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42600000004

第4章 一直想说的故事

我接受了一束不死花,但我立即用花束捂住了自己的脸,因为我像孩子那样哭了。我还能给这个冷暖世界留下一朵不死花吗?

一直,我都想讲这样几个故事——

讲真话

这个故事是上海电视台资深记者祁鸣先生告诉我的。

1981年巴金率团参加了在里昂、巴黎召开的国际笔会,又结束了对瑞士的访问。10月7日回到北京。13日是巴金先生很繁忙的一天,他先是主持了中国作协主席团会议,会议做出了年内举行第二次中国作协理事会全会的决定;恢复胡风的作协会籍;确定“茅盾文学奖”首届评奖的范围;听取筹备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的报告。那天,胡耀邦还在中南海勤政殿会见了巴金先生。胡耀邦一见巴金先生就问:“巴老一你看过我的文章吗?”巴金回答说:“没有。”

胡耀邦说:“我的文章本来把批《苦恋》应该结束的意思放在前面,有些老同志的气不顺,我只好把这样的意思摆在后面。你在文学界德高望重,应该给中青年作家以正确的引导……”巴金先生没有顺应胡耀邦当时非说不可的意思,而是直截了当地提出自己的想法。他说:“中国的文艺家受了多年的磨难,应该多鼓励,少批评。特别是对中青年作家,例如对白桦和他的《苦恋》。”这时,正在用电影摄影机采访的新闻记者祁鸣先生眼前的取景框模糊了,他发现自己在流泪。祁鸣先生对我说:“按过去多年来的习惯,不管你是多么有名的文艺家,在倾听高层领导人说话的时候,你只能唯唯诺诺,而不敢表达自己和领导人不同的观点;巴金先生却在批《苦恋》的大潮中,胸怀坦荡地为作家们大声疾呼。”至今祁鸣先生提起这件事来,依然热泪盈眶。

狂生

这个故事来自蒲松龄先生的《聊斋志异》。蒲松龄先生在他的书中直截了当地描写出人间的鬼怪和狐媚,我们却从这本书里看到的是鬼怪和狐媚的人间。

《狂生》大约是《聊斋志异》里最短的一篇故事(请允许我在叙述时做一点点加工),说的是,一个县官在某县刚刚就职,为了解除寂寞、附庸风雅,很想找一位文人交往。据当地人说,本县只有一位文人,但他非常潦倒,身无立锥之地,非法占住在凋敝的城门楼上,衣不遮体,食不果腹。但这位县官不耻下问,和他交了朋友。于是,他们就诗酒唱和,彻夜对弈。但是,这位朋友有不少毛病—不修边幅,出言不逊,直言犯上。县官毕竟是县官,经常因此而感到难堪。最后县官终于想到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让他搬下城楼,入住县衙,委以小吏。而且经常让他包揽司讼,收受了不少红包。于是,这位文人的毛病就好了。

从此,在县官面前俯首帖耳,举止喂琐,开口县尊,闭口首长。最后,连县官都对他渐渐失去了兴趣,因为他已经不再是一个文人了。

不死花

虽然我是那样重视我的文学守望,也很努力,但年华已逝,最后能够留给未来的怕是只有一些枯黄的落叶。它们只能发出最后的叹息而不再是慷慨悲歌了。这是自然的悲剧。

我记得1986年秋天,我和几位中国作家出访苏联,在顿河边的峭岸上,拜访了我最喜爱的作家肖洛霍夫的故居,这位作家曾经给苏联文学留下了一部最后的经典,那就是《静静的顿河》。我们在肖洛霍夫亲人的陪同下给他扫了墓,他的墓地就在他家的后院里。夜里,我久久地在顿河边徘徊。

在阿克西妮亚和葛利高里的氛围里呼吸着顿河草原上秋天的芬芳。

离开维耶申斯卡雅的那天早晨,我们正在机场上等待飞机起飞,突然,肖洛霍夫的小孙子沙沙匆匆赶来。气喘吁吁的沙沙捧着满怀的干花对我们说:“奶奶让我送来的。这是顿河草原上的花朵,它的名字叫不死花,是爷爷生前最喜欢看的花。爷爷去世的时候,奶奶在他的棺木里铺垫了很多这样的不死花。奶奶说,把这些不死花分送给中国的作家们吧,这些花朵在顿河的春天里开放,即使到了严寒的冬天也不会凋落,它们是不朽的文学的象征。”

我接受了一束不死花,但我立即用花束捂住了自己的脸,因为我像孩子那样哭了。我还能给这个冷暖世界留下一朵不死花吗?

