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0700000004

第4章 小说散文(3)

说王素琴这架“古琴”能弹奏出豪迈澎湃的强音,是指她临危受命攻坚克难。

1999年6月,令人刮目相看的王素琴,从子公司吉利尔的领导岗位上,一跃而为母公司——凤凰织品有限公司的总经理。

晋城市凤凰织品有限公司是在原高平丝织印染厂的基础上破产重组的。谁都知道,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后的高平丝织印染厂被改革大潮冲刷到岸边沙滩。“高丝”

风光不再,“高丝”积重难返。昔日“太行山上一枝花”今天成了资不抵债的“豆腐渣”。连年亏损濒于崩溃边缘的高平丝织厂在晋城市政府的宏观决策下破产重组。

产权形式仍为国有,职工身份没有改变,领导班子没有变化,没有新资金新业务的支持,没有新设备新设施进行更换,没有客户,没有订单,没有销售,没有进项……

这一连串的“没有”意味着重组的凤凰织品有限公司面临生死抉择。

可是在同一个大院里,以王素琴为领导的吉利尔却红红火火兴旺繁荣。五年间销售增长500倍,年收入高达1000万。子公司大步流星,母公司却步履维艰。

母公司的领导人心急如焚一筹莫展,子公司的王素琴却意气风发,春风得意。这鲜明的对比顺理成章地成为高丝职工们的期盼和晋城市领导层的抉择。

然而,王素琴的家里却是一片反对声。丈夫首先投否决票,语气强硬,父母继而发劝导声,推心置腹,亲朋好友也纷纷劝阻,连自己的孩子都说:“妈,别犯傻!”

王素琴是大学英语系毕业。她在学校时就对英国人约翰·高尔斯华绥的一句格言极为赞赏:我饮的是抱负酒,服的是幻想药,所以我会朝气蓬勃。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表面上温柔的弱女子骨子里却有男子汉的豪爽之气。王素琴认为: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攻坚克难的生活是人生最理想的舞台。

我不能让1000多名员工失望,我要让晋城市领导人欣慰!

王素琴临危受命,义无反顾,上任了。

困难是可想而知的。新千年的前夜对于全国丝绸纺织行业来说,可以用“荆棘丛生”来形容,真难呀!外部环境如此,内部呢?设备陈旧落后,人才严重流失,020拳头产品为零,员工思想涣散。“高丝”上空笼罩着厚厚的阴云,让人喘不过气来。

班子成员、中层干部眼巴巴地望着王素琴,半是期待,半是怀疑。

王素琴用了近一个月时间,以中医诊断四字诀——望、闻、问、切进行调研,得出一个结论:要让“高丝”重振雄风,当务之急要抓思想,鼓士气,激发热情。

王素琴在职工大会上动情地说:“21世纪就要到了,我们怎样才能领取到进入新世纪的入场券?大家现在的精神状态,‘高丝’只会被新世纪拒之门外!”她把调研得来的情况给大家来了个大摊牌,亮家底,找症状,最后她指出一条出路:

扔掉无可作为的拐棍,举起披荆斩棘的斧子,只要大家一条心一股劲拧成一股绳,高丝就有希望!

于是,她从树立企业精神更新企业理念入手,开始了全员培训,用新观念、新理论、新知识武装员工,激发大家的创业热情。在管理层,她借鉴成功企业“理念+案例+体系”的小三角管理技巧,引导管理者调整经营思路。她把自己循序渐进的做法作了个形象比喻:我对管理层做的是“夯地基”的活儿,撒一层土夯实,再撒一层土再夯实!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素琴用了一年的时间,抓住了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凝聚人心,弘扬团队精神。

接下来,她抓的是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销售收入。那么,怎样才能让订单像雪片似的飞到凤凰织品?她说,不能搞“扬汤止沸”,要来个“釜底抽薪”,让以前的大路货产品结构离开舞台,纷纷退场,将具有区域优势,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大麻、丝麻、真丝面料的服装家纺产品推上舞台,粉墨登场,以此实现扭亏解困突出重围!

