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7800000006

第6章 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读书佳话

公元1037年,有个男婴在四川眉山一个书香人家呱呱落地了。他,就是后来的杰出诗人、着名散文家苏轼。少年时代的苏轼天资聪慧,不仅如饥似渴地博览群书,而且兴趣盎然地酷爱作文,因而受到人们的赞许。在众人的赞许声中,苏轼产生了骄傲情绪,随手书写一联,贴在门上:

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苏轼悠然自得地吟诵着这副对联,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告诉世人:“天下的字,终于被我识遍;天下的藏书,终于被我读尽。从此以后,可以高枕无忧地潜心于作文了。”几天后,不料有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拿着一本书,专程登门向苏轼“请教”,恭请苏轼认一认书中的字。苏轼欣欣然而有喜色地准备作答。可他接过书本一看,不禁脸上冒汗,心里发慌,书上的字竟然一个也不认识。气盛的苏轼主动向老者赔不是,承认自己才疏学浅;老者将着银须,含笑而去。苏轼一面目送老者远远离去,一面深深感到:在无涯的学海中,竟有那么多的字不认识,那么多的书未曾读过,何谈下笔作文。于是当机立断,在那副对联上增添了几个字。此时,境界为之一新的对联终于展现在门上:

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苏轼改完对联之后,立即步入书房,一面发愤读书,一面潜心作文。到了22岁(公元1057)这一年春天,他终于金榜题名,考取了进士。

苏轼的那副门联在立志的同时还体现了一个“博”字。博,博览群书之谓也。只有博览群书,才能博古通今,写好文章。古人云“书到用时方恨少”,就是作文时苦于读书太少而发自肺腑的无限感慨。唐代皇甫提(shi)说过:“书不千轴,不可以语化;文不百代,不可以知变。”(谕血)意思是说,不读千卷书,就谈不上融会贯通;不读百代文,作文时也谈不上灵活变通。汉代桓谭在他的《新论·道赋》中说得更加明确:“读千赋则善赋。”意思是说,读了许许多多的赋(古代的一种文体),就能得心应手地写赋了。桓谭的话,言简意赅地阐明了多读书是写好文章的基础。毛主席一生为我们留下了大量壮丽的诗篇,这是与他博览群书,尤其是与他爱好阅读中国古典诗词分不开的。毛主席在求学期间,不仅广泛阅读了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着名诗歌《离骚》,而且连汉代的乐府诗,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历代的诗、词、曲、赋,乃至近代名家的诗作,也都进行了广泛阅读。毛主席一生中到底阅读了多少诗词?据中南海毛主席故居工作人员张贻玖所作的研究和统计表明:在毛主席的藏书中,他亲自圈画批注过的有1180首诗,378首词,12首曲,20篇赋,总计为1590首。正因为毛主席读了这么多的诗词,所以写起诗词来,不但得心应手,左右逢源,而且每首诗词都步入了崭新的境界,因而他的诗词都让人爱不释手。这是“读千赋则善赋”的最好说明,更是读书贵在博览的真实写照。

