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62800000011

第11章 大卫·李嘉图: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

大卫·李嘉图(1772—1823年)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杰出代表和完成者。1772年出身于英国伦敦一个犹太族资产阶级家庭,其父是一位富有的证券交易所经纪人。他14岁就结束了正规教育,跟随父亲从事证券交易活动。20岁时他和异教徒女子普利丝娜恋爱,遭到父亲坚决反对。1793年迫于婚姻和宗教问题,与家庭脱离关系,并开始独立从事证券交易业务。1797年年仅25岁的他拥有3000万法郎的财产,成为当时的巨富。随后,为了弥补早年教育的不足,他开始把主要精力转向学术研习,如数学、物理、化学、矿物学和地理学等。1799年,他读了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对经济学产生了兴趣。1823年9月12日病逝,终年51岁。

李嘉图研究经济是从论述货币开始的。1809年他首次在英国匿名发表《论黄金的价格》一文,奠定了自己货币理论的基础。在英国所谓“金价论战”时期(1808—1811),李嘉图写了不少关于货币问题的文章、小册子和札记。在这些论著中,他把英国自1797年停止银行券兑现以来出现金价上涨和物价上涨以及英币汇价下跌的现象,归因于银行发行过多造成银行券贬值,主张恢复银行券兑现,以稳定国家的币制。李嘉图的理论观点带有强烈的党派色彩,代表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与要求。因此,他博得了著名货币理论家的声誉,被邀请参加了议会的金价委员会的工作。1811年他发表了《答博赞克先生关于金价委员会报告的实际感观》。此后,其经济注意力转向“谷物法”的论战。1815年,他发表了《论谷物价格的低廉对资本利润的影响》一文,1816年发表了《关于一种经济而稳定的通货的建议》。1817年李嘉图出版了其名著《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这部著作出版后,人们把李嘉图看成是政治经济学的权威,以他为核心,聚集了一些经济学家,他们创立政治经济学会,逐渐形成了所谓的李嘉图学派。

1819年李嘉图被选为英国下议院议员,他虽然没有参加政党,但却是托利党(保守党)政府反对派中代表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最激进的集团中的一员。1822年,他又发表了《论对农业的保护》,指出地主阶级利益与工业资产阶级和全社会利益的矛盾,主张废除谷物法,鼓吹议会改革,提倡自由贸易,反对宗教专制。除去上述著作之外,李嘉图一生中还写了大量有关经济问题的通信。马克思对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方面的贡献评价很高,认为李嘉图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在李嘉图那里,政治经济学无情地做出了自己的最后结论并以此结束”。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于1817年出版后轰动一时,被誉为继斯密《国富论》之后的经济学巨著。这是李嘉图的成名代表作,其重要性与影响性与斯密的《国富论》并列。但其结构比较松散,只是前两章给人以高度的理论享受。《税赋原理》共32章,前6章,特别是前3章阐述李嘉图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李嘉图接受边沁的功利主义,维护工业资产阶级利益,反对国家干预,主张自由竞争和自由放任,认为这是一个国家的资本按最有利于社会的方式来进行分配的重要条件。

李嘉图在《税赋原理》中,始终一贯的使用抽象法。从劳动价值的原理出发,考察其他的经济范畴,建立起前后一贯的完整体系。但他把资本主义关系看做是永恒的,仅把历史发展归结为生产力的发展,难以看到经济范畴由于生产关系变化而引起的变形和复杂化,往往跳过一些必要的中间环节,直接去论证各种经济范畴的一致性,使其理论存在一些矛盾。

李嘉图肯定斯密对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区分,并认识到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批评斯密树立了两个价值标准尺度,批评斯密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观点,但他也不能区分劳动和劳动力,不了解劳动的二重性。李嘉图把商品分为二类(有稀少性决定和由人类劳动决定的),指出不同性质劳动在决定价值上的定义,把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归为最差条件下的劳动,初步区分了价值和交换价值。

