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17000000002

第2章 《二十四史》的体例

《二十四史》是二十四部分别记载中国各朝历史的史书合在一起的总称。原本是二十四部单行独立的史书,历经中国历代史学家一部一部编纂而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二十四史》定名后,被合刻在一起出版,流传延续至今。

注重历史,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而悠长完整、次序井然的历史记载,更是中华民族的独创和伟大贡献。正是有了浩如烟海的史籍为依托,朝代的兴衰更替,历史的风云变幻,才能在后世的舞台上尽情地演绎、传唱、经久不衰。

在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数以万计的史书,有些却散失了,湮没在滚滚洪流里。《二十四史》经过历史的洗礼,在众多的史书中脱颖而出,踏着历史的脚步而来。《二十四史》全书共三千二百多卷,字数约在四千万以上,是经过两千多年逐渐发展集结而成的。在唐以前,中国有“四史”,即西汉司马迁所著《史记》,东汉班固所撰《汉书》,南朝范晔所写《后汉书》以及西晋陈寿所编《三国志》。这四部史书在二十四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沿及宋时,加上《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十三部史书,合称“十七史”,等到明朝时,又增入《宋史》《辽史》《金史》《元史》,便有了“二十一史”之称,等到了清代又将很有价值的《旧唐书》《旧五代史》增入,再加上清时编著的《明史》,便有了“二十四史”。后来经过乾隆皇帝亲自批准定名为《二十四史》,各出版家以后便将这二十四部史书合而为一进行刊刻出版,成为一部特大型的中国通史。它记载了从远古传说时代的黄帝到明朝灭亡长达四五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大百科全书。

《二十四史》并不是说中国史上有二十四个朝代,中国的朝代更迭史可以用一曲歌谣来表达: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每一部史书都记录了中国一段时期的历史,有些史书更是总结性地记录了几个朝代的兴衰。它们所记叙的朝代史实前后连接,事件按年编列起来,像一条长长的链子,绵延而来,汇成一部比较完整的中国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金戈铁马,秦始皇嬴政的一统天下,三国时代曹操、孙权、刘备之间的豪杰争霸,唐太宗贞观之治开辟的大国气象,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康熙乾隆年间开辟的太平盛世……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正是有了史籍的记载才得以流传下来。《二十四史》不仅记录了中国五千年的山河岁月,沧海桑田,更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宝贵的文化遗产。

《二十四史》自清朝乾隆年间合刊流传至今,由于卷数众多,有些书目年代久远,书中语言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普通人已经很难阅读,甚至很难见到了。但是并不是说,因为这样我们就可以不知道《二十四史》,可以忽略它的存在。历史虽然已经远去,我们记忆的只是一些残缺的片段,然而不能因为时间的久远就丢掉对历史的纪念,就像一个抛却历史的民族,终究要走向灭亡一样,作为中国历史的文献记载形式,它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是传承中华文明的物质载体。它不仅记录了从上古时代起一直到明朝为止的皇帝纪年、人物传记、历史大事、典章制度、道德规范、天文历法、地理环境、风土人情、文学艺术,甚至包含农商税收、科技军事、法律外交、宗教活动等等;它更是一部以汉族为主体,各地各民族冲突摩擦共同融合促进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当之无愧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大熔炉,让后世人从中提炼出数不尽的精华,成为历代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乃至文学家、哲学家、科学家、考古学家研习、追思的对象。

《二十四史》在历史上被称为“正史”。不仅是因为《二十四史》自唐宋以后多是在统治者的承认和钦定下编修的,更是因为它所反映的思想、写作手法,都透着历史的气息,它把历代帝王的纪传作为纲领,俨然一部中国帝王史。其中有些事情自然需要隐晦润色,使其符合帝王的制度,这样记载的内容就难免失真模糊。但是我们要公平公正真实地看待《二十四史》。它成书于历时几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难免被打上时代的烙印,反映出封建意识,无法超越时代的局限,因此我们今天再读《二十四史》,就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运用正确的观点,在丰富的历史材料当中进行比较、鉴别,抛弃那些封建的陈旧的意识、制度等,吸收对我们真正有益的东西。

作为一个普通人,史书里朝代的更替,战场上的厮杀,政治的变幻莫测,人与人的权势争夺,这些离现实生活太遥远,然而人生的哲学往往如此,我们虽然不曾经历,但是不能忘记。应当透过历史,反思当下。人与人交往的方法,处理日常事务的艺术,在史书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希望史书中的智慧,为我们的现实生活指明道路。