她又开始了旅途生涯:跑市场,找客户,上新品,找订单。她扑下身子钻进车间与技术人员一起抓新产品开发。于是,凤凰织品公司一度因无订单而停机半停机动辄全厂放假的局面不复存在。1998年全年只有110台机器在转,从2000年起,平均开机230台。机器响了,订单多了,职工们乐了。“自从王素琴当上老总,连续八九年,我们再没放过假。”职工们对我如是说。亲爱的读者,您大概会说,仅仅满足于不放假是不是标准太低了?不可小视这不放假,对于一个困难企业来说,这不是个小进步!它应该以“改换门庭”、“大有起色”来礼赞!

不可说“不放假”标准低,“不放假”说明调整产品结构卓有成效。

请看!王素琴上任头一年就开发出丝麻缎、丝麻格、丝麻纺、提花丝麻缎A、B系列。其中丝麻缎被选为2000年至2002年春夏流行面料入围产品,被国家列为重点新产品,仅此项创利税百万元,为公司创收150万元。

再看!2002年,王素琴牵头组织设计的丝麻服装得到美国客人的青睐,美国商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太行山,走进凤凰织品公司,走进吉利尔。王素琴是让高平市服装走出国门的第一人!

凤凰织品公司前身——高平丝织厂建于1962年,比王素琴的年龄要大五年,1300余名员工,400多位退休职工,450名下岗职工,这么多人的生活靠谁来考虑,来安排,来保障,太不容易呀!王素琴肩上的担子太沉重!摆在王素琴面前的难题一个接一个!莎士比亚有句经典台词:弱者啊,您的名字是女人!莎翁的名言,在王素琴身上就显得武断了些。还是中华民族信奉的格言更经典:女儿当自强;巾帼不让须眉;谁说女子不如男!

王素琴,十四年风雨,十四年耕耘,十四年积淀,十四年历练,她硕果满枝,殊荣着身。她的头上相继被载以“山西省十大杰出青年”、“山西省杰出青年企业家”、“全国先进女职工”、“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晋城市人大代表”、“山西省党代表”

等桂冠,这来之不易的荣誉,是对王素琴的充分肯定和褒奖。王素琴当之无愧!

载山西人民出版社之报告文学集《炎帝故里听潮声》

杰出的上党梆子表演艺术家

郭金顺(1915——1982年),又名郭应昌,艺名小红生。高平县南关人,十岁学艺,十四岁走红,从艺五十六年,誉满上党梨园。他精湛的表演,优美的唱腔,至今为晋东南地区的中老年观众赞叹不已。他高尚的戏德,献身艺术的精神,他对上党戏曲的卓越建树,他为繁荣上党戏剧事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在上党戏曲艺苑中独领风骚。他的名字彪炳于三晋戏剧史册之中。

从《挂龙灯》到《三关排宴》

1928年腊月初八,郭金顺在高平城关喉咽寺舞台上一鸣惊人。喉咽寺大殿内塑着专司保佑凡人咽喉安康的神像。每年腊月初八香火鼎盛,且有一台好戏上演。

故而,当时的艺人们都将这日在此演出视为幸事。

开台锣鼓响起,观众蜂拥而至。戏迷们慕《挂龙灯》而来,为的是一睹饰演赵匡胤、高怀德的名角风采。

“赵匡胤”出场了。随着上党皮簧音乐,这个红脸须生一张口,顿时令戏迷大吃一惊:此角儿怎么稚音童声,奶腔奶调?戏班怎么搞的?如此挑大梁的角色岂能交给羽毛未丰的小艺徒?几个戏迷交头接耳,正欲发出要求掌班更换演员的呼喊,不料,“赵匡胤”一声挺拔高亢的“二黄”把戏迷们镇住了!“好!”有人情不自禁地击掌赞赏,“好!好!这小红生唱的真好!”叫好声此起彼伏,接连不断……

