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7600000007

第7章 困守长安(1)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唐)杜甫

(一)

辞别李白之后,杜甫在这年冬天暂时回到陆浑山庄小住,度过了一个清寒的季节。家中虽然温暖,妻子虽然贤惠,但这时陆浑山庄的田地出产已经有些难以支持一家人的日常开支了,杜甫甚至不得不穿着短袄过冬。

这样一来,无论是从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来说,还是从他在近两年访道漫游中都未能忘记的事业心来讲,到长安寻找机会,都已是相当迫切的了。

这年冬天,杜甫在家中专心阅读诗歌与儒家经典著作。第二年一开春,即天宝五年(746),杜甫便打点行装,离开家中直奔长安,准备参加朝廷举行的招贤考试。这时,杜甫35岁。

唐代时期的长安是一座规模宏大的京城,全城除去城北的皇宫和东西两市,共有110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坊,坊与坊之间交叉着笔直的街道。自从582年(隋文帝开皇二年)建立起来后,随时都在发展着。到唐天宝时期,可以说发展到了极点。

唐代时期著名的诗人很少有没到过长安的,他们都爱用自己的诗句写出长安地势的雄浑、城坊的整饬、统治阶级的豪华生活和日夜在那里演出的兴衰隆替的活剧。

这一年,唐玄宗又发出诏书:皇上欲广求天下之士,故命通一艺以上、有一技之长的人皆到京师就选。

这是一个大好的机会。经过10年的游历,培养了强健体格和豪放不羁性格的杜甫,虽然已经感到时不我待和家境清贫的压力,但他仍然相信,自己的才华和时代的条件完全可以让他重振家声和济世匡时。他自信是一位杰出的才士,而且很快就会得到机会,做出一番宏大的事业。

因此,对前途充满希望和必胜信念的杜甫第一次来到长安,住到一家客栈中,准备在长安广结名流,扩大自己的名声,使自己在日后的选拔中更有希望成功。

长安城有一个大人物——汝阳王李琎,他是宁王李宪的长子。当年唐睿宗李旦在为立太子一事而大伤脑筋时,长子李宪主动提出由弟弟李隆基做太子。李隆基登基后,对李宪十分感激,便将胜业坊东南角的一处宅邸赐予他。

开元末年,宁王卒,唐玄宗李隆基追封他为让皇帝,他的10个儿子也多被封为王公,长子李琎被封为汝阳郡王,任太仆卿,与贺知章为诗酒之交。他善诗文、书法,有儒雅之风,很像他的父亲。居父丧期满后,又加特进。唐代时期,文官散阶正二品为特进,因此当时李琎的地位是很高的。

杜氏家族似乎与唐王朝的宗室还有些沾亲带故。杜甫到长安不久,就与李琎家有了交往。他精心构思,写了一首《赠特进汝阳王二十二韵》呈献给李琎:

特进群公表,天人夙德升。

霜蹄千里骏,风翮九霄鹏。

服礼求毫发,惟忠忘寝兴。

圣情常有眷,朝退若无凭。

仙醴来浮蚁,奇毛或赐鹰。

清关尘不杂,中使日相乘。

晚节嬉游简,平居孝义称。

自多亲棣萼,谁敢问山陵。

学业醇儒富,词华哲匠能。

笔飞鸾耸立,章罢凤鶱腾。

精理通谈笑,忘形向友朋。

寸长堪缱绻,一诺岂骄矜。

已忝归曹植,何知对李膺。

招要恩屡至,崇重力难胜。

披雾初欢夕,高秋爽气澄。

樽罍临极浦,凫雁宿张灯。

花月穷游宴,炎天避郁蒸。

砚寒全井水,檐动玉壶冰。

瓢饮惟三径,岩栖在百层。

谬持蠡测海,况挹酒如渑。

鸿宝宁全秘,丹梯庶可陵。

淮王门有客,终不愧孙登。

在这首诗中,上半部分称赞了李琎的德行出众,气度不凡,学识广博,文章华美;后半部分则说李琎像当年的曹植一样,对于我(指杜甫)这样的文士很器重,常常设宴款待,让我内心感激。

