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35400000003

第3章 藏象学说的环境基础

中医学理论源远流长,而藏象学说作为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则以最早形成严密的结构体系而光耀后世。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早在三千多年前就已有“耳”“目”“鼻”“口”“首”等多种与藏象有关的器官名称,说明当时人们对人体的组织器官已经有所认识,并根据器官作用的殊异确定了专用名词。 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医书《五十二病方》,成书早于《黄帝内经》,其中记载了联络脏腑组织器官的体内十一经脉的循行、主病和灸法,从中可以发现先秦医学发展的水平及其与以后医学发展的关系。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理论的奠基之作,首先提出了“藏象”一说,并初步构成了藏象学说的基本体系。严密地阐述了脏腑的结构、位置以及它们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如“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肺者,五脏六腑之华盖也”;脏腑的生理功能,如“心主身之血脉”“肺者,气之本”;脏腑的病理反映,如“肺病者,喘咳逆气,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脾病者,唇黄”;脏腑与机体内外的关系,如“东方春色,人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怒”。《黄帝内经》的藏象学说,不仅内容非常丰富,而且相当规范。后世研究藏象学说者,一般都严格遵循《黄帝内经》的内容进行阐述发挥。藏象学说历经千载而不衰,至今仍然有效地指导着我们的临床实践,说明这一学说的形成具有坚实的客观环境基础。

一是对实体解剖的认识。解剖生理学的知识,是医学中的最基本知识。在《黄帝内经》时代,我国已积累了一定的人体解剖结构知识。在《黄帝内经·灵枢》中记述了解剖测量人体脏腑的方法,还详细描述了部分人体脏腑的形态、长度等,如“胃纤曲屈,伸之,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等等。在《灵枢·脉度篇》《灵枢·长度篇》中,专门分析了经脉的走向、骨骼的长短等,可见当时对人体解剖是很重视的。自《黄帝内经》以后,历代对人体解剖也做了不少工作,并绘制成图谱,以展示给后学者,各书所描述的人体脏器的位置、形态、大小、长短、轻重、容积等内容,与现代解剖的认识非常接近,古人关于解剖结构的认识,对于藏象学说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二是对生活的长期观察。古人为了自己的生存必须对各种自然现象有所了解,并且努力发现自然界中可遵循的规律,而后按照总结出的自然规律调整自己的生活,并且通过对大量现象的仔细观察,认识到周围环境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所以花很多功夫,去认识外界事物与人体脏腑的关系。例如人的体表遭受到风寒侵袭,便会出现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继而认识到皮毛与肺脏是有联系的;又如思虑过度往往会使食欲减退,即使勉强进食也不容易消化,于是中医学把情志活动的“思”,与脾的生理功能联系在一起去认识,故有“脾主思”“思虑伤脾”的论点。如此之例,不胜尽举。所以人们对生活的长期观察,点滴知识的积累,从感性上升为理性,逐步获得脏腑功能的认识,是形成藏象学说的又一重要基础。

三是反复的医疗实践,从病理现象推论脏腑的生理功能。由于各种病因的作用使人体发生各种各样的病理变化,古代医家通过对这些病理变化的观察、分析及治疗,总结出人体脏腑的某些生理功能。例如人体感受寒湿,易出现腹胀、肠鸣、腹泻、食欲不振、四肢发凉、倦怠无力等症,便推论出脾居腹中,主四肢,能运化水谷精微物质、运化水湿而又怕湿邪的侵袭(恶湿),辨其证候则为“脾虚湿困证”;又比如,人患目盲之病,以动物肝脏治之,能收到较好的明目效果,人体骨折之后,以补肾药物治之,能加速骨折的愈合,于是便得出“肝开窍于目”“肾主骨”的结论,并为藏象学说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客观依据。

