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4200000003

第3章 不成功不罢休:商人的创业哲学(2)

曾经有一位徽商用诗歌描述着旅途的心情:“登坡越岭步山城,旅店随投暂寄征。长途孤客心凄楚,跋涉奔波了不胜。闷坐舟中意索然,三餐茶饭伴愁眠。曲岸两旁山矗立,河中石卵荡溪沿。”经商意味着漂泊,或者在山岭间跋涉,或者闷坐舟中。遇到旅店就寄宿,三餐茶饭伴愁眠。

在中国古代,书生们往往因漂泊而抒发着愁闷,表达着对温暖家园的留恋之情。马致远的名曲《天净沙》就是用“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而赢得了历代游子的共鸣。大多数商人不可能像书生们那样精辟深刻地用诗词抒写内心的那份漂泊感,但从他们留下的刊刻的或者抄录的诗歌里,我们能够读出他们在路途的艰辛,更能够读出他们内心的凄楚和无奈,也让我们对他们的心灵世界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徽州商人的辉煌源自他们走出徽州、跋山涉水、四海营生的开拓精神。当第一批徽州人经商成功以后,第二批、第三批徽州人陆续地走出了徽州的山岭。他们的生意越做越大,他们所走的路也越来越远了。

早在明代,他们的足迹就遍及全国各地。大都会如北京和南京,有徽商们活跃的身影;孤村僻壤也有徽商的踪迹,甚至海岛和沙漠,都有他们的足迹。除了都会之外,我们还可以从一些徽商的历史资料里寻觅到他们所到之地。

明嘉靖、万历间徽商程汝概北涉山东、河北,南至漳州、泉州,可谓南北都跑遍。明代休宁吴琨贩卖“赫跟”(一种薄小的纸张)却很不成功,但跑的地方却很多,他先到湖北(西楚),再到南昌(豫章),还跑到了陕西(关中)。然而,凭着他的这股劲头,最后他仍然发财了。

明代成化、弘治年间,歙县人江才三岁丧父,家道中落,无以为生。13岁时,为求糊口,江才不得不与他的哥哥在村里替人杀猪卖肉。后来兄弟二人奔赴杭州,开了一个小铺子,出售盐米杂物。二人尽管省吃俭用,努力经营,但还是由于本小利薄,赚的钱不够维持一家人的日常开支。

江才于是发愤远游,决心在商业上闯出一条致富之路。他奔走于全国大部分地区,贩运商品,牟取厚利,使资本越积越多。当他40岁时已经成了腰缠万贯的大贾了。

江才发迹后,荣归故里,广置田园,大兴宅第。他的四儿子江珍还考中了进士,跻身于官僚之林。江家遂由一个破落户一跃而为有钱有势的大财主。

明朝中叶,歙县人吴容让8岁丧父,家中只有薄田三四亩,祖父、祖母年事已高,惟母亲一人独任劳作,全家老幼吃不饱、穿不暖。官吏又屡屡登门索要赋税,更使他们难以支应。

为生计所迫,容让很小时就上山打柴,艰苦度日。16岁时,他便跟随亲友远去松江经营小本生意。起初,他的资本少得可怜,但经过数年的努力和积累,终于赚了一笔资金。容让致富后,便在浙江桐庐县买下了大片荒山野岭,招徕农民前往垦植,种植茶、漆、栗等经济作物,获利丰厚。最终,他成为家产巨万的富翁,其宗族子弟前去投奔者不下数十人。

明代嘉靖年间休宁人程锁家境窘困,为求生存,他听从母亲的劝告,丢开书本,从事商业。创业之初,资金严重不足,于是他就联合本族志同道合的十个人,每人拿出300缗的本钱,共同前往吴兴新市经商。当时,程氏宗族中已经发家致富的人颇多,那些富商子弟个个挥金如土,竞相奢侈。程锁与同伙盟誓,一定要艰苦创业。三九严寒,他们决不喝酒取暖;盛夏烈日,他们连草帽也舍不得买,只是躲在车子后面避开炙热。大家齐心合力、艰苦创业,后来十个人都发迹致富。

万事开头难。对于许多出生寒微,无资无本的徽商来说更是难上加难。所以他们发财致富的“光辉事迹”不容小觑,他们忍辱负重、不屈不挠的精神更是值得钦佩!

