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44700000005

第5章 现阶段影响入党动机的环境因素分析

我们现在来分析一下现阶段影响入党动机的环境因素。

大家知道,与革命战争年代相比,中国共产党今天所处的地位和时代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经过多年的奋斗,党的党员队伍,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任务,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共产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近些年来,新党员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干部队伍新老交替不断进行,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这给党的发展壮大带来了新活力,也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纯洁性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这是我们在分析影响入党动机的环境因素时,应该首先把握的总体特征。对此,胡锦涛同志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党必须清醒地看到,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习近平同志2012年3月1日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也对此作了深刻的论述,他指出:“现在,我们党的队伍总体上是纯洁、团结、有战斗力的,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保证。但是也要看到,在深刻变化的国内外环境中,管党治党的任务越来越艰巨,如何保持党的纯洁性也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指出的理想信念不坚定、作风不正、原则性不强、为政不廉等不符合党的纯洁性要求的问题,在一些党员和党的干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这必然影响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削弱党的战斗力。我们要从保证党永不变色、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从应对新形势下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出发,充分认识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增强党的意识、政治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为保持党的纯洁性而不懈努力。”也就是说,我们在认识到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的变化的同时,还要认识到党自身的状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使党的自身建设面临着诸多有利因素,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新的考验。只有正确认识党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党自身状况的深刻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党的建设尤其是思想建设所产生的影响,才能正确地分析、深刻地把握入党动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国际环境的深刻变化对入党动机的影响

进入21世纪,国际局势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集中表现为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曲折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潮相互激荡,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进行渗透和破坏活动。

从执政党思想建设的世界环境来看,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发生了重大变化。世界正在向多极化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科学技术的进步更是日新月异。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思想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使人们接触种种不良思想和价值观的机会大增,在辨别真伪与是非难度加大的情况下,容易造成一部分人迷失自我和思想混乱。这也就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入党动机问题。因此,中国共产党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必须科学认识和判断党所面临的国际形势,正确应对时代提出的巨大挑战。

(一)世界格局多极化进程对入党动机的影响

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剧变后,两极对立的格局被打破,国际关系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调整,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世界由两极走向多极,各种政治力量相互制衡和依存,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安全与稳定,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样的形势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使我们能有更多的时间发展自己。但是,在世界多极化的进程中,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世界还很不安宁,并非“平安无事”。同时,由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力量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种国际背景下,苏东剧变之后,一些西方国家和敌对势力加紧了对社会主义中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企图用他们的那一套政治观点、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影响中国、改变中国。另外,苏东剧变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的严重曲折,也使一些党员的政治信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动摇,部分人的入党动机也发生了偏差。“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能否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前途和未来,从而坚决抵制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是否具有正确的入党动机,确实是一种“大考验”。

(二)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对入党动机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从本质上讲是人类进步的表现,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经济全球化使各种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和配置日益加快,各国经济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越来越突出,并越来越深地卷入到统一的世界市场体系之中。这一方面有利于促进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在各国间的流动和配置,但同时它也使各国经济更加广泛、更加深刻地受到国际经济运行的影响;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趋势使世界上长期存在的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和竞争、两种意识的对立和冲击、两种生活方式的比较和影响,一下子在空间上拉近了距离。参与经济全球化是新世纪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全面、正确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的战略决策,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是促进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的重要标志。但经济全球化不是一顿“免费的午餐”。主导这一进程的西方发达国家,必定在经济全球化的背后,极力兜售他们的政治观点、价值观念、文化传统。在两种社会制度的竞争中,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不能明显看出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比较优势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全党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不动摇,是党的思想建设的一项艰巨任务。在两种意识形态的对立中,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对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冲击和侵蚀由于经济全球化而更严重了,在这种情况下能否教育全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动摇,是一个重大的课题。在两种生活方式的比较中,西方一些腐朽的生活方式对人们的诱惑力相当大,如何教育党员克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的侵蚀,坚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和无私奉献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是党的思想建设的又一难题。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正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对每—个中国共产党党员以及每一个入党积极分子来说,能否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做到利大于弊,在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相脱离的进程中,以实际行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程,这也是摆在面前的一种“大考验”。

(三)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对入党动机的影响

20世纪发生的科技革命,标志着人类从机器大生产时代进入到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自动化生产时代。特别是90年代后,世界科学技术发生了新的重大突破,以信息技术、生物工程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为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广阔前景,成为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动力和国家强盛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完全有理由、有信心宣称:在当今世界科技出现新的重大突破,为世界生产力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广阔前景的形势下,当今的社会主义中国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去追赶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潮流,实现中华民族的更大发展。但是必须看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处于先天不利的地位,这要求我们必须积极借鉴国外一切好的经验和运用好我们自己的经验,依靠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力争在世界占据更为有利的位置。

