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29500000003

第3章 命运多舛(1)

第二年,油菜刚割,地主李积成就来逼债。

晌午时分,李积成挺着圆肚子一脚踢开黄德仲家的茅草门,大声叫嚷着:“老黄,你给我出来。”

看到凶巴巴的地主老财,6岁的际广懂事地走上前,他赶忙搬了一条凳子用手擦擦,然后轻声说:“李大爷,你坐撒。”虽然他不喜欢这个凶狠的人,却也知道被债务缠身的父亲的苦楚。

李积成站在堂屋里,骂骂咧咧:“我那担油你该还了吧?借的时候说好油菜一割就还的。”

面对理直气壮来要账的李积成,黄德仲低三下四地哀求:“李东家,你快坐下歇歇。这年头,雨水太多,地里的油菜收成实在不好。今年,我家的地里收到的菜油还不到1担,那个油账我暂时实在没有办法还清,我把收到的一担菜油先还你,其余的等明年再还吧。”

“什么啊,你家的油菜地是村子里最好的地,收成每年都最好,你想赖账不是?”李积成一脸蛮横。接着,他又滴溜着贼眼说:“不还也可以,等明年利滚利,你就该还八担了。”

“八担!”黄德仲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不是榨他的血吗?!黄际广听到这里,他的眼睛喷出怒火,小小年纪的他,心中充斥着愤恨。

邓芳芝也小心翼翼地说:“东家,你那个油账,拿我们一年打的粮食和油都抵不上,我们家这苦日子你也看到,连稀粥都喝不上,孩子他爹成年累月累成了黄肿病,都没钱治病,我们家的大儿子就因为没钱治病,过了。你发发善心,让我们缓过这阵子,等孩子他爹病好些了,能到江边拉纤,赚够了钱再还你吧。这阵子我们实在没办法啊。”

“那不行!”地主盛气凌人,毫不相让。“借据在这里,我省吃俭用,从牙缝里抠出菜油借给你,算是看在乡里乡亲的分上,难道还亏待了你们不成?你看好了这是借据,白纸黑字,不要再抵赖,借账就得还钱,要不然你想怎么着?”

“东家,可我们实在拿不出啊。”

“那行,我就放宽期限,等你明年还,不过你重新立个借据,明年还8担。”

“这不是要我们的命吗?我们全家就是不吃不喝两年也没有8担油的收成啊!”

李积成听到这里,暗暗欣喜,他就要达到自己的目的了。他趁着黄德仲和邓芳芝都在唉声叹气时,摇晃着脑袋说:“还不起也行,就把你家的几亩地抵债吧!”

李积成终于露出真面目,他提起黄德仲家的田地,其实,他早就巴望黄德仲还不上债。他一直眼瞅着黄家的那块富庶的菜地。以前他靠着放高利贷就盘剥了乡亲们的许多土地。

李积成家里有5个儿子,父亲辈也有6个儿子,在村子里算是人多势众的大家族,谁也不敢得罪。当时,村子里有一个大爷,本来也有几亩田地。有一天,大爷家的牛跑到李积成的地里,把李积成家的一块包谷地拱了一个洞,其实也就只毁坏了那么一小块地。可是李积成非逼着大爷赔偿,大爷答应赔偿一亩包谷,可是这家人仍不依不饶,非要大爷把家里最好的包谷地赔给他。大爷家人单力薄斗不过李家,只好把包谷地赔给了他家。就这样,李积成仗着家里有5个儿子,他们隔三差五地寻事端找乡亲们的麻烦,因为在当时农村,家里儿子少,注定要被人多势众的大户人家欺负。

在旧社会,一些恶霸地主仗势对农民进行花样繁多的残酷压迫和经济掠夺,他们采取“利涨准折地”的手段,利用穷人断炊缺衣之机,放高利贷,有的高达四分利,放贷时利息先扣下,贷期半年或一年,指地作保,到期还不上,以地抵债。再穷的地方也有富人,再富的地方也有穷人,这是一个朴素的辩证法。发财垭也是一样,虽然大多数人都很穷,但恶霸地主李积成就这样靠着自己家人口众多,势力强大掠夺了不少村民的土地,摇身一变,变成当地最大的地主。变成地主后,他又靠着花样不断的卑鄙手段变成当地赫赫有名的一霸。

听到要把土地抵债,黄德仲说什么也不肯,他知道一旦土地被盘剥走,全家将面临更大的困境。农民失去土地就意味着永远不得翻身。地主见黄德仲死活不同意抵押土地,便变了脸色,他说:“走,把他抓到乡公所评理去!”

