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4400000006

第6章 上卷 徐图自强 (1)

己能立志,无于求人

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

若自己不立志,则虽日与尧舜禹汤同住,亦彼自彼,我自我矣,何与于我哉!

——《曾氏家书》

青年时代是一个人立志进取的黄金时代,因此曾国藩抓住时机,叮嘱各位弟弟乘着大好年华立志猛进,作出一番事业。他认为,如果一个人能够立下伟大的志向,那么他就可以成为圣贤豪杰,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取决于志向的大小。

曾国藩的一生,就是立志成才的最好写照。他曾赋诗明志:“树德追孔孟,拯时俪诸葛。”他立下不仅要像孔孟一样立德,而且要像诸葛亮一样建立功业的志向。

在立德上,曾国藩处处以先贤的言行原则来要求自己。咸丰九年,在与太平军生死决战之机,他以中国几千年来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共33人为素材,做成《圣哲画像记》一文,并命儿子曾纪泽画出这33人的画像来,悬挂在房间里,作为每天端详、反思自省、终身效法的标准人物。官运亨通本该静享清福的时候,他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另一志向——建功立业。于是放着“部长级”的高官不当,跑到湖南老家训练湘勇。后来屡战屡败,终于平定了大乱,他也因战功实现了自己封侯拜相、“手提两京还天子”的远大志向。

历史上立志成才的人物还有很多,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万斯同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

清朝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小的时候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一次,万斯同由于贪玩,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开始很生气,后来从《茶经》中受到启发,渐渐发现是自己不对,于是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万斯同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中的《明史》的编修工作。

万斯同的故事告诉我们,远大的志向可以使一个顽皮的孩子成长为伟大的人物。那么,一个人究竟该以什么作为自己志向的标准呢?曾国藩振兴民族为己任,我们也应该有自己的壮志。当然,不一定每个人都能成为左右民族命运的人物,更多人是要在平凡的岗位上,配合那些英雄去实现远大的目标,这样也是精彩的人生,也是立志的一种。今天活跃在影视圈中的王宝强,就是一位凭借志向,从平凡走向精彩的人。

8岁那年,王宝强“决定不能在村里待一辈子,一辈子种地没意义,一定要出去闯”。于是他怀着电影梦想去了少林寺,因为深受李连杰电影《少林寺》的影响,王宝强以为去了那里就可以拍电影。在少林寺当了6年的俗家弟子,除了练了一身“真功夫”之外,王宝强连“拍电影”都没有见过一次。这时,他才相信了寺里的和尚对他说的话:这里不是拍电影的地方。16岁的时候,王宝强决定去“能拍电影的地方”——北京。到了北京以后,他常常风餐露宿,蹲在摄影地周围等待上镜的机会。即使只是一个群众演员,他也百分之百地投入。终于,从“傻根”到“许三多”,他没有辜负自己的志向,走进了自己盼望的电影世界。

回头看看自己这近十年来所走过的路,王宝强把自己比作《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在我看来,许三多就是一个靠精神活着的人——每个人都觉得这个人不可能成事,但他偏偏就是成事了。我觉得这个人物最大的价值就是:再怎么自我感觉渺小的人都能从他身上得到鼓舞——大家总比许三多强吧,连他都能成功,我们只要用心,凭什么不能成功呢?我跟许三多确实挺像的。当年我说自己要当演员,身边没一个人相信,不是不相信我的决心,而是不相信我有成为演员的可能。只有我相信,我每天都跟自己说:‘王宝强,你一定能成!’最后真的成了。”

青少年朋友,只要你立下一个远大的目标,并矢志不渝的努力,总有一天会得到幸运之神的眷顾。

箴言

1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

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 

3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

——塞涅卡

自强者未必处处胜人

弟所谓自强者,每胜一筹,则余不甚深信。一身之强,当效曾、孟修身之法与孔子告仲由之强,可久可常。此外斗智斗力之强,则有强而大兴,亦有因强而大败。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刚不可。

《曾国藩家训》

在曾国藩的弟弟看来,自强不息的人必定在任何事情上都胜人一筹,曾国藩当即表示反对这种想法。他说:“在修身上,应当效法曾、孟等先贤,要持久而且长期地要求自己。但是除此之外,在智力和势力上与别人争斗、处处争强好胜,有可能因为好强而成功,当然也有可能因为争斗而失败。我们在修身上求自强,但是在和别人比较的时候,万不可求强。”

曾国藩之所以这样说,正是因为他的人生经历中,有很多的起伏,他与太平军的对战,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甚至产生过放弃的想法。因而他劝诫弟弟,不要一味地争强好胜,有时候可能会被争斗而拖累,伤害了自己。

