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15000000004

第4章 宦海沉浮(1)

“学而优则仕”是中国古代大多数文人的共同追求,才华横溢的苏轼当然也不会例外。从22岁进士及第开始,他的命运就同“政治”二字密不可分。但令人惋惜的是,苏轼的才华和对政治的热情并没有让他的仕途一帆风顺,相反,却是连遭打击,备受迫害。经历宦海沉浮的一代文豪苏轼最终抱憾而终。

(一)才华横溢初登仕途

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年)三月,父亲苏洵带着已经娶妻的苏轼、苏辙兄弟北上前往当时的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参加进士考试。按照当时的规定,参加科举一般要经过三级考试:第一级称为“府试”或者“州试”,考取后还要参加由礼部主持的考试,称为“省试”。最后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殿试”是当时最高一级的考试。苏轼、苏辙兄弟二人凭借满腹的才学在三级考试中都很出色。宋仁宗任命时为礼部侍郎兼翰林学士的欧阳修为主考官。欧阳修不但是文学大家,同时在政治上也是个锐意进取的改革家。他以文学家和政治家的双重眼光在这次考试中挑选人才。此次考试的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这是一篇论述国家刑罚奖赏政策的政论文。苏轼凭借自己多年的钻研积累,将自己的治国思想阐述得鞭辟入里。全文论述始终围绕着“广施恩德”和“慎用刑罚”两个中心,表达了苏轼“爱民之深,忧民之切”的仁爱之心。这篇引古喻今、说理透彻的文章连同作者都深得欧阳修的赏识,“文忠(欧阳修)惊喜,以为异人”。在给朋友梅圣俞的信中,欧阳修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这种赞叹:“读苏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可喜,可喜!”苏轼和苏辙兄弟也给宋仁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史料记载,仁宗在殿试结束后,曾高兴地对皇后说:“我今天为子孙找到了两个太平宰相。”

苏轼在这次考试中虽然没有成为状元,但是他的才学却被广为传诵。正当苏轼兄弟为考场得意而兴高采烈的时候,家中却传来噩耗:他们的生母程夫人不幸病故。父子三人仓皇返回故乡奔丧。按照当时的礼节,苏轼兄弟要为亡母守孝满二十七个月方合乎礼俗。所以等到他们再次返京的时候已经是嘉祐四年(1059年)十月了。嘉祐五年(1060年)二月,苏氏兄弟到达京师。

苏氏父子三人第二次到达汴京后,礼部任命苏轼和苏辙分别为河南府福昌县(今河南宣阳县西)主簿和渑池(今属河南)主簿。主簿的工作主要是负责办理文书等事宜,但是二人都没有赴任。嘉祐六年(1061年)八月,在欧阳修的大力举荐下,兄弟二人又参加了秘阁的制科考试,苏轼参加了“贤良方正能言极谏科”的考试,作了《王者不制夷狄论》等六论,“文义粲然,时以为难”。殿试时,苏轼又凭借《御试制科策》考入第三等。这是宋代考试的最高等级。考试结束后,苏轼被任命为大理寺评事及签书凤翔府判官。大理寺评事是掌管刑狱工作的京官,签书判官是州府中掌管文书、佐助州官的官员。这是以京官的身份充任州府的签判,和前一次被授予河南福昌县主簿相比,职位有了明显的提升。对此,用苏轼自己的话说就是“忽从县佐,擢(官员的提升)与评刑”了。这是苏轼“从政”的开始。苏辙同时也被授予官职,但因侍奉父亲的缘故,暂未赴任。

凤翔在今陕西西部,距京城不是很远。苏轼在嘉祐六年(1061年)十二月到达此地,开始了其作为地方官的生涯。他是一位很有实干精神的官员,对工作尽职尽责。到任后经常到所属各县访查民情,并根据具体需要对地方政策进行了一些改革,为百姓解决了很多难题。