读书贵在刻苦。俗话说得好,不经一番冰霜苦,哪得梅花放清香。有副对联写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俗话也好,对联也罢,均强调了一个“苦”字。苦,就是要有毅力。当然,条件允许,在舒适一点的环境中读书,有着不为舒适环境所陶醉的毅力,也能够从书海中汲取丰富的营养而提高写作水平。然而,如果遇到艰苦的环境,依然能够始终不渝地扬起毅力的风帆,达到成功的彼岸,那就更加难能可贵了。且不说晋人车撒囊萤夜读,汉代匡衡凿壁借光,也不说战国纵横家苏秦引锥刺股,汉代孙敬以绳系头而悬梁苦读,单说司马光的警枕,冯玉祥将军的木箱也就够感人至深的了。宋朝有个名叫司马光的人,惟恐睡觉时间多了而影响读书,便自制了一副木板床,外加一个特别的圆木枕头。这个枕头硬邦邦的,只要一翻身,圆木枕头就会滚掉,他的头就会碰到木板上,这样就被惊醒了,司马光把这个圆木枕头取名为“警枕”。警枕,让司马光吃了不少苦头,却约束了他的贪睡,因而赢得了宝贵的读书时间,终于猎取了渊博的学识,撰成了《资治通鉴》,为后人留下一部重要的历史巨着。少年时代的冯玉祥,仅在私塾里读过一年零三个月的书,便中途辍学跟随父亲来到兵营,吃恫度日。在兵营中,一有空暇,他总是手不释卷。夜间苦读时,为了不影响他人睡眠,他就找了个大木箱,箱内放一盏油灯,再将木箱开个口,把头伸进去,就着灯光看书学习,经常彻夜不眠。几十年戎马生涯,儿十年刻苦攻读,使得冯玉祥将军的学识和写作水平获得了双丰收,他着述的《读春秋左传札记》等书见解新颖,很有学术价值。周总理评价说,冯将军好学不倦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读书贵在加深理解。如果说博览群书是写好文章的基础,刻苦攻读是写好文章的前提,那么加深理解则是写好文章的关键。毛主席阅读诗词时的圈圈点点,勾勾画画,则注重了对前人诗词的加深理解与消化吸收,所以写出的诗词,让人百读不厌。苏轼由于在读书中做到了加深理解,所以写诗、填词、作赋以及撰写散文,均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1059年,他从老家眉山乘船,出三峡,沿汉水北上沐京(今河南开封)。在大好河山面前,苏轼诗兴大发,一连写了四十多首光彩照人的诗篇,让人拍案叫绝;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他站在湖北黄冈赤壁之前,面对浩浩大江,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因该词感情充沛,热烈奔放,获得了“豪放派”的美称;也就在1082年,继《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作问世之后,他又写成了前后两篇《赤壁赋》,一词两赋,同一主题,既有相互辉映之美,又有异曲同工之妙。至于他的散文,不仅清新流畅,而且文字动人,一跃成为“唐宋八大家”的重要一员。

读书贵在活用。如果说博览群书是写好文章的基础,刻苦攻读是写好文章的前提,加深理解是写好文章的关键,那么活用则是写好文章的根本。郭沫若说过:“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郭沫若在《开拓新诗歌的路》一文中谈到读书时,还说过:“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这里的“活”字,主要是指把书本里的知识(文章的谋篇布局、表现手法、语言特色等)融会贯通并用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不难设想,如果有谁读了书,不去写、不敢写、不会写文章,那么就与活用无缘了,读书也就失去了它的价值。晋朝的傅迪嗜书如命,“好广博读”,荣获“书麓”之称,然而此人既不能说,也不会写,满肚子学问,一点儿也没有派上用场。与傅迪相反,《儒林外史》的作者昊敬梓,从小养成了把书读活的习惯。他在潜心学习“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以及认真翻阅诸子百家的同时,尤其喜欢阅读“稗官野史”(小说之类的书籍),而且真正做到了一边读书,一边写作,并通过写作验证读书的效果,长年累月,从不间断,这就把书读活了。正因为吴敬梓读书做到了活用,所以他的写作造诣很高,诗词歌赋;提笔即成。不仅字通句顺,而且颇有文采,就连一些作诗填词的里手也十分钦佩他的才华。

读书贵在适当作些笔记。徐特立谈到他的读书经验时说:“不动笔墨不看书。”意思是说,读书时,要做到边读、边记、边思考。英国的培根说过:“读书使人头脑充实,讨论使人明辨是非,作笔记则使知识精确。”徐特立和培根均提到了作笔记的重要。古人云:“厚积言有物,勤写笔生花。”作笔记,实际上是从书本中积累写作材料。不少名家都有一面读书、一面作笔记的良好习惯。马克思为了写作《资本论》,仅从1850年8月至1853年6月,就摘录了70位学者的着作,写了20本有关政治经济学的笔记。在写作《资本论》的过程中,他摘录的书多达一千五百余本,写的笔记至少一百多本。作笔记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心得式。

所谓“心得”,就是读了文章之后,把学到了什么知识,受到了什么教育,对文章有何种评价等,有所侧重地写出来。写心得,实际上是对知识的积累和练笔。既有利于丰富写作知识,也有利于提高写作能力。比如,明代杨慎作了一首《楚江曲》:“巫山花已红,楚江波新绿。两两洗纱人,照影斗妆束。笑问竹枝词,何如采莲曲。”有个中学十选了仗首佳作之后,写出了如下评价:

诗人避开人们题咏的山水,独辟蹊径,着意于咏人,为我们勾勒了人在图画中的优美意境:在花红、水绿的美景中,流连忘返的洗纱人,两两一起,照着水影,尽情地妆束自己,看谁妆束的本领技高一筹。他(她)们一面妆束打扮,一面唱着优美动听的“竹枝词”,并且惬意地探讨“竹枝词”的韵味可曾超过情意缠绵的“采莲曲”。

