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6200000008

第8章 知识——想富口袋,先富脑袋(1)

先满脑袋,再满口袋。脑袋满了,口袋自然也就满了。如果脑袋不满,满的口袋也会漏空。

——王选(“三院”院士,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创始人)

书中自有黄金屋

是我家乡的公立图书馆成就了我。如果不能成为优秀的阅读家,就无法拥有真正的知识。我直到现在依然每天至少要阅读一个小时,周末则会阅读三至四个小时。这样的阅读,让我的眼光更加开阔。

——比尔·盖茨(微软董事长,曾连续13年蝉联世界首富)

两年前,笔者曾在中国新能源行业协会工作过一段时间,在此过程中,我有幸结识了一大批成功人士,可谓受益匪浅。我的老板、中国新能源行业协会创办人、秘书长张平老师,是一个大师级的智者,他有一个“当‘二老’、富‘二袋’”理论,给我留下了尤其深刻的印象。

有一次演讲,张平老师援引一位出版界人士的话说:“目前,中国出版的图书至少有一半卖不出去;在卖出去的一半当中,又有一半压根没人读过;在有人读的那一半当中,还有一半人读不懂……究其原因,一来在于中国人把教育看得太重,却不把学习当回事儿,二来人世间最难的事情就是把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把钞票装进自己的口袋。把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的人,我们称之为老师;把钞票装进自己的口袋的人,我们称之为老板。简言之,我们讨论的是怎样当“二老”,怎样富“二袋”这一传统难题……今天在座的都是成功的企业家,但是大家之所以坐到这里,花几万块钱听我在这里忽悠,就是感觉自己脑袋里没货,心里没底。大家今天的成功,自然有能够成功的道理,但是大家心里清楚,你们的成功并非必然,而是在一定程度上赶上了好时代。我自己也曾经经过商,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也曾拎着个蛇皮袋子去广东、深圳,那时候是只要有胆量就能赚到钱。现在不行,十亿人民九亿商,一个比一个有胆量。竞争越来越激烈,赚钱也越来越难。不仅赚钱越来越难,恐怕到手的财富也越来越难保住……”

美国石油大亨保罗·盖蒂也曾作过一个类似的假设:如果把全世界的现金及产业全部混合在一起,然后平均分配给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那么不出半个小时,这些原本财富均等的人的经济状况就会发生明显的改变——有人因为没有能力保卫财产而丧失了到手的一份;有人因赌博一败涂地;有人会因盲目投资受骗上当……这样不出3个月,贫富悬殊的状况就会接近平均分配前的水平!我们姑且抛开这种假设是否成立,它至少说明了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一个人的财富与他的能力紧密相关。如果你本身就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再大的家业最后也不免败坏一空。谁也不想败家,谁都想让自己的口袋更鼓一些。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惟有用知识去武装自己。真正的贫穷,不是口袋空空,而是脑袋空空。发财都有一个过程,才能的积累,也就是金钱的积累。

那么,才能又从哪里来呢?怎样才能脑袋不空钱袋鼓?当然是读书。古人云,“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时至今日,虽说读书已经不再是人们出人头地、成就自我的惟一途径。但每一个成功人士都离不开他的核心价值,而大多数人的核心价值都是前人总结出的宝贵的经验,即从书籍中得来。

孙正义23岁时曾因肝病整整住了两年院,期间他一共读了4000多本书,平均一天5本;

海尔总裁张瑞敏,早在接任海尔之前,就研读了包括《易经》在内的许多企业管理方面的书籍,对企业各方面(财务、销售、人员管理、组织结构)的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学习。由于经常穿梭于世界各地,张瑞敏每次到机场候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候机厅的书店里买最新的管理方面的书籍,然后在飞机上畅游书海。

