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54900000005

第5章 生死之间(2)

生死之抉择

世间诸法如幻,生死犹若雷电。法身自在圆通,出入山河无间。

颠倒妄想本空,般若无迷无乱。三毒本自解脱,何须摄念禅观。

只为愚人不了,从他戒律决断。不识寂灭真如,何时得登彼岸。

智者无恶可断,运用随心合散。法性本来空寂,不为生死所绊。

若欲断除烦恼,此是无明痴汉。烦恼即是菩提,何用别求禅观。

实际无佛无魔,心体无形无段。

──(明)瞿汝稷:《指月录》

普化禅师在临济禅师座下。有一天,他在街上向人乞求法衣的布施。信者用上好的袈裟给他,但他又不接受人们供养的法衣。

有人把此事报告临济禅师,临济就买了一口棺材送他,普化非常欢喜地说道:“我的衣服买回来了。”

普化立刻扛起了棺材,跑到街上大声叫着说道:“临济为我做了一件法衣,我可以穿它去死了,明天上午,我要死在东门。”第二天,普化准时扛着棺材到了东门,一看,人山人海,都想来看此一怪事。普化对大家说:“今天看热闹的人太多,不好死,明天去南门死。”如此经过三天之后,由南门而西门,由西门而北门,再也无人相信普化禅师的话,大家说:“我们都被普化骗了,一个好端端的人,哪能说死就死?再也不要上他的当了。”

到了第四天,普化扛了棺材至北门,一看,没有几个看热闹的人,就非常欢喜地说道:“你们非常有耐心,东南西北,都不怕辛苦,我现在可以死给你们看了。”说罢,普化进入棺材,自己盖好,就无声息了。

衣冠如棺材,身体是皮囊,禅师领会到精神意志的永远,如此肉身或生或死又有何干系。生死只是万物遵循的自然规律,生命虽有长短,却沿袭同样的轨迹,只是世人难于探明其何去何从,不能预测生命的终点。禅师只是望尽了天涯路,看到终点的站牌,适时下车而已。

性空禅师出家后,自号妙普庵主,结庐于青龙山野,日常除了修习禅定外,常以吹笛自娱。建元初年,徐明举兵反叛,经过乌镇,纵兵劫掠,滥肆杀戮,百姓逃亡一空,性空禅师慨然:“我不能不救。”

因而策杖独往贼营。贼首见他外貌庄严,以为他有诡异之谋,便大声喝道:“你是什么人?到什么地方去?”

“我是出家人,要到你们贼窝去!”

贼首大怒,喝令斩首!

性空禅师毫无惧色,对贼首道:“要头就砍去,不必发怒。不过我还没有吃饭总不能让我做饿鬼吧!请给我一顿饭,作为我的送终饭如何?”

贼首叫人拿来猪肉饭菜给他。他也不管是什么,首先一本正经地念起供养咒来,然后和在寺内一样用食如仪。贼众看了,都在一旁发笑。

性空禅师念好供养咒后,又对贼首道:“今天我死,什么人为我写祭文呢?”

贼首被他这种奇怪的举动弄得大笑起来。性空禅师望着贼众又说:“没有人替我作祭文,请拿纸笔来,我就自己写吧!”

贼众拿来纸笔,他便从容不迫地大书起来,写了一篇文情并茂的祭文。他还大摇大摆煞有其事地朗诵一遍。读完,拿起筷子又大啖菜饭,贼众看了反而哄然大笑。

吃过饭后,性空禅师对贼首说偈道:

“劫数既遭离乱,我是快活烈汉;如今正好乘时,便请一刀两段。”

于是大呼:“斩!斩!斩!”

贼首见他如此慷慨豪勇,不禁骇异动容,不仅不杀他,反而向他合掌谢罪,护送他回山。乌镇一地因此得免于难,远近道俗对他越加敬重!

活得从容,死亦慷慨,以一番执着严谨认真的态度去死,即使是强盗也要敬畏三分。

——《佛教故事》

生死几层次

先念一段曹山本寂禅师的《语录》:“一次,有僧问曹山:‘我通身都是病,请您老人家替我医病。’曹山禅师回答说:‘我不医。’僧又问:‘为什么您不替我医?’曹山禅师说:‘我要教你求生不得,求死不得!’”