分配论是李嘉图经济学的核心,他在《赋税原理》的序言中曾说,说明社会产品如何分配为地租、利润和工资,是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从工资学出发,把工资同雇佣工人收入相联系,研究了工资数量的基础和工资变动的规律:劳动的自然价格(工资的自然基础)、劳动的市场价格(工资变动规律)、工资下降的趋势。李嘉图把利润看做剩余价值的惟一的基本形式,只与工资相对应分析利润,实际上是以利润变化名义分析剩余价值。把商品全部价值分为工资、利润两部分,断定利润变化取决于工资的变化,变化方向相反,并指出劳动生产率是利润变动的最终原因。工资和利润相反变化的分析,实际上揭示了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与对立。李嘉图忽略了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并没有对剩余价值本身进行分析。李嘉图认真地研究了地租的起源,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区分了真正的地租与名义地租,认为真正的地租是为使用土地的原有的和不可摧毁的生产力而付给地主的那一部分土地的产品,他指出地租的存在,是由于土地的有限性和土地在肥沃程度及位置上的差别性。李嘉图地租理论以两个规律为基础:从优到劣的土地耕种顺序和土地收益递减。李嘉图地租理论也存在一定缺陷,如:把资本主义地租看做一般地租,没有认识到资本主义地租的历史特点,把土地肥沃程度和位置不同,说成是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而土地经营垄断才是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等。李嘉图的地租理论的内容和历史意义——对地租及利润的分析揭示了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与对立,成为反对“谷物法”的理论武器。

李嘉图发展了斯密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学说。从劳动价值论出发,分析并论证了自由贸易对提高利润率的作用。比较成本学说:在自由贸易下,各国生产条件最好的产品,这种产品的成本不一定比别国的成本绝对地低,只要在本国各种产品中和与其他国产品比较相对低就可以进行交换,双方都可以获得较多的利益。他还给出了比较成本学说图示。比较成本学说在一定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同时也反映了英国对外扩张的需要。

除以上理论外,李嘉图对货币、资本积累、赋税等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同类推荐
  • 五代花间录(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五代花间录(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韩晓婵、兰泊宁编著的这本《五代花间录(五代分册)》攫取五代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以文化的视角、历史的视野、细腻的笔触、生动的叙述,把人物和事件放在广阔历史背景上,使读者不但能享受到阅读快感,更可以通过阅读,进一步了解、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本书兼顾故事性、可看性与励志性。
  • 鞋道:汪海思维 行为探究

    鞋道:汪海思维 行为探究

    作者在满怀激情地赞美汪海以及双星集团所创造的业绩的同时,也没有避开使他们引起争议的一些问题,比如:借用佛教文化的某些说法来加强企业管理,请观音菩萨的佛像为双星信团值班站岗,以及在《鞋道》的最后一章“双星走好”进而提出的供汪海思考的若干忠告,等等,都写得妙趣横生,而又颇有深度。
  • 世界历代名人情感揭秘

    世界历代名人情感揭秘

    《世界历代名人情感揭秘》对世界历代一百余位各类名人,包括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君王、领导人。影视歌舞明星……隐秘、经典、曲折、具有代表性的情感历程与影响进行了真实、准确、生动、细致的披露、展示和解读。《世界历代名人情感揭秘》重在揭秘,对这些世界历史上的名人,对于他们在情感等方面的精彩故事,有许多最新的、最近的发现、看法或消息,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认识更真实的他们,他们的期待与追逐,他们的欲望与挣扎……
  • 用爱心拥抱世界的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

    用爱心拥抱世界的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

    本书是人物传记故事,生动地记述了美国女作家、演讲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海伦·凯勒坎坷的一生。海伦出生后19个月就丧失了视力和听力。然而,在80多年无光、无声的孤独岁月中,她却靠着一颗不屈不挠的心,以惊人的毅力去面对困难,终于用自己的努力,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她毕业于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投身各种社会活动,经常四处演讲,奔走于世界各地,致力于残疾人事业。她还克服千难万苦,出版了我的一生中流等14部著作,为残疾人找到了一条通往光明的道路,为人们留下了千古传颂的生命之歌。
  • 安琪拉的灰烬

