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49100000015

第15章 人类对月球的认识

人类向宇宙进军的第一个目标是我们的近邻——月亮。月亮是地球酌卫星,顾名思义,它就象一名卫兵,环绕在地球的周围。月亮与地球可以说是形影不离,它的柔和的光亮,曾使天文学家和诗人们激动不已。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赋诗著文,为月亮编织了层层奇妙的面纱。

自从伽利略以来,人们用望远镜可以看到月球上有许多环形山,山与山之间有凹地,天文学家开始把它叫“海”,其实根本不是什么海,更没有水。月球上有大大小小数不清的坑,这是由宇宙中的流星击中月球所造成的。为什么月球这么“不幸”呢?说来还得怪月球自己,这是因为月球的引力很小,它“抓”不住空气,于是月球上的大气层很薄很薄。流星在闯入月球过程中不能烧毁,可以无遮无碍地、无情地砸到月球上,就留下了点点“伤痕”。月球是一个完全没有生命现象的世界,这一点科学家们是清楚的。我们探索月球的目的,并不想从月球上寻找生命,而是想把月球开辟成一个宇宙航行的基地,从这里向更远的宇宙探索。此外,由于在月球上更便于了解宇宙空间的知识,我们可以把更多的仪器放在那里,获得更多的宝贵资料。还有一点是,月球一直保持着原始的未开发状态,还是几千万甚至几亿年前的老模样,因此研究月球岩石和地质构造,对了解地球的生成及演变是很有帮助的,这就是人们一直对月球感兴趣的原因。

2000年前,人类就向往月球。16世纪意大利物理和天文学家伽利略(1564~1642)发明了望远镜,人类第一次通过望远镜观察到月球。这大大有助于人们认识月球。18世纪末,拍摄到的照片仍然是始终面向地球的月半球,分辨率为1千米左右;同时出版了月球图。至此,人类能看到月球的轮廓,但对月球结构、月面实际隋况以及月球空间环境仍不清楚。

月球自转和绕地球运行是同步的,周期为Z732天;可见面中约1/3是阴暗色盆地。最初称它为“海”,实际上是盆地。月球赤道直径是3476千米,为地球直径的2725%;它的体积为地球的2%,质量是地球的1%(地球密度为55克/厘米3,而月球密度则是33克/厘米3)。月球轨道呈椭圆形,近地点356330千米,远地点406610千米。月球表面布满沉积的尘埃,既无空气,又无水。由于是一个真空环境,向日面和背日面温度差别极大。根据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威尔逊天文台的纪录,月球赤道点中午温度是101℃,而子夜为-1527℃。

在空间时代之前了解月球,只能依靠对电磁和粒子辐射的研究,利用望远镜观察,测量原始行星引起的太阳风,并寻找陨星落到地球上的碎块进行分析。在“阿波罗”宇宙飞船登月前,许多天文学家认为月球与地球有相同球粒陨星的组分。有的行星学者以为月球相当热。一段时间里,月球“热”和“冷”的学派争论不休,各执己见。

1893年,格罗夫·卡尔·吉伯特(1843~1918)对月球表面提出了新的解释,支持月球寒冷学派。他用美国海军观测站的067米焦距望远镜观察了月球18个夜晚,并假定平坦的浅灰色月球表面是与巨大的物体面碰撞而成的。1961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哈罗德·克莱顿·尤里(1893~1981)这样解释他看到的月一地之间的差别:“地壳岩石大概是由于经过未完全熔化过程和长期的分裂而形成的。在月球上似乎未产生后期的分化。”美国史密森天体物理观测台台长弗雷德·惠普尔断定在月球上有许多火山活动证据,最大火山口是小行星或陨星碰撞的结果。天文学家和企业家拉尔夫·鲍德温推测,大部分月面是由于强大物体碰撞、通过热和压力使岩石成形。1963年英国天文学家帕特里克·穆尔指出,月球硬壳是灼热粘稠岩浆的固化;1966年美国地质学家杰克·格林描述月球海是由玄武岩构成的,像地球上的火成岩。根据美国宇航早带回采的月岩分析,证实了美国耶基斯和麦克唐纳天文台台长杰勒德·凯珀(1905~1973)1954年作出的结论:月球是由放射性热物质构成的。

