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1000000006

第6章 柏林的阴谋(6)

希特勒妄图消灭苏联的野心虽然由来已久,但是制定侵苏战争的计划还是在法国投降以后。1940年7月21日,他要求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奇为此进行准备。10天以后,希特勒在伯格霍夫举行的一次会议上公开表明了自己主要的战略目的。他说:“如果俄国被摧毁,英国的最后希望就被粉碎。那时,德国就将成为欧洲和巴尔干的主人。”他设想“最初将发动两个攻势:一个是在南方向基辅和第聂伯河进攻,第二个是在北方通过波罗的海国家,然后向莫斯科进攻。两支军队在莫斯科会师。在这以后,必要时将进行一次特殊作战,以获得巴库油田。”从这次会议后,拟订入侵计划的工作就逐步展开。

制订计划的工作由陆军总参谋部,最高统帅部的作战局以及经济和军备局负责。为此,对苏联的地形、兵力、物资储备、工业设施进行了详细的调查。计划制定后,德军统帅部于1940年11月28日至12月3日,在措森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战役演习,以检查作战计划的可靠性和现实性。这次演习后,德军高级领导人对胜利充满信心。与此同时,他们也还感到有许多困难,特别是空间和人力上的困难。苏联西部形若喇叭,突入越深,正面就越宽。除非在贝帕斯湖——明斯克——基辅一线以西将苏军主力歼灭,否则德军就没有足够的力量扼守深入腹地时不断拉长的战线。此外,后备兵力不足,车辆汽油只有三个月的储备。有些高级将领还担心,进攻苏联可能会重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两线作战的错误,因而企图说服希特勒放弃这种冒险。但是希特勒一意孤行,决定暂时搁置进攻英国的“海狮计划”,集中力量先击败苏联,然后再解决英国的问题。

1940年12月18日,希特勒发布第二十一号训令,代号为“巴巴罗萨”计划。希特勒所以要用十二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菲特烈·巴巴罗萨的名字来为其反苏战争计划命名,无非是想给这些战争涂上“圣战”的色彩。

希特勒发布的第二十一号绝密训令说:

“德国武装部队必须准备在对英国的战争结束以前,以一次快速的战役击溃苏联。为此目的,陆军必须动用一切可以调动的部队,但是有一个条件,就是必须保卫已被占领的领土以防突然袭击……

“准备工作……必须在1941年5月15日以前完成。必须非常谨慎,以防泄露进攻的意图。”

“巴巴罗萨”计划总的战略目的是:在对英国的战争结束以前,以一次快速的战役击溃苏联。该计划的制定者企图以大量坦克部队、摩托化部队及航空部队进行“闪电”式的突然袭击,分割围歼苏联西部红军主力,尔后向战略纵深发动进攻,攻占列宁格勒、莫斯科和顿巴斯,前出到阿尔汉格尔斯克、伏尔加河、阿斯特拉罕一线,并于1941年入冬前结束战争。为此,德军最高统帅部集中了181个师又20个旅,4300辆坦克,4.7万余门火炮和迫击炮,4980架飞机,193艘舰艇,总兵力为550万人,编成3个集团军群和3个独立行动的集团军,准备在3个战略方向上实施进攻。

北方集团军群,由莱布元帅指挥,辖第十六、第十八集团军和坦克第四集群,共29个师,在第一航空队1070架飞机支援下,自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今加里宁格勒)以东向陶格夫匹尔斯、普斯科夫方向实施进攻,以便在有利条件下向列宁格勒推进。

中央集团军群,由博克元帅指挥,辖第四、第九集团和坦克第二和第三集群,共50个师又两个旅,在第二航空队1600架飞机支援下,自波兰华沙地区向布列斯特、明斯克方向突击,割裂苏军防御的战略正面,围歼白俄罗斯境内的苏军,尔后向斯摩棱斯克方向进攻,直指莫斯科。