所谓体例,就是文章的编写格式或组织形式。中国古代史书的体例大体可以分成三种形式:一种是纪传体,是以写人物活动为主,注重叙述个别人物的经历,然后把历史事件穿插在人物传记中,是记言与记事的结合。纪一般记述历代皇帝或类似皇帝地位人物的经历,按时间顺序记述大事,例如《史记·孝武本纪》《后汉书·光武帝纪》;传一般记述除皇帝之外的人物的经历,例如《晋书·列传第四》(记录羊祜、杜预二人的传记)、《梁书·列传第二》(记录昭明太子的事迹)。不足之处是历史事件由于分散在各个传中,因而容易重复。一种是编年体,以时间为线索,将历史事件一条一条按照年月日的顺序先后排列起来,给人以明确的时间观念,例如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司马光所编的《资治通鉴》也是编年体。不足之处是不能全面集中反映整件事情的经过。一种是纪事本末体,是以各个历史事件为中心,每一件事专立一题,详细地记述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而且事件与事件之间是按照时代先后顺序排列,始创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后来又有《宋史纪事本末》,不足之处是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不是很紧密。这三种史书体例各有优劣,却都是我们伟大祖先智慧的结晶,与今天的记事技术相比虽略显笨拙,但是也不影响它们重要的历史地位。

《二十四史》中二十四部史书的体例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开始于《二十四史》的第一部《史记》,以后各部史书都仿效《史记》的体例而编排,纪传体便成为《二十四史》的正规形式。主要包括本纪、列传、志(又称“书”或“考”)、表、自序和史评六个部分,但是由于这一套史书并非出于一时一地一人之手,所以每部史书的具体编纂情况又有不同,在大的统一中又存在小的差异,《史记》基本上具备了以上六条,其余各书有的缺少某一部分,而有些又对某一部分有发展和延伸。以下简单介绍各体例的特点和内容。

本纪,有些书中又称“纪”或“帝纪”,而在《史记》当中称本纪,例如《周本纪》;《汉书》中就称纪,例如《武帝纪》;《后汉书》中称帝纪,例如《明帝纪》。本纪是开国之君和历代帝王的传记,以皇帝为中心,按年月将政治、经济、文化等事件记录于帝王之下,也可以称之为帝王的“编年史”。

世家,是记录受到帝王封王封侯,而且他们的爵位子孙可以世袭的一类人的事迹。例如《史记·留侯世家》,世家当中也有一些特殊的、在历史上没有被封侯、地位却相当于王侯的也被列入世家,如《史记·孔子世家》《史记·陈涉世家》。如果本纪代表中央天子,那么世家就是记录地方诸侯的“本纪”。“世家”只在《史记》《晋书》《新五代史》《宋书》四史中出现,也可以算是二十四史体例的发展变化。

列传,主要记载人物的活动,基本上包含除了帝王以外的所有可以立传的人。本纪和世家的记载多涉及整个国家和地区,而列传则是记述与立传本人有关的事物,例如他们的衣食住行、成长经历、功绩著述等。列传还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种可以称为散传,主要是把一个人、两个人或多个有关的人物放在一起叙述,例如《史记》当中的《孟尝君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种可以称为类传,把人物和事迹相近的列在一起叙述,经常会给他们起上一个共同的名字,例如《游侠列传》《儒林列传》《酷吏列传》《隐逸传》等等;第三种是以一个民族或地区为单位立的传,例如《匈奴列传》《西南夷列传》等等。《二十四史》中有些列传由于不同时代的需要,产生了一些特别的传记,例如,在先秦时期刺客很多,于是就有了《刺客列传》;春秋战国时期,有很多商人和地主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例如吕不韦支持秦王嬴政,对当时的政治格局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就产生了《货殖列传》。但是这样的列传随着社会风气的变化,在后代的史书中也就消失了。到了唐朝,好多公主手中握有大权,在历史上有很大影响,例如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对权力的争夺,于是就添加了《公主列传》。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列传的名称和记述的内容不是刻板的,可以根据时代的不同而有增有减。

志,是记录一朝的典章制度的。《史记》中把“志”叫做“书”,《汉书》以后的各史都称为“志”。史书中但凡政治、经济、军事、礼乐、官制乃至自然现象、农桑耕种都根据历史时段的不同记录下来,因此“志”这一部分很重要。每一志,都可以看成一部专门史,串联起来就能看出这一类事物的历史演变过程。例如《食货志》记载生产情况和经济制度;《地理志》记载当时各州郡发展历史及当地的奇山异水;《艺文志》记录古今编著的书目。每部史书“志”的名称不同,但内容相差不多。