4.不灰心,不放弃

人生路并非一帆风顺,有顺风得意的喜悦,也有悲观彷徨的苦闷。作为一个优秀的商人,面对逆境要有一颗豁达的心。在困难面前,始终要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不要畏缩不前,更不要轻易放弃,要敢于坚持到底,因为只有坚持到底,才能看到胜利的曙光。

经商是一种考验人意志的工作,在与别人交易的过程中常被许多不利因素所阻挠,甚至彻底失败。这就像登山常被雪崩、寒冷的天气、不可预测的风暴所阻挠一样。但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优秀的商人绝不会放弃,而是眼睛盯住目标,克服种种困难,奋勇向前,直至实现人生目标。

优秀商人对自己认准了的事,就有一种碰死都不回头的精神。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们始终充满信心,勇往直前,办不了,转个弯再走,一定要达到目的。实际上,做一件事情往住不是想像这么简单的,要想成功,就需要在正确方向指引下,坚持到底。

在北京,很多人都知道福建房产界“四大家族”之一的韩国龙。事实上,最早来到北京发展的韩国龙也是第一个成功地登陆到资本市场的。他敢于挑战命运,梦想着把自己的冠城集团变成一个百年老店式的集团。

韩国龙年少时在家乡福建读完高中不久便移居香港,并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涉足商海。1986年,韩国龙成立了香港冠城集团,并将业务重心逐渐转移到内地,先后投资数亿元人民币在福州兴建元洪花园、闽东大厦、融侨花园等项目,打开了冠城的知名度。

其实,真正给了韩国龙发展机会的时机是1993年的那场参观。那年,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参观了福州的城市建设,他们对福州的旧城改造工程印象十分深刻。当时,也是北京正要着手开始对老城区进行改造的那段日子。因此,负责这个工程的韩国龙所使用的方式成为北京来客甚为关心的问题。出于对韩国龙出色成就的肯定,北京海淀区政府多次派专人去福建邀请韩国龙进京发展。最终,他答应了。

韩国龙来到北京后,立刻就以1670万美元与北京海淀区房地产开发公司一同合资注册了“北京冠海地产有限公司”。接下来,他所接手的第一个工程就是马甸旧房改造工程,这是冠海公司在北京开发的第一个项目。受到政府支持和信任的韩国龙,虽有福州旧城改造的经验,但丝毫不敢掉以轻心。

韩国龙尽管如此小心,还是遇上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并且陷入了痛苦之中。没有哪两个地方的经济发展规律是完全相同的。比较而言,在南方容易做的项目去了北方就不一定好做;反之也一样。韩国龙很快就发觉到了这个问题。他曾经也在福建做过同样的项目,当遇上拆迁问题的时候,福建的当地政府一出面,老百姓也就十分配合,工程很快就可以开始上马,一切都顺理成章。但是在北京,却遇到了阻力。韩国龙不愿意失信于政府,又不愿意让老百姓失望,因此,项目进度变得特别缓慢。

最后,韩国龙经过两年的努力,投入了超过4亿元人民币的资金,终于完成了首批项目。现在,当人们经过北京的冠城园时,看到它那粉红色的建筑及优良的社区环境,就能够感受到韩国龙的不容易。能够将危改的项目转变成如此高档的社区,韩国龙的确拥有了敢为天下先的魄力。

韩国龙曾说,当自己经历过冠城园这项最困难的危改项目之后,就有了一种勇气,一种对任何困难都不害怕的勇气。他知道,无论以后遇到多么大的盘子他都可以自豪地说“我可以”。那是因为在最为痛苦的时候,他并没有选择放弃,而是选择了学习。从苦难中学习到的就是最有用的。

这次成功让韩国龙明白了什么叫做命运。他相信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虽然说人有时候是无法抗衡运气的,但是如果不努力的话,就算命中注定机会来临,也是没有实力去把握的。

经商的人很多,但成功的并不多,因为很多人在中途甚至是在开始时就选择了退缩。而优秀商人的成功靠的就是那种不灰心、不放弃的韧劲。

5.艰苦创业,白手起家

贫穷不是天生的,更不是固定不变的。胸无斗志,怕苦畏难的人,受穷是必然的。优秀商人深知这个道理,所以他们面对贫困,从来不会灰心丧气,放弃努力,而是积极地想方设法行动起来,改变这种“贫穷落后”的面貌。

