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后院实在是一个平常的后院,中间是一片开阔地,有四五米见方大,再往北是一个猪圈,猪圈的南面是一个厕所,厕所的南边(也就是西屋的背后)又是一小片空地。就是这个普通的后院给予了我童年无数的欢乐。当我个人的时光和岁月走过了大半,青春渐渐的远去,也经历了半生的世事沧桑和人间冷暖,回过头来的时候,常常想起的是童年的往事。我以为童年似一口深井,那深不见底的清澈的井水仿佛我不大的头颅盛满了快乐的记忆,连一些微小的细节仍历历在目、清晰得恍若昨日。虽然我知道我的童年并不快乐,充满了过多的忧伤。然而和自己走过的路相比,仍然是愉悦的。因为在有限的人生的青少年阶段有过奋斗的渺茫、艰辛、困惑、困难;有过私欲、杂念、虚伪、圆滑;有过挣扎、困顿、清醒和堕落;到头来更值得怀念的还是纯真的童年时代。所以那个普通的后院仿佛是我的记忆的行囊里的一帧老的照片,每过一段时候会拿出来翻看、晾晒……
这个后院不常见的是蛇。最常见的东西是老鼠。这些贼眉鼠眼的家伙有时竟然毫无顾忌的在大白天窜来窜去。对老鼠我是恨之入骨却又怕得要命,从来不敢一个人打老鼠,有伙伴的时候会虚张声势忙乱一场,到头来会一无所获。老鼠在我的印象中是最狡猾的动物,反应敏捷。即使在这个较为开阔的地方没有了投鼠忌器的后顾之忧,你仍然很难将它抓获。我不知道是不是老鼠的极具破坏力的原因,我家里的所有家具没有它没到过的地方。比如你在柜子里翻找一件东西,它突然地蹦出来夺路而逃,会吓得我心快要跳出来。黑暗是老鼠的极乐世界,它和人天生是相对的,人晚上要睡觉,它要活动。唯有猫可以将黑夜管制的平平安安。然而好景不长,自从老鼠药盛行后,猫的命运就惨了,老鼠没有绝迹,猫反而稀少了。我爷爷喜欢喂猫。我小时候记得在火炕边上时常卧着一只花猫。那只花猫有一次在后院里逮着一只小老鼠,它不吃,逗它玩。
老鼠开始不敢跑,它就用蹄子推它,老鼠跑几步,它又会一巴掌摁住它。
直到把那只老鼠玩得筋疲力尽。后来那只可爱的小花猫被老鼠药药死了。
好多天不见它回来,心想着它不是丢了?或者是死在外面了?没有想到的是在缸旮旯里发现了它的尸体。我家从不放老鼠药,一定是在外面吃了以后回来的。虽然我没有见到它死的时候是什么一副惨样子,但我想它一定是痛苦的。都说猫没有狗忠诚,我不以为然,我以为我家的猫是忠诚的。它死也死到了主人的家里。后来喂了几次猫,但时间都不长。
无一例外的是被老鼠药药死了。每死一次猫,我心里难过一次。后来干脆爷爷也不再喂猫了。我总是想,猫一开始似乎没有老鼠聪明,老鼠吃了药它就看不出来?因为后来连老鼠都不吃耗子药了。现在想来,那会儿也是穷的缘故。人吃不饱,猫也吃不饱,所以见着死老鼠也吃。为何现在的猫不吃老鼠,因为好吃的太多了。谚语说:狗改不了吃屎。现在吃屎的狗不多了。
在后院开阔的地方,我曾和我的姊妹搭过一个秋千。小时候在农村,每到过正月十五的时候,大人们喜欢用粗的木头搭一个高高的秋千架。
