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64300000003

第3章 少年壮志拜师学艺

李自成生于万历三十四年八月二十一日(1606年9月22日),诞生于陕西米脂县李继迁寨的一间旧窑洞里。

米脂县地处黄土高原,气候干旱,少雨多风,地势高寒,土地贫瘠,一年四季收获的粮食十分有限。全县的耕地本来就很少,大多数又都被乡官地主们霸占,农民生活异常贫苦,吃顿饱饭都很难。

在陕北米脂县西部,距县城二百里左右有个偏僻的小山村,名叫李继迁寨,只有十多个窑洞。这里就是明末农民革命的杰出领袖李自成的故乡。

李继迁寨有百十户人家,已有几百年历史。自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之后,即有人来此定居。居民大多数为李姓,寨主李继迁是远近闻名的秀才,占有黄土沙田几千亩,只靠种田为生。这里的土地贫瘠,即使风调雨顺每亩田也只收几斗粮食。倘若遇到旱涝或蝗灾,几乎是颗粒不收。人们纷纷出外逃荒要饭。李继迁在世时勤俭持家、精打细算,日子过得还算可以,等到他去世后,他的子孙一代不如一代,都不务正业,不过数十年就将家产耗尽,都变成了穷光蛋,难以维持生计。遇到灾年不得不靠吃草根树皮过活。

后来,李继迁的后代只剩下一两家,而好多李姓都是外来户,李继迁寨只是徒有其名罢了。在外来李姓中有一个人名叫李守忠,他虽不是李继迁的本家,但有点远亲关系。他的祖先自洪武年间迁来这个村寨后,世世代代以种田为生。曾祖父为他们置下几亩黄土沙田,每年种小米、玉米或地瓜,深耕细作多施农家粪肥,秋后可以打下几石粮食,尚可以维持生活。到了李守忠爷爷那一代仍继承父业,虽然拼命劳作可是年成总是不好,不是旱灾就是涝灾,为了活命不得不把祖先留下的田产变卖。李守忠的父亲也是个勤劳的农民,每年终日不停地干活,很想恢复爷爷的家业,靠种自己的田地过日子。可是积劳成疾一病不起,不久离开人世,抛下妻子和两个不懂事的男孩——李守忠、李守孝。妻子靠着亲友接济和做些针线活将两个儿子抚养成人。守忠和守孝为地主放羊放牛当长工,积存下一点钱,又买下几亩田,李家的日子总算有所好转。

李自成的曾祖父李世甫,祖父李海,父亲李守忠,祖孙几代人丁不旺。李守忠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很想多生几个儿子。李守忠本来有个儿子,叫李鸿名,但李鸿名的母亲早死,李守忠又娶了石氏。石氏到李家后多年未育,李守忠很着急,于是便同石氏一起到华山进香,祈求神灵赐给他们一个儿子。后来,石氏果然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鸿基”,也就是后来的李自成。据历史记载,在李自成出生那天,李守忠梦见一个壮士骑马突然闯入他家,长啸数声,绕了屋子一周,醒来时李自成即降生。他的母亲也梦见一个骑马人来到他家,所以就给李自成起了个“闯儿”的乳名。一个月后,李自成的嫂子也生了个儿子,名字叫李过。李过后来混名“一只虎”,成为李自成起义后的得力帮手。天命之年的李守忠接连添子、添孙,自然十分高兴。因此他给孙子起了个乳名叫“双喜”,意即双喜临门。李过出生后三个月,父亲李鸿名就得病死去了。接着没过几年,他的母亲也改嫁了。这样,李自成虽曾有过一个哥哥,但对李家来说还是形同单传,一根独苗。

李自成祖上几代都以务农为生,李守忠为了继承父业,也踏踏实实地在农田劳动,但是家里的经济状况却一天不如一天。官府强征各种苛捐杂税和额外的搜刮剥削,使人民生活更加困苦,全家常常挨饿。李守忠怕自己劳动一年种田所得养活不了孩子老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他想还是应当把孩子们培养成人,让他们参加科举考试,一旦高中便可升官发财。于是等到李自成8岁时,李守忠东借西凑了几十文钱,勉强把他和李过送到村塾里去上学。但令李守忠老汉伤心的是,这叔侄二人似乎都不是读书的材料。不仅在私塾喜欢与人打架斗殴,而且一有机会就跑到外面,同其他孩子们摔打斗勇,逃学成了家常便饭。他们经常挨先生的板子,有时李守忠气极了,也关起门来揍他们。