1.改革“衙前之役”。“衙前”是北宋一种很苦的差役,主要工作是代替官府押送物资和保管财物,最重要的是如有损失,还要包赔。这项差役让当地很多百姓倾家荡产,甚至丢掉性命。这里举为朝廷运送竹木为例。因凤翔盛产竹子,朝廷每年都要从这一带征取大量的竹子,并命服役者编成竹筏顺水流运送进京,行程主要经过渭水和黄河,途中要经过非常危险的三门峡,朝廷要求运送的季节又多是渭水、黄河暴涨之时,这样,竹筏在运送途中多会遭到一定程度的损坏,百姓为此要倾尽家产来赔偿损失,而且还时有翻船丧命的事件发生。当地人民为此怨声载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苏轼修订了衙规,改变了在水流暴涨的季节运送物资的陈规,减轻了百姓的痛苦。

2.免除贫民积欠官府的债务。凤翔府的很多贫民因无力偿还官府的债务而被关押在监狱里。苏轼到任后经调查发现这些欠债人多是无辜的。例如,守护的竹木被水冲走了,要按律赔偿;守护的粮食和布匹,因日久而霉烂,也要赔偿。朝廷也知道这些贫民无力赔偿,于是下诏赦免。但是朝廷的诏书往往都会被不法官员扣押,然后借此机会向百姓敲诈勒索,要这些欠债人的家属拿钱来赎,否则将继续关押。对于此种情形,苏轼倍感愤慨,他说:“天下之人,以为言出而莫敢违者,莫若天子之诏书也。进诏书具已许之,而三司子曹吏独不许,是犹可忍耶?”于是他做《上蔡省主论放欠书》给主管部门,要求免除百姓的一切积欠之债,让这些百姓能够“皆得归,安其藜糗,养其老幼,日晏而起,吏不至门”。

3.为百姓祈雨。苏轼到达凤翔几个月后,在自己住所的北面空地上,修建了一个小亭子,并取名为“喜雨亭”。因为当时凤翔旱情严重,连续数月滴雨未落。太守宋选和苏轼都很焦急,于是二人沐浴更衣,亲自到太白山上求雨。事有凑巧,在他们祈雨后,凤翔果然降下大雨,缓解了旱情。苏轼非常高兴,除了将亭子命名为“喜雨亭”外,还专门作了一篇《喜雨亭记》以示纪念。这次降雨当然并非神仙显灵,但却能够从中看出苏轼对民生疾苦的关心。

此外,苏轼还主张“以官榷与民”,即将以前官卖的茶、盐、酒等和百姓密切相关的必需品“尽以予民”,解决了百姓的实际生活困难。他还极力反对土地兼并,对掠夺百姓的恶行深恶痛绝。

苏轼在凤翔共任职四年,短短的四年间,苏轼作为一个青年政治家的风采已经显露出来。他任满返回京城时已是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仁宗已经去世,在位的英宗早就赏识苏轼的才学,想提拔他为翰林,但由于受到宰相韩琦的阻挠,只获准在史馆任职。但这一任命为苏轼提供了一个广泛阅读的良机,他兴奋异常。

不久,家庭的不幸再次降临。苏轼的妻子王弗和父亲苏洵先后去世,这让苏轼痛不欲生。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苏轼亲自护送亲人灵柩回到故乡安葬,并同苏辙一起为父亲守孝。这期间,北宋英宗皇帝于治平四年(1067年)正月初八驾崩,太子赵顼即位,是为神宗,并于1068年改元为熙宁元年。

(二)乏于争斗避祸外任

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十二月,苏轼第三次辞别故乡北上,并于熙宁二年(1069年)二月到达京都汴京。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机会回到自己的家乡。京城中一场统治阶级内部新旧党派之间的斗争使苏轼身陷其中,从此他似不系之舟,开始了风雨飘摇的仕宦生涯。