当大人们站在秋千上荡来荡去的时候,我年少的心会随着他们荡的秋千上下起伏。我多么想坐到秋千上让大人们带着我在空中悠荡。但我没有那样的好运。因为我家在村子里的地位太低了。我虽然望眼欲穿,但村子里那些粗心的大人们似乎没有觉察到一个小孩子内心渴望和期盼的眼神。后来,我和我的大妹妹在自己的后院里瓜棚的架子上拴上一股粗的绳子,一个秋千架就做成了。虽然秋千架不太牢固会摇晃,绳子也断过,屁股也摔过,但幸福是不言而喻的。
猪圈的北面有一个窗户。是我邻居叔叔家的后窗户开在我家的后院里。这个窗户曾让我羡慕无比。那时候农村的电紧张。天黑了的时候电工给你送上,吃晚饭后快要睡觉时电工就把闸拉掉了。早晨上学时再给你送电,天快要亮的时候又把闸拉掉了。送电的时间全靠电工个人界定。
高兴了按时给你送上,如果不高兴了,给你送的很晚。等你快睡觉了,电才来了。当然并不是所有家户的电是这样的。村干部家的电以及和电工关系好的人家,点的是长明灯。也就是说这些人家的电是不受限制的。
他们的电是自家的开关控制;大多数人家的电和我家一样是由电工统一控制的。我的这个本家叔叔异常聪明,他和大队的电工关系处得非常好,可以说三六九的和电工或大队干部常在他家里喝酒。我家和其他邻居们点着煤油灯在做饭的时候,叔叔家传来令我们羡慕的猜拳声。那猜拳的声音裹挟着气势、喧闹、神秘、炫耀像一阕动听的美妙的富有韵律的号子,有节奏的从那扇窗户里奔腾、流泻出来。有时候晚上我在猪圈喂猪的时候,我会将脸贴近窗户,透过窗上细小的破洞向里窥探。嗬!那简直是另外一个世界,屋里亮堂的程度和煤油灯相比用金碧辉煌形容真不为过。那黄灿灿的灯泡里放出金子般的光芒,好像刺得我的眼都生疼。
晚上喂猪时从来没有点过灯,那扇窗户里射出的光线绝不会让我把猪食舀在猪食槽子外面。我现在记不起来,那时是否羡慕过猪圈的猪们没有,它们可借了叔叔家不少的光啊。尤其是早晨我叫叔叔家的儿子上学的时候,叔叔家那扇窗户里透出的亮光,除了让我羡慕之外,也给予了不少人生的启迪与期盼。也让我幼小、稚嫩的心灵初涉了人世间的不公与繁杂;同时也感受到了生命是有富贵和贫贱之分的。尽管我不愿意承认。
现在上了年纪的人常这样说:毛泽东时代是一大二公的年代,是一个公平、公正的时代。事实上,在任何年代,都不会有绝对的公平。毛老人家确实是穷尽毕生之精力想打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理想社会。他为自己的目标奋斗了终生,可歌可泣。当我有足够的能力来独立思考问题的时候,我告诉自己,任何社会没有绝对的公平,我们必须学会适应这个社会。而不可能让社会适应我们。社会某种程度上存在着冷酷,要靠自己的思想和智慧来温暖自己。
我的这个叔叔的奋斗经历也给予了我好多的感慨。他从一个赶着毛驴拉平车的普通农民能在村里成为一个风云人物,是有一番努力和智慧在里面的。我亲自经历过一个事件,足以说明叔叔的智慧所在。
