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我们应该通过某种方式激发自己的潜能,而不应一味求全,埋没了自身的优势。如果我们不想让自己成为没法跑步的狮子,不能飞翔的老鹰,离开水的海豚和平庸的鸭子,就应该努力寻找自己的优点,并充分强化自己的优势。
当下的觉醒
奋斗通常是指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然而,人的生命毕竟有限,盲目的奋斗不但浪费了生命,还难以有所成就。当坚持许久的工作进展不理想时,不妨回过头再想想自己是否适合做这个工作,自己的坚持是否正确。每个人都应充分了解自己,懂得自己的优势,选好了目标再去奋斗,这样才会事半功倍,在人生的长河中少走弯路。
学会在小事情上找回自信
自信往往能带给人平和的生活态度;自信与健康的自尊有关;自信的人总是很乐观,肯负责任,学习效能较好。自信的人,能展露生活的豪气。这里所说的豪气是指愿意面对人生,肯对生活负责,期许自己心智成长的勇气和态度。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小部分人,他们拥有良好的家庭背景,有机会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又比较聪明能干,他们的自信可能是与生俱来的。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在成长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自卑感,只是有的人表现在这方面,有的人表现在那方面,有的人表露无遗,有的人深埋在心底。因此,如何克服自卑心理,建立起自信心,也就成了每一个努力要求上进的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自信心是需要不断积累的,是在不断地完成一件件小事,不断地经历成功体验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从心理学上讲,自信心的构建往往都是来源于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情。
玛亚小的时候,家境一般,个人的资质也一般,没有什么干大事业的基础,当然,也没有什么自信心。玛亚想生活得更好些,就得有点自信心。可这自信心到哪儿去找呢?后来,玛亚逐渐知道了,自信心是由成功积累而成的。可到哪里去找,才能积累出足够的自信心啊!于是,玛亚开始用心地做事情,每做成一件事,她都很仔细地记录下来。就这样,玛亚缝上了从衣服上掉的一颗纽扣,补起了衣服上破了的一个洞;开出了一块荒地,种上了玉米……就这么做事、记录,一个月下来,玛亚发现自己做成功了几十件事,这可就有几十个“成功”了。于是,玛亚继续这么做。后来,玛亚买了很多套小人书,在街坊邻居的小孩中,玛亚是颇为富有的一个,当然,有些小孩比玛亚有钱,因为他们的父母给得多。但玛亚最硬气的是,她买小人书的钱,大部分是用自己的劳动挣来的。
有小人书是让玛亚自信的一部分。她知道,还有更多的暂时买不起的好东西,但玛亚并不眼热。因为玛亚相信,她能通过自己的劳动和成功,得到那些自己想要的好东西。
成功,这两个字看起来是很“巨大”的,似乎都是和伟大的事业、丰厚的物质财富之类的事情联系在一起。能有一次成功,都不容易;用成功积累自信,那可能吗?能!
天下事,大事小事都是事;做事情,大成小成都是成。故事中的玛亚如果不是从一件件成功的小事做起,而是一开始就雄心勃勃地选择难度比较大,完成周期比较长的事来做,那可能会不断地体验失败的挫折感,最后因无法完成而失去信心。
所以,当我们在某一方面建立起自信后,可把这种成功的体验运用到对自己没有信心的方面,把自己在这方面无能的信念加以修正,使自己在这方面敢于尝试,从一件件小事入手,不断积累成功的体验,从而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通过不断的努力实践,一定能逐步建立起各方面的自信心。
自信在于积累。把一件事做成功,就容易增加自信,一件事失败了,就容易增加自卑。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两位妈妈分别带着自己的孩子在公园里玩耍。当看到美丽的蝴蝶在草地上翩翩起舞时,两个孩子奔跑着去追赶,不小心都摔倒了。一位妈妈跑过去,一把抱住孩子心疼地说:“乖乖,千万别动啊,妈妈来了!”孩子“哇”的一声哭开了。而另一位妈妈则走到孩子身旁,温和地看着孩子说:“没关系的,自己站起来,你能行。”这个孩子慢慢爬起来,若无其事地继续奔跑着玩去了。
同样是摔跤,两个孩子的表现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这与两位妈妈的教育方式不同有直接的关系。前一位妈妈紧张不安的态度在暗示孩子,摔跤是很疼的,从而在心理上增加了孩子的痛觉。而另一位妈妈淡然平静的态度却在鼓励孩子,摔跤没什么大不了,自己可以勇敢地爬起来。摔跤对孩子来说,可能是一次“惨痛”的遭遇,也可能是一次历练,而那个被妈妈抱住的孩子失去了一次成长的机会。
适时放手,从小事积累,构建起完整的自我,会使孩子于无形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认知、行为举止以及坚强的情感意志。等孩子到了成年期,他也会成为一个信心十足的人。
自信的本质是成功的体验,体验积累得越多,人就越自信,而积累自信最重要的源泉就是每一件小事。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做成功,就可以积累出强大的自信。
当下的觉醒
人的伟大之处往往体现在小事上。可总有些人小事不想做,大事做不好,那还能做什么呢?
所以,应把需要你做的所有小事都做好,从小事中逐渐积累经验、自信和成就感,只有这样,你所遇到的问题才会逐步得到真正的改观。
保持个性,因为独特就是优势
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各有各的优缺点。如果所有人的优缺点都一样,那世界就没有了生机。所以,如果你有自己的特点,就不要随意为了谁而改变它,哪怕对方认为这不好,也没必要改,否则你就不是你了。
其实,当我们检视自己的DNA时,会发现和黑猩猩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但却正是因为这微小而又微妙的差异,彻底改变了世界,让我们成为“人类”。
即使是普通人,也能看出类人猿——大猩猩、黑猩猩、猩猩与人类是多么的相似。除了它们身体的某些部分过大和长有更多毛发之外,即便是小孩子都能看出它们的身体与人类实在是很像。科学家在几十年前就得出结论:黑猩猩是人类的近亲,其基因大约有98%~99%与人类相同,而这1%~2%的极细微基因差异却散布于整个基因组,是所有其他差异的根源。农耕、语言、绘画、音乐、技术以及哲学,所有这些文明成就将人类与黑猩猩截然分开,并使穿上西装的黑猩猩看上去那么滑稽可笑。
生活中,一味地模仿之所以不可为,原因之一就在于它抹杀了个性。同为名山,华山险,泰山雄,黄山奇,峨眉秀。这就是不同的个性。
山如此,人亦然。画家的个性挥洒在作品的线条里,诗人的个性倾注于作品的感情里,音乐家的个性融合在作品旋律里……
事实上,保持自身的个性和尊重别人的个性同样重要。不能保持自身的个性是一种“懦弱”,不能尊重别人的个性是一种“霸道”。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人教育自己的儿子说:“你的一言一行,都应当效法你的老师。”一天,儿子遵照父亲的吩咐,伺候老师吃饭。结果老师吃饭,他也吃饭。老师喝水,他也喝水;老师侧身,他也侧身。老师看见了,忍不住笑了,放下碗打了个喷嚏,这个孩子无法强迫使自己也打喷嚏,只好鞠躬向老师道歉说:“老师的这种妙处,学生实在是难学啊。”
这只是一个笑话,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这样的人呢?他们不顾自己与别人的种种差异就照搬一切。到最后突然发现,怎么自己还是不行?太多本来有棱有角的人经家庭、学校、社会步步地改造,最后都沦为平庸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