若由普通人听起来,好像禅师好残忍!但是对于修行“禅”的人来讲,意义非常重大。现在我把“生和死”这个问题,分为四个层次:

不知死活第一个层次是“不知死活”。这指的是哪些人呢?就是愚昧的、醉生梦死的众生,连“死活”是什么?他们都不知道!而各类众生当中,灵性的高低是有差别的,如灵性较高的动物,我们对它好,它知道感谢;对它不好,它也会记恨在心。我们看到丰子恺所画的《护生画集》里头,有一位屠夫拿刀要杀牛,那头牛跪下来流眼泪——表示它晓得“它要死了”。但不一定所有的牛都知道要被杀,只有那些比较有善根的牛才会知道。

猪也是一样,绝大多数的猪,在没有上屠宰台以前,可能还不知道“什么叫死亡?”可是,我有一次看到一个乡下人卖猪,猪贩子进了猪圈里,不管怎么打,猪就是不肯出来,它晓得自己就要死了,结果,猪贩子一手抓它尾巴,一手揪它耳朵,这么一提,就提上车子,载走了。

另外,我也听到从马祖的离岛北竿那儿回来的充员军人讲:他们从马祖本岛买了一头猪,运到小岛上去预备给军人过节加菜。一下船,猪硬是不肯走!士兵将它往前拉,它的屁股就往海边退,似乎它已晓得:“往前多走一步,便更接近了死亡一步。”但士兵比较聪明,脑筋一转,反过头来将猪往海里拉,那猪依旧往后退。因此,就这样一边拉,一边退,最后便退到军营的伙夫房里去了。畜生还是可怜哪!只晓得逃命;越逃,反而离死亡越近!

还有一个故事,这是我童年时亲眼看到的:过年时,邻家的人要杀羊加菜,殊不知道母羊肚里怀了小羊;而那头母羊在两天前就知道了,便不肯吃草,且日夜地叫,叫得很凄惨!主人还说:“这只羊八成遇到鬼了,好端端的叫什么?”等到剖开母羊肚子时,赫然发现里面有了三只小羊!后悔已经来不及了。他们想:“羊也有灵性啊!它肚子里有小羊,且知道我们要杀掉它!”这是属于有灵性的动物。除此外,还有两种很有灵性的动物便是狗和象,往往在要死以前,它们会知道的;特别是象,将要死时一定会走到隐秘处去。

众生之中,有很多低等动物是不知死活的,但是稍微高等的动物就已经知道死活了,因此,我们在净土宗的《往生传》里头,看到狗、鸟、鸡、鸭、猴子等等,这些比较有灵性的动物也会往生净土,但并不是说所有的动物都知道“生死”。

人类当中,有没有不知死活的呢?有,不过不是终身不知,而是有时不知。比如台湾的治安机构,最近雷厉风行地实施“打黑”的扫荡运动,各帮派的黑社会组织头目纷纷被捕。我们看看那些人,在舞刀弄枪、逞凶斗狠、杀人越货之时,他们不会知道被他们杀害及杀伤的人,是多么的痛苦,是那么的凄惨!他们杀人就跟踩死蚂蚁一样;也不在乎一旦被治安机关逮捕后,会有什么结果。怀有这种心态的人,没有“生与死”的界限,一旦被捕定谳,临刑命终之前,同样畏惧死亡,只是后悔莫及了。

另有一些人,不知生的可贵与死的可悲;稍想不开,就要寻短见,并扬言:“我死给你看!”好像把死这桩事当做儿戏!殊不知致人于死和自杀同样地不知死活是什么。譬如做儿女的要结婚,父母不答应,就死给父母看;男孩追女孩,追不上,就要死给女孩看;女孩被男子遗弃,或者遇人不淑时,就去寻短见等。他们不知道生命得来不易;留着生命,尚有其他的机会;失去了此一生命,并不等于就有另一个更好的机会等着你。所以佛说:“杀他、杀己都是犯了杀人罪。”这种人,佛陀称之为可怜悯者。这种人多了的话,对于家庭是沉重的负担。如果人人把死亡当儿戏,那么天下会大乱!

现在社会中,动不动就有人拿出枪来,使得大家生活在一种动荡、不安、时时恐怖、处处危险的环境里。只要有一个人杀人,便为他自己造成遗憾,为他人带来灾难,为社会制造了动乱;只要有一个人被杀或自杀,不仅毁灭了他个人的宝贵生命,也为他的家人、亲友带来厄运和麻烦。有的人在自杀之前,干脆也把家里的妻小杀光,认为这样一来,便不会连累他们了!这是何等的愚蠢!他们不知道生存和死亡是绝对不同的——从习俗、法律、佛法的观点而言,人都没有权利剥夺他人及自己的生存权利。

