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0400000002

第2章 特稿(2)

(3)边沁。“个人利益必须服从社会利益。但是……这是什么意思呢?每个人不都是像其他一切人一样,构成了社会的一部分吗?你们所人格化了的这种社会利益只是一种抽象:它不过是个人利益的总和……如果承认为了增进他人的幸福而牺牲一个人的幸福是一件好事,那么,为此而牺牲第二个人、第三个人、以至于无数人的幸福,就更是好事了……个人利益是唯一现实的利益。”

与此相联系,马克思还明确地指出:“巴贝夫主义者是粗鲁的、不文明的唯物主义者,但是成熟的共产主义也是直接起源于法国唯物主义的。这种唯物主义正是以爱尔维修所赋予的形式回到了它的祖国英国。边沁根据爱尔维修的道德学建立了他那正确理解利益的体系,而欧文则从边沁的体系出发去论证英国的共产主义。”从这里,他才理解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性的看法,而且懂得了马、恩所为之奋斗的共产主义才是最符合人性的。而李卓吾的那些观点其实是与爱尔维修等人的学说相通的,所以他确是晚明的进步思想家。

这使他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认识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也使他在今后的较长时间内一直认真阅读马、恩原着,从《德意志意识形态》一直读到《资本论》。

章先生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中所承担的关于金圣叹的一节却受到了刘先生的特别关心,因为刘先生觉得金圣叹的评价问题很复杂,难于把握;其时恰好学术界在展开对金圣叹的讨论,就想把这一节先作为单篇文章拿去发表,以征求学术界的意见。他把章先生写的原稿看了以后很感满意,稍作改动后就作为刘先生与他合作的论文拿出去发表了,题为《金圣叹的文学批评》,(刊载在《中华文史论从》第三辑1963年)。不料发表以后在国内受到了严厉的批判,却在国外受到了相当高的评价。现任美国斯坦福大学讲座教授的王靖宇先生在1972年出版的《金圣叹》(ChinSheng-t’ai,NewYork:TwaynePublishers,Inc.,1972)一书中评价说:“这是中国大陆迄今所发表的重新评价金圣叹文学批评的最佳和最客观的论文。”(“ThebestandmostobjectivereevaluationofChin’scriticismthathascomeoutoftheChinesemainlandtodate.”)

在关于金圣叹的论文发表的上一年,《洪昇年谱》也完稿了,并于次年交给了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现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前身)。出版社经审读后决定出版,但鉴于政治形势日益严峻,就一直拖着,不敢出书,直到一九七九年才正式出版。该书出版后先后获得了上海市哲学、社科优秀着作奖和教育部第一届人文社科优秀着作一等奖。

总之,从一九五二年到一九七○年代的二十六七年间是章先生从事中国文学史研究的准备阶段。在这期间,通过夯筑学术基础和漫长的对中国古代文学的个案研究,他已完全具备了对中国文学史从事总体研究并取得重大突破的学识和能力。

三、对中国文学发展过程的创造性思考

经过了上述的准备阶段,章先生不但掌握了大量的文学史资料,而且自从在《神圣家族》里获得了关于人性问题的启发后,通过进一步学习马克思主义,他已初步认识到了文学的发展与人性的变迁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具体地说,每个时代的人性中既都体现了“人的一般本性”,又都体现了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就人的一般本性来说,“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德意志意识形态》,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514页)因此,马克思把“自我克制,对生活和人的一切需要克制”视为对人性的剥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135页)。这里的所谓“需要”,不仅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温饱,而且包括享乐和显露自己的生命力(《神圣家族》,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166-167页),后者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其最终则是达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9年649页)。这也就意味着:“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人的需要——包括个人的权利、自由、尊严、快乐、幸福等等——将日渐提高其满足度,最终获得全面、充分的实现,人的个性也必然越来越丰富而强烈(《中国文学史新着·导论》5页)。”而就“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来说,既由“人的一般本性”所决定,又由于受具体的历史条件(主要是每个时代的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在共产主义实现以前,都存在着至少看起来与“人的一般本性”相矛盾的成分,越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代,这种成分就越多;随着社会的发展,它们就逐渐被克服。而文学的发展在总体上是与人性的演进同步的。不过,由于文学是以感情来打动人的,文学中的人性的演进也就体现在其感情的变化方面。

在一九八○年代初,他对自己在文学史研究中的上述状况已有了较为客观的认识,因而认为有条件对中国文学的总体发展过程及其内在联系进行探讨了。又考虑到中国文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间,他决定分阶段来进行,并先从明代文学入手。

章先生之所以选择明代,一面是基于他那文学的发展与人性的演进同步的观点,另一方面是因为他早年学习现代文学时就已知道“五四”运动前后的“文学革命”所要求的是“人性的解放”,而且“五四”新文学与晚明文学新潮存在相通之处,他由此认为在明代文学中可以较清楚地看到中国古代文学的前进的历程。也正因此,他在一九八○年代前期先后给学生开设了“晚明文学研究”和“明代文学研究”两门课程。边研究,边教学。