初出茅庐,一鸣惊人。郭金顺从此获得“小红生”艺名,蜚声上党剧坛。

翌年,郭金顺被上党梆子艺术大师赵清海收为艺徒,三年后出师挑班。1934年春,他与赵同到省城演出,又获殊荣。戏迷们将上书“后起之秀”四字的红缎匾额送到后台,亲手交给这位二十岁的小红生。

高平解放后,1946年,他任高平县朝阳剧团业务副团长。1955年,他任长治专区人民剧团一分团团长。1959年,他作为山西人民福建前线慰问团成员,将艺术奉献给福建前线的将士。1962年3月,他在国务院小礼堂演出《三关排宴》,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莅临,李先念、乌兰夫、罗瑞卿、包尔汉等领导人亲切接见了他,并与他合影留念。

在上党戏曲界,郭金顺先生是继赵清海之后无与伦比的杰出的表演艺术家。

他在半个世纪的舞台生涯中,演出了数以百计的剧目,成功地塑造了杨继业、赵匡胤、高怀德、杨四郎、海瑞、唐太宗、陈世美及黄世仁、陈焕彩等众多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

“郭金顺有副金嗓子!”这在上党地区中、老年观众中有口皆碑。郭先生以唱须生、老生为主,他集上党戏曲行腔精华于一身,形成了自己优美酣畅、清新婉转,既粗犷又细腻,既高亢又轻柔的演唱风格。内行观众最欣赏他《徐公案》中“民女上堂……”一句的咬字、切音和扬腔;《乾坤带》中“听说拿来杨忠保”对“忠保”

二字的喷口;《秦香连》中陈世美“你把我当朝驸马怎开销”一句的冷峻逼人、斩钉截铁的力度……更有《两郎山》杨继业“夜沉沉冷森森初更时分”这段脍炙人口的老生唱腔,简直令人百听不厌。每听一次,颇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神韵。

郭金顺先生的名角色颇多,当首推《挂龙灯》中赵匡胤、高怀德二角。他成名于“赵”,深造于“高”。上党戏曲界同行对郭金顺扮演的高怀德登上城楼一段戏由衷折服倾倒。他双手提起靠腿,迈一层台阶,抖一下靠旗,先是碎步,继而磋步,旗随步摆,旗盔相映,艺术效果十分强烈。每逢演到此处,观众无不报以热烈的掌声。

郭金顺先生对《三关排宴》从舞台到银幕的艺术实践,标志着他表演艺术的024成熟和深化,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此处引用当年《山西日报》署名文章《喜看好戏上银幕》中的一段话:“人们说上党戏风格中鲜明的特点是粗犷。但郭金顺饰演的杨四郎却演得细致入微,真切动人,特别是对于四郎那种极端矛盾复杂的内心情感,以及那副尴尬狼狈的神态,表现得较为深刻,可谓粗中有细了。”

好把式和好脾气

郭金顺先生有句口头禅:好把式得有个好脾气。这里,“把式”指的是艺术造诣,“脾气”指的是戏德。纵观郭金顺半个世纪的舞台生涯,他堪称集“好把式”和“好脾气”于一身的典范。

郭金顺出身贫寒,幼年常拣焦炭、剜野菜。因父亲郭生生在戏班唱旦角,耳濡目染,与戏曲结下了不解之缘。18岁出师挑班,他既要维持全家生计,又要筹划戏班老小的收入,小小年纪就饱尝艰辛甘苦,养成了勤劳质朴的优秀品德。旧社会艺人地位低下,属“下九流”。他吃尽了遭人白眼、受人侮辱的苦头,也锤炼出谦虚谨慎、任劳任怨的良好作风。

