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43400000004

第4章 偏见书

朱航满

观念写作的失败

—对莫言长篇小说《生死疲劳》的不同理解

每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在欧洲的隆重颁布,都会在遥远的东方国度里产生一阵关注和讨论的热潮。尽管许多中国作家均以不同的姿态屡屡表达自己对这个奖项的意见,但都不能掩饰他们内心复杂的心情。而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马悦然先生曾经宣告中国有三位作家具有获得这个奖项的可能,即莫言、李锐和曹乃谦。诺贝尔文学奖对于中国作家,就像一个漩涡,更何况是这三位被看好的中国作家。那么,他们的写作很难免就会带有向某种价值体系靠近的观念写作倾向。为此,我想谈谈莫言最新的长篇小说《生死疲劳》。

《生死疲劳》是一部奇怪而混杂的小说,也是一个浮躁的失败文本。这部小说的大致内容是“靠劳动致富,用智慧发家”和自信平生没做过亏心事的地主西门闹,在上世纪中叶那场土地改革运动中被枪毙,他那不屈的灵魂满怀冤屈与仇恨大闹阎王殿,却在阎王的欺瞒下转生为驴、牛、猪、狗、猴,最后以蓝大头—蓝家第四代的身份降生人世。完成了农民与土地,时间与记忆的写作命题。看着这立意,似乎不错,但之所以是失败的,也正因为这种诺贝尔文学情结在作祟,让作家莫言没有根据地想象出一部中国的史诗出来,以满足西方读者或者专家的口味。由此,我们不妨先来简单回顾一下莫言的写作历史。在莫言的早期小说中,他是以先锋小说作家的姿态出现的,其洋溢的才华很快获得了公认,而他以西方现代小说形式的写作让西方的读者很快找到了一种熟悉的认同,这也是莫言的小说很快在同类中国作家中走出国门的原因。但另一个问题是获得成功的莫言在写下一系列的小说作品之后,是在进行没有超越的复制性写作。如果按照诺贝尔文学奖对东方作家的欣赏,从几个已经获得此奖项的东方作家来看,大致可以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具有东方文化的底蕴,二是有西方的现代人文精神,满足这两点,才能够符合西方文学观念的认同。为此,我以为莫言在写作长篇小说《檀香刑》的时候,才似乎逐渐明白这样一个写作的观念。

然而小说《檀香刑》尽管才华横溢,作家一改原有的写作模式,试图“大退步”回归到中国传统之中,但这部小说却又完全违反了现代小说所具备的人文精神,作家在不可控制的才华喷发中制造了感官的狂欢,而漠视了人性的存在,因此遭到了诸多批评家的批判。《檀香刑》的失败,促使莫言写作了《生死疲劳》,这部小说我以为是莫言小说的复仇之作,因此写得匆促、激烈,但可惜浪费了才华。为了使作品具有东方神韵,莫言在小说中试图书写半个世纪中国人命运的历史,于是采取中国章回小说的形式,采取了动物“六道轮回”的视角,从而用这种荒诞、夸张和神秘的方式来图解半个世纪中国人生存的命运。但可惜莫言的这部长篇小说并不具备中国传统章回小说的精神,只是简单地在小说的内文标题上做了一些文章,成为吸引外国读者的小花招而已,而所谓宣扬的“向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叙事的伟大传统致敬”则显示了作家学识上的浅薄。再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六道轮回”的应用,这本身应是一个极为传统而又有现代精神的视角,但莫言在写到一个地主半个世纪的轮回中,忘记了自己笔下人物角色与命运的转化,很快又进入到了自己语言狂欢的状态之中,而忘记了自己所塑造的驴、牛、猪、狗、猴等动物所具备的独特性,所有变化的角色也不过只是人披上一张动物的毛皮在继续演戏而已。这样,小说的这种回归传统的神秘文化就显得矫揉造作与浅薄潦草了,也只能成为吸引外国读者和学者的小花招而已。再说“六道轮回”,本应该是一个佛教的用语,佛说:一切众生,沉沦三界之内,由其所作之罪业不同,因而轮回六道当中。六道其实应称为“六凡”,它与“四圣”相对,佛家统称“十法界”—四圣六凡。四圣是指佛、菩萨、缘觉、声闻四种圣者的果位,乃圣者之悟界;六凡则指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及地狱等六界,为凡夫之迷界,亦即六道轮回的世界。为什么会有六道轮回?那是因为有情众生,起心动念。所谓一念心生,则入三界;一念心灭,则出三界是也。然而构成“六道轮回”的基础却不是荒诞的魔幻主义,它具有极缜密的逻辑关系,那就是因果业报。所谓善念生三善道,恶念生三恶道。显然,莫言并没有认真研究过宗教,而是想当然的认为“六道轮回”就是简单的畜生道,造成了人物六次轮回,而这六次轮回显然是作家疲惫地为了凑够数目而费心写作的结果,实在降低了小说写作应有的文化意蕴。

