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62800000003

第3章 胸怀大志拜师求学

孟子在15岁以前,深受母亲的教诲,学业也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十五志于学”,开始了他拜师求学的生涯。那么像孟子这样一位旷世大儒,他的老师究竟为谁呢?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但都不得而知。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孟子师承于子思。《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称:“受业于子思之门人。”子思为何人?《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生鲤,字伯鱼。伯鱼年五十,先孔子死。伯鱼生伋,字子思,年六十二。尝困于宋。子思作《中庸》。”原来,子思不是别人,是孔子之孙,是战国时著名的大儒。

我们姑且也做一次推算,做一道十分简单的算术题,一算便知了。众所周知,孔子死于公元前479年,孔子的儿子伯鱼比孔子早死三年,即公元前482年。假如子思为遗腹子,他的出生年也不会晚于其父伯鱼死亡的时间即公元前482年。由伯鱼去世的年限下推六十二年,即为子思在世之年,最晚也要到公元前420年。而这一年,离孟子出生尚有五十多年。子思如何会成为孟子的老师呢?

所以,司马迁说的应该是对的。“子思之门人”,的确不是子思本人,那么这个人究竟是谁呢?

“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所淑诸人也。”孟子本人如是说,他没有直接成为孔子的学生,他是私下里向人学习的。但是,无论孟子师从何人,我们都不难想象,他们都会被孟子的求学热诚所打动。关于孟子拜师的事迹中,有一则非常有意思的故事。

山东曲阜城内,一位年轻的乞丐正缓步行走在街道上。他身材高大,眉清目秀,身上衣服虽破,但显得异常整洁。虽说是一副乞丐打扮,但仍然气宇轩昂。

只见他在街头拦住一人问道:“这曲阜城里,是不是有个驼背的老人。他的脊背像小丘似的隆起,眼睛只能看到地面?”但问了很多人之后,也没有找到这个老人。

年轻的乞丐显得很失望,依旧沿街乞讨,东门进、西门出地晃悠了许久。直到半个曲阜城都问遍了,还是没找到那个老人。

这个乞丐就是孟轲。这时候他还是个少年,对儒学非常感兴趣,准备找个师父学习。当时,孔子死后,继承儒家学说的是他的弟子曾子。只可惜孟轲到曲阜的时候,曾子和他的弟子子思早已作古,连子思的儿子子业都已经死了。孟轲只好寄希望于拜子思的门人为师。

主意已定,孟轲便开始与一批自称是子思门人的青年交往,彼此切磋学问,研习儒道。但这些“子思的门人”并没有体会到儒学的精义,就连学问和孟轲相比也只是伯仲之间。孟轲觉得非常苦闷,他是来拜师学艺的,可不是过来交朋友切磋学问的。

有人看到孟轲闷闷不乐的样子,便问他:“你有什么烦恼的事情?”孟轲说:“我本来想拜子思先生的弟子当老师学习儒学。可到现在,真正有本事的人没有出现啊。”

听完孟轲的话,那人拊掌笑道:“原来是要拜师啊,我倒是知道一个人,他肯定符合你的要求。只是不知道他是否还活在这个世上。”原来,当年子思门下有一位学生,名字叫司徒牛。他过目成诵,闻一知十,最能领会老师的意思。

这个司徒牛不仅聪明,品德还十分高洁。当时人们都说,他会是下一个圣人。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重病摧残了他的身体。原本英俊的青年变得佝偻。为了不被人嘲笑,病好后他就消失了。

“他消失也有些年头了,我也不知道他是否还活在世上。不过前阵子,有人好像在城外见过他,你可以试着找找。”听完这番话后,孟轲大喜。为了寻访司徒牛,他特地打扮成一个乞丐,走遍大街小巷。就这样足足找了一个月,也没看到那个驼背老人的影子。

朋友对孟轲说:“你还是别找了吧,也许司徒牛早就死了。”可孟轲的倔劲上来了,他说:“前些时候还有人见过司徒先生,说明他肯定还在曲阜。像他那样高洁的人,即便因病隐退,也不会离自己的老师太远。”既然城里找不到,那我就去城外找。孟轲的性子一贯如此,下定了决心就不再回头。他四处寻找,足迹遍布城内城外。