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情况下,世界思想文化领域也呈现出错综复杂的新态势,各种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社会思潮、精神力量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各种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这一方面有利于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学习、交流和借鉴,有利于先进思想文化在比较和吸收各种优秀思想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发展完善自己;另一方面,一些错误的、落后的思想文化也大量渗入到中国,敌对势力更是利用各种手段推行西方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严重冲击了我国的思想文化阵地,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党员思想道德建设造成了消极影响。

信息高速公路、多媒体技术,特别是因特网的飞速发展,使我们在享受人类共同文明成果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国家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侵蚀。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是信息传播技术领域带有根本性的变革。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新的媒体对人们的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起着越来越广泛的影响。如,互联网目前还是以西方语言为主导,英语文化在网上居于“霸权”地位,进而使得当今世界面临单一文化的威胁,容易导致长期沉溺于互联网的人们特别是青年一代对母语和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淡漠。近些年,西方一些敌对势力利用其对信息传播的控制,极力向世界特别是坚持社会主义的中国宣传它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进行文化渗透和和平演变,对我国思想文化战线形成巨大的冲击。又如,互联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既有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也充斥着许多黑色、黄色、暴力等有害信息。青年人好奇心强而自制力弱,这些垃圾信息很容易把他们引入歧途;网上隐形角色失范,易于导致自我放纵,不道德和违法行为时有发生。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尤其是青年人的入党动机。

目前,互联网已成为重要的舆论阵地和国际舆论斗争的新领域。西方敌对势力把它当作进行意识形态及文化渗透的工具,一些西方国家利用手中掌握的高新技术,大规模、有组织地对我们进行反社会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宣传,通过网络向我们输出黄、赌、毒、暴等有害数据信息,对我们进行多方位、全天候的思想意识侵袭,妄图搞乱我们的思想阵地。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通过理论武装和思想教育,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积极探索解决新的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基本问题的本领,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因此,在网络时代这个新背景下,如何坚守思想阵地,不断增强免疫力,防止在错综复杂的斗争中迷失方向,树立和保持正确的入党动机,就成为广大党员和积极要求入党的同志必须认真面对的一个课题了。

二、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对入党动机的影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进入21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的发展阶段。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中国社会已经和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有效途径,是中国共产党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进程,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趋势日趋明显。这些变化,反映到党内生活中,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党员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也必然影响着入党动机问题。

(一)市场经济的负面给入党动机带来的影响

以中共十八大召开为标志,现阶段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新的发展阶段,生产力、供求关系、体制环境和对外经济联系都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我们要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中进一步加快经济的发展,要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经过改革开放以来这些年的发展,我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那些过去小心绕开或者隐蔽的各种棘手的矛盾和问题,正在开始显现出来,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比如,在思想意识领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方面增强了人们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治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另一方面给人们的政治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义利观念带来不小的冲击,也给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对此,习近平同志在中共十八届二中全会上作了强调:“当前,国际形势依然复杂多变,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依然艰巨繁重,我们具有做好工作的许多有利条件,但也面对着许多严峻挑战。全党同志要增强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保持清醒头脑”。“要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突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对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不能视而不见,不能回避,不能文过饰非,必须下大气力加以解决。要持之以恒抓好改进工作作风各项工作,建立健全管用的体制机制,不断取得人民满意的成效,以此带动党的建设各方面工作。”

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入党动机面临着哪些负面的影响呢?概括起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对外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使党员的理想、信念遇到了新的挑战。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一些资产阶级腐朽的东西乘机而入,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对我们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有一些意志不坚定的党员放弃自己的政治信仰和追求,甚至有一些人出卖党的利益、一些人成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俘虏!

其二,市场经济的求利性使党的宗旨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市场经济追求最大的经济利润,极有可能导致“一切向钱看”的思想蔓延,使党内一些意志薄弱者滋生拜金主义,把追逐金钱作为人生目标,只讲索取,不讲奉献,背离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其三,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一旦渗入党内政治生活,就会使党员价值观念扭曲,使党内政治生活关系商品化。

其四,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可能使一些人不顾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甚至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谋求个人的私利,这就给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教育提出了新课题。

思想意识领域面临的上述新情况新问题,必然影响到入党动机问题。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要在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新阶段中,正确处理和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促进改革开放的健康发展,顺利实现党的执政目标,无疑要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思想建设,通过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纯洁性建设,提高党的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

(二)“四个多样化”给入党动机带来的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当代中国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从社会经济成份上看,单一的全民和集体所有制经济逐渐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所替代;从社会组织形式上看,各种非行政性质的社团组织、中介机构和民间自治组织发展迅速,并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从就业方式上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过去由国家统一安排就业的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大量的劳动者在各种新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工作、生活,不少人自谋职业,流动性很大;从利益关系上看,一大批新的利益主体开始形成,不同的利益主体对物质利益、文化利益和政治利益的要求出现明显差异。概括起来说,说是社会经济成分、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日益走向多样化。

