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57400000006

第6章 我们为什么热爱自己的故乡(5)

狗的时间观念

常听到狗的故事。如某人远走某地,把狗送人寄养。过了不久——《史记》将此写为“居无何”或“居无几何”——狗在某个早晨出现在前主人面前,像一个周游世界的乞丐一样眼泪汪汪,如谓:这就是你干的好事。主人原以为吾犬不可见兮,见此,唯有痛哭。居无何,狗死掉了,累的。长时间的奔跑,不舍昼夜。没有教练,没有科学的运动量,没有营养师配餐。狗跑死了。闻此,吾每每太息:不能养狗。在品德上我们不及狗,养反生累。虽然里根尝言,若想在华盛顿找一个朋友,就只好养一只狗。华盛顿的政客、律师太多,何以解忧?狗。

狗的奇不只忠诚,还在听话。听话者,闻其言观其行,进入人类的话语系统。我对此理解尚浅,狗怎么会听懂人话呢?倘如此,说明它掌握相当大的单词量,粗通语法。歌星最爱说一句话:“观众朋友们,你们好吗?”这话牵涉指代,“观众朋友”与“你们”是一回事,“们”乃复数,“好”与“吗”指出状态和疑问。狗众朋友们,你们懂吗?我的无数养狗的朋友以不容怀疑的事实举证——比这复杂的话狗也懂。

那么,这个事先放下,算懂。而在东村,吾堂兄朝克的狗懂的是蒙古语,更显好笑。狗懂汉语已经很难,怎么会懂蒙古语呢?对狗来说,蒙古语与汉语孰为难懂由专家研究,我说的是,当格日勒远逸之后,狗也离开了东村。

我在朝克家见过格日勒那只狗,名巴达荣贵。当朝克痛斥格日勒的丈夫不治生产时,与淮阴的漂丝妇女骂韩信口气差不多:“大丈夫不能自食。”狗在炕沿下面聆听摇尾,而后抬头看格日勒的丈夫宝莲。

格日勒家里最干净的东西是锅,不怎么做饭。我爸莅临格府,先掀锅盖,见而痛心,“看看!看看这锅!”格日勒、其夫其狗都低下了头。我爸接着找粮食。如果有粮食而锅太干净,证明其侄女懒。然而没找到粮食,吾父叹气,背手离去。巴达荣贵欢快地追随我爸,围前围后,极尽跳跃。它发现,在那些日子里,我爸到了哪里,哪里的锅就开始忙,香味绵延飘散。

过了不久,即居无几何,吾妹格日勒被牵涉到一桩愚蠢的讼事之中。他们借了别人2000元的高利贷,房子、马、几只羊和锅,特别是地,转移到债权人手中,反欠人家3000元钱。他们到苏木(镇)上请干部主持公道,说:我们借了这个人2000元钱,还不上,抵了财产,为什么反欠他3000元呢?干部把大茶缸子往玻璃砖的桌子上一墩,说:“懂不懂法?”

格日勒一怔,其夫躲到她身后,巴达荣贵“嗖”地跑了出去。

我听我妈介绍到此,不禁赞叹。只一句“懂不懂法?”就把什么房子地、谁欠谁钱都挡回去了,既不打,又不骂,还跟政策沾边儿,显示了语言的威力。愚夫愚妇怎么敢回复懂或不懂法?退一万步,姑且说“懂”,干部再问:“懂什么法?”还得败下阵来。谁能尽知世上都有什么法。在东村那个地方,司法助理、法庭庭长、派出所长都由一人担任,即墩茶缸子的干部。身兼数职是为着节省开支,减轻牧民负担。他还兼有其他官员的妹夫、外甥和舅爷这些社会职务。

巴达荣贵被“懂不懂法”吓跑了,宝莲在哆嗦。格日勒由于脑瓜不开窍,还嘴:“反正我不欠他3000元钱。”她意思是房子和地都没了,钱应该抹掉。

助理、庭长、所长又问:“懂不懂利息?”