从生理而言,有生有死是自然现象;从佛理而言,死亡是一期果报的结束,也是另一期果报的开始,是无可避免的现象。

但是,杀人与自杀都是罪行、暴行!用暴力达成的任何目的,皆违背了自然的因果律,人们必将付出更多的代价。我们看到,一个人的被杀或自杀,可能导致好几个家庭的悲剧;而且影响到其他人,他人会跟着模仿、学习!凡是有一件离奇的案子发生后,往往就会接连地发生同类的案子。

贪生怕死第二个层次是“贪生怕死”。“贪生怕死”是好现象!人如贪生就会爱护自己的生命;因为怕死,所以会悉心照顾自己的健康。人类为了谋取生存,在克服种种困难的过程中,发挥了智慧和人性的光辉。由于互助而促成了社会的进步,由于彼此的沟通,产生了语言文字与文明,使得人类的生活更富裕、更安全。所以,“贪生怕死”乃是为人带来文明和文化的动力。

可是,司马迁《报任安书》有云:“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了许多人的安全而自己去冒险犯难,乃至牺牲生命,称为“成仁取义”;这也正是从贪生怕死的基础上,显露出人性的升华。行菩萨道的人,便是常以自己的生命换取众生的安乐;唯有肯定了生命的可贵,始可见出舍身救人的行为的崇高伟大。

了生脱死第三个层次是“了生脱死”。首先必须明白,依佛说,众生都已经过无量生死,可惜,业力虽如影随形地跟着我们,我们却对过去无从记忆。若不出生死,不论何人,除了随业流转生死,别无自主的能力。生不知从何处来,死不知往何处去,现世为人,来世不知为何物,除非能截断生死之流,否则业力溯自无始,缘熟即报现,谁知道下一世再以什么面孔见人。

成仁取义、慷慨赴死,虽有功德,可以生天,或成为神,然其报尽,仍入茫茫的生死大海中。或者,有好多人不懂佛法,也不知道因缘生的万法,都是生灭无常的。所以为了生存得更久,或者企图不死,人间便出现了些长生不死的方法和传说。比如在印度的古老传说中,有所谓的“甘露”,饮后就可以不死。

古代中国的秦始皇曾派了五百男童女童到蓬莱仙岛,去寻找长生不死的药。中国道书中将不死之药称为“金丹”,结果又好多人烧炼铅汞,服后中毒死亡。道书中的方术,无非是些医药卫生及调气、按摩以健身的方法;长生不死则是神话而非事实。佛法的了生脱死,不是叫长生不死,而是生与死跟我不相干。

我们只要有身体在,就没有办法离开生死;心执着这个身体,妄认这个身体为我,叫做生死法;同时,心缘自心也是生死法。只要有心的执着和攀缘,便不能脱离生死。

缘外境固然是生死因,心缘内境也是生死因;迷于物欲是生死因,执着悟境,也是生死因。所以,凡夫畏惧生死,宜求解脱生死而趣涅槃;但畏惧三界苦恼煎迫,而求出三界、生净土,虽然是修学佛法的初阶,唯其尚有所取舍,并不是究竟。所以临济慧照禅师要说:“设有修得者,皆是生死业。”也就是说:到了如《心经》所说:“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此,厌离生死而修行证果,便出离生死;出离分段生死,便出三界,证小乘果;出离变易生死,便证佛果大涅槃。

生死自在第四个层次是“生死自在”。一般人对于生前与死后的认知,不是如唯物论者说,人死如灯灭,生是开始,死是结束。便是如灵魂不变说者,以为人生是由灵魂投胎,人死是因灵魂离开了肉体;投生如蜗牛入壳,死亡如放下负荷。前者,佛法称为“断灭论”,后者佛法称为“常见论”,均是邪见,同样地不是事实。否则,断灭论者,固然一死百了,不必再对其生前的行为负责;常见论者,也会视死亡为现实苦难的一时解脱。所以有人说:“死后的灵体,无重量、无阻碍;死不可怕,倒是活着比较麻烦!”因此导致一般人以死亡为解脱的错误认识。

实际上,“生”是由过去无始以来所造业力的果报;若非大恶大善,人的寿命及福缘,在其出生之时,大致已经决定。生存期间,是受先世业力的牵引;死亡以后,若业力尚在左右生死,则紧接着又将接受另一期的生死。如此流转,佛法称为“六道轮回”。既有六道,就不一定再来投胎为人;同在人中,也不能与先世的亲友相识、相认。所以,死亡绝对不是解脱,倒是另一个业报之身的开始。