南方集团军群,由龙德施泰特元帅指挥,辖第六、第十一,第十七集团军,罗马尼亚第三、第四集团军,坦克集群和匈牙利一个快速军,共57个师又13个旅,在第四航空队和罗马尼亚空军共1300架飞机的支援下,自波兰的赫尔姆,热舒夫向科罗斯坚、基辅方向进攻,夺占基辅及其以南地域内的第聂伯河渡口,然后沿第聂伯河右岸向东南发起进攻,以便协同自罗马尼亚境内进攻的军队,消灭右岸乌克兰的苏军,强渡第聂伯河,向顿巴斯发动进攻。

德军的“挪威”集团军和芬兰的东南集团军,卡累利阿集团军,共21个师又3个旅,在挪威和芬兰境内展开,由德军第五航空队和芬兰空军900余架飞机进行支援,夺取列宁格勒。

“巴巴罗萨”计划原规定,各项准备工作“必须在1941年5月15日以前完成”,后来,由于巴尔干战争不可能在5月中旬结束,希特勒决定将原定入侵的日期推迟到6月22日。

希特勒为了欺骗斯大林,为了隐蔽进攻苏联的战略意图。对各项战争准备工作,特别是对军队的集中和展开,采取一系列的政治欺骗和战略战役伪装措施。在外交上通过各种形式表示要与苏联“友好”,主动与苏联政府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并一再声称要恪守这一条约。1940年2月和1941年1月又与苏联签订贸易协定,并以此作为苏德两国“和平友好的范例”大肆进行宣传,但暗中却在加紧侵苏战争的准备。在“巴巴罗萨”计划签署后,希特勒一反常态,批准出售给苏联新式飞机和一些先进的技术兵器。因为他很清楚,进攻苏联已为期不远,对方的国防工业来不及利用他们的新技术,而做出这种姿态,倒可迷惑一下苏联。在军事上德军统帅部故意制造准备执行“海狮计划”的舆论。在英吉利海峡东岸的港口,张贴了“打到英国去,活捉丘吉尔!”的标语,并给部队大量印发英国地图,配备英语翻译,在海峡沿岸集结大量渡海、登陆器材,配置假火箭,还进行了频繁的登陆演习,以此来掩饰“巴巴罗萨”计划。为了避免苏联对德军东调产生疑虑,希特勒指令德国驻苏的外交人员向苏联进行所谓“解释”:如向波兰调集军队时,德国使馆通知苏联说,这是为了派新兵去接替即将退伍的老兵,当其部队进驻罗马尼亚时,诡称只是派了一些“教官”去协助该国进行军事训练。德军还利用实施“马利他”战役(入侵希腊)和“向日葵”战役(在北非发动战争的掩护),将“A”集团军群调到东线,并散布假情报,扬言要实施“黑葡萄”战役(占领直布罗陀)、“阿提拉”战役(占领法国南部)和“鱼叉”战役(从挪威入侵英国),企图把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上述地区,以保障德军隐蔽地向东线调集。

苏联是当时世界上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它处于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之中。早在1934年1月,斯大林在联共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就已说过,国际形势要求党“采取一切措施保卫我们的国家,以防备突然事变,随时准备扞卫我们国家以抵御侵犯”。1939年3月,在***侵略业已开始的形势下召开的联共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斯大林又明确指出德意日结盟的侵略性,以及西方帝国主义国家企图“祸水东引”,怂恿德国发动侵苏战争的危险性,并强调苏联必须从各方面作好反侵略战争的准备。

1941年6月13日,苏联国防人民委员铁木辛哥鉴于战争已迫在眉睫,曾要求下令边境军区部队进入战争准备,并根据掩护计划展开第一梯队。但是,斯大林对战争的突发性,急迫性估计不足,惟恐敌人借故挑衅,没有立即下达命令。直到6月21日深夜,当大量的情报和事实业已确证德军将于翌日凌晨发动进攻时,斯大林才指示铁木辛哥下令各边境军区所有部队立即进入战争准备,隐蔽占领国境筑垒地区。但是,这已为时太晚。苏军大部分部队还未接到命令,德军的炮火准备却已经开始了。