叔叔的院子里住着三户人家。叔叔住的是廊屋(坐南朝北的屋子叫廊屋),他在修建小厨房的时候要在西屋山墙抠只孔,放进檩条。严格地说山墙不是火墙必须经人家允许才可以施工。可能我这个本家叔叔觉得区区小事无所谓他同意不同意。或者是和西屋说过他们不同意。总之,为这件小事大吵了一架。两家的关系也因此决裂。所以叔叔平时只和东屋的人来往。有一次因为孩子们的缘故也吵了一架,叔叔和东屋的关系也僵了,两家也是鸡犬之相闻常见面不相往来。叔叔不是等闲之辈,一次酒醉后非要婶婶去叫西屋的人,婶婶一个妇道人家,哪掰得开脸去叫西屋的人。见婶婶不去,叔叔在家里便耍酒疯。婶婶没有办法只有去叫。西屋的人过来后,叔叔说:我们实际上是一家人,每天在一个锅里搅稀稠,不要计较以前的事。一通酒后乱言,两家冰释前嫌。我不知道叔叔看过三国没有,竟然也懂得合纵连横。如果没有看过,是不是也算一种民间智慧。
后院里剩下的就是厕所了。应该说厕所并没有啥好讲的。但农村的厕所和城市的厕所有所不同。农村的厕所大,我曾在厕所的西侧种过好几次杏树或者桃树,但都没有成活。那都是在野地里或者路边发现的,也就是一拃长左右。小心翼翼地移回来后种在了茅房的空地上,并用四块砖围住,上面再苫个瓦片,怕夏天的烈日晒死,几乎天天给它浇水。
当时的那种心情不亚于一个老农对禾苗的珍重。
今天物质生活愈来愈丰富了,我却无法忘记我那贫穷的岁月。我时时回忆我童年的往事,那年少时贫穷岁月的情形经常闪电般的出现在我的脑海里。甚至一些微小的细节竟然会如此清晰地出现在我日益混沌的大脑里。我感到童年的生活成为我生命年轮上的一圈圈清晰的印记。那暂短岁月中的风霜雨雪都一一记载了下来,也是我生命过程中所汲取的养分,这些也将成为我人生这部大书中上好的素材。
2007年12月9日星期日修改于太原
偷猎
天气阴霾,田野上漂浮着淡淡的、似有似无的白雾,笼罩着本来是午后的原野,如落日后的黄昏,天地间寂寥、静谧。枯萎的树丛犹如一个个耄耋的老人守候在麦田里,望着有些发黄、稀疏的仿佛死去的麦苗,让你感受到隆冬的肃杀气氛。偶尔传过来的粪香显示着自然的气息。
当一条狭窄、被轻度污染的河流出现在我眼前的时候,我的朋友说:
有。他已寻找到了他所要的猎物。
在一条不算宽的河面上,两只野鸭在水泊里游荡、觅食。我那时候还没有想到其中的一只在不到五分钟以后会死在朋友的枪口下。
朋友喜欢打猎,我答应他我哪天有时间和他一起体验一次狩猎。此时,我看到朋友不紧不忙走在河的对岸,他的枪藏在衣服下面,看起来像一个在农田里散步的人。当他快要接近目标的时候,他左手从右腋下拿出枪管,双手熟练地和枪托组合在一起,端着枪,弯着腰慢慢地向他的猎物靠近。
两只野鸭可能是意识到了危险,噗噜噜起飞,在它俩已经飞离水面向天空奋力冲刺的当儿,砰的一声枪响,一只野鸭幸运地升空,另一只野鸭掉进了水里。我们迅速地往河边走,却不见那只受伤的鸭子。还是我的朋友老练,终于在河道的石头缝隙中找到了那只鸭子。朋友用棍子捅了一下,那只野鸭受惊一般咯咯的从石缝里冲出来,快速地向河道中间游去。看来它只是受了轻伤,它跃跃欲试扑打着翅膀想飞离水面,但它受伤的部位可能是翅膀,它无法完成它平常看似简单的动作。它只能在水面上游走,但朋友无法抓到它。
我问:这咋办?
