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7800000002

第2章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作文与家教

公元1693年(清康熙三十二年)10月25日,江苏兴化县城有个姓郑的书香人家,一个新的小生命降生了,这个新的生命,就是郑板桥。

郑板桥的父亲郑之本,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先后教授过几百名学生。郑板桥小时便显出他的天资聪颖,父亲虽然欣喜万分,但是认为玉不琢不成器,子不教难成才,所以从小就对他进行精心的启蒙教育。板桥三岁时,郑之本便教他识字;五岁时,开始教他背诵诗篇;六岁以后,悉心教他诵读四书五经;八岁时,着手教他作文联对。郑板桥的舅父汪栩(yi)文,博学多才,因不愿做官而隐居在家,他不但教板桥学诗作文,还热情支持板桥茶余饭后潜心作画。郑板桥的诗品、书品、画品和人品,皆因为良好的家庭教育而渐臻佳境。所以,郑板桥进了学校以后,在作文联对方面,一直受到老师的赞许。直到郑板桥做官后,都没有忘记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他在《新竹》一诗中深情地写道: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诗中的“龙孙”,为竹笋的别名;“凤池少”古时指宰相衙门所在地,这里指周围生长竹子的池塘。郑板桥用“新竹高于旧竹枝”以及“十丈龙孙绕凤池”,比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更用“全凭老干为扶持”,赞颂在家庭教育中甘当人梯的前辈。

良好的家庭教育,为提高受教育者的作文水平带来了得天独厚的机遇。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提高受教育者的作文水平呢?

一、督促检查,潜心引导。

督促检查,潜心引导,是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作文能力的重要环节。培养孩子的作文能力,如同扶持小树成长一样重要。如果种树人不加扶持,不及时砍去旁生的杂枝,任凭它杂乱无章地生长,那么小树是无论如何也难以长成参天大树的。同样,孩子在作文方面失去了家庭的潜心引导与督促检查,也是难以有所建树的。

所以,做家长的不要把培养孩子的作文能力一味放在学校进行。只有通过家庭教育,才能使他们的作文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司马迁小时候,家里贫穷,曾经在老家龙门(今陕西韩城)乡下放过羊。他的父亲是个很有学问的人,始终把引导儿子认真读书学习当作培养其写作能力的基本功来抓。一天晚上,司马迁的父亲从外面归来,趁饭还未做熟,便督促儿子读书。不料司马迁说:“这些书,我都在放羊的时候读过了,您考间吧!”在父亲的考问下,司马迁果然倒背如流。第二天,司马迁又去放羊,父亲偷偷地跟在后面进行检查,果然看到司马迁一面放羊,一面读书。父亲看到这般情景,欣慰地连连自语:“孺子可教!孺子可教!”司马迁成年之后,尽管身遭宫刑,还是写出了不朽的历史巨着《史记》。这部历史巨着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西晋着名文学家左思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受到父亲左雍的培养、教育,写作功力日臻成熟,他的《三都赋》完成之后,“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二、激发兴趣,悉心诱导。

兴趣是后天形成的,家长只要坚持悉心诱导,就能激发孩子喜欢作文的浓厚兴趣。比如,经常坚持给孩子讲故事,让其复述故事情节,孩子就会产生听故事、讲故事的兴趣。有了讲故事的兴趣,就等于有了口头作文的兴趣。这样一来,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想像能力等,也就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再比如,多教孩子背诵一些诗词,就能够培养其记忆力,激发其爱好文学的兴趣。总之,只要家长坚持悉心诱导,孩子爱好作文的兴趣就会在童心中萌发。郭沫若小时候,母亲常常有意识地教他读诗、背诗,终于把他带入了诗的“王国”,写诗的兴趣一发而不可收。他成为诗人之后,深有感触地说:

“我母亲事实上是我真正的蒙师。”杨朔的父亲是个小学校长,家中有许多藏书,在杨朔三岁那年,父亲开始教他识字、背诵诗文,接着又教他如何作文,杨朔便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就为他后来立志从文并成为一位着名的散文作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正面鼓励,耐心开导。