尽管李自成叔侄二人调皮捣蛋,还是在私塾里待了五年。在李自成13岁那年,母亲去世,父亲也已是六十多岁,家境越来越困难。他和李过一天天长大,反而更不听约束,李守忠也管不住他们。他们时常和几个年龄相仿的朋友一起在外玩耍,还偶尔到酒馆里喝喝酒。其中有个孩子叫刘国龙,和李自成同龄,二人相处得最投机。陕北地处三边,许多老百姓是养马户,为军队提供战马。这使得李自成自小就善于骑马。他和刘国龙等人经常到野外骑马奔驰,十分开心,比在私塾里读书快活多了。这样,李自成的学业更加荒废,对读书也越来越不感兴趣了。尽管如此,李自成还是粗通文墨,这也成为他后来纵横天下的重要资本。与那些目不识丁的草莽英雄相比,李自成算得上是一个有文化的人了。有一天,李自成与李过、刘国龙三人一块喝酒,慷慨激昂地说道:“我们应该学习武艺,成就大事,读书有什么用!”打那以后,他们就偷偷地拜师练起武来。

同伴中有人想离开,走读书科举的路,遭到李自成的讽刺嘲笑。李自成认为,世道太黑暗,社会上贿赂盛行,要想金榜题名,不仅要书读得好、文章写得好,而且还要有钱行贿。对普通百姓子弟来说,那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他想利用自己身强力壮的优势,决心凭武艺横闯天下,那要比读书科举痛快得多。

有一天,李自成杀了一只鸡,当做牲礼,和刘国龙、李过一起去关帝庙,模仿桃园三结义的故事,三人要结拜为兄弟,准备一块到外边闯天下。根据李自成的提议,三人要比武力。在神座前放着一座铁炉子,重七十三斤。李自成上前抓住,一手举起,绕殿转了一周,然后放回原处。刘国龙扎紧腰带,也走上前用一只手来举,铁炉原封不动,用两手抓住才勉强举起,只走了五步,支撑不住,只好把铁炉放下。轮到李过,他用一只手奋力一举,没有举起,只能像刘国龙那样用两手举起,走了十多步就停了下来。李自成又一次走上前,用一只手举起,又绕殿一周,放回原处。一个道士路过此地,看到这种情景感到很惊讶,对李自成讲:“你父亲一生做事行善,所以才有了你,你要继承父业呀。”李自成大声说道:“大丈夫天下闻名,自成自立。如果死守着父业,难道还是男子汉吗?3岁前,曾梦伟将军喊我李自成,今即改名自成,号鸿基。”从此以后,李自成这个名字就开始使用了。刘国龙、李过和李自成他们三个人同一年生,刘国龙和李过看到李自成的力量如此之大,都甘拜下风。他们三人以后在一起无论做什么事,都以李自成为老大。

李守忠听说他们三人经常在一起喝酒玩耍、耍酒风、惹是生非,特别生气,便把李自成和李过叫到一起,把他俩训斥一通,并准备请个严厉的老师来管教他们。李自成不愿意受那种约束,便一个人偷偷离家跑到延安学武去了。他听说延安有个懂武术的罗教头,过去是军队中的将领,武艺高强,就拜他为师,和其他徒弟一起练习武艺。别看李自成在私塾经常逃学,但练起武来却十分卖劲。他天天和师兄弟奔逐骑射,玩刀弄棍,非常高兴。

李自成在延安只练了四个月,武艺颇有长进,便给李过和刘国龙寄信,要他俩一起来练武。李自成的父亲正为不知自己儿子的下落而着急,突然间从李过那里见到那封信,这才知道李自成在延安学武。正月十六日是个吉利日子,李守忠于是起身去延安找李自成。李自成当时正练单刀,刚入门径,不愿随父亲回家。罗教头看到他父亲辛辛苦苦地找来,也一再劝李自成回去。李自成拗不过,只好随父亲回了老家。但他回家后,觉得在家是虚度光阴,便又生出去练武的想法,甚至想和刘国龙、李过一起偷跑。李守忠发现后,看这样也不行,三个月后便把罗教头从延安请到自己家中,专门教他们三人练武。李自成当然十分高兴,练得非常起劲,进步很快。他的身体变得更强壮了,为以后纵横天下打下了基础。

