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13500000009

第9章 唐词篇(8)

从大历十一年秋到十四年春(公元776—779),刘长卿贬官睦州。长期的放逐,对感情丰富的诗人来说,无疑地是一种难以忍受的折磨。即便面对睦州地区秀丽的山水,也排遣不掉心头的积郁。这首《秋风清》(《全唐诗》中题《送陆澧归江阴》),展示了诗人在强作自制下内心潜藏的痛苦。

这首词篇幅不长,但内容并不单薄。起首两句,叙写送别友人时在江边看到的景象。“新安路”指源出安徽休宁、祁门,流经睦州所辖的建德,而后东南汇入钱塘的新安江。它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是商旅频繁往来的重要水道。作者简约地用“来去”二字,勾画出江面上船只川流不息的繁忙景象。接下来的“早潮复晚潮,明日知何处”两句,语义双关,既是关切友人登舟离别后的行踪,又是为自己难以预测的未来忧虑。眼前潮水奔流、江涛起伏、船只浮沉飘泊的景象,很自然地使他联想起自己仕途经历的崎岖。他觉得:自己就像骇浪中行驶的孤舟,很难把握前途与命运。那些年里,时而被贬到南巴;时而又调任鄂岳;时而谪任睦州,总是受朝廷拨弄。而今后,等待他的是忧是喜?为祸为福,都无从预料,词句给人以迷惑与茫然的感觉。结尾两句,他把思绪拉回到眼前的现实中来。他羡慕友人能够摆脱世俗事务的干扰,享受回到故乡,与家人共叙天伦之乐的幸福;同时也不能不为自己实现不了同样的愿望而感伤。作为被朝廷侧目的官员,他只能听命于朝廷的派遣,株守于贬所静候朝廷的迁调,期待重新获得权力集团的信任,但年复一年的冷落,却使他感到希望的渺茫。在这首词中,他并没有把友人的处境和自己对比,然而却巧妙地利用潮水的来去宣泄“物犹如此,人何以堪”的哀愁。由于潮水是无生命、无感情的,它的自由来去,更衬托出人权和人性被强制扼杀的残酷。

这首词在写作上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作者使用了诗歌中传统的“托物起兴”的艺术表现手法,紧紧地扣住潮水的流动,抒发感情。由于择取的事物得宜,作者的观察又细致而深刻,加上主观方面感情的真挚饱满,技巧的发挥就得以达到非常完美的程度。其次是在表情达意上选词的恰当,例如末句“自怜长在新安住”,“自怜”二字的背后,包含着作者在贬所睦州长时期的痛苦等待与希望的幻灭,它所刻画的,是一种无力改变现状的绝望的心情,但又保持了他的创作含蓄委婉的基本风格。

六州歌头

岑参

西去轮台万里馀,也知音信日应疏。陇山鹦鹉能言语,为报家人数寄书。

这首《六州歌头》在形式上是七言绝句,乃取诗配曲。它是岑参在西北军旅生活时期的创作。岑参在唐玄宗朝,曾先后两次从军,第一次是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到十一年,去安西(今新疆吐鲁番县以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中掌书记;十三年(754),又随节度使封常清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六州歌头》,原是古代伊、梁、甘、石、渭、氐边境六州鼓吹曲的总名,音调悲壮。岑参用它寄托思乡之情,当然是合适的。

