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49900000004

第4章 导弹百科(3)

平时“长剑”装在发射车架上,发射车转塔上装有一种高效能的多普勒搜索雷达。当雷达侦察到目标时,敌我识别器就随即向空中目标发出一连串的询问信号,如果没有得到应有的回答,导弹车就会发出一种特殊的音响,召唤操纵手进入战斗状态。这时光学跟踪器和导弹发射架已经开始随着雷达搜索波自动向目标瞄准了。导弹操纵手只要将目标套进光学瞄准器中心,空中目标一进入导弹攻击范围,发射车上的电子计算机立即就能算出距离,并亮起信号灯通知操纵手,操纵手随即按下按钮,一枚“长剑”便随之呼啸升空了。这时,电视摄像管理中心马上跟踪“长剑”,一发现偏离航向就马上发出修正飞行误差的信号,通过计算机变成无线电密码指令,传给导弹,直到“目”送“长剑”把目标击毁为止。

在能见度很差的情况下,“长剑”发射时就改用雷达跟踪器来跟踪。雷达跟踪器能自动跟踪和锁住目标,指挥导弹把目标击毁。

在现代战争中,作战飞机常采用超低空飞行以突破敌方防空网,然后迅速爬高,攻击目标后又以超低空飞行撤离战场。第三次中东战争时,以色列的战斗轰炸机作贴地超低空飞行,在实施电子干扰的情况下飞临机场上空,迅雷不及掩耳地摧毁了埃及25个飞机场和450架飞机,使得埃及空军几乎全军覆灭。

为此,各国除了发展中高空地对空导弹外,都很重视发展像英国“长剑”一类的低空防空导弹。要求它的自动化程度高,反应快,制导系统抗干扰能力强。并能装在装甲车上,能越野行进,能迅速转移,并以一身“钢盔铁甲”,在敌机的炮火袭击中有较强的“生存能力”。

“响尾蛇”地对空导弹,法国和西德联合研制的“罗兰特”导弹,前苏联的SAM—8、SAM—9等,就属于这类装甲车载低空防空导弹。

小“飞鱼”击沉大军舰

翻开世界地图,可以看到在大西洋南端有一个称作“马尔维纳斯”的群岛。1982年4~5月间,靠近该群岛的阿根廷和远隔万里的英国在这人烟稀少的海岛附近打了一场激烈的海战。

在这次举世瞩目的战斗中,一枚小“飞鱼”导弹竟把英国现代化的大军舰“谢菲尔德号”击沉了,一时间成为轰动世界各国的重要新闻。

这场海战是由马尔维纳斯群岛的归属权引起的。阿根廷政府认为这些岛屿是它的领土,派兵将英国驻军驱逐出岛;英国政府把这些岛屿叫“福克兰群岛”,认为是它的领土,赶紧派了近四十艘军舰组成的“特混舰队”,万里迢迢地赶来,想以武力争个高低。

战斗一开始,英国潜艇用鱼雷将阿根廷的一艘军舰击沉,更加激起阿根廷人的愤怒。就在英军欣喜若狂地庆祝胜利的时候,阿根廷的三架“超级军旗”式战斗轰炸机,携带着专门打军舰的“飞鱼”式空对舰导弹,从基地起飞了。

到达预定位置后,飞在前面的一架飞机,突然向上飞,将侦察到的英舰位置用无线电通话机告诉给后面的两架飞机。与此同时,英舰上的雷达屏上也出现了几个亮点,但茫茫大海上很难辨认出这亮点究竟是什么目标。就在英舰还摸不清头脑的时候,阿根廷飞机向英舰发射了两枚“飞鱼”式导弹。

灵巧的“飞鱼”导弹像离弦的箭,以每小时1000公里的高速向前飞去。为了躲避英国舰队的雷达,它几乎是贴着海面飘飞,离水面仅2米高。

当导弹快接近英舰时,装在导弹上的雷达便开始搜索目标,并按照英舰反射回来的无线电波跟踪追击。英国军舰的舰长突然发现导弹飞来,惊慌失措地大喊:“隐蔽!”就在这一刹那,一枚“飞鱼”导弹在英舰吃水线上部15米处斜开了一个大洞,钻了进去。而另一枚导弹碰上对方施放的用铝箔制作的能干扰无线电波的铝箔云,未能击中目标。

钻进舰内的导弹,像一条飞鱼似地在军舰里面横冲直撞。它先穿过正在做午饭的厨房,又冲击舰上的控制室,最后在机舰上面猛烈地爆炸了。倾刻间,浓烟滚滚,整个军舰变成一片火海。虽经水兵们全力扑救,这艘遭受严重毁坏的现代化大军舰还是沉入了海底。

