹名为孤云的白马在苍茫的荒野上奔跑了多久,处在惊慌状态中的我脑子里老是闪动着凶狠的日本鬼子挥舞寒光闪闪的刺刀向我逼近的场面,这种幻觉刺激着我的神经,使我不断挥动马鞭抽打着孤云,孤云铆足了劲,拼命向前飞奔。在一条清澈的小溪边,孤云突然放慢了步子,它回过头,望了望伏在它身上的主人,此时的我长长吁了口气,心渐渐平静了下来。我用手摸了摸脑袋,真的有点儿不相信自己能从那场天昏地暗的恶战中幸存下来。现在,枪炮声、呐喊声、马蹄声都已远去。
  • 涛语:石评梅作品精选

    涛语:石评梅作品精选

    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
热门推荐
  • 余生同你共悲欢

    余生同你共悲欢

    五年前,她知晓了两人父母那一辈的恩怨。她狠心的离开他,而他是天之骄子的身份,五年前,他就是一个典型的富家公子,可以说是无赖,却偏偏栽在了未成年的她的手里。五年后,他们都变了,她独自为自己撑死了一片天,而他在五年中经历了她永远都想不到的蜕变。再次相遇,两人针锋相对。虽说曾经恨过,但更多的是不舍……
  • 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

    那个时候,我在省“文史办”上班,参加工作刚刚两年。这是一个很清闲的工作,天天守着一张干净的办公桌喝茶看报,整日无所事事。后来我就喜欢上了写小说,上班没事的时候就偷偷摸摸地写呀写。那时候,我总是认为自己缺少生活,总想四处走走,到不熟悉的地方去,比如乡下,可是根本没有机会。后来“文史办”接到任务,要编写民间三套集成。我和办公室的老谢被抽调出来,到乡下去搜集民间故事。我激动万分,心想这正是深入生活的好机会呀,于是立刻开始准备,当天就去买了一双洁白漂亮的球鞋。老谢见状,拍着我的肩膀说,你还年轻,以后就明白了。我问他明白什么。他说,这项工作特别适合游手好闲的人去干。
  • 大明末世南京城

    大明末世南京城

    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十二日下了半日毛毛细雨,南京老城的春色仍遥遥无期。在更寒冷的北方,一队锦衣卫骑着快马,忍受着鼻耳的冻痛,将名将戚继光的死讯带进了京城。明朝建立了完备严密的文官体系,为防止唐朝地方军藩乱的重演,武官一直备受压抑。建军扫荡东部沿海倭寇、建藩威慑蒙古部族,令戚继光对近乎四十万军队有了控制权,成为本朝唯一有造反能力的武官,他被贬为庶民后便匆匆老死。那日,神宗皇帝穿着镶有暗红色绣纹的黑色龙袍,在书房文华殿得知了他的死讯,未作任何批示。
  • 青灯寺(二)

    青灯寺(二)

    阿月打量了一眼天色,提醒我道:“老大,太阳快要下山了,我们还是先回到村庄再说,免得和日本军一样遇上了鬼打墙。”“好,走吧。”我转身迈向原路,阿月跟了上来,天色又幽暗了一些,我们前方的路径因为视线不明,变得越加崎岖。走到一半,我回头看向圣湖,心底不禁期待可以看见昼伏夜出的食骨庵从水面下升起,但又害怕真的会看见不可思议的画面。湖面上依然平静,只有隐隐约约辉映着月光的雾气。“我在想,是不是应该留下来,毕竟食骨庵是昼伏夜出,如果我们想要找到它的话,理论上应该到半夜才能找到。”我说。
  • 如何计出你的胜算

    如何计出你的胜算

    本书通过对竞争理论分析和大量的实证研究,试图告诉你如何根据人生目标,策划和布局自己人生的竞争格局;如何客观评估自己和对手的竞争资本,做到知己知彼;一个人和一个企业如何理性面对未来的竞争,进行科学预测,做到“能掐会算”;如何做好力量储备,阐示真正的赢家是怎样炼成的;如何借用外部的力量和整合社会资源提高自己的战斗力;如何积极行动,领先一步抢占有利位置;如何权衡利弊,谋求利益的最大化,增强竞争的力;如何在竞争中回避或分散风险,学会合作,做到“双赢”。
  • 千转陀罗尼观世音菩萨咒经