从艺术技巧来看,这首词的主要特点,在构思的精巧和章法的严密。上片写人,从作者自己落笔;下片写物,取鹦鹉为话题。然而,不论是写自己,还是写鹦鹉的行动,都紧扣并统一于思乡的主题,仅是表达手段上有直接与间接、正面与侧面的区别而已。上片两句,前后因果相连,即路程的遥远,导致家信的稀疏。首句先用于净利落的文字,叙写轮台所处的方位,虽然没有用文字点染塞外的荒凉,而“西去”“万里”数字,已经能够使读者揣见戍所的偏僻与寂寥。大漠夕照,莽莽风沙,种种凄清,妙在不言自喻。置身那种境遇,即使豪放开阔如岑参,也很难抑制对亲人与故园的思念。第二句借书信表白作者对家乡的牵记,反映了当时心情的微妙复杂。作者用“应”字和“也知”分别表明:由于关山阻隔、交通不便、驿递艰难,他在理智上懂得音信稀疏的不可避免;但感情上又觉得很难接受,不得不在长期等待与失望之余,设法找出理由来宽慰自己。这种强行克制的做法,正是作家对家乡感情强烈的折射。下片的表达,方式更加曲折。表面看来,似乎是以悠闲的态度聆听鹦鹉学舌,而实际上却是借叙写客体事物抒发自己的乡愁。寓意之深,构思之巧,非具深厚的功力,不能到达。军中养鸟,与戎马生活,本不相容。但写入篇中,不仅从侧面烛见当时民族关系缓和、边塞静谧的形势与气氛,同时也衬出了军中生活的寂寥。能言的鹦鹉,可以缓解与亲人长期分别的孤独。结尾鹦鹉为报家书的叙写,本属对主人平日收到信件时激动之词的模仿,此时脱嘴而出,触动了作者最敏感的神经。不难想见,它在作者心中引起的震荡,是多么剧烈!它也是这篇作品灵感的来源。作为一个比较刚健的作家,岑参既不愿隐藏自己的感情,也不愿给人们造成感情脆弱的错觉,但波涛一经掀起,必须得到适当的宣泄。所以特意借鹦鹉之“言”,对勾起的乡情作含蓄的抒发,寓悱恻缠绵于冲淡。作品的主题,到这里得到了完美的生发,而全篇也至此结束,留给读者的是无穷的回味。

欸乃曲

元结

偶存名迹在人间,顺俗与时未安闲。来谒大官兼问政,扁舟却入九疑山。

在中唐诗人中,元结的风格,可谓独树一帜。他自幼与平民接近,既洞悉民间疾苦,也了解群众的智慧。由于这个缘故,他一直对民歌表示尊重,也热衷于把从民歌中汲取的养分,融化为本身创作的新鲜血液。因此,他的诗歌和词,有相当一部分像民歌那样清新质朴,平易自然。这里选析的五首《欸乃曲》,都是他在唐代宗朝大历年间再任道州(今湖南道县西)时,因军政事务,去长沙都督府商议的归途中创作的。《欸乃曲》是船民唱的歌,便于行船时减轻体力的疲乏。元结写它们,目的之一也在于此。

词的第一、二句,说自己的生活志趣。这个问题,涉及元结的经历与思想。少年时代的元结,是一个资兼文武的全才。一方面,他的血液里继承了祖先鲜卑拓拔氏的尚武精神;另一方面,他自幼得堂兄元德秀的精心指点,苦攻儒学。在安史之乱的动荡年代,他胸怀报国之心,很想有所作为。他的才学与人品,早在擢登进士的天宝十三年(754年)以前,就蜚声朝野。而到肃宗意欲刷新政治,重振李唐王朝,征求国士的时候,元结便被礼部侍郎杨浚等一千器重他的才具的官员荐举出来,先后任山南东道节度参谋、荆南节度使观察等职,尽管官阶不高,但所至之处,军功政绩,莫不卓著。首句所云“名迹”,指的就是这些。然而,对于官场游宦,与隐处山林这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他从一开始就存在矛盾。“偶存”和次句中的“顺俗与时”,说明他的出仕,不同于一般热衷于沿着科举的传统道路博取富贵荣华的士子,他是激于国家衰败、百姓流离、官场腐败的责任感,即从大局需要的爱国热情之驱使,而走上那条路的。第三句“来谒大官兼问政”,语气诙谐,显然隐含着自嘲与对上司的讽刺。元结是一个很有才干的能员,他出任道州刺史的时候,恰值李唐王朝与西原夷等少数民族矛盾激化,汉族百姓也无法忍受朝廷苛刻繁重的赋税,民生凋蔽,官吏贪残之时。他虽然拿得出一套廉政爱民,招抚流民的办法,却没有专断独行的权力。重大事务,必须服从上司的旨意。句中的“大官”,指长沙都督府主管官员。作者特意以“大”字标明。在于点出他们颐指气使的傲慢架势和办事的无能。也在于嘲讽自己不得不违心地俯首听命的尴尬处境。然而,一切苦恼忧烦,在大自然的怀抱中,霎时间涤荡无遗。末句所表现的,正是这种暂时得复返自然的由衷的欢乐。九疑山又名苍梧山,在湖南宁远县南,山峦九拔,各导一溪,岭异而势同,游人极难辨别,传说虞舜即葬于此,风景绝丽。作者面对九疑山的沉醉,是很自然的事。

