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01700000004

第4章

小祥,你可知道这两年,当我和继平吵了架,当我对他的这一点或那一点心生反感时,就想到这些事。我承认我实际上是以你的优点去比他的缺点,我也承认在道理上不该那么比。虽然继平日常庸庸碌碌,有时甚至给人委琐之感,但他毕竟也给过我难忘的满足和快慰。记得我第一次到他的医院去,看到他一身洁白、忙忙碌碌,便也觉得他很可爱。他看病很认真,不厌其烦,病人们都对他感激万分,使我从中感受到他的职业的高尚乃至神圣,由此也获得了自己的一份骄傲。那天我特地买了鸡、鱼、素什锦和酒,大大地保养了他一次。他莫名其妙地吃了喝了,却不知我为什么这么高兴。直到有一天他突然对我说准备辞掉医院的工作,到一家中外合资的大饭店去当按摩师的时候,我才慢慢收回了留在他身上的欣赏的目光。

我最初还不明白,“饭店里有那么多病人吗?”

“咳,保健按摩呗,外国人玩累了,我给他舒服舒服。”

革命工作无分贵贱,我当然不反对这个道理,可他是医生,而且他自己以前对那种只是让人舒服舒服的活儿曾是那么鄙夷,那么看不起,何至于变得这么快呢?

“我看得起钱呀。”他笑着说。

可你一点也不缺钱,你从小就没有面临过任何生计问题。你是宁愿看得起钱而让你的妻子看不起,你从来不了解你妻子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丈夫!你完全不知道夫妻的维系主要靠感情而不是靠肉体,而女人对男人的感情又常常离不开尊敬甚至崇拜,你让我崇拜你什么?

也许错就错在我老是自觉不自觉地这样拿小祥和继平比。“其实你那个小祥根本是不存在的。”父亲不止一次提醒我:“他已经不是历史上的小祥了,而是你的一个理想的幻影,是你多年来按这个幻影不断想象、净化出来的‘白马王子’。一个人心目中要是有了这么个偶像,那就别想和任何人过日子了,没有满意的时候!”

可能是的。人有记忆,是幸而又不幸,记忆就像天真少年在书本里夹着的残花枯叶,是着意留春,缅怀过往的念物,而这念物又常使人举目茫茫,仿佛失了什么不可再得的东西,因为记忆总是滤掉了许多杂质,比实际的历史要美好得多,所以就未免常常成为现实的反衬了。

父亲真像个无所不通的老哲人。

没错,假使当初我和小祥只是一面之交,假使没有后来在八分场共同工作的那段经历,我们不过是迎面匆匆的路人,我现在也就不会那么想入非非了。

偶然加偶然等于命。当肖科长告诉我,小祥将和我编在一个组里到八分场去帮助工作的时候,我一点也没想到这就是缘分。

我们这个小组一行三人,由肖科长带队,那天到八分场时天已偏黑。八分场的同志不知道还来了个女的,没准备单人棚子,结果还是小祥找来几个同学摸着黑现搭了个小帐篷给我住,离他和肖科长的大棚子不远。

到八分场的第二天就是参加八分场的党总支委员会,听前一段工作情况的汇报。会是在篮球场旁边的树阴下开的。总支委员们基本上都是各中队的队长或指导员,知道我们是从北京来的,所以很郑重,对我们,特别是对肖科长的发言和每一句插话,都认真用小本记上,会开得非常严肃、正规、一丝不苟。

惟独陆小祥,坐不稳屁股,进进出出,一会儿去换壶开水给大家续茶,一会儿又去找来几把扇子,后来干脆上厕所不回来了。中午吃饭时肖科长不满地对我说:“这孩子太没耐性了,这么游击习气可怎么工作?”

我替他解释了一遍,可心里也有点着急,寻个左右没人的空子,找小祥做了一次简短而严肃的个别谈话,恳切地指出他上午的行为,实质上是对自己工作组组员身份的无视,是政治上不够成熟的表现。他低头听着,最后嘴里唔了一声,表示接受。

下午继续开会,不料还不到一个钟头,他又故态复萌,说是上厕所,结果跑到球场对面帮人家修拖拉机去了。晚上,处理完事情,肖科长提议我们三人开一个小会,他一坐下来便把小祥批评了一顿。

“工作要有工作的态度,不能觉得没兴趣,听不懂,就到处乱跑,至少你应当做做记录嘛。”

小祥愣了片刻,开始反驳,没想到他的论据竟会一下子把我们搞得无言以对。

“我想我还不是党员,哪能参加这种总支会呢!”