格日勒败下阵来,她真不懂什么叫“利息”。朝克解释,钱和别的东西不一样,它要下崽,崽就是利息。格日勒认为朝克的解释很下流,无端地把钱与生殖联在一起。

她反问:“你们家的钱在箱子里下崽吗?胞衣埋在了房后吗?”

朝克称:“钱在自己家里下不了崽,借给了别人,一定会下崽。银行就是钱下崽的好地方。”

“BieLie!”格日勒说。这句话不好翻译,约有“妖障”的意思,骂人话。

在法和利息的威慑下,格日勒一家决定逃走。他们走了,谁也不知道去了哪里。朝克知道格日勒要跑,但没问具体地点,当然也没有送行,免得自己喝醉之后说出去。

过了半年,消息隐约传过来,说格日勒在锡盟。

下面说狗,即巴达荣贵所为。格日勒走后,巴达荣贵一度在村里游逛,也去朝克、阿拉它(格的二姐)和利宝(阿的长子)家里串门。居无何,这狗没了。不知什么时候,有人提起这个话题:巴达荣贵呢?

“吃肉了。”朝克认为这事太简单,有好事者将此丧家之犬宰了下酒,无它。一只无人庇佑之狗,又不治生产,问它做甚。

事实上,巴达荣贵奔赴锡林郭勒大草原,去找格日勒。但事情如此平凡,就不值得写下来。巴达荣贵到了锡盟之后,并没有去格日勒所在的东乌珠穆旗,而去了距东乌珠穆旗300里外的西乌珠穆旗的某人家里。有狗自远方来,这家人收之,和羊群同出同入。

隔了两年,即730个日夜之后,格日勒和宝莲离婚。这消息是听我妈说的,我问“后来呢?”

“后来,格日勒又找了一个人,建筑队的。”

“是蒙古人吗?”问。

“是。”我妈回答。过了一会儿,她突然说,“哎,可别说了。你猜猜,格日勒在新婆家见到谁了?”

“谁?”

“嗨嗨,可别说了。狗,东村的巴达荣贵,跑他们家去了。”

“格日勒的狗跑到后结婚那个男的家去了?”

“对!”我妈拍腿,“格日勒还没离婚呢,狗先上他们家了。”

“这么巧?”

“什么巧!”我妈说,“这个狗见过那个男的,格日勒早就跟他有来往。”

我不禁惘然,“狗早就知道格日勒会离婚?”

“谁知道?”我妈感叹,她对离婚的事历来感叹,“格日勒算乱套了”。

格日勒的生活,早就“乱套了”,经济、政治无不如此。然而其狗巴达荣贵仿佛已经预知这一切,暗中等待甚至及早介入。如果狗真的这么聪明的话,人更不敢养它们了。譬如一个沈阳人想上广州读EMBA(高级工商管理硕士),而狗早在南国的校门口蹲着,太那个了。再如,某官喜敛,后收监青海劳改,那么在青海的一个农场的田埂上,官的犬正向他张望,更那个了。

狗犹如此,人何以堪!

送行的队伍

今年仲夏,我父母领着我姐姐塔娜及其子阿如汗和阿斯汗、我女儿鲍尔金娜,探亲结束,离开了科尔沁左翼后旗朝鲁吐公社胡四台大队——这是我的家乡。

出门,我的堂姐堂兄以及姐夫嫂子和不计其数的孩子全都穿上新衣服,送行。愚昧的蒙古牧人和西方的绅士一样,穿最好的衣服为客人送行,决不敷衍。这里面暗含一种隐喻,如节日的隐喻。离开亲人原本就像节日一样值得隆重。

我两个堂姐把辫子梳得光溜溜的,结实地盘在头顶,戴在帽子里,这是结婚的蒙古女人的发式。她们身上的新衣服每粒扣子都系好,衣上挂着在箱子底叠压的折褶。我的侄子们相貌英武,鼻梁直挺,眼里含着宛如悲悯的神情。他们“呼呼拉拉”走在我父亲的身后。