这天,正是盛夏,天气酷热难耐。孟轲从一个村子寻访出来,被太阳晒得一身是汗。正好路边有个柳树林,林深树密,枝叶繁茂。偶尔有几丝风吹过,带来一点凉意。孟轲走得累了,看到这片树林很是高兴。于是就找了片干净的草地坐下,靠在树干上闭眼休息。整个树林安安静静的,偶尔有几声蝉鸣,也不觉得吵闹。正在孟轲休息的时候,突然一阵小曲儿把他从睡梦中惊醒。当他睁开眼睛的时候,看到一位驼背老人一手持竹竿,一手提口袋,边走边用竹竿去黏在枝头鸣叫的蝉儿。他的动作非常娴熟,竹竿到处,蝉无一能逃,就像在地上拾垃圾一样容易。孟轲眼前一亮,想到了孔子。当年孔子也遇见过一个这样捕蝉的老人。孔子还问过那个老人为什么能捕得如此轻易?之后还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熟能生巧。只要专心,就能有所成就。

而现在,同样是驼背老人,做着圣人夸奖过的事情。那么这个人会不会是司徒牛呢?孟轲心里有点狐疑。这时,驼背老人也发现了孟轲,他微笑着打量着眼前这个青年。“小伙子,大热天的出来干什么呢?”老人的声音不疾不徐,显得非常温和。说话间,他的手也没停,仍然继续黏着蝉。孟轲恭敬地行了一个礼,说道:“我是出来寻找师傅的,请问老先生知道一位叫司徒牛的人吗?”说话间,他密切注意着驼背老人的表情,果然,听到司徒牛三个字,老人眼里闪过一丝莫名的情绪。“司徒牛啊……我可不认得这个人。”说着,老人抬腿就要离开。见到这个情形,孟轲迈步向前,行了个大礼,真诚地说道:“老先生,弟子孟轲有礼了。”说着,便跪在了地上。

那个老人确实是司徒牛,自从驼背以后,便隐居在乡里。平日里读书,闲时效仿孔子书里的驼背老人捕蝉,几十年来也练就了一身好手艺。这次孟轲四处寻访一个驼背老人的消息也传到他的耳朵里,只是他不清楚,这个孟轲到底是一时心血来潮呢,还是真的想学儒学。所以他并没有出现,只是冷眼旁观孟轲的行为。直到孟轲找了一个多月还没灰心,从城里找到城外,仍然毫无放弃之意时,司徒牛才相信,他真的有拜师之心。如今见孟轲恭敬地拜倒在面前,司徒牛赶忙伸手扶起他,说道:“也罢,我就是司徒牛,看在你这番诚心的分上,就收了你这徒弟吧。”听到这番话,孟轲非常高兴,但还是遵照礼数,再拜而起,然后从篮子里拿出早就准备好的从师之礼,一只活着的大雁,然后脱去褴褛的外衣,双手托着贽敬重新跪在司徒先生膝下,行拜师入门之礼。

曲阜城外有片深深的山坳,在郁郁葱葱的树林之间,有几间茅草屋,司徒牛便隐居在这里。他不仅种了点瓜果蔬菜,还养了一些鸡鸭鹅。田园生活虽然清贫,但也恬淡自在。孟轲便在草屋里住了下来,专心读书。在授学之前,司徒牛严肃地对他说:“你拜我为师的消息,不得外泄。如果有一个人知道这件事,那么你就不是我的徒弟了。”虽然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但孟轲还是点头答应了这个条件。司徒牛教导孟轲,和学宫里的老师不一样。他并不是一味地灌输自己的想法,而是定期开列一些书目,让孟轲去城里借来阅读,然后他再稍加点拨。孟轲有读不懂、领会不到位的地方,师生便一起探讨研究。