每年都写一本随笔送给学生的俞敏洪,把读书数量视作新东方招聘高级人才时的重要标杆。他说:“读书多,就意味着眼界更加开阔,更会思考问题,更具创新精神。新东方有一句话叫做“底蕴的厚度决定事业的高度”。“底蕴的厚度”主要来自两方面,首先就是多读书,读了大量的书,知识结构自然就会完整,就会产生智慧;其次是人生经历。把人生经历的智慧和读书的智慧结合起来,就会变成真正的大智慧,就会变成一个人创造事业的无穷动力。基于此,新东方招聘高级人才时都是我面试。我的首要问题就是“你大学读了多少本书,如果你回答只读了几十本,那我肯定不会要你。我心中的最低标准是200本,我自己在大学期间读了800本。而我的班长王强,在大学里读了1200本,平均每天一本。有人会问,读完书忘了跟没读过有什么区别吗?其实完全不一样。就好比谈恋爱,一个谈过恋爱后又变成光棍汉的人,和一个光棍汉相比是有自信的。因为当他看到别人谈恋爱的时候,他会在旁边‘嘿嘿,想当初我也是谈过恋爱的!’”

比尔·盖茨从小就非常努力,他曾经从头到尾读完过整部《世界大百科全书》。成功后的比尔·盖茨曾经说过:“是我家乡的公立图书馆成就了我。如果不能成为优秀的阅读家,就无法拥有真正的知识。我直到现在依然每天至少要阅读一个小时,周末则会阅读三至四个小时。这样的阅读,让我的眼光更加开阔。”后来,比尔·盖茨还发明了闭关读书法:每年进行两次为期一周的“闭关修炼”。在闭关期间,把自己关在一栋别墅中,闭门谢客,读书充电,思考未来。据了解微软发展轨迹的人说,他每次闭关之后,微软都会有惊人之举。

“抢学问”是李嘉诚创造的词语,从小他就深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三岁就能背诵《三字经》和《千家诗》。上小学后,他不满足于老师讲授的诗文,常常把祖屋藏书阁中的线装古籍翻出阅读。长大后,李嘉诚求进步、求学问更是没有一天停止过。他曾经说过:“年轻时我表面谦虚,其实我内心很骄傲。为什么骄傲呢?因为同事们去玩的时候,我去求学问;他们每天保持原状,而自己的学问日渐提高。”

一句话,书中自有黄金屋。不要羡慕有钱人,想富口袋,先富脑袋。

知识是永恒的财富

如何创造财富?大家知道,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应该是主要的源泉,这一点我想还是肯定的,所以创造财富首先还是要依靠劳动。但是,我们对劳动和劳动者的定义在今天应该和一百多年前是不一样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随着人类即将进入知识社会,对劳动者本身,也是从体力劳动为主,逐渐进入以脑力劳动为主的阶段。如果从发达国家来看就很清楚,从我们国家来看,也是在向这个趋势上转变。

——成思危(著名经济学家)

众所周知,犹太人是世界上最聪明、最富有的民族。有人甚至说,犹太人在家中打个喷嚏,全球的富翁都得感冒。那么,犹太人凭什么?

答案是重视知识。在每一个犹太家庭中,孩子刚刚懂事,母亲就会拿出犹太民族的智慧圣典《塔木德》,滳一滳蜂蜜在上面,让孩子去亲吻书上的蜂蜜,并告诉他:“书是甜的,你要爱书。”

犹太人认为启蒙教育越早越好,很多犹太儿童三四岁时便开始接受各种教育,每个孩子走进教室时,都会受到大家热烈的鼓掌欢迎,以让他觉得学习是快乐的。

待孩子再长大些,父母就会问他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毁,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跑呢?”如果孩子回答是钱或钻石,父母就会耐心地引导孩子:“有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吗?”如果孩子实在答不出来,父母就会直接告诉他:“孩子,你要带走的不是钱,也不是钻石,而是知识。知识是别人抢不走的,只要你还活着,知识就永远跟随着你,无论逃到什么地方都不会失去它。只要有它,就有一切。”

几乎所有的犹太人都知道这样一则故事:

一艘轮船航行在大西洋上,船上坐着许多腰缠万贯的富翁和一位穷困潦倒的拉比(智者)。闲来无事,人们侃侃而谈,富翁们情不自禁地炫耀起自己的巨额财富,互相争执,不可开交。最后,贫穷的拉比也加入了进来,他说:“我觉得要论财富,还是我最富有,只是现在我还无法证明这一点。”富翁们也没拿他当回事,心说,你一个穷鬼,吹吹牛罢了。谁知过了几天,在一片险恶的海域,一群海盗无情地袭击了这艘船,他们杀死了船长,然后将富翁们引以为豪的财富全部洗劫一空,所有人都变成了身无分文的穷光蛋。海盗离去后,因船长已死,也无继续航行的资金,这艘船只得停在了最近一个港口。曾经的富翁和拉比依次下船,依靠自己的能力去谋生。这位拉比因为拥有渊博的知识而被当地人所器重,做了当地人的教师,享受着丰厚的待遇和尊敬。而那些习惯了养尊处优的富翁们,却只能干些体力活艰难度日,朝不保夕。后来,富翁们由衷地对那位拉比说:“你那天说的话真对。再多的财富,也有可能在一夜间失去,而一个有知识的人,却会永远富有。拥有知识,等于拥有一切。”

同类推荐
  • 比汗水更重要的是选择

    比汗水更重要的是选择

    很多人因为一个正确的选择而大放异彩,如司马迁、鲁迅、比尔·盖茨。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假如司马迁在死刑和宫刑之间没有选择令男人最为耻辱的宫刑并含羞忍耻地活着、假如鲁迅舍不得放弃医学、假如比尔·盖茨选择了拿哈佛的镀金文凭……那些彪炳千秋的辉煌还会由他们来谱写吗?在美国历史上享有极高声誉的林肯总统认为:所谓聪明的人,就在于他懂得如何去选择。做出正确的选择的确需要智力、眼光与勇气,人在选择时,常常要面对很大的变数、超强的诱惑、艰苦的困难……然而正是因为做正确选择之难,才会有强者与庸夫。
  • 说话不要太老实

    说话不要太老实

    很多时候,老实就是愚笨和无知的同义词;很多时候,说一个人太老实无异于讽刺他是个大笨蛋。你可能常常为以下的问题感到头疼和郁闷:因为不会赞美而无法引起共鸣; 因为直来直去而经常得罪别人; 因为说话不看对象而处处碰壁; 因为枯燥乏味而让人昏昏欲睡;因为口无遮拦而往往灾难连连;因为不懂幽默而不能惠己悦人;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就是因为你说话太老实。说话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它没有你想像的那么容易,也没有你想像的难。如果你能多一点心机,顺着人性聪明谈吐,你就会玩转人脉,成为超人气说话高手!只有无法改变的死脑筋,没有无法改变的穷命运。
  • 妙用人际巧办事

    妙用人际巧办事

    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否直接决定人的生存质量,好的人际关系必需人得主动地搭建与协调,为了帮助读者更有效地掌握这些求人办事的技巧和道理,本书分别从活用朋友关系、同学关系、亲戚关系、父母的关系网以及贵人关系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同时针对使用各种关系办事的方法和技巧,本书也给予了详尽的叙述和剖析。
  • 最受感动的爱心奉献故事(最受学生感动的故事精粹)

    最受感动的爱心奉献故事(最受学生感动的故事精粹)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奇怪的面试、美洲豹的对手、富翁的大房檐、访问敲石工人、最后一片绿叶、“勤”“俭”不分家、栅栏上的钉子等等。
  • 坚持心态的锻炼

    坚持心态的锻炼

    人们对“到底是心灵支配肉体,还是肉体控制心灵”这个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参加争论的哲学家们,称自己为唯心论者或唯物论者,而各执一辞。他们提出了数以千计的论据,可是这个问题仍然悬而未决。个体心理学可能有助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因为在个体心理学中,我们实际上是在研究肉体和心灵的动态相互关系。
热门推荐
  • 从崩坏开始旅行

