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68600000002

第2章 让孩子了解小学(1)

帮助孩子做好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丁丁9月份就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为了让他尽快适应小学生活,爸爸妈妈给丁丁报了一个夏令营班,班里的课程完全按小学一年级的课程安排。对于父母的精心安排,丁丁还是挺高兴的,因为爸爸告诉他,在这个夏令营班里能交到很多好朋友,能有更多、更新的玩具可以让他玩,更重要的是,爸爸妈妈还特意送了一个漂亮的小书包给丁丁作为入学礼物。

可等丁丁真正踏入夏令营班学习的时候,他发现这里的生活和幼儿园的生活简直相差太远了:每节课都要坐满40分钟,要学习很多难懂的汉语拼音;课外活动的时间基本没有……这些转变让丁丁根本无法适应。开学后的第四天,丁丁就哭着哀求妈妈说:“我再也不去什么夏令营班上课了,太累了,一点意思都没有……”

面对儿子的哭闹,妈妈有点措手不及,她赶忙问他:“前两天不是上得好好的吗?”

“刚开学那会儿是挺好玩的,可接下来的两天却总是在上课,老师都不允许我随便离开自己的座位,可在幼儿园的时候,阿姨都没有这样的要求;还有,我讨厌学习那些拼音,只要一想到拼音字母,我的脑袋就疼。”丁丁捂着自己的小脑袋特别痛苦地说道。

“宝贝,你现在已经6岁半了,再过一个月你就要正式成为一名小学生了,你必须适应这样的生活。懂吗?”妈妈循循善地说道。

丁丁用力地摇摇头,哭得更厉害了。

望着孩子的可怜样,妈妈叹气说:“这可如何是好呀?”

孩子将结束幼儿园三年的学习、生活了,很快再过几个月他们就会步入一个新的转折点——小学。尽管幼儿园时代的欢乐是最无限的,最令人难忘的,但它不可能永远停驻。孩子们将无可选择地走进另一片新的天地。如果说孩子走向幼儿园,走进集体生活,是他们的第一次“社会性断奶”,那么进入小学,则是走向了更加独立自主、丰富多彩而又复杂多变的生活天地,这是第二次“社会性断奶”。所以,帮助孩子做好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是我们家长不可推卸的责任。这需要大家及时做好帮助和指导。

可生活中,有许多孩子像丁丁这样,存在从幼儿园到小学的不适应现象。

如何才能让孩子从幼儿园逐步顺利过渡到小学呢?下面给家长们提供有效建议:

第一,帮助孩子了解幼儿园与小学的区别

学习内容的变化:小学以课堂教学为主,学习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小学生的主要活动。学生要做作业,要参加考试,有一定的学习压力;而幼儿园,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教育内容寓于各项活动中。幼儿园虽然也上课,但它与小学有很大的不同:幼儿园着重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进行知识的启蒙教育,而小学则是系统地进行学习。小学一年级课程设置相对复杂很多,特别是语文新课程,第一个学期既要学会拼音,又要会写100个字,认读的字有400个,还有大量的儿歌与阅读,任务相当重,像一座小山一样一下子压在了幼小孩子的身上,对孩子入学真是一个大考验。

生活节奏的变化:小学生在校大部分时间是学习,严格按照课程表活动。

每天上午有三到四节课,下午也有两节课。还有一节语文数学照顾班,课间休息只有10分钟,有严格的上学、放学时间表和上、下课制度。学生生活节奏较快,始终处于紧张状态。此外,小学课堂上是不能自由活动的,长时间坐在椅子上,学生有可能注意力“溜号”。

生活环境的变化:幼儿园教师不但组织孩子们学习、游戏,还像慈母一样照料他们的生活,是保教一体的,幼儿的一言一行几乎都在老师的视线之内。而入小学后,学校教师的侧重点是对他们进行德智体美多方面的教育教学工作,生活上照顾相对较少,教师和学生接触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教学上,课间课外时间多属于学生自由支配,对学生独立性要求更高。