郭金顺先生平易近人,从不以名演员自居。他尊重同行,爱护徒弟,虽早已成名,且多年身居领导岗位,在他身上却从来找不出一点自恃名角以势压人的影子。

在上党戏曲界,有这样一段佳话流传已有三十余年了。一次,壶关戏邀请他领衔主演《九仙台》。开戏前,他双手合拢,向全班演员们说:“师傅,请送下来。”(梨园行话,作“配合”解)再到乐队说一声:“多包涵!”戏完了,满堂彩,他却谦虚地连声责备自己“坏了戏”。郭金顺的表现,与那些稍有点名声就摆架子,颐指气使不可一世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郭金顺先生有句忌恨“两端”人物的名言。他说,我最不待见“端老锅”和“端楼梯”的把式。端老锅,指当挑班的光顾自己发财,不管众人吃饭;端楼梯,说的是名演员为达个人目的,临开场时装病借故抗台。郭的这句名言,既在梨园同仁中表现了自己在职业道德方面的见解,也反映出他本人的良好戏德。

热爱艺术献身艺术

1980年7月1日晚,高平大礼堂座无虚席。人们兴致勃勃地前来观赏久违的郭金顺先生的表演。郭先生因年龄与健康原因退休在家。当县里领导提出请他上台,与他的第子连小虎和连小虎的徒弟戴建民三代名演员同台演出《雁门关》时,他欣然应允了。

郭先生饰演杨八郎。他在舞台上一亮相,观众即报以雷鸣般的掌声。他的扮相仍像当年一样俊美,他的唱腔,依然是那样字字珠玉落盘,句句掷地有声,人们交口称赞郭先生宝刀不老,人们不断鼓掌给他以褒奖。当剧情发展到杨八郎要向佘太君下跪时,观众为他捏着一把汗。不少人都知道郭先生患有严重的关节炎,双腿难于弯曲啊!观众们心想,做做样子算了,不然跌倒咋办?然而,素有一丝不苟风范的郭先生岂肯将就?只见他右手托着椅子,颤颤巍巍,异常吃力地弯呀弯呀,终于跪下了。此时,暴风雨般的掌声响起,久经不息……

郭金顺先生热爱艺术,献身艺术,把艺术看得高于生命。他虽然退休了,但心仍在舞台上。笔者三次采访他,就三次见他在家里与徒弟切磋艺术。他孜孜不倦地教诲他们,呕心沥血地培育他们。又有一次,高平县人民剧团上演《忠烈千秋》,郭先生看完连小虎的演出,第二天便拄着拐杖走上门来向连小虎祝贺,并指出其不足,令晚辈感激不已。省、地文化部门拍摄戏曲资料录像带,郭先生抱病工作,认真做戏,身体支持不住,吃片药又继续干……他就是这样无私奉献着自己的艺术才能,直到1982年12月14日,在上党剧坛上纵横捭阖一生的郭金顺先生,闭上了眼睛。

郭金顺的一生,是为上党戏曲艺术鞠躬尽瘁的一生。他为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人民也给予他很高的荣誉。生前他历任山西省政协委员,山西省文联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山西省剧协理事,长治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笔者附记:此稿中关于郭金顺在艺术造诣上学术性分析,汲取了朱瑜国同志所撰《郭金顺传》的一些资料,在此谨表谢意。

载《高平市文史资料第三辑》

艺术人生华彩章

市政协委员的行列中,群贤毕至。有一位相貌平平、瘦小身材的中年男子,在高平的文艺圈里是位举足轻重的人物,此人名叫田培东。

田培东,高平艺术学校校长兼高平市文工团团长。他1996年春天莅任艺校校长,1998年开始兼任文工团团长,身兼二职。六个春秋,风风雨雨,坎坎坷坷,颇费了一番苦心孤诣,颇经历了一场艰难曲折。