    千转陀罗尼观世音菩萨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十绝山

    十绝山

    翁锐,一个放牛娃,没落将门的后代,本来他可以安安稳稳度过一生,就因为在十岁的时候和另一个小孩打了一架,从此坠入江湖。一入江湖深似海,勾心斗角,血雨腥风,躲是躲不过去的,不想沉沦,那就打出一番天地。
  • 大乘要语

    大乘要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第一女太尉

    第一女太尉

    女强宠文,专情一对一。她,是千年隐士家族的神秘当家;她,是大燕女扮男装的第一太尉;当神秘当家变成了女太尉,会有怎样的传奇故事发生呢?12岁,她,一剑撂倒燕国第一高手,获封“武状元”,官拜军器监,正四品;13岁,她,主动请缨,以五万大军打败齐国八万大军,燕皇悦,官拜骠骑大将军,正二品;14岁,她,大理寺救驾有功,燕皇破例,再度升官,官拜太尉,正一品。步步青云,扶摇直上。史无前例,红了多少人的眼,黑了多少人的心。据说,她,三步之内,无人可近身;据说,她,一席话,改变燕国朝政;据说,她。。。。。。一朝醒来,神秘当家的她发现自己不仅深受重伤,还身处异世,更坑爹的是,她连这个身体叫什么名儿都不知道,完全没有残存的记忆。怎么办?一个字,“装。”于是,前路漫漫,步步惊心。他,俊雅如仙,腹黑如狐,深情对她说:“容兮,你可知,这世上木槿画得最好的不是白凌风,而是楚云易。”他,邪魅放肆,张狂不羁,却认真对她说:“小兮,你便是我一生的使命。”他,霸气张扬,指点江山,却无奈对她说:“我若比他,早些认识你,是不是,就不一样了。”精彩片段抢先看:(一)、“既然,你不喜用汤匙喂,那就换一种,比如,用嘴。”又是一阵轻笑,那人似乎很愉悦。用嘴。。。。。。容兮心里狠狠地翻了个白眼,她活了二十二岁,初吻还在呢,怎么能因为不喝药就让人亲了去。若是她醒来,倒还好,可如今,不但眼睛打不开,浑身也无力,想动手揍人都只限于脑补了。紧闭的唇终于张开了小小的口子,容兮明显感觉到身后之人笑意更加明显了,胸腔都在震动,这人。。。。。。“果然还是这一招奏效啊。”温润清凉的声音再次响起。(二)、“你如何证明你不是女子。”国宴之上,有人咄咄逼人。容兮淡然看了那人一眼,走到楚云易跟前,抓起楚云易的手,朝自己胸前一放。俏脸一红,问:“来自远方的楚七王子,你来告诉大家,我是男还是女。”“燕国的粮食竟如此不养人,依本王子看,容兮太尉可考虑来我大楚。在楚国总不至于将堂堂太尉饿得连胸肌都没了。况且,我大楚十分器重人才,管他男女老少,只要能为楚国尽力便是座上宾。”楚云易被容兮抓着的手并未打算抽离,看着容兮眼中满是戏谑。。。。。。。(三)、“我们相熟到何等程度?”语气有些戒备。楚云易眼光游移到容兮的细腰处,慢慢道:“我知道你左腰处有一颗朱砂痣。你说,我们相识到何等程度?”
  • 九神变

    九神变

    简介:道术与魔法双修,生出九尾九翼,闯深渊魔域,破六道鸿蒙,取元晶,掠元丹,制魔杖法器,祭仙剑法宝,纵横异界大陆,争霸王朝帝国,挥舞着九双彩色翅膀的全系元素魔法师,摇曳着九条斑斓巨尾的全职元气修炼者,自由穿越九大位面空间和亿万个次空元,傲视九重天,武动天河星辰,天上地下横行无忌的九界至尊。。这一切都来源于一个神秘的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