对此,父母们要经常给予孩子鼓励和赞扬。受新环境的影响,刚入小学的孩子会出现对新知识接受较慢的情况,这时家长就应该多鼓励、多帮助,绝不能使孩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生活中,有不少孩子适应环境能力较差,会出现情绪低落或是厌学的情况,家长可以先降低要求,耐心地鼓励孩子。学会发现孩子的优点,多多表扬。平时在接孩子回家的路上多和孩子聊聊天,问问孩子今天课堂上老师都教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新内容等等,这其实也是一种很好的复习方法。

第二,入学前注意孩子的心理变化

小学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全新的环境。家长要让孩子在心理上放松,要让孩子觉得上小学是很光荣很开心的事。让孩子对小学生活进行合理和美好的想象,使他们对小学充满信心和向往。家长可以利用暑假带孩子到附近的小学转转,熟悉一下小学的学习环境,和孩子聊聊小学的学习生活是怎样的,与幼儿园相比有什么不同,让孩子接触身边的小学生,了解小学上课、作业、考试以及丰富多彩的活动等情况。

在平时生活中,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情绪等各方面的变化,多与孩子沟通,多鼓励孩子,不能打骂孩子。对于孩子的不足之处,在入学前,应注意引导。暑假没有上幼儿园的孩子,家长也可以让孩子做一些简单的运动,以加强体质,适应小学生活。

第三,培养孩子良好的时间观念

对新生来说,最重要的是生活习惯方面,作息时间一定要合理安排,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一定要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准备入学之前的那个暑假就要让孩子有意识地在晚上八时左右就睡觉。早上,家长也要在规定的时间把孩子叫醒,使孩子有一个由睡眠到清醒的适应过程。起床后,应要求孩子迅速穿好衣服,洗脸、刷牙、梳头、吃早饭这些事情,都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

此外,孩子在幼儿园里以“游戏”为主,进入小学后以“学习”为主。孩子要突然由“动”转“静”,确实一下很难适应。所以父母要在这方面对孩子早点儿进行训练,经常安排孩子做需要集中注意力的事情,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有意识地训练孩子能够静下心来、坐得住。时间从20分钟逐渐延长。因为小学的课堂更讲究秩序,孩子的言行会受到纪律的约束,家长可通过让孩子安静地画画、阅读、看电视等加以训练,不一定非要一开始就要坚持三四十分钟,可以从10分钟开始,一点一点地延长。

第四,让孩子积极锻炼,有个结实健康的身体

幼儿时期,是身体迅速生长发育阶段。在幼儿园,幼儿的学习是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进行的,动静交替,时间短,不易疲劳。而进入小学是以学习为主,孩子要进行较长时间的紧张的智力活动,必须让孩子多活动,积极锻炼,预防疾病,要有健康的身体、充沛的精力,才能愉快、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

第五,培养孩子学会交流,大胆表达

父母们要教孩子表达内心的想法,例如,有的孩子知道上课时不宜去洗手间,因此即便内急也不敢向老师表达,结果苦了自己还闹出一些笑话。另外,要教会孩子大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可以说是每个家长的又一必修课。特别是上了小学后,家长要尽可能做好一个忠实的听众。例如,鼓励孩子每天放学后给你们讲学校里发生的各种事情,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六,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后的知识准备

一些有经验的家长都是把学习兴趣的培养作为学习的先决条件。因为儿童有了兴趣才会主动地去学,才会自发地看图画书,边看会边问家长:“这是什么?”“那是为什么?”作为家长,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但并不是所有知识准备得越多的孩子学习就会越好,部分孩子虽然知识很丰富,但是他的心理水平和能力却是远远不足的,知识准备多的孩子也有可能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兴趣和习惯,有了学习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才会越学越棒。

由此想到,家长是否应该在孩子入学前让其学会拼音呢?根据小学课程计划,入学后,还要进行为期4~7个星期的拼音教学,好多学生由于不愿听老师炒冷饭的拼音教学课,致使入学后就形成不专心听课的不良习惯。所以,针对不同孩子的特点要有所不同。责任心、接受能力强的孩子完全不需要学会拼音,不然他们可能在上学后老师教拼音时反而会由于已经懂了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家长应该科学合理地衔接而不应拔苗助长。对于接受能力慢的孩子,可以适当地让他们先感知一点,对他今后的学习积极性会有所提高。家长应该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多多关注,做到当天的任务当天完成。