说着挥挥手,让手下的人冲上前去抓住黄德仲的衣领子,黄德仲被几个冲上来揪住他的狗腿子凶神恶煞的样子吓软了腿,脚都抬不起来。邓芳芝也是东家长东家短地哀求。际广望着这一悲惨的情景,仇恨的种子在他幼小的心中发了芽。

李积成见拖不走人,说:“好,不去乡公所,老子去喊几个人来跟你要,我才懒得搭理你。”

当天下午,李积成就派了两个乡里混的小痞子来到际广家,这两个好吃懒做的小痞子在黄德仲家一住就是好几天。他们一会儿要大烟烧,一会儿要油糕吃,在黄家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刚摘下的包谷,还没来得及剥皮就被搓下来,给拿去换面、换肉吃。他们在家里随处大小便,最后家里被弄得乌烟瘴气、尿骚屎臭。

几天后,黄德仲家几乎被弄了个底朝天,许多种子都被他们糟蹋光了,最后他们实在找不到一丁点可以糟蹋的东西。可是,他们依旧赖在黄家不走。际广兄弟三个被吓得整天躲在村后的小树林子里,不敢露面。白天他们摘些野果吃,晚上,在凉风中冷得直打哆嗦。黄德仲每天伤心地看着担惊受怕的孩子,被胡作非为的小痞子逼得实在没办法,只好答应把菜地抵债。

这一天,地主李积成把村子里的人招拢,让黄德仲当众把地契交了出来。黄德仲交出地契的那一瞬间,似乎有把刀割走了他的心头肉。恶霸地主接过地契露出得意的欢笑,这可是全村最肥沃的土地啊!他处心积虑的阴谋终于得手了!

祖上的土地被自己败落了,黄德仲每天对着那几块土地发呆,脑子中经常闪现小时候和祖父、爹爹去地里种庄稼的情景。那时候,每年到了收获的季节,大人们在前面用镰刀收割稻子,他就跟在身后去捡人家割收时洒下的谷粒。一大早,身上带一块贴饼子、一块咸菜出门,一捡就是一天,多的时候能捡好几斤稻谷。不同的季节,地里有不同的收成,他就跟在大人后面捡不同的庄稼。包谷成熟了,当大人掰玉米棒子掰剩的老玉米粒掉在地上,他就捡玉米粒。他最喜欢的是拿镐刨白薯,爹爹挖过的白薯地,他拿小镐一镐一镐地刨那些没被挖走的白薯,干这个活最累但是他最喜欢,因为他随时都可以拿起甜脆的白薯往嘴里塞。小时候的生活不像现在这么艰难,因为他们家的田地肥沃,每年收成都好。此后,黄德仲就一直耕作在祖上留下的这几块土地上。早些年,黄德仲单身时,靠着这块土地,再加上自己有一身好技术——编篾器、晒粉条、炸米糕等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日子过得很红火。可是现在,他把祖上的田地都给抵债了。土地是农民生存的根本,在当时来说,他就是个败家子。他就这样整天困扰在悲痛中。

从此以后,黄际广全家没有自己的土地,只有靠给地主打长工度日,这日子比以前更加艰难了。每年的收成大多数都被用来交租,辛辛苦苦一年到头来还是吃不饱穿不暖。其实在封建制度的摧残压迫下,很多农民被逼得逃荒要饭、卖儿鬻女,冻死饿死、被逼自缢身亡的不在少数。

