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27400000005

第5章 声名鹊起(1)

真理,纯洁,自我控制,坚定,无畏,谦卑,团结,和平,是一个反抗者必须具备的品质。

——甘地

(一)

1891年6月12日,结束了四年的留学生涯,甘地启程回国,新的职业生涯正在等待着他。

尽管在留学期间勤奋好学,但甘地仍然有些忐忑不安,他对自己能否胜任律师这一新的角色并没有多大的把握。这一疑虑在他即将离开英国之前也没有得到丝毫缓解,尽管他曾去拜会当时大名鼎鼎的大律师弗立德烈·宾卡特。

在留学期间,甘地就经常参加这位大律师的演讲会,并对他的雄辩口才钦佩不已。面对忧虑的前途,他写了封信诉述自己的不安和疑虑。没想到,宾卡特先生居然回信,而且邀请甘地来自己家里做客。

大人物的和蔼和平易近人让甘地有了些许的信心。宾卡特把甘地当作同龄的朋友一般看待,在欢笑声中消除了甘地的悲观情绪。

“你以为人人都应该成为费罗泽夏·梅赫达吗?像费罗泽夏和巴德鲁丁这样的人总是少数的。做一个寻常的律师用不着非常的本领,普通的忠实勤奋就够维持生活了,案子并不全都是繁难的。”

在了解了甘地所读的法律书之后,宾卡特又语重心长地说:

“我了解你的困难。你读的书很有限,也不懂得世故,这些都是做律师不可缺少的知识。作为一个律师,你应该通晓人情世故,应该具有从一个人的相貌就能判断出他的品格的能力。你连印度的历史也还没有读过。每一个印度人都应该了解印度的历史,这和律师的业务没有什么关系,但这是你应有的知识。”

这次见面对甘地产生了一定的启发,虽然还不能完全消除这个年轻人的顾虑,但毕竟让他有了些许的安慰。

带着满腹的憧憬而又有些惴惴不安的心情,甘地踏上了故土。从孟买刚一上岸,他就从哥哥的口中得知了母亲去世的消息。这个噩耗让返回故乡的游子悲恸不已。

还没等甘地从失去母亲的痛苦中解脱出来,出国前的种姓问题又开始缠绕上这个年轻人了。

对于种族问题,甘地虽然可以淡然处之,但哥哥和亲友的劝阻却让他不得不暂时屈从。既然要在印度工作,如果被开除种姓就意味着被社会抛弃,这是家人们无法承受的。

于是,甘地一回到拉奇科特就在哥哥的招呼下到圣河里进行了沐浴,并宴请族长和族人。由于哥哥的周旋和维护,加上甘地本来就是个十分诚恳的人,族长最终网开一面,重新接纳了甘地。

为了尽快回报哥哥的厚望和支撑起家业,甘地接受了朋友们的建议,决定先到孟买去闯荡一番。

刚一到孟买,甘地就迫不及待地筹办律师事务所,并马上挂牌营业了。一方面,他充分利用业余时间研究印度本土法律,以便能够在处理案件时游刃有余;另一方面,他仍然坚持在英国时已经开始的“饮食方法”。

由于哥哥交友甚广,生意很快就送上门来了。第一宗案子是由中间人介绍过来的一桩小案。当时,行内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即抽取一部分佣金给中间人。但正直的甘地认为这样做不合理,坚决不给,并且坚持只收当事人很少的诉讼费用——30卢比。

案子很明显,甘地用了不到一天的功夫就处理好了。但出庭辩护环节却成了甘地的软肋,他临阵退缩,浑身发抖,最后只得告诉代理人自己无法辩护,换成别的律师。

甘地对自己很失望,这次受挫使他失去了再次受理案件和到法庭露面的勇气。

这次受挫也让甘地的事务所再没有任何的生意,而甘地只能依靠写状子来维持生活。为了减少开支,在与哥哥商量后,甘地便回到家乡拉奇科特,在那里依靠哥哥朋友的人际脉络维持生意,依靠写状子平均每月能有300卢比的收入。

(二)

甘地生性倔强,而这种写状子的生活也只是权宜之计,可自尊心极强,又接受过西方教育的甘地实在很难适应当时的环境。这期间,他又遭到一次重大打击。这件事是由他的哥哥引起的。