这首词,看来似乎很平淡,却并非没有艺术的境界可求。在内容上,它包含不同的两个层次,前三句表述官场生活,第四句叙写自然世界。作者巧妙地利用“未”、“却”、“顺”、“谒”、“大官”等带有不同感情色彩的词语,把这两种环境作了对比,并且让读者透过文字去体味作者的好恶取舍。字里行间,隐寓着对当时政治的批评,元结本身清正廉明的形象,也从内心世界的活动得到一定的显示。由于《欸乃曲》属于民歌体,这首词的文字,纯用白描,不假任何雕饰,别有一种无拘无束、淳朴自然的风味。

湘江二月春水平,满月和风宜夜行。唱桡欲过平阳戍,守吏相呼问姓名。

词的第一、二句,叙写从长沙返回道州的水路风光,那是很优美动人的。时当早春二月,春水泛涨,在冬天浅涸缩瑟的湘江,突然在春的召唤下变得容光焕发,恢复了青春。作者在首句的结尾,用“春水平”三字,绘出了江水的饱满,江面的开阔,江体的丰腴,江流的舒缓,内涵极为充实。接着,又借诗人的议论,勾出春江月夜的诱入画面,月亮柔和而圆润,春风温顺而煦和,它们与前面提到的流水溶溶的江面,共同结成了一个和谐的、宁静的环境。对于热爱自然的诗人,这是多么难得的旅行机会!作者是在这种兴致下,乘公务之便,作出夜航的明智的决定的。这里,虽然没有张若虚对春、江、花、月、夜神奇境界的细腻描写,却也简练地勾出了它的幽美恬静。第三、四句,叙写夜航的过程与遭遇。春江的夜景,看来很使作者神往,这种心绪,从第三句句首的“唱桡”二字,不难揣见。“桡”即俗话所说的“桨”,用之拨水行舟,当然要发出声音。这里以“唱桡”摹写橹声,表明作者对它的节奏柔和十分满意,视之为一种动听的、风味特殊的乐音。而这种形容,又使我们透过文字的启示,想见当时他在月光之下、扁舟之中,眼观朦胧的夜景,耳闻汩汩流水与橹声的怡然自得的神情。迢递的水程,也就在娱目赏心时不知不觉地逐步缩短。这两个字的运用,进一步浓郁了夜航的诗意。然而,第四句的内容,却给气氛带来了突兀的转折。作者叙写舟行抵达平阳戍时的遭遇。“平阳戍”是衡阳之南的一道关卡。从第三句“欲过”的语气来看,作者当时的注意力,完全沉浸在对自然景色的观赏之中,缺少受到盘诘的思想准备;而守吏的喝问,使作者感到愕然,也破坏了诗意的气氛,迫使作者把思想从美好的自然界拉回到痛苦的现实之中。这里的叙写,既反映了旅途的真实经历,也从侧面表现了当时局面的动荡复杂,即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形势的严重。从守吏的角度来说,夜间行船,事有可疑,诘问姓名,职责所在。事件的发生,都在情理之中,而对诗人说来,显然十分扫兴。

这首词在层次部署上,与前面一首相同,前三句以抒情的笔触,铺叙自然景色凝成的理想境界,开朗乐观;第四句写意外的际遇,诙谐中夹杂着沉重,在感情上显然是存在重大区别的。把守吏盘诘的遭遇,写入词篇,即事成章,生活的气息很强烈,也使收笔出人意外,不落常套。

千里枫林烟雨深,无朝无暮有猿吟。停桡静听曲中意,好似云山韶濩音。

元结这首词,曾被批评家徐充赞赏,说它“有幽渺无穷之趣”,这句话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前人提到猿声的诗篇很多,最为读者熟悉的如李白《早发白帝城》中“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杜甫《登高》篇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然而,在那些作品里,猿啼猿啸都不是被描写的主体,而仅是舟行迅疾或人物心境的一种衬托。元结这首词却特意着力叙写猿吟,赞美它是自然界美妙的天籁,引导读者去观察和开掘自然,从自然中发现美,这当然很有价值。