诗中将李琎比作尊贤爱士的淮南王,而将自己比成孙登。汉代的淮南王刘安好方术,养士数千人。孙登是魏晋时期的隐士,曾居于汲郡北山,好读《易经》,抚一弦琴,遨游人间,所过之家或设衣食相待,一无所爱,后人都推崇他的人格。杜甫自比孙登,可以看出他自视甚高,有一股傲然之气。

事实上,在后来人生的道路上,杜甫身上的这种傲然骨气虽然迫于现实的各种压力不在溢于言表,但却始终未曾磨灭。

(二)

杜甫来到长安之时,唐朝的政治统治已经显露出日趋腐化的徽象。唐玄宗李隆基作了30多年的皇帝,眼看海内生平,社会富庶,觉得国内再也没有什么事情值得忧虑了,太平思想麻痹了他那早年奋发图强的精神。

这个年过六旬的皇帝,十几年来迷信道教,不是亲自听见神仙在空中说话,就是有人报告他说在紫云里看见玄元皇帝(即老君),或是某处有符瑞出现,使他相信自己将要在一个永久生平的世界里永生不死。

同时,他又将自己关闭的宫禁之中,终日沉溺于声色,过着奢靡无度的生活,把一切政权都交给中书令李林甫处理。

李林甫是个口蜜腹剑的阴谋家,他谄媚在玄宗左右,迎合玄宗的心意,以巩固自己已获得的宠信;他嫉贤妒能,打压比他有能力的人,以保持自己的地位,并且一再制造大狱,诬陷不肯顺从他的官员,扩张自己的势力。

因此,开元时代遗留下来的一些比较正直、耿介、有才华的人士,几乎没有一个不遭受李林甫的暗算与陷害的。杜甫所推崇的张九龄、严挺之等人,都被他排挤,被迫离开京师,不久便先后死去;惊赏李白的天才、相与金龟换酒的贺知章也上疏请度为道士,归还乡里;随后,李邕在北海太守的任上也被李林甫派出的特务杀害……

这时的长安城,被一股阴谋和恐怖的空气笼罩着,几年前饮中八仙的那种浪漫气氛几乎荡然无存。除李林甫之外,朝廷中的人物不是像王鉷、杨国忠那样的贪污,就是像陈希烈那样的庸懦。

杜甫在刚到长安时,他那漫游时代的豪放情绪还没有消逝,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但等他与长安的现实渐渐接触后,他的豪放情绪便逐渐有所收敛了。这期间,他对于过去自由的生活感到无限的依恋,一种矛盾的心情充分反映在他在长安前期生活的诗中:一方面羡慕自由的“江海人士”,一方面又想在长安谋取个一官半职。

747年,玄宗下诏的制举考试开始了,杜甫与当时另一位颇有名气的诗人元结(723-772)一起参加了这次招贤考试。然而考试结果出来后,杜甫却再次落选了,其他所有的人也都落选了。全国大规模的招贤考试竟然没有一个人被选上。原来,这只是一场阴谋而已。

此次招贤考试是由宰相李林甫主持的。他生怕前来应试的是草野之士,说话大胆,在皇上面前揭露朝政的黑暗和腐败,“泄露当时之机”。因此,在送选之初他就在朝廷上说:

“这些举人卑贱愚钝,不识礼数,恐有俚言,污浊圣听。”

因此,他命令各郡县长官严加考试,个别卓然超绝的应试者,具名送到台省,委派尚书复试,由御史中丞监督,从中故意刁难,设置障碍。

此时的李林甫权倾天下,诸位官员都是敢怒不敢言,于是一场考试下来,没有一个中第,这就是“野无遗贤”。也就是说,有才能的、该选的,早都被选上来了,山野间已经没有贤人可选了。

(三)

