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09800000007

第7章 起义军定陶受挫

韩生高才跨一世,刘项存亡翻手耳。

——(宋)黄庭坚

(一)

接二连三的胜利让项梁不禁飘飘然起来,他立即命令刘邦和项羽攻打秦军重兵防守的军事重镇定陶(今山东省定陶县)。

定陶由秦军猛将章邯率部驻守,兵盛城坚,易守难攻。项羽与刘邦久攻不下,便绕过定陶,向西而去。两位猛将就像比赛一样,一路攻城略地,很快就打到了雍丘(今河南省杞县)。在雍丘,项羽大败秦军,并于乱军之中杀死了秦将李由(秦相李斯之子)。

项梁闻知李由已死,大喜,立即从东阿西进,围攻定陶。此时,秦二世已经下令将在北部边疆防守匈奴的十万大军调拨给章邯指挥,秦军实力大增。但项梁根本没把这些秦军放在眼里,他越来越骄傲了。楚怀王派来的使者宋义进谏说:

“将军,所谓骄兵必败。如今我军接连获胜,皆有轻敌之心,但秦军却在日益增加,臣真为将军担忧啊!”

项梁听到宋义的话,心中不快,便派他出使齐国去了。宋义愤愤不平,只身前往齐国。途中,宋义遇到了齐王田市派来的使者高陵君显,便问道:

“明公是不是要去见武信君?”

高陵君回答说:

“是的。”

宋义叹息了一声,缓缓说道:

“在下认为,武信君必败。你慢点走或许还可免于一死;如果走快了,大祸就不远了。”

高陵君将信将疑,但还是按照宋义的建议放慢了行程。

此时的韩信虽然还只是个普通士兵,但和宋义一样,他也隐隐预料到了项梁将要面临的失败。一天早上,他来到项梁大帐前,单膝跪地,朗声道:

“大将军,韩信有事禀报!”

项梁正在筹划着如何攻城,根本没心思接见韩信,但他又不想背上脱离士卒的恶名,便勉为其难地说:

“让韩信进来吧。”

韩信抬头步了大帐,又单膝跪地,大声说道:

“启禀大将军,韩信有一言不得不向大将军禀告。”

项梁看了一眼韩信,见他身材高大,一表人才,心里的不快顿时消了三分。他招招手,示意韩信站起来说话。

韩信起身,冷静地分析道:

“大将军,如今定陶久攻不下,而章邯的援军正从我们背后扑来,不如绕过定陶,西进关中。”

项梁略一沉思,回答说:

“关中守备薄弱,倒是容易拿下。不过,秦军主力都在山东一带。西进关中的话,秦军主力从背后追来,我军该如何应对呢?你的这个方法是行不通的。不如先消灭秦军主力,然后再取关中。更何况,我军接连获胜,纵使秦军援军从后背袭来,也无需怕他!”

项梁这里所说的山东并不是指今天的山东省,而是指崤山以东地区。崤山横亘在今河南省西部地区,将关中与中原广大地区隔绝开来。因此在秦汉时期,人们就将崤山以东的地区称为山东。

山东与关中地区唯一的通道是函谷关。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地处深险谷地,地势险要,狭窄处只能容下一辆马车通行,易守难攻,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誉。因此,古人都将函谷关与崤山合称为“崤函之险”。

韩信见项梁不愿采纳自己的建议,便向其深鞠一躬,说道:

“大将军,我军西进关中,拒住函谷关,岂惧秦军?”

项梁不耐烦地挥挥手,斥责道:

“本将军的用兵之道岂是你这个小小的士卒能明白的?不要再说了,速速出去!”

韩信无奈,只好悻悻地离开项梁的大帐,但他的心中波澜起伏,久久不能平静。他自幼熟读兵书,文韬武略绝不在项梁等人之下,却只能屈尊做一个普通士卒,这是何等的屈辱啊!