起句以雄浑的气势,从远眺的角度,状写山猿所栖宿的那片广袤的枫林。以“千里”状写它的辽阔浩瀚;以“烟雨”状写它的幽冷迷濛,结尾的“深”字,加强了色彩,也加重了力量,突出了它的苍茫神秘。云层的低压、细雨的连绵,把枫林的氛围,点染得更加浓郁。这是作者首先注意的目标。然而,这种神奇的天地,并不是绝对静止的世界。次句“无朝无暮”的猿吟,是诗人静听时意外发现的,那里有野生的生命在活跃!既是“无朝无暮”,则喻示数量成群,时刻在运动。值得注意的是,元结不用“啼”、“啸”等通常一类词语,而用“吟”及后面的“曲”字状写猿声,用意深刻。它表明,在诗人的感觉中,这是一种自然的、不假雕饰的音乐,虽长短高低未必整齐,却悠然有味。三、四句写作者对猿吟的神往与感触,前者透过“停桡静听”的动作显示,此时元结身在舟中,公务在身,居然令舟子中止行程,侧耳倾听,他的兴趣与神态,跃然纸上。后者体现为“好似云山韶濩音”的赞叹。《韶菠》是殷汤时代流行的古乐,感情深沉。元结把猿吟与之相比,实际的意思是赞美自然界的声响,不让于庙堂音乐,它别具一番清新动听的自然美。在猿声中,也如人类一样,寓含着悲哀喜乐的感情。在幽静深邃的山林中,传来声声猿吟,会激发我们返璞归真的美的情趣。由此看来,元结在文学上反对藻绘雕饰,是很坚定的,而他的见解,在很大程度上,得自自然界的启示。

零陵郡北湘水东,浯溪形胜满湘中。溪口石颠堪自逸,谁能相伴作渔翁?

这是元结为赞美语溪景色的瑰丽而作的词。它透过对自然的讴歌,表达了作者退出官场、归身林下的明确愿望。所谓“浯溪”,是源出湖南祁阳松山的一条溪流,东北折行,汇入湘江,两岸青山夹峙、峻石如林,形态奇特。对功名一向淡泊的元结,在道州任上发现了这块地方,爱它静僻清幽、风光秀丽,曾经举家迁居溪畔,以之作为晚年休憩的世外桃源,并且别出心裁地把溪流、亭、台,分别命名为“浯溪”、“唐庼(亭)”和“峿台”,总称“三吾”,以示此得天独厚的胜地,都属他所享有。

词的首句,标明浯溪的地理位置。虽然仅是平常的叙述,但能从形象上给读者以联想的启示。我们知道:零陵郡是我国风景绝胜的地区,它辖拥连同永州在内的资水和潇水流域,南接广西阳朔。浯溪既属这一地区,当然也得到山水的钟灵。第二句写得也比较空泛,但是能借历史的因,为浯溪的“形胜”作衬托。作为楚国故地,从屈原生活的时代起,“三湘”就以浪漫色彩浓郁的景物闻名。元结用“满”字点染浯溪在三湘地区的优越声望,足以使人们理解浯溪的雄厚实力。这两句,在手法上都只是虚写,浯溪的“形胜”,依赖第三、四句的实际描绘展现。但是,作者并没有在后文中就浯溪的景色全面铺叙,像一个高明的画家或摄影师,他只把注意力集中在溪口姿态横生的奇石的描写上,他借助拟人的修辞手法,抓住奇石体现的神态,准确地使用“颠”、“逸”两字,就使顽石被赋予了天真活泼的生命。在诗人鬼斧神工的塑造下,那些奇石倾欹偎侧倚在绿水青山的怀抱,宛如一群无拘无碍、超尘绝俗的高人。这类文字,体现了元结驾驭语言的功力。在第四句,作者巧妙地表白对浯溪的倾倒热爱,透露了终老浯溪的愿望,也是对浯溪形胜的进一步烘托。