上述“四个多样化”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一方面,“四个多样化”显示了中国社会的生机和活力,人们在精神上和行为上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务虚走向务实,从守成走向创新。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人们思想认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人际关系的深刻变化。

“四个多样化”给党员队伍的思想带来多样性。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广大党员头脑,才能从思想上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四个多样化”成为新时期我国社会的一个突出特点。在“四个多样化”的社会环境中,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多变性明显增强。这种情况不可避免地反映到党员队伍中来,党员的思想同样出现了多样性的局面。这种多样性对党员队伍和整个党的建设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一方面,它使得党员队伍的思想空前活跃,党内政治生活充满生机与活力。另一方面,它使得党内统一思想的难度加大,容易出现思想混乱现象。有些人甚至从根本上怀疑和否定社会主义,动摇或放弃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成为退步者、落伍者甚至腐败变质分子。

在“四个多样化”的影响下,容易滋生自由放任、分散无序的现象。在意识形态领域表现为多种思想观念相互碰撞,矛盾错综复杂。这种变化反映到人们的头脑中来,必然引起人们精神世界的深刻变化,导致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在今天中国的社会中,最现代的商品意识与最狭隘的小生产观念,最崇高的集体主义、无私奉献与最极端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现代的民主意识与最落后的封建主义观念以及它们种种复杂的混合形式都同时并存着。这给种种不纯甚至是错误的入党动机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四个多样化”给党的思想建设带来迫切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就是在变革时期如何引导广大党员和群众分清主流和支流、分清正确与谬误,警惕各种错误思想观念的发生和给人们带来的消极影响,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何引导广大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使党永远保持“先锋队”的性质。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中国共产党如何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如何更好地代表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不同社会群体的具体利益,如何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进一步提高党的战斗力和社会影响力,是新世纪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当然也是加强入党动机建设所不能回避的重大问题。

“四个多样化”给共产党员实践党的根本宗旨带来重大考验。只有正确回答和解决新时期坚持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所遇到的种种理论和实际问题,才能在创造社会财富和其他社会活动中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最能体现党和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人民群众心坎里烙印最深的口号和行动。但是,在“四个多样化”新的背景下,广大党员在发扬光大为人民服务优良传统的同时,实践党的宗旨也面临着从未有过的困惑、挑战。有关理论研究者指出,这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淡化。市场经济的功利价值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鼓励竞争和追求利益,这是社会进步所必需的。但是,我们也应该承认,无论是广泛意义上的平等竞争还是局部时空中的非平等竞争,这种基于经济利益的竞争必将对为人民服务的政治意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方面,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给竞争能力较弱的党员带来的生存压力在不断加大;另一方面,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个人谋生、劳动技能有限的少数党员往往将全部心思放在养家糊口、维持家庭基本生活需要上,为生计奔波的客观情况,容易使他们淡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二是怀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所有制形式多样,不同社会阶层的经济利益多元,计划经济时期那种“这个口袋的钱,那个口袋的钱,都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钱”的情况发生了重大改变;同时,由于分配体制尚不健全,社会财富分配目前存在某些不合理现象,使得少数党员看不清全体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对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产生了怀疑。三是动摇。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结构分层的客观现实,特别是个体、私营企业主与普通打工人员雇佣关系的普遍存在,使一些人对党内和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同志关系认识不清。“你是老板,我是打工仔”,在这种雇佣观念的影响下,少数党员不知不觉地割断了具体服务对象(老板)和根本服务对象(人民群众)的联系。这种观念甚至对少数地方党政机关内正常的上下级关系也产生了不良影响,如,有些地方,称书记、县长为“老板”,下级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上司”服务。对服务对象认识上的模糊,使得少数党员心理上对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产生了动摇。

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有赖于广大党员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而要使党员矢志不渝地坚持根本宗旨,做好“四个多样化”条件下服务人民、服务社会、服务国家的各项工作,在创造社会财富和其他社会活动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就必须正确把握党的根本宗旨与时俱进的理论和实践品质,树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掌握新本领。