肖科长尴尬地唔了半天,才说:“非常时期嘛,经领导同意也是可以参加的,算是群众代表列席也可以嘛。”他说的领导,自然指他自己。

后来又开了几次总支会,小祥都“列席”了,不但安分多了,而且还担负了会议记录的工作。令人惊讶的是,他的钢笔字居然极漂亮,行文也通顺、准确,在那个文化枯竭的年代,我敢说连大城市的青年都很少有这样的水平。小地方的人反而刻苦。

开头几天,我们的大多数时间都泡在会议上,总支会、场务会、小队会、中队会、干部大会、家属会,等等。可无论是研究生产还是研究管教,我们都是外行,插不上嘴,每次只好照例说些慰问和鼓干劲儿的话,久而久之,成了老生常谈,也不大有人再拿小本子记了。在无会可开的时候,我们更其成为多余。

于是我提议到监区去深入一下管教干部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些实际问题。提议的动机当然带有一点好奇的成分,因为到这个劳改农场好多天了,我实际上还没见过犯人是什么模样呢?肖科长大概觉得这在客观上也能解决一下我们的无聊,便同意了。

美国文坛上的“男子汉”杰克·伦敦就曾有过牢狱之灾,为他后来的创作提供了某些难得的感受和依据。我后来每逢在一些文学作品中看到有关监狱的描写时,脑子里便会浮出在八分场监区走马观花的印象来。

因为地震,监区里处处显得破烂不堪,活像战时的一个难民营。犯人们挤在用各式各样材料拼凑成的防震棚里,显得无所事事。看守对犯人的态度,照我过去的想象也颇有不同,虽然常能看到厉声叱责的情形,但总是感觉,不那么严肃、凶恶,说话心平气和居多。犯人中虽也有恶形于色的,老是斜眼看我们(特别我还是个女的),但多数人表情呆板、平静、恭顺,看上去完全是一群平平凡凡的人,只是他们身上清一色的黑衣服和统统剃光的脑袋,给人一种略带恐怖的压抑感。

小祥毕竟是老场长的公子,和分场里的干部都很熟,碰上年纪大的就叔叔大爷阿姨婶子的叫一通,碰上年轻些的,便“嘿”的一声,亲热半天,甚至有不少犯人也认识他,见面直打招呼。他完全没有了总支会上的那种局促。然而对年轻姑娘却从不饶舌。在八分场人的观念中,他以总场干部兼领导同志子女的身份,属于斯文的和见过世面的一类,再加上人物颇不丑,看来不大瞧得起分场里那些土气的姑娘们,连他中学的同学,在他面前也多少有些自惭形秽的谦卑。

清河农场的干部之间,以兄弟姐妹相称的随处可见,甚至还有不少呼爹喊妈的;后生对前辈不管是否真有亲缘,一般也都称叔道婶,使你竟会情不自禁地以为置身在一个血亲氏族社会的部落中。农场拥有一个子弟中学和十个子弟小学,学生毕了业无处就业,大部分要靠农场自己来消化,久而久之,干部队伍中形成了一大批“子弟兵”。“子弟”们到了成熟年华,于左右寻偶,内部联姻极普遍,再加上此地有认干亲的习惯,所以搞得人人沾亲带故,处处裙带伦常。如果上级要来了解哪一个人的情况,那就非得先搞清提供情况人的情况,说不定谁和谁就有拐弯抹角的瓜葛。连他们自己都开玩笑说:在清河开大会都用不着喊同志们了,只须喊一声父老兄弟姐妹子侄叔婶舅舅们,就全有了。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八分场三中队有个张玉海,和小祥极熟,论年序小祥该叫他叔叔,可他不让,说既然小祥已经参加了工作,彼此就是同志了,不必拘泥长幼尊卑。听小祥说,张玉海在小祥父亲当政时曾是全国劳改战线的标兵人物,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就批臭了,从教导员降到副中队长,可工作照样兢兢业业。白天带队下地出工,别的队长找块阴凉一坐,喝茶看小说,连自行车都叫犯人擦,他呢,守着当标兵那会儿的老规矩,带头领着犯人在地里流汗。晚上回来,又忙着找犯人谈话、研究生产和管教计划,夜里还得查铺。地震后监区的围墙塌了好几处,一天二十四小时,还得参加值岗加哨……劳改单位就是这样儿,工作强度的伸缩性特别大,想干,能累死你,不想干,那可就是个养大爷的地方,特别是那年头,一切都靠自觉。