在入学前,父母还可以让孩子多看看课外书,养成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其口头表达能力。多看一些有意义的电视节目,多带孩子到户外走走,开阔他们的视野,这些都是非常必要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小学生活是孩子们走入社会的起点,也是将来长达十几二十年学习之路的一个开端,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所以,父母们要带领和帮助孩子做好这个重要的“过渡”。

如何帮助孩子做好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下面还需提醒家长三点:

一是给孩子学习用品的准备,比如书包、铅笔盒等,要以实用为主,有的孩子的铅笔盒功能特别全,按键特别多,结果铅笔盒打不开了,笔都拿不出来。

二是建议家长带孩子提前去学校感受一下学校的环境,让孩子对即将开始的小学生活有一种期待。有的孩子刚入学的时候会哭,就像刚入幼儿园一样,他认为妈妈不要他了,把他扔在这个地方。

三是家长要说该说的话,不说不该说的话。家长不要给孩子制造紧张气氛。有些家长会对孩子说:“你马上就要上学了,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争取当三好学生、班干部。”家长用个人的主观愿望去要求孩子,这样就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对孩子应该以鼓励为主,家长可以用亲切的口吻对孩子说:“你长大了,真了不起,马上就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让孩子对小学生活有一个憧憬,帮助孩子树立信心。

让孩子爱上新集体

这天晚上,妈妈指着佳明的书包问道:“你才开学没几天,这新书包怎么就脏成这个样子了?”

佳明双手一摊,委屈地说:“书包不是我弄脏的。”

“那是谁弄脏的?”妈妈接着问道。

“被班里的几个捣蛋鬼弄脏的,今天上午,我和小胖吵架了,我把小胖的书扔在了地上,后来小胖找来几个帮手帮忙,他们把我的书包也扔在了地上,接着还用脚踩了上去……”佳明委屈地向妈妈诉说着事情的原委。

听罢孩子的解释,妈妈继续说:“原来你和新同学闹别扭啦。不过,我觉得是你不对在先哦,你不应该把人家小胖的书扔在地上呀。”

“这怎么会是我的错呢?自从来到这个新班级,我就没有交到好朋友,在幼儿园那会儿,我和每个小朋友都合得来,可来到这里,却常常受到新同学的欺负……呜呜……我讨厌新班级,更讨厌新同学,妈妈,我想回幼儿园呀……”佳明说着说着便哭了起来。

母亲赶忙蹲下身,轻轻地搂住儿子,安慰说:“妈妈知道你现在或许很难适应新的集体生活,和新同学的相处也有些不愉快,可你是男子汉呀,要学会克服这些小困难。从现在起,我和你一起加油,我会帮助你爱上你的新班级的。我们一起努力,好吗?”

“嗯,我是男子汉,我要加油!”佳明擦擦泪眼,坚定地向妈妈保证。

很多孩子由幼儿园进入小学,在新的群体中,他们所接触的老师和同学大多是以前不熟悉的,对于如何同他们交往,把自己归属于新的班集体中,又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因而难免会出现人际交往上的不适应。

此外,许多家庭都把孩子作为整个家庭的中心,尤其现在普遍是独生子女家庭,这种做法更显得突出。在小学的集体生活中,每一个学生都享有平等活动、学习的权利,以个体为中心的现象不可能存在。这就打破了个别孩子的心理平衡,他在以往生活中一贯如此的中心位置被颠覆了,于是就无所适从,排斥甚至讨厌这个令他不快的新集体。

那么,如何让孩子爱上新集体,适应新集体的生活呢?

首先,鼓励孩子迈出自信的第一步

家长一定要多鼓励孩子,让他们增强自信心,学会如何与人交往。

不要总是问孩子:“今天考了多少分,哪儿答错了,是第几名?”孩子上学后,学习成绩成了家长们最为关心的问题,可分数并不能说明一切。所以,家长不妨这样问孩子:“你今天在学校认识新朋友了吗?今天有什么有趣的事吗?”这样的问题才能引起孩子的共鸣,能起到培养孩子的热情和信心的作用,如果孩子在新集体里连最起码的自信心和沟通能力都没有,不能学会与人交往,无疑会给他们造成不小的影响。