正面鼓励,耐心开导,是家庭教育中一条重要的原则。特别是对那些在生理上有这样那样缺陷的孩子,家庭成员不但不要嫌弃他,而且要伸出热情的手拉他一把,使其在心灵上得到温暖和慰藉,这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明末清初,有个叫唐汝询的人,五岁那年患了天花,经过医治抢救,性命虽然保住了,但却双目失明了。

他万分苦恼,曾一度产生寻死的念头。然而,由于哥哥耐心地给他讲了孙殡的故事,终于使他坚强地活了下来,并且立志刻苦学习。

他常常到邻居家或学校门窗外听人诵读唐诗,然后把诗歌的内容记在心中。由于他的刻苦用功,年仅20岁时便学到了渊博的知识。

他一生中作了上千首好诗,还曾为大量唐诗作过注释,成为明末清初一位着名的诗人。

四、矢志不渝,全力教导。

《管子·权修》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这段话,说明培育人才是带有根本性的长远之计,作为育人者,必须有着无私的奉献精神。提到“奉献”就不能不提到培养韩愈成才的李正真了。那是唐朝大历三年(公元768),出生未满周月的韩愈因为母亲无奶而饿得哇哇直哭。正在这时候,江苏彭城(今徐州)有位21岁的少妇李正真来到河阳(今河南孟县)韩愈家中,做了韩愈的乳母。韩愈到了三岁的时候,不幸成了孤儿。照顾韩愈的担子自然落到了哥嫂身上,而文化教育的担子却由李正真担当起来。李正真教授韩愈诵读诗文,每天记诵数千百言,使韩愈七岁时,便酷爱读书,“性本好文学”了。韩愈13岁时,已能写出像样的文章。不久战乱发生,李正真带着韩愈离开老家河阳来到宣州(今安徽宣城)避难。李正真节衣缩食,培养韩愈攻读儒家经典,告诫韩愈以写文章来奋发精神。到了19岁时,韩愈在乳母李正真的鼓励下,赴京参加进士考试,他在长安一连考了三年,年年名落孙山,只好回到宣州。李正真继续鼓励他进京赴试。韩愈没有辜负乳母的厚望,贞元八年(公元792)春天,25岁的韩愈重返长安参加进士考试,终于金榜题名,考取进士。在外任职的韩愈,并没有忘记乳母的教养之恩。每到年节,总要带领儿女前来河阳,为乳母庆贺。公元811年3月18日,李正真因病而卒,享年64岁。韩愈为乳母在河阳举行了隆重殡葬,恭服母葬之礼,并于墓前立碑,亲自为乳母写下了墓志铭,以示哀念。

晋代傅玄在《太子少傅哉(zhen)》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比喻人们的习性可因环境的影响而改变。先看“近朱者赤”: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提高受教育者的写作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A克家的每个家庭成员都喜欢诗歌,他从小就生活在一个诗的“王国”里,受到诗的熏陶。成年之后,减克家终成一代享有盛名的诗人。茅盾的父亲是个“维新派”,茅盾小时候,父亲就教他读新书;他的母亲也是一个有文学修养的人,终使茅盾在文学上结下了丰硕的果实。再看“近墨者黑”: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则影响着受教育者作文水平的提高,甚至影响着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1994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有个题为《上梁下梁》的小品,小品中的人物只有父子俩。父亲刚刚打完麻将回家,见儿子正在写作文《我的爸爸》,便让儿子念一念作文的内容。儿子念道:“我的爸爸长了两道又黑又亮的眉毛”爸爸立即纠正说:“错了,又黑又亮的不是眉毛,而是鞋油。”类似这样的家长辅导孩子进行作文,能提高孩子的作文水平吗?又有一个学生在家里阅读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准备进行扩写,看到注释中写着“李白(701-762),字太白”的字样,便拿着书本请教正在打麻将的爸爸:“这‘701-762’是什么意思?”爸爸心不在焉地说:“这是他单位的电话号码,先拨‘701’;要通后,再转‘762’,”面对心不在焉的爸爸,儿子茫然了,自言自语地说:“李白在哪个单位上班?唐朝就有了电话,怎么没听老师讲过。”在家庭教育的误区中,包办代替的现象较为严重。一所小学举办了以《我的爸爸》为题的征文比赛。有个学生将题目带回家中进行构思,可他的爸爸为了让儿子获奖,便来个越姐代厄,替儿子写了起来:“我的爸爸(实为儿子的爷爷——引者注)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游击队员,他在一次战斗中,为了英勇杀敌,不幸壮烈牺牲。