我们还应该看到,“四个多样化”给遵守和执行党的纪律带来某些复杂因素。只有坚决维护党的纪律的权威性、统一性、平等性,坚持不懈地开展党的纪律的教育和建设,才能在步调一致、令行禁止的严明党风党纪中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纪律严明是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和党员保持先进性的重要保证。在市场经济和“四个多样化”条件下,党的纪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党员保持先进性、纯洁性较之以往难度更大。一是纪律的权威性面临着挑战。相对计划经济而言,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同其他社会成员一样,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选择的自由度得到极大扩展,个人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呈现多样化的局面,党的纪律的权威性以及与纪律制裁相关的政治身份的重要性相应下降。同时,市场经济的逐利特性致使少数党员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而忘记自己的先锋战士身份乃至社会责任、人格良心,置纪律、法律的权威于不顾,采取胡乱“变通”、打“擦边球”等办法,甚至顶风而上,前“腐”后继,铤而走险。二是纪律的统一性面临着挑战。从主观层面分析,“四个多样化”使党员思想观念如同社会生活一样纷繁复杂,党员对纪律的认识和理解往往见仁见智,即便对同一纪律条款也会出现不同的看法和解读,按照统一标准执行纪律会出现不同的声音。从客观因素分析,我国城乡之间、不同地区和部门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对外开放度的大小不同,造成了人们对同一违纪后果产生不同的认识和评价,执行纪律的过程中也容易以地域、部门或群体意识标准替代纪律的统一标准,从而导致同样的违纪后果在不同的地区或部门有不同的纪律处分。这样反过来,又影响着党员对党的纪律统一性的认同,进而使一些党员涣散了严守党纪的意志而对自己放松了保持先进性的要求。三是纪律的平等性面临着挑战。“四个多样化”条件下,社会分层明显,贫富差距拉大,加上几千年的封建等级意识遗毒作祟,党员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在部分党组织里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在一些党组织里面,出现了凌驾于组织、纪律之上的“财大气粗”党员、“位高权重”党员、“横行霸道”党员。受上述身份、地位、财富等因素的影响,少数党组织在执行纪律过程中对这些党员容易失之于软,失之于宽。这势必影响普通党员特别是身处弱势地位的党员对纪律平等性的认同,从而破坏党的团结统一,损害党的先锋队形象。

由此来看,积极应对“四个多样化”给端正入党动机带来的问题和挑战,坚定不移地维护党的权威性、统一性,一以贯之、深入持久地开展入党动机的教育和建设,是各级党组织的一项基本任务,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党员队伍先进性建设、纯洁性建设的至关重要的环节。

三、党的自身状况的深刻变化对入党动机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执政地位对党自身状况的影响是巨大的,比如,执政后党的思想意识功能、党群关系、党员队伍状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执政和不执政是有很大区别的,执政党的建设和管理,比没有执政的政党要艰难得多。而这些,势必影响到新、老党员以及要求入党的人的入党动机问题。

大家知道,中国共产党通过领导武装斗争推翻旧政权的统治,成为执掌全国政权的党,这是党的地位发生的最根本的变化。执政党地位的变化,对各级党组织和每个党员、干部都是一个新的极大的考验。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党有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条件。作为执政党,可以利用执政地位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广到全国范围,可以更广泛地动员和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党的纲领路线和目标任务而奋斗,并为广大党员和干部在更广阔的天地实践党的宗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更大的舞台,更好地引导和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但是,党执掌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以后,也会给党自身的建设带来一些消极影响,使保持党的生机与活力面临新的考验,使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面临新的考验;从我们现在所研讨问题的角度来看,这也使入党动机建设面临新的考验。邓小平同志生前有一句名言,他说执政党是不好当的,执政时间越长越容易脱离人民群众,执政时间越长越容易在党内滋生官僚主义,执政时间越长越容易发生消极腐败现象,所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是执政党面临的严峻考验。

(一)执政后党的思想意识功能发生的变化对入党动机的影响

大家知道,革命战争时期,党的思想意识功能主要是在马克思主义指下,动员各阶层人民用暴力革命推翻旧政权,建立属于人民的新政权。具体地说,一方面是揭露和批判旧政权的不合理因素,为推翻旧政权的革命提供思想上的支持。另一方面是描绘一种不同于旧政权的理想的新型政权蓝图,号召在推翻旧政权的基础上建立新政权。革命成功后,党所建立的新政权重新构建起一套有利于执政的社会秩序。这种新社会秩序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来自旧政权的废墟,它不可避免地会带着旧政权的阴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因素。党的思想意识功能主要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一方面要对新政权中可能出现的不合理因素作出新的符合实际的批评,另一方面要担负起消除旧政权影响的重大责任。同时,革命战争时期人民大众推翻旧政权建立新政权的目标是高度一致的,而执政以后人们对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追求则出现多样化,党的思想意识工作还必须发挥整合功能,以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新型社会价值观念体系整合社会各个阶层的思想。