下泷船似入深渊,上泷船似欲升天。泷南始到九疑郡,应绝高人乘兴船。

同类推荐
  • 清谈墨子

    清谈墨子

    本书通过介绍话说墨子、人生最大的艺术、修身养性、智慧与谋略、节约生命、追求真理、一阴一阳之谓道等内容,评述了墨子的人生态度和处世策略。
  • 胶东白人集中营

    胶东白人集中营

    1941年12月7日,夏威夷群岛上事尽周末劝夜酌岛民正浸在晨梦中,忽被一阵阵惊心动魄的巨响和刺耳的飞机呼啸声震醒。正在度假的、有经验的驻地军人纷纷跑出营房,朝太子洋舰队基地珍珠港奔去……然而,迎接他们的却是一个疯狂而又惨烈的场面:在灰蒙蒙的空中是兽性发作的不明国籍的飞机,战舰在阴沉沉的海面上爆炸,值班士兵在滩头狼狈逃窜……
  • 奇来前书

    奇来前书

    他在岛屿写作,他的专集已被诺奖评委翻译,台湾杨牧的文学自传收官之作,终于来了。杨牧始作《山风海雨》(1987),在八十年代中,继之以《方向归零》(1991)与《昔我往矣》(1997),遂完成早期文学自传之结构,探索山林乡野和海洋的声籁、色彩,以及形上的神秘主义,体会人情冲突于变动的城乡社会里,感受到艺术的启迪,追寻诗、美和爱的踪迹,自我性格无限的犹疑和执著,并于回想中作荒辽幻化的前瞻,思维集中,风格刻意一一在多变屡迁的散文笔路下展开。三书自成系列,脉络延伸,止于秘密作别的时刻,合帙为《奇来前书》。
  • 一缕霞光

    一缕霞光

    《一缕霞光》是作者伟子的一本散文随笔集,共收录了近些年来新创作的作品近九十篇。或记事、或写人、或写景的散文构成,作者以细腻的心触摸人生,并记录下自己的点滴感悟,感情真挚。
  • 大雅久不作

    大雅久不作

    《大雅久不作》系当代著名作家李国文先生自选杂文集。每一篇杂文均以一种独特的视角,直指社会及人性的“病症”。这些短小的文艺性社会评论,呈现作者幽默、讽刺的文笔,鞭挞丑恶,针砭时弊,求索真理,剖析人生。
热门推荐
  • 灵蛇剑传奇二

    灵蛇剑传奇二

    一男一女正骑着两匹快马向前急行。从两人脸上的表情可心看的出两一定非常的着急。前面是一条清澈的小河,闪光照射进水里,里面的石块闪闪发光。河里面的鱼儿也在自由自在的游着,一个背景很迷人的少女站在河边。也不知道她是在观赏河中的游鱼?还是在等着已经约发的恋人……
  • 王爷盛宠:毒妃会盗墓

    王爷盛宠:毒妃会盗墓

    穿越成陪葬又怎么样?还不是从坟墓里爬出来!误闯密室又怎么样?纵横“考古界”的她还不是信手拈来!撒娇耍赖斗智斗勇盗墓寻宝机关统统难不倒她!只是某清冷男子重重一哼:“王妃,说好的以身相许呢!”她还是羞红着脸跑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凤驰天下

    凤驰天下

    她是在一场叛乱战争里,活下来的公主,她的使命便是复国。如画的江山与醉生梦死的爱情,她难以选择。他说,阿初,你真的很美。她动心了。他说,阿初,你记不记得初见时我说过要娶你。她沉醉了。后来他说,阿初,你对我太不公平了。她却面容冰霜,淡然笑了。其实,多想在一个对的时间,对的地点,以对的身份与你相见。最好脱我皇袍,去我龙冠,以平凡之身与你平凡遇见,那些国恨家仇,都是过往云烟。奈何,世间有太多奈何。她的记忆里满满都是血,亲人的血,将士的血,子民的血。这颗浇满仇恨血的心,却是不能爱人的。————无边落木萧萧下,这就是他名字的由来。他叫肖慕叶,生而无根。自小便没有娘亲!他能抛弃一切去爱,包括生命。她说,你在胡说八道,信不信我割了你的舌头。他捂着嘴装怕,就是喜欢看她得意的样子。她说,肖慕叶,能像你一样无忧无虑的活着,才真的是不枉此生。他转过头,默默看她悲伤。后来她说,肖慕叶,你应该叫我嫂子。他却呆在原地,黯然失神,不知所措。其实,多想在她难过的时候,借她一个肩膀。其实,他多想抛弃一切带她远走高飞。奈何,这世间太多奈何。不能为了一己之私,强迫她去放下她公主的使命。“若是有朝一日,世道太平了。你愿不愿意休妻娶我?”女子的目光,悄无声息的期盼着。男子的眼神却变得极其复杂。他笑,俯身在她耳际,一字一句的道:“我愿意!那阿初是否愿意和离,然后嫁我呢?”还是那么轻佻的语气,不过却让她涌起了幸福的潮浪。就像儿时念的那首诗: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先白头,春波碧草,晓寒深处,相对浴红衣。
  • Boss男配要逆袭