记得六年前培东上任的那一天,他只身徒步登上位于高平城西山的金峰寺,迎接他的“见面礼”却是开山采石的隆隆炮声。这是城南村在紧靠金峰寺处开了一片采石场,每天打眼放炮开山取石。这天,当他一踏进寺院山门,就听到震耳欲聋的十几响开山炮声,紧接着便看到天空升起滚滚硝烟,噼里啪啦像放鞭炮似的,青石块、青石片从天而降,纷纷降落到寺院每个角落,有的落到充作排练场、练功房的“大雄宝殿”顶部;有的落到充作学生宿舍的偏殿平房的房坡上;琉璃瓦还算无恙,石瓦却只有粉身碎骨的份儿。几年来,还算幸运,人员没有重大事故,但头部砸个包的事儿是家常便饭……

这里岂是办学之所在?

如此环境岂能造就艺术人才?

培东坐不住了,下决心让艺校迁址,彻底改变这人身安全都难保障的地方。

然而,迁址岂是可以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难啊!培东开始了马不停蹄的四处奔走,写请示、找领导,等候领导排日程,期盼领导做定夺,三番五次地找,软缠硬磨地谈,终于说服了领导,最后选定了离高平市区2500米的一处部队营房。

同类推荐
  • 孔夫子入党

    孔夫子入党

    谭运长:比较长时间以来,大概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反思五四开始,到现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评价、再认识,已成为学术界、思想界的一大潮流。最明显的就是王元化,从新启蒙向新国学的转变。很早的时候,大概就是1989年,我看到他在我老师(徐中玉先生)主编的那个杂志《文艺理论研究》上面,发表了一篇很长的文章,叫《五四断想》,就是纪念五四70周年引起的各种思考,里面就有很多反思。 一方面他讲到五四是个新传统,五四反传统,也是我们传统文化自身的选择。另外一方面,他认为五四当时的一些具体做法,特别是那种激进主义的态度,值得反思。
  • 在追求梦想的路上,我们都一样

    在追求梦想的路上,我们都一样

    这个世界,在你没有成功之前,没有人愿意听你的故事。而我要讲的,恰恰是很多人成功之前最想分享却又最不愿启齿的故事。感谢这些朋友的信任,把这些故事讲给我听。同样,也感谢打开这本书的每一个你。在追求梦想的路上,我们都一样。而你总会不一样。我不是你的心灵鸡汤,我是你的梦想同路人。
  • 山水怒江

    山水怒江

    大怒江,又名黑水河(上游)、璐江(中游)、萨尔温江等,全长3200多公里,流域面积32.5万平方公里。它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南麓,由泰国境内毛棉淡附近注入印度洋。它流经我国西藏自治区的部分地区、县、和云南省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保山市、德宏州等,在我国境内流程约1540公里,流域面积12万平方公里。大怒江的上游和中游地带,大都是高原和高山地段,两岸山峰挺拔、陡峭,因而,切割成了高山、深谷地区。尤其怒江中游地区,高黎贡山、碧罗雪山高耸入云,平均深度在2000多米以上,最高山峰嘎娃嘎普峰海拔5128米,最低海拔仅为738米的泸水县上江蛮云怒江边形成了水急滩高、气势磅礴、惊心动魄的世界东方大峡谷,可与美国科洛拉冬大峡谷相媲美,或有过之而无不及。
  • 语用与意图:《红楼梦》对话研究(修订版)

    语用与意图:《红楼梦》对话研究(修订版)

    研究小说对话的作用和现象,运用语境学、语用学、意图论、对话作用进行横切面剖析,在一定的程度上解释《红楼梦》对话的种种现象,为中国小说呈现了不同角度的研究。
  • 第四病室(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

    第四病室(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

    《人文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第四病室》以一个病人的十八天日记,真实地再现了旧中国苦难复杂的现实生活中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在第四病室里,有钱就能享受到特权,没钱就只能在病床上哀号等死。住院病人要自己另外花钱买药和生活用品,工友的冷漠无情,医生即使有再高超的医术但是没有特效药品也无法挽救病人的生命,病人的生存困境被赤裸裸地体现出来……而如此人情淡漠,环境恶劣的第四病室,却依然顾客不断。全书以第四病室内病人谈话的内容为主,传达出作家对生命的追问及人道主义的悲悯情怀。就像作者在全书最后说的:我们每个人“应当变得善良,纯洁,对别人有用些”。
热门推荐
  • 闪婚蜜爱,杠上腹黑总裁