这哪里是在崇山峻岭之中,仿佛身置于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小诗运用烘云托月之法,借巫山、楚江的优美景色,衬托了一对对涂纱人乐而忘忧的心境。其情、其景、其境,让人百读不厌。

在这则读书心得笔记中,小作者对前人的一首小诗从构思和烘托手法两个方面进行了评价,评得有理有据,恰如其分,文笔也比较流畅。由此观之,读过一首小诗或其他体裁的文章之后,坚持写出心得式的读书笔记,写作水平就会逐步得到提高。

二、提要式。

所谓“提要”,就是把文章的主要内容用简要的文字概略地记载下来。这种提要式的读书笔记,既有利于全面了解和掌握原文的主要内容,又有利于提高作文的逻辑概括能力和语言综合能力。有个学生读了莫泊桑的《项链》之后,写了如下一则提要式的读书笔记:

这篇小说写了一个小职员的妻子玛蒂尔德终日幻想过着“高雅和奢华的生活”。她为了出席部长家的晚会而向女友借了一挂项链。然而,却在晚会上出尽风头和过度的陶醉中将项链丢失。为了赔偿失物,玛蒂尔德不得不在节衣缩食中,历尽了十年艰辛。小说通过这个妇女的悲剧,嘲讽了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这则提要式的读书笔记,以精炼简洁的语言概括了小说的主要内容和小说的主旨,符合了提要式读书笔记的要求。

三、纲目式。

经过分析和综合,把全书或全文的内容要点分条概括出来,就成了纲目。比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可以整理成这样的纲目:

(一)各方皆美邹忌,邹忌找出问题:

①妻私我;②妾畏我;③客有求于我。

(二)邹忌入朝设喻,指出齐王受到蒙蔽:

①宫妇私王;②朝臣畏王;③国人有求于王。

(三)齐王纳谏除蔽,广开言路,修明政治:

①下令奖赏提意见者;②效果立竿见影——国人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皆朝于齐。

这种纲目式的读书笔记,简明扼要,概括性强,有助于理清情节线索和划分段落层次。经常作纲目式笔记,对作文前养成列提纲的习惯以及提高构思能力等,都有帮助。

四、摘录式。

把书中或文章中最精彩、最精辟的词汇语句或者最新鲜、最典型的观点材料摘抄下来,以便提高写作能力。摘抄内容可分为几个大部。如景物部、场面部、人物部。“景物部”又可分为天文类、地理类、植物类、动物类、建筑类、用具类、其他类等;“场面部”又可分为家庭类、学校类、社会类、竞赛类、劳动类、战争类、其他类等;“人物部”又可分为肖像类、情态类、动作类、心理类、语言类等。有条件的,还可以分得更细些。有了这些阅读方面的积累,再加上勤练,写起文章,就会做到言之有物,妙笔生花了。

写好文章的途径干条万条,读书则是重要的途径之一。清代金缨指出:“鱼离水则鳞枯,心离书则神索。”英国哥尔施密说得更好:

“初读好书,似遇新友;重读此书,似会旧友。”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似遇新友”,贵在“读好书”;假若读了坏书,非但无益于作文,更无益于健康成长。所以瑞士的希尔泰严肃地指出:“坏书是带有知识性的毒药,它会毒杀精神。”

书籍是储积智慧的不灭的明灯,是积累知识的源泉,更是帮助你提高作文水平的良师益友。据说,有人曾向着名老作家巴金请教作文的方法,巴金开门见山地说:“我的方法,只不过少年时候读了几部书,尤其是把《古文观止》背得烂熟,后来写文章就顺手了。”据前人的经验,能熟背50篇古文,就算有了一点语言文字基础。一部《古文观止》编选了前人精萃文章220篇,已超过“基础”的三倍多,巴金却把它们背得烂熟,所以他写出的文章让人爱不释手。由此观之,多读好书,积累学问,的确是写好作文的重要方法之一。关于这一点,即使是中央领导,也是深有体会的。1994年年底,江泽民总书记到南开大学看望师生。在该校图书馆阅览厅,同中文系学生亲切地攀谈起来。江总书记语重心长地强调说:“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熟读,重要的地方还应背下来。”江总书记不仅要求同学们这样做,而且率先垂范,接着兴致勃勃地背起了王勃的《滕王阁序》和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总书记这种身教胜于言教的精神,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