“飞鱼”式导弹是法国在70年代初期制成的一种空对舰导弹,现在它已成为对舰艇作战的重要武器之一。

这类空对舰导弹之所以敢和大军舰较量,而且在实战中打出了威风,主要是因为它们具有克敌制胜的许多特点:一是突破防御的能力强。它们的飞行高度一般都比较低,最高处也超不过50米。接近目标时,它们的飞行高度仅约5米。这样,敌舰上的雷达难以发现。即使发现,也很难进行反击。二是它们的制导装置先进,打得准。这类导弹的制导方式较多,有的用雷达制导,例如“飞鱼”式导弹就是采用这种制导方式。有的导弹采用红外线制导,还有的采用电视制导和激光制导等等。这些制导方式的抗干扰能力较强,所以导弹击中目标的准确性就高。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例如阿根廷飞机发射的两枚“飞鱼”式导弹,就有一枚因受电子干扰而未能击中目标。三是装载和发射操作方便,反应快。“飞鱼”式导弹从雷达发现目标到发射导弹,前后仅需一分钟左右,从而能很快捕捉目标,将目标击毁。

“飞鱼”式导弹一举击沉大军舰之后,不少国家纷纷向法国提出定购这种导弹的要求,霎时间它身价倍增,由每枚二十万美元猛涨到一百多万美元。即使这样,人们认为还是合算的,因为一艘军舰的价格比它可就大多了。

“飞鱼”式导弹并不大,身长约4米多,体重约600公斤,射程为50~70公里。它除了从飞机上发射外,还可以从舰上、陆地上以及潜艇上发射,但都是用来攻击军舰的。

攻击雷达的反辐射导弹

反辐射导弹又称反雷达导弹,它是利用敌方雷达辐射的电磁信号发现、跟踪以至最后摧毁雷达的导弹。在电子对抗中,反辐射导弹是对雷达威胁最大的一种武器。它能摧毁雷达和杀伤雷达操作人员,有效地抑制雷达设施的战斗使用,影响其对空情的掌握和对防空火力的有效控制。它可攻击的目标雷达包括远程警戒雷达、地空导弹的制导雷达、高炮的炮瞄雷达和歼击机的引导雷达等。

常用的反辐射导弹属于战术空地导弹,但新的空对空型将出现,战略型也已登场。大多数反辐射导弹采用被动雷达寻的。近来,新型、先进的复合制导体制也相继出现。

世界军事强国都十分重视反辐射导弹的发展。在此领域,美国和俄罗斯领先一步,英国和法国稍逊,德国和以色列正在研制反辐射导弹。

反辐射导弹之所以得到迅猛发展,是因为它在电子对抗和突防袭击中具有许多优点。

反辐射导弹是目前电子对抗中最重要的硬杀伤手段。电子干扰等电子战软杀伤手段只能使敌雷达系统暂时失去工作能力,干扰过后,雷达仍能正常工作。而反辐射导弹能摧毁雷达设备,使雷达难以在较短时间内修复,甚至不能修复再使用。反辐射导弹与电视制导、激光制导和红外成像制导空地导弹和炸弹相比,杀伤力更大,命中精度更高,堪称地面雷达的头号杀手。

作用距离远,隐蔽性好。导弹采用被动雷达导引头接收目标雷达的信号,因此,信号强,作用距离远,可在敌发现之前或在敌防空火力范围之外实施攻击。由于导弹在飞行过程中不辐射电磁波,本身的雷达反射面又小,因此,隐蔽性好,不易被敌方发现和拦截。

独立作战能力强。导弹发射后,不需要发射平台的配合,能自动寻找和攻击目标雷达。因此,当反辐射导弹压制地面防空系统时,发射平台就能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攻击目标上。

新一代反辐射导弹采用无源宽频带高灵敏度导引头。一个导引头就能覆盖大多数现役雷达的频率。导引头灵敏度高,不仅能截获目标雷达天线主瓣,也能截获副瓣和背瓣,对各种体制雷达信号分选、处理能力强,能从密集的战场环境中鉴别差异很小的雷达信号特征。

采用了复合制导技术。反辐射导弹除了装有被动雷达寻的装置以外,还装有惯导装置,并与机载无源定位系统相结合,其定位、制导精度高,圆概率误差在10米左右,甚至更小,而且具有抗雷达关机和抗干扰能力。有些导弹还具有巡航能力,一旦雷达关机,它们可由跟踪状态转为搜索状态,去截获新的目标,其作战使用更加灵活。

