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27300000006

第6章 首次远航计划受挫(2)

亚历山大科学家托勒密在他的着作中说,1°应该是50海里。事实上,1°应该为60海里。而哥伦布这位勤勉的热那亚人也独立地进行了自己的计算,认为1°为45海里,并坚称他的计算是正确的,托勒密的计算是错误的。这样一来,哥伦布就将地球缩小了四分之一。

除了在测定地球大小上所犯的错误之外,哥伦布在计算亚洲向东延伸多远上也犯了一个大错误。欧洲和亚洲的实际宽度从圣维森提角到中国北京大约为130°,到日本东京大约为150°。当时,托勒密的设想是180°,即地球的半个圆周。

提尔的马里诺斯·冯·泰勒斯是比托勒密更早的科学家,托勒密的设想也是以泰勒斯的设想为依据的。因此,哥伦布对泰勒斯自然更加信服。按照他的意见,欧洲和亚洲应横跨225°。而马可·波罗从陆地横贯亚洲旅行了两三年,他经过粗略的计算,认为到中国需要增加28°,到日本要再增加30°。如果这是从泰勒斯的225°加起,那么东京所在的子午线就会通过古巴西部,还要通过查塔努加市、大瀑布城以及西安大略等。

而且,哥伦布认为他可以从加纳利群岛西部(圣维森提角以西9°)出发航行,按照他的计算,他只需要向西航行68°即可到达日本海岸。按照这一错误的计算,再加上每度的长度已经缩小,于是哥伦布设想,从加纳利群岛到日本的海路旅程应该是2400海里。而实际上,两地的空间直线距离却是1.06万海里!

不过,哥伦布并非自己独自得出这一错误结论的,要对错误计算负责的还有另一个人,那就是天文学和数学爱好者、佛罗伦萨博学的医学家保罗·德尔·波佐·托斯卡内里。他极力支持哥伦布的计算,并认为马可·波罗确定的亚洲大陆面积也是正确的。

在1474年时,托斯卡内里还给葡萄牙的一位名叫马丁·费迪南的宫廷牧师写了一封信,劝他说服国王派一支探险队向西航行,到“黄金最多的日本去”,到中国的曼吉省去。据他推算,从里斯本到日本国要航行3000英里,从里斯本到行在(中国杭州)要5000英里。

这封信被密藏在一间名叫“地图室”的屋子里。后来,哥伦布利用他妻子的亲戚在宫廷中的关系,看到了这封信。这封信中写道:

……我知道,这条道路的存在是基于已被证实的学说,即地球是圆形的。尽管如此,为了便于完成这一事业,我寄给国王陛下一幅我亲手绘制的地图。在这幅地图中,我标明了我们的海岸和岛屿。从这些海岸和岛屿出发,你们应该不停顿地向西航行。

那幅地图上同时也标明了你们要抵达的地区,你们必须在远离极地和赤道的地方停下来。

另外,地图还标明了为到达盛产香料和宝石的国家你们需要行驶的路程。您不必感到惊奇,我把生产香料的国家称作西方,而人们通常把这些国家称作东方,因为人们一直向西航行,向大洋的彼岸和地球的另一半的西方就可以到达东方的国家。可是,如果您沿陆路行进,经过我们这一半地球时,那么,“香料之国”就将在东方。

哥伦布看完这封信后,非常兴奋。他马上写信给托斯卡内里,不久后便收到了托斯卡内里写给他的一封令人鼓舞的回信和一幅崭新的地图。

这件事发生在1481-1482年之间,哥伦布始终将托斯卡内里的信和地图作为证明自己正确的主要证据。在此后的几次伟大的航行中,他都将它们带在身边。

(四)

虽然计算结果是错误的,但哥伦布还是带着这个计算结果要求觐见国王。1484年底,约翰二世接见了哥伦布,并认真倾听了哥伦布的计划和建议:向西航行,沿途发现新岛屿,再到达日本。

对于这次接见,一位史学家是这样记述的:

“国王不大相信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他把哥伦布看作是一个爱说大话的牛皮客,把他看作一个对日本岛国充满幻想的空谈家。”

尽管如此,哥伦布本人和他的计划还是给国王约翰二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国王将哥伦布的计划交给一个政务会议去审查。

参加政务会议的是一个高级僧侣和两个犹太医师。他们都享有航海家的声誉,擅长通过观察星相来确定航向。但会议最终拒绝了哥伦布的计划。至于为何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文献中并没有记录,可能是由于参加会议的人认为拟议中的航程太远,而且认为他们关于这个“远”的概念要比哥伦布设想的更加合乎实际。

但国王约翰二世对这个结论并不满意,他又召集了一批学识渊博的人参加国务会议,亲自听取他们的意见,以决定是否接受哥伦布的建议,开辟新的航线,或是继续延伸原来的航线。

正当这时,沿非洲海岸航行的葡萄牙远航船队传来好消息,称已发现了帕德河(刚果),并认为这就是非洲的最南端。

这个消息让葡萄牙人大喜过望,认为由此前往印度已指日可待。在这种情况下,会议再一次否定了哥伦布的计划,指出他对航线距离和航行时间的计算均有错误。哥伦布估计的距离是2400海里,需要的航行时间大约为一个月;而约翰二世身边的谋士们认为他们的计算更加准确,距离应是1万海里,需要4个月的航行时间。这样的远航在当时的条件下被看作是不可能实现的,结果哥伦布的计划再次遭到拒绝。