甘地的哥哥曾担任过波尔班达王公的秘书与顾问,结果因得罪人,被人借机控告他,还控告到对哥哥素有成见的政治监督官那里去了。

哥哥是家里的支柱,自然不能出事。在伦敦期间,甘地曾与这位政治公署的长官有点交情,所以哥哥想让甘地去说说情。可固执的甘地却觉得公道自在人心,便劝阻哥哥道:

“如果你确实有错误,我去说情又有什么好处?如果你没有犯什么过失,就应当照规矩上一个呈文,听候这件事的结果。”

但哥哥还是认为当地讲究人情,甘地去说情是不能推卸的责任,应该义不容辞地去。虽然这是违背甘地本性的举动,但为了哥哥,甘地还是硬着头皮去见这位英国官员。

结局自然不好,这位在私下举止谦和的人,此时完全换了一张脸孔,不近人情地任凭听差将甘地赶了出去。

甘地感到自己蒙受了奇耻大辱,他要求那位英国官员道歉,并声称如果不赔罪就要去告他。

“你要告我,悉听尊便。”官员回复了这样的话。

甘地垂头丧气地回到家,然后继续与哥哥商议对策。他们找到了大名鼎鼎的费罗泽夏·梅赫达律师帮助出主意,得到的回复是:忍耐为妙。因为印度属于英国的殖民地,这种不平等司空见惯,要想在此安身立命,就只能委曲求全。

这件事使甘地逐渐明白了一些社会现实,为什么同是一个英国人,在伦敦时,他能和你成为朋友;可在印度,当双方成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时,又变得无比凶狠,不可一世,同先前判若两人?甘地认为,这是制度使人变得如此可怕。

“我永远都不再把自己陷入这样错误的境地!永远不再这样滥用友谊。”甘地对自己这样说道。

随后,甘地又帮忙处理波尔班达王公争权夺利的事件。在搜集证据的过程中甘地注意到,佃农担负的地租太重了,于是就去找当地的行政官申诉。谁知那个行政官的做派比英国人更嚣张。结果佃农的利益不但没有得到改善,倒是王公的权利有了进展。甘地对周围的环境更加深恶痛绝。

“我觉得我的当事人所受的并不公道,可是我又没有办法主持公道。”甘地为此深深苦恼。

正当这时,一桩来自南半球的案子彻底改变了甘地的生命轨迹。

这是一桩旷日持久的债务纠纷。商行股东赛·阿布杜尔·卡利姆·嘉维立是一位富有的穆斯林商人,他在南非开办的公司与另一家印度公司有4万英镑的纠纷。他们与甘地哥哥的朋友有些交情,听说甘地从英国学成归来,正无用武之地。又恰巧他们需要懂英文和法律的人过来协调,因此就写信邀请甘地过来帮忙。

一年的时间并不长,况且甘地也迫切地想要摆脱目前的困境,离开印度,去一个新的国家碰碰运气,所以他毅然答应下他们的邀请。

此时的甘地,与去英国留学前的心境已经截然不同,他已饱尝人间冷暖,也经历过事业初创期的失败,理想和现实的种种考量,让他开始变得成熟起来。但当时他还不知道,这次航行会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等着他的将会是一个新的战场。

(三)

1893年5月,经过漫长的航程,甘地到达了南非的纳塔耳港。

商行主席达达·阿布杜拉先生亲自去迎接甘地。达达·阿布杜拉是一名精明的商人,他的商行在当地首屈一指,是印度商行中规模最大的,他本人也深受尊敬。

但是,甘地刚下船时却发现认识达达·阿布杜拉先生的人对他态度傲慢,甚至嗤之以鼻。甘地感到甚是奇怪。

达达·阿布杜拉见到甘地后,也感到颇为头疼。他在读过甘地带来的哥哥的亲笔信后,不知道该如何对待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甘地此时的服饰和装扮还没有摆脱留学英国时的影响,因而,在这位踏实的商人眼中,甘地无疑是来玩票的。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宰相传

    中国古代宰相传

    宰相在历史政治舞台上一直扮演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他们几乎一身系天下之安危。相权的大小,无不直接影响政治局势能否稳定,天下能否长治久安,从历史发展的大体形势看,相权重,国势强;相权轻,则国势弱,因而了解了宰相的历史,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那个时代的历史;也就关注了历史。为此,编撰了《中国古代宰相传》一书。本书汇集了先秦至清朝的著名的宰相。
  • 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丛书)

    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丛书)