(二)

一切果然不出韩信所料,正当项梁全力攻城之时,从北部边疆赶来的十万秦军突然从背后杀来。起义军腹背受敌,损失惨重,项梁也在混战中被秦军所杀。

当时,项羽和刘邦正奉命从外黄(今河南省杞县东)攻打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陈留镇)。陈留是秦王朝的军事重镇之一,守备森严,项羽与刘邦久攻不下,突闻项梁兵败身死,慌忙商议说:

“大将军新败,我军士气低落,不如暂且引兵东去,避敌锋芒。”

于是,项羽与刘邦引兵向彭城方向移动,陈胜原先的老部下吕臣也奉命引兵东去。吕臣原先的地位并不高,陈胜几乎没有注意过他。陈胜死后,农民起义军四分五裂。在这危急关头,吕臣挺身而出,重整起义军,诛杀了叛徒庄贾。随后,吕臣便引兵归顺了项梁。

项梁一死,吕臣、项羽、刘邦在名义上便都归楚怀王熊心统领了。项羽驻守在彭城以西,吕臣驻守在彭城以东,刘邦驻守在砀(今安徽省砀山县)。三军互为犄角,成“品”字形布局,一方受到攻击,另外两方即可随时救应。

与此同时,楚怀王熊心见项梁兵败身死,极为惊恐,急忙将都城从盱台迁到彭城。楚怀王的到来在起义军诸将领之间产生了不小的震动。项梁在世时,他是起义军名副其实的领袖;项梁一死,起义军名义上的领袖是楚怀王,但实际上已分裂为好几个部分了。项羽、吕臣、刘邦各领一军,已经成为起义军的实际领导者。

就在这时,齐王田市的使者高陵君显来到彭城。他对楚怀王说:

“臣在途中遇到宋义。他对臣说,武信君必败,让臣慢行。如今,武信君果然兵败身死。战争尚未开始就能看清胜负形势,这是真正的战神啊!”

楚怀王觉得高陵君显说得有理,便产生了拜宋义为上将军的念头。

几天后,楚怀王突然召见项羽和吕臣,宣布将他们的军队合二为一,直属自己指挥。项羽和吕臣虽然心有不满,但也不敢公开违抗楚怀王的命令。随后,楚怀王又宣布任命吕臣为司徒,其父吕青为令尹,刘邦为砀郡长,拜武安侯,仍领砀郡之兵。

考虑到项氏世代为楚将,军功显赫,且在百姓间影响巨大,楚怀王没有给项羽任何职位。很显然,野心勃勃的楚怀王想将项羽排除在军队和朝廷之外,以便独揽军政大权。

项羽是个军事天才,但却缺乏政治眼光和手腕。他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毫无应对之策,除了后悔不该将熊心从民间找来外,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接受这一现实。

这一系列的变故也让不少起义军将士开始考虑自己的前途了。不少人见楚怀王有意拜宋义为上将军,读纷纷转投到宋义麾下。但身为普通士卒的韩信却目光如炬,他敏锐地意识到,诸将之中只有项羽才具有统领三军的才华;再加上项羽身边还有个足智多谋的范增,楚军的指挥权迟早会落入项羽之手。于是,韩信便在项羽最落魄的时候转投到他的麾下。

项羽极为感动,又见韩信生得一表人才,便将其留在帐下,当了一名贴身侍卫。韩信顿时豪情万丈,准备跟着项羽大干一场。从表面上看,韩信的职位虽然没什么变化,但身份却不同了。以往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士卒,而今已成了项羽的贴身侍卫,接近主帅的机会多了,还愁没有升迁的机会吗?

(三)

项梁死后,楚怀王将兵权揽在自己手中,这可乐坏了章邯。在楚国灭亡后,楚怀王一直在民间为人牧羊,既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也没有行军布阵的经验,根本无法对秦王朝构成任何威胁。因此章邯认为,楚地之兵如今已经微不足道了,便领兵渡过黄河,攻击赵国去了。

陈胜在大泽乡举事之后,曾任命陈人武臣为将军,大梁人张耳、陈余为左右校尉,率3000名义军攻赵地。

武臣出身不详,在大泽乡起义之前的事迹亦不详。陈胜、吴广举事之后,武臣投靠了陈胜,受到重用,迅速升为将军。

张耳和陈余都是大梁(今河南省开封西北)人,有刎颈之交。战国末年,张耳曾为魏公子信陵君魏无忌的门客,后来当上了魏国的外黄县令。秦始皇灭魏之后,张耳和陈余遭通缉,便隐姓埋名逃到陈地。他们可能在此时认识了陈人武臣。

武臣受命攻打赵地,张耳、陈余竭力辅佐。他们从白马津(今河南省滑县北)强渡黄河,连得赵地十余城,军队也迅速发展到数万人,兵威大振。

秦二世元年八月,武臣所部攻占了赵国故都邯郸。此时,陈胜已在陈地称王,陈余等人也劝武臣称王。武臣遂自立为赵王,以张耳为右丞相,邵骚为左丞相,陈余为大将军。

数月之后,陈胜在荥阳战败。为取得武臣的援助,他不得不承认武臣称王。不想武臣根本无意推翻秦王朝,只想割据一方。为巩固赵地,武臣派大将韩广北攻燕地,李良攻常山郡。弄巧成拙的是,韩广颇受燕地百姓的欢迎,被拥立为燕王,而李良则因兵力不足屡屡受挫。武臣大怒,产生了贬黜李良的念头。