在上述有关月球起源争论中形成了三个学派:凯珀主张月球的形成是与地球一样长久;尤里假定月球是因太阳阴霾的某一个地方被捕获而形成,这是从动力学观点推测月球起源;乔治·达尔文(1854~1912)提出了第三种不同的说法。他介绍说,在聚变过程中,月球是由地球喷射出的物质中一个巨大滴分化而迅速旋转形成;那个巨大滴停留在近地球轨道上,以后,由于潮汐驱动分开成为月球。他的设想得到美国天文学家威廉·皮克林的支持。他还进一步认为太平洋盆地是巨大滴分化的遗迹。月一地分开论的一些支持者援引了月球密度(33克/厘3)低于地球平均密度(55克/厘米3),相当于地壳和地幔部分密度的情况作证据。

前苏联对月球起源所持的观点,是根据月球演化物理力学概念。该理论认为,在地球形成时小物体和重粒子聚集在地球周围,最后形成月球。关于地一月系的形成,前苏联倾向从8Jb轨道粒子开始,由一个小核心起,在质量上逐渐增大而形成月球;或者在绕地球质量中先形成几颗大卫星,每一个有月球现在质量的一半或1/3,以后受潮汐的摩擦,使之接近轨道并引起碰撞结合。

同类推荐
  • 别让它们离开我们

    别让它们离开我们

    告诉我们濒危,濒危,为什么我们要等到某些物种濒危了才去采取保护措施?动物、植物都是有生命的。也许有一天,洪水暴发,沙尘暴暴发,人类即将灭绝,那时你还能犹豫吗?也许有一天,动植物将全部死亡,那时你才想到现在不该不植树造林吗?要是植物全部灭绝时,你还能呼吸到现在的新鲜空气吗?我们都不会想过这样的生活,那么,我们就动起手来吧,一起美化我们的绿色家园,创造美好环境,保护动植物!只有这样,人类才会创造出未来的美好环境。
  • 科学的楷模(科学知识大课堂)

    科学的楷模(科学知识大课堂)

    为了普及科学知识,探索科学发展的历程,领略科学丰富多彩的趣味,弘扬科学名家的丰功伟绩,学习科学家不懈的创新精神与无私的奉献精神,培养青少年科学、爱科学的浓厚兴趣,并密切结合青少年朋友日常的生活与学习特点,我们组织编写了这套《科学知识大课堂》。作为一套普及科学知识的通俗读物,本书有别于专业的学术论著,侧重于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注重对青少年科技素质的培育、科学兴趣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塑造与科学方法的启迪,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言之有物,物有所指,指有所发。
  • 节能:从小事做起(青少年科学探索·求知·发现丛书)

    节能:从小事做起(青少年科学探索·求知·发现丛书)

    《青少年科学探索·求知·发现丛书:节能从小事做起》介绍了我们日常生产与生活中节能减排的各种小常识。生态文化为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社会打造了无限的“时空隧道”。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一把“金钥匙”,开启了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社会的“登堂入室”之门。环保与节能减排是实现经济社会从传统发展方式、生活方式向生态方式转移的重要节点,也是构建生态社会的奠基工程。由于环保与节能减排和生产、生活紧密相关,公众的环境行为取向、道德取向显得越来越重要。
  • 人类:细说人类这些事

    人类:细说人类这些事

    宇宙世界是无限的,科学探索也是无限的,我们只有不断拓展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破解更多奥秘现象,才能使之造福于我们人类,人类社会才能不断获得发展。
  • 飞碟现象未解之谜

    飞碟现象未解之谜

    有一种圆碟状的发光体,它总是不经意地出现在星空中,忽明忽暗在空中飞旋,不停变换着方位和角度。它能在空中旋转,长时间停留,还能发出各种绚丽的光芒——这个在世界各地都曾发现的神秘的物体,引起人们太多的讨论和猜想,成为人类探索宇宙的最大谜题之一。很多人都认为它是外星人到达地球的飞行器,也有人认为它是一种气象或者天文现象,但是至今,也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因为它的外形通常是圆盘,而且闪着光飞翔在宇宙中,人们因而称之为“飞碟”;同时因为它来历不明,又被称为“不明飞行物”(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 ),英文简称“UFO”。
热门推荐
  • 20世纪中华学人与读书

    20世纪中华学人与读书

    当今社会,读书已成为人们的终生功课。在适当的年龄,须以适当的书籍陶治情操,指导人生;选择适当的图书,以适当的方法去阅读品味,方能获得智慧,提高能力。本书汇集了20世纪近百位名人的读书经验,他们之中有:指点江山的政治领袖;名震寰宇的科学巨匠;著作等身的学术泰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探寻大师的成才之路;你将获得无限启迪……
  • 掌家

