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99000000019

第19章 双凤奇缘(19)

相思情,多付你,江儿水去;红绣鞋,踢绽了,恼恨刘君;泣颜回,苦杀了,红粉佳人;怎能够,朝天子,御驾亲征;全不想,在西宫,醉扶归去;香房内,剔银灯,徒长精神;须忘了,桂香枝,兰麝薰透;锦被里,滚绣球,喷鼻生香;花心动,搂住奴,颠鸾倒风;魂飞处,黄莺唤,惊醒佳人;爱惜奴,忆多姣,誓同生死;更忘了,香柳娘,枕上恩情;曾记得,集贤宾,金口亲许;心不思,意不想,不念前情;兵不到,将军令,行不下去;忘却了,祝英台,扯住肘衿;忽贬在,冷宫内,流滴双泪;将宝镜,傍妆台,懒画蛾眉;奴好似,锦堂月,被云遮盖;多仗了,好姐姐,林后恩人;普天乐,合家欢,皇宫气象;各院内,园林好,游玩散心;召父母,来供养,沾恩食禄;御赐的,皇封酒,奉与双亲;正交欢,彩旗儿,送奴出塞;番邦的,红纳袄,穿在奴身;你赐我,红皂袍,至今还在;我赠你,金落索,留表奴心;送奴似,长安道,啄木儿戏;每日里,哭相思,不见征人;只听得,林中鸟,怨声齐唤;子规啼,节节高,句句伤神;醉翁子,採药草,闲游疏散;山和尚,松林叫,沉醉东风;山野内,石榴花,千红万绿;山坡羊,无人管,遍地羊行;惜奴姣,行不得,千山万水;就差了,金甲神,保奴长情。奴请得,二郎神,番兵杀退;救奴回,长安路,再整鸾衾;到如今,眼巴巴,高山难越;虎伤人,寻归路,要走无门;奴只待,月儿上,悬梁自尽;舍不得,要孩儿,锦绣京城。

昭君弹毕一曲,正在纳闷,忽听得关外三声大炮,好不吓人,只吓得昭君魂不在身。未知是什事,且听下回分解。

§§§第五十回出雁门昭君自恨

思乡里王龙吟诗诗曰:

杜字声声发柳芽,凄凉独语转悲加。

行人听罢心如醉,懒看王孙摘杏花。

话说昭君听见大炮惊人,便传话出来,问李广是何事情。李广道:“这是番人等得不耐烦,请娘娘启驾。”昭君听说,吩咐:“只在三日内启行,不必罗嗦。”李广领旨,对番人说了,关外方安静些。昭君日望汉王不到,又允了番人三日之限,就要长行,心中好不纳闷,忙与王龙商议道:“想汉王半月已过,不见朝中发一将一兵到来,如之奈何?”王龙道:“娘娘不必痴心,朝中若有能将,圣上久已发兵,到此退敌,怎舍娘娘出关?如今已过半月,不见好音,谅是不差兵来了。娘娘空费神思,不如保重贵体,和平两国罢!”昭君听说,由不得两泪交流,放声大哭。王龙再三相劝,昭君勉强收泪,叫声:“御弟,哀家出了雁门,到了北番,今生再不得回朝了。”口占诗一首:

情牵春色欲飞魂,暗掷金钱为卜君。

羞对莲花双宝镜,倚栏空踏绿杨清。

又想起汉王,含悲吟诗一首:

一念不忘君主约,痴情盼望亦堪怜。

姻缘若是从今断,何必奴心又挂牵。

吟毕,又命王龙吟诗一首,以解愁闷,王龙领旨,吟诗一首:

年少寒儒入泮芹,锦袍恩宠得加身。

未蒙敕赐归乡里,好做披星戴月人。

昭君连声赞道:“好诗,御弟所吟,偏合哀家之意,待哀家再吟一首:

良宵何苦梦难成,只为思君一片情。

风雨凄凉生别恨,愁怀怎不到三更。”

王龙道:“娘娘吟诗,自是一段天才,臣不敢再作了,望娘娘仍将诗兴发泄,再续一首。”昭君点头,又含泪吟诗一首:

花香却在名园内,北地难载瑞蕋根。

犹恋西宫当日怒,芳魂早到帝王京。

吟毕,又叫:“御弟,再吟一首。”王龙不好推辞,因见娘娘生悲,不觉感动自己思想之情:“想父母早丧,为了功名,在寒窗下埋头读书十年,指望一举成名,讨得一官半职,衣锦荣归,也得光耀门庭,显荣祖宗。不料今随昭君娘娘到北和番,一路受尽风霜,千辛万苦,不知何年何月,何日何时,得还故乡?”因此心中无限愁闷,又吟诗一律:

功名两字最堪伤,为国亡家走北邦。

满地黄花愁正锁,几番苦雨恨偏长。

关山万里崎岖路,梦寐三更画锦堂。

骨肉生离今日事,未知何日返家乡。

昭君见王龙口内吟诗,说出一段思乡愁苦来,不觉惹她一阵心酸:“想奴与汉王一别,去时有路,来时无路了!”又吟一首:

黄昏夜月苦忧煎,帐底孤单不忍眠。

自叹人生皆配合,堪怜薄命断姻缘。

忍抛恩义三千里,虚度青春十几年。

无限心中离别恨,想思二字未肯捐。

吟毕,大哭不止。王龙向前劝慰娘娘道:“小臣有几句俚言奉上,以解娘娘愁怀。”昭君止住泪痕,叫声:“御弟,且自吟来。”王龙只吟一绝:

休说故园花无信,东风遥寄在江滨。

相思虽隔天涯远,自有好音慰玉人。

昭君叹了一口气道:“御弟呀,想哀家的愁怀,岂是一诗能解?但蒙御弟一番劝慰之意,哀家也作诗一首,回答御弟便了:

同携玉手并香肩,送别那堪泪满襟。

勒马未离金殿角,血光先已溅重泉。”

昭君吟这一首诗,自料不能还乡,仰天长叹,放声大哭。王龙道:“娘娘不必悲伤,想古来多少贤媛淑女,烈妇贞姬,为国忘家,守节忘身,名留千秋,立庙享祀,传于史册,人人钦仰,娘娘今日为保汉室江山,免生民涂炭,向北和番,其功不小。娘娘何必儿女情长,英雄气短,徒作无益之悲,所谓顾小节而忘大义者也!”昭君含泪点首道:“哀家非不知大义,但自越州进京,遭奸臣毛贼恶庇鲁妃,致害冷宫,受了许多苦难,多蒙正宫林娘娘,救出天罗地网,方得上达天庭,救出虎口,得与汉王相聚。未及一年,又是毛贼将哀家人图进与北番,兴动干戈,苦苦逼要哀家,方肯退兵,害得哀家,别天子、离皇后、抛父母、去家乡、来北地,眼见生为大汉之人,死为异域之鬼,叫哀家怎不伤心!毛贼呀!奴与你,有一天二地之恨,三江四海之仇,你只知道逼着哀家,到番邦去伴番狗,污辱哀家名节,遂你的奸计,怕只怕哀家不到番邦则已,一到番邦,定将你这贼,碎尸万段,方称奴心!管教你明枪容易躲,暗箭最难防。”又叫声:“御弟,想哀家这段苦楚,你是知道的,怎能少解忧闷!”王龙道:“娘娘,话虽如此,也要有一点精明之气,巾帼自成丈夫,拿定主意,何愁冤仇不报?怨气不伸?设或路中苦坏了身子,倘有不测,来到北地,岂不是劳而无功了?望娘娘请自三思。”昭君听说,点一点首道:“御弟言之极是。”正在叙话,忽听半空中一阵响亮,昭君细细留神一看。未知是何物件,且听下回分解。

卷六

§§§第五十一回写血书征鸿寄信

看雁翅天子伤情诗曰:

由来娶妇怕重阳,枕冷衾单夜正凉。

隔巷砧敲惊好梦,依然辜负老空房。

话说昭君听见帐外一声响亮,抬头一看,见是一只孤雁飞鸣空中,急出帐门。王龙也随后出来,听着娘娘那一声声悲啼凄惨,哀告天上鸿雁道:“你是羽族中灵禽,空中作伴,飞去飞来,尚成鸾侣,时刻不忍分离。若有一个失伴,领头而走,做了孤雁,你与奴家是一样,孤苦零丁。叫声孤雁,是停一停羽翅,哀家有几句离情,烦你带一佳音到京城去,不知你肯与不肯?”那雁儿也知人言,一翅飞下云端,站立尘埃。昭君一见孤雁下来,由不得纷纷下泪,暗自伤心,道:“飞禽尚存仁义,奴枉将玉体去伴汉君。孤雁呀,你今要上长安,有一封书信,烦你寄与汉王。”雁儿便摆尾摇头,叫了几声,似有依允之意,昭君便扯下一幅白绫,咬破指头,写了一封血书,字字行行,写得分明,上写道:

辱爱西宫臣妾昭君王嫱致书于大汉天子驾前:忆自妾与主公作别,许多话言,甚是知心。哪知哄妾出塞,在雁门等候,半月有余,不见一兵一将前来救妾。君心一变,别抱琵琶,妾只恨姻缘分浅。不是当初入梦,妾若嫁一平等夫妻,也可百年偕老,不贪富贵,怎有祸害临身?孤雁之便,烦寄京都,我主若念枕上之恩,快快点将发兵,早来一刻,还可相见,迟来一刻,只吊孤魂。再拜上正宫林后娘娘,大恩未报,来世犬马相偿。又拜年迈双亲,保重贵体,好生抚养妹子。书到之日,龙目电闪,伏乞我主不可付于东流,须怜念妾泪痕千点,血指十个。纸短情长,书不尽言。

昭君将血书写毕,用手折选起来,上面定了红绒线,拴在雁翅上,又嘱咐几声道:“烦你将书带上长安,不要走错了路途,一路上须要留神,日间防备射儿,夜间防备猫儿,吃食担心,过江仔细。你若差迟,不打紧要,只怕失了奴的书信,就不好了。”昭君吩咐已毕,王龙也咬破指头,取出一幅白罗,写在上面。上写道:

思书丈夫刘文龙拜上萧氏贤妻:自上京都,为求名显当世,遂使三日夫妻,一旦分别。幸占鳌头,职膺教授,指望荣归故里,骨肉团聚。不意朝廷特旨,召取愚夫伴送昭君娘娘往北和番,未知何日方得回程。你须在家静守,用心照管门户,切不可忧愁记念。常言:恩爱难分,情固有之,为国忘家,忠臣份内之事。书写泪下,伏乞鉴察。

写毕,也将书折起,用红绒线拴在右边雁翅,嘱咐孤雁道:“左边家书,是娘娘带到长安,送与汉天子的;右边家书,是我烦你带到西京西阳府西阳县洗马池黑鱼村刘家凹,交与我贤妻萧氏的,千万不可失落,要紧!”嘱咐已毕,但见孤雁两翅飞起,到了九霄云内,昭君与王龙见雁儿去远,方归帐下不表。

且言孤雁,它本空中而来,仍向空中而去,长啸一声,赛吐流星。它在空中翱翔,不到片刻时辰,一翅已飞到东京。正值汉王早朝未散,见一孤雁,飞到金阶,叫了几声,又飞到墙儿上面,三番五次,向金阶旋绕。王见孤雁飞鸣上下,十分诧异,吩咐内侍取了弓弩,要将孤雁射了。正要放弓,雁又腾空飞起,总射不着它。汉王细看孤雁翅底,隐隐似有书文,口内不言,心下暗想道:“这个雁儿飞来飞去,莫不是边关昭君,有书信托它带来,也未可知,待孤问雁一声,便明白了。”想毕,叫声:“孤雁呀,你非无事来见孤王,若是边关有信,寄与孤王,你可快下殿来。”那雁也知皇主之意,一翅飞下金阶,向汉王点了三点头,如朝拜一般。

汉王留神细看,果真孤雁左右俱有书文,便命内侍轻轻解下呈上,见一封是昭君的书,一封是刘文龙家书。先将昭君书拆开,从头细细一看。不看便罢,一看只见血痕满绫,句句伤心,由不住龙泪频倾道:“辜负美人了!想美人在雁门待孤半月有余,望孤不到,非孤有意失信于美人,奈朝无良将、外无精兵保驾亲征,若孤尽调天下之兵,前来救你,又恐国内空虚,倘有变动,岂不惹天下人说孤为一女子,不顾万里江山?今日本当写一回书,烦雁转达,只怕美人见了回书,又添一番忧闷,不如不写回书好。”吩咐孤雁:“劳你一路万里寄书而来,孤也不用回书,免得昭君边关思想,不如和平两国,割断愁肠,并将刘文龙家书留下,也不用通知他妻子,省得两地忧愁。”那孤雁见汉王吩咐已毕,点了几点头,如同谢恩一般,它就双翅腾空而去,正是:

梦里相思情已断,关中盼望恨尤深。

孤雁见汉王虽无书带去,它倒有信义二字,一路向北而行,回复昭君。到了边关,空中又叫将起来。昭君抬头一看,已知雁回,心中大喜,便叫:“孤雁,劳你一路风尘,快快下来,好把回书交付与奴。”那雁在空中,也不落下,只将两翅抖得清清,见书已送到,并无回书。昭君已会其意,银牙一咬,心中暗恨道:“汉王何太不仁,一至于此!万里寄书,飞鸟且通灵性,你今既不发兵,又无回书,割舍奴家北去,一梦之情,从此断矣!早知汉王这等薄幸,不如老死冷宫,倒也罢了,图什么欢娱,留了话柄。”说罢,哀哀痛哭。只听得雁儿在头上叫了几声,一阵悲鸣,腾空而去。可怜昭君,还恋着关上,不肯动身,忽见李广气喘吁吁进帐而来,只叫:“娘娘,不好了。”昭君吓得面如土色,急问李广何事。未知怎生对答,且听下回分解。

§§§第五十二回黑水河谈诗失名节

九姑庙得梦赠仙衣诗曰:

磨不磷来涅不缁,此生名节是根基。

若非护体仙家宝,怎保无瑕玉一枝。

话说李广回奏道:“启娘娘,今日番帅等了半日有余,又宽了三日之限,等得不耐烦了,带兵到城下,问汉王既差昭君和番,到了边关,如何不见出关?若再刁难,就要架炮攻关了。娘娘呀,此关一破,可怜生民又遭涂炭,快请娘娘启程罢。”王龙也在旁相劝,昭君又听关外大炮连天,已知身不由主,只得快叫备马,李广一声答应下去,早已伺候。可怜昭君纷纷落泪,上了龙驹,关中也是三声大炮,送娘娘起行。王龙随即上马,带着三百伴送兵丁,随娘娘出了雁门关。李广送至关外,见娘娘去远,方才紧闭关门把守,一面表奏汉王不提。

且言昭君哭别雁门,一路马上几次回头,王龙也暗暗流泪。早已到了番营,娄元帅带领众将等一齐跪接。暗将人图比对,一丝不误,心下暗想道:“怪不得狼主十分爱慕,果是美貌无双。”昭君在马上吩咐道:“哀家怕的夜晚鸣锣,尔兵随后而行,哀家有兵护卫,另扎一营。”娄元帅回称领旨,先让昭君起身,一路马不停蹄,兼程而进,到了北地,越山过岭,好不难行。

那日到了一个去处,但见黑雾迷天,遮人眼目,昭君便问王龙:“这是哪里了?”王龙道:“启娘娘,这是黑水河。”昭君又问:“黑水河去番邦还有多远?”王龙道:“尚有一半多路。”列位,你道王龙也不曾走过此地路径,怎这等透熟?只因他乃状元之才,无书不看,何况天下地理舆图?闲话少叙。且言昭君因见黑水河名,与奴今日和番,如同黑水一般,不禁两泪交流,吟诗二首:

雁门关候杳无信,断决相思两地深。

梦里恩情情最厚,南柯一梦付流云。

往日恩深意更稠,双心同结正风流。

名花移向寒冰地,何日家乡慰别愁。

吟毕,叫声:“御弟,你也吟诗二首,解奴闷怀。”王龙领旨,也吟诗道:

禁苑名花日日鲜,何日移向北边关。

他人哪识香滋味,两地栽花不似前。

故园卉草正鲜明,风雨最多不见晴。

可惜天长地久夜,乡山无限最关情。

昭君见王龙吟诗,又惹起心中烦闷,因吟成一律:

二九之年灾晦临,单于相见一番亲。

虽然身陷番邦地,方寸犹思汉帝城。

此日栽花香不吐,他日恐故泣无声。

惟知节操持松柏,奕细绵绵享令名。

王龙听见此诗,叫声:“娘娘,只怕身属异地,由你不得了。”昭君道:“异地虽由人主,但他为贪着奴家的美貌,逼勒和番,奴今忍耻偷生,一路而来,怎肯玷辱名节?就是今生不得与汉王相见,倘死在九泉,有何面目见汉王于地下乎?宁使汉王负奴,奴焉肯负汉王?此时不过哄那番人,奴就死在番邦,奴魂也要回汉朝的。”王龙听见娘娘一番贞烈的话,也带十分伤感。昭君道:“御弟呀,若在此死后,少不得你回汉朝,须要在汉王面前,表白哀家一番苦楚,足见御弟忠心了。”王龙口称领旨,说罢,不免放马起行,离了黑水河地界,正是:

行程好似天边月,赶路浑如赛流星。

昭君在马上一路观看北番景致,但见山高林杂,道路崎岖,行了百里,并无人家,也无宿店,连路上往来行人,一个也没有,十分荒险,好不难过。那日正走之间,忽见天色已晚,王龙吩咐扎下营盘。有军士回道:“此地荒险,难保夜间无歹人,护卫兵少,恐防备玉驾不严,若有失误,我等吃罪不起。”王龙道:“依你们便怎么样?”军士答道:“启王爷,你看隐隐山中有一带红墙,似一座古庙,离此约有一里之遥,不如赶到那庙里安歇,王爷也放心些。”王龙点头称是,吩咐催马赶行。不到片刻,已到庙门。王龙吩咐靠庙扎下营盘,点起银灯,埋锅造饭。大家用毕,俱各安寝。

同类推荐
  • 陶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 一封电报

    一封电报

    警视厅搜查一科被一种平静的喜悦包围着。尤其对这两个人而言,这几天无事可做,简直是值得祝福的日子。这两个人就是箱崎科长和25岁的井上刑警。“喂,井上。”箱崎科长叫道。“是,科长。”“你和那个可爱的姑娘进展如何?”“嗯,啊嗯。”井上羞红了脸。“我随时都可以做你们的证婚人哪。”今天箱崎的情绪格外地好,“必要时告诉我一声。”“谢谢科长关照。”“你平时太忙了。”箱崎诚恳地说。“科长。”井上郑重其事地说道。
  • 茶趣

    茶趣

    “商有商道,官有官品,茶有茶趣。”这是五年多前,蒋志锋在职博士的论文答辩完后,在导师周文康的办公室里,导师对着蒋志锋说的。参加论文答辩前,市委书记已经找他谈话,让他到宁阳去做县委书记。几天的准备和答辩,他一直恪守着这个秘密,只字未提。答辩顺利通过后,他才把这项任命说与导师听。导师不置可否,说了那组排比句。他坐在沙发上,聆候下文。导师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既像是叮咛,又像是告诫,更像是朋友之间语重心长的嘱托:“没事,喝茶。”一想到这些的时候,蒋志锋心里便涌过一片温暖。陪副市长黄建军吃完晚饭,他便让司机送自己回到住地,第一件事,就是清理茶具,准备泡茶
  • 2012年中篇小说选粹

    2012年中篇小说选粹

    本书由当代小说权威研究机构--中国小说学会授权,文学博士、中国小说学会理事,年度小说排行榜评委段守新编选。该书是2012年度中国中篇小说创作成果的盘点和总结。它不仅能使读者最快捷地阅读到2012年中国中篇小说创作的精粹,还能帮助读者了解2012年度中国中篇小说创作的方向,是中国中篇小说创作的方向标,对当下的文学创作具有积极意义。
  • 九面夏娃

    九面夏娃

    镜中的我,是个集清纯与妩媚于一身的动人尤物。果绿色的连衣裙将我浑身的曲线包裹得十分完美,构成了一个令人窒息的弧度。我对镜中的自己微笑着,带着欣赏、带着得意,甚至带着挑衅。想到几个小时后举行的婚礼上,在我动人仪容下黯然失色的新娘,我笑得更开心了。“我就是要抢新娘的风头!”镜中那个冷艳佳人狠狠地说道。出租车带我绕出一条又一条的胡同之后,大都市的繁华景象便呈现在眼前。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人声喧嚣。我皱皱眉头,索性闭上眼睛,靠在出租车的椅背上。
热门推荐
  • 观察者