纵然有些人在生时积功累德,死后成为有福的鬼神,暂时不受苦迫;福尽寿终,仍旧未脱生死。深一层言,小乘圣者出三界而住涅槃,虽已不再生死,仍执生死为实有;不入生死,并不即是得大解脱。唯有不受业力牵引而入生死,也不以生死为实有而不入生死,才是大涅槃、大解脱的“生死自在”。

佛菩萨之化世、度众而出现于世间者,有以暂时现身的“变化身”;有以入胎出胎的“托化身”,而且是随类托化,无方不现。他们的托化身,照样现有生死相,不过不以生死为苦,也不以生死为乐;所以有许多大德、高僧及大修行者,能够不畏生死而自主生死,自由来往于生死之间。

置生死于度外你把自己放掉、放开,然后是不是要把众生捉着呢?也是不行的。不过,在开始的时候要有个起点,开始的时候我们要“有”,到后来要“无”。“有”是有愿心、有愿力;“无”是无得失心。像诸位报名时,心中要想着:我在打禅七这七天中,一定要达到某种程度的成就。这是愿力,是不可不要;可是正在修行的时候,要不要?修的时候如果老是想要、要、要,结果是要不到,只是在妄想里兜圈子而已。

譬如我们开车的时候,开车以前,要先查查地图。认识路线,如果一面开车,一面看地图,一定会撞到人、撞到树,或车子翻了。所以,在没有开始修行以前,要发愿——我一定要有成就,这就是叫“有”。在修行的时候,一定要放下一切,什么也不要管了,我只要照着方法去修行,只顾修行。像开车子时,脑子里已经知道怎么走了,按照既定路线行驶,自然会到达目的地。同时,自己开车时,也不可以一边看看别人开得怎么样,欣赏别人的技术,这叫做一心二用,车子是要出危险的。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第四册)

    圣经故事(第四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

    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

    这是一本了解耶稣和基督教知识的理想读本。《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以故事形式讲述基督教创始人耶稣的生平事迹和心路历程,主要包括耶稣的诞生与少年时代,耶稣的传道生涯,耶稣的受难与复活三方面内容,完整再现了耶酥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
  • 圣经故事:历代愿望

    圣经故事:历代愿望

    《历代愿望》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三分册,讲述耶稣的生平故事,对应《圣经·新约》的前4卷。
  • 心若莲花,爱如菩提(李叔同作品精选)

    心若莲花,爱如菩提(李叔同作品精选)

    本书精选了他从风华才子到云水高僧的传世名篇,配有法清法师意境高远画作,文中有情,画里有禅。诗情画意,美不胜收。
热门推荐
  • 维多利亚女王传

    维多利亚女王传

    本书记述了维多利亚女王的一生,反映了女王的精神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不但可以看到一位被称为“欧洲的祖母”、有血有肉的女王。她尽忠职守。颇具治国之才;她忠于丈夫,对子女要求严格,堪称一代女性楷模。她开创了英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日不落帝国”时期,成就了前无古人的维多利亚时代。这一时期正值英国自由资本主义由方兴未艾转向鼎盛,进而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的阶段,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君主立宪充分发展,所有这些都使维多利亚女王成了英国和平与繁荣的象征。
  • 都市酒仙系统

    都市酒仙系统

    酒剑新书学习会变强已发酒香不怕巷子深,在东方中州杂货街中有一家酒馆,它有着最嚣张的招牌,有着最高冷的老板,卖着最贵的酒,但是却每天客满,最令人好奇的是,这家酒馆里女客的数量竟然和男客数量差不多,在世界上爱酒者眼中,那里就好像是酒的圣地!据说,那里的每种酒都有着自己神奇的效果,甚至可以延年益寿……群号:675635811
  • 男朋友又双叒叕精分了

    男朋友又双叒叕精分了

    “我粗鲁好色犯花痴,睡觉磨牙还打呼,身材平板不好生养,别人都说咱俩不般配。所以……”她战战兢兢地送上一纸离婚协议。“般不般配,由我说了算。”高大俊美的宠妻狂魔表情莫测地欺近,七种人格轮番上场,“咱们来试试,看你究竟是不是真的不好生养。”“七个老公”来争宠,消受不起消受不起!她悔不当初,欲哭无泪:“庄先生,人格分裂是种病,得治。”【1V1高甜无虐】
  • 重生之绝代妖娆