    Boss男配要逆袭

    两年前三月抛夫弃子选择逃离,两年后情夫追来想要她负责,这次三月继续逃跑,不过这次带上了儿子,可怜祁阳Boss追妻之路漫长。六年后,三月悄悄带着天才儿子和腹黑女儿归来,祁阳一边追妻一边讨好两小祖宗。
  •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6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6

    面对现实,展望未来。尽管有诸多的压力,尽管有诸多的苦闷,生命的长河都是无止境的,用你的人生阅历,用你对人生的睿智感悟,来正确面对你处的任何一种困境。本书在于让人们认识抑郁和抑郁症的特质,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学会自我诊断,更重要的是掌握消除它的方法。
  • 中医十大类方

    中医十大类方

    《中医十大类方(第3版)》对有代表性的十大类共104首中医方剂的方证、临床应用范围等实用知识作了解说。全书以药类方,以方名证,贯穿“药证相应、方证相应”的解说原则,内容贴近临床,通俗实用,文字亦浅显。《中医十大类方(第3版)》适合于中医药爱好者、西医学习中医人员、中医院校的学生及中医临床工作者参考阅读。
  • 锦绣庶女

    锦绣庶女

    亲娘惨死,亲爹偏心,嫡母面和心毒……为求生存,苦苦巴结嫡姐为得真心,样样依了公子洞房花烛,公子未到,却被一粗鄙下人进了房。本想呼救,却发现嫡姐整和公子相依成双,看着这出好戏。不甘受辱,砰——与那下人玉石俱焚……重生,魂归十三岁那年嫡母嫡姐狠毒,要毁她这个庶出的名声,栽赃嫁祸,抢夺美玉,步步为营,庶女见招拆招,让其自食恶果父亲偏心,一心只为嫡女好,从不管舒婉这个庶女的死活。那好,她就让他看看,他偏袒的嫡女到底是什么心肠渣男心花,那就为他与美人嫡女牵线搭桥,成就一段姻缘。只是不知,和七皇子抢女人的渣男,下场如何。……冷看尔虞我诈,淡视男色权财复仇是她的目标,狠戾是她的武器欠她的,她一点点要回来!她欠的,她一点点弥补。皇子殷勤,渣男回心,太子苦求,然而浴火重生,岂会耽恋男色?众人口中的低贱庶女,看她如何玩转秀色门庭,朱色宫墙,
  • 苦恼的叙述者

    苦恼的叙述者

    《苦恼的叙述者》由赵毅衡所著,大部分篇幅,都是讨论叙述形式问题,过于深入到细节之中。为了醒目起见,我把《苦恼的叙述者》的分析原则在此作简要说明。在全书开头讲这问题,有先人为主之嫌,实际上,下面的讨论应是全书的结论。建议有兴趣的读者看完全书后不妨再读此节。
  • 阴阳店

    阴阳店

    位于尚武中学附近的长生店,是一家神鬼之店。一次无意的闯入,方逐白成为长生店的外送员,从此徘徊于阴阳两界之间,一脚踏阴,一脚还阳。尘世间种种,生死定数,似乎都跟这间阴阳店能扯上联系。活着的人,在这里寻找归属。死去的人,在这里寻找慰藉。方逐白徘徊于生死之中,游荡在两界之外,而生生死死……这人世间的寻常中,又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翻开此页,书中自有分晓。
  • 白狐

    白狐

    县太爷葛云鹏从猎人手中救下周身雪白的狐狸,白狐似乎想表达满腹感激之情,从喉咙间发出柔和的低鸣声。不久葛云鹏又收留了一位卖身葬父的白吟霜,她能诗善曲、能断是非,更绝的是,她有一对和白狐一模一样的眼神......杨柳青青、画梅记、白狐......总括狐、鬼、侠记、及儿女之情的六篇传奇,是琼瑶有心且唯一,以古老中国为背景的小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