表,即表格。历代的诸侯将相,人物事迹太多了,不能一一详说,就把他们按照年代的顺序用表格的形式表现出来。表简明扼要,一目了然,检索方便。有的以人物为中心记载他们的世系,例如《史记·三代世表》;有的以国家为中心,记载重要大事,例如《汉书·诸侯王表》。

自序,指修史人利用写史的机会而作《自序》。这是《二十四史》中的特殊体例,有自序的只有《史记》《汉书》《宋书》《魏书》四部。在这里要说明一点,《二十四史》中有好多是私人修撰,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说明自己写史书的目的及过程等。唐代时修史的权力已经开始转入官府,不许私自作序,编写史书的人只能把序分散地加在列传的叙述中,宋朝以后所修的史书,便不采用自序了。从自序可以看出古代编修史书由私修转向国修的过程。

史评,《二十四史》中每部都有史评,创始者是《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他在《史记》每篇下都有“太史公曰”,其体例被其他史书继承发展,有的称“论”,有的称“赞”,都是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评论,一般出现在篇尾,是中国史家的优良传统。从史评当中也能看出记录史书者的水平高低、好恶标准等。随着封建皇权的高度集中,以及封建社会上层体系的完备,为了避免由于评论不当而导致对自身的祸害,史评变得越来越谨慎,以至于明朝编修的《元史》都没有史评一类了。

这几种体例,各有分工,互相配合,基本上包含所述历史的方方面面,能够比较完整地保存资料,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系统性。几千年前我们就用纪传体这么先进的方法记录历史,不能不说是中华文化的伟大创举。

以上是从史书纵的方向看,从横向来看,《史记》记录了从远古时代一直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通史。除《史记》外的二十三部史书,一史只记一朝或一个时代的史实,属于断代史范畴。通史能见其发展脉络,断代史能观其细节,各有优劣,各有所长。

同类推荐
  • 历史转型与中国当代文学思想理论研究

    历史转型与中国当代文学思想理论研究

    本书将学术目光对准历史转型与文学思想,在对文学思想主旋律、文学现象、文学思潮、文本呈现以及作家生存哲学、创作理念、创作体式、形象塑造等进行理性观照中探求当代文学思想理论发展与历史转型的内在关联。一方面,聚焦影响表现,另一方面注重求根溯源,即开掘中国当代文学思想理论的发展与演变、动态与流向和历史转型的密切联系,在追踪求解中揭示其历史根据与时代根据。
  • 透过细节看清朝

    透过细节看清朝

    本书力图穿越时空,仔细搜寻历史长河中的种种草蛇灰线、蛛丝马迹,从而透过历史细节,看清清朝的真正面目,为读者揭开隐藏在表象背后的秘密。历史是有前因后果的,而且这种因果仿佛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一个伏笔,对于后来的历史,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 吕氏外戚

    吕氏外戚

    秦旭“不小心”“非礼”了一个小姑娘,小姑娘的父亲叫吕布!!于是秦旭悲催了!各种摧残各种恨啊!既然逃不出这魔掌!为了自己的小命!为了身后的一大家子!那就玩命的搀和吧!于是……刘大耳朵、人妻曹和孙绿眼,你们要倒霉了……
  • 三国之巅峰召唤

    三国之巅峰召唤

    看惯了老套的三国争霸,现在来点不一样的。东明、西唐、南汉、北元、中宋……项羽大战五虎上将,张良智斗鬼谷子,白起VS韩信……最强大的诸侯阵容,最巅峰的文武群英,最艰难的一统之旅。请记住,这不仅仅是三国,更是新战国,华夏史上最混乱最精彩的乱世。【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观看者可以坚持看完黄巾篇。QQ书友一群(已满):605505658;二群(已满):335289419; 三群:641415271。欢迎感兴趣的朋友加入。】
  • 袁腾飞讲先秦·上古春秋

    袁腾飞讲先秦·上古春秋

    中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文化,记载了我们祖先在长期奋斗中开展的实践活动、进行的理性思考、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其核心的内容已成为流淌在我们民族血脉中的文化基因。本书从上古传说讲起,女娲、伏羲、神农、黄帝、帝喾、尧、舜轮番登场。令人肃然起敬的身世之谜,补天教民的不世之功;夏、商、西周江山更迭,庸王丧邦,圣主治世,小人误国,贤臣辅主。
热门推荐
  • 落叶的季节,我不再孤独(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落叶的季节,我不再孤独(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女王我爱你