    安琪拉的灰烬

    美国作家弗兰克·迈考特的自传体小说。作者生动再现了自己在位于爱尔兰利默里克的贫民窟中度过的童年和青少年时光,记叙了迈考特一家人的艰难岁月——父亲是个酒鬼,没有正式工作,让全家只能靠救济金过活,并在弗兰克十岁时抛弃了他们;母亲竭尽所能地养育几个幼小的孩子,甚至不得不去乞讨;弟妹们一个个出生,在饥饿与死亡的阴影中挣扎,最后七个孩子中只有四个活了下来。在苦难面前,小弗兰克没有放弃心中的希望,他努力生活,最终攒够了去美国寻梦的路费,踏上了新的征程。
热门推荐
  • 穿越之醉红颜

    穿越之醉红颜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历史的车轮始终是不会因为一个意外而有所改变两个不同时空的人,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恋,一曲流传千古的爱情悲歌
  • 幸福一生的理财规划

    幸福一生的理财规划

    理财就是“生财、聚财、用财”之道。理财不等同于投资,应包括开源,即不断寻求合法赚钱门道,将个人资产不断升值;也包括节流,也就是科学地消费,不让个人资产无谓地流失。理财的精髓在于用财之道,赚取钱财并妥善运用钱财。本书根据家庭理财的特点,详细阐述了人们的理财目标及侧重点。书中既有概念介绍又有提示建议,既有理论讲解又有案例分析,力求将知识性与实用性完美结合,是家庭理财必备的书籍。
  • 桂海虞衡志

    桂海虞衡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新房客

    新房客

    王栋刚打开车门,就远远地看见了那幢建筑,土红色的围墙,深蓝色的斜式屋顶,临正面的几扇窗户玻璃,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出白色的光点。虽然离得太远,看得并不太真切,不过在这片旷野中这幢建筑尤为显眼,以至于王栋第一眼就发现了它。“应该就是这里吧。”王栋把行李从车尾箱中取了出来,然后掏出钱包点算车钱。那司机瞄了一眼王栋钱包里那叠厚厚的钞票后,干咳了一声笑道:“大哥,你看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又没有过路客,回城烧空车油,这个……能不能添点?”王栋看了他一眼,又多抽了五十递给他。
  • 离婚不离家

    离婚不离家

    夫妻俩为什么会离婚?离婚后俩人之间又会发生什么?而最终怎么会走向离婚不离家的地步?两个已不再是夫妻的男女生活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他们最终走向哪里?会幸福吗?<br/><br/>跟文的读者请加群:16698382,23606237,14283680<br/><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 圣驾南巡日录

    圣驾南巡日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Children's Hospital
  • 管理者每天读点《道德经》(道德经管理日志)

    管理者每天读点《道德经》(道德经管理日志)

    《道德经》是智者的书,更是一本管理的智慧书,它向人们诉说 “道”,论辩“道”,授人以“道”。《管理者每天读点》全新解密了《道德经》中所蕴含的管理方法论,从《道德经》中挑选出200多个影响深远、富的哲理的短句,分为管理者的战术之道、管理者的合作之道、管理者的智慧之道、管理者的修身之道等内容,每小节中既有原文、译文,还有案例分析,能让读者更清楚地了解如何将老子的《道德经》应用在现代管理之中。通过体悟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精髓,继而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至高管理境界。《管理者每天读点》由杨云鹏、杨乔编写。
  • 特许连锁经营运作操典

    特许连锁经营运作操典

    《特许连锁经营运作操典》就特许连锁经营概述、特许连锁经营项目开发、特许连锁经营的购买、受许人的评价与招募、特许经营合约的拟订与订立、特许经营双方关系的处理、特许连锁经营的融资、特许连锁经营的法律问题、特许连锁总部的运作、特许连锁分店的运作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对特许连锁经营进行了全面的阐述,言简意赅。
  • 传媒管理学

    传媒管理学

    当前及未来,加强管理是中国传媒组织的首要任务。进入21世纪,中国传媒业的发展遇到了新的瓶颈,跑马圈地、粗放经营的发展模式已经没有了初期制度解放所提供的市场空间,传媒组织的运作重心必须转型。本书一是深入结合传媒组织管理实践,二是努力用专业的管理学视角进行解析,三是论述了传媒组织运作流程中的生产、销售、广告、人力资源、财务、战略等所有环节,它既是传媒管理理论的系统梳理,也是传媒综合评判;既为研究者提供认识论,也可为业界提供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