当然,仅仅把“六道轮回”的概念作为小说评判的尺度是不正确的,因为莫言并不是为了写作一部宗教小说,“六道轮回”只是小说的一个外衣而已,因此失败的外包装并不能否定整部小说。那么,我们再来读读这部小说的精神尺度。《生死疲劳》吸取了小说《檀香刑》失败的教训,在这部小说中,莫言在积极扮演一个现代启蒙知识分子的形象,试图通过自己对中国历史以及人物命运的解读,来关怀现代中国人生存的状况与个性。但我读来,依然有某种隔阂,作为农民出身的小说作家莫言,他所具备的这种西方人文精神不是从自我的内在精神中生长出来的,而是通过对西方文化的简单认知,甚至是对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奖标准的简单判断得出的结论,这就造成了这部看似有启蒙与批判意识的小说背后,依然是作家的一颗冷漠与隔阂的心灵,因为它缺乏一种来自生命体验中的热力,促使作家的心灵沸腾之后完成写作。也因此,《生死疲劳》中莫言对于小说人物命运的变化采取的这种变形与夸张的处理,则带有某种猎奇的心理,完全忽视了人物性格在不同角色变化和时代环境中的人性关怀,诸如在写到变化成猪之后,作家又开始了自己狂欢化的叙述,造成了语言视觉上的奇观,那种人文精神的内在的东西被完全消解掉了。同时,在莫言所塑造的另外一个虚幻的世界中,作为统治秩序的法则同人间一样残酷与可怕,而所有的反抗则因为动物性的变化而显得无力,因此几次轮回只能成为生命的反复变化,而没有实际的现代意义,成为一种无味且没有意义的重复写作。

但莫言毕竟是有一定自觉意识的作家,善于吸收和调整自己的写作,可惜这种吸收和调整总是在仓促之中匆匆完成,而来不及咀嚼和消化,因此造成了他对很多现代精神的误解和处理失当。在小说《生死疲劳》的最后,莫言试图通过一种具有绝对现代化和超未来的结局来达到某种超越性,但这种超越性限制在作家虚无缥缈的精神范畴之中,而没有建立在作家对于中国社会和文化以及其历史发展真实和完善的分析与研究之中。莫言的写作经验来自于他的童年经验,因此他在童年农村的生活经验成为他小说中的重要资源,但他写作的内在经验是停滞的,因此在小说《生死疲劳》中,可以观察到莫言对于中国乡村的认识是没有深入变化的,而是一贯地停留在一个认识层面之上的。因此,他的小说叙述就造成了他的小说建立在有限的经验基础之上,任由想象进行虚无缥缈的虚构和创作,由此导致他的绝对超现实和后现代性的结尾在我读来就显得做作和极度的不自然。

也因此,可以看出莫言的长篇小说是一部主题先行的观念写作小说,在这部小说还没有开始创作之前,作家已经完成了自己对于小说所要表达的精神诉求进行的准备和定位,那么作家所要完成的就是进行组合与写作,而由此造成的观念写作必然是失败的文本组合。造成这种文本组合的另外一个原因,对作家莫言来说,则主要是诺贝尔情结所造成的后果,那种对于东方文化与西方人文精神和现代小说手法的简单运用,就试图来完成一部杰作的想法是可笑的,也是根本无法驾驭和完成的。因此,可以看出莫言的写作已经进入了一种观念写作的圈套,这种观念写作的圈套成为其写作失败的原因。但愿如《生死疲劳》这样奇怪而笨拙的小说不要成为作家继续复制的文本,而应该成为自己对观念写作的一个纪念碑。

同类推荐
  •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4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4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唯一区别于动物的要著所在。
  • 那些回不去的旧时光

    那些回不去的旧时光

    怀旧是从何时开始的?从春天第一片花瓣飘落的时候,从冬日第一个雪人融化的时候,从大学第一个学期结束的时候,从工作第一个项目完成的时候,从一位同路人匆匆转身的时候,从你说“我喜欢你”的时候。怀旧是因为旧时光的无以复刻。往事或许明朗简单,温柔清丽,或许酸涩孤独,伤痛迷惘,但岁月的光线总会把它们一一暖化,镀上一层柔和朦胧的光晕。记忆就如一潭无风似镜的湖水,过往人事皆幻化成条条小船,于湖心平静无声地漂泊着。清晨拉开窗帘,阳光斜射到墙面的贴画。那幅画恰好是凡·高的《向日葵》,冥冥之中还在不停积攒阳光。
  • 我的高考:南京大学1977、1978级考生口述实录

    我的高考:南京大学1977、1978级考生口述实录

    1977年10月21日,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对高等学校招生制度进行改革。同一天,《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搞好大学招生是全国人民的希望》。在无数人彷徨的身影中,恢复高考的消息传遍中国,一度前途灰暗的青年人看到了希望。1977年12月,全国各省十三届高中毕业生——570万人涌向了高考考场,踏上了改变自己命运的征途。1977年的寒冬,考场上却散发着郁郁勃发的生气,数百万考生正在用自己手中的笔,书写着未来的轮廓。第二年春天,27.3万大学新生踏入大学校园,在高校停止招生的十年寒冬后,终于等到了春回大地。1978年9月,新一轮的高考再一次拉开帷幕,前后两届共1000多万的考生,重新燃起了掌握自己人生的激情。
  • 墨染时光梦笔寒