没事,它已经成了囊中之物。朋友不再说话,返身上岸,只见他又端起枪,又一声闷响,野鸭的脖子被打得稀烂,鲜血染红了河水,红色在不断地扩大。
……
那一只幸运的鸭子飞走了,它和死去的那只鸭子是一对夫妻吗?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一种念头。
朋友又往上游走去,他又以同样的方式捕杀了一只公野鸭,公野鸭更漂亮一些,五彩斑斓的颜色,令人难忘的是它那头顶的绿色,那种鲜艳的孔雀绿。
顷刻间,两只野鸭的生命断送在朋友的枪管下。我的心也蒙上了一层阴霾,像灰蒙蒙的天空。
我本来今天是想体验一下打猎的乐趣,缓解一下过于自我沉闷的生活,没有想到的是,适得其反。
我记得姚金铭教授在百家讲坛讲老子时,讲到目前社会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人们的性观念开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猎色和打猎一样会令人发狂。可我却没有体会到他讲的这一点。
驱车回来的时候,我想,我不适合这项运动,我没有找到那种令人心跳、刺激的感觉,更失去了饕餮一顿野味的胃口。当然,我并不怪罪我的朋友,我知道,不要说他是个普通的人……我记得在报纸上曾有报道,在世界的某个地方专门有高级的狩猎场,供成功人士消遣、休闲。
他们狩猎的对象是黑熊,当然是年老的黑熊。理由是已经老了……我知道,即使我的朋友不来,也会有人来猎杀野鸭。
我只能叹口气,唉……我这种人。
2007年2月17日星期六
怀念王小波
认识王小波始于他的《黄金时代》。记得他开篇的语调是轻松略带有调侃,是一种无法模仿的语气,里面夹带着睿智和幽默。他描写的做爱的场面与爱情是轻描淡写的,那时候我特别喜欢看到我内心愿意看到的东西。但我无比的失望,但和同时期的小说相比还是比较大胆和另类的。
依稀的记忆中,小说中的“我”和陈清扬做爱时对陈清扬脚的描写那个细节,颇感清晰,以致我当时是否认为王小波是一个有拜脚倾向的人。
王小波用轻松的语气讲述了一个沉重的年代一个略带悲怆的故事,我几乎在整篇的行文中没有体会到在那个人性压抑的年代给“我”带来的伤害,即使是每晚的批斗会,好像也没有多大的痛苦,叙述是轻快的、明朗的。只是在临近结尾的时候,才感受到小波内心淡淡的忧伤。因为在开始一直快到末尾,他们的爱都是极不自然的,又是在最自然的状态下发生的。没有烈火般的热情,没有卿卿我我。仿佛是最原始的兽行。
让那些有装备有“道德”的人来说,“我”和陈清扬的行为是一种无聊的媾合。
其实,小波讲述了一个真实的世界,那个荒唐时代的爱情。那是小波的黄金时代,是陈清扬的黄金时代。是那一代知青的黄金时代。陈清扬找“我”不是想证明你不是破鞋吗?然而,我告诉你从我的理论讲你就是破鞋。并且我还想和你这个破鞋睡觉。这是我的理论,不如说这是当时社会环境流行的理论。这个谬误恰巧告诉我那个时代的“正确”。
小波写作的一路坎坷,不知是当时的环境所致,还是与文坛的“欺生”有关?好多人是不屑一顾的。正像凤凰卫视的杨锦麟所言:如果王小波还在世,人们还会那么对他不屑一顾,他的特立独行,他的自由奔放,以及他对无智、无性、无趣世界的冷嘲热讽,如此的膜拜推崇吗?
王小波和我们都有精神上的共鸣,但他死了十年,我们还假正经。
2007年4月21日星期六
诱惑
诱惑有好多种,有权的诱惑、位置的诱惑、色的诱惑、酒的诱惑、烟的诱惑。我认为其中一种最简单、最常见、可又是最难于抵制的诱惑,就是吃的诱惑。
我出身于贫困之家,饱尝饥饿之苦,也正是饥饿使我有一个硕大的胃。这个胃的大小不是天生的,是后天的贫穷养成的。那时候缺吃少穿,有句顺口溜是那时候贫困生活的写照:早晨吃的是《车轮滚滚》,中午吃的是《大浪淘沙》,晚上吃的是《闪闪的红星》。如果不作解释,很难明白其中的意思。车轮滚滚是指玉米面疙瘩(疙瘩是圆的),大浪淘沙是指歇菜饭(用小米,玉米,南瓜,豆角熬的一种饭,不放面条,叫歇菜饭),闪闪的红星是米汤(米汤太稀,吃晚饭时能照出天上的星星)。饭的质量差,导致数量的增多,喝稀饭能喝三四碗,所以每每有人笑话民工肚大能吃的时候,我内心会说,你们真是太幸福了。我记得我刚参加工作吃杂粮饸饹的时候,最多能吃一斤二两,把胃撑得滚圆。那时候能吃,也能干活。后来从井下调上来的时候,工作量小了,饭量不减,体重一下增加了。
现在普遍生活条件好了,吃已经不是问题了,然而出现了新的问题,就是营养过剩。吃的数量没有减少,但质量提高了。正常的是质量提高,数量应该减下来,然而长期养成的陋习,不太好改变,导致体重严重超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