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我们党的思想意识功能总体上是好的,对此必须充分肯定。但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思想因循保守,不能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是马克思主义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最重要源泉。目前,在一些党员尤其是党的少数干部中,有些人面对新事物新问题,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而是迷失方向,怀疑和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甚至主张指导思想“多元化”;有些人面对新情况新现象,不能用与时俱进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而是思想僵化、故步自封、不思进取,甚至以此搞“左”的一套。这两种情况都不能正确处理“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二是理想信念模糊或动摇,不能把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辩证地统一起来。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中,中国共产党既有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有确定长远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中国共产党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目前,有两种值得注意的倾向:一种是一些党员甚至是党员领导干部,只从共产主义的理念出发,而不是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把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简单化,认为我们正在发展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理想中的社会主义,因而,导致理想信念动摇;另一种是,受资产阶级思想及其价值观的影响,鼓吹“全盘西化”,否定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主张照搬西方的价值观和经济、政治制度模式。这两种倾向实质上是缺乏对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辩证关系的深刻认识,都是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不相容的。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党的思想意识功能的发挥,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人们思想的模糊与混乱,对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党的思想意识功能之所以存在上述突出问题,除了我们前面所分析的新时期面临的各种新情况新考验的影响这个直接的原因之外,还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从思想路线上存在的问题来看,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以来,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有些我们已经比较清楚,更多的还有待于继续探索。对执政条件下特别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还处于认识的“必然王国”阶段。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行动的科学指南,但是不可能给新形势下的各种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由于历史特点,一些人习惯于按照革命战争时期的一些成功做法、按照计划经济年代的一些思路来思考和分析问题,这种远离现实生活的思想和做法,由于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一些论述加以误解或教条化,反而显得有理论依据。这种“刻舟求剑”、“缘木求鱼”的想法和做法,成为新时期一些人思想僵化保守,不能与时俱进的深层根源。

从权力观上存在的问题来看,中国是一个封建专制历史很长的国家,“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这种以官为本的意识,至今在中国社会生活中仍有着很深的影响。应该说,中国共产党在执政之初,经历过革命战争的那一代共产党人由于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和长期的思想改造,是比较注意克服这个问题的。但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年轻一代共产党人如果不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权力观,就容易滋长官本位的思想。

从理想信念存在的问题来看,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比较肤浅简单,沉湎于对遥远的未来作具体的设想和描绘,陷入不切实际的空想,甚至在一个时期宣称“共产主义不是什么遥远未来的事情了”,“要跑步进入共产主义”。这样,对崇高理想的美好憧憬与现实生活的巨大反差,必然导致有些人在理想信念方面出现问题。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党员头脑,指导新的实践,推动各项工作。这也是在树立正确入党动机方面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

(二)执政后党群关系发生的变化对入党动机的影响

在没有执政的时候,党与群众同处于被压迫的地位;而在执政条件下,党与群众的关系在整体上构成了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这本身就是一对矛盾。革命战争时期,在严酷的政治环境和艰苦的生活环境中,为了取得革命胜利,中国共产党人只有扎根于人民群众当中,从人民群众中获得支持和力量,才能生存和发展,否则,就会失败。党执政后,由于掌握了国家政权,大批党员担任了各种领导职务,手中都掌握了这样那样的权力,这极易滋生骄傲情绪和官僚主义等不良作风,客观上增加了党组织和党员脱离群众的危险。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党员尤其是党的干部容易出现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思想状况,出现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歪风,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在这个问题上,必须时时敲响警钟。

首先,执政之前和执政之初,客观环境使党深切感受到党群关系对于党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而全体党员都十分重视党的形象。这个时期,凡涉及党的自身形象和党群关系的问题,“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但是经过长期执政后,党群关系对党的生存的重要性不再显得像过去那样直接和紧迫,少数党员、少数干部就容易精神懈怠,惰性发作。还有一些人由于缺乏过去那种艰苦环境的锻炼和考验,思想政治素质下降,淡化了党的意识特别是执政意识。当年民主人士黄炎培向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周期律”问题,就是讲的这个意思。

其次,执政之前,党处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之中,党和人民共同的敌人是“三座大山”。在这种情况下,党的错误和过失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原谅。但在执政特别是长期执政后,由于党处理一切问题所面对的对象都是人民群众,而且依据党的性质、宗旨和纲领,人民群众对党有很高的期望值,如果再发生失误,很难得到人民群众的原谅。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我们所做的大量的事情多数都做得很好,但是如果一件做不好,就很难像过去那样得到人民群众的谅解,都有可能引起人民群众的不满。因此,执政党必须加强自身建设,严格对党员和党的干部的要求。

第三,执政之前,由党夺取政权的任务所决定,各方面利益关系比较简单,政治分野比较清晰,党群关系也相对容易处理。而且,人民群众把自身利益实现的预期大都放在党夺取政权以后。可是,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之后,直接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发展的利益需求。而且,执政后党面临的问题千头万绪,矛盾层出不穷,人民群众内部的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党要巩固执政地位,就必须照顾方方面面的利益,搞好社会整合。这一切,迫切要求中国共产党通过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己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善于驾驭全局,特别是要善于及时、有效地化解人民内部矛盾。