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与孩子聊天、谈心,和孩子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平时要多从正面询问班级的情况、学习的情况、同学的情况、老师的情况,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特别是在孩子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家长应及时给予解决、引导,让孩子学着愉快地去做每一件事,愉快地去和每一个人相处,这样一来,孩子自然能够尽快地适应新的集体生活。

同类推荐
  • 爸爸妈妈讲给男孩听的励志故事

    爸爸妈妈讲给男孩听的励志故事

    每个男孩都想成为英雄,每个男孩的成长过程中都免不了挨板子。作为父母要知道,棍棒教育起不了作用,不如选择通过故事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树立孩子伟大的理想,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孩子需要励志。当他遇到失败,遭受挫折时,父母应该给他适当的鼓励,激发他们生活的勇气;当他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生活迷茫无助时,父母应该给予指点,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方向,引导他去积累成功的能力和品质,让他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这是家庭教育中必不可缺的。
  • 巴菲特写给子女的10个投资忠告

    巴菲特写给子女的10个投资忠告

    林汶奎编著的《巴菲特写给子女的10个投资忠告》是对巴菲特这位著名股神的描写,看他是如何成功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将自己的成功经验与投资哲学从生活的点滴渗入到孩子的思想中。《巴菲特写给子女的10个投资忠告》对巴菲特的生活细节,学习理念、学习方法、人生等进行描写,深入到巴菲特对于金钱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认知与态度,从而告诉儿女如何进行正确的投资。
  • 好父母 教能力

    好父母 教能力

    《好父母·好素质:好父母 教能力》主要内容包括:能力比分数重要;智慧做事的能力;高效学习的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独立生存的能力等。
  • 当青春期撞上更年期

    当青春期撞上更年期

    随着晚婚晚育观念的普及,父母进入更年期时孩子大多也处在动荡的青春期,当不安分的“青春期”撞上了孩子们口中的“更年期”,当矛盾激化到难以调和时,一场场或冷或热的家庭“大乱斗”不可避免地上演。“青春期”VS“更年期”,碰撞出“火花”的两代人,在亲子大PK中,如何化解双方的矛盾,“两期”如何相处,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家庭面临的现实难题。本书从生理、心理等方面分析了“两期”冲突的原因,为陷入冲突苦恼中父母提供建设性意见、有效的解决方案和方法。
  • 好方法教出好孩子

    好方法教出好孩子

    父母、孩子、教育,这几个词频频出现在大家的视线之中,不断的提醒着为人父母者要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履行教育孩子的义务。
热门推荐
  • 30几岁女人的活法

    30几岁女人的活法

    30几岁的女人完全不必因韶华的推动而心生郁闷,年龄是生理的一个代表数字,人的青春更重要的是来自心理的调试。30几岁的女人,经历岁月的洗礼,抛却了小女孩的娇纵任性,举手投足间给人的感觉不仅仅是心动,更多的是一种味道,一种风情,一种气质,一种修养,和种妖娆!
  • 带你去南极

    带你去南极

    唐景亮在临时设置的讲台上向学生讲述“闲”字的含义时,一阵眩晕,差点站立不稳。投影仪上,打出的是“闲”字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到繁体汉字、简体汉字的字形。客观地说,这个字从最初的样子一直发展到现在,并没有多少变化,就是门里有根木头。门里这根木头,是干什么的?唐景亮用食指指着屏幕上的字形说:“古人以前回到家,就用一根柱子顶住门板,这是为了安全。安全了,人在家里,就可以放松自己,闲了。这根柱子,保证着人们的安全和休闲,因为,古代可没有我们现在咣当一碰惊心动魄的防盗门。”学生哄的一声笑了。台下也有老师发出了嗡嗡的笑声。
  • 破茧成蝶

    破茧成蝶

    这是一本女性成功励志类图书。作者通过讲述自己的创业历程度并最终成功的故事,以及自己的感情经历,告诉我们,其实能否实现梦想,人生能否走得更加高远,能否获得幸福,关键在于自己是否付出了努力和是否敢于改变自我。本书能够帮助读者循着自己的梦想,一步步走向人生辉煌的巅峰。
  • 含苞欲放的年代

