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6300000004

第4章 爱情——两情相悦,幸福一生(1)

真正的爱情应该是不带任何功利目的的,爱情应该是自然产生的,自然存在的。自然而然产生一种爱慕,喜悦,眷恋的情感。所以说,爱情不是婚姻的前奏。我们现在大多数人把爱情理解为婚姻的前奏,说婚姻之前要谈恋爱,谈好了就结婚。正因为这样想,所以就有了下联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问题是有道理,因为谁让你把爱情看成是婚姻的前奏呢。你看成前奏了,当然结了婚了,爱情就可有可无了。剩下就是过日子了。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孔庆东

对爱情,要懂得取舍

爱情把我拽向这边,而理智却把我拉向那边。

——奥维德

爱情是个幸福的字眼。在人类的幸福感比重当中,爱情和婚姻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千百年来,人们以各种形式表达对二者的向往,认为得到了他们也就等于拥有了幸福,很多人为此不计后果去付诸各种行动。与此同时,另外一些人却陷入到爱情和婚姻带来的困惑当中,到底是为了结婚而恋爱,还是有了爱情才结婚呢?

说来也是,回答这个问题的确有难度。爱情是和人类历史一样古老的话题,在中国古老的著作《诗经》中,第一篇写的就是关于男女恋爱的场面。《关雎》中写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虽然有诗为证,但现实还归现实,直到今天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爱和被爱都是种感觉。这种感觉与人类的其他感觉一样,有开始也会有结束。无论怎样刻骨铭心的爱情都会随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而烟消云散,能和自己相伴并共度一生的人,还是那位长相厮守的结发妻子。虽然这种生活既没有花前月下的浪漫,也没有甜言蜜语的恭维,但却成为了岁月里沉淀下来的一杯浓酒,甘醇而芳香。然而,不管你信不信,维系这一切的并不是因为爱情,更多的体现为一种亲人彼此之间的需要。这话听起来不大好听,但确实是现实生活当中的真实状态。

随着人们思想观念逐渐开放和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人口的流动性越来越大,在异地短暂的生活当中,任何人都有可能对异性产生感情。然而,现实生活中所要面对的种种问题又让彼此的爱显得渺小而脆弱。这一现象以大学在校生最具代表性,处于青春年华的他们从全国各地汇聚到校园里,四年的相处生活,有过欢乐,也有过眼泪,有过沮丧,也有过激情。所有这一切,都将在四年后的那个初夏面临抉择。

据一份调查显示,在大学生情侣中,一毕业就分手的情况超过了70%,在就业、前途等生存压力面前,爱情脆弱得不堪一击,分手成为必然。大学生小高在谈起自己的恋爱往事时讲到:“刚谈恋爱的时候,我和女友几乎天天在一起,一块上课,一块吃饭,晚上在操场散步。”小高家在外地,女朋友是本地人,家境又好。“现在面临毕业,写论文、投简历、找工作,忙得晕头转向,和女友见面的时间屈指可数。”女朋友的父母给她联系了一家薪酬待遇很不错的公司,上升空间也很大。而身为外地人,他要想在这座城市找份好工作实在不容易,投出的简历不是石沉大海,就是面试后被刷下来,小高的压力越来越大。两人见面的时间少了,矛盾却越来越多,有时候好不容易见一次面,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总会引发一场争吵。面对未来的不确定,两人都感到茫然,当女朋友说出“分手”时,小高甚至没有多少思考,就接受了这样的结果。

不少在校大学生也明白,大学里的爱情,“物质条件”并非首要考虑的,然而一旦走进社会,考虑的东西太多,经济条件是重要的因素之一。但这些并没有使他们放弃人生中难得的一份真爱,即使这份爱情不一定会有结果。心理教育专家认为,大学生恋爱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因为他们年龄相近,且多数住校,彼此了解更多,产生感情也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情。然而,这种情感确实与社会上的一些恋爱不同,它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阶段产生,这种情感很单纯,几乎不带有功利色彩。校园恋人多数会在毕业时选择分手,主要是出于对毕业后现实因素的考虑。校园里的爱情很纯洁,但也代表没有现实基础,走上社会后更难发展。面临毕业,大学情侣不仅要考虑彼此是否在同一个地方工作,还要考虑很多家庭的因素。如果毕业后,不能为爱情搭建经济基础,那分手是不可避免的。随着大学生的成熟,面对现实时,他们会明白对自己的婚姻、爱情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这些改变和成长,带来的分手也很自然。