研究的结果,他发现晚明文学新潮中确有可与“五四”新文学相通之处,而在学术界相当流行的一种看法——晚明文学新潮与前、后七子的复古运动相对立——则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晚明文学新潮的旗手李卓吾就对前七子的最主要代表李梦阳评价很高,而且李梦阳的强调“真情”与李卓吾的提倡“童心”、,宏道的标举“性灵”都有相通之处。所以,以李梦阳为首的前七子实是晚明文学的先驱而非其对立面。为此,他撰写了《李梦阳与晚明文学新思潮》一文,先后在日本和国内发表(见《古田教授退官记念中国文学语学论集》日本东方书店1985年版和《安徽师大学报》1986年第三期),成为这二十余年来学术界重新认识和评价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的嚆矢。

在撰写该文的同时,他还发现李梦阳等人在明代中后期之所以受到许多人的崇高评价,是因为被认为开创了明代文学的新局面,而这不仅是与前七子以前的台阁体兴盛时期相对而言,更是与明初相对而言的。原来,明初是在朱元璋统治下的经济与文学都受到严重摧残的时期,文学由元末的繁荣一变成为极度的萧条,永乐帝又承其衣钵,文学遂处于长期的衰退之中;台阁体不过是文学处于高压下的必然产物。有些论着对明初文学给予肯定,乃是将元末文学的余响——朱元璋的打击对象——误认为明初的正声之故。对明代前期文学的这种描述更是中国文学史研究的一种崭新的成果。而且,他还在文学史上第一次提出:在被朱元璋镇压下去的元末明初的文学中已经可以听到与晚明文学新潮相类似的声音,《明代文学研究》第一辑卷首(见其《(明代文学研究)序》,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这同时也是对于元代文学在推动中国文学发展中所起的高度积极作用的一种新的思考。

同类推荐
  • 培养女儿上北大:一个普通家庭的教子经验

    培养女儿上北大:一个普通家庭的教子经验

    《培养女儿上北大》一书作者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教育女儿的亲身体会,把家庭教育理念和儿童心理分析,用举例和自己孩子成长的故事轻松明快地呈现给读者,教你如何引导和培养出健康快乐优秀的好孩子,书中没有枯燥冗长的理论却隐藏着许多深刻的道理,可操作性非常强。
  • 电视传播思想力:在中国传媒大学听讲座

    电视传播思想力:在中国传媒大学听讲座

    本书以电视传播思想为核心內容的讲座文集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应景而设的,而是一种学术的习惯,一种思想力的凝聚——试看在将近一年的时间申,在中国传媒大学的教室里,有深度、有广度、有力度、有锐度的名师讲座在每周五的下午总是准时而热烈地进行着,热烈于每每现场里的学术氛围,热烈于人人脑海中的思考延伸……
  • 国际传媒整合营销传播

    国际传媒整合营销传播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国际传媒整合营销传播的教材。编者立足于传播全球化的背景,探讨了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在中国传媒贯彻“走出去战略”、开拓国际市场实践中的应用。本书介绍了整合营销传播基本理论,分析了国际传媒品牌内涵与构成要素、实施整合营销传播的必要性及整合营销传播主客体构成,并从战略、策略、手段、保障、评估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国际新闻或国际传播专业教材,也可以为国际传播工作者提供参考,还可以为国内传媒的营销实践提供借鉴。
  • 另类少年是从哪里来的

    另类少年是从哪里来的

    关于另类孩子的情况,其实并不是我们国家才有,几乎全世界每个国家都有,落后的非洲国家情况会更严重些,而发达的西方国家特别像美国的情况同样严重。读完本书的人,得出结论会同我一样,即:那些为追求个人享乐而无情地抛弃自己的孩子的人,他们是否多多少少受了西方腐朽思想的影响?
  • 报纸是“谁”:美国报纸社会史

    报纸是“谁”:美国报纸社会史

    自1690年诞生至今,美国报纸历经沧桑变故,其报道模式亦处于不断的流变之中。报道模式是指报纸在其日常新闻生产实践中所依循的准则和样式,它是报纸新闻生产的常规形式,是报纸长时间都在使用的报道方式。本文试图在“事实选择”和“事实呈现”两个维度上透视美国报纸报道模式在不同时期的内涵与特点,探究报道模式的流变轨迹及流变动因。“事实选择”是指报道模式中选择了什么样的事实,“事实呈现”是指报道事实时采用什么样的手法。“事实选择”和“事实呈现”是新闻生产紧密联系的两个维度,选择了某种事实也就随之选择了与之对应的某种呈现方式,两者骨肉依存。
热门推荐
  • 霖霄