    重生之绝代妖娆

    一场意外,二十六岁的韩彤回到了八岁那年,附带过目不忘技能,成为学校的天才学子。一次偶然,得到月儿空间,修得仙法。一次邂逅,遇到命中注定的那个男子。幼年时期帮助家人建大棚致富,长大后赌石、赛车、建企业,成长为一代女王。在学校里,学校校长说:这孩子是天才,一定要好好培养!在赌石场,赌石王者说:这世上,我只服一人,那就是韩彤!在赛车场,F1赛车手说:你要赢我,我便服你,我这条命从此任你取用!片段欣赏:一、某女:“你这小偷竟然偷到老娘头上来了,活的不耐烦了是不是?”“你是说我?”某男伸手指了指自己鼻尖,不解,我就那么像小偷?某女这才看清抢了自己老妈包的人,很帅气,不过才十五六岁的年纪。这么小就开始偷东西,真是不像话。“你没东西吃?”某男摇头。“你没钱花?”某男继续摇头。“那你小小年纪不学好,学人家偷东西?”某女直接咆哮。“那个,你不能先看看脚下吗?”“呃,脚下?”某女低头,看到地上躺着的男子,直接石化。二、A市首富家的女儿扭曲着一张漂亮的脸蛋,指着陷入一帮大汉包围的某女:“都是你,都是因为你立轩哥哥才会不喜欢我的,你这个狐狸精,看你今后还有什么脸面赖在立轩哥哥身边。”可下一秒,她呆愣当场,怎么可能,她一个女生怎么可能同时放倒十个男人。“麻烦下次想找我麻烦的话,带些厉害点的。”某女华丽丽的转身离去。三、“董事长,外面有个男的说要见你。”小心翼翼的看着坐在老板椅上的绝色女子,老板今天脸色好可怕啊。“直接轰出去。”让他不和自己商量就去做那么危险的事,以后别想再让我看到他。“可是他说是你男人。”“那也轰出去。”“可是….”“你就这么不想见我。”某男刚到门口就听见自己心心念念的女人要轰走自己。此为一对一,无虐、无小三、无误会,欢迎各路读者跳坑。
  • 问君怀抱向谁开

    问君怀抱向谁开

    沧笙歌:你在乎过我吗?千恒:过来!听话!好吗?独孤毅:我还是被被抛弃的那一个是吗?无忧子:好好听我的话不好吗?为什么非要跟我作对,你玩儿不过我的!———————————————以上内容应该会出现在文中-_-
  • 二婚老婆带回家:你好,坏先生

    二婚老婆带回家:你好,坏先生

    前夫为升职不折手段,教唆婆婆害我流产,万念俱灰下我为复仇认识了他。从此以后,我才明白,原来他才是我命定的劫。
  • 还珠格格第三部(全集)

    还珠格格第三部(全集)

    小燕子和永琪之间出现了第三者?这对欢喜冤家与江南才女知画间的三角难题要如何解开?晴儿和萧剑相爱却不能相守,两人痛苦不已,他们要选择分手,还是不顾一切地私奔,从此亡命天涯……
  • 暗光双子

    暗光双子

    善恶失衡天秤倾斜宇宙意志派出暗黑双子纠正失衡的世界神选之子能否力挽狂澜
  • 狂帝的一品魔妃

    狂帝的一品魔妃

    【一对一,甜宠,身心干净】帝国杀神魂穿异世,成了魂王府废物大小姐。说她废物、老妖怪?瞎了你们的狗眼!渣男、表妹陷害她,这么想死必须成全!她是玄魂灵三修天才,当她展现修为,震惊天下,当她露出真容,惊艳世人!强悍如她,却遭遇夺心妖孽。初见,被他强夺半颗心,从此与他共用一颗心。她抚额长叹:“穿越被抢心,怎么破?在线等,急!”未来的小包子答:“当然是连人带心抢回来。”那抢心贼可是他未来的亲爹,怎么能放跑?^0^
  • 凤归帝尊

    凤归帝尊

    帝曦,三千小世界一千大世界的执掌者,世间唯一的真神,诞生于天地之间,无父无母,天地间唯一能和天道比肩的最高的统治者,为了世间万物与天道一战,沉睡九百年。再次苏醒,竟然有人敢蔑视她,帝曦随手一挥,那人便被腐蚀殆尽,有人想来作死怎么办,帝曦教你做人,可怎奈不怕死的人太多,想挑战她权威的人也太多,打都打不过来。他是天道,掌握人命运的天道,却也是一个看似顽劣,实则温柔深情的少年,他的温柔只对一人,那是与他青梅竹马长大的人,他的一身温柔只想给予她。———————小剧场—————————“天夙,你会不会离我而去?”帝曦道。天夙笑了笑,“曦儿,你永远不用害怕。你去哪我就去哪,天涯海角,我都去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