适应性强。可配置在多种作战飞机上,全天候使用,导弹与载机的对接简便。

60年代以来的多次战争,特别是海湾战争表明,大量使用精确制导武器是现代战争的特点之一。反辐射导弹作为精确制导武器庞大家族中的一员,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和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身手非凡的反卫星导弹

1985年9月13日,美国的F—15战斗机在11582米的高空,在距目标卫星8000多千米的地方,发射了一枚反卫星导弹,成功地击毁了一颗废弃6年的美国卫星。这是一次奇迹般的胜利,标志着美国的反卫星武器开始走上实战应用阶段。

反卫星导弹基本上是利用现成的导弹技术制造而成的一种小型导弹。导弹总重12吨,长54米,直径05米。导弹由3级组成,第一、二级为助推火箭,第三级为攻击卫星的战斗部——小型拦截弹。

小型反卫星导弹装在战斗机的腹部,根据地面发出的指令,在15000~21000米高空发射。发射后,导弹引导装置引导导弹到达预定空城;弹上红外探测器开始搜索目标,一旦搜索到目标,即自动跟踪;当达到最大速度时,拦截弹与助推器分离,靠小发动机继续飞行,直到以每秒8~12千米的高速度与目标相撞,击毁目标。

与前苏联的反卫星卫星相比,由飞机发射的反卫星导弹,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机动灵活、命中精度高等优点。但其拦截高度在500千米以下,低于前苏联的反卫星卫星(拦截高度可达2000千米)。

这是美国用反卫星导弹进行的首次实弹试验。

由于前苏联的截击卫星导弹接近了实战部署阶段,必然促使美国也加速了反卫星武器的研制工作。

从1984年起,美国加紧反卫星武器的试验。如1984年1月21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爱德华兹空军基地,一架携带有反卫星导弹的F—15战斗机起飞。当飞机飞到范登堡空军基地附近的导弹试验场上空后,飞机将反卫星导弹发射到太空。这是美国从空中发卫星武器的第一次试验。

这枚反卫星导弹长约51米,直径约03米,由两级固体火箭组成,头部装有五六十个小火箭,射程约1400公里。

这种反卫星武器有什么独特之处呢?它从空中机动发射。F—15战斗机可以把反卫星导弹带到25000米的高空,选取有利时机或位置发射导弹,在有激光陀螺的惯性制导系统的控制下,导弹按照预先设计的线路飞向目标。这种导弹上装有探测敌方卫星的长波红外遥感器和8个瞄准望远镜,一旦发现敌方卫星,便自动进行跟踪,导弹的制导和自动搜寻的系统保证准确无误地击中目标卫星,将其摧毁。因此,这种导弹比从地面基地发射的反卫星武器更接近于太空轨道上的敌方卫星,并且具有较大的机动性。

反卫星武器的研制,美国早在60年代就着手进行,由于经济危机及其他原因,被迫停了下来,但就反卫星武器的各个分系统,如跟踪、识别、接近、摧毁等所需的技术来说仍然在继续研究。

从1972年起,美国加速了反卫星武器的研制,并在监视、攻击和摧毁敌方目标等方面作了试验。1977年1月,政府下令实行一项发展和部署美国反卫星武器系统的计划。同年9月美空军同达拉斯的沃特公司签订了金额5870万美元的合同来制造摧毁敌人卫星的武器,原定1979年之后搞出反卫星武器系统。

五角大楼在反卫星武器方面进行全面努力。这种努力不仅是寻求摧毁敌人卫星的武器,它还包括防止本国卫星的地面站遭受攻击的计划,也包括改进跟踪敌方卫星和确定这些卫星使命的各种设施的计划。

由于美国电子计算机技术先进,截击卫星接近目标时不是采用操作,而是采用碰撞的方法击毁敌方目标,这一颗截击卫星可以有效地打掉对方目标。

拖着尾巴的反坦克导弹

反坦克导弹是同敌人坦克进行战斗的最理想的武器。正因为如此,所以在许多国家的军队里都大规模地进行生产,并成千上万枚地制造这种武器。

反坦克导弹的主要优点是,对机动与固定目标的命中精度高、破甲能力强、飞行距离远,可以远离阵地发射。根据时间不同,反坦克导弹可分为三代:

第一代反坦克导弹,是指60年代之前服役的导弹。其代表型号有:法国的SS—10、SS—11、SS—12,前联邦德国的“眼镜蛇”,日本的“马特”,英国的“摆火”,前苏联的AT—1、AT—2、AT—3。