陕北是军事要地,历代王朝都曾在这里驻扎重兵,这里的民风也特别强悍。对于李自成来说,这段练武的经历非常重要,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他一生的命运。因为中国武术不仅讲究强身健体,而且特别重视武德。一般来说,自己懂武术,不得轻易伤人,而是要扶危济贫,除暴安良。同时,李自成通过学习武术也学到了一些为人处世的原则,比如不贪财、不好淫、要为人大度等。这为他以后成为农民起义领袖提供了有利条件。

同类推荐
  • 杜月笙全传(上)

    杜月笙全传(上)

    杜月笙是20世纪上半叶上海滩上最富有传奇性的一个人物。生意场上,他机灵诡诈,善敛财,会散财;社交场上,他善于处理与各派军阀之间的关系,善解人意、附庸风雅,笼络社会上各种人物,从政治要人、文人墨客到帮会骨干,无所不有。他从一个“小瘪三”混进十里洋场,成为上海的黑帮帮主;他文质彬彬,却心狠手辣,杀人如麻;他为虎作伥,却又有着鲜明的爱国心;他狡猾奸诈,却又很讲义气;他出身贫民窟,却成为涉足娱乐、文化、教育、金融、新闻各业的财富大亨;他出入于黑白两道,游走于商界、政界……杜月笙所塑造的黑帮神话,早已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其人其事也因历史的重重迷雾越发充满传奇色彩。
  • 中华将帅故事

    中华将帅故事

    战争造就将帅。将帅统领千军万马,驰骋疆场,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或勇敢勇猛,冲锋陷阵,用血与火书写了威武雄壮而又残酷血腥的篇章。中华历史上的有为将帅,大多是杰出的军事家,有的还是军事理论家。《中华将帅故事》从众多将帅中选择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四十三人,采用故事形式,真实地客观地介绍他们的生平事迹。。《中华将帅故事》展现将帅的风采,讴歌将帅的功勋,旨在激励广大青少年从中吸取力量,弘扬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更加热爱我们的国家、民族和军队,随时听从召唤,为国家、民族和人民而战斗,哪怕流血、献身也在所不惜!
  • 王石传

    王石传

    1951年1月,王石出生在广西省(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的一个军人家庭里,他的父亲是一名老红军,母亲是锡伯族。王石承袭了父亲军人血液中好胜的本性与母亲锡伯族能征善战的特征,天生骨子里就带着一种野性。
  • 名人传记丛书:门德尔松

    名人传记丛书:门德尔松

    名人传记丛书——门德尔松——浪漫优雅的犹太音乐家:“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文坛亦江湖:大师们的相重与相轻

    文坛亦江湖:大师们的相重与相轻

    他们,个性或狷介,或痴狂,或迂腐;他们,性情不失风骨、风趣和浪漫;他们,品格清风朗月、苍松劲竹。他们是近现代飘逸浪漫的士人才子,却也在变幻莫测的时代大背景下,不可避免地演绎着中国文坛江湖的风雨激荡和恩怨纷争。相知、相敬、相重者,莫如胡适与陈独秀,胡适与李大钊,冯雪峰与鲁迅,吴祖光与两任妻子吕恩、新凤霞;爱恨纠葛、难分难解者,莫如徐志摩与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交恶纠缠、怨怼一生者,莫如鲁迅与周扬,胡风与周扬,丁玲与周扬;孰是孰非实难道断者,莫如钱锺书、杨绛夫妇与鲁迅……
热门推荐
  • 浪漫之夏

    浪漫之夏

    “两岸文学PK大赛”在名为‘为爱等待’的冷饮店中,年轻帅气的老板在为谁独自徘徊。在共同许下的诺言面前,她为何决然离去。在欢笑、泪水、友谊、爱情的共同交织下,为了自己心爱的人、为了梦想,在此共同奋斗!
  • 日本的日常生活