1941年6月22日4时30分,***德国未经宣战就以突袭方式向苏联展开了全线进攻。5时30分,当大批德军已进入苏联国境后,德国驻苏大使舒伦堡才向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递交了一份照会,其中充满了陈腐的谎言和捏造。照会说,德国信守德苏协定,而苏联一再破坏它,对德国进行了“破坏、恐怖和间谍活动”。苏联“反对德国在欧洲建立稳定的秩序的努力”。它同英国一起阴谋“进攻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德军”。由于集中“现有的全部俄国部队于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一条漫长的战线上”,它“威胁了”德国的安全。因此,“元首命令德国的武装部队用他们所拥有的全部力量对付这个威胁”。接着,意大利、匈牙利、芬兰追随希特勒德国,也相继发出照会,对苏联宣战。就这样,在北起波罗的海、南至黑海的2000多公里的战线上,***匪徒向苏联发起大规模进攻。希特勒妄想用迅雷不及掩耳的“闪电战”,在六个星期到两个月的时间内打垮苏联,在冬季到来之前结束战争。

战争一爆发,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共产党和政府就号召全体苏联人民起来进行伟大的卫国战争,并成立了以斯大林为首的国防委员会,以及有莫洛托夫、朱可夫等参加的最高统帅部,动员一切力量,来打击敌人,争取胜利。

就在6月22日,战争爆发的当天,莫洛托夫代表斯大林发表了广播演说,号召全国人民紧急动员起来,勇敢投入战斗,打败***侵略者。莫洛托夫说:

“强迫我们进行这场战争的是奴役法国人、捷克人、波兰人、塞尔维亚人、挪威人、比利时人、丹麦人、荷兰人、希腊人和其他各国人民的嗜血成性的德国***执政者。

“苏联政府现在,表明它的不可动摇的信念说:我们英勇的陆军和海军以及苏维埃空军的大无畏的神鹰们,一定能光荣地履行他们对祖国、对苏维埃人民所应尽的天职,一定能给予侵略者以毁灭性的打击。

“我们的人民不得不同傲慢自大,胆敢来犯的敌人交锋,这并不是第一次。当年我们人民就曾发动卫国战争来回答拿破仑的‘远征’俄罗斯,而使拿破仑吃了败仗,落得败亡的下场。狂妄自大竟敢向我们国家发动新的‘远征’的希特勒,也必将落得同样的下场。红军和我们全体人民,必将为祖国、为荣誉、为自由而再进行一次胜利的卫国战争。

“苏联政府现在表明它的坚定的信念时说:我们全国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全体男女公民,必将对自已的义务、对自己的劳动采取应有的自觉态度。我们全体人民如今必须做到大家空前的团结一致。我们每一个人,必须要求自己并且也要求别人遵守纪律,服从组织,表现自我牺牲精神,而不愧做个真正的苏维埃爱国者,努力保证供应红军、红海军和空军所需要的一切,以便保证战胜敌人。

“政府现在号召你们,苏联的男女公民们,要把你们的队伍更加紧密地团结在我们光荣的布尔什维克党的周围,团结在苏维埃政府的周围。团结在我们伟大的领袖斯大林同志的周围。

“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敌人必然要失败。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苏德战争的爆发,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广泛注意。6月22日晚9时,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声明,支援苏联对德作战。他说:“任何对**帝国作战的个人或国家,都将得到我们的援助,任何跟着希特勒走的个人或国家,都是我们的敌人。”翌日,美国代理国务卿威尔斯代表总统罗斯福发表了美国支持苏联的声明。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纷纷发表声明,动员全世界各国人民支援苏联的反***斗争。6月23日,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向全党发出指示,号召组织广泛的反***的国际统一战线,支援苏联抵抗***的神圣战争,并以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的实际行动来援助苏联。毛泽东指出,苏德战争是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与社会主义反侵略力量之间的殊死搏斗,是两个敌对社会体系不可调和的斗争,苏联的参战大大加强了反***阵营的力量,使全世界反***国际统一战线迅速形成,鼓舞了世界各国人民为保卫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自由而顽强战斗。