就在此时,李良派人向武臣求援,而武臣的姐姐却公开侮辱李良。李良大怒,立即挥兵杀回邯郸,发动兵变,杀死了武臣和他的姐姐。

武臣死后,李良率部归降了秦王朝,张耳和陈余则拥立原赵国王室成员赵歇为赵王,继续统治赵地,对秦王朝构成了巨大威胁。因此,在项梁兵败身死之后,章邯便立即亲率40万大军挥军北上,开始对赵国用兵。

赵歇登上王位后,拜张耳为相、陈余为将,建都邯郸。赵军兵力薄弱,再加上秦军新胜,士气高涨,因而陈余很快就被秦军打败了,赵王歇和张耳也仓皇躲到巨鹿(今河北省平乡县南)城中。章邯立即命副将王离、涉闲领兵围攻巨鹿,他自己则率主力部队驻扎在巨鹿以南地区,修筑甬道,为王离、涉闲所部供应粮草。

陈余率领数万赵军驻扎在巨鹿以北地区,全力抵挡秦军。然而,秦强赵弱,陈余根本不是王离等人的对手。王离出身将门,乃秦国名将王翦之孙、王贲之子;涉闲虽然出身不详,在巨鹿之战之前的事迹亦不详,但从其后来的表现看,他也是秦王朝的一员猛将。

赵王歇自知赵军无法与秦军抗衡,便慌忙向四方诸侯求救。燕王韩广派大将臧荼率部前往巨鹿,声援赵国;其他诸侯也效法燕王韩广,纷纷派出军队,但并未直接参与对抗秦军的战争,只是做做样子,以示声援。

楚怀王接到赵王歇的求援信后,立即召见宋义、项羽、范增和刘邦等人,商议救赵之事。项羽一听围困巨鹿的秦将是王翦之孙王离,顿时义愤填膺,主动请求领兵攻秦。但楚怀王对项羽心怀芥蒂,不敢答应。范增见状,向楚怀王说道:

“今秦强而楚弱,加上项梁新败,一旦赵国灭亡,楚国也会很危险的!不若发兵救赵,与赵国互为唇齿。”

宋义也认为楚国应该发兵救赵。于是楚怀王接受了范增的这一建议,准备发兵,但他却在人事任命上产生了疑虑。楚怀王不想将兵权交到项羽手中,但单凭宋义一人又无法控制数万大军。一则,宋义没有战功,无法服众;二则,起义军大部分将士均是项羽叔侄聚拢起来的,对宋义心怀芥蒂。

千思万虑之后,楚怀王决定任命宋义为上将军,统领全军;拜项羽为鲁公,为次将,协助宋义;拜范增为末将,以分散项羽手中的兵权。宋义领命后,春风得意,号为卿子冠军,立即命令三军择日出征,北上救赵。

(四)

楚怀王在发兵救赵的同时,还命刘邦西略秦地,率部攻打关中之地。楚怀王与诸将约定说:

“率先平定秦国腹地关中的,寡人就封其为关中王。”

韩信闻知这一消息后,立即问项羽:

“将军何故要请命救赵呢?”

项羽咬牙切齿地说:

“秦将王离乃王翦之孙。王翦杀我祖父,我恨不得吃他的肉、喝他的血!王翦父子虽死,但王离仍在。”

韩信向项羽施礼后,诚恳地说:

“难道将军就不想做关中王吗?我军北上与秦军主力交战,刘邦就会乘机率部西进,肯定会比我们先入关中的。”

项羽不屑地说:

“刘邦不过是个沛县的小无赖而已,哪里知道用兵之道?我项氏世代为将,用兵如神,就算北上救赵,也定会赶在刘邦前头进入关中的。”

韩信还想再谏,但项羽用力挥挥手,示意他退出大帐。这让韩信感到很失望,他本来是看中了项羽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转投到其麾下的,想不到他也如此刚愎自用。