从这一代导弹的发展来看,法国居领先地位,它研制的SS—12导弹(1962年装备)的各项指标在当时都属最好水平,该型导弹射程500~6000米,导弹飞行速度190米/秒,弹径210毫米,弹长1870毫米,翼展650毫米,弹重75千克。第一代反坦克导弹的研制成功,对坦克形成了较大威胁,也为后来的二三代导弹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第一代导弹大都采用手控有线制导,反坦克导弹射手易遭对方攻击,导弹飞行速度较低,机动能力也较差。

第二代反坦克导弹,是70年代初至70年代末服役的导弹,其代表型号有:前苏联的AT—4、AT—5、AT—6,美国的“陶”、“龙”,法国的“哈喷”、“阿克拉”,前联邦德国的“毒蛇”,法德联合研制的“米兰”、“霍特”及日本的KAM—9等。

第二代导弹中,各项指标最好的上“陶”式导弹,其次是“霍特”、“米兰”和“龙”式反坦克导弹。“陶”式导弹射程650~3750米,飞行速度为350米/秒,弹径152毫,弹长1178毫米,翼长340毫米。第二代导弹的突出特点是采用了管式发射,光学跟踪、红外半自动有线制导,飞行速度提高了1倍,可以车载和机载,命中概率已达80~90%,破甲厚度也有所提高。

第三代反坦克导弹,是指80年代初以后服役的导弹和正处于研制阶段的导弹。这一代反坦克导弹性能明显提高。其代表型号有:美国的“陶2”、“陶3”、“狱火”、“坦克破坏者”、“斑塔姆”、“毕尔”RBS—56反坦克导弹以及先进的AAWS-M中型反坦克武器系统等。这一代反坦克导弹的特点是提高了机动能力,增大了射程,提高了飞行速度、命中精度和破甲厚度。

除反坦克导弹外,其他反坦克制导武器也有很大发展。如美国研制的“小牛”导弹,射程达40千米,采用红外制导;用地地战术导弹或飞机发射的“挫败进攻者”敏感反坦克子母弹能携14~24个子弹头,射程150~200千米。

同类推荐
  • 百慕大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百慕大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本书是《世界未解之谜精编》系列之一,该系列精心收集了众多千奇百怪、扑朔迷离的世界未解之谜,内容涉及宇宙、生物、地理、飞碟、人体、恐龙、宝藏、百慕大、历史、金字塔、文化等多个领域,书中令人耳目一新和不可思议的未解之谜,给予了人类新的思索。人类究竟创造了多少奇迹,又留下了多少谜团,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我们深信,通过不断的努力,未知一定会变为已知。让无数探寻声化做利刃,刺破一桩桩人类千年未解之谜。
  • 关注明天的阳光(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关注明天的阳光(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这本《关注明天的阳光》由刘芳主编:现在,人类生活的两个世界——所继承的生物圈和所创造的技术圈——业已失去了平衡,正处于潜在的深刻矛盾中。而人类正好生活在这种矛盾中间,这就是我们所面临的危机。这场危机,较之人类任何时期所遇到的都更具有全球性、突然性、不可避免性和困惑不可知性。人类不禁会问,明天是否依然能够享受给人类带来累累果实的阳光、空气和水?明天是否依然能够在地球的臂弯里生存、生活?
  • 聆听自然的歌唱(我的动物朋友)

    聆听自然的歌唱(我的动物朋友)

    本书阐述了动植物在环保中的作用,环境污染会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危害等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科普知识。正是伴随人类对环境问题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保护事业才得以不断深入和发展。相信这本书的出版将对增进公众环境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环境意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低碳环保优秀人物故事

    低碳环保优秀人物故事

    “环保”是旨在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及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及保护。放眼世界,“环保”已是一个备受热议的话题;环境问题,已是不争的事实,是21世纪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环境问题解决得好坏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这不仅是政府的基本责任与义务,同时也是生活在地球村的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职责所在。
  • 走进微生物(生命百科)

    走进微生物(生命百科)

    缉拿传染病的元凶抗菌良药青霉素的发明走进微生物生物分界林耐研究分类系统时,将生物分成了两界:植物界和动物界。但当显微镜应用于生物学后,人们发现了更多新的生物,细胞间的一些微小差异也被一一识别。这样,两界系统也就不再适用。
热门推荐
  • 鹅湖集

    鹅湖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印法参同

    印法参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Urban Sketches

    Urban Sketch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公关办事要有“心机”

    公关办事要有“心机”

    本书的目的是教人应付人生最难办的事,让关键的那些事情都办成功。同时本书引用了大量成功人士的实例,帮助读者了解他们在关键时刻是如何把事情办得圆满融通。书中所选用的事例都是人们熟知的或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具有现实的借鉴性和可操作性。如果读者朋友能够认真通读全书,一定能找到公关办事时的最佳心态和解决方法,在事业上找到自己的成功之地,也希望本书能为千千万万个读者朋友们解决公关办事中遇到的困扰和难题。
  • 王爷,夺个皇位给你坐