希特勒是以突然袭击的方式来开始这场战争的。***军队首先以大量的航空兵对苏联西部的重要城市、交通枢纽、军事基地以及正在向国境线开赴的军队进行猛烈轰炸,并在苏军防御纵深地区内空降伞兵,夺占要地,同时以数千门大炮对苏军的边防哨所、防御工事,通讯枢纽和部队集结地域实施猛烈轰击,然后以优势的坦克和摩托化兵团为先导,从波罗的海至喀尔巴阡山宽约1500公里的地面上,发起全线进攻。苏联西部的66个机场遭到猛烈的轰炸。苏军半天之内就损失飞机1200架,其中800架未及起飞迎战,即被毁于机场。许多重要的城市、通讯设施、交通枢纽和海空军基地,在德国航空兵和特务分子袭击下,遭受严重破坏。边境军区指挥机构基本上陷于瘫痪,部队出现了混乱。边防值班部队虽也进行了抵抗,但因得不到及时增援,防线迅速被突破。战争第一天,德军就前进了50—60公里。

苏联在战争初期,虽然遭受了严重的损失,但是在苏联共产党和斯大林的坚强领导下,及时吸取了失利的教训,决心动员一切力量粉碎德国***妄图以一次快速的“闪电战”击溃苏联的迷梦。

四、与胜利失之交臂

1941年7月22日夜,占领斯摩棱斯克不到一个星期,德国人袭击了莫斯科——不是从地面,而是从空中。为了响应希特勒夷平苏联首都的号召,德国空军出动127架双引擎轰炸机,携带了104吨高爆炸弹和46000枚燃烧弹。在它们目标以西大约20英里处,轰炸机遇到了探照灯的蓝白闪光,接着防空炮火猛烈打响。高射炮弹的爆炸和探照灯的盲目照射打散了德国飞机的队形。炸弹漫无目的地扔到城市中。燃烧弹击中了克里姆林宫的房顶,但是17世纪时期的坚固砖瓦阻挡了小型炸弹的穿入并且没有造成很大的损失。

7月的这次轰炸以及这一年以后进行的其它轰炸,未能对这次战役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德国人既没有足够的轰炸机也没有足够的炸弹,除了简单地威吓莫斯科的平民外,别的目的都达不到。但是在地面,德国的装甲部队已经推进到距首都不到200英里的地方,而且市民们预测他们随时会抵达。但是夏天过去了,没有坦克出现。德国领导人纠缠于关于战略目标的斗争上,而且当他们为巴巴罗萨行动的优先顺序而争吵不休时,德军对苏联首都的进攻停止了。

当中央集团军群的装甲部队越过斯摩棱斯克快速向前推进时,关于战略目标的争论越来越激烈。希特勒对装甲先头部队已经推进500英里感到很欣慰,但是他们深入得越远,希特勒就越烦恼。他担心他们侧翼的安全,害怕坦克和步兵之间的宽阔空隙——比如,古德里安坦克和步兵之间的空隙超过100英里——将会使包围计划落空,制定这个包围计划的目的是包围和消灭全部俄国集团军。

同类推荐
  • 向解放军学习

    向解放军学习

    本书所说的解放军,是特指1946年6月解放战争全面开始后到今天对中国人民军队的称谓。本书所概述的向人民解放军学习的方面及其内容,尽管笔者进行了一番研究和选定,但也只是一孔之见,是不全面的,有的只是点到为止。好在本书是“向解放军学习”系列丛书之一,它所阐述的方面及其内容是建立在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基础之上的,主要反映的是解放军在和平时期的精神风貌与特点。
  • 最强特种兵之战鹰

    最强特种兵之战鹰

    鹰眼,一个过去被列入绝密档案的特种兵王,带领着蛟龙分队成为山海丛林中最凌厉的刀刃,直刺入敌人的心脏,长白山的一桩特别任务让蛟龙分队迈进了前所未有的任务中——保护国家宝藏,追讨失宝,不让外敌染指半分!为了国家尊严与荣誉,蛟龙跨越野外,在都市中与敌人短刃相见,战争不止是硝烟弥漫,人心难测更是悬头刀。前路艰险,身为军人,宁战死,挺一身傲骨!(小小青蛇读者群372855502)
  • 父亲的风烟岁月