更让韩信感到委屈的是,项羽有着浓厚的门第观念。他之所以看不起刘邦,竟是因为刘邦卑微的出身。与刘邦相比,韩信的出身更加卑微,项羽自然也更不会把他放在眼里了。

韩信虽然感到寒心,但依然抱着一丝希望,期待项羽能够发现自己的军事才华,重用自己。于是,在楚军北上救赵之际,他依然紧紧跟随在项羽左右。

不久,韩信被提拔为郎中——侍卫中最低级的军官。据《史记·项羽本纪》、《史记·淮阴侯列传》等篇章的记载来推测,韩信被提拔为郎中大抵有两方面的原因:一则,韩信是项梁的老部下,项羽比较重情义;二则,项羽可能已经发现韩信身上的一些军事才华。不过,出身贵族的项羽门第观念浓厚,只给出身低微的韩信一个最低级的军官职位。

这时,宋义统领的大军已经抵达安阳(今河南省安阳市)。令所有人都大感意外的是,宋义行至安阳之后便止步不前,一连停留了46天。项羽和诸将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都希望能早点进军,但宋义始终不下命令。

项羽终于忍不住了,他径直走进宋义的大帐,大声说道:

“如今秦军围攻巨鹿甚急,我军应当火速渡河援赵。我军在外攻打秦军,赵军在内响应,内外夹击,一定可以大获全胜!”

宋义斜眼看了一眼项羽,阴阳怪气地说:

“不行!叮咬牛的牛虻只咬牛而不咬牛身上的虱子。现在秦军攻赵,战胜则兵疲,我军可以其疲敝以逸待劳,一战而灭之;如果秦军不胜,我们则直接引兵西进,直入关中,收亡秦之利。总之,不如使秦赵先斗,我们坐收其利。若说披坚执锐,冲锋陷阵,宋义不如公;但说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公就不如宋义了。”

乍一看,宋义的部署似乎也有道理,但却经不起推敲。因为一旦赵军全军覆没,强大的秦军势必会挥师南下,攻伐楚军。届时,燕王韩广、齐王田市等四方诸侯也势必会像对待赵国一样对待楚国,只发兵而不救援,那么楚国必亡。

此外,楚军抵达安阳时已是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十月,时值深秋,天气渐凉,楚军将士多为南方人,缺乏过冬的衣物,粮草贮备也不充足。如果再在安阳迁延时日,楚军将不战自溃。

只会纸上谈兵的宋义根本没看到这一点,将项羽逐出了大帐,不再理会他。几天后,宋义将自己的儿子宋襄送往齐国为相,命士卒用隆重的仪式将其送到无盐(今山东省东平县东部)。宋义在无盐整日饮酒享乐,根本不问士卒的死活。

就在这时,天降大雨,气温骤降,士卒时有冻死、饿死者,楚军士气一落千丈。项羽不忍看到楚军就这样断送在宋义手中,便召集几个心腹,趁宋义召开晨会之际将其斩杀在帐内。随后项羽割下宋义的头颅,提在手中,步出大帐,发布号令道:

“宋义与齐国勾结,企图攻伐楚国,大王密令项某诛杀之。”

诸将见宋义已死,项羽又如此英勇,纷纷附和道:

“最早倡议复国者乃是将军叔侄二人。如今将军诛杀逆贼,又为国家立了大功。”

于是,诸将便拥立项羽为假上将军,即代理上将军,统领三军。项羽一边命心腹大将桓楚去彭城向楚怀王汇报此事;一边命人追赶宋襄,在齐国境内将其杀死。这样一来,项羽便在事实上控制了三军。楚怀王无可奈何,也只得顺水推舟,将上将军的头衔授予项羽。

同类推荐
  • 权术之王:曹操

    权术之王:曹操

    《权术之王——曹操》主要内容分为初出茅庐、黄巾之乱、剿灭黑山等章节。《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权术之王:曹操》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曹操传奇的一生。
  • 风雨茅庐:郁达夫大传

    风雨茅庐:郁达夫大传

    本书反映了一个真实的郁达夫的生活原貌,它是一部包涵郁达夫浪漫无依的生活轨迹、勇往直前的左倾思想,为国抒难的爱国主义文人的个人生活史。严格地说,这枯书不是简单的人物传记,是中国“五四”到“抗战”的一部中国文学艺术史,你可以从中窥见鲁迅、郭沫若、茅盾、徐志摩、林志摩、林语堂、周作人……等文学艺术巨匠的生活轨迹、历史片断与艺术鸿爪。而且它是一部中国近现代历史,从晚清到民国,一直写到解放。离开屈辱的中国近现代历史氛围,你无法理解郁达夫的思想与生活,他的复杂个性其实与他的苦难、成就、生活切切相关。他的人生与创作融入了历史环境,与他的国内屈辱家的屈辱无法分离。读者进入的是一个立体的全景式的世界。
  • 参军