    王爷,夺个皇位给你坐

    姚玉被鸳鸯佩带到了古代,没有谈情说爱过得她,一来就变成了新娘子,糊里糊涂的嫁进了王府,而娶她的王府三公子,却是个爹不亲娘不爱的人,两个命运相似的人,要如何面对王府中的争斗,如何面对重重难关!
  • 嫡女锋芒之医品毒妃

    嫡女锋芒之医品毒妃

    她本是世家嫡女,一朝名节受损,嫁于那美好如仙愿意护她一生的男子。倾尽所有助他江山初定,中山狼揭开伪善的真面目,生啖外祖一门血肉!而她,更落得挫骨扬灰,魂飞魄散,永不超生的下场!重生归来,她以命起誓,要让那些害她之人万劫不复,血债血偿!明明要自立自强,可是偏偏救下了一只赶不走的忠犬面具男。初遇山林,他冷冽如冬:“你我做个交易如何?”假面相逢,他无赖耍混:“小依儿,你救我一命,人家无以为报,唯有身偿!”冲喜相嫁,尼玛,谁能告诉她,为何这位翊王殿下与她的忠犬男如此相像?某男媚眼如丝:“娘子想知道真相,不妨亲自验一验可好?”次奥,翊王殿下,你的节操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银扣之谜

    银扣之谜

    1887年夏末,好友福尔摩斯的身体状况让我越来越揪心。他时刻处于深思状态,无休止地消耗体内的能量,身体就像绷紧的弦,几乎没有放松过,很难恢复。尽管他生就强壮的筋骨,依然是每况愈下,年初的时候,他就曾经不堪重负而病倒。要想得到恢复,最好的办法是离开贝克尔街,远离那些上门求助者,有一天,我正在阅读时下流行的波斯维尔作品——《约翰逊传记》,一段描述约翰逊博士游历苏格兰高地赫布里底群岛的游记,展现出的那种抬头一望,广阔天空的情景,还有那些原始而又荒芜的感觉让我着迷。于是我极力怂恿福尔摩斯仿效18世纪的文人骚客,醉乎于山水之间。福尔摩斯淡淡地回答,要游历的话也要去旱地。
  • 七世王绝

    七世王绝

    不知是阴差阳错还是命中注定,失去一切记忆的熙若冥,身体偏偏里多了一个男孩,每天不得不参与争抢身体主权的战争。然而强行居住在其他人身体里的人,绝不是等闲之辈——至少,不会是普通的人类。“修,一定要用你潜伏在冥身体里的空间能力,保护好冥的火......千万不要被人发现你的存在。”——修:“为什么我和熙若老是被关在这个地方被测试?”修躺在测试机上一脸不悦,“就是因为,学院怀疑我是其他的种族?”“不是怀疑,你一定是啊!”“所以,我们很警惕你也是应该呀!毕竟人类是不可能做出共享身体这个行为的。”——与此同时,修和冥所在的时代,种族矛盾却异常尖锐。——“地下生活很艰难呢。水、食物都需要靠上面的地面人类提供,过着计划分配辛苦的生活,”“我们来到人类的领地,帮助人类生活与学习,来获取更多地上资源。”修:“还真是,chiluo裸地被人类奴役呢。”——第七位魔君的死亡,人类和魔族的战争暂时停歇,无影的硝烟却在两族之间持续打响。为了找到种族问题的关键,找寻失去的记忆,寻找修的身份,熙若和修踏上了在迦斯学院变强的征途。一切,会如他们预想的那么顺利吗.......
  • 谁绑架了中国父母

    谁绑架了中国父母

    一个曾经的高中语文老师对当今社会问题尤其是教育热点问题的一以贯之的冷静思考,一个全职爸爸十年陪读的心路历程,一个“特派记者”卧底教育的特别社会调查,一个五音不全的男人培养陪伴音乐才女的感悟和感动。作者以散文的笔调和生活的语言,借一个个平实的故事,娓娓道来中国教育的沉重社会现实,并为诸位父母开出了解决诸问题的良方。有理念,有做法,有见证。可读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强。全书核心理念是:爱容易,爱到很难;随意的选择,就是故意的加害;大人在爱的名义下,爱孩子,爱死了孩子;小孩无错,大人要打。以“谁绑架了中国父母”为题,把父母置身于被同情被解救的境地,易于引起共鸣。
  • 南华真经循本

    南华真经循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