    父亲的风烟岁月

    父亲是一名新四军老兵,曾经是新四军军部特务团、华野、第三野战军直属特务团战士,跟随陈毅司令员南征北战,参加和经历了"枣庄战斗、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南麻、临驹战役、沙土集战役、睢杞战役、开封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大小战斗、战役几十次。在战斗中先后荣立三等功六次,四等功五次。一九四七年三月七日,在山东淄博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身为首长身边的警卫战士,父亲的经历丰富而感人,透露出许多和首长们在一起的难忘历程,是我和父亲十几年的心血之作。
  • 我的谍战生涯

    我的谍战生涯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在这个时局动荡,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人一旦做出选择,则永远不能回头,要么死,要么一直往前。就像过了河的卒子,既过河,则永不回头,至死方休。白泽少,一个过了河的卒子,一个在敌人心脏奋斗的斗士。
  • 三十六计一日一得

    三十六计一日一得

    《三十六计》是一部长期在民间流传的兵法,可以说是一部纯粹讲实用的谋略之书。它不只用于军事,也可用于人生,被称为“文武兵法”。理解了古计中的智慧,我们便懂得了谋略的精髓。
热门推荐
  • 改变一生的10堂口才课

    改变一生的10堂口才课

    古代有“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邦”“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现在有“一句话可以让人笑,一句话也可让人跳”。由此可见,口才的重要性。卡耐基说:“好口才是社交的需要,是事业的需要,是生存的需要。”只有掌握了说话的技巧和原则,才能够达到“一语惊起千层浪”的效果,才能够掌握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
  • bye,我的冷情首席!

    bye,我的冷情首席!

    “冯先生,您愿意娶姚小姐为妻吗?”“我愿意!”“姚小姐,你愿意嫁给冯先生吗?”“我……”“不要——”教堂的门忽的被人推开,一个年轻女人哭喊着冲进来,接着又忽的涌进一群人,教堂里刹时乱成一团。那女人跌跌撞撞地跑到新郎的身边,抓着他的衣袖,泪流满面地哀泣:“君宇,你娶了她,你叫我怎么办?你叫我怎么办?我肚子里有你的宝宝啊!”新娘呆呆地站在一旁,她的耳畔是女人不绝于耳的哀嚎,目光却怔怔地望向教堂门口处那身材颀长英俊无比的男人——她的前夫。他正眼神灼灼,目光如炬地望着她。那眼睛里仿佛燃着一团凶猛的烈焰,似乎要将她狠狠烧灼成灰。“姚雨菲,跟我回家去!”他一步一步向她逼近,周身带着无比的寒意,一刹时,她仿佛坠入千年玄寒的冰窖中,身体倾刻间颤抖不停……
  • 老婆请负责

    老婆请负责

    重生前,她是楚公子同居了四年的临时情人,唯一的妹妹横刀夺爱,红玫瑰转眼成蚊子血,她愤然坐上飞往洛杉矶的班机,不料却发生了空难。重生后,她拿了李家小姐的身份,成了杜家大少规规矩矩的少年妻子,偏偏明月光却是那男人眼里食之无味的白米饭,忍气吞声只有被欺负的份。可惜,她不是懦弱无能的李家小姐,施施然签下杜家副总杜北扬送来了离婚协议书,新的生活在招手,可是新的问题又来了——莫名其妙的饥渴症开始纠缠她,五脏庙一个劲儿地叫嚣着,吃吃吃!白白的米饭她不爱,香香的肉肉不够味,为什么她想要扑倒吃掉的会是——臭烘烘的男人?她想要吃男人也就罢了,为什么男人们一个个洗干净了就等着被吃?红杏出墙还敢跑来深情忏悔的前同居人?风流薄幸还敢跑来继续纠缠的总裁前夫?通通的倒胃口有没有?还不如做了杜北扬的临时夫妻,吃干抹净不留渣外加不用负责!什么,临时夫妻要转永久关系?这个么。。。再考虑考虑吧。。。本文是综合狗血,甜蜜,外加小虐的现代言情,女主纪微然将冲破一切艰难险阻,战胜所有小三情妇,放弃众多的美味佳肴,最终抱得美食归~
  • 心理罪教化场