自古以来就有“穷则变,变则通”的说法。穷并不可怕,怕就怕那些面对贫穷而意志消沉,不思进取的人。优秀的商人明白,只有凭着百折不挠的毅力才能改变贫困的现状。

在香港,广东人踩着前辈乡贤的足迹,继续发扬克勤克俭、锐意进取的精神,走过了一路的坎坷,经历了一路的艰辛,从而坐拥一片天地。

余连庆又名余碧友,1906年出生于梅县松口镇官坪村。年少因家境清贫而失学,帮父亲在松口镇经营小生意以济家用。18岁远涉重洋到印度尼西亚谋生,后往马来西亚一家百货公司任职。在抗日战争前,他在印度尼西亚开设国华百货商店,后兼做汇兑业务。20世纪50年代初期,他开始从祖国办货到印度尼西亚销售。1957年,他应邀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愈发增添爱国热忱及兴办国货事业的决心。1959年6月,他邀集印度尼西亚旅港同乡及友好在香港合资开办裕华百货有限公司。“裕华”二字,乃取“富裕中华”之意。“裕华国货”草创之时,只是一间2000平方英尺的小店,因为经营有方,生意日隆,不但增开新店,而且设备越来越先进,经营模式越来越科学,管理方法越来越先进。1976年,它的新总店开张时,是全港第一间用计算机来控制收银的零售店,也是全港第一间每层楼(总共6层)都安装有滚动式扶手电梯的零售店。1981年,“裕华国货”已发展至4个店20万平方英尺。经20多年苦心经营及悉心打理,公司事业有成,蜚声海内外。

被誉为“人造革大王”、“塑胶大王”的田家炳,出身于书香门第。16岁时不幸父亡,不得已弃学从商,肩负持家重任。银滩村地处韩江西衅,与高陂毗邻,高陂瓷业历史悠久,享誉海内外。1937年,18岁的田家炳便选择了瓷土外销的业务,前往越南与同乡组织茶阳瓷土公司,奔走于大埔、汕头、越南之间。1939年因汕头沦陷,瓷土运输中断,遂转往印度尼西亚,从事橡胶业,并手创“超伦”、“南洋”两树胶厂。经过几十年的奋斗,所创办的塑胶工业在20世纪60年代就跨进世界先进行列,享誉香港和东南亚。

今天看来风光无限的知名品牌,曾经历过难以为继的灰色时期。但正是经历了种种考验,这些企业在逆境中更加蓬勃发展,绽放生机。

邹锡昌就是这样一个有胆识谋略和创新精神的商人。早在20世纪80年代,邹锡昌还在深圳蛇口一家公司负责宣传工作,但是目光敏锐的他早就瞅准了包装纸箱的广阔前景,但是开办一个包装纸箱厂的费用却高达60万元。在那个年代,对于一个普通的公司员工,这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然而他就是有这样的胆识,东借西凑地找人合资经营起了纸箱印刷业务,并且创造了3个月回本的奇迹。而更让人叹服的是,在办纸箱厂之前,他还完全是一个行业门外汉!此时的邹锡昌也只有24岁,人们常说的商场第一桶金就这样靠敏锐的眼光得到了!就是这样的眼光,让邹锡昌在后来进入房地产事业中一次又一次地所向披靡。

像所有的成功者一样,邹锡昌迅速扩张自己的第一桶金。到1989年,他已经把房地产做到了香港。1992年,他在香港定居后,注册成立了昌盛,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广州着名的购物中心——中华广场,就是他的成名之作,他也因此被业界称为“第一个吃商业地产螃蟹”的人。人往往都不会一帆风顺的,光彩的背后总会有许多我们无法想像的努力和牺牲。敢为天下先,就不要怕刺猬。邹锡昌在创业中遇到的何止是刺猬?几乎所有的商人们都还记得,1997年夏天,泰国的货币泰铢急剧贬值,引起了一场席卷整个东南亚的金融风暴,使这些国家的经济遭到巨大打击。在当时融资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中华广场的建筑工地却塌方了。当时形势的危急是可想而知的,说不定多年的江山就会付诸一旦。邹锡昌果断地以超低的价格卖掉了自己的写字楼、半山豪宅和一些施工项目,筹集保证中华广场施工的资金,终于成功地化解了这一关乎自己未来前途的危机。事后,邹锡昌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靠天更要靠自己”!在生死关头,面对取舍,这位客家商人是何等的镇定与豪迈!