    女王我爱你

    人前她是雷厉风行,光彩照人的刑辩律师,人后她是颠三倒四的邋遢女。人前他是风流倜傥,如沐春风的集团总裁,人后他是指手摭天的大人物。他被诬告QJ杀人,她是他的辩护律师,故事由此展开。————你所看到的一切文案都是幻觉,这种非主流一样的存在请让我们忘掉它。他面若桃花,却不是混混之流的小正太,24K纯金太子。她年纪一把,也不是下嫁无门的大龄剩女,被人疼上心尖的律政女王。薄南风以为,江南可以唾弃他,践踏他,欺负他,那是她的权利。但她管不着他甘愿被她唾弃,被她践踏,被她欺负,娶她,爱她,心疼她,那是他的权力。她可以不允许他下贱,但她管不着他犯贱。在薄南风看来,爱惨了一个人那就是犯贱。
  • 如渊漂流记

    如渊漂流记

    王歆可头一次因为一件不小不大的事情失态,就被魔头(假)如渊真君中意,试图带她走向一统诸天万界的伟大征程。王歆可证道之时,对诸天万界说:“吾道是为打破虚伪,探求真理。”白如渊补充道:“还要把你们都缝起来。”
  • 异能田园生活

    异能田园生活

    开新书《九零炮灰彪悍逆袭》啦,拜托宝贝们过去投个票支持一下啦! 意外穿成农女一枚,家穷势弱被人欺!还好老天给力,给了空间和异能,带着家人开心去种田!欺负我的人,自然要给欺负回来啦!至于夫君嘛,这可马虎不得,得好好挑挑哦!
  • 我眼中的点滴生活

    我眼中的点滴生活

    我眼中的“生活”,讲的是校园生活。用来记录我回不去的那段时光。
  • 拜托了校长大人

    拜托了校长大人

    他是个菜鸟校长,但也是个逐渐成熟的幕后操控者。(前排提醒:男主属性偏黑,不圣母,狠人一个)
  • 跨越千年:爱倾城

    跨越千年:爱倾城

    穿越爆笑版《流星花园》:人家李明司好好的,在他的地盘里称王称霸,趾高气扬,如果楚小草识相点,像躲瘟神那样躲着李明司,不是那么争强好胜地拿鸡蛋去碰石头,估计两人就是冤家也难聚头。惹不起,还躲不过吗?偏偏楚小草,不但不躲,还去惹了李明司。
  • 黄昏编年史

    黄昏编年史

    谎言编织的双翼破碎,我从万丈高空坠入深渊。灵魂指引我自迷雾归来,刺破伪善、虚妄。尔后——诸神战栗,黄昏降临,世界的进程由我重新书写。----------------------简单说就是一个肩负着未知使命的学者不断修正自己对这个世界认知的故事。一些TAG:单女主/慢热新建的水群:671779145号外!新书《永夜之潮》已发!!!
  • 天年(银河奖获奖作品)

    天年(银河奖获奖作品)

    第27届科幻银河奖获奖作品!作者何夕与刘慈欣、王晋康并称为“中国科幻三驾马车”、曾十三次获得中国科幻最高奖“银河奖”。这是一段人类即将遭逢并陷溺其中的宇宙历史;这是一场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都无可抗拒的超级灾难。地球生物圈能够诞生并存续,完全仰赖于某种精巧到不可思议的幸运,但这样的恩宠却又伴随着与生俱来的危难。“年”是汉族神话里在除夕之夜为祸人间的凶兽。传说原本虚妄,但当某一天人类终于有能力凭借智慧观照自身的命运时,却赫然发现“天年”不仅真实存在而且早已显露峥嵘。那是真正的宿命,没有理由,无需解释。在绞索般步步进逼的“天年”面前,万物之灵的人类第一次发现自己成为了不可语冰的孱弱夏虫。在这个七亿五千万年前肇始的故事里,与“天年”的对决从来没有过胜利者。现在,轮到了我们……
  • 快穿之男主崩坏进行时

    快穿之男主崩坏进行时

    自从尹霜绑定了这个作死系统之后,每天的日常就是被系统催着作死,崩剧情,虐主角。然而……事实,是这样的。尹霜:我要让这个男主一无所有!某男主深情:我把所有都给了你。???尹霜:这个剧情我要崩,感情线我也要崩。某男主(一把扔掉自己的未来老婆):好,你说什么都对。……很久以后,get到真相的尹霜欲哭无泪:所以你能离我远点,不要再缠着我了吗?#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感情线没了,当然也要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