我大伯是瘫子,手把着窗框流泪。

雨后的草地现出沉绿,仿佛压抑着某种忧伤。铅云从天边列起,深者如蓝,浅者似灰。漫布在草地上的几百个水泡子盈不过数米,闪着亮光。有孤独的马低头吃草,以尾悠闲地撵扫虻虫。

我大伯家门口的路上,就这样走过来一列送行的队伍。孩子们的衣服五颜六色,招人眼目。这的确如办一件盛事。

邻居们站在门口,远远地望着。他们每个人都知道这是做什么,谁来了以及谁走了。在《圣经》中常常出现“荣耀”这个词,在那里,“荣耀”是归于主的。在俗世中,被一大群穿新衣服的人簇拥送行,应该说是一种荣耀。

当然,官员们倘肯深入牧区腹地,送行的人也许更多,但谁肯为你穿新衣裳呢?所有的人怎么可能同时想一个问题——你明年会不会再来并为此悲伤呢?他们悲伤着,并压抑着悲伤。当我父亲的目光转向每个人的脸上时,每张脸都带着谦卑的笑意。

在送行的队伍中,不止有孩子,还有黄狗、小羊羔和永远垂着头的老马。它们也许不知道这是在干什么,但不妨这么走着。

同类推荐
  • 聪明女人人脉学

    聪明女人人脉学

    美国有一句流行语说:“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what vou know),而在于你认识谁(whom vou know)。”聪明女性更是高声提醒所有的女性同胞:女人,人脉决定财脉、情脉,甚至是你的命脉!人脉是一个女人获取财富、抓住爱情、走向成功的门票。 本书结合当今女性人脉关系的特点和规律,通过大量的真实事例和简明的理论,介绍了女人如何建立人脉关系,如何利用人脉关系办事的方法和技巧,全书小中寓大,俗中见雅,给女性朋友提供了一整套实用、高效、便捷的人脉关系成功妙略。 女人要相信,只要拥有完善的人脉,天底下没有办不成的事!
  • 让心灵透透气

    让心灵透透气

    一杯清茶,一缕光线,一本好书……轻轻抚慰,阅读是一种生命的享受。智慧、美丽、梦幻、快乐……慢慢品味,人生永远在书香里跳跃。
  • 真希望我30岁之前就知道的30件事

    真希望我30岁之前就知道的30件事

    什么样的女人才有好归宿?什么样的女人才能摆平婆媳关系?什么样的女人才能吃定自己的另外一半?什么样的女人才能玩转职场?什么样的女人才能如鱼得水?什么样的女人才能在多重身份之间变身自如?能做到以上这些的女人,必定是个内心强大、外表美丽的女人。人的禀赋气质是天生的,但气场却是可以后天修炼。美丽亦如是。世界上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真希望我30岁之前就知道的30件事》告诉每一个女人,人生路上可以让你少走弯路的30件事,从内在到外在,从气场到气质,从职场到爱情,你,可以是璀璨夺目、独一无二的你!幸福,就是这么简单。
  • 哈佛思想课:创造力自测

    哈佛思想课:创造力自测

    创造力=体验深度×热情强度“体验”孕育创意,“热情”激发创造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三大思维力点燃你的创造热情,发散性、推理性两大思维模式开启你的创意体验,让你在自我检测的过程中轻松掌握高效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升创造性。最终,开启你的无限创造潜能。
  • 处世学老子 成事学孙子

    处世学老子 成事学孙子

    老子与孙子的传世大智慧,受到历代的不断传承与交口称赞,其光辉如同日月之光芒,永远璀璨夺目。本书将老子之《道德经》与孙子之《孙子兵法》的智慧精华加以提炼,以深入浅出、浅显易懂的写作方式,引导读者去领悟、去学习。书中引用了大量古今中外的精彩实例,有趣而耐读,令读者在轻松有趣的品读中,很容易地学会老子与孙子的大智慧,成功地提升自身处世与成事能力,真正做到“开卷有益”。
热门推荐
  • 阵痛