我们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但是不能以同样的态度去要求别人,更不用说是要按照自己的标准去和别人一较高下了。

有一位钢琴师,在大海上出生,一生都没有下过船,但是他的琴技闻名遐迩在陆地上也小有名气,他有一个很独特的名字,叫做1900,是因为他出生于1900年。不久,有一位自称钢琴大师的人杰里主动向他挑战。

第一回合,杰里为了炫耀自己,也想嘲弄对手,便以自己擅长的抒情手法弹了一曲,听完此曲,很多人心神荡漾。而1900以一首简单平和的《平安夜》来回应了杰里,表示自己不想去计较琴技的高低,而是想表达自己的感情。

到了第二回合,杰里决定用自己的成名曲来一举击败1900,他这次演奏的曲子不仅感情充沛,对技巧要求也十分高。杰里表达得很完美,连在一旁听音乐的1900都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作为回应和致敬,1900将杰里的旋律又弹了一遍。虽然很多人都发出嘘声,但是杰里觉得,还没有人可以对他的旋律做到过耳不忘,看来此人不寻常。

因而在第三回合,杰里心里只装着比赛的胜利,于是选了一首考验技巧的曲子。但是这种做法,已经背离了音乐的真谛。杰里的目空一切激怒了1900,原本谦和的1900听到杰里开始第三首演奏前的辱骂之后,他起身对杰里说:“是你自讨没趣的。”然后,用精湛的琴技和快得令人眩晕的指法,完全战胜了杰里。

这个故事是一部电影中的经典片段。自以为天下无敌的钢琴大师去“教训”主人公,最后反而被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打得一败涂地,声名狼藉。而让他沦为人们的笑柄,不再敢在钢琴面前抬头的,正是他处处要“在胜人处求强刚”的好胜心。

为什么曾国藩反对与人争强?从表面上看,是因为曾国藩知道争强的危害,怕弟弟自讨没趣,深一点挖掘,我们会发现,就像杰里炫技是背离音乐本身一样,与人争强好胜也是背离修身自强的本来意味的。

自强,顾名思义,就是要强大自己。一个人的强大与否,不在于得到多少赞扬和头衔,而在于有多少真才实学。真正懂得这一点的人,才能够看开自己与别人的不同和优劣,才能够真正地接近自强的境界。

孔子到了周公庙,每件事情都要问一问。有人觉得他的行为很好笑,于是说他:“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谁说叔梁纥的这个儿子懂礼呢?他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问。孔子听了之后便说道:“是礼也。”每件事情都向别人请教,这正是礼啊。

孔子不仅在礼上出处虚心请教,平时教导弟子,也告诉他们:“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子是一个有声望的智者,身边有弟子三千人。但是他并不认为自己就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了,有时甚至向三岁小儿请教。可见一个人的魅力大小,并不完全取决于他的知识的多寡,而在于他的涵养是否到了更高的境界。自处的时候知道要虚心自强,但是到了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有克制不了自己的好胜心,甚至争强好胜、弄虚作假,即使没有受到直接的损失,至少也与真正的修身又远了一段距离。青少年应该看到这其中的厉害,谨慎选择。

箴言

1响鼓不用重锤,快马不用鞭催。

——俗语

2 放荡功不遂,满盈身必灾。 

—— 张咏

3 昂着头出征,夹着尾巴回家,是庸驽而又好战的人的常态。 

—— 冯雪峰

好胜心要用在自修上

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若志在胜人处求强,其能强到底与否尚未可知,即使终身强横安稳,亦君子所不屑道也。

——《曾氏家书》

曾国荃(曾国藩九弟)由于年少气盛,对官场中的互相倾轧往往沉不住气。曾国藩素来谨慎,对此早有察觉,但他也不忍心一盆冷水浇熄九弟身上的豪气,于是在给九弟的回信中,就其“强者每胜一筹”的看法提了些建议。

首先,曾国藩肯定弟弟图强的看法,争强好胜是一个人自强不息的表现,但自强的出发点很重要。如果是出于自我修养的考虑,就会集道义于一身,凡事从自身出发,通过战胜自己而求强,这才是图强的长久之道。反之,如一味逞强斗狠,就等于把自强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把别人的失败作为自己进步的台阶,那么这种强就毫无道义可言,是肯定不会长久的。