    闪婚蜜爱,杠上腹黑总裁

    一张婚书,绑牢了他和她,绑不牢的是两颗在婚姻边游离的两颗心。她有心恋已久,他有初恋之欢。原本以为,各自安乐,殊不知,一次偶遇竟让他们的关系公众于世,她从默默不惊闻的大学生一跃枝头成为了众千金名媛最想做的地位“陆太太”他说:“左忆,事已至此,你我只好相互配合成为一对恩爱夫妻。”后来,她陷入抄袭门,心恋之人归来,用极细腻的语气对她说:“左左,你是我妻子,这个事实你抹不掉,也无法逃离。”他夜夜笙歌,总在夜里轻声呢喃她的名。再后来,他初恋之欢归来,她才明白,这不过是一场最可笑的笑话她说:“陆绍谦,我这辈子做过最后悔的事情就是爱上了你。”繁华落尽,他这才发现,原来他对她早就已经情根深种!
  • 带着手机闯大明

    带着手机闯大明

    一个资深宅男,带着手机穿越明末成了一个马贼二代。为了在乱世活下去,他带领山寨人抗雪灾,入川蜀努力打拼。只是乱世岂能让他安隅一方。无奈之下他杀贪官,护一州人民。为了不让历史重演,领兵拒张献忠入川,联手李闯王抵抗青狗,用自己的热血去完成汉人祖先们的梦想!
  • 甲斐的野望

    甲斐的野望

    公元1557年,已经36岁的武田信玄喜得一子取名武田源八郎信谦,一位穿越而来不存在于正史中的人,他将会给武田家带来希望还是毁灭?
  • 致竞荣耀

    致竞荣耀

    【2018王者荣耀文学大赛·征文参赛作品】王者荣耀职业选手,KPL顶尖ADC——顾竞,因队内体系变革被俱乐部挂牌出售,被迫离开联盟来到次级联赛,重走职业之路。
  • 败家真难

    败家真难

    一天,突然捡到一个自称攻略系统的系统竟然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要我败家??!!我说就不能好好的当个攻略系统吗?你看看隔壁的系统多乖!!最最重要的是败家就算了,还要撩小哥哥!死缠烂打的那种!而且还是撩完不能跑!跑了世界就要崩塌!崩塌了就不能回去!不能回去啊!!??真是(敲里马)……1V1双洁
  • 逆天神话:至尊魔法师

    逆天神话:至尊魔法师

    这不公的命运就要让我低头么?哼,既然无法逃避,那就来吧,就用这炽烈的火焰焚出一条属于我的强者之路,成就魔法的至尊,苍天力阻,我也要逆天而行!
  • 嫡女江山

    嫡女江山

    古武世家的当家君楚,因为一次意外,精神力竟然附身到了悲催、苦命的苏家嫡女苏西辞身上,不能说话,满脸红斑,丹田尽毁,大婚当天被羞辱自尽……却原来,一切都是被卑鄙阴险的苏家二房陷害所致。苏西辞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接下来是君楚的时代……【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中古汉语判断句研究
  • 遇变纪略

    遇变纪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失眠症患者的夜晚

    失眠症患者的夜晚

    20个失眠故事,温柔说给你听。借你肩膀,让一个人的夜晚,终于不再孤眠。什么是爱呢?爱是在身边,不离不弃,触手可及。没有陆地与海洋的距离,要看到一样的星空,感受一样的风,在同样的季节,穿一样多的衣服。你总要相信,浩瀚星空,茫茫人海,总有一个人,会一直,等着你,而那个会一直等你的人,才是今生会在一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