    参军

    莫言军队服役21年,这是他从成长到成熟,文学创作从起步到走向高潮的最重要的时期。过去的莫言研究,实际上是他的创作研究,关于他小说世界之外的人生故事基本没有涉及。对一个经典作家来说,不把他的人生故事与其文学创作相互参照,加以对读,这种研究其实很难真正展开也无法深入下去。或者说过去的莫言研究就其思想和文学创作而言,除创作技巧和方法外,基本属于宏观史观范围,并没有重视到微观史观的问题,而我所说的微观史观,就经典作家研究而言,就是他的家世研究。直白地说,就是弄清楚他是怎么一个人的问题。
  •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3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3

    本书主要讲述了中、老年时期的苏东坡在政治、文学上的成就及其情感生活,详尽描述了苏东坡的生平。在文学上,苏东坡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文化巨人,写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诗词,其中许多成为千古绝唱,堪称空前绝后的一代奇才。在政治上,苏东坡虽然多次被贬,但始终体恤百姓,刚直不阿。在情感上,苏东坡的两位妻子均早早离开人世。在本卷中主要讲他的第三位知己王朝云,王朝云在苏东坡最困难的时候对他不离不弃。但是在苏东坡被贬“天涯”之际,也不幸染病早逝。
  • 徐志摩传

    徐志摩传

    没有人走的路,我偏要去走走;走的人多了,我又想换路走。我也说不清这是好习惯还是怪脾气。二十年前研究徐志摩虽已不属禁区,但仍受着世俗偏见的白眼。那时研究徐志摩的这条路上还冷冷清清。或许正因为冷清,我就毛手毛脚闯了进去,也顾不得谁皱眉,谁拍手,谁白眼,谁欢呼了。尽管路上有杂草、有荆棘,我还是一步步往深处走,想寻找点风光,想采撷几茎有色有香的花卉。后来这条路上越来越热闹了,摩肩接踵,五光十色,我的兴致却反而淡了,想换一条冷清的路走走看。有三分冒险,就有七分诱惑,才可能达到十分境界。
热门推荐
  • 五宗原

    五宗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十八枚功章

    十八枚功章

    “丢牛案件”的蹊跷。傍晚,冯家堡村村民冯树田骑着很破的自行车,要到乡派出所去报案,因为他家丢了一头小牛。冯树田是冯家堡村最先富起来的村民。他原来是兽医,还在县兽医站呆过几年。这几年他养牛富起来,人也变得小气了。他让儿子和雇来的帮工喂牛放牛,他每天要做的事就是早晨起来,劈里啪啦地打算盘,也不知是算些什么。傍晚,他就到牛圈里数牛,一遍一遍地数。这天他忽然数出少一头牛,他把他的牛在脑子里过了一遍筛子以后,马上就知道少的那头牛是头小牛,生下来不到半年,还是一头小母牛。他先是骂了一顿儿子,又骂了一遍帮工。
  • 愿你的世界里,有最皎洁的月光

    愿你的世界里,有最皎洁的月光

    本书是延参法师的静心之作,凭借他多年的人生感悟和智慧沉淀,针对当下人们都会遇到的焦虑、迷茫、浮躁、烦恼等问题,揭示出生命中那种美好的爱、宽容、善良以及不朽的信仰。书中将人生智慧与生活体验相结合,借助人人都可能经历的人生故事,通过画龙点睛般的心语点拨,使读者有醍醐灌顶之感,使每个人都能在困扰和迷茫中获得平静、智慧与愉悦,让自在诗意充盈每个人的生活,使我们能以一种淡然、放下、开放的姿态从容面对生活,感受美好、纯洁、简单却幸福的人生,心有明月常皎洁。
  • 常见病食疗妙方

    常见病食疗妙方

    向广大读者介绍的“食疗妙方”,不仅可避免“药毒”对人体长期的伤害,还具有一定的预防疾病与保健功能。众所周知,治病须靠“三分治、七分养”。还着重介绍了每种妙方的做法及功能解析,以指导患者用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科学的饮食习惯来调养身体。
  • 跨界阴阳纪