说到管教干部轮流值岗,我还能回忆起当时笼罩在全场的那个恐怖气氛。各分场的犯人之间完全是互相隔绝的,不知怎么却有一个耸人听闻的谣言在各处犯人中同时流传,说唐山的地震不过是一个更大的陆沉式地震的前兆,联想到远古时因大地断层陷落而出世的五百里滇池,似乎唐山一带,不日也会沧海桑田,变成汪洋一片。犯人大都文化不高,孤陋寡闻,以致无知生恐惧,无不谈虎色变。更兼少数反改造尖子有意兴风作浪,惟恐不乱,使得零星犯人越狱事件时有发生。犯人们的心思:跑不出去就得淹在这儿了。

监区围墙多处塌毁,就算有干部轮流值岗,分兵把口,也难顾全万一。值岗本来是警卫部队的事,申请增加警卫兵力的报告早就打上去了,却一直在北京卫戍区和河北省军区之间踢皮球。清河农场的地理位置在河北省宁河县境内,而行政隶属却在北京市辖下,该谁派兵,两家推诿不决。就苦了那些管教干部,搞得终日疲惫不堪,逃狱现象仍然有增无减,甚至犯人的情绪,是否会升级为暴动鼓噪,谁也没把握。

我和张玉海谈过一次话,他对管教工作上这种被动防守的局面颇感焦虑,主张管教干部应更多地深入到犯人中去,掌握思想情况,对症下药,主动控制局面。对管教工作我是门外汉,但听他慢慢道来,也觉得有理,甚至也跟着直着急。

“犯人跑出去,不敢回家,又没经济来源,只有作案,才能生活。现在又地震,北京、天津的人都住在街上,治安部门的担子已经够重了,我们这一关不能再松。”

情辞恳切,令人感动。

张玉海是回民,八分场没有回民灶,吃饭得自己动手,工作一忙他就常常只吃冷馒头了事。他爱人孩子都在保定,是农村户口,孤儿寡母日子也很艰难。虽然八分场家属队很需要劳力,可许多干部的家属都进不来,因为清河农场用的是北京市宣武区的城市户口,一切规矩都随北京,就连当时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关于禁止居民私养鸡鸭狗兔的通知,这里也尊此不另。领导干部带头开刀,一夜间杀得鸡飞狗跳。至于说此地去京山水之遥,说大多数干部十年也捞不上一次逛京城的机会,那就没人管了。既然这儿的北京户口这么纯粹,这么正牌,牛郎织女问题就不足为怪了。

我们下到队里,说是深入,其实对任何事依然无从措手,往队长办公室一坐,人家还得沏茶倒水招待我们,极累赘。在队里待了一天,便觉得有些难堪。到了第二天,因为我住的那个防震棚的地下,越来越明显地往外泛臭气,肖科长便决定放假一天,一方面把那棚子拆了看看,一方面也松弛一下神经。

棚子拆了,地挖开,吓得人头皮直发麻,原来这些天我一直睡在一具死尸上。经人辨认,认出是分场食堂里的一位老职工,地震遇难后就埋在这儿。八分场死的人多,当时都是东一处,西一处匆忙埋了的,没有统一指挥。到底都埋在哪里了,后来谁也说不完整,入土又浅,这几天热气一蒸,尸身腐烂,便开始往上泛臭。因为这件事,分场才下决心专门组织人把几个可能埋过遇难者的地方全部挖开,把找出的尸体装殓好,找适当地方重新深葬了一遍。

放假那天,小祥说要回家看看姥姥,所以早上五点钟就起来帮我拆棚子,等我们把新棚子易地搭好,还不到正午十点钟,他借了辆自行车,急急忙忙地走了。

吃过午饭,肖科长乘了一辆分场的拖拉机,说要回总场汇报工作,我正好也想回去看看工作队的熟人,于是搭车同往。

路上难免是寂寞的,便漫天找话说。扯了会儿闲篇儿,话题突然扯到小祥身上,肖科长问:

“你觉得,这小伙子怎么样?”