杜甫原本抱着很大的信心,希望能通过此次考试获得成功,走向仕途,从而逐渐实现自己多年以来即有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可如今两次考试均落选,自己已过而立之年,还在徘徊游荡,入仕无门,这让他感到十分焦虑、不安。

直到752年李林甫死后,杜甫想起这件事,还是沉痛不已,并放胆说出了几年来压抑在他胸中的悲愤:

破胆遭前政,阴谋独秉钧。

微生沾忌刻,万事益酸辛。

——《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

这是杜甫在李林甫的阴谋政治中遇到的巨大打击。当时元结还很年轻,后来也考中了进士;而杜甫此时已36岁,经过这次打击,他那高昂的精神逐渐萎靡下来,他也仿佛一下子老了很多。曾经那澎湃的激情,旺盛的精力,对未来实现理想的强烈自信,一下子都失落了。他仿佛换了个人一样,或者说,那充满朝气的浪漫的壮年时代已经离他远去,凄凉、落魄、感受生活困境的中年时代提前到来了。

考试落榜后,杜甫在长安的生活也日渐穷困落魄。为维持生活,他不得不低声下气地充作几个贵族府邸中的“宾客”。当时有一小部分贵族承袭着前代的遗风,除了在他们的府邸园林中享受生活之外,还延揽几个文人、乐工、书家、画师等作为生活的点缀。这些人在政治上不能起到什么作用,但据有充足的财富,随时能给宾客们一些小恩小惠。而宾客们则追随他们,陪他们喝酒吟诗,从而获取一点小钱儿,维持自己可怜的生计。

同类推荐
  • 总结:毛姆写作生活回忆(名作家文学课)

    总结:毛姆写作生活回忆(名作家文学课)

    毛姆野心至高表达的半自传作品。为了将灵魂从某些观念中解放出来,只因这些观念在他的灵魂中徘徊了太久,1938年时年64岁的萨默塞特·毛姆写作了《总结:毛姆写作生活回忆(名作家文学课)》。这是一部自传体作品,却并非自传;这是一本告白笔记,却分寸得当。《总结:毛姆写作生活回忆(名作家文学课)》堪称作家个人信经的高峰之作。从本书中你会分享到一名职业作家对风格、文学、艺术、戏剧和哲学的理性思考,毛姆精妙的写作技艺也在书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示。毛姆是个备受争议的作家,当岁月的磨砺将他变为一位坦然、睿智的老人,当他邀你共进下午茶并想和你闲谈几句,无论你喜不喜欢他,请不要拒绝。
  • 平民总统:林肯(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平民总统:林肯(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秦始皇出巡记

    秦始皇出巡记

    本书审视了两千多年以来鲜为人知的有关秦始皇出巡的历史,并恢复了那段历史的本来面目,重在发掘秦始皇心灵深处的秘密,揭示他所处时代的精神本质,佐证对秦始皇和秦代历史的研究。
  • 老烟台风情

    老烟台风情

    本书记录了烟台历史的片片断断,这些从不同的侧面反映烟台历史的文章,均是从烟台浩瀚的历史海洋中“垂钓”上来的。我们不要小看了文章中介绍的只是某一条街、某一座建筑、某一件文物、某一幅古画、某一处遗址、某一个老字号、某一段往事和传说,这些都是历史的印记,不但对当代人有意义,对未来更有意义。
  • 张作霖大传:一个乱世枭雄的崛起与殒落

    张作霖大传:一个乱世枭雄的崛起与殒落

    本书是以张作霖传主的历史人物传记,通过讲述张作霖如何从受招安的土匪,进而一步步成为“关外王”、“满蒙之王”乃至在北京“登基”担任大元帅的过程,展现了在特殊历史背景下,一个乱世枭雄极具传奇色彩的一生。本书力求从一个更为全面和客观的角度进行观察,既如实地描写张传霖为了“取天下”,不惜穷兵黩武,争霸中原,导致误国误民误己的一面,同时也没有忽略他顶着压力,巧妙地与日本人进行周旋,从而千方百计维护国家主权的一面。
热门推荐
  • 重生之炮灰的绽放