不过,哥伦布的计划流产还可能源于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他向葡萄牙国王要“价”太高了。他曾提出:首先,国王要封他为佩戴金马刺的骑士;其次,要求得到贵族的称号,人们要称他为唐(当时加在西班牙人名前表示身份的高贵)·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他的继承人姓名前也要冠上“唐”这个尊称号;第三,要求获得海洋统帅的头衔,拥有与卡斯蒂利亚的海洋统帅们同样的优越地位或特权、优惠和权利等;此外,还要求约翰二世任命他为他所发现的所有岛屿和陆地的终身副王和总督。

而对于物质利益,哥伦布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上述他的领域之内,国王得到的所有金银珠宝、香料及其他任何有用的东西,都要有十分之一归他所有。

最后,哥伦布还提出授权他对此项远航事业的所有费用负担八分之一的份额,事情成功后据此获得八分之一的收益。

虽然哥伦布的要求颇多,但在当时来看也都算是合理合法的要求:在1462年时,阿方索五世对西大西洋上可能存在的岛屿,就曾将类似的特权许诺给约翰·沃甘多;1475年,富诺·特雷斯也获得了在同一地区被他发现的土地上相当于副王的权利。只是这几次大西洋的航行有一点是不同于哥伦布的心愿的,那就是他们的远航必须自筹资金。

就在国王约翰二世对哥伦布的计划犹豫不决时,一位深受国王信赖、名叫卡尔扎蒂格里亚的博士给约翰二世出了一个狡猾的“一箭双雕”的主意:暂时不明确告诉哥伦布关于拒绝他的计划的决定,令其在悬念中等待答复;与此同时,王室秘密派遣船只按照哥伦布所指出的方向航行,以此验证哥伦布的航行方案是否有合理的根据。这样一来,就既能充分享用哥伦布计划可能带来的好处,又不致让葡萄牙王室因与哥伦布这样出身低微的人进行谈判而降低威信。

约翰二世接受了卡尔扎蒂格里亚博士所出的主意,要求哥伦布提供详细的航行计划,包括标明航线的海图和有关文件等,供国务会议审核。而当哥伦布将这一切资料都交给葡萄牙王室后,一艘三桅快帆船很快便出发了。这艘远航帆船公开宣称是向佛德角群岛运送补给,而暗中得到的命令却是依照哥伦布提供的航线开行,以确定其可行性。

可是,这艘三桅帆船从佛德角群岛出航后向西航行不久,便遭到了狂风巨浪的猛烈袭击。船长们丧失了继续前进的勇气,只好返航。回来之后,他们不但没有说明哥伦布的远航计划是否可行,还反过来嘲笑哥伦布的计划“荒唐至极”。

哥伦布在获知事情的真相后,才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了。为此,他大为恼怒,一气之下拒绝了国王约翰二世要与他重开谈判的一切提议。

在此之前,妻子的逝世已让哥伦布与葡萄牙宫廷之间中断了联系;现在,他又遭到了葡萄牙王室的欺骗,这令他对这个国家感到失望。因此,他决定离开这个不讲信义的国家,到其他国家去谋求支持。

1484年末,哥伦布带着只有5岁的儿子迭戈秘密离开了里斯本。他首先从陆路向南进发,然后在紧靠韦尔发和巴洛斯的地方越过国境,进入西班牙。之所以走陆路,完全是为了掩人耳目,因为葡萄牙人估计哥伦布作为一个水手可能会乘船离开。他必须提防约翰国王可能对他的阻挠,还必须躲避债权人的逼债。就像许多其他伟大的事业家一样,在追求自己梦想的奋斗过程中,哥伦布早已陷入到穷困潦倒、负债累累的境地了。

同类推荐
  • 告诉你一个哥伦布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哥伦布的故事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约1451—1506),意大利航海家,一生从事航海活动,先后4次率队西航,成功地横渡了大西洋,开辟了由欧洲通往美洲的航路。由此,他也成为欧洲人经海路到达西半球的第一人。在西印度群岛上,他建立了殖民地,发现了金矿,并掳掠了印第安人。他的4次西航也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性,促进了欧洲大陆与美洲新大陆的联系,并为欧洲人大规模占领和开发西半球打下了基础。
  • 豪气干云石达开

    豪气干云石达开

    翼王石达开是太平天囯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十六岁便“被访出山”,十九岁统率千军万马,二十岁封王,英勇就义时年仅三十二岁。他是天平天国中最完美的男人,生前用兵神出鬼没,死后仍令敌人闻风丧胆。没有靠山,石达开的逆袭之路艰辛异常,不仅仅是靠运气和勇气,还有豪气、义气。重读太平天国最真实的历史。读历史,更懂政治。
  • 宋家客厅:从钱锺书到张爱玲