匆忙中我一下搞不清他指哪方面,只好笼统地点点头,说:“还行吧。”

“我看你们还挺谈得来。”

我看着那张讳莫如深的脸,揣摩不出他的含意,谨慎答道:“有时候在一块儿随便扯扯,他兴趣很广。”

“噢,”肖科长沉吟片刻,又问:“他是共青团员吧?”

“中学时是团支部书记,现在是总场公安分局的团总支副书记。”

“那他可是你的兵啊,你这个当团委书记的,要站得高些,多在政治上关心他、帮助他。啊,这年轻人还是有前途的。”

真不知道肖科长是什么意思,难道我现在站得低了吗?把自己混同于一个普通团员了吗?小祥抽烟,我不是劝导过他吗;他开会坐不住,我也批评过他,这些你知道吗!

现在回想起来,也许那时候肖科长已经意识到了连我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那个问题,我当时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的言外之意竟然是:男女有别!

到了场部,肖科长汇报去了,工作队的人大都下了分场。我找不到什么熟人,随便盘桓了一会儿,看时间还早,就顺着小河往小祥家这边溜达过来。

同类推荐
  • 风语2

    风语2

    《风语(2)》著述的正是中国黑室的故事。主人公是一个惊世骇俗的数学奇人、天才破译家,他手无缚鸡之力,却令敌人闻风丧胆,谈之色变;他不识枪炮,却是那场战争中最大的战斗英雄;他在纸上谈兵,却歼敌于千里之外;他孤身一人,但起的作用却抵得过一个野战军团;他门外有重兵把守,抽屉里有各种保健良药,却依然命悬一线,命运多舛。这是一个神奇的人,黑室让他变得更加神奇。他活着,就有更多的人能够幸免于死;他活着,就有更多的人要为他而死;他活着,就有传奇,就有故事,就有人世间最欢心的事、最揪心的痛。他是中国一代精英知识分子的代表,在历史的风云际会之中尽显热情与智慧,也深感无辜与无助。
  • 尽妖娆

    尽妖娆

    《尽妖娆》作者用朴实无华的笔触,从一个个温暖感人的小故事中,讲述了人间的真善美。情节生动,笔调幽默,立意新颖,情节严谨,结构新奇。读者可以从一个点、一个画面、一个对比、一个赞叹中捕捉到小小说的一种智慧、一种美、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一种新鲜的思想。
  • 夜色鸟城

    夜色鸟城

    这是一部描摹和探寻都市男女感情和生存状态的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男主人公张潮和苏云、王姝、周薇三个独特女性的情感故事,以个人化叙事展现了独特的生命存在。主人公离开故乡,走出校园,奔波于城市,幻灭与希望交叠,白昼与黑夜辉映,又根植于这个特殊时代的文化土壤,蕴含着丰赡的现代性元素。小说围绕着张潮的感情经历,将社会的黑暗法则和个人的理想追求之间的矛盾表现得淋漓尽致。有失望但又不归于绝望,那些爱情虽然幻灭,依然美好。这是一部描摹和探寻都市男女感情和生存状态的长篇小说。
  • 不倒翁

    不倒翁

    小说以国有企业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有企业改革为背景,通过主人公经历的与不同领导的工作交往,不同工作风格、秉性、作风,如何与不同上司打交道工作学问和艺术,透过企业在发展中经历的挫折、艰辛和困难,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在不断发展与进步中存在的弊病。小说叙说的故事同时也是国有企业办公室工作人员的现实借鉴。本书为第一届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
  • 老城晓月

    老城晓月

    一天傍晚,马加休工返回担水巷路过大街时看见了许月芳。许月芳像芝城所有女干部一样,拎一只坤包,神情矜持,步履规矩,目不斜视,从教育局门前的石板路上走出来,走向大街。在芝城这个县级市像许月芳这等级别的女干部不足一桌,于是她的矜持里便透出了小地方的作态。许月芳已不认识马加,不可能发觉自己身上掠过一抹不寻常的目光。
热门推荐
  • 皇朝经世文续编