    掌家

    阮云瑾到死的时候才知道,她的一生,是个可悲的笑话。阮府是吃人的魔窟,害了母亲含冤而死,兄长早夭。她的意中人,是粘了砒霜的蜜糖,累得她嫁给了当朝最是无能的王爷。重活一世,她要护母亲和兄长平安,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喂,王爷,你离我远点啊!我不想再嫁给你啊!!(作者君素来胡编乱造,脑洞异常,考证党慎入。)
  • 斗罗之我的哥哥超漂亮

    斗罗之我的哥哥超漂亮

    唐三,封号千手斗罗,后期更是成神的存在,牛不?但是他见了我也要叫一声哥。为啥?因为我就是他亲哥!(此书乃作者练手所用,因此更新时间不定、更新章节不定、更新内容不定,全凭作者心情,不服你咬我啊!)
  • 前妻,我错了

    前妻,我错了

    当初无情的离开她,逼她离婚,让她成了无人不知的弃妇!为什么现在还要染指她?他是将她当成无聊时消遣的玩具吗?为什么想了很多办法去躲开他,却还是被她的前夫抓到?居然还夜探她家。好啊!既然这样,那就好好的招待他......。让他知道什么叫‘悔不该当初’
  • 四月一日过江赴荆州

    四月一日过江赴荆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福运小厨娘

    福运小厨娘

    穿越成了个荒野胖村姑,不但体型如猪蠢笨如它,还被人冤枉偷汉子抓了现行。一脸懵逼的罗锦表示,她不能白担了这名声,必须的将便宜占足了才行。然后嘛,你们懂的哈~ 减肥成功的某女干了坏事满意的偷笑,打算顺便再拐个夫君回去做长工。俊俏的猎户看了看眼前一天比一天漂亮的女子,不动声色勾唇笑,到底是谁拐谁,此刻下定论,为时过早。(此文已完结)
  • 凶煞地:古玩经营者

    凶煞地:古玩经营者

    故事里的主角刘景龙一直靠倒腾古玩为生,经营着爷爷的店铺,虽然近几年市场比较萧条,但也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刘景龙自幼跟着爷爷长大,母亲因体寒生下他不久后就去世了,父亲将他拉扯到5岁时,和几个人参与一次盗斗,之后就再也没回来过。可就在某一天,刘景龙一次意外事件中遇见了石子,从石子口中得知原来他的父亲和自己一样,都是在一次盗斗中失去消息,而且两人的父亲都是当年同一支盗斗队伍,所以石子打算把当年那些队伍里的后代召集起来,组成一支队伍,去搜寻父亲当年的下落。
  • 芍药醉

    芍药醉

    从遍野芍药,到断壁残垣;从倾世笑颜,到心灰意冷,也不过是情起到缘灭的距离……“阿紫姐姐,我好喜欢他啊,像芍药花那样热烈的喜欢。”“阿紫姐姐,我愿意和他面对一切,哪怕明天就是末日。”“约婉,我会一直保护你的。”“阿紫姐姐,他怎么可以骗我呢……”“阿紫姐姐,你快走!好好活着!”“约婉,本该是我替你去死的,怎么却是我活下来了呢,那么,我就为你讨回他欠你的一切。”“从约婉走的那天开始,我便讨厌极了芍药。”“约婉,我听你的话,现在在好好活着了,你,看见了吗?”那种不远万里的缘分,像极了菩提树开的花,满枝温柔。转身处,好像看见了那个笑靥如花在芍药花中穿梭的女子,一切如初,时光静好。
  • 成功人生必知的68个管理技巧(上)

    成功人生必知的68个管理技巧(上)

    管理学者认为,处理好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是管理才的首要问题。管理者的第二个目的管理所有动态性的关系。管理者是所有势力的中心,这些势力都有他们的工作安排,所有势力都要求管理者用能促进目标的方式管理。施行有效的危机管理可以成功地防御危机的发生,现代公司应具备良好的危机管理意识,唯有如此,才能及时遏止危机,最终走向成功。本书让读者感受到全球顶尖的商业智慧和决策理念,从而能够明白管理技巧的真谛。
  • 大树

    大树

    这一年的天气有些不讲道理。夏天的酷热刚过,气温便迅速下降,每日里西北风凌厉。到了9月,秋老虎该出来咬人了,却又无缘由地下了几场不大不小的冰雹。冰雹过后,燥热一阵,便是漫无边际的雨季。谁也不知道,那棵树是什么时候冒出来的。在漫长的雨季中,这棵原本不起眼的树突然开始疯长。它的成长速度超出了所有人的经验,就如同一把巨大的折叠伞,收敛在角落里,突然用力一撑,就遮天蔽日了。这棵大树惊动了许多人,连市里的农林专家也来看过。看了以后,他们得出结论,说这是舶来品,就如同公路边四处绽放的粗糙一枝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