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5800000002

第2章 见怪不怪:那些奇怪的现象就是这样发生的 (1)

第一章 见怪不怪:那些奇怪的现象就是这样发生的 (1)

抹不去的前世“记忆”

世界上总会发生许多匪夷所思的事情。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我们来到一处完全陌生的场所或者做出某些动作时,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就像《红楼梦》里贾宝玉和林黛玉两人初次见面时,宝玉就感觉见过黛玉一般。

列夫?托尔斯泰有一次去打猎,在追赶一只兔子时,马蹄不慎陷入了一个坑里,他也从马背上摔了下来。这个时候,他眼前似乎出现了一幅十分熟悉的场景:自己的前世也是这样从马背上摔了下来,甚至连时间他都记得很清楚,他肯定那是200年前的事情。

在今天这个对奇异现象倍感兴趣的时代,我们常说的前世今生,往往被小说、影视作品渲染得神乎其神,如忽然对某场地、某人、某物似曾相识,似乎能准确地描述对方的每一个细节,甚至好像能预测接下来事态的发展。

根据调查,有2/3的成年人至少经历过一次这样似曾相识的感觉。调查显示,常年在外经历丰富的人比宅在家里的人更有可能遇到这种情况,同时,想象力丰富的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比普通人较容易产生这种感觉。但是,这样的现象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

那么,我们真的有前世吗?如果没有,那些神奇的“记忆”又是怎么回事呢?

心理学研究表明,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是一个叫做海马回的区域在作祟。海马回是位于脑颞叶内的一个部位的名称。人有两个海马回,分别位于左右脑半球。海马回是组成大脑边缘系统的一部分,担当着关于记忆以及空间定位的重任。它的名字来源于这个部位的弯曲形状类似海马。

海马回主要控制记忆活动的区域,负责形成和储备长期记忆。而记忆则是被强大的化学作用联系在一起的脑细胞群,当我们要从脑中“抽出”某个记忆时,实际上就是在寻找特定的脑细胞并将其激活。而海马回可以帮助我们对脑中已经存在的记忆进行“索引”,并寻找出其他相类似的情况。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如果做过类似的事情或者说过类似的话,就会恍然大悟般感慨:“哦!这件事(这些话)我以前好像做(说)过!”

但是,有的时候,这样的记忆“索引”也会出现差错。海马回有时会将此时此刻的所知所感与某种未曾发生的“记忆”搭配在一起。比较典型的情况有,我们看到电影或者小说里面的某些情节,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所遗忘。这种遗忘并不是真的忘记了,对其的记忆还是储存在大脑里的。然后忽然有一天,当我们处于类似的场景中时,我们可能会误以为那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从而产生对前世的猜测。

对于前世,如果我们只是将其作为一种娱乐,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痴迷于这种说法,我们就会受到不必要的消极影响。社会上很多“江湖人士”“算命大师”就是利用这样的说法对人们进行欺诈,而且许多人似乎也对此“乐此不疲”,最终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所以,与其执著于那看不见摸不着的前世,不如好好地把握当下,活在今天。只要保持着认真活在当下的心态,就能在为人处世时保持自制、理性却又不失活泼的生活态度,拥有更好的明天。

当你看到自己“灵魂出窍”

许多较为偏远的地方,至今还有“叫魂”的说法,即小孩子受到惊吓,精神变得恍惚时,大人就会带着他到受惊吓的地方喊他的名字,如:“××,回来吧,回来吧。”而民间也有很多关于灵魂的说法,“灵魂出窍”就是其中一种。

一天,子林向朋友说起他某一晚的古怪经历。那晚,由于疲倦,子林早早地就躺下睡觉了。也不知道睡了多久,他模模糊糊地觉得自己有些醒了,但是并不是完全清晰,而是处于半梦半醒的状态。他忽然觉得自己有些口渴,于是便慢慢地爬起来,可是总觉得有些费劲,他觉得可能是因为自己睡得有些久了。之后,他有些费劲地走向放水杯的桌子,却忽然心惊似的回头看了一下。这一瞧把他自己吓了一大跳,他看见自己还好好地躺在床上,甚至似乎还能感受到床上的“自己”那细微的呼吸。这一惊像是一阵吸力似的,把他直直地拉向了床上的“自己”。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他慢慢地睁开了眼,他像意识到了什么似的,马上打开灯,发现自己还躺在床上……

有人觉得这种现象其实就是灵魂出窍,即认为在人放松下来,思想开始放空的时候,灵魂较易脱离肉体的束缚。这就像很多濒临死亡的人,在他们昏迷的时候,感觉自己的灵魂脱离肉体漂浮了起来,然后看到医务人员焦急地抢救自己。在恢复知觉后,他们也能准确说出当时的抢救情况。

