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6600000007

第7章 .子死欲停置家中喻

原文:

昔有愚人,养育七子。一子先死,时此愚人,见子既死,便欲停置于其家中,自欲弃去。

傍人见已,而语之言:“生死道异,当速庄严,致于远处而殡葬之。云何得留,自欲弃去?”

尔时愚人闻此语已,即自思念:“若不得留,要当葬者,须更杀一子,停担两头,乃可胜致。”于是便更杀其一子而担负之,远葬林野。

时人见之,深生嗤笑,怪未曾有。

譬如比丘,私犯一戒,情惮改悔,默然覆藏,自说清净。或有智者即语之言:“出家之人,守持禁戒,如护明珠,不使缺落。汝今云何违犯所受,欲不忏悔?”犯戒者言:“苟须忏者,更就犯之,然后当出。”遂便破戒,多作不善,尔乃顿出。如彼愚人,一子既死,又杀一子。今此比丘,亦复如是。

译文:

从前有一笨人,养了七个孩子,其中一个有一天死去了,这个笨人看到孩子已经死了,就想把死孩放在家中,自己却打算要搬出那所屋子。

别人看到这种情况就对他说:“活人与死者要走的道路是不同的,你应该立刻慎重的在远处找个地方把孩子安葬了。你为何把尸体留在家里而自己却要离开呢?”

那个笨人听到这些话后便私下心里琢磨:“如果不能留在家里而应当埋葬的话,就必须再杀一个孩子安放在担子两头,以保持平衡才行。”于是他便又杀了一个孩子,分别放在担子的两头挑到远处埋葬在了林中的野地里。

人们看到这一行为后纷纷嗤笑他,认为这样的怪事从未见过。

这就如同修行的人自己犯了一条戒律,却又不思改悔。悄悄地将错误掩藏起来,自己还假装持戒清净。有知情的人对他说:“出家修行之人,自觉遵守戒律,就如同获取了明珠而不能使它有任何的损害。你现在为什么违犯了戒律却不想改悔呢?”犯戒之人却说:“如果一定要忏悔的话,那我就再犯一条,然后一起悔过。”接着便破戒,做了许多坏事,才开始顿悟思悔。

这就好像那个笨人,一个孩子已经死去,又亲自杀死一个孩子一样。现在这个修行之人的愚蠢做法也是这样。

智慧锦囊:

这则用愚人杀子以凑成一担的荒诞故事,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知错就改,如果执迷不悟,甚至变本加厉的话,只会伤及自身。

以喻引事:

战国时代,魏王想去攻打赵国国都邯郸。正在外地旅行的季梁听到这消息,立即赶回去劝说道:“我在太行山下遇到一个向北走却要去楚国的人,我告诉他说:‘你的方向错了!’他却回答我说:‘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很快!’这个人驾车技术非常高明,但是他这样走下去,只会离楚国越来越远。现在,大王仗着强势想称霸,你越是这样做,离称霸的目的就越远,和那个想到楚国去,反而往北走的人一样。”魏王听了之后觉得很有道理,最后终于放弃攻打赵国的计划。

同类推荐
  • 超越非洲范式:新形势下中国对非传播战略研究

    超越非洲范式:新形势下中国对非传播战略研究

    中非致力于建设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对非传播史中国对外传播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媒体如何报道非洲,为中国对非传播提供了生动范本,从中可选择中国的对非传播战略和外交战略。本书以西方媒体中的非洲形象为研究起点,详细剖析西方媒体与非洲形象建构的关系,认为非洲形象是西方媒体坚持“非洲范式”报道非洲的产物。进而提出中国对非传播实施精英化与大众化起头并进的传播战略,从而巩固中非关系,提升中国在非洲的软实力。从事国际新闻报道、非洲问题报道、非洲问题研究、媒体传播技巧研究、对外传播研究等工作和学习的读者能从本书收益。
  • 最草根生活

    最草根生活

    本书是一部反映中国平民阶层生存状态的纪实力作。以中国当代社会转型时期为时代大背景,展示了一些特殊人群的生活经历,他们身处社会底层,历经动荡曲折,遭遇种种不幸,然而他们处惊不乱,依照自己的生活态度坦然面对世态万象,作为“小人物”艰难而韧性地活在这个巨变的大世界。
  • 季羡林谈师友(典藏本)

    季羡林谈师友(典藏本)

    在我所知道的世界语言中,只有汉语把“恩”与“师”紧密地嵌在一起,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名词。这只能解释为中国人最懂得报师恩,为其民族所望尘莫及。——季羡林交友之道,盖亦难矣。其中有机遇,有偶合,有一见如故,有相对茫然。友谊的深厚并不与会面的时间长短成正比。——季羡林我主要论述的是寅恪先生的人生基本态度,也就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似乎有点离了题,可是我认为,并没有离。一个学者的基本人生态度怎么能够同他的学术思想截然分开呢?以陈先生的人生基本态度为切入口来求索他的学术思想,必能有新的收获。——季羡林
  • 守望声屏:论媒体的责任与自律

    守望声屏:论媒体的责任与自律

    本书收录了“长沙广电杯”深化“三项教育”、治理“五大公害”论文征文活动的上相关作品,一是领导和理论骨干在有关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或撰写的相关文章;二是本次论文正文中的部分佳作。
  • 新闻哲学的思考:以人类认知为参照