请您多读好书吧,因为只有“读书破万卷”,才能真正做到“下笔如有神”。如果用元代程端礼在《读书分年日程》一书中的话来说,就是“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意思是,只有在读书时做到勤苦用功,写起文章来才能如释重负,轻松自如。

同类推荐
  • 英语诵读文萃Ⅱ

    英语诵读文萃Ⅱ

    如果你把怨恨积郁于心,负累的人是你,而不是你怨恨的人。所以,学会原谅才能轻松生活。
  • 指导青少年自然探索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指导青少年自然探索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本书是献给尊重科学、学习科学,创造科学的青少年的一份礼物。过去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今天我们说:“科学就是力量。”科学是智慧的历程和结晶。从人类期盼的最高精神境界讲,朝朝暮暮沿着知识的历程,逐步通向科学的光辉圣殿,是许多有志于自我发展的青少年晶莹透明的梦想!
  •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2016-2017)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2016-2017)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是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倾力打造的“广播影视业务教育培训丛书”之一。该丛书严格按照最新的《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大纲》编写、修订,是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必不可少的考前辅导教材。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方针原则;第二部分: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第三部分:广播电视常识。
  • 声律启蒙(语文新课标必读书目·第12辑)

    声律启蒙(语文新课标必读书目·第12辑)

    世界文学名著是世界各国社会和生活的结晶,是高度艺术化的精神产品,是人类共有的文化财富,具有永久的魅力,非常集中、非常形象,是中、小学生了解世界和社会的窗口,是走向世界、观摩社会的最佳捷径,也是培养人文素质,养成优雅风度,形成高尚思想品格的好教材。这些世界文学名著,伴随着世界各国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茁壮成长,具有广泛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特别是带着有趣的欣赏的心态阅读这些美丽的世界名著,非常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积极的和健康向上的心理、性格、思维和修养,有利于青少年了解世界各国的社会和生活,不断提高语言表达和社会交往的才能,这样就可以早日走向社会,走向世界。
  • 大学体育与健康

    大学体育与健康

    本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力求符合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与体育需求,融合健身性与文化性、选择性与实效性、传统性与现代性、科学性与实施性为一体。本书内容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理论篇,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体育理论基本知识,体育运动对体质健康的促进作用,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测量与评价,营养与健康、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并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奥林匹克运动。下篇为实践篇,着重介绍了田径、三大球(篮、排、足)、三小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健美操、户外体育运动与新兴体育运动——合球运动。
热门推荐
  • 20-30岁,我拿十年做什么?

    20-30岁,我拿十年做什么?

    对每个人来说,20~30岁这十年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十年。以至于人们常常会说:“你20多岁时的选择,会写在你40岁的脸上和你脱口而出的每一句话上。”20多岁时你选择了怎样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历程,会决定你以后的气质容貌,会决定你这一生是个怎样的人。但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在年轻的时候,都没有想清楚这个问题:“20~30岁,我拿这十年做什么?”本书的作者通过自身丰富的阅历,帮助读者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告诉读者在20~30岁这十年内,从哪些方面着手完善自己,其中包括:人生方向、心态调整、人脉积累、口才提升、工作技能、处世心计、投资理财等等。
  • 南京血祭

    南京血祭

    经济犯罪现代著名作家阿垅写于1939年的报告文学体长篇小说《南京血祭》(原名南京),是第一部纪实南京大屠杀和南京保卫战的史诗般的作品。
  • 蓝色城堡

    蓝色城堡

    每个人心中都铲座蓝色城堡,其中装载的期盼等待着我们去寻找。华兰茜·斯特灵是个长相不佳,不受欢迎、一无是处并患有心脏病的未出嫁姑娘,她一直委曲求全,忍受亲友的种种责难、看不到未来。唯一支撑她生活下去的“蓝色城堡”的梦想,在29岁生日这天也暗淡消失。但一封信的到来改变了她,也让她的“蓝色城堡”渐行渐近……
  • 雄师渡天堑

    雄师渡天堑

    三大战役之后,国民党政府企图凭借长江天险“划江而治”,阻止人民解放军南下。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和平谈判宣告破裂。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长达500多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彻底摧毁了国民党60余万守军的长江防线。23日解放国民党首都南京,宣告了国民党22年反动统治的灭亡。5月27日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6月2日解放崇明岛,至此渡江战役胜利结束。此役,历时42天,共歼敌43万余人,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全华东和向中南、西南地区进军创造了有利条件。
  • 非诚勿扰,王爷太妖孽