其实,心理学家认为,灵魂出窍的现象可能是由右大脑皮层的角脑回引起的。瑞士日内瓦大学医院的一个研究小组做了一个实验:用电极刺激一名患有癫痫性痉挛的妇女的头部。当研究人员向这名妇女的角脑回发出微弱信号时,经她后来形容,当时的感觉是:“我从高处看到自己躺在床上,但我只看到自己的脚和下半身。”后来研究人员又向她的角脑回发出两次刺激信号,结果这名妇女又产生了类似的感觉,甚至还有瞬间的“轻盈”感。所以,研究者认为,角脑回主要负责整理有关身体的视觉资料(来自眼睛)以及有关碰触和平衡的资料(来自皮肤和内耳)。一旦角脑回对这些资料整合不当,人就可能产生灵魂出窍的感觉。

但是,角脑回功能紊乱并不足以解释有关灵魂出窍的全部疑问,因为感觉灵魂出窍的人除了感到意识脱离身体外,那个分离出来的自己还能以外人的视角看到自己的身体以及周遭的事物,而这些信息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专家认为,睡眠麻痹也可能引起所谓的灵魂出窍,而引发睡眠麻痹的原因可能是大脑所存储的信息发生了冲突。产生睡眠麻痹的人很可能处于快速动眼期,即浅睡眠阶段。在这个阶段,或许有人梦到自己正在走或者飞,这样的动作思维势必会让人在意识上产生一定的移动感,但是,我们的大脑却能够理性地判断出我们的身体其实并没有动。为了缓和这种冲突,大脑就将梦中的动作思维分离出来,使人感觉自己在运动,而身体却留在原处。

如果以后遇到自己灵魂出窍的情况,我们大可不必惊慌失措、惴惴不安,要明白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同时,我们也要消除对这类现象的恐惧,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可以向朋友倾诉,寻找一些安慰和鼓励,或者咨询医生的意见和建议,学会自主调节、自我控制。

“鬼压床”是怎么回事

生活中,大多数人都知道“鬼压床”,这种给自己带来恐怖却又不明所以的现象,总是让人们好奇又畏惧。那么,“鬼压床”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是真的灵异现象还是心理原因?它的真面目究竟是什么呢?

一大清早,小风就在办公室里开始咋呼:“不得了啦,不得了啦,我昨天晚上……我昨晚上……鬼压床了。”她边说边抚胸口,一脸的恐惧,看见大家都饶有兴致地倾听,便做出一副心有余悸的样子来,说道:“我半夜迷迷糊糊醒来,觉着周围可静了。突然我好像看见一团白色人影朝我扑来,我吓了一大跳,就想叫我老公起来看看,哪里知道,我怎样喊都喊不出声音,而且身体怎么都动不了。觉着自己好像醒了,又好像没有醒,我当时怕得要死,心想这可坏了,急得不得了,但是到最后又好像没了知觉。直到天大亮,我老公叫我起床才摇醒了我,而我的手脚也能活动了。”这时,一旁的秦姐听完后,说:“这叫‘鬼压床’,我听老人家说过的,你还是去庙里烧香求个平安符吧。”

很多人由于对“鬼压床”的现象不理解而走入了迷信的误区,其实“鬼压床”是一种睡眠障碍,在医学上,“鬼压床”称为梦魇或睡眠瘫痪症。它的主要表现是:人在睡眠状态中,感到身体不能动弹,且无法言语,还会伴有一些怪异的幻觉出现,同时,还会有胸闷、惊恐、心跳加快、不能呼吸和濒死的感觉,特别是胸口的重压感可能导致人们呼吸困难。而且,人们总能感觉自己似醒非醒、似睡非睡,感到非常恐惧,因此被认为是“鬼压床”或“鬼压身”。其实,梦魇与做梦、惊梦等一样,属于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和鬼怪无关,对身体健康也不会有什么不良影响。

所谓的“鬼压床”,其实是由于大脑系统休息不足所导致的症状,往往因兴奋过度或精神过分紧张而引起。如果我们在日间出现精神过度紧张、压力比较大、过度疲累、作息不正常、失眠、焦虑、晚饭过饱或者睡觉时睡眠姿势不良、盖的被子太厚或手放在胸口上等情形,就有可能导致夜晚睡眠时产生眩晕、心悸、胸部压迫感、眼发黑、耳鸣和各种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同时,身体虚弱、过度恐惧、服用会引起低血压的奎尼丁,以及睡眠时枕头过高或睡姿不正导致颈部受压而血流不畅的人,夜里睡眠深时就会相应地做胸部被某种可怕的“恶魔”压住或者被“鬼怪”追捕的梦。