历史上,以争强好胜而终至惨败的例子有很多,李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李斯和韩非本是同学,但他知道韩非的本事比自己大,害怕秦王重用他,对自己的前途不利,就在秦王面前讲韩非的坏话。他说:“韩非是韩王的同族,大王要消灭各国,韩非爱韩不爱秦,这是人之常情。如果大王决定不用韩非,把他放走,对我们不利,不如把他杀掉。”秦王轻信李斯的话,就把韩非抓起来,李斯和姚贾串通,毒死了韩非。“焚书坑儒”也是由李斯首先提出的建议。他的《焚书议》,秦始皇很欣赏,于是下令在全国范围内焚书,把秦记以外各诸侯国史书和私人收藏的《诗》、《书》、百家语等通通烧掉。秦王死后,李斯又继续建议秦二世以严刑酷法治理国家。后来,李斯因触怒秦二世被捕下狱,李斯这次成了被陷害的人。赵高借机说李斯与其儿子李由谋反,对李斯严刑拷打,李斯被迫承认谋反,在秦二世二年(前208年)七月被杀。

李斯一味争强好胜,陷自己于不义,最终难免死于自己布下的陷阱。通过战胜对手来强大自己,从道义讲,是在损人利己,与道义相悖,失道必然寡助;从修身上讲,则是舍本逐末,不重自我提升,就像缘木求鱼不可行。青少年立志自强,也应当从自我出发,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根本。乔丹的故事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乔丹在公牛队时,皮蓬是公牛队最有希望超越乔丹的新秀,他时常流露出一种对乔丹不屑一顾的神情,还经常说乔丹某些方面不如自己,自己一定会超越乔丹一类的话。但乔丹没有把皮蓬当做潜在的威胁而排挤,反而对皮蓬处处加以鼓励。有一次比赛结束后,乔丹问皮蓬:“我们的三分球谁投得好?”皮蓬有点心不在焉地回答:“你明知故问什么?当然是你。”因为那时乔丹的三分球成功率是286%,而皮蓬是264%。但乔丹微笑着纠正:“不,是你!你投三分球的动作规范、自然,很有天赋,以后一定会投得更好,而我投三分球还有很多弱点。”他还对皮蓬说:“我扣篮多用右手,习惯地要用左手帮一下,而你,左右都行。”这一细节连皮蓬自己都不知道,乔丹宽广的胸怀让皮蓬大受感动,也让他为自己平时的争强好胜而感到羞愧。

从此以后,皮蓬和乔丹成了最好的朋友,皮蓬也成了公牛队17场比赛得分首次超过乔丹的球员。而乔丹这种无私的品质则为公牛队注入了难以击破的凝聚力,从而使公牛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神话。

乔丹就是曾国藩赞扬的那种懂得在何处求强的人。他除了自己不断进步之外,还敢于鼓励可能超过自己的队友,因为他知道,别人的强弱无关与自己的能力无关,真正能使自己提高的,是不断地战胜自己。

箴言

1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

2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

——《荀子·修身》

3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

——《商君书·画策》

同类推荐
  • 老子著经大传

    老子著经大传

    《老子著经大传(上下册)》中国第一位哲学家是老子,被称为“哲学之父”;他著的《道德经》,被尊为“万经之王”,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建立了相当完整的哲学体系,处于主干地位。当年的老子是怎样著这部博大精深的《道德经》呢?尽管《道德经》的注释本不下几百种,但没有一本能解开老子是怎样著经之谜的。这部书的出版,正好填补了这个历史空白,对研究道家学说是有益处的。
  • 现代新儒家直觉观考察:以梁漱溟、冯友兰、熊十力、贺麟为中心

    现代新儒家直觉观考察:以梁漱溟、冯友兰、熊十力、贺麟为中心

    本书为教育部课题成果。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存在着这样一个现象,即早期现代新儒家都推崇直觉方法。本书试图由此挖掘早期现代新儒家四位先生关于直觉问题的思想资源,梳理出直觉理论脉络,并以问题为中心,彰显直觉在达到形上智慧中的功用;力求为直觉找到真正的根基,在一个更加真实的立场中实现直觉与理性的辩证融通,彰显人性的真实性、丰富性和自由。
  • 智慧书

    智慧书

    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三部智慧奇书之一。本书汇集了300则绝妙的格言警句,论及识人观事、慎断是非、修炼自我、防范邪恶等处世智慧和谋略。自1647年问世以来,深受读者喜爱,历经几百年时光淘洗而不衰。
  • 章太炎思想研究