第四,革命成功带来的自信感和满足感使党员、党的干部容易产生官僚主义和特权思想。在执政条件下,党有了调动全国的人、财、物等资源的权力,而且权力之大,可以调动的资源之多,都是未执政前无法比拟的。大批党员、干部担任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部门的领导职务,手中都掌握了大小不等的权力。党的干部是不是树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权力观,是否真正懂得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能不能正确地运用手中的权力,这是对党和党的干部的一个严峻的考验。目前,在党的干部队伍中,不能正确地认识和运用权力,发生权力“错位”的现象不是个别的。主要表现在:把权力作为获利的工具,搞以权谋私;利用权力独断专行,不能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不能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实事;工作缺乏责任心,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风严重;追求物质享受,比阔气,比待遇,讲排场,等等。这些都是不正确入党动机的表现。这种“错位”现象虽然发生在少数党员干部身上,却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强烈不满,严重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败坏了党的形象和威信。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来自于人民群众,服务于人民群众,只有做到永远不脱离群众,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因此,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自觉地坚持不懈地抓好党的自身建设,舍此没有别的办法。江泽民同志曾说:“党执政的时间越长,越要抓紧自身建设,越要从严要求党员和干部。”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指出:“全党同志的重托,全国各族人民的期望,这是对我们做好工作的巨大鼓舞,也是我们肩上沉沉的担子。”他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主持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同志强调:“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如果我们脱离群众、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我们要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新特点新要求,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工作,虚心向群众学习,诚心接受群众监督,始终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要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这些,都是总结执政党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这也是由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的,是完成党的历史使命的需要。那些不符合党的事业发展要求的现象,不符合人民利益的各种现象,都应坚决克服。要全面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广大党员、党的各级干部必须端正入党动机,时时事事处处重实际、求实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忠诚地为群众谋利益,以务实、进取的工作作风和密切联系群众、当好人民公仆的作风来推进各项工作,进一步树立党长期执政过程中始终如一地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形象。要从执政规律的高度、从关系党和国家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党风廉政建设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防。同时,通过体制创新,努力铲除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问题的力度。总之,要以实际行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端正入党动机,提升共产党人的形象。

(三)执政后党员队伍状况发生的变化对入党动机的影响

首先,党员队伍状况的变化对入党动机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我们党的队伍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党员大幅度增加,干部队伍新老交替不断进行,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党的队伍组成的这种结构性变化,既给思想上建党带来了新活力,也提出了新挑战。一方面,大批成长在党执政后和改革开放年代、特别是拥有较高文化素质的新生力量的加入,使党员队伍从总体上呈现出思维活跃、思想开放、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新气象。另一方面,许多新党员和领导干部或者成长于“十年动乱”的年代,或者成长在改革开放之后,或者同时经历了这两个时期。他们不仅欠缺老一辈共产党人那种艰苦生活的锻炼和考验,而且极易受到其成长时期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不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尤其是新的执政环境使一些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国内各种利益群体及其利益关系发生了剧烈变动。一方面,高收入的社会阶层已经形成,这些人占有着相当数量的社会财富;另一方面,社会贫困阶层仍存在,一些下岗、失业工人和一些农村贫困人员,甚至连基本生活都得不到保障。而这两个社会阶层中都有许多党员,社会地位差距的扩大必然影响到这些党员的思想状况,出现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格局。二是腐败现象高发蔓延的态势还难以遏止。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的腐败现象在发案频率、涉案金额、人员层次等方面呈现出居高不下的趋势。党内的腐败分子往往是从思想上(或者说就是从入党动机上)出问题开始的,由于他们大多是党内和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的领导干部,一旦形成一定规模,必然反过来对党的价值观念产生巨大的腐蚀作用。三是近年来中国共产党为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而吸收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先进分子入党,也给思想建党提出了新的重大课题。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才成为党的一员。但是,他们来自新的社会阶层,他们的工作、生活和思想或多或少都会带有自己阶层的烙印,对一般党员的思想观念容易产生负面影响。所有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广大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入党动机。

其次,执政的地位容易使党员队伍自身的新陈代谢能力弱化。不断清除不合格党员,以保持党的队伍的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革命战争时期,党所处的险恶环境能促使党及时清除党员队伍中的不坚定分子。执政条件下,外在压力减少,党员队伍的新陈代谢主要靠党自身来推动。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党内还没有完善和加强相应的淘汰机制,党员队伍的“出口”不畅,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妨碍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进一步加强,影响着党的生机与活力。这很容易影响到广大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入党动机,使少数人错误地认为“一旦入党,一劳永逸”,放松对自己主观世界的改造。