四是古代哲学思想的指导。任何一门自然科学在它发展的过程中,都会不同程度受到哲学的影响,藏象学说之所以能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一整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是与古代朴素的唯物辩证法——阴阳五行学说密不可分的。古人在长期生活和医疗实践的基础上,运用阴阳五行学说说明人体脏腑相互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以及五脏之间相互滋生、相互制约的关系,进而阐释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必须承认,古代朴素的哲学思想,对藏象学说理论体系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五是受古代文化制度的影响。中医学及其藏象学说受到古代社会制度及文化背景的影响,较突出的便是将古代帝王制度的组织形式及其作用引进到藏象学说中去,用以说明五脏的不同作用及其关系,如《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如此将脏腑看成是一个分工合作、相互协调的“社会”,心为君主,处于主宰和中心地位,主持精神情志活动;而肺为宰相,主一身之气,具有治理和调节全身气血的作用;肝为将军,谋略筹划等思维能力由肝决定,等等。其他,如把心火称为君火,把肝肾之火称为相火;方剂组成中的君臣佐使原则等,都属于这方面的实例。

同类推荐
  • 中医服食与神秘的炼丹术

    中医服食与神秘的炼丹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医服食与神秘的炼丹术》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不死药”起源以及神秘的炼丹术,还讲述了丹炉之外的故事。
  • 中西医结合治病宝典(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中西医结合治病宝典(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本书内容系统全面,资料丰富翔实,系统地阐述疾病的中医病因、病理,及其常见症状的辨证论治和常用治法方药。对各种常见疾病的中西医诊疗概况作了精要介绍。本书体现了现代中医学的特色,既有传统中医药的治疗特点,又适当介绍了现代医学有关的诊疗知识,使读者在宏观、微观两方面对疾病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丰富了中医的诊疗手段,提高治疗效果。内容编排恰当,理论阐述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对患者及其家属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既具专业性,也具科普性,有较广泛的实用价值。
  • 现代口腔正畸治疗学

    现代口腔正畸治疗学

    《现代口腔正畸治疗学》是一本高质量的口腔正畸学专著,由ELSEVIER推出,著者Ravindra Nanda和Sunil Kapila均为世界正畸领域的专家。本书系统论述了现代口腔正畸领域的新技术和新概念在基础理论、临床诊断分析和矫治设计,反映了现代口腔正畸基础和临床的新理念,详尽叙述了各类横向、水平向和垂直向异常的诊断和治疗。本书不仅可以作为口腔正畸研究生和口腔正畸医师的主要参考书和教科书之一,对其它学科的口腔医生加强正畸专业理论和实践的学习也有指导意义。中国口腔正畸学的教学和临床发展十分迅速,此书的翻译将会对推动我国正畸学的临床和教学水平起到积极作用。
  • 养生革命1:不生病的习惯

    养生革命1:不生病的习惯

    《养生革命1:不生病的习惯》是一本有关科学养生方面的畅销书。作者试图解决人们提出的“怎样养”的问题,力求使您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收益和最佳效果。可以说,只要您掌握了怎样养生的方法,也就掌握了通向未来长寿之路的金钥匙。
  • 综合征ABC

    综合征ABC

    本书较全面地收集和描述各类综合症的临床表现、特征、治疗原则以及首次描述时间,通过首字母顺序及系统分类两种方式进行检索,可作为临床工作者解决疑难杂症的工具书。本书内容全面,检索方式多样,查找方便。
热门推荐
  • 阿达拉·勒内·纳契人

    阿达拉·勒内·纳契人

    法国的破落贵族子弟勒内离家出国,只身流落于北美洲,来到路易西安那的纳契部落的一个村子里,被德高望重的瞎眼老酋长夏克塔斯收为义子。夏克塔斯把自己年轻时与阿达拉相爱的曲折故事,讲述给勒内听。
  • 不空罥索心咒王经