    跨界阴阳纪

    一场意外,一场缘分,一长青春。看白鸿宇的那些伙伴如何浪迹天涯可甜,可笑,可逗比。用此书谨记我心中的青春。
  • 独宠无盐悍妻

    独宠无盐悍妻

    (本文一对一,男女主角绝对干净不容插足。)她,容貌太“出众”,却是丑的。长得太美不容易,但丑成那样也不容易。不过,老天爷是公平的,给了她聪明的头脑。他,才智太“出众”,却是笨的。聪明绝顶不容易,但笨成那样也不容易。不过,老天爷是公平的,给了他绝世的容貌。一个是王府嚣张的丫鬟偏偏没人敢惹。一个是将军府高贵的嫡子过得还不如个丫鬟。偏偏他们却自小一起长大,彼此熟悉的不行。装吧,看谁更能装。一夜好眠,睁眼一看,坑爹的谁把她塞花轿里了?自此,丑丫鬟成了将军府少夫人。再一回头,艾玛,郡主主子怎的从庶弟院子冲出来了?自此,郡主成了弟妹。说我嚣张?那就嚣张吧。敢算计我?那就来吧。反正我长得丑,温良恭俭让一条也沾不上。喜欢斗,那就斗个天翻地覆。欺我者,我必千倍奉还。毁我家园?我便夺你江山。管你什么皇帝妃子,皇孙郡主,将军后母的,惹恼了老娘,只有一句话奉上“打你丫的。童叟无欺。”片段一某男在某女面前喋喋不休。某女斜睨他一样。“你眼睛有问题?”“并无。”“脑子有问题?”“没有。”某女刷的掀开自己宽大的衣袖。“仙女若是都长这样,这世界上恐怕没人希望有仙女。”滑落的衣袖下,一截如玉似藕的手臂晶莹的散发着淡淡地光晕,怎么看怎么诱人。如果,你可以忽略覆盖在它上面那蝴蝶斑的狰狞青紫痕迹。长孙元轶却好似并没有被她吓到,低语道:“阿奴若是再脱下去,我就必须得娶了你了。实际上当年你在我面前肆无忌惮的沐浴,我就想这么做了。”“长孙元轶,你给我滚。”片段二“少将军,新夫人把您院子里的侍妾丫鬟全给打跑了。”某男呲牙一笑,雪白的牙齿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这么彪悍?天生就该嫁进将军府。”本文不小白,不慢热,斗争激烈,情节精彩坑品良好,欢迎来跳。记得收藏哦,么么哒。
  • 茶趣

    茶趣

    “商有商道,官有官品,茶有茶趣。”这是五年多前,蒋志锋在职博士的论文答辩完后,在导师周文康的办公室里,导师对着蒋志锋说的。参加论文答辩前,市委书记已经找他谈话,让他到宁阳去做县委书记。几天的准备和答辩,他一直恪守着这个秘密,只字未提。答辩顺利通过后,他才把这项任命说与导师听。导师不置可否,说了那组排比句。他坐在沙发上,聆候下文。导师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既像是叮咛,又像是告诫,更像是朋友之间语重心长的嘱托:“没事,喝茶。”一想到这些的时候,蒋志锋心里便涌过一片温暖。陪副市长黄建军吃完晚饭,他便让司机送自己回到住地,第一件事,就是清理茶具,准备泡茶
  • 琉璃走失经年

    琉璃走失经年

    程依朵是个乖巧懂事而又多愁善感的女孩,认识初恋男友泉宇之后,噩梦便开始:她被小混混绑架、好朋友林夕涯意外失踪、甚至父亲被诱惑借高利贷,连房子都抵押了……更要命的是,她的世界疑云重重,身边每个人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仿佛只有她是透明的。那么,所有的真相都能浮出水面吗?她的大学校友兼老乡董翔巍一直处心积虑地接近她,并与她的两位室友有着似有若无的暧昧关系,他究竟有什么阴谋?之后出现的蓝格儿,就是夕涯吗?为什么会与泉宇牵扯到上一辈的恩怨?还有,偷偷在依朵抽屉里塞糖果的男孩,居然是泉宇的好兄弟,夕涯喜欢的男孩秦莫扬!那么,几经周折,他们是否能有情人终成眷属?
  • 娃娃皇后

    娃娃皇后

    穿越前,她是学啥啥不会的差等生。穿越后,她是人人谈之色变的恶魔女。六年后,爹爹做了丞相,我被选为当朝皇后。如果你穿越了,还做了皇后,才知道你只有十天可以活,你是接受还是抗争?她云安安,决不将自己的命运交由他人掌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将赴黔州先寄本府中

    将赴黔州先寄本府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