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婪或许会让我们得到一时的快乐和慰藉,但从长远来看,贪心如果一旦失控,人就会头脑发热,就会变的疯狂而不计后果。那么最终损失掉的,或许不仅仅是1000美元那般简单。辛苦打拼的财产、美满幸福的家庭、努力获得的权力与荣誉,都可能因为贪婪的失控变得烟消云散。
佛教经典《佛遗教经解》中说:“知足常乐,即是福乐安稳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居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
其实,要尝试克服贪欲,最有效方法正如其中所说——知足常乐。懂得满足,懂得珍惜现在的一切,贪念就会被弱化,让人放下执着,快乐起来。
或许有人会觉得,知足常乐只是一句空话而已。根本没有可操作性嘛!
其实,只要你可以按照下面三个方法去尝试,要做到知足常乐并不困难。
方法一:给自己的行为设下“度”。
世间凡事皆应有度,超过了某个度,事情就会发生质的变化。例如水超过了100度,就会转化为蒸汽。物质如此,心理亦然:自信超过了某种程度,就会变成狂妄自大。其实贪心本身对我们来说并无什么危害,可怕的是贪心得头脑失控,让事情超过了某种限度,从而引发不想看到的结果。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如果能够为自己的行为指定一个决不越界的“度”,便可以克服贪婪所造成的恶果。比如在股市当中,谁都希望自己能够赚个盆满钵满,然而股市的涨跌却往往并不尽如人意。有些人看到自己的股票下跌,为了降低成本,便不断补仓。倘若这支股票日后还会张扬,固然能赚得更多,可若是就此疲软下去,投得越多,只能是亏的越多。因此,在短线炒股者当中,便有了“止损”一说。所谓“止损”,就是实现为自己设定某支股票的亏损限额,例如20%,一旦股价跌到20%的止损线,毫不犹豫立刻抛出。
这样做,虽然可能导致自己割肉在低点,但是最大限度保护了即得利益。总之该赚到的钱一分没少,总比无休止地亏损下去要好。
这个“度”往往是我们在头脑清醒状态下做出的理智界限,因此它可以在我们的大脑被贪欲占据时,为自己的行为进行一个最后的规范。倘若我们觉得自己可能在利益面前变得冲动贪心,不妨参考“止损”的做法,给自己设定一个可操作范围,并且强制自己决不越界。做事有度,可是克制贪欲的好方法。
方法二:审视自己已经获得的,而不是尚未得到的。
贪念的产生,往往是因为我们觉得自己所得到的东西还不够。既然不够,就得不断设法获得。于是目光便集中在了那些自己没有的事情上,越是这样,我们就会越觉得自己很贫穷,似乎什么都没有。
然而事实上呢?倘若我们换个角度来看,问题或许就不同了。看看下面这个故事,你会领悟到一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