年少不懂事的黄际广,还不懂得人世间“剥削”这个词,每年去地主家交租时,他只觉得自己的爹娘很孬,自己种下的粮食为什么总是给别人。他不明白,当时的地主,变着花样剥削穷人,他们有时采用“吃分子粮”的手段压榨百姓,每年春吃一斗,秋还三斗,有的还四斗,凡是使用地主牲畜的佃户,都得吃分子粮;还有的用“双除种”方法,即种地时使用地主的种子,收获时用一还二,余下再分租;更大多数是采用“白带地”,佃户租种地除缴租外,再给地主无偿地带种一部分地。黄际广9岁那年,爹爹领着黄际广去交租,这是黄际广第一次在交租场看到交租的场景。

那天上午,爹爹把前些日子从地里收割来的稻子晒干了,装了满满两麻布袋缝好,挑着去地主李积成家。地主家的粮仓前,黑压压地站了一堆人,板车、箩筐什么的,都装满了谷子。

地主老财吸着水烟筒,坐在院子中央,身边站着地主婆,还有一个管家坐在一张八仙桌旁,八仙桌上摆着算盘、账本。地主老财提着嗓子说:“今年风调雨顺,庄稼收成好,最好的田地,每亩交租一石五斗,差一点的地每亩收租一石二斗。”

院子里立即像炸开了的油锅,交租的农民大声嚷嚷:“缴这么多,你让我们怎么活啊?!”

“我家租种的地,一亩只收了一石四斗,我们一年到头,只落下个两斗谷,全家6口怎么过啊?”

“一年都没下几滴雨,还风调雨顺。这是什么世道啊?!”

大家伙激动地说着,边说边往地主老财身边挤,他们想争个理。地主老财把桌子一拍,哼了一声说:“你们用我的地,用我的工具,还嫌多。嫌多,就不要租,滚蛋去。”

大家叫唤归叫唤,没法还是得交租。

际广的爹爹忠厚老实,他知道自己再争也是枉然,一声不吭地把自己的谷子送到两个狗腿子前验租,狗腿子抓起一把谷子,装模作样地看看,说是秕谷,接着他们用一种特制风车车谷,一担谷经他们的风车一车就只剩八九斗了。其实被这风车吹出去的谷子,不是秕谷,全都是好谷。际广蹲在地上,想把这些所谓的秕谷捧回家。可是刚蹲下捡,地主婆就走上前来,喝住际广:“狗崽子,敢在我家里偷谷子走啊。”说着,还把手捂住鼻子,接着,她把际广一把揪起来往门外推。“走走走,哪来的臭小子,这么脏、这么臭,别踩脏了我家的地。”

际广的爹爹一直关心着狗腿子称自己的谷子,又要结账,一时也顾不上际广,际广被推搡到门外。站在门外,他怒视着地主家的高墙深院。

不久,爹走出了地主家,爹爹垂头丧气,连连叹道:“吸我们的血啊!和吸血鬼有什么不同啊!”

际广上前气愤地问:“爹爹,我们为什么要把自己收的谷子给他啊,他要谷子,叫他自己种去。我们的谷子留给我们自己吃撒。”

爹爹看着不谙世事的际广,边摸着际广的头边叹着气说:“伢子,你还小,跟你说也不晓得啊。地主的租债比山高,压断穷人腰,地主手里算盘响,佃户头上杀人刀啊……”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黄际广长到10岁时,就跟着爹下地干活了。爹上山坡种豆,他就跟在后边点种;爹下田割稻,他就跟在后边捡穗。10岁的孩子,正是上学念书的年纪,可他却成了割草、种地的劳力。

同类推荐
  • 千古一帝:秦始皇

    千古一帝:秦始皇

    《千古一帝——秦始皇》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风雅毛泽东

    风雅毛泽东

    本书《风雅毛泽东》全书分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人文情怀、风雨人生四大部分。作者撷取若干鲜为人知的历史片段和细节,生动记述了一代伟人的工作、生活,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毛泽东的领袖魅力和风采。书稿中诸多篇章为毛泽东研究领域增添了新的内涵。
  • 沉醉于书香国度:范用传