    皇朝经世文续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绝世俏仵作

    绝世俏仵作

    堂堂法医系高材生,穿成哑女就算了,还免费欣赏了一出活春宫,主角竟是自己的童养夫和亲亲长姐。什么?该被浸猪笼的不是那对渣男渣女么?为什么是她得到这种“优待”?哼,敢阴我?姑奶奶让你见识见识什么叫阴沟里翻船!小剧场一:小别胜新婚,快马加鞭回府,惊见满院子的死尸。某人的心猛地一沉:夫人!尸山上忽然冒出一颗脑袋:“夫君回来了?”某人冷汗如雨,心还未归位,又听见一道娇俏的嗓音:“夫君!这尸阵还缺一个,快过来凑个数!”“……”
  • 佛说阿弥陀经

    佛说阿弥陀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每天一个益智游戏

    每天一个益智游戏

    《每天一个益智游戏》精选了国内外365道最具独创性和趣味性的经典益智游戏。这些游戏难易有度、形式多样,能够锻炼和培养人们的创造力、想象力、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是成为优等生必不可少的课外读物。
  • 股票作手回忆录

    股票作手回忆录

    近期中国股市巨幅震荡,关于股市的各种传言也层出不穷。我们身处时代的巨变中,难免茫然困惑,难辨方向。也许时过境迁,再看这次疯狂的股市巨震,一切都会清晰明了。而在当下,看看杰西·利弗莫尔的故事,更有助于我们认清股市和自己。杰西·利弗莫尔,被称为“百年美股第一人”, 唯一一个影响了三代股神的股票大师,100年股票历史上最叱咤风云的散户。股市从来成王败寇,而利弗莫尔14岁以5美元入市,一生四起四落,在1929年,一个月净赚1亿美元(当年全美国的税收总额为42亿美元),成为股市中的王者。但是多次破产,又多次凤凰涅槃般重生的利弗莫尔却于63岁那一年自杀身亡。
  • 本尊真魔

    本尊真魔

    世人皆神往长生大道,奈何天道无常,仙途无情。他因资质低下,遭仙门拒绝。他命途多舛,一生坎坷。难道凡人就真的没法改变命运?他不甘心屈服于命运,成为芸芸众生中的蝼蚁。仙又如何,魔又何妨?既然仙途不容我,那我就堕入魔道。他舍身成魔,只为了心中坚守的道。(新书筹备了很久,希望书友们喜欢。)
  • 灵玥成恩

    灵玥成恩

    林逍玥原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一次试衣间奇遇,让她加入了知名乐队并邂逅了主唱李在恩。他们之间的故事正在开始。。。
  • 大侦探肖光捷

    大侦探肖光捷

    在专业警察都无能为力的疑案面前,年轻帅气的侦探肖光捷凭着睿智的头脑,非凡的洞察力,从点滴细微之处发现各种线索,又借助锲而不舍的精神,终于破解了一个个疑点,让真相一个个大白。
  • 做得多不如做得对

    做得多不如做得对

    优秀不在于你做了多少事,而在于你做对了多少事。 本书对盲目求多的职场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清晰的思路帮你看清那些混乱的、低效率的忙碌认识误区,让你走出盲目求多的阴影,并给出在做对的前提下采取措施才能出结果、出业绩。
  • 银河帝国4:基地前奏

    银河帝国4:基地前奏

    人类蜗居在银河系的一个小角落——太阳系,在围绕太阳旋转的第三颗行星上,生活了十多万年之久。人类在这个小小的行星(他们称之为“地球”)上,建立了两百多个不同的行政区域(他们称之为“国家”),直到地球上诞生了第一个会思考的机器人。在机器人的帮助下,人类迅速掌握了改造外星球的技术,开启了恢弘的星际殖民运动;人类在银河系如蝗虫般繁衍扩张,带着他们永不磨灭的愚昧与智慧、贪婪与良知,登上了一个个荒凉的星球,并将银河系卷入漫长的星际战国时代,直至整个银河被统一,一个统治超过2500万个住人行星、疆域横跨十万光年、总计数兆亿人口的庞大帝国崛起——银河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