大浪乘风破,云帆济沧海。近年,邹锡昌又把眼光转向了金融及高科技产品,形成了由地产、工业、金融投资及高新科技四大产业组成的企业集团。集团现有15家子公司,分布于全国各大发达城市,资产净值由最初的数千万元,增长至今逾30亿元。而他个人也以近20亿元的身家,在新财富劳斯莱斯500富人榜中名列第71位,并被评为2006年中国十大慈善家。

从当年村里的状元郎,到中国赫赫有名的“地产英雄”,到如今的“知识经济型富商”,一路走来的邹锡昌,用三颗心经营着他的未来,那就是他每天办公都将会看到的“精心、耐心、修心”。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正是这些曾经困苦的经历,造就了成功商人的坚强心志。他们在困难面前更是奋勇前行,平稳度过一个个浪潮,才有以后的成功。

6.勤奋坚韧,务实肯干

山东人是最讲仁义礼智信的,是知行合一的。他们从懂事起,就开始受到这种氛围熏陶。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家族教育,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在学校,只要谈起人的行为,都要强调五个字:仁义礼智信。可以说,这种思想深入山东人的内心,化为一种本能的力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

所以难怪只要一提起山东人,似乎大家的印象都不会太差。毕竟作为一个群体,鲁商的足迹遍布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良好的口碑!山东人一向标榜诚信,尽管这样,但是山东人在诚信这方面却并不迂腐,是质朴可也并不迟钝,山东人身有大智慧,却从不偷懒。作为地域上的大省,山东是没有什么特区优惠政策的,但是山东商人硬是凭着苦干实干而成为中国经济舞台上的实力派。当然了,不管是在生意场上,还是朋友场上,山东人的这张优质名片肯定会让你一路畅通!

瑞蚨祥,堪称中华老字号中的佼佼者,当初,它也是由周村的万蚨祥发展为“八大祥”之首。谦祥益、瑞林祥、泉祥等也是靠着多年的艰苦奋斗,逐渐由一家家小企业发展壮大起来,更是在济南、北京、上海、天津、青岛等地设立分号和联号,业务遍及全国,形成了全国性的连锁经营企业。他们所创造的辉煌至今都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看来那些一夜暴富、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似乎都没有降临在这一大片齐鲁大地上。难道是事先知道他们不好这口?不过,如果山东商人没有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品质,也就创造不出如此辉煌的商业奇迹来!

同类推荐
  • 天下哲思

    天下哲思

    《天下哲思》是由知名教育学者、2011年中国教师报“非常教师”扈永进主编的“国民通识读本”系列之一,介绍并专业解读曾经改变过世界的伟大哲学思想,衔接中学与大学教育,国内与国际教育,让白领日常充电,了解世界。通识教育思想兴起于哈佛大学,后风靡于世界,本书正是秉承这一思想,向国民传达那些历经时间洗礼仍旧璀璨的天下哲思。书中选取23篇文章展现柏拉图、康德、尼采等巨匠的重要观点,周国平、王蒙等学者的专业解读;文后附有兼具深度与广度的编后絮语,另设精彩快读、背景介绍和延伸阅读,让你全方位、多角度认识每一位学者、每一种思想!
  • 易经与人生大智慧

    易经与人生大智慧

    《易经》是我国古代先哲在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长期观察的基础上。对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的高度总结和概括。它集中反映了宇宙万事万物的现象和发展变化的规律.是一部指导人们利用自然规律及社会发展规律进行实践活动的哲学著作.是我国先人智慧的结晶。在这些经过时间检验的先人经验与智慧的指导下。我们会少走许多弯路.也会对人生多一些理解。从而更好地把握人生的每一步。 本书是一部汇聚中华民族古老而神秘智慧的经典之作!
  • 中国伦理思想简史

    中国伦理思想简史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自先秦至近代中国伦理思想的演变,着重对每个人物的经历及其道德思想、实践予以叙述与分析,特别注重对伦理概念的解析。本书体例恰当,观点中道,行文流畅,界定清晰,适合大学生学习参考和伦理学爱好者乃至思想教育工作者阅读。
  •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这一问题是亘古难题。乍一看本书的名称,专门研究人生哲学的人,可能会不屑一顾或嗤之以鼻,以为又遇上了一位现实版的唐·吉诃德;一般世人,则可能感觉到这一问题好像是不难回答的。
  •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马克斯·韦伯是当代西方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他的这本书,反映了韦伯思想的总趋势。被西方学术界公认为世界名著。
热门推荐
  • 无序者的摇篮