第三,执政地位容易使党员队伍产生因循守旧、贪图享乐的思想。不断根据形势和任务变化的要求改革和完善党的运行机制,不断推进党的领导方式的创新,是党执好政的必要条件,是党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途径。但由于长期处于执政地位,一些党员、特别是一些党的干部习惯于固守老方式、老机制而疏于调整和完善。因此,能否使全党同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永远和人民群众心连心,是执政党面临的基本课题和重大考验。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革命的特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的革命道路。党不断根据客观需要创造了各式各样符合实际的工作方法,并取得了成功,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但是,这也容易带来自我满足。一些党员思想僵化,认为老办法管用,对于新事物也采用旧办法,接受新知识、新事物,研究解决新问题的进取和开拓精神减少,不思进取、故步自封,逐渐丧失了创新的动力。谈到这里,我想起了曾读过的陈嘉庚所著的《南侨回忆录》,这本书由台北南洋印刷社1946年出版,其中第163页记载着这位华侨领袖的一段感想:抗战时期,陈嘉庚考察了延安,对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深为钦佩,同时他又表示担心:“然陕北地贫,交通不便,商业不盛,地方非广,故治理较易风化诚朴。设中共若握着东南富庶市场,区域广大,不知能如此廉洁,兴利除弊,为人民造福如延安精神乎?”事实也表明,执政党的地位,容易使一些党员产生骄傲的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有的认为革命胜利了,天下是他们打出来的,自己是革命功臣,理应享受很高的地位和待遇。诚如建国初期毛泽东同志所批评的:“因为革命胜利了,有一部分同志,革命意志有些衰退,革命热情有些不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少了,过去跟敌人打仗时的那股拼命精神少了,而闹地位,闹名誉,讲究吃,讲究穿,比薪水高低,争名夺利,这些东西多起来了。”如果我们不警惕,不警觉,让那些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相违背的错误思想和腐败行为蔓延开来,那将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总之,改革开放和执政条件下,国际、国内环境因素及党自身状况的深刻变化对党的思想建设尤其是对党员入党动机问题的影响是巨大的,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所面临的挑战也是严峻的。因此,必须把端正入党动机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因势利导,努力提高广大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认识水平,真正端正入党动机,从而夯实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思想基础。

同类推荐
  • 敌人 朋友 还是伙伴

    敌人 朋友 还是伙伴

    20世纪即将过去。回顾这百年的历史,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影响最大的国家除了俄国—苏联外,当属美国和日本。预计在下世纪,对中国安全和发展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仍将是美日这两个国家。美日是头号和二号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国要实现跨世纪的发展战略目标,就必须保持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并扩大对外开放,为此就必须同这两个国家打交道,而且还要打好交道。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时代主题,求和平、图发展是世界潮流,是世界人民的普遍愿望和迫切需要,是一切进步力量的崇高事业。中国作为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大国,应当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更大的贡献。
  • 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

    汇集了雷锋22年人生历程中所写下的全部日记,以及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演变,读者通过这本书能够全面、真实地了解雷锋人生、汲取雷锋精神。本德、陈云、邓小平的题字,社会对于雷锋精神的报道和评价、雷锋精神内容的书包括雷锋生平、雷锋故事、雷锋日记、雷锋精神及其在现当代的价值和意义等内容,讲述了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展现了雷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怀。同时,书中精选的与雷锋有关的一些珍贵题词图片,给读者展现了雷锋精神的最新最完整的诠释。
  •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本书是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的主干课《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教材。在内容上,全书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著选读、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原著选读三个部分;在体例上,每部分又分为原著选篇、原著选读导读、思考题三大板块。本书可帮助读者从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中学会精读原著,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提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
  • 邓小平外交谋略

    邓小平外交谋略

    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所敬爱的邓小平,不仅是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创立者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而且也是当今世界上最杰出的国际战略家和外交家。国际形势开始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邓小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清醒冷静地观察,实事求是地分析,科学缜密地思考,大胆准确地判断,得出了世界战争可以避免,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的结论。
  • 学习·求实·创新

    学习·求实·创新

    本书收录了13篇文章,包括对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学习思考、充分发挥解放思想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先导作用、科学发展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等。
热门推荐
  • 胭脂醉:我不是小太监

    胭脂醉:我不是小太监

    胤朝皇宫,七月半的夜晚,倾盆大雨中,冷宫王才人所在的偏房总管太监何福死于意外,养女何妙妙发现养父丧生,在与王才人商讨之后,考虑到身处冷宫,为了免去风波,也为了讨这一口饭吃,何妙妙毅然决定埋葬养父,女扮男装,从此走上了一条假扮小太监的不归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异世界边境城

    异世界边境城

    异世界种田文。主角穿越到异世界占据了一个年轻贵族的身体,他空有领主之名,实权却被婚姻对象所掌握,武力值为零,但他想从公主和骑士手中夺回实权,贫穷艰险的边境小镇,将在他手中繁荣起来。
  • 徽香梦