    霖霄

    上有凌霄,下有霖霄。剑歌天上来。这是一个关于剑仙的故事。
  • 东京捉妖传

    东京捉妖传

    公元21世纪,全球联盟时代,妖界之门即将开启,战争一触即发。断更·练笔·
  • 丑女重生之贵女邪妃

    丑女重生之贵女邪妃

    “我爱你。无关你的容颜你的所有,我爱的是你那善良温柔的心。”订婚的那日,太子风皓凌捧着她面发枯黄、额头印着椭形青斑的脸,凤眼含情脉脉。她信了“钰儿,只要你过的幸福,我们就心满意足了。”“贤良”的继母、温柔美丽的姐姐对她宠溺又包容。她信了她是津都人尽皆知的“第一丑女”,她有自知之明,所以她感恩戴德。继母的贤良,姐妹的关怀,她倍感珍惜,为了报答她们,让她“上刀山下火海”,她都甘之如饴“楚吟钰,你长的这么丑这么恶心,你以为我会真的爱上你?每次看到你,我都想吐!我爱的,从来都是你善良美好的姐姐!”新婚之夜,她等来的,不是花轿,而是太子未婚夫和姐姐调制的一杯毒酒。啪!“贱人!我早就想打你了,下了毒把你弄成津都第一丑女,竟没想凭着你嫡女的身份,还能和太子订婚,早知道就该直接毒死你!”往日贤良的继母温柔的姐姐完全脱下了面具,将她踩到脚下作践,做成活人彘,看她生不如死。她赤红着眼,看着眼前这些残酷无情的亲人,一字一句起誓:“若有来世,我楚吟钰定将你们的所有全部夺走,让你们跪在我脚下,生不如死!”重活一次,她不会再任人摆布,前生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今世重活也该让他们尝尝成为鱼肉的感觉!重生+穿越清冷绝情+潇洒不羁演绎一段命定的情缘……(PS:喜欢的亲们不要错过哦!)
  • 实用经济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经济文书写作大全

    本书详细介绍了经济文书的种类及写作方法,主要包括:计划与总结、商品说明书与投标书、广告企划方案、企业经营计划、企业销售人员管理文书等。
  • 雨季先生

    雨季先生

    在这坐城市最高的地方,是我们故事开始的地方你问朋友:“我有没有说过我是颜控”朋友回答:“没有-_-||”“那我有没有说过我是声控”“没有?_?”“那我有没有说过……”“停,你说过,你就是单纯的好色”“←_←”别人问你:“你以后的梦想是什么”“我想拥有一个花店”别人问他:“你以后的梦想是什么呢”“帮助别人实现梦想”有人在朋友圈写过,不开心的时候,麻烦给我一颗草莓味的棒棒糖“手伸过来,快点”看着手里的棒棒糖“……”“我不会包粽子”“我教你”她看着窗外“下雨了”“笨蛋,我想你了”(双向一见钟情)
  • Quality and Others

    Quality and Oth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美男蝎女之虐爱葬心(泥蝶之舞)

    美男蝎女之虐爱葬心(泥蝶之舞)

    这是一部既有A面又有B面的青春故事,既有好孩子的故事,也有坏孩子的故事,其实每个人的青春都可以写成一部催人泪下的青春史。作者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和唯美的笔触,用洋洋洒洒的百万字生动而细腻地描绘了一群复习生的青春故事,故事具备当前一切青春故事的所有元素和年代标签,感人肺腑、撕心裂肺,是一个时代的青春史。在遇到朗逸彤之前,李练达是孤独的、沉入深渊的囚鸟,他的心里藏着一个像张蔷一样的麦穗儿,可是麦穗儿高高在上,遥不可及。是朗逸彤让李练达从孤独中走出来,他的人生变得丰富和充满诗意,李练达这个文学青年在惶恐不安中看到了自己的明天。在与朗逸彤的交往中,他发现将与朗逸彤结婚的李倩并不是他的所爱,他爱着另一个有着法国血统的女孩儿金美玉,他究竟是爱李倩,还是爱金美玉,还是爱他呢?他爱的究竟是谁呢?林嘉辉与林雪晴因为父辈的关系折断了青梅竹马的爱情,萧正扬与李龙骧因为李龙骧爱上了助教而中断了朦胧的爱情,慕月明与汤娜因为磨难而走到了一起,秦根生与叶翠翠因为棍棒的敲打而捆绑了一起,宇文强与张天娇因为张建光的凶狠成为冰冷的尸体。李练达在朗逸彤沉入冰冷的海洋之后,迎来了自己的爱情,李练达抚育的泥蝶也化成蝴蝶翩翩起舞,可是这爱情却让他……这是一个大陆版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子》。
  • 科金刚錍

    科金刚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Cavalry General

    The Cavalry Genera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战争与和平

    战争与和平

    《战争与和平》是托尔斯泰的三大代表作之一。小说以包尔康斯基、别素号夫、罗斯托夫、库拉金4个贵族家庭的纪事为情节线索,从战争与和平两个方面来表现俄罗斯民族同拿破仑侵略者、俄国社会制度同人民意愿之间的矛盾,肯定了俄国人民在战争中的伟大历史作用。他努力写人民的历史,把卫国战争写成是为人民的正义之战,高度赞扬了人民群众高涨的爱国热情和乐观主义精神。审美地运用和描写历史材料,在历史事变中描写人,是《战争与和平》的一条基本的创作原则,也是使小说产生宏伟的史诗风格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