    从崩坏开始旅行

    因为一场车祸,导致他变得冷血无情,直到回到她的身边后,才明白自己过去所做的一切让她多么的痛苦。夜羽:为了你,我愿意与全世界为敌……崩坏世界、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学战都市、约会大作战、火影、恶魔高校、Re:creators、神印王座、魔改刀剑神域。
  • 琉璃血月

    琉璃血月

    在传说中有一个地方名叫九重天人间天的另一边,住着传说中的神,而中间而是人界,然而在另一边也就是魔界,而地界也就是魔界,里面也住着魔,妖,鬼三界,还有一些异等等。还有就是人鱼族,精灵,等等
  • 梁山上的那些事儿

    梁山上的那些事儿

    北宋靖康年间,政治黑暗,外敌明显,金兵入侵。各路英雄效仿梁山好汉以天下为己任,小五乃圆真道人的徒儿被师父派下山历练,后来加入梁山行列;以康伯夷为首的头领在小五的辅佐下屡次救助被俘之后的两位皇帝,均无功而返,兵马死伤大半;直到二位皇帝病困交加死去时,伤心悲痛,康伯夷以死谢罪。小五回山,圆真道人已仙游。自与同道中人小四、小六开设‘天涯客栈’讲述生平经历。
  • 太上飞行九晨玉经

    太上飞行九晨玉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不想飞升

    不想飞升

    飞升太慢,师傅没面子,飞升太快,师傅也没面子啊!所以,我不想飞升。为了亲朋,只有站立于强者之巅,为了仇恨,只能破碎虚空强行飞升……这是一个胸无大志的修真者的故事,主角最后的成就如何,且看无名慢慢道来……!
  • 教室别恋

    教室别恋

    十年前你是我的老师,十年后你却是我的当事人,我第一个当事人。十年前我有了我们的孩子,但十年后我还是孤家一人,赵宋宁,这辈子你欠了我太多太多……
  • 月幢了禅师语录

    月幢了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养老护理沟通技巧

    养老护理沟通技巧

    本系列教材是上海和佑养老集团经过多年研究、实践与探索,参考并结合国际上先进的养老护理知识与项目管理理念,为提高养老行业从业者的知识及技术水平而编写的,另外该套教材也可用于养老护理员的教育和培训。
  • 丰盛与静默

    丰盛与静默

    林多,清瘦、矜持,是个安静的女子。苏红雪,丰满、挺拔,是个热烈的女子。一个偶然的机会她们成了好朋友。那是在校园外的一个家庭教会,林多被同年的李安娜拉了去听福音。李安娜是个狂热的基督徒,为了传福音,她几乎要放弃学业了。她与林多是室友,自从安娜信了主,没有两个月,另外两个室友都被安娜发展了去。每个晚上,林多在一片热泪盈眶的祈祷声中想着自己的心事。她没有喜欢,也没有反感,依然我行我素。她白天上课,晚上图书馆,素面布衣,过着没有声张的生活。静静地出宿舍,静静地回宿舍。完全没有安娜她们的生活丰富。
  • 狗日的城市

    狗日的城市

    天就要黑透了,金凤才看到一个人影向自己走来。在村头站了一个多点儿,腿有些酸酸的。女人的直觉告诉金凤,那个人影是自己的男人永利。金凤迎上去,接过男人的包,问,事情咋样了。永利说,回家再说吧。儿子小翔在家门口等着爸妈。看到爸爸回来,小翔很高兴,知道爸爸这次去湖城是为了自己上学的事。今年村里有三个孩子考上了一本,都是初中或高中转到湖城上的。尽管小翔在乡中学成绩很优异,永利和金凤还是想让小翔去湖城读书。金凤麻利地给男人端上饭菜,还有一壶酒。饭做好一个多小时了,饭菜都不是太热了。放下饭菜,金凤又转身对小翔说,做作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