三个故事,透出的却是同一个做人的道理------坚守。坚持讲真话,坚持坦诚做人,坚持对事业的热爱,坚守人性中的那份纯真。

世事变迁,社会纷杂,不是每个人都能始终坚守自己做人的原则和底线。多少人见风使舵,明哲保身,唯恐自己利益受损,只有少数人宁愿被逐至风口浪尖也要守住自己的万向舵。

历史终会告诉我们,只有那些懂得坚守的人才会灵魂不朽,坚守应该是一个人留给世界的最宝贵的精神遗产。我们是否也应该像作者那样们心自问一下:“我还能给这个冷暖世界留下一朵不死花吗?”

同类推荐
  • 一元决定论与灰色阐释学

    一元决定论与灰色阐释学

    上世纪80年代初期,你终于如愿以偿地进入大学读中文。那是一个属于文学的时代,就连燕子的呢喃声里,似乎都有着文学的腔调和韵致。那是中文系学生节日一般美好的春天:几乎每天都有可谈的新鲜话题,几乎每天都有可读的优秀作品。像当时的许多文学青年一样,你也做着自己的文学梦。你把别林斯基的著作放在书包里,形影不离地带在身边。你沿着他的文字铺出的路径,在俄罗斯文学的大地上漫游,看三套车在无垠的雪原上飞奔,看“旧式地主”吵架和吃西瓜,看一群市侩官员下作地巴结“钦差大臣”赫列斯达科夫。这位伟大的批评家让你喜爱上了果戈理,也让你感受到了文学批评的魅力。你幻想着将来能成为一个热心的编辑家和热诚的批评家,能办一份《祖国纪事》和《现代人》那样的文学杂志,能对自己时代的文学发出清亮而正直的声音。
  • 从“煤结”到“煤解”

    从“煤结”到“煤解”

    煤炭资源整合,早已不是一个新鲜词。2009年,作为中国第一产煤、输煤大省及能源重化工基地,作为整合先行省,山西掀起的煤改作为起笔,已经足够浓重。其后的趋势,更有人称其为“风暴”,说它牵动数以万计的“煤老板”的命运,甚至显得微不足道,即使将它上升到牵动亿万民众神经的高度,应该说也不为过。煤炭资源整合,在三晋上北下南的地图上一路驶来。从雁门关外到河东大地,从吕梁之巅到太行山麓,整合发展如火如荼。潞安集团,在这场声势浩大的决战中,领导班子全过程、全方位组织指挥,纪检监察部门全程跟踪监督,诸多部门联合行动,整个企业倾力而上。
  • 快乐老家

    快乐老家

    这本书充满了快乐自信坚强热情,在探寻世界与人生真相的一系列故事中,让人反思当下的价值体系和思索生活的真正意义。
  • 愿你在平淡的日子里,不忘美好

    愿你在平淡的日子里,不忘美好

    就这样,倾我所有过一生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会和咖啡馆有怎样的联系,没想过自己会开家咖啡小店,没想过因为工作又接触到这么多全国各地的咖啡店主,没想过自己做起了咖啡馆文艺分享联盟、在各地咖啡馆里办艺术展、排演原创近景话剧,更没想过会写本关于“咖啡馆”的书。
  • 宽容·退一步海阔天空

    宽容·退一步海阔天空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我想这句话用在人身上也是适用的。比如我们常说的:“当一个人生气或者怨恨的同时也在损耗自己的力量。”所谓“损人不利己”,概莫如此吧!而在这样的时刻,宽容的力量就显示出来了,它让我们放下仇恨和怨憎,在放下的同时也为我们的内心减压,于是轻松和快乐也随之而来。
热门推荐
  • 魔纹之怒

    魔纹之怒

    叶沉通过灵魂投射器,转生至神秘的中央世界。他的灵魂被灵魂投射器加强,获得了过目不忘的记忆力。机缘巧合之下他更是得到奇点爆炸后,伴随中央世界诞生的魔纹以及神秘短刀。随后他聚纹力、锻纹兵、创刀法,从一个弱小的少年成长为一名纵横天地的高手。从此以后,中央世界又多出一个被人永恒传唱的名字!
  • 书情上李苏州

    书情上李苏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谈一场轻奢的爱情

    谈一场轻奢的爱情

    爱情不是单纯的喜剧或悲剧,它是悲喜交加、波浪线起伏的正剧。你用生命爱过我,我自然生死相随,有一天,你竟然记不起我了,还和别的女人在我面前秀恩爱,对不起,是我的,谁也拿不走,不出手怎对得起你曾经那么热烈地爱过我?正当防情敌,谁能说个不字?且看男主赵安和女主莫小夭如何去谈这场轻奢的爱情。(不是甜腻的总裁文,细腻有些小波折的爱情更接近你我的现实期盼)
  • 佛说入无分别法门经