这种教学方法,让孟轲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儒家学说的精妙之处。他在草棚茅舍整整攻读了三年。这一千多天,孟轲几乎没睡过一个好觉,他总是手拿着一卷书,读累了就伏案而眠。夏日酷热,他顾不得摇扇驱蚊蝇;冬季严寒,他顾不得生火取暖。常言道,“好过三伏,难熬数九”。每当数九寒天,孟轲冻得十指皲裂,血迹殷殷,常把书简染得斑斑点点,要是不用清水擦拭还真无法归还……

在这三年里,孟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一天,司徒牛对孟轲说:“你到我这里学习,已有三年了。这些日子里,我看到你读书勤奋刻苦的样子,觉得非常欣慰。如今你该读的书已经读完了,我能教给你的也教完了。如果再留在这个茅草屋里,对你来说也没什么意义了。”司徒牛拍着孟轲的肩膀,像朋友一样,絮絮地说着:“读书的目的在于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你不能终身读书,该出去一展雄才了。”

听着司徒牛的教诲,望着他清瘦的脸和慈爱的目光,孟轲的眼里含着热泪,不由低头拜道:“老师,这三年来多亏了您的教导。如果没有您,也没有我孟轲的今天。我回到故乡后,一定效法孔圣人,兴学宫、办教育。力求推广儒学之道,将圣人和老师的教诲传遍全国。”说完,孟轲对司徒牛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头。

拜别司徒牛后,孟轲回到城里。他果然开始履行自己的想法,准备兴办学堂。一年多之后,学堂终于落成,命名为“子思书院”。与此同时,孟轲宣布,学堂将面向天下招生,招收的学生没有贫富贵贱之分,来者不拒,人人皆有受教育的机会。但不招未受启蒙教育的孩童,而是招收具有一定基础的青年。

孟轲一边在子思书院传授学业,一边在社会上答疑解惑,与人们交流,而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受到人们的欢迎。

从这则故事中可以看出,孟子年轻时期对儒家学说的孜孜以求,以继承和发扬儒学作为对其老师的最好回报。

同类推荐
  • 老子大智慧

    老子大智慧

    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本文从做人准则、处世准则、做事之道、修身养性四个方面对老子处世之道 进行了较为透辟的分析,以古今中外一些经典事例为背景,采用了浅显易懂的文字进行叙述。
  • 哲学的慰藉(译林人文精选)

    哲学的慰藉(译林人文精选)

    《哲学的慰藉》既是一部论述哲学和神学问题的经典名著,也是文学史上的伟大篇章,以散文与诗歌交替的形式描述作者在狱中绝境对人生终极问题的思考。涉及命运与天命、上帝的预知与自由意志、上帝的永恒性与时间等重大问题。
  • 庄子大全集

    庄子大全集

    在这个越来越纷杂的世界,我们于喧嚣和浮躁中寻求平和,也愈发不明白,为什么要想真正地笑一次是那么难?科技越来越先进,但烦恼越来越多;我们努力地生活,生活却越过越不快乐。寻觅那把打开快乐之门的钥匙,却原来早在两千多前,庄子便已通透人生的烦恼,留下解惑的“圣经”——《庄子》(《南华经》)。细读《庄子》,它告诉我们:人可以用另一种方式逍遥天地,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生命。
  • 简而美的哲学小史

    简而美的哲学小史

    哲学爱好者的入门读物,简单好读,可以一次啃完。不晦涩,不枯燥,激发进一步学习哲学的欲望,让自我的哲学探索变成轻松的阅读消遣。看冯版、胡版《中国哲学史》,罗素、梯利《西方哲学史》前,不可不读的哲学入门书。走进大师们的精神世界,邂逅一场轻松而美妙的思想盛宴。快速读懂哲学3000年发展过程,轻松掌握120位哲学大师的思想精华。老子、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大师的智慧,已经并正在改变无数人的思维方式。罗素、胡适、冯友兰等大师推荐阅读哲学史。
热门推荐
  • The Shape of Fear

    The Shape of Fea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分钟看透他人内心

    一分钟看透他人内心

    本书不仅帮你识人、查心,更能使你透彻地认识自我,辨别他人,让你从未知到已知,再到掌控,有效改变你对自己和他人的根本看法,最终实现人生的幸福与成功。
  • 唯有莫离流年