    作家是以写作为工作者,从事文学创作有成就的人。本书是丛书中“文学大师篇”中的一本,介绍了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塞尔维亚和黑山、意大利、罗马尼亚、希腊、西班牙、挪威、瑞典、冰岛等南北欧国家现代著名作家。
  • 史海回眸李鸿章

    史海回眸李鸿章

    本书从李鸿章早年落拓,写到他参与镇压太平军、甲午中日战争,创办洋务,周旋于世界外交舞台直至去世 ……
  • 纵横捭合的外交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纵横捭合的外交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纵横捭合的外交家(4)》本书分为米·谢·戈尔巴乔夫、鲍里斯·叶利钦、马德琳·奥尔布赖特等部分。
  • 名人传记丛书:释迦牟尼

    名人传记丛书:释迦牟尼

    名人传记丛书——释迦牟尼——成佛,比想象中更艰难:“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热门推荐
  • 父亲娶妻谁做主

    父亲娶妻谁做主

    世上的事有时就是这么怪,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丧偶的潘大顺原本不想再找个老伴,可艳福却偏偏撞到他怀里。不过,桃花运到手,可来之不易。潘大顺今年六十二岁,三年前妻子病故,一直未续弦。这三年是他人生中最不如意的三年。第一年是悲伤期,第二年是孤独期,第三年是迷茫期。这三个时期一熬过来,人就麻木了,啥也不想了,过一天算两晌,熬天数等死。有人看他终日胡子拉碴,衣冠不整,劝他遇上合适的女人再找一个,他总是摇头。
  •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以通俗浅显的文字和一系列脍灸人口的故事编写而成。同时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家庭及家教特点等,作了简明的介绍。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家庭教育不仅有历史的时代性,而且有鲜明的阶级性,因此当我们阅读《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时,对家教的历史遗产要注意剔除其封建糟粕,并有批判的精神和阶级分析的立场。只有这样,才能有益于吸取其精华。
  • 何曾为他许

    何曾为他许

    她做的都是为了别人,在爱面前亦是。她的降临是不幸的,可有父如此她又是万幸的。感叹自己的幸福却又想知道悲从何来……
  • 梵语杂名

    梵语杂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宝石之国的噬石

    宝石之国的噬石

    这个凛冬,宝石的国度诞生了一个新的宝石人——噬石,携带着残缺的人类记忆,通过吞噬其他宝石获得能量的他,将在这个世界创造出自己和其他宝石们的故事!
  • 商界怪杰史玉柱

    商界怪杰史玉柱

    这是一个自称“屌丝”的传奇人物史玉柱的商海沉浮史。他在“巨人集团”成为中国电脑行业的“领头羊”,接着便轰然倒塌后,变成了“中国首负”。却也耐住了寂寞,凭借脑白金在全国掀起了席卷之势。他的营销被称为“洗脑式”的营销,他的广告被评为十大最差广告之一,但这却让他的产品深深的印在了国人的脑海中。这个怪人在此事业得意之时却不务正业地痴迷于网游,但他居然开创了网游业的颠覆之举。这个怪人在位居富豪榜前列时,却一身轻便,急流勇退,又回归于“屌丝”生活。本书不仅还原了史玉柱的沉浮人生,更回望了他缔造传奇的惊心动魄与酸甜苦辣,以飨读者。
  • 血战1937

    血战1937

    1937年,日军侵华战争突然爆发,日军参谋部利用纵队司令兄弟之间的矛盾,成功将阳泉纵队改编为皇协军第八混成旅。国民党高层极为震惊,于是他们针对这次事件制定了一个"闪电"计划,清除这些投靠日军的汉奸的行动从此开始了……
  • 不可不读的最勇敢的胆略故事

    不可不读的最勇敢的胆略故事

    在成长的道路上,最快乐的体验是求知;在探索的过程中,最需要的帮助是引导。希望《不可不读的最勇敢的胆略故事》能带领小朋友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快乐遨游,让它成为你的良师益友!
  • 古代兵勇

    古代兵勇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为丛书之一,介绍古代兵勇的有关内容。《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从黎明到黄昏

    从黎明到黄昏

    安生以其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段又一段的感情故事,或有关爱情,或关乎友谊。这部安生的小说集《从黎明到黄昏》囊括了安生七部中短篇小说,故事跌宕,情感深刻,不论是浅夏还是莫言都在安生爱情的小巷子里兜兜转转,最终却又是跟爱情擦肩。这是命运的玩笑,还是美好的爱情就是那样,可望而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