    含苞欲放的年代

    作品写的是上世纪60年代一群决心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中学生的三年生活。以高中男生齐望为代表,充满年轻人的活力和对祖国的热爱,认为自己是个标准的革命事业的接班人。还有千姿百态的女生们,如文艺委员秦小力,教授女儿邢还,军人女儿王明明,都怀着各自的理想,共同经历了团结、友谊、情感、金钱、出身、党团等种种考验,在渐渐复杂起来的社会环境中,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下,最终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 斯芬克斯之谜

    斯芬克斯之谜

    王晋康的科幻作品之一。邱风已同萧水寒结婚六年了,按照婚前的约定,他们将终生不要孩子,所以两个已婚的单身贵族过得十分潇洒。休假期间,他们满世界去快乐。不过,时间长了,邱风体内的黄体酮开始作怪,女人与生具来的母性开始哭泣。她常常把朋友的孩子“借”回家,把母爱痛快淋漓地倾泻那麽一天,临送走时还恋恋不舍。这时她会哀怨地看看丈夫,她希望丈夫的决定能松动一下。不过丈夫总是毫无觉察(至少从表面上如此),微笑着把孩子送走,关上房门。
  • 在后台的后台

    在后台的后台

    《在后台的后台》收入了韩少功的主要作品,占发表总量的七八成左右。借此次结集出版机会,作者对其中部分作品做了修订。我投入文学写作已三十年。回顾身后这些零散足迹,不免常有惶愧之感。以我当年浓厚的理科兴趣和自学成果,当一个工程师或医生大概是顺理成章的人生前景。如果不是“文革”造成的命运抛掷,我是不大可能滑入写作这条路的。我自以为缺乏为文的禀赋,也不大相信文学的神力,拿起笔来不过是别无选择,应运而为,不过是心存某种积郁和隐痛,难舍某种长念和深愿,便口无遮拦地不平则鸣。
  • 谁是男二

    谁是男二

    谢画央从未想过自己的穿越,遇到的是一般穿越小说结局后的情节。她已经是天底下最传奇又最惹人非议的皇后,六宫为其一人虚设,可惜皇帝死了国破家亡。她的绯闻前男友名单已经集齐了世间所有赫赫有名的男人,可惜连哪个是男二号都不知道。男主死前叫她去投奔男二,她只能带着小皇子从深宫逃往民间,一边想着如何发家致富,一边考虑谁才是之前故事里的男二?过日子难,提防着“旧情人”们找上门更难。带孩子难,给孩子找个平凡的后爹更难。【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爱那么近,你那么远

    爱那么近,你那么远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星星之间的轨迹,而是纵然轨迹交会,却在转瞬间无处寻觅。最近的爱用温暖凝结2007年最动人的爱情力作!最远的你用思念感伤红袖添香泪流成河!甜蜜中有苦涩;幸福中有悲伤;激情绽放中饱含了现实和命运的无奈这就是他们的爱情。
  • 绝色养成妻:蜜糖小王妃

    绝色养成妻:蜜糖小王妃

    冷酷俊美,权倾天下的摄政王,唯独只对她展露柔情,将她捧在手心宠爱有加。他不是个喜欢压制自己的人,可被这双清澈澄明的眼睛注视看,就什么念想都没了。他舍不得吓坏她,他可以很有耐心的等她长大,人养在手里,也不怕吃不到嘴里,所以,他一点也不急。他要的不单单只是宣泄,他不会伤害她,他会把她捧在手心里宠着护着。
  • 不娇不惯培养优秀女孩100招

    不娇不惯培养优秀女孩100招

    “让孩子吃点苦,他会倍感生活的甘甜。让孩子享受在风吹雨淋中搏击的快乐,让孩子在生活的磨砺中不断地成长。从长远利益考虑,让孩子从小适度地知道一点忧愁,品尝一点磨难,并非坏事,这对培养孩子的承受力和意志,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或许更有好处。每个对孩子将来负责的父母应该牢牢记住这个很重要的育儿原则——替孩子们做他们能做的事,是对他积极性的最大打击。父母溺爱和娇惯孩子,满足他们的任性要求,他们就会堕落,成为意志薄弱、自私自利的人。因此,父母的爱不应该是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