    唯有莫离流年

    陌路幽幽影潺湲,黎明伴雨涟漪间。唯君翩翩展笑颜,真假如梦暗香添。年少相识,她问,莫离?是永远不分离的意思吗?她以为,最美不过初相遇。当时过境迁,她觉得还不如不遇。多年后重逢,物是人非,刻在内心深处的人,潜藏在心底的记忆,她是否愿意重新想起?她自认不如飞蛾幸运,终此一生也得不到心之所系,可她渐渐发现,他和她,其实相距甚近。不料过往不曾真实,他亦不是他,她又该如何抉择?唯以真心相待,许一世莫离。
  • 暖心校草:丫头,来壁咚

    暖心校草:丫头,来壁咚

    【你的一生一世,由我来权择!——云一格《暖心校草》】炙热的阳光照射在这片大地上。……
  • 花火

    花火

    本书收录了青年作家多多的经典短篇小说。渺小的花火,就如同零星的希望之光,在黑夜里发光闪耀。有时候爱情就好像这闪耀的花火,一直在默默的坚持,默默地发光,去抗衡黑夜的孤寂。本书通过不同人的视角去讲述发生在都市生活中你、我、他的爱情故事。
  • 盛世田园之夫凭妻贵

    盛世田园之夫凭妻贵

    难得见义勇为一回,却芳魂早逝,魂穿古代一个小萝莉,顾朝颜感觉压力好大。上有泼辣但是慈爱的祖母,下有沉默温柔的表姐,门外还有讨人厌的婶娘虎视眈眈,想将自家儿子过继过来。顾朝颜挽起袖子,该斗的斗,该调教的调教,誓要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不曾想穿越了,还绑定了个功德系统,想要过目不忘?想要貌美如花?想要延年益寿?赚取功德买买买换换换!原本冷心冷肺的顾朝颜在买买买的压力下,努力完成功德任务。种种田,赚赚钱,养养家,一不小心就成为了大穆江山第一善人。一不小心,就混成了大穆最尊贵的人,朝颜痛心疾首看某男:“说好的妻凭夫贵呢?”男主微微一笑:“我觉得夫凭妻贵也挺好的。”小剧场一:周娘子拿着一张纸言之凿凿道:“看,这可是朝颜她爹当时和我们家定下的亲事,等朝颜及笄后就等着嫁入我们周家吧。”心中美滋滋盘算着:到时候顾家那五百亩的水田便是他们周家的了。顾朝颜:“你确定?说谎话的话可是会天打雷劈的!”周娘子掷地有声:“我对天发誓,咱们两家是定了亲事的!要是我说谎的话,就天打雷劈!”顾朝颜默默用一百功德点兑换了一次天打雷劈。周娘子刚发誓完,晴空万里,一道雷电凭空出现,直接劈在她身上。群众奔走相告:周老娘说谎话被雷劈啦~小剧场二:作为战功赫赫的少将军,却被传说吃自己夫人软饭,男主身边的副将终于受不了,痛哭流涕,“将军啊,外头人都说你这是吃夫人的软饭。”男主冷笑:“打量我不知道他们,想用这个法子激怒我让我离开,好抱夫人大腿,想得美!”副将风中凌乱。
  • 多情总裁乖巧妻(全本)

    多情总裁乖巧妻(全本)

    林以晴,一个初谙社会的纯情少女,却在无意中撞破了顶头上司的好事。无意中又发现和自己相恋多年的男友背叛了自己,在自己的感情道路上她败的一塌糊涂,伤心之余,她被多情上司缠住。
  • 胎息精微论

    胎息精微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养脾食谱

    养脾食谱

    《家庭健康调养食谱丛书》精选了近一千多种家庭健康调养食谱的做法,让你轻松享用色香味美的菜肴。
  • 盘古开天决

    盘古开天决

    爱错了人,招致全家被满门抄斩。恨!我恨!地狱里等你!但血泪的背后却是一场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