    宋家客厅:从钱锺书到张爱玲

    本书是宋以朗围绕其父宋淇的一部传记。宋淇(1919—1996),笔名林以亮等,文艺评论家和翻译家,在文学批评、红学研究、翻译、电影等诸多领域均有建树;与张爱玲、钱锺书、傅雷、吴兴华、夏志清等有深交,长期以朋友身份担任张爱玲的文学经纪人和顾问,张爱玲去世前将遗物(包括遗稿)交给宋淇、邝文美夫妇保管。作者在私家资料、家族记忆和公开资料的基础上完成本书的叙述,书中涉及的大量细节不仅还原了宋淇的一生,披露了那一代文化人的相知相惜,破解了不少疑团和误解,也构建了一部“细节文化史”,使读者可以看到20世纪华语文学、翻译、电影和大时代的一个侧影。
  • 楚霸王项羽传

    楚霸王项羽传

    当项羽登上中国历史舞台的时候,他不但立即成为这一出戏的主角,而且还是一个光芒四射的主角。他用自己的真情实意来表演着他自己,他是那样的投入,为了演好他自己,他舍弃了他的家族,他的权力,他的财富,以至于他的帝国。在中国历史上,我们在他以前找不到这么真诚地表现自己的人物,在他以后,也一直没有出现这样的人。
  • 中国历史名人之九

    中国历史名人之九

    清代文学与发展的标志主要表现了在小说领域上。《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等作品,对封建社会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无愧为传统的文言小说和通俗小说的集大成者,而其作者蒲松龄、吴敬梓、曹雪芹也是本卷所要重点评介的人物。
热门推荐
  • Back Home

    Back Hom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渡有缘人:佛法与人生智慧(大全集)

    佛渡有缘人:佛法与人生智慧(大全集)

    忙、茫、盲……大多数现代人的真实写照。大街上人们行色匆匆,办公室里人们忙忙碌碌,工作台前人们废寝忘食。有人忙出了功成名就,有人忙出了事半功倍,有人忙出了迷惘无助,有人在盲目地忙啊忙……人在旅途,最累莫过奔命、最怕莫过于茫然若失、最苦莫过于苦海无边。故而,我们需要学会去调整、去谋划、去经营、去感悟,用从容的心去欣赏人生路上的风景。愿这本忙里偷闲者写给大忙人的佛学感悟,能够帮助每一位现代社会的大忙人,让大家都找到一张让心灵放松的按摩椅,一个让心灵休憩的驿站,一处让心灵休整的港湾。
  • 械魂觉醒

    械魂觉醒

    我是谁,苏蓦然常常这样质问自己......在这个连记忆都可以随意植入的未来中,他到底应该相信哪一方的说辞?该不该相信脑中的记忆?一方是强大的普瑞斯联邦,一方是自己祖国的复国革命军,苏蓦然难以取舍......若是有朝一日,你也发现自己的记忆竟被人篡改,你是选择为了寻找过去而与熟悉的人为敌,还是假装没有发觉而继续生活在在安逸的虚假骗局之中呢?PS:此书是在下对于未来的一些创想,想要描绘一个反乌托邦亦或是乌托邦一样的未来社会,在此致敬《攻壳机动队》,新人新书,还望支持!您的每一份收藏与推荐都是对于在下最大的支持!
  • 心态比能力更重要

    心态比能力更重要

    生活中眼高手低的人常有,这种人自命不凡,老想着干大事,小事不屑于做。即使做了,感情上老大不情愿,心理上也觉得不舒服、受委屈,对结果也是马马虎虎。有这样心态的人小事肯定也是干不好的,如果连小事都干不好的人,又怎能成就大事业呢?
  • 斗智故事

    斗智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末世之茉路暖暖

    末世之茉路暖暖

    在末世,人性得到最大的释放,有善有恶……路茉茉随着家人同甘共苦,在一个倍受人性考验的末世,一同带着希望生活。
  • 非主流本非

    非主流本非

    我叫张若白,一个……普通人,直到遇到他,我的一生的痛苦开始了...
  • 奥特兰托堡

    奥特兰托堡

    《奥特兰托堡》诞生于1764年,作者是贺拉斯·华尔浦尔。这篇小说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哥特小说。小说表现出对中世纪的缅怀,对理性主义的反叛、对主观想象的追求。开拓新的题材,发掘“怪诞”的审美价值,解放为理性束缚的想象力,探索哥特小说的写作技巧。《奥特兰托堡》开创了一个新的小说流派,对18世纪后半叶及以后的小说、影视创作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 轻重甲

    轻重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借童真之酒浇胸中块垒

    借童真之酒浇胸中块垒

    晋乾兄满脸沧桑,仿佛就是他跌宕起伏的人生写真。近年来,他总是在向别人作自我介绍时,不忘附带一句“年近古稀”。好朋友之间开玩笑,肆无忌惮,每当此时,我总要揶揄地说:“三十多年前他就是这么古稀,三十多年后他还是这么古稀。”其实这句半真半假的话,如果改为“三十多年前他就像是老少年,三十多年后他还是像老少年”更合适。当然,说他“像老少年”那是指他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