    心理罪教化场

    他,在教师节里亲手杀死女友的班主任,为何又在方木出庭作证,力求免死的情况下突然越狱?他,收养了多名弃儿,为何又时常面对一个孩子的遗像黯然神伤?深邃的地下迷宫里,被电击致死的男子;商场里高悬的玩具熊忽然滴下血水;被阉割的男尸怀抱衣着完整的“女童”……他们是一群受伤的试验品,还是凶残的变态杀手?古老的戏剧,是救赎的良药,还是魔鬼的仪式?方木再次被卷入杀戮的漩涡中,是职责所在,还是身不由己?历经磨难的方木最终会遵从乔老师的遗愿做一名警察,还是从此归于平凡?如果有机会改变别人的命运,你会怎么做?
  • 锐读 (第1期·悬疑新主张)

    锐读 (第1期·悬疑新主张)

    中信出版社出品,《锐读》是新青年期刊出版总社创作的悬疑推理类系列书籍。《惊奇档案》专栏编辑,觅骨寻踪,亲历惊奇与惊险,探寻神秘的不可思议,用科学的态度解读一个个怪谈与诡闻。
  • 以孝侍亲(中国孝文化丛书)

    以孝侍亲(中国孝文化丛书)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与支撑点,也是传统中国人得以屹立于世的重要价值观。中国古人重视养老,国家也把养老制度建设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古代政府对养老的关注与投入,有一种近乎于天然的职责与自觉。本书从多个角度论述了古代孝与养老的关系——养老战略与老人福利、养老与救济机构、家庭养老与养生、退休官员的养老、养老法律保障。
  • 心理健康与心理自护

    心理健康与心理自护

    青少年是个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生理和心理上都经历着一系列的重大变化。本文旨在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阅读本书可以让青少年更好的掌握自己的情绪,认识自己的情感,给自己一个健康的心理。
  • 婉后传

    婉后传

    元鼎元年,萧家庶房长女萧婉奉旨入宫.三年之后,萧家正房嫡女入宫,一族无二妃,她萧婉是就此认命还是搏上一搏?拼了性命生下的孩子,却成为后宫的棋子,她萧婉是选择反抗还是顺从?原以为可以信赖的亲信,转眼间却成了宫妃,而她却是被栽赃陷害打入冷宫,她是选择在冷宫孤老,还是放弃一切,重新踏上这条不归路?这后宫诸人,皇上,皇后,太后,薇夫人,月妃,怜贵嫔,梁嫔...有萧婉爱过的,恨过的,交好过的...当她终于站在这后宫的至高位上,却觉得内心凄凉,亲情,爱情,友情,她最后到底还拥有什么?什么是世家女的悲哀,什么又是她萧婉的悲哀?后宫四十载,且看她如何一步一步踏上这条用血泪铺成的后宫之路。
  • 声声慢

    声声慢

    宋小词,本名宋春芳,生于一九八四年春天,在《芳草》、《长江文艺》、《山花》等文学杂志发表《滚滚向前》、《天使的颜色》、《还是一家人》、《铁骨铮铮》等中篇小说,长篇小说《所有梦想都开花》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现为武汉市第八届签约作家。记得奶奶生前坐在大门边滚叶烟时,自言自语说过一句话,我是没人写,要写,我这辈子也能写出一本书来。那时我正坐在屋檐下的马扎上,咬着笔头为一篇作文急得跳脚。心想,得亏我不会写,会写我也不会写你,哼!我讨厌她就跟她讨厌我一样,我也不知道是哪儿得罪了她。按照村里所有人和亲戚六眷的看法是,她重男轻女。
  • 让你的情绪不失控

    让你的情绪不失控

    《让你的情绪不失控(受益一生的情绪管理课)》讲述了分为“我怎么了”——正视负面情绪;“我该怎么办”——控制自我情绪;“我可以”——不断激励自我;“他在想什么”——接纳他人情绪;学会克制愤怒;抚平烦躁情绪;丢掉你的疲惫感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