现实是沉重的,爱情是浪漫的。现实是有条件的,爱情是无条件的。在大学校园里,这些恋人眼中看到的只有对方,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他多余的东西。在生活上,无论对方发生多么大的改变,他们都愿意相依相伴,共同承担。但在爱情上,哪怕是对方的一个小小的疏忽,就会造成自己的伤心难过,会觉得对方的离去是天塌地陷的世界末日。他们需要的不是长久的在一起生活,携手与共,而是在只能容下两个人的爱情世界里享受浪漫。这样纯粹为爱而在一起的两个人,很容易被爱情的火焰燃烧得没有自我,迷失方向,深陷沉沦,于是很容易被爱情本身的翻天巨浪毁击得粉碎。

两个为生活需要而生活在一起的人,他们可以跟对方没有爱情,但必须是相濡以沫才能得到幸福的生活,而不是幸福的爱情。因为他们的需求不再是爱情。所以,双方都体现出一定的包容与克制,能与对方共同面对生活。他们的内心很少受来自爱情的煎熬与伤害,于是能彼此平稳地过渡到一种生活的需要和习惯上来。直到从此相互依赖,不愿与彼此分开。

所以人们常说,爱情不一定等于婚姻,婚姻也不一定是爱情。无论是哪一种,只要彼此配合得好,都能走入幸福的人生。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一定要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是爱情?还是在一起生活?选择好了爱情,就不要苛求能融入漫长的生活中来。选择了一起生活,就不要再过多的计较爱情中的得与失。

别让婚姻埋没了爱情

不太热烈的爱情才会维持得久远。

——莎士比亚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是大家常听到的一句话。似乎一旦走进婚姻爱情就会被埋葬掉,要爱情,就别谈婚姻,有婚姻,就别奢望爱情。俗话说:“婚姻是爱情的延续,爱情是婚姻的基础。”在所有情感中,爱情算得上是最善变的一种情感,要将爱情持久发展下去,最好的途径是通过婚姻,要将婚姻生活过得充实完美,最好的手段就是为爱情保鲜。然而,人的感情是复杂的,许多人由于没有处理好爱情、婚姻、生活三者之间的关系,让自己身陷囹圄而不能自拔。真正处理好三者之间关系又需要对三者有进一步的了解。下面三个小故事就生动地阐释三者之间的关系。

故事一:

柏拉图有一天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

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走一次,

要不回头地走,

在途中要摘一个最大最好的麦穗。

但只可以摘一次,

柏拉图觉得很容易,

充满信心的出去,

谁知过了半天他仍没有回去。

最后,他垂头丧气地出现在老师跟前诉说空手而回的原因:“很难得看见一株看似不错的,却不知是不是最好,不得已,因为只可以摘一次,只好放弃,再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到发现已经走到尽头时,才发觉手上一个麦穗也没有了。”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爱情。”

故事二:

柏拉图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婚姻?

苏格拉底叫他到杉树林走一次,

要不回头地走,

在途中要取一棵最好、最适合用来当圣诞树的杉树。

但只可以取一次,

柏拉图有了上回的教训,

充满信心地出去。

半天之后,他一身疲惫地拖了一棵看起来直挺、翠绿,却有点稀疏的杉树。

苏格拉底问他:“这就是最好的树材吗?”

柏拉图回答老师:“因为只可以取一棵,好不容易看见一棵看似不错的又发现时间、体力已经快不够用了,也不管是不是最好的,所以就拿回来了。”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婚姻。”

故事三:

又有一天柏拉图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生活?