    重生之炮灰的绽放

    穿越成炮灰的许欢颜有三件事情要做,第一要把男主甩掉,第二要离女主远点,第三重登巅峰。只是谁能告诉她为什么甩个人这么难呢……
  • 似曾雨落桐亦安

    似曾雨落桐亦安

    我们都在时间里,转过快乐,转过忧伤,转过黎明,转过夕阳。然后在某个敏感而深刻的年纪,刻下相聚离散,兜兜转转。曾经说过不认输,却在冥冥之中,身不由己。在某个合适的时机,你我都会尝到,岁月熬制的苦口良药。
  • 神武华夏

    神武华夏

    【编辑评价:最新上架,品质保证,日爆万字】他风流绝代,一代天骄,身怀华夏宝典,藏有顶级的武功,武技以及武术。气海中更是藏有一把解开荒古秘密的石剑!自身拥有着武修之体的中第二大体----神体!但是事实无常,强大的诅咒之力使得他年少之时碌碌无为!本来已经绝望的他却在一次突发的事件中得到了转机……
  • 我回到天界了吗

    我回到天界了吗

    天界,海纳百川,不拒细流,携诸天万界,傲立于天地之巅,被称之为众仙之乡,万古长存。一位安于现状的仙人,不想做那乘风破浪的大船,只想当一叶随波逐流的扁舟;也不想做那遮天蔽日的古树,只想在能容下他的世界安静地当一株小草。然而,为了回归故土,他却不惜辗转各个世界,逆着时光,踏着岁月,苦苦寻求真相……他坐在永恒孤寂的时光长河之上重重一叹,到头来,难道真的是一场空吗?一切,都要从天界最后一次开启通往人间之路,这位下凡的仙人说起……
  • 宠妻无度之嫡妃不羁

    宠妻无度之嫡妃不羁

    她是大学士府嫡女,却是蜀夏国无人想娶的女子,甚至从小就被放养在山中自身自灭,只因她天生聋哑,无人待见。失足溺水,当她变成她后——白心染一头黑线,望天:老天,你玩我是吧?你让姐穿越可以不让姐做皇后、当公主,好歹你让姐做个正常人吧!又聋又哑的你让姐怎么混?※※※※※※※※※※※※※※※※据说这是楠女竹初次见面:别人挖地或许能挖个金元宝,白心染却在自己的红薯地里挖出一个美男。看着压在自己身上发愣的男子,穿越两年之久都没与人说过话的她终于忍不住开口了:“这位壮士,你要抓到何时?”男子身体明显一僵,俊脸爬上一丝尴尬:“咳~”山中岁月,钓钓鱼、抓抓虾,种种药草,打理家。就在白心染以为自己会当一辈子世外村姑时,突然一道赐婚圣旨将她召回京城——※※※※※※※※※※※※※※※※除了枕边之人,无人知晓昔日的聋哑女正常了。出嫁前,她是被遗放在外的小可怜。爹不亲,娘早逝,外婆不疼,奶奶嫌弃,七大姑八大姨谁也不当她是白家人。出嫁后,她是某爷掌中宝、心头肉。爹爹立马将她宠外婆、奶奶立马将她疼,七大姑八大姨三天两头往她面前涌…惺惺作态如小丑演戏,阿谀奉承如蚊蝇绕身,人生丑态、各种演绎,让人烦不胜烦——于是,白姑娘怒了,举牌,上书两大字——滚蛋!尼玛!她要是真又聋又哑就算了,可她能说能听,每天应付这一群小丑、苍蝇,不仅眼疼、耳疼、牙更疼…明哲保身的最佳心态是什么——装聋作哑。出淤泥而不染应具备的心态是什么——装聋作哑。。。。。。。总之不管做什么,只要装聋作哑就行了。可是当有人连聋哑的她都不放过时,她还能继续装下去吗?※※※※※※※※※※※※※※※※据说这是婚后生活:天黑某爷回房,听到女人蒙在被褥中的哭声,万分心疼。“可是有人欺负于你?”“丽夫人骂我天生残疾,不配坐这正妃之位,我也心中有愧,实在是有辱王爷威名,还请王爷签了这封休书,还我自由之身。”带着哭音,某女从被褥中递出一纸拟好的休书,等着某爷签下大名。某爷当场黑脸。“来人,将丽夫人舌头割去熬汤!就说有高人指点,王妃饮下舌汤就会开口说话!”※※※※※※※※※※※※※※※※※※※※※※※※※※※※※※这就是一个女人在邂逅男主之后装聋作哑、装疯卖傻、装腔作势、装神弄鬼携手男主一起乱打妖魔鬼怪的狗血穿越史——【申明】小白简介,正剧路线,一对一欢宠文。
  • Suicide Blonde