    不空罥索心咒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女儿桥

    女儿桥

    这是一部很抓人的小说,女主人公月华下嫁到杏花村,跟吴家三兄弟发生了错综复杂的感情纠葛。一个是没领结婚证的丈夫,一个是她苦苦追求的大学生,一个憨憨傻傻,最终却成了她的丈夫。她外出打工被骗,后来又去省城当保姆,又跟两个男人有了亲密接触。哎哟哟,一个乡下女儿竟同五个男人有染,这也真够风流的!可她为吴家和杏花村作出的贡献却让村民感动:吴家摆脱了贫困,村民也走上致富路。老支书称赞她是一位救苦救难的当代圣母。故事曲折,情节生动,作者将笔触深入到人物内心深处,发掘出人物的真、善、美,表达了人们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理想和追求。
  • 文原

    文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邪龙破苍穹

    邪龙破苍穹

    龙与凤的结合,善良与邪恶之中挣扎。被视为异类的他,对这个世界充满绝望。在邪龙的指引下,化身为邪恶的他,会变成一个恶魔吗?邪龙传说,由此开始!
  • 白话夜雨秋灯录2

    白话夜雨秋灯录2

    本书是《夜雨秋灯录》与《夜雨秋灯续录》的合集本。本书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古代世界,充满了想象力。本书中的故事情节曲折,文笔丽而不绮。
  • 逆练成神

    逆练成神

    “天生异象,必有神迹,灵宝出土,天降神器。”天元大陆一直流传这样一个传说,而这个传说也时不时的被证实过,也就是神迹的降临。一个少年因为灵魂的缺陷无法修炼,机缘巧合之下从自娘胎中带出生的玉之中获得了半部秘诀。为求生存不断修炼,众多奇遇揭开一幕幕太古谜团,这一切的一切最终成就他成神之路。小说读书群:49253325。
  • 斗帆

    斗帆

    美丽的远海上,是密布阴谋的云。坐落的海岛,浮夸着一段段人生传奇。阴谋善变,真爱永恒。波澜不惊的躯体,心内也有独特的感情。十年屈辱,到底是成了曾经沧海,还是时过境迁。一朝回眸,竟然成了绝命的相见。我想我念,我费尽心思,望断情肠,却终究,抵不过,命运。你走还留,你是倾城的绝色,可惜相见在这个岛上。当初,你走,我笑;而今,我走,你笑。别说有缘无分,一刻拥有便好。
  • 如梦令

    如梦令

    《如梦令》这部作品,以社会转型期广袤的农村创业天地为背景,以刑满释放人员沈南北出狱后打工和回乡创业破茧重生的生活和心路历程为主线,以细腻独到的叙事手法,描述了沈南北与监狱长李剑及其父亲老狱警李建国、李剑的儿子狱警李禹、村官李岚一家三代的人生交集与情感纠葛,通过几代人不同的思想情感,把读者引入这类特殊人群的内心世界,体味人生的冷暖,感悟人性的温度,讴歌了崇高的道德和美好的人性。
  • 神雕侠侣(第二卷)(纯文字新修版)

    神雕侠侣(第二卷)(纯文字新修版)

    南宋末年,江南少年杨过被郭靖送去全真教学武。全真教教规森严,天性叛逆的杨过在教中吃尽苦头,忍无可忍,终于逃出全真教。被活死人墓中的小龙女收留为徒。师徒二人在墓中一起练武、一起长大,渐生情愫。但师徒通婚违背宋朝礼教,二人爱情不能为世俗所容,其间尝尽聚合离散之苦,杨过更得知了父亲身死的真相,但在国仇家恨的权衡中明白了更多。杨龙二人的感情一再波折,最终分离十六年。二人十六年后重逢,无限欣喜……杨过带着小龙女离开深渊,前往襄阳。杨过以高强武功,于万军之中杀死蒙古皇帝,蒙古大军顿时崩溃,在襄阳就要失守时解了襄阳十六年的围困。经此一役,神雕侠侣天下扬名,杨过却带着小龙女悄然隐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