    徽香梦

    阳光跳出天井之后,香榧才匆匆从扁担山墓地赶回了家。她来不及喘口气,又忙着给太太和小少爷做饭。戚先生一去世,留给她们的家当,只有三间房和十来块现洋。眼看老妈子是雇不起了,香榧就和太太商量,把老妈子辞了,自己就担负起了家务。可她已有五个月的身孕,太太又是豆腐似的人,除了绣点花,什么都做不了。香榧的手泡在冰冷的水里,想着戚先生临终前说指望她的那些话,心也像被冷水浸透了,一阵悲凉。家里的天塌了,现在要靠她撑起来,她一个足不出户的小女子,该如何担当得起啊。香榧本是太太从徽州带来的丫头。进戚家大屋时,她刚满十六岁。
  • 海水观赏鱼饲养指南

    海水观赏鱼饲养指南

    国内权威海水观赏鱼饲养专家,对海水观赏鱼饲养进行专业性、科普性、知识性的介绍,让大家了解饲养海水鱼的技巧。配有大量精美的海水观赏鱼彩色图片,图文并茂、文字浅显易懂,操作性强。详细地介绍饲养海水观赏鱼的基础知识,让你在饲养观赏鱼前先了解它们。常见近100种海水观赏鱼的生活习性、饲养环境等方面知识,让你轻松养好每一种鱼。
  • Spanish Prisoners of War

    Spanish Prisoners of Wa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百草媚

    百草媚

    作品以南北朝时期徐、陶两医药世家的经历,表现了乱世中医药世家儿女的跌宕人生,充分展示了古代医者的智慧与坚韧。既有中医知识的弘扬,也有南北朝时期历史的乱象。作品注重情节跌宕和人物命运的起伏,故事引人入胜。作品获得第一届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优秀奖。
  • 冷皇的假面毒后

    冷皇的假面毒后

    初相见。他是江湖传言最最神秘的司星阁阁主,头戴面具,一身黑衣,冷漠毒舌;她是人称妙手无双魅公子的英俊少年,脸披人皮,女扮男装,游戏江湖。他请她易容扮作一位美貌女子,以偿相思之苦。她为了浇灌毒花四处寻毒,却不料他的血正是世间剧毒之物。一场名动江湖的鉴宝大会,两人心思各异,结伴同行。面具人皮之下,互不知对方是人是鬼,长相为何。一段传奇,就此拉开序幕。再相见。他是名动五国的天下第一美皇子加第一病秧子;她是毁誉五国据说谁娶了谁倒霉的蛮横丑公主。因一纸奇怪的箴言,她突然成了香饽饽,引无数皇子尽折腰,为了自由和美貌她选了那个病得快死的美皇子。原以为从此可以一生逍遥,寄情山水,可是……是不是嫁错人了?谁说他是病秧子的,给本公主站出来,我保证不毒死你!小剧场1:看着某人一拳打死了一只猎豹,苏子颜无语地问:“当初是谁说你手无缚鸡之力的?”某人悠闲地转了转拳头,淡定地指了指旁边站的人,薄唇轻吐:“你叫什么?”“回王爷,属下叫……小鸡。”苏子颜看着那个体壮如熊,走一步地都要抖三抖的呼伦奴,陷入了沉默。某人:“本王六岁时,确实手无缚‘鸡’之力。”苏子颜脸红扭头跑走:“不要脸。”某人:“……”小剧场2:苏子颜:“你为什么常年戴着银色面具?”某人:“因为本王太美,怕别人把持不住。”苏子颜:“……”某人:“那你为何戴着人皮面具?”苏子颜:“因为我是包子脸,怕被人捏。”某人双眼闪着精光:“谁捏过你的脸?”苏子颜:“……没,只是打个比方。”
  • 黑色佣兵团(北境三部曲)

    黑色佣兵团(北境三部曲)

    小人物,大历史,书写不一样的阴谋与宿命。如果你有勇气翻开我们的历史,记住,这个世界,没有所谓的正义必将战胜邪恶;这个世界,没有所谓的正义或是邪恶。晴天里一个霹雳击中绿玉城郊外邪兽墓,削去半边符文——怪雨天降石雕泣血飞鹰逃窜青藤枯萎,接二连三的异相将原本暴动不断的南方港城一步步推向内战深渊,受雇驻守的黑色佣兵团眼见将同当权雇主葬身此地,一艘诡异的黑色巨船悄然而至,船上,来自北方的神秘使节向佣兵团伸出邀约之手:他想雇用兵团前往北境——这,本该是根救命稻草。但当数千佣兵踏上甲板,以为躲过命中大劫,却发现新雇主与封印在北方大坟茔的古老邪魔——帝王与夫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修仙之仙道魔途

    修仙之仙道魔途

    皇族弃儿,巧遇魔兽抚养成人,一朝沦落佣兵,陷害之下,逆天运气不死,锻造狂天魔功!别人修炼元气,他修炼玄气!别人只能掌握武技剑技刀法其中之一,他却能全部领悟,莫欺少年穷,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待少年崛起之日,便是禽兽家族湮灭之时!
  • 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

    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