英宗去世后,其长子赵顼继承皇位,为神宗。年富力强的皇帝很有抱负,力图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现状,准备进行一场大改革。他大胆起用同样锐意进取的王安石,先后提拔其为江宁知府、翰林学士和参知政事。在皇帝的支持下,王安石开始大刀阔斧地主持变法。他首先建立了变法机构“制置三司条例司”,这是一个由皇帝特命设立的制定户部、度支、盐铁三司条例的专门机构。紧接着,他又制定并推行了一系列新法条例,主要包括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市易法、青苗法、免役法、均输法和方田均税法等,还包括有利于整顿军队、增强军队实力的将兵法、减兵并营法、保甲法和保马法等。客观上说,这些新法条例如果正确执行,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有助于改变北宋王朝的社会现状,但是也的确有弊端存在。新法条例推出后,引起了轩然大波,并在朝中迅速形成了以司马光为领袖的反变法派,也称保守派。保守派中有些人抵制新法推行,是因为新法触犯了他们的既得利益。而保守派中的一些老臣,如韩琦、文彦博、欧阳修等,凭借自己多年的经验,诚恳地向神宗皇帝指出了新法的一些弊端,很多意见都很有见地。两派各抒己见,互不相让。但是追求进取、行事果决的年轻皇帝和王安石却都无视这些意见。于是很多元老重臣纷纷辞去官职,告老还乡,这其中也包括司马光。

苏轼再次回到京城后,正好遇上这场变法中变法派和保守派争斗的高潮。我们知道,苏轼一直有一套成熟的政治方略,在他的很多文章和奏折中,也能看到这一点。面对北宋当时因循守旧的现状,他是希望变革的。但是对于王安石激进的变法主张,他却抱着怀疑和否定的态度。在呈交宋神宗的《议学校贡举状》《上神宗皇帝书》《再上皇帝书》中,苏轼都表达了这种态度。应该说苏轼的很多主张是有道理的,但是变法派正掌控权柄,苏轼直接针对变法派的批评态度必然遭到他们的嫉恨。于是很多人便开始编造谎言,陷害苏轼。苏轼在这种针锋相对的政治斗争中,渐渐感到势单力孤,处境危险。于是他上书朝廷,请求皇帝将自己调离京城,出任地方官职,最终得到了杭州通判的官衔。通判是北宋王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新增设的官衔,隶属于中央。一方面有协助州长官处理政务的职责,另一方面还有替中央监督地方官员的作用。自任杭州通判开始,苏轼连任四州地方官,分别是杭州、密州、徐州和湖州,时间长达八年。

神宗四年(1072年)十一月,苏轼到达杭州,任期三年。到达杭州后,优美的湖光山色暂时排解了他的忧郁。以天下为己任的他对自己的工作也尽心尽力,积极配合历任的沈立、陈襄和杨绘三位太守处理好州府的各项事务,并深入民间体察民生疾苦,为百姓解决了很多难题。督开盐河、治理蝗灾、赈济灾民,深得百姓的爱戴。这里以苏轼辅助太守陈襄疏通钱塘六井为例:杭州地近海域,本是被钱塘江潮水冲刷而形成的地域,因而水质十分苦涩,饮用淡水又很不方便。唐朝著名宰相李泌在此地做刺史时,曾为此在城内开凿了六口大井,用以引用西湖的淡水,供百姓生活取用。但因年代久远,这些井到北宋时早已淤塞。苏轼和陈襄经过实地考察,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方案之后,组织大批人力,疏通了这六口井,解决了当地居民的饮水难题,方便了百姓生活。特别是第二年,江淮地区大旱,水贵如油,可杭州地区的百姓仍然可以照常饮水和洗澡。百姓们从此更加感激苏轼和陈襄了。

神宗七年(1074年)九月,在苏轼的请求下,朝廷下达了转任密州知州的诏令,苏轼于同年十一月到达密州任所,任期为两年。密州的自然环境和经济水平与杭州有很大的差距,并且多有天灾。因此苏轼在密州的生活比在杭州艰苦了很多。据说,苏轼有时竟不得不挖野菜充饥。但是苏轼并不计较这些,他一如既往地履行着一个官员的职责,为百姓造福。如组织捕蝗一事。蝗虫对农作物极具破坏力,苏轼对此深有体会,正如他在《上韩丞相论灾伤手实书》中所描写的:“飞蝗自西北来,声乱浙江之涛,上翳日月,下掩草木,遇其所落,弥望萧然。”而这样的天灾,在苏轼任期内,在密州发生了。蝗虫遍野,百姓忙于抓捕掩埋。据记载,掩埋蝗虫的的土堆,竟长达二百余里,由此可见蝗灾的严重。苏轼一边向朝廷上报灾情,请求减免赋税;一边又亲自巡视灾情,并带领百姓共同捕蝗。他还为百姓争取来了赈灾的粮食,救助了无数饥寒交迫的灾民。此外,苏轼还专门设立了孤儿院,收容孤儿和弃儿。