    日本的日常生活

    总有人会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为了拥抱一个人而不得不拥抱了所有人。不是日娱,单女主,女主是乃木坂成员,没有芝士的文笔,我只想能够片刻的拥有她。
  • 那年等待花开

    那年等待花开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却变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 快穿攻略:男神花式撩

    快穿攻略:男神花式撩

    余津津绑定了男神攻略系统,被它强制性的传送到各个位面完成任务。病娇哥哥√血族伯爵√禁欲总裁√腹黑丞相√偏执皇帝√冰山校车√狼狗竹马√……男神应有尽有,只是美中不足的是每个男神都长着一副壳子。“攻来攻去都是一个模样的人,坑鬼咱们出来单挑!”余津津差点想手撕了系统。一旁的男人阴鸷的笑出了声音,阴测测的开口:"来,先过来好好谈谈每次你不认人这笔账要我怎么算!"余津津:……【日更4000√双c√男猪脚从头到尾都是一个人√,本书又名坑鬼系统的日常挖坑、系统的嘴骗人的鬼。】
  • 至尊大小姐:夫君,举高高

    至尊大小姐:夫君,举高高

    ◆不正经简介◆传言,江湖中那个神秘的九重宫宫主是个天赋异禀,俊美无双的美男子,然而天妒英才,不能人道,苏大小姐听闻,莞尔一笑,询问搂着自已腰的男子:“夫君,他们说的可是真的?”男子听闻,将头埋进女子脖颈间,缓缓吮吸,耳边呢喃:“娘子这是在质疑为夫?”女子听闻,娇躯一颤,柔弱无骨的倒进男子怀里,“当然不是。”◆正经简介◆九重宫宫主是个宠妻狂魔:“夫君,我要那上古神兽当坐骑。”下一秒,那上古神兽就驮着苏小姐走遍大陆。“夫君,我要那把上古神器。”下一秒,上古神器就被双手奉上,“夫君,我要那个美男子。”下一秒,九重宫宫主一脸黑线,抬手捂住了苏小姐的眼睛。(宠文,欢迎入坑。)
  • 孝经纪事

    孝经纪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剑魂天下

    剑魂天下

    自秦以来,天下诸子百家各持己见,百年流传,至后唐,儒家盛,墨家分裂为洛家和玄天宫。但玄天宫早已忘记当年的“兼爱、非攻”,想要一统天下。与炼剑山庄一起屠杀洛家,少年洛庄为重兴洛家而追寻剑道。
  • 历代家书

    历代家书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历代家书》收录了上起先秦,下迄明清的一百余份家书,堪为家书中的佳品。其中当然有部分与我们现在的价值观念、伦理意识不相符合之处,但去芜以存真、披沙以见金,唯看读者朋友鉴别与取舍。
  • 六月的梦

    六月的梦

    最后一次模拟考试讲评试卷结束后,高考倒计时只剩下三天的时间。学校于6月4日开始放读,学生不用上课了,实际上学校要做好考前准备,那些教室都要腾出来做考场,必须经过一番布置,这需要时间。学校就把这三天时间称为“放读”。当然,学生也就可以趁此机会休整一下。放读前一天下午,直到最后一节课,班主任陈焕珍老师才把考生准考证发给同学们,让大家知道自己所在的考室和座位号,届时凭准考证入场。其实,只发给大家看一看,然后又收回,由班主任代为保管(待考试前半小时再发给考生),以免考生丢失误了考试。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最关心的是自己的座位好不好。
  • 蜡烛泪

    蜡烛泪

    长水拥有一对半可靠的儿子。三个崽人模人样,像一个模子铸出的坯。说差距也存在,比如念书,崽们就相差甚遥。二儿建文念初三,成绩呱呱叫。三儿建锁刚启蒙,头个学期竟做了一年级状元。喜得长水嘴一咧:“乖乖!俩小的不愧我种,就驴子是扬州婊子养的。”驴子是长水顶头儿。十八岁的汉子小学没混出头。怪长水气?长水一气就给他发明个属相,说驴子属猪大肠,拉起来竹杆长,一松手一大摊。说驴子儿吔!你别性急,慢慢熬,熬熟了,校长作兴留你做先生。父亲啰嗦完,驴子就扭头“嘿哧嘿哧”笑。不就十八岁么?男到三十三太阳才出山,早着哩!再说这几年也没白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