    章太炎思想研究

    是20世纪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章太炎生平、思想与学术的学术专著。章太炎被鲁迅誉为“有学问的革命家”,是开创中国近代思想与社会大变动的第一代披荆斩棘者中的杰出代表。本书依据大量第一手资料,包括章太炎的大批手稿和他所阅读过的各种书籍,结合中国近代社会和革命变迁的实际,展示了章太炎走出完全脱离实际的旧书斋而投身革命的曲折历程,以及他力图通过对西学有选择的吸收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扬弃与更新的真实状况。章太炎的思想、学术及其革命生涯。是中国近代社会与革命的一面镜子。
  •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的秘密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的秘密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的秘密》主要内容包括:所谓原始积累、关于资本论、社会分工几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原始积累的秘密、对农村居民土地的剥夺、压低工资的法律、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的产生等。《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的秘密》按章节划分,每个章节都提取出经典语录、文章与文章之间,书与书之间,相互呼应。无论你从哪个段落开始阅读,都可以使你走向整体,进而了解《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的秘密》。
热门推荐
  • 穿书后抢了主角的光环

    穿书后抢了主角的光环

    穿成炮灰配角后,江玥只想好好的挣钱养相公们,不作死,过平凡的日子。没想到因为她的改变,剧情走向变化。莫名奇妙成了世子,她努力降低存在感,只求女主不要灭了她,可是女主老是往她身边跑,然后…一不小心就抢了主角的光环。
  • 腹黑暗帝逆天妃

    腹黑暗帝逆天妃

    他是强大恐怖的黑暗之王,她是囧囧穿越的盗墓强者。当两个极品相撞,整个大陆注定风起云涌,囧事连连。“女人,嫁我,娶我,二选一!”她坏笑连连,满眼算计,“我只喜欢躺着不会说话的……尸体。”男人闻言,邪魅一笑,倏然搂着她跳入棺中,“这样更好,我们连拜堂都省了!”【本书原名嫡女风华:腹黑暗帝盗墓妃】
  • 似水流年

    似水流年

    有时候我也会想,这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等到终于要离开这一切的时候,我才发觉,对他的爱早已深入骨髓。如果我们不曾互相伤害,该多好……-------------------如果时光真的可以倒流,请让我遇到你,静止在跨越三百年的凝眸。如果可以相守,我愿陪你走到生命的尽头。只是这似水流年,从不肯为谁而停留……谁来告诉我,该怎样面对这时光的洪流?——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第二部《清韵:似水流年》←非穿越、《似水流年》姐妹篇《如花美眷》筹划中,敬请期待~】
  • 续眉庐丛话

    续眉庐丛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认真胜于能力

    认真胜于能力

    世上万事最怕的就是“认真”二字,伟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曾经说过:“谁肯认真地工作,谁就能做出许多成绩,就能超群出众。”毛泽东也曾说:“做任何事情最怕认真。”无论你在工作中遇到什么困难,只要你拥有了认真这一法宝,就能够战胜它、获得成功。可见,认真做人、认真做事、认真生活不应该只是一种态度,更应该是做事必备的品质,应作为目标努力去实践。
  •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一书源于最受欢迎的国际名校公开课之一《哲学:死亡》。在这本通俗易懂的哲学著作中,谢利·卡根教授挑战了对于死亡,许多我们习以为常或未经深思的观点,邀请读者系统反思死亡的哲学之谜,以更清晰的概念探讨死亡的意义为何,从形而上学到价值观,认真、理性地思考生命和死亡的真相。有了对死亡的深刻意识,才会有对生命价值的深刻了解。蒙田说:“探讨哲学就是学习死亡。”
  • 三要达道论

    三要达道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基督山伯爵(套装上下册)(译文名著精选)

    基督山伯爵(套装上下册)(译文名著精选)

    《基督山伯爵(套装上下册)》是法国著名通俗历史小说家大仲马(1802-1870)的代表作。法老大副堂泰斯船长委托,为拿破仑党人送了一封信,遭到两个卑鄙小人和法官的陷害,被打死牢。狱友法里亚神甫向他传授各种知识,并在临终前把埋于基督山岛上的一批宝藏秘密告诉了他。堂泰斯越狱后找到了宝藏,成为巨富。从此名基督山伯爵,经过精心策划,报答了恩人,惩罚了仇人。本充满浪漫的传奇色彩,章章奇特新颖,引人入胜。
  • 大小诸证方论

    大小诸证方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邪恶催眠师

    邪恶催眠师

    九月九日,上午八点二十三分。刑警队会议室。今天一早,梁音得知刑警队要借调自己,她的心情颇为兴奋。相较于法医这样的幕后角色,她更喜欢在第一线与犯罪分子展开面对面的较量。可是到刑警队与罗飞碰面之后,她才发现这事并不像自己预想的那样愉快。“陆风平?” 女孩一听到这个名字便瞪大了眼睛,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罗飞见状猜测道:“你们以前就认识?”“岂止是认识……”梁音苦笑着说道,“我最讨厌这家伙了!”“我们也讨厌他!”旁边的陈嘉鑫插了句嘴,似乎要积极向女孩表明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