    非诚勿扰,王爷太妖孽

    现代女孩林绯洛,一朝穿越,成为丞相府的花痴蠢材三小姐,被嫡姐陷害,嫁给京城皆知的瘫痪王爷。她本想忍辱负重跟他和平相处,却意外发现,说好的下身不遂呢?“喂,你的手放哪?”她惊惧交加,喝斥道。他看着她笑的妖孽丛生,“长夜漫漫,本王怎能让王妃独守空房。”林绯洛悲哀的发现,他实则是一个扮猪吃老虎的超级大腹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凤挽苍澜:至尊大小姐

    凤挽苍澜:至尊大小姐

    【完结】大小姐很狂。炼丹修灵打怪兽,神兽开路,渣渣滚开;神丹在手,天下我有!男人凤眸微眯:“她嚣张?抱歉,我惯的。”大小姐很傲。披荆斩棘斗神魔,异界重生,凤星临世;纵观三界,唯我称雄!男人勾起薄唇:“她杀人我放火,她抢劫我磨刀,她闯天下,我陪她上刀山下火海,共赴黄泉!”当她终于认清自己的心,已经被修长双手揽入怀中,男人邪魅一笑:“乖……我已经,等你很久了。”【男强女强身心干净宠文1V1,读者群:194628642】【新文《99度深爱:早安,竹马先生》这边戳——】
  • 最美不过诗经Ⅱ

    最美不过诗经Ⅱ

    《最美不过诗经2》:阅读大中国系列最新诗词力作,更严谨的解读,更感人的文笔,更耐读的故事。最唯美的诗经读本,最动人的爱情史诗。以诗词会古人,以古人读心灵,以心灵悟人生。阅读大中国系列一获国学大师汤一介、北大教授李中华、王守常倾情推荐。
  • 思想政治工作原理

    思想政治工作原理

    本书分为总论和分论两编,共十四章。总论共八章,主要阐述思想政治工作一般原理,对各领域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分论共六章,主要针对不同领域的实际情况,提出做好和落实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的特殊要求。
  • 刺客列传 秦乱纪

    刺客列传 秦乱纪

    《刺客列传》讲的是三个刺客的故事,分别是曹沫、专诸、荆轲。曾经有人说过:如果让他选择一个理想的生活时代,他就选择春秋战国。因为那是一个个性突出、充满浪漫色彩的时代。浪漫的时代,一切事情都会变得很有情调,很有戏剧性。这三个刺客都很有名,如果说到刺客就不能不提到他们。尽管这三个刺客出身不同,动机不同,手法不同,甚至结局也不同,但他们都是刺客中的典型人物,连太史公都在《史记》中为之立传,就算是刺客中的三个代表吧!《秦乱纪》讲的是秦二世即位后,赵高掌实权,实行残暴的统治,终于激起了陈胜、吴广起义,天下混战的故事,揭示了封建社会的内在矛盾。
  • 红楼之禛惜黛玉

    红楼之禛惜黛玉

    她,眉如黛,人如玉他,活阎王,冷面佛的相遇,或许注定了纠缠生命的纠缠,或许注定了相守一部红楼,那是半壁江山。不知道多少人感叹,红楼未完,但是真正的结局却已无人知晓。林黛玉,心中的仙子,文采的化身。一个另类的红楼,一个美丽的黛玉。纯粹个人借红楼黛玉小写,无关名著红楼。爱者则看,不爱者请绕道。******************************此文共分三卷,一共六十万到七十万字左右,也或许会稍有变动,虽是大坑,却坚持每天更新,进者仔细哦!第一卷《玉生香》,讲述康熙在世时雍正和妹妹的情感萌发,一个成熟,一个年轻,但是却互相知心,一点一滴,涓涓如细流,美而纯。第二卷《帝王心》,讲述雍正在位时雍正和妹妹的相互扶持,随着时光的流逝,智慧沉淀,感情越发成熟而妩媚,做出人生更好的抉择。第三卷《指尖柔》,尚且待议。****************************************************梅灵的红楼系列文,欢迎大家去看。红楼之禛惜黛玉:红楼之水掬黛心:情续红楼画眉蹙:红楼之禛心俜玉:红楼之蛊惑香玉:红楼之雍帝霸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