”这篇跑了题的文章,岂能获奖?还有个家长传授孩子作文的捷径,说什么“千古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儿子得之于爸爸的“真传”,果然在一次作文中抄起了报上的文章,连“(下转第三版)”也抄了进去。

值得注意的是,在提高孩子写作水平的同时,还要教育孩子如何做人。有些家长的教育方法值得反思。比如,有位语文教师在学生家长会上要求学生家长养些小动物,以便让学生进行观察,然后写成观察作文,这本来是件好事。可有个家长却在鱼缸里养了大鱼和小鱼,引导孩子观察大鱼是如何吃小鱼的,并把弱肉强食的歪理传授给孩子,使其长大以后,像螃蟹一样到处横行。1992年,在澳洲悉尼举行的一项别开生面的“世界咒骂冠军大赛”上,有个名叫卡茜·克兰玛的八岁女孩,击败其他53名参赛的成年男女,靠一张满口粗言秽语、骂人尖酸刻薄的嘴巴,夺得冠军宝座。这个“骂人小后”的骂人本领,得自于父母的“真传”。原来,她的父母常常是粗话满嘴,出口成“脏”,小卡茜自幼饱受“熏陶”,所以掌握了大量粗话、脏话也就并非奇事了。人们推测,小卡茜一旦进入学校写起文章来,不是粗话、脏话连篇才怪呢?如果让她进行口头作文,满口的脏话准会把师生羞得目瞪口呆。由此观之,为人父母者,在提高孩子写作水平的同时,千万不要忘掉了教育孩子如何做人。

同类推荐
  • 莱辛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莱辛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莱辛所写的寓言大多取材于古希腊的伊索、罗马和菲得路等人,但经过改写,赋予了新意,都同当时德国社会中的政治斗争、思想斗争以及文艺斗争息息相关,因而有着强烈的现实感。例如,在《水蛇》、《仙女的礼物》、《绵羊》、《被保护的羔羊》等篇中,通过对蛇、狼、国王、朱诺的描绘,读者自然而然会想到德国封建专制统治的暴虐、残忍、伪善和昏聩。另一些篇章如《驴和狼》、《鹅》、《驴》、《幼鹿和老鹿》、《鼠》等,对于德国市侩阶层的狂妄、愚昧、驯顺和苟且,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莱辛的寓言具有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政治意义,战斗气息和时代感十分强烈。弗朗茨?梅林在谈到莱辛的寓言时写道:这些寓言是“小型火器里喷射出的连续不断的火舌”。
  • 个性化诉求:传统办学模式的突围之路

    个性化诉求:传统办学模式的突围之路

    本专著即是在获得浙江省新世纪基础教育科研重大成果一等奖的《基于学校文化特质的个性化校园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课题成果基础上重新整合布局之后形成的书稿。
  • 中式面点制作

    中式面点制作

    中国面点工艺历史悠久,技艺精湛。2000多年前的《周礼》中就有“馐笾之实,糗饵粉糍”的记载,虽是简单的加工,但已具面点工艺雏形。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面点花色品种逐渐增加,吃法多种,丰富了餐饮市场的需求。面点具有小巧玲珑、快捷、携带方便、老少皆宜、经济实惠等特点,深受人们的欢迎,既可作为一日三餐主要膳食,又可作为茶肆、酒席佐食,有着广泛的消费群体,市场前景广阔。尤其是当代人们在注重生活质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养生保健,讲究营养,要求清淡,避免病从口入,面点在这方面亦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市场前景。
  • 新课标最佳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

    新课标最佳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

    汤姆幼年丧母,由姨妈收养。聪明顽皮的汤姆受不了姨妈和学校老师的管束,常常逃学闯祸。一天深夜,他与好朋友哈克贝利·费恩到墓地玩耍,无意中目睹了一起凶杀案的发生。因为害怕凶手发现他们知道这件事,汤姆、哈克贝利带着另一个小伙伴一起逃到一座荒岛上做起了“海盗”,家里以为他们被淹死了。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汤姆站出来指证了凶手。不久后,在一次野餐活动中,他与他心爱的蓓姬·撒切尔在一个岩洞里迷了路,面临着死亡的威胁......最终,他们走出了山洞,并告诉村里人在山洞里见到了杀人犯印江·乔,当村人在洞中找到印江·乔时,他已经死了。最后,汤姆和哈克贝利重返山洞,找到了一笔宝藏,成了这个村的英雄。
  • 高中英语作文模仿秀