    Suicide Blonde

    Vanity Fair called this intensely erotic story of a young woman's sexual and psychological odyssey "a provocative tour through the dark side." Jesse, a beautiful twenty-nine-year-old, is adrift in San Francisco's demimonde of sexually ambiguous, bourbon-drinking, drug-taking outsiders. While desperately trying to sustain a connection with her bisexual boyfriend in a world of confused and forbidden desire, she becomes the caretaker of and confidante to Madame Pig, a besotted, grotesque recluse. Jesse also falls into a dangerous relationship with Madison, Pig's daughter or lover or both, who uses others' desires for her own purposes, hurtling herself and Jesse beyond all boundaries. With Suicide Blonde, Darcey Steinke delves into themes of identity and time, as well as the common - and now tainted - language of sexuality.
  • 创新力

    创新力

    《创新力》对创新力的本质与创新力的灵魂,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创新原理与创新原则,创新意识与创新潜能,创新力的激发,提高创新力的意义、方法和途径,以及为培养提高创新力创造舞台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阐述。本书向人们诠释了科学思维的本质及多种思维视角的魅力,以及运用科学思维提升创新能力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 重生之金牌农女

    重生之金牌农女

    本是官家千金,却沦为草芥,上有面慈心狠嚣张姨娘,下有病弱年幼亲弟,还有被逼为奴的软弱娘亲……水意一朝穿越,等着她的不是幸福重生,而是一瓢滚烫的汤水。“想喝米汤是吧,让你们喝个够,瞧你那副饿死鬼投胎的样!”滚烫的热汤朝着母子四人泼来。瞧着恶毒的庶妹,颠倒黑白的姨娘,狗腿的渣爹似乎还嫌不够热闹,势要将她们孤儿寡母扫地出门……水意冷冷一笑,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总有一日,她要将这些人狠狠的踩在脚下!从此恶女当道,白手起家,拖家带口奔小康……求婚小剧透:绿树青山下,清涧小流边,男子身影挺拔修长,女子婀娜袅窕“俗话说,冤家宜结不宜解。”男子望着身边的女子,冷淡清越的声音响起。“你还知道我们的恩怨解不了?”女子挑眉,水眸之中隐含怒意。“此结非彼解,结,可以是结缘,结识,结亲,结合,结果……”男子忽然温柔地望着女子蕴含生气的眸子,淡笑着回答。“啊!”女子当场呆愣,这是传说中的求婚?
  • 莫愁

    莫愁

    有些人没办法不爱,有些人没办法不恨。16岁,在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上,已经没有一盏灯是为我而亮。17岁,我第一次发现人性如此黑暗,我开始排斥学校,甚至害怕被报复。一夜长大。18岁,师兄,很多人喜欢你,但是没有人像我一样,想和你永远在一起。19岁,那些我偷望过的人,都不曾为我停驻,我曾经苦苦等待谁的回眸,可是,总是空欢喜一场。20岁,这一年的悲伤,已经汇成河水,淹没了我所有对于幸福的遐想。
  • 太上黄箓斋仪

    太上黄箓斋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