    新闻哲学的思考:以人类认知为参照

    全书100万字,分认知之路(引论)、新闻之路、新闻本质论、新闻复杂论、新闻价值论、新闻表现论、新闻超越论七大部分。这是一部构建新闻哲学大厦的奠基之作,一部揭示新闻深层奥秘的鸿篇巨著。它以一线新闻记者的探索和感悟为基础,吸收了新疆经济报20年新闻改革的理论成果,集中西新闻思想之大成,以最新科学哲学理论成果为支撑,填补了中国大陆“新闻哲学”领域的学术空白,为信息时代新闻理论创新做出了新的探索,具有重大学术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热门推荐
  • 传宗接代

    传宗接代

    七十年代初期,一个重男轻女的父亲让侄子顶替了大女儿进城的机会,他畅想着在城里为家族传宗接代。然而留在乡下的大女儿因骗婚被逼而亡,妻子救女心切失足落水命归黄泉……多年后,他又在儿子和侄子及女儿的孩子身上寄托着无限希望……
  • 剑尖上的国术

    剑尖上的国术

    本书《剑尖上的国术》,这本书主要讲述内家形意剑,从功法到招式,是一部介绍国术武技的作品。 我本终南形意仙, 天高地远任往还。 六步神剑今在手, 潜龙腾渊上九天! 轩辕凌霄群号:150895857
  • 学会选择 懂得放下

    学会选择 懂得放下

    学会选择,你的心灵得到了洗涤,生活就会变得简单。人生的苦楚源于不舍得勇敢放下。懂得放下,人生才会得到解脱.快乐才会一生相伴。人要学会选择,选择自己该做的事,才不会委屈了自己。人要懂得放下,放下心中难舍的痛,才不会迷失了自我。
  • 漫漫仙途凡女求仙

    漫漫仙途凡女求仙

    她腾云铁衣在一次打斗中重伤而亡,穿越异世,本是凡女一枚,却无意中落入修真门派,从此,她便踏上了修仙之路,史无前例的劣等资质,在举步维艰的修仙界,一步一坎,一步一阻,一步一泪,面对重重困难,她是否能步步升仙,求得永生,漫漫仙途,红尘缭绕,一步错,步步错,她是否会寻到真爱,仙途受阻,还是斩断红尘,我们一起走进漫漫仙途,凡女求仙。本故事纯属虚构,切勿按照里面的方法修仙。
  • 前世为魔

    前世为魔

    一个现代人机缘巧合之下,遇到了自己的前世挚爱的丫鬟。她却拥有超乎常人的能力,并唤醒了他被尘封了一百多年的记忆!后来竟发现,前世灵魂未灭的挚爱,被封存在了南极五千米冰下……今生为唤醒南极冰下的挚爱,冒险穿越,后得到上古五器之首、蚩尤神器……为得到上古卷轴,救醒挚爱,他堕入魔道,决战上古凶兽最后杀鬼弑灵的巅峰人生!(尸狼盗墓、上古凶兽、上古神兽、前朝僵尸王、怪兽……)
  • 撸撸姐的超本格事件簿

    撸撸姐的超本格事件簿

    匪夷所思的谜案,简洁有力的解答——这就是推理小说迷要的!这里为各位介绍的撸撸姐和助手,就像福尔摩斯与华生,这么说或许不太准确,毕竟撸撸姐不需要坐火车跟踪或与恶犬搏斗,助手则没有战争创伤和老婆。事实上撸撸姐连家门都不出,就能破解疑案。助手嘛,助手随便他吧。他们住在谜一般的城市,身份关系也都是谜,委托人要怎么上门委托案件呢?必须心怀谜团,你才能找到撸撸姐。可能还需要一点理解冷笑话的能力。
  • 梦断桃花源

    梦断桃花源

    二十年前,紫柔的亲生父母在寻访桃花源的途中不幸遇难身亡,被周子同夫妇收养。 二十年后,在桃花盛开的四月天,深得紫柔的搭档高洁倾慕、对紫柔一直着怀强烈的保护欲的陈严,提出再续父辈旧梦——寻访桃花源。 寻访的结束就意味着是梦醒、梦断之时。却不知,一个恶梦正向着他们逼近。 紫婉,在得知紫柔只是父母抱养的女儿时,心里发生了严重的失衡。因为紫婉的买醉滋事,紫柔的老公江汉中在迪吧里与一群流氓发生纠葛时,被流氓手里拿着的刀刺杀。 送往医院抢救的江汉中,在抢救途中被宣告因流血过多而身亡。 谢绝所有人再访的江汉中他妈的背后到底隐藏了怎样的真相?死不见尸的江汉中到底是生是死?----- 人生一世,都是在寻梦、断梦中折腾。梦里结缘;梦里缘散。一切都在缘份里。
  • 我的大明新帝国

    我的大明新帝国

    穿越大明最辉煌的年代,穿越大明最顺的继承人,但是我的目光穿透六百年的历史,现在的辉煌不是辉煌,跟我来重新建立一个真正辉煌的王朝。
  • 我带儿子走进阅读之门

    我带儿子走进阅读之门

    妈妈的教诲,会影响孩子一生;妈妈的失误会贻误孩子的前程。书里作者坦露了自己抚养儿子的心路历程,为了给儿子做榜样而不断改变和提升自己,能够不断重新定位亲子关系中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以应对随时变化的儿子。为了引导儿子阅读入门而“弃牌从文”亲近阅读和爱上写作,与儿子“斗智斗勇”,母子俩一起成长。
  • 校花之至尊高手

    校花之至尊高手

    少年高手陆辰在酒吧里救了个知性美女。第二天开学,他发现讲台上的女老师竟然是昨天的那个美女。更巧的是,家里偷偷给陆辰安排的校花未婚妻也在这个班……大学校园,陆辰的生活是非常的有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