    高中英语作文模仿秀

    本书集纳了若干中学生英语作文的日常习作,按文章体裁分为日记、书信、记叙文、描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几个部分,并在每篇习作后附点评,在每部分后另附相应体裁文章的写作指导,以期对中学生的英语写作提供鼓励和帮助。
热门推荐
  • 鸵鸟小姐与狐狸先生

    鸵鸟小姐与狐狸先生

    暖冬,二十五岁,一直没谈过恋爱,却有一群时而如手足时而如衣服的“狐朋狗友”。她被嗷嗷待哺的众人培养出了一身好厨艺,她的家也变成了身边朋友日常聚会、休息疗伤的革命根据地。就在她以为自己的感情生活会这样维持原状一潭死水下去时,曾经的暗恋对象邵宇哲以空降上司的身份再次闯进了她的世界里,再次面对邵宇哲,她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躲!对于暖冬而言,不论过去多少年,邵宇哲都是那个,在芸芸众生里发着光,独一无二的存在。当他一再接近她的生活,无视她的逃避步步紧逼,曾经按捺在心底的情愫再次沸腾,而当初他的默拒和不辞而别似乎另有隐情……如果她是那只把头埋进沙地的鸵鸟,那么他就是那个努力拨开沙粒看见她真心的狐狸。
  • 田园宠婚:天价小农女

    田园宠婚:天价小农女

    不就是碰巧看到伯母的不该看见的事情嘛,恶毒的奶奶骂她贱人,狗仗人势的大伯母来她家抢东西,狠命的爷爷要拿把卖钱补贴家用,然而却不知许月弱小的身躯下早已不是当初的弱懦女子任他们欺凌,她纤手翻云覆雨,扭转乾坤!
  • 小狼传

    小狼传

    一个沉睡多年的神终于苏醒了!丢失记忆的他在狼群的抚养下变为一个狼孩,最终又会有怎样的命运呢?
  • 随我到世间走一遭

    随我到世间走一遭

    “你是本君的女人,也必须只属于本君一人!”“灵儿,红色不适合你……”“我不要什么佳丽三千,我只要能和你在一起”
  • 寂上人院联句

    寂上人院联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空幻之屋

    空幻之屋

    热情的安格卡特尔夫妇照例在空幻庄园招待宾客共度周末。客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有的满心期待,有的尴尬赴约,有的肩负重任,有的迷惑忐忑……各怀心事的客人已是一团乱麻,没想到又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知名女影星维罗妮卡,她曾与前来度周末的已婚医生有过一段情事。空幻庄园瞬间掀起情感风暴,身处风暴中心的约翰倒毙在游泳池边,案情明了,线索丰富。可就是这样一场简单谋杀,几乎搅晕了波洛的大脑,看似热闹的空幻庄园似乎吸走了所有人的鲜活情感……
  • 那年旧梦雪落留痕

    那年旧梦雪落留痕

    简介:一段或远或近的故事,也许还不曾去走远……在这里借用友人的一处签名,不觉任思绪,却引出一段故事:若我们多年未见,时隔经秋,相遇该如何问候,以眼泪?以沉默?那年旧梦,雪落留痕。又会在彼此的记忆里,留下怎样的一笔?沧桑一瞥,夏承冬至,不觉已是一场夜幕。漫长这一世,却又匆匆于一时。冯与雪的难舍之恋,又会得到怎样的祝福与结局?回首忆曾萧瑟处,好在你我那回忆,在雪舞飘飞之时,得到了彼此间的答案……
  • 故事会(2016年6月上)

    故事会(2016年6月上)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有着让人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有恒久的趣味。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极品老婆

    极品老婆

    春天我娶了一个老婆,秋天就收获了很多很多的感动……
  • 大乘起信论义疏

    大乘起信论义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