    沉醉于书香国度:范用传

    范用是我国名重一时的出版人,他曾策划出版了巴金的《随想录》、陈白尘的《牛棚日记》、《傅雷家书》;他也是我国著名的杂志人,曾创办了《读书》、《新华文摘》;著有《我爱穆源》、《泥土脚印》、《泥土脚印》续编。本书为其传记,收录了其生平事迹。
  • 李自成第八卷:崇祯皇帝之死

    李自成第八卷:崇祯皇帝之死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拉丁美洲短篇小说之父:奥拉西奥·基罗加

    拉丁美洲短篇小说之父:奥拉西奥·基罗加

    本书叙述了被誉为“拉丁美洲短篇小说之父”的乌拉圭作家奥拉西奥·基罗加的身世与生平。包括他作为职业作家的诞生和成熟、其作品的死亡主题、他在异国他乡的经历、他和其他作家的关系、其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等。此外,还附有录基罗在中国纪事、基罗加的生平创作年表等。总之,这部专著以翔实的资料和客观的评述,比较全面而系统地展示了著名作家基罗加一生的经历、取得的文学成就,展现了这位小说家成长和成功的过程。
热门推荐
  • 百年“夜莺”在飞翔:周小燕传

    百年“夜莺”在飞翔:周小燕传

    1945年下半年,整个法国都沉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喜悦中。5月7日凌晨2时41分,德国在法国东北部小城兰斯签字向盟军投降。三个月后的8月25日,巴黎也回到了法国人民的手中。就在饱受苦难的人们正期待欢庆之时,法国人民的骄傲--戴高乐将军在第二天的下午4点,从奥尔良门进入了法国市政大厅。他面对欢呼的人群激动地说:“此刻,我只想说心中的一句话--巴黎万岁!”整个香舍丽榭沸腾了,整个巴黎沸腾了,整个法国沸腾了。
  • 声调谱

    声调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清异录

    清异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时光旅馆之离歌舞

    时光旅馆之离歌舞

    事到如今,他还肯叫我一声舞儿。我转身离开,抬头只见清空万里,无星无月。这一次,应该就是永别了吧。2010年,上海。繁华的商业街,寸土寸金,高楼林立。巨大的深蓝色玻璃楼宇辉映着清晨的日光,抬头望去,有种遥远冷峻的感觉。那栋大楼的西北角,却坐落着一栋与这摩天大厦市风格迥异的米黄色小楼。楼顶是装饰用的白色尖塔,下头挂着一个无论怎样看都无甚特色的牌豆,端端正正写着——时光旅馆。
  • 地球武学异世纵横

    地球武学异世纵横

    新书《巨星大导演》已上传,有兴趣的大大们请移步一观!谢谢!
  • 节俭(青少年成长智慧丛书)

    节俭(青少年成长智慧丛书)

    针对当代少年儿童应具备的十种素质,把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按关键词归类。每个故事后设计有“换位思考”与“成长感悟”小栏目,用以充分调动孩子们思考问题的积极性,给孩子们以无限启迪。书中故事娓娓道来,插图生动有趣,可让孩子们在快乐的阅读中收获知识。《青少年成长智慧丛书:节俭》由四辑组成,包括:财富生活,新吝啬主义,节约的智慧,拾起一枚硬币。
  • 彼得·潘(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彼得·潘(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南游记

    南游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魂圣之力

    魂圣之力

    魂兽问“你为何杀我”我说“你以万物为刍狗,以凡人为奴,该杀”高等生物问“你为何杀我”我说“你以百姓为祀品,以魂魄为兵,该杀”我没有野心,我想要的只是给凡人一个家。拿起剑只为守护凡人,一人一剑护一世凡人。
  • 约翰·博格传

    约翰·博格传

    本书从近距离向我们展示了当代最伟大的投资思想以及整个投资行业的“良知”,向我们展现了博格在行业中的颠覆性行为——在其他共同基金经理们疯狂兜售基金、贪婪地向普通大众攫取管理费用时,博格却开创了以低成本为导向、以普通投资者的利益为先的被动型指数基金之路。博格因其努力构建的指数基金王国而获得了业内外的广泛美誉,被誉为“金融行业的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