北宋神宗九年(1076年)年末,苏轼又接到朝廷要他改任徐州的调令。他于第二年到达徐州。这次苏轼的任期又是三年。苏轼在徐州又一次要与天灾抗争,因为徐州遭遇了千年不遇的洪水泛滥。毫无抗洪经验的苏轼并没有被吓倒,他组织兵民利用有利地形,昼夜不休,抢修堤防,积极开展抗洪工作。他的“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的许诺,极大地鼓舞了徐州的百姓。洪水退去后,苏轼上书,请求朝廷拨款在徐州城外修筑大坝,为以后的防洪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苏轼的恳求下,朝廷下拨了一定数量的钱款和人力。苏轼据此做好预算,在徐州城的东南部修建了一道永久性的防洪木坝。同时,为了表示纪念,他还命人在东门修盖了一座一百尺高的“黄楼”。除了防洪,苏轼对当地的农业生产也很关心和重视。每逢遇到干旱,苏轼在率领百姓抗旱的同时,也总是很虔诚地为百姓祈雨。虽然这种做法带有封建迷信色彩,但苏轼为民爱民的态度却是值得敬佩的。

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苏轼又接到朝廷要他调任湖州太守的诏令。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已经知道苏轼是一位勤政爱民的清官。因此,无论到哪里任职,都深得百姓爱戴。朝廷的调令一到,徐州百姓都对其依依不舍,而湖州的百姓却张灯结彩,准备迎接这位闻名已久的太守。苏轼被百姓的做法深深地感动了。可是,正当他在湖州准备实行自己的救灾计划的时候,一场灾难却悄悄降临了。这就是历史上的“乌台诗案”。在他到达这里仅三个月后,就因此案而锒铛入狱。

苏轼连任地方官的八年,可以说是他勤勤恳恳为百姓谋福利的八年。苏轼虽然反对王安石领导的新法改革,但是到达地方后,对朝廷下达的新法条例,他并没有什么过激的举措。苏轼也承认,新法的很多内容是有利于巩固国家统治的。只是在执行的过程中,有很多混入变法派的不法之徒不按规章办事,这也正是变法派过于激进的后果。而苏轼总能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执行新法,对那些伤害百姓利益、加重百姓负担的条例,他一概坚决拒绝。

所以,虽然苏轼一直在做地方官,但他仍然是一些人的眼中钉和肉中刺,这些人对苏轼可谓“除之而后快”。

(三)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同类推荐
  • 告诉你一个卓别林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卓别林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卓别林的故事》精选了卓别林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卓别林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神秘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传

    神秘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传

    《神秘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传》介绍了罗斯柴尔德是地球上最为神秘的古老家族,一个隐藏在这个世界阴暗面的控制者,一个控制了这个星球近两个世纪经济命脉的强大家族!或许对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它是陌生的,因为在大众传媒时代,人们的目光或许只会关注到类似“洛克菲勒家族”或者“摩根家族”这些显赫的名字上。而20世纪二战前的美国,曾经有一句经典的话来形容当时美国的情况“民主党是属于摩根家族的,而共和党是属于洛克菲勒家族的……”其实在这句话后面还应该加一句“而洛克菲勒和摩根,都曾经是属于罗斯柴尔德的!”
  • 色·戒:张爱玲与胡兰成的前世今生

    色·戒:张爱玲与胡兰成的前世今生

    胡兰成被称为汪精卫的“文胆”,是一位声名狼藉的文化汉奸,而他在爱情上的不专一,也使张爱玲的精神深受伤害,而遭怜惜张爱玲的人斥骂。胡兰成与张爱玲的感情纠葛始终是人们口中不老的话题,而本书则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解析和诠释张爱玲与胡兰成的人生经历和他们之间那场为世人所关注和议论的爱情婚姻。他们两人的人生爱情轨迹如同两条直线,原本平行,始终不会有交集的点,然而爱情的力量使他们的人生轨迹出现了倾斜,两条直线有了交点,而造物弄人,最终却在刹那的激情与热烈之后,他们又重新走向了各自的方向,而且渐行渐远
  • 强权沙皇:彼得大帝