由此可知,“鬼压床”是我们的心理如生理共同作用的结果,与鬼神无关,因而不必感到恐惧。

同类推荐
  • 心灵与境界

    心灵与境界

    本书包括:“心与心理学:中国文化心理学的意义”、“以心为本:中国文化心理学的境界”、“走近荣格与走进自己,感受中国文化心理学的意义”等9讲。
  • 北大心理课

    北大心理课

    百年学府北京大学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心理学人才,他们担当着人们心灵的清洁工,适时为你提供心灵的抚慰。除了情绪、学习、人际交往、消费心理、性格心理学之外,《北大心理课》还具体介绍了领导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环境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等一系列心理问题等,帮你走出心灵的困惑,为你开启心灵之门。从多角度剖析人们的内心,深入浅出地为你打造符合自身的心理课,为你更好的了解人性、处理人际关系、提高自身素质提供全面指导。
  • 接受,是变好的开始

    接受,是变好的开始

    强大不是能征服什么,而是能承受什么。当你能够坦然接受生活中的一切,不论沉浮喜忧,你的人生将会更加从容。本书以舒缓的文字,将这一心灵智慧娓娓道来,并与你一同剖析“接受”的深层意义,分享它带给我们人生的诸多好处,让你学会“接受”,坦然“接受”,乐观、豁达地面对生活。
  • 世界名著心理分析案例集

    世界名著心理分析案例集

    本书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度去分析了二十四位文学大师们笔下所描写的人物,以人物的个性经历和问题行为特征来表现人生的百相,形象生动、有血有肉。心理学工作者可以从中窥视到人性的丰富和复杂与多样,对心理咨询工作将起到不可估量非常重要的指导的作用。
  • 哈佛大学第一堂心理课

    哈佛大学第一堂心理课

    本书献给对心理学感兴趣的朋友。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包括什么内容,自己以往对心理学的理解是否是正确的,都能在本书中找到答案。本书分为16章,从浅入深,由个人到社会,大略介绍了心理学最受关注领域的基础知识,并结合了一些案例,可以让读者朋友们拥有更快速的阅读体验。本书还结合生活,提出了一些立足于实际的建议,希望能为您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热门推荐
  • 最佳娱乐时代

    最佳娱乐时代

    新书《拼搏年代》已经上传。这是最坏的时代,六大公司垄断好莱坞;这是最好的时代,互联网不断冲击传统模式。罗南要爬上这个娱乐时代的巅峰,俯瞰脚下无数森林。
  • 铁血王朝:德国皇室

    铁血王朝:德国皇室

    皇室家族的兴衰,既是相关国家历史发展的缩影,也是世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皇族人物,特别是君王、重臣的起伏生死,构成了国别史、地区史,乃至世界历史整个剧情中丰富多彩的场景片段。因此,皇室家族既是历史的产物,又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 梨花几度凉

    梨花几度凉

    于清风,木梨心儿时无猜,清风拂落梨花,身后的知逸又怎能护你一生,,如影的相随,也随萧声远离,这到底又有谁的家族秘密在支配一切,到底是三千青丝尽如雪也缠绕不离还是青竹小桥情随流瓣逝,,逝南,逝南,你在哪……
  • 疗养(中国好小说)

    疗养(中国好小说)

    本文主要描写的是一群搞文艺创作的男女借疗养之际,一边畅谈自己的文学思想和创作之路,一边各自寻找自己的情感的宣泄之处。男主角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喜欢上了一个跟着来的女人。两人的故事发展水到渠成,当然也有旁人的热情相助。
  • 恋上沙发

    恋上沙发

    本书是当代生活写照的散文作品集,包含作者在杭州求学,参加工作之后各个时期的作品50多件,既有青春学子的追梦思想的火花,也有工作于社会的繁琐和忧郁。
  • 千家诗

    千家诗

    本书汇聚《千家诗》的各种今注今译成果,按照七绝、五绝、五律、七律的顺序分为四个部分编排,每部分篇目保持原有顺序。除订正讹误外,还作了详尽的注解,加入丰富的译文,使之更加通俗易懂,并尽量体现诗歌的韵律美。同时配以古典雅致的画作,使读者在诵读经典的同时,更直观形象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浑然天成。本书为每首诗都标注汉语拼音,为孩子们扫清阅读障碍,更易诵读。
  • 明娜: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明娜: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明娜-诺贝尔文学奖文集》为“诺贝尔文学奖文集”丛书之一,收录了丹麦作家卡尔·阿道尔夫·吉耶勒卢普1917年获奖的《明娜》。全新的译文,真实的获奖内幕,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题材广泛、手法各异,令人在尽情享受艺术魅力的同时,更令人在各种不同的思想境界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启迪,从而领会人生的真谛。
  • 独宠丑颜皇妃

    独宠丑颜皇妃

    容貌倾城又如何,容貌丑陋又如何,当朝无后,后宫唯一皇妃,貌丑,吾皇却独爱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的女友不是人

    我的女友不是人

    屌丝余左,机缘巧合之下结识奇怪女友,获得法术,开启寻找亲人神秘失踪的旅途.....
  • 种福堂公选良方

    种福堂公选良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