    阵痛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一本书读完人类文学的历史

    一本书读完人类文学的历史

    本书从人类口头文学创作讲起,分别介绍了西方的《荷马史诗》和中国的《诗经》。在中国文学部分中,从先秦的文学现象讲述到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传奇,又介绍到现、当代著名的中国文学大师以及他们的作品。在外国文学部分,介绍了众多的文学大师以及他们的作品,如高尔基、小仲马、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普希金等。
  • 遇见她在枫林

    遇见她在枫林

    她喜欢从任意的一个地铁站走出来,后滩公园,一缕微黄的秀发挡住了洁白的脸蛋,末尾的发丝随风轻轻漂浮摆动,黄浦江的风吹打着岸边,路灯照亮充满艺术气息的汾阳路,我牵着她走进音乐学院的大门。
  • 每天读点《论语》

    每天读点《论语》

    《论话》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主张、哲学思想、品德修养、伦理道德和教育原则。全书共20篇。前10篇有9篇以记录孔子的言论为主,第10篇《乡党》记录了孔子日常的生活、琐事、态度;后l0篇中有8篇以记录孔子言论为主,第l9篇《子张》记录的是孔子弟子的言论。本书从《论语》申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富有哲理的句子,分为处世的智慧、交际的魅力、为人的准则、做事的态度、成功的启示、心灵的超越、品德的修养、生命的真谛、学习的方法等章节,其中既有原文、译丈,还有后人评注、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孔子的思想,为自己的道德修养、立身处世找到一个可靠的途径。
  • 伊斯兰经济思想

    伊斯兰经济思想

    本书作为中国第一部较为系统地探讨伊斯兰经济思想的学术著作,共5章16节,论述了伊斯兰经典经济思想、中世纪伊斯兰经济思想、近代伊斯兰经济思想、现代伊斯兰经济思想、中国伊斯兰经济思想的发展历程、基本内容、基本特点、主要代表人物等。
  • 凹凸世界之悠飏晴

    凹凸世界之悠飏晴

    “你是谁?”“……”“为什么帮我?”“……”“我……还不知道你的名字。”“……”依旧不语,莞尔一笑,纵身一跃那万丈深渊。——多年后,他又见到了。——“你是谁?”“晴空。”
  •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从而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 唐伯虎画真容

    唐伯虎画真容

    从此春去秋来,唐伯虎果然画好了八张有名有姓的美女图心中十分得意,感到这次一定要叫祝枝山大吃一惊,让他也尝尝输掉银子的滋味。
  • 春风杨柳

    春风杨柳

    杨家老屋子前的拴马桩还在,马没了。每一次杨家兄弟路过,尤其是晚上,在一片漂洗得纤尘不染的月光下,看着老屋,怎么看都像纸扎的灵屋一样虚幻,那里可曾住过祖先曾经的繁华?杨家走到七十年代,人口四下而去,衰败了。杨家正宗后人杨德孩长子杨长青的后代杨丙尧和杨丙西也都各自娶妻成了家。杨家的大院还在,可早已屋易其主,住的不是杨家的后人了,有金姓常姓李姓,混乱地住在一个大院子里。弟兄俩住在河边上五间土坯房子里,一人两间半,日子过得细脚伶仃。上土沃这些年外出人口不多,政策还没有放开,日子过得也都四平八稳。
  • 妆点江山

    妆点江山

    父亲威逼,母亲出家,丈夫不爱,姐姐早亡,本以为太子登基她就拥有了全世界,没想到因一场皇位之争,太子被废,慕容家也受到牵连。但那又怎样,是我的我终究要夺回来,不是我的,我争取夺过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