苏格拉底还是叫他到树林走一次,

可以来回走,

在途中要取一朵最好看的花。

柏拉图有了以前的教训,

又充满信心地出去,

过了三天三夜,他也没有回来。

苏格拉底只好走进树林里去找他,最后发现柏拉图已在树林里安营扎寨。

苏格拉底问他:“你找着最好看的花么?”

柏拉图指着边上的一朵花说:“这就是最好看的花。”

苏格拉底问:“为什么不把它带出去呢?”

柏拉图回答老师:“我如果把它摘下来,它马上就枯萎。即使我不摘它,它也迟早会枯。所以我就在它还盛开的时候,住在它边上。等它凋谢的时候,再找下一朵。这已经是我找着的第二朵最好看的花。”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你已经懂得生活的真谛了。”

懂得婚姻、爱情和生活的真正含义,才能在现实生活当中正确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三者关系中,最重要的要数婚姻与爱情的关系。其实,婚姻和爱情同等重要,就看双方怎样经营自己的婚姻了。在进入婚姻之前,双方要了解你自己的性格与爱好,婚后你期待什么样的生活,怎样在婚姻中保持爱情的浪漫。一个好的婚姻里面是应该有浪漫的,而爱情是浪漫的源泉。如果在婚姻中通往浪漫的路被堵死了,就等于为双方的婚后生活埋下了一定的隐患。所以说,选择什么样的婚姻是幸福的,还要从选择什么样的爱情开始。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选择什么样的爱情。

最好的婚姻就是融合,认同彼此的家庭,爱彼此的亲人,接纳彼此的朋友。同时,双方还要学会和婚姻一起成长,也就是说在婚姻里,双方永远都能够体会到情人一样的浪漫。不能因为忙碌和压力而丢失两个人的私人时间,要度假,要休闲,没事聊聊朋友,聊聊世界,评价评价遇到的事,聊聊孩子和老人,这种沟通,会让你们的感情一直很契合。

在生活上,只有双方都理性、有责任感,家庭才会运转得很流畅;作为一对聪明的夫妻,要让家里有浪漫、有天真、有快乐、有梦想,这才是一个平衡的组合。倘若有了上面的这些心理准备,婚姻和爱情不仅可以兼得,还可以变为成就幸福生活的源泉。现实生活中,就有兼顾爱情和婚姻的好榜样。

同类推荐
  • 好心太好前程:心态改变命运,看法决定活法

    好心太好前程:心态改变命运,看法决定活法

    大多数人失败并非由于才智平庸,也不是因为时运不济,而是由于在事业长跑中没有保持一种健康的心态,使得自己最终无法触摸到成功的终点线。与其说他们是在与别人的竞争中失利,不如说他们输给了自己不成熟的心态。本书将现代心理学、成功学的相关理论熔于一炉,通过生动实例,深入浅出的讲解,帮你塑造自己的成功者心态,帮你克服人性的弱点,扼住命运的咽喉,到达成功的彼岸。
  • 31岁小美女的幸福经

    31岁小美女的幸福经

    一个幸福的女人无论走了多远,走得多累,眼神中、仪态里、言语中,永远都抹不掉那种优雅、那份灵秀,仿若一场婉转、一泓深情。内心幸福的女人无论那时多辛劳,别人觉得有多苦,她都能安之若素,最终重返自在安逸。一种途径获得一种幸福,一种幸福洋溢一种气质。幸福的气质是温暖的气质,是迷人的气质。幸福更多的是一种感觉,一种满足安然的感觉。有时候,平安健康地活着,自由自在地呼吸,身边有珍惜自己也值得自己珍惜的人,就已经是莫大的幸福了。
  • 听过很多道理 为什么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听过很多道理 为什么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 生活就像一本故事书

    生活就像一本故事书

    本书从古今中外的众多经典故事中精心选编了300多篇,它们或说理生动,或寓意深刻,或思想犀利,或耐人寻味。通过这些故事来阐述生活中已经发生的、正在发生的、将来还要发生的种种的问题。愿书中的这些故事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抹亮色、一丝快乐,把难言的忧伤变为沉醉的美酒,把午夜的黑暗化为黎明的曙光,让我们的人生之旅变得格外轻松、欢快、达观。
  • 你的高薪是设计出来的