    观察者

    他与她,一个警察,一个画家。一个现实状况焦头烂额,一个外表平静雍容实则同样焦苦炽灼。他陷身侦查的狂迷中,几乎丧失了自我生活。她沉浸或被沉浸在自我与历史里,与世隔膜,孤闭难拔。小说的意趣,不在于过分模拟现实,它承载的是对生活的一种体察,去寻找通往灵魂的秘道。地铁安检处。喝一口!她戴着耳机循环往复地听Andrea Bocelli的《Besame Mucho》(深吻)和Adam Lambert 演唱的《Mad World》(荒谬世界)。对听力有损害?顾不上。
  • 现实一种

    现实一种

    《现实一种》是我从1986年到1998年的写作旅程,十多年的漫漫长夜和那些晴朗或者阴沉的白昼过去之后,岁月留下了什么?《现实一种》里的这些中短篇小说所记录下来的,就是我的另一条人生之路。与现实的人生之路不同的是,它有着还原的可能,而且准确无误。虽然岁月的流逝会使它纸张泛黄字迹不清,然而每一次的重新出版都让它焕然一新,重获鲜明的形象。
  • 手的保健细节和养护(现代健康丛书)

    手的保健细节和养护(现代健康丛书)

    手掌作为与人体各系统联系最为密切的器官,能自然、准确、及时地反映机体内部的活动状况,成为人体健康的晴雨表,反映出人体尚未公开暴露出来的种种潜在疾病。人的脏腑器官在手上几乎都能找到相对应的地方,可以通过这些反映部位上气色形态的变化看出人身体的各项机能。
  • 天下贰之群英会

    天下贰之群英会

    太古时代,天地混沌,没有天地,日月,山河,生灵。万物还未成形,整个虚无一片。信仰众神的人们根据自己不同的资质和悟性。投入到了不同的门派。不同的人踏上了不同的修真之路......各部族势力纷起,纷争不休,皆想成为大荒人间界统治者。以旌雨楼为首的势力在群雄之中突颖而出。在旌雨楼首领流云焯玛的带领下,力挽狂澜、横扫六合为平定大荒创下了不朽的传奇......我们的时代,自此而始。
  • 驭兽神朝

    驭兽神朝

    一个青年意外来到了一个异界大陆,每个人都以驭兽为本,强者为尊,看他将如何演绎一段传奇人生。(新人执笔,文笔欠佳,不喜勿喷)
  • 快穿之我成了男主的外挂

    快穿之我成了男主的外挂

    很久以后,阿昭和后辈们聊起自己的故事。“一开始,我被系统选中,成为男主的外挂,帮助他走上人生巅峰。”“——那后来呢?”阿昭点了一根烟,神色沧桑:“——后来啊,我成了男主的老婆。”【1对1,巨甜~不甜你打我!】
  • 变化中的中国人

    变化中的中国人

    记叙并分析了中国社会当时的状态,大致包括:身体素质、民族性格、生存现状、工业发展、禁烟运动、女性地位、宗教信仰、教育方式等。眼光敏锐、老辣,能发现国人习焉不察之细节。本书是辛亥革命前西方观察中国的代表作。
  • 梅仙观记

    梅仙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抢夫上门:麻辣太子妃

    抢夫上门:麻辣太子妃

    她是武林至尊的得意传人,手段一流,才貌无双;他是威震天下的冷酷太子,武功盖世,气宇轩昂;当他与她相遇,是争锋相对的较量,还是似水柔情的相伴?
  • 情谊·名人·美文

    情谊·名人·美文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忠臣无数,而奸贼亦不少。前者受千古景仰,后者遭万世唾弃。然而,有一个人却能在忠奸分明的帝制时代,虽变节却又被深深同情。这个人就是李陵。李陵身上纠结着太多的大命题:家和国,军人和文人,背叛和守节。他用尽一生的气力,在国家和个人的矛盾冲突中,做着艰难的选择。他的命运也连接着若干重量级人物:汉武帝、李广、卫青、霍去病、司马迁、苏武。《情谊·名人·美文》包括名人的生平小传、婚恋故事、友谊往来、经典作品以及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