    墨染时光梦笔寒

    文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它以文字展开广袤的世界,触动人的内心情感。尤其自20世纪初“白话文运动”以来,中国的文学焕发出新的活力,“美文”亦随着白话文的推广而生长发芽,开花结果,受到人们深深的喜爱。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农夫诙谐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农夫诙谐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热门推荐
  • 餐桌故事

    餐桌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曾国藩传

    曾国藩传

    本书是国内首次原版引进的由西方学者撰写的曾国藩传记。面对横扫大清的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白手起家创建湘军,于重重危难中摸索出治军之策、战阵之法,以其韬略智慧历时11年终获胜利。之后,在直隶总督任上他主持处理了影响深远的天津教案,并且力主整肃朝政,选拔新型官员,倡导洋务运动。黑尔博士采用近200种亲历者资料,着眼晚清民政、军事的颓败大局,生动讲述了曾国藩出将入相的非凡一生。
  • 戍卫一生:我们的红色警卫生涯

    戍卫一生:我们的红色警卫生涯

    本书主要讲述了刘辉山、古远兴十几岁时在家乡江西参加革命,后成为保卫中共中央首长的警卫战士。他们跟随中央红军爬雪山、过草地,九死一生到达延安,护卫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人转战陕北,挺进北京,参与组建中央公安纵队第二师,保卫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文革”期间,他们继续警卫受冲击的军委首长,并奉命执行特殊任务。他们见证了新中国诞生的艰苦卓绝历程和人民领袖纵横帷幄的风采。
  • 逆穹齐天圣

    逆穹齐天圣

    如来,蚩尤,都准备好了,悟空,你准备好了吗!?
  • 睽车志

    睽车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儿童趣味脑筋急转弯

    儿童趣味脑筋急转弯

    本书精选了近千条适合孩子阅读的脑筋急转弯,选条注重健康、趣味、巧妙,同时每页还设有幽默有趣的小拦目,让你在紧张的挑战中得到快乐与智慧的双重收获。
  • 腹黑爹地坏坏坏

    腹黑爹地坏坏坏

    独自到爱琴海旅行,却与异国帅哥共同谱写了几日的激情,不曾想潇洒的“抛弃”人家后——竟生出一个异能儿子!听闻他要去找别人,呸,试试看!儿子,咱们找你那个花心爹地算账去!精彩片段身世篇——妈咪,为什么我没有爹地?——谁说你没有?难道你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吗?——那我爹地在哪里?——他去了很远的地方。——妈咪,你是用电视上的话来骗我吗?——额…宝宝篇——妈咪,我饿了。——等一会儿,做完报告就给你煮饭。——妈咪,你吃荷包蛋吗?给!——儿子!你、你、你手上着火了!!!——不着火怎么给你煎蛋啊?笨妈咪!寻夫篇——儿子,一会儿见了你那个不肖的老爹,就抱着他大腿哭!——哭什么?爹地死了吗?——还没,如果他敢娶别的女人,就必死无疑!——那我烧光爹地的头发,别的女人就看不上他了。——笨啊你!他变丑了怎么配得上你老娘我啊?!本文女主独立自强,宝宝强悍可爱。且看宝宝如何守护妈咪,去找回坏爹地吧!是不是宠文?那绝对是!爹地深爱着妈咪呢!每天保证更新,收藏给力的话还会视情况多更!保质保量哈!如果各位亲们喜欢菲儿的文,果断的收藏吧!菲儿的新文《赖上二婚老婆》菲儿的文:《鬼医妈咪偸个娃》《绅士老公,你够了》《残宠悍妃》好友的美文:乔茉児《重生—前妻买一送一》苡潆枫《狼少的通缉军火妻》潇漠《绝色爹爹你不行》
  • 别输在时间管理上

    别输在时间管理上

    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共性:他们都会认识自己的时间,计划自己的时间。成功与成就的开始往往在于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掌控自己的时间。
  • 戴尔·卡耐基全传

    戴尔·卡耐基全传

    他生于贫苦农家,却积极乐观向上;他经常遭人嘲笑,却勇于挑战自我;他初涉职场举步维艰,却能得到老板的赏识重用;他曾腼腆自卑,却成享誉世界的演讲人。他是谁?他就是20世纪最伟大的成功学大师,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戴尔·卡耐基!读透卡耐基这个人,学习他的演讲、推销、为人处世艺术!本书讲述了从草根少年到享誉世界的成功学大师、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戴尔·卡耐基传奇的一生。
  • 天尊往昔

    天尊往昔

    万古一念皆尘烟,琴动引人忆旧年。当过往万物皆离去,可有人记得昔日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