    你的高薪是设计出来的

    薪水操之在我,是自己合理策划的结果。《你的高薪是设计出来的》不仅给职业人肃清了获得高薪的错误意识,还为其设计了一条通往高薪的职业路线。
热门推荐
  • 千金小助理

    千金小助理

    她,米金禾,堂堂米氏企业唯一的继承人,米原达夫妇的掌上明珠,怎么一瞬间就成了失业贫困小白领了?不!小白领至少还有一份工作,她连工作都没有!俗话说得好:落难凤凰不如鸡~这今后的日子该怎么办才好?
  • 大漠厮杀(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大漠厮杀(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记录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厮杀,内容包括阿莱曼之战,突尼斯战役,撒哈拉奔袭,北非补给线争夺战、克里特岛大厮拼,反击意大利等。
  • 穷人为什么穷

    穷人为什么穷

    脑筋死,鲁莾行事欠考虑,心眼少,不懂方圆累自己。本书共十一章,前十章主要谈穷人自身的缺点和问题,最后一章则给出了启发致富的方法,指点了富裕的前途。
  • 中医养生学

    中医养生学

    中医养生学是研究和阐释人类生命发生发展规律、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益寿延年的基础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实用学科。
  • 大宋王朝3

    大宋王朝3

    本丛书立足大宋,介绍了五代战乱的终结、中央集权的强化、右文抑武的家法、首内虚外的战略、穷则思变的改革以及皇帝的荒唐、官僚的争斗等重大事件或现象;同时,从经济、文化、科技等不同的层面重新审视两宋,试图全方位地向读者展示大宋历史的始末。
  • 绝武神皇

    绝武神皇

    【不一样的玄幻爽文】【阅读有奖】我若成佛,天下无魔!我若成魔,佛奈我何!邪神莫无风,帝域至尊,转世重生,这一世,我不做普度众生的佛,我要做让天地都为之颤抖的……魔!
  • 莫一大王:壮族英雄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莫一大王:壮族英雄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本书是壮族民间叙事诗,是关于传奇性人物莫一的神话传说故事。“莫一大王”故事有不少流传版本,我们选取的是河池市民族事务局编的版本,主要整理人为罗健民先生。“莫一大王”被北部壮族地区的群众作为神灵敬奉。他出生时奇异而被视为妖异,具有英雄出世即不凡的传奇色彩,他具有天赋奇异本领,能一箭射到皇帝宝座,能将锁链挣断,能变化身形,躲过一切灾难。他勇敢机智,智斗奸臣,为百姓除害。他具有王者气魄,可以竹鞭赶山,竹节育兵,但最终被国王嫉恨,为保护乡民而牺牲,铸成英雄悲剧的命运。他的形象集中体现着坚韧顽强的壮族民族性格。
  • 百鬼夜行

    百鬼夜行

    我们生活在城市里,每一座城市都有那不为认知的一面。当探索者在午夜触发到那个世界,丧钟又会为谁而响起,你听,死亡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 美景良辰:穆少结婚吧!

    美景良辰:穆少结婚吧!

    他抱着滚下楼梯的的爱人,双目眦红的怒喝:“你欠晴晴的,一辈子都还不完。”一阵撕心裂肺的疼痛。从此!她爱他,他恨她。他如神抵般出现在她的生命中,却又像恶魔般缠绕她十年。五年后,她为复仇而……他抵她在墙角邪气逼人:“你竟然还敢回来。”“所以呢?”她转身进入重症室,他的儿子正命悬一线……【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生活中不可不知的法律常识

    生活中不可不知的法律常识

    人在一生的各个时期中,法定权益有所不同,保护这些法定权益的途径和方法也有所不同。本书将人生不同阶段遇到的法律问题进行梳理,并以生活中常见的详实的案例为基点,以案说法,为您提供全面、实用的各种各样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