    无序者的摇篮

    掠夺与欺骗,杀戮与破坏,生与死。这便是普莉姆拉无序地带唯一都市丹塔利欧的日常。这里没有公共的秩序与法律存在,随心所欲,很是自由。各种各样的人因不同的原因,来到了这里。当然,也包括本来就出生在这里的人。听上去……的确很不错啊。一般的穿越者来到这,绝对能搞出大新闻。可同样是穿越,为什么差距就这么大呢?拜托我只想刷个钱而已!事情为什么会变成这样……ps1:虐主文……偏压抑,前期跑团。ps2:本文为DND的二次设定,嗯,二次。ps3:充斥着大量的动漫游戏梗,等你来挖掘
  • 美玉

    美玉

    子期是在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发现那块美玉的。本来,那个星期天的下午他是该陪妻子去逛商店的,但在午饭后突然接到岳母的电话,让明月到她那里去,陪她一块去看看姥姥。子期看着一脸不高兴的明月说:用不用我去?明月放下电话说:不用,我跟妈妈一块去。子期看出明月有点不高兴,便说:看看姥姥也是应该的。明月没有说话,只是看了他一眼,便到卫生间去梳洗了。不一会便走出家门。妻子走后,子期便有点茫然,他常常是这样,一旦定下来的事情突然取消,便会有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心里空落落的,仿佛有什么事情没有办好,总是不能踏实下来。
  • 中国大教育家的故事

    中国大教育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笛鸣悠悠

    笛鸣悠悠

    眷念,是一种情怀,是一份刻骨铭心的爱。当岁月的年轮翻飞,烟尘一路远去,面对故土,眷念也便愈发深切。风来了,且听……这悠悠笛声,似文字,似旋律,似实景,亦是意象,不管怎样,我总感觉到她来自于心灵,来自于心灵深处自然流淌的点点滴滴……
  • 绝色魔尊

    绝色魔尊

    她是魔武大陆的第一美人,同时也是公认的第一废材,堂堂的国舅千金却无法修武,更别说修魔了,不止是凤家,整个云阳国的人都以她为耻。她是魔幻大陆的奇葩,亦是魔界的公主,在她光芒正盛的时候,却被自己的妹妹设计陷害,不幸陨落。天降异象,两个不同的时空发生交融,当奇葩的她与废材的她灵魂融合时,一个完整的、新生的她横空出世。原来她和她本是同一个灵魂,她是魔武大陆的第一废材,她也是魔幻大陆的难得一见的奇才。神宠惊现,空间之谜随之而来,又会面对什么样的危险、挑战,又该如何去面对、解决。
  • 香谱

    香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菩萨本行经

    菩萨本行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闯海南

    闯海南

    疯狂的淘金热潮!小人物的奋斗历程!一批转业军人、大学生、小商贩,闯荡海南,经历了贫穷、卑贱、屈辱、困惑、迷茫、陷阱、欺骗,几乎倒毙在椰子树下;他们同时又享受了爱情、友谊、真诚、援助、机遇、成功。他们在荒芜的旷野中寻找自己的精神栖息地,顽强地对抗着坚硬的现实,招扬着真善美的旗帜……
  • 姑父

    姑父

    我在浙江大学读书的第二年,刚开学不久,就收到父亲的信,照例是聊天,“你妈开始练剑——气功不做了,说是怕走火入魔,天天早上看她拿一支剑出门,我叫她‘亚马孙女战士’。”我笑了。在信的末尾父亲提到,“昨天姑妈来信,你姑父死了。”后面还有一句是说姑父死因的……我甚至不待看完后一句话,立刻把信纸往腿上一搁,为姑妈一家大大地松了口气。我只见过姑父三次。第一次是一九七三年,我十三岁,读小学六年级。那天我正和同院的月兰陶玲在我们住的那排平房前跳皮筋,突然见到有人站在我家门前朝我招手。
  • 我在听风说

    我在听风说

    学生时代的喜欢,是连本子放在一起都觉得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