    强权沙皇:彼得大帝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初掌政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领土扩张、强国之道、情感世界等。
  • 财富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财富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有时候,父母的一个眼神、一句话语,就可以让孩子的性格发生改变,受益或受害终生。“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所以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热门推荐
  • 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本书收录了吴晓波近年散文作品59篇,不同于商业作品的理性客观,散文中有他为人父的舐犊情深,有与故人相交的依稀往事,有身为知识分子的冷眼世情,有浸淫商业世界几十载的犀利勾画。时光有味,岁月留声,每一篇都是最诚挚的表达。
  • 联盟特搜官

    联盟特搜官

    新书【道门仙人】,求支持。【精灵世界之联盟特搜官】关键词丶宠物小精灵丶神奇宝贝丶精灵宝可梦。这个世界是神奇的,有各种各样神奇的生物,简称宠物小精灵,而这个世界又是残酷而又黑暗的,社会名流把握着精灵世界百分之八十的资源,且看从一名小警员做起,最终成为联盟最强特搜官“有的时候,正义并非一定是正义,邪恶也并非一定是邪恶”。ps:本书不以游戏版为蓝本,更倾向于动画版的写实类的世界,技能使用次数没有限制,请不要对号入座。ps2:本书已签约,请放心收藏
  • 七世怨侣

    七世怨侣

    七世情缘,七世苦苦相恋,绝唱千秋,千古绝恋啊。二十一世纪的余秋雪是死于意外还是命中就该死于次劫?在古代以新的身份复活,遇到了那个和她有着七世的情人,那个人是谁?她和他真的能苦尽甘来还是又一次的被命运给分开?
  • 海贼之死神副船长

    海贼之死神副船长

    一次意外,辰奇穿越到了海贼王世界,获得死神系统。他必须帮助路飞实现最后的梦想,才能重新返回现实世界...主线剧情,会有很多新的冒险。已有近百万字老书《海贼之神级火影系统》可解书荒。欢迎加入小风的书友群:498792123。欢迎来调戏作者。
  • 清润糖水

    清润糖水

    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是普通大众的有益参考书。轻松快乐入厨房,美味营养又健康。材料简单,方法易学,就地取材,为你呈上飘香扑鼻的美食。
  • 舍利忏法

    舍利忏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代女相

    一代女相

    他,或者说是她,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当朝丞相,朝堂之上只要有理,他不会给任何人面子,即便是当今天子也一样。他为了百姓能有一个公平的环境,新编了律法……他为了替死者讨回公道,立斩了天子堂弟……他为了自己的兄弟和百姓,强行开仓放粮……可最后却被皇帝‘发配边疆’,从一人之下贬为了七品县令。自从摊上这个皇帝做义兄之后,他就没想过自己会有好日子过。县令就县令吧,可是都做了县令了,为什么日子还是过的这般不安稳呢……
  • 诗国文苑:古代文学经典选读

    诗国文苑:古代文学经典选读

    徜徉诗国,畅游文苑,我们与古代文学大师“交游”。将上古的醇厚、汉唐的华美、两宋的平易、明清的包容揽入手中,展卷细读,掩卷长思,如品清茶,如饮醇酒。在这里,我们感受到的是美的熏陶,心灵的皈依,思想的碰撞,情感的共鸣。
  • 都市修仙录

    都市修仙录

    重生地球的青肖上仙,本想安心修炼弥补遗憾,没想到平静的生活被接踵而来的美女打破,女总裁,女护士,女警察,哦买噶,你们别这样,我要好好修炼!
  • 万古至尊

    万古至尊

    十大封号武帝之一,绝世古飞扬在天荡山脉陨落,于十五年后转世重生,化为天水国公子李云霄,开启了一场与当世无数天才相争锋的逆天之旅。武道九重,十方神境,从此整个世界暴走!//火爆新书《天神诀》已发,欢迎大家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