    佛说入无分别法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家庭中的52个正面管教工具

    家庭中的52个正面管教工具

    作者带着资深正面管教讲师和亲子作家的双重身份,结合正面管教家长课堂上的案例以及自身教养孩子的经历,深入浅出地解读了52个正面管教个工具,将原本零散的正面管教工具重新进行分类,并将每个工具贯穿于真实的案例当中,打破广大家长只知道正面管教理论、不知道如何应用的僵局,让52个正面管教工具真正落地、可行,帮助家长更加有效地管教孩子。
  • 覆船山

    覆船山

    站在我这里,能看见整个会场,七八个男人围着一盏马灯坐着,有人指手画脚,有人一动不动。陈光中坐在左边第三个,他是他们当中最年轻的一个。空气中弥漫着硫磺与火焰的味道。这味道是从两个巨大的锅炉里发出来的,它们像妖怪一样叉腰耸立,突突直冒热气,那里面有各种铁,铁锅铁斧,铁耙铁镰,铁锤铁钗,这些铁家伙,一部分是按人头上交的任务,一部分是干部们深入各家各户,从门背后、床底下搜出来的“废”铁,还有一部分是根据举报线索,组织人马从池塘里捞上来的。炉前有人两天两夜没睡了,谁都不肯回去,怕错过出钢的光荣时刻。
  • 开国功贼2:柳絮词

    开国功贼2:柳絮词

    程名振历尽艰辛后终于回到馆陶,本以为还可以找县令兑现当初的承诺,不料却被县令以通匪的罪名关入了死牢。在死牢里,他终于明白了自己为什么必须死,心中对人世间一切都感到绝望。乡勇们听闻程名振蒙冤,愤愤不平。张金称趁机来攻,馆陶县沦入匪首。攻下馆陶县后,张金称对城里的官吏、富豪大开杀戒,只有周宁等少数人被程名振救下。程名振再次进入巨鹿泽,成为新任九当家,并与杜鹃结为连理。新婚之夜,周宁趁人不注意,将毒药倒入了程名振和杜鹃的合衾酒中。
  • 蛐蛐儿

    蛐蛐儿

    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也就是史称民国元年的1912年2月12日,北京城的天气异常寒冷。午后时分,雪花开始从阴云四合的半空飘落下来。身穿了素缎箭衣外加库灰马褂、头戴如同斗笠那般的金顶无眼花翎暖纬帽的贺墩敏连跑带颠地来到六爷纳巴赫宅门外时,已是气喘吁吁,乃至额头上沁出了细微的汗珠。他抹了一下额头,脚步却迟疑起来。他已经很长时间没到这位和硕亲王后代的三进四合院来了——自打光绪爷被囚禁在瀛台以后,为了避嫌,他就很少和纳巴赫家走动。若不是有天大的事,他也不会贸然来找这位不怎么待见他的爷。
  • 老六闸

    老六闸

    父亲名义上不是爷爷的儿子,其实是爷爷亲生。爷爷熊老六解放前就是名震汾河灌区的埝头,曾是一名出色的地下交通员,经历奇特,晚景悲惨、一生坎坷,父亲却不买爷爷的账,与爷爷性格不合,争战不断。爷爷尽管对儿子百般宠爱,最终却将儿子“活埋”;由此,也使奶奶与爷爷根绝往来。这其中的离奇曲折、恩恩怨怨、情感纠结禁不住令人心灵震撼、荡气回肠、杂味无穷。
  • 年华烟然

    年华烟然

    《年华烟然》讲述的是一位90后中学生的成长故事。主人公崔敬文一开始只是一个平凡、缺乏自制力的中学生。他和很多学生一样逛网吧、考试作弊,因为成绩退步而进入B班,后通过不断的自我调整逐渐成长为一名精英中学生。高中后的崔敬文过得如鱼得水,参加模拟联合国、接待外国中学生、打篮球、踢足球、学钢琴,最终通过自主招生考入名牌大学。小说重在对90后中学生的生活现状深入描摹,直指90后的内心深处,对中学生的很多困惑提出了哲理性的解答。主人公独特的学习方法、娱乐方法以及对待早恋的态度,值得90后学生借鉴。全书语言幽默机智,文字功底尤其突出,为90后文学难得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