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1200000005

第5章 生命的挽歌(5)

等见不到队伍了,我又往回跑去找那两个女生,水流越来越急,等我找到她俩时河水已经齐腰了,远处轰鸣声不绝于耳,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我们只能往山上爬。我一手握着小刀一手用登山斧,山坡陡峭湿滑,两个女生分别抓着我的裤脚,我拉着她俩吃力地往山上爬,山上淌下的水里裹着小石块,有的打在脸上有的打在我肩头,爬上一段水势减缓,她俩可以抓到些小树、野草等,我们爬得能快一些,就在这时我们身旁传来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大山也在颤抖,我死死地抓着手里的工具,离我们不远处,整个山坡轰然滑下去,如同雪崩一般,滑下的山体冲进水流,激起数层楼高的昏黄雨幕,泥石流截住水流,转眼间小河变成湖泊。接下来的泥石流激起更大的雨幕,湖泊也变得更大。我用尽全身力气向上爬,我两条腿被她俩死死地抱住,完全是我拖着她俩向上爬。再向上爬一段山势变得更加陡峭,只要过了这两人多高的陡坡,山势就平缓许多,爬到陡坡的边缘,无论我如何用力都无济于事,爬上一点儿滑下更远,爬上一点儿再滑下来,我再吃力地爬上一点儿,在离我们远一点儿的地方又传来震耳的轰鸣声。我把小刀别在腰间,一手死死地抓住登山斧,一手去拉穿红衣的小楠,将她拉到与我等肩,我把手里的小刀给她,然后托着她让她向上爬,我当着梯子把她推上去;然后是小烨,感觉她比小楠沉很多,无论我怎么用力也无法拉起她,数次用力拉她都无济于事,登山斧松动划开泥土,两人滑下去很远,我几次用力都无法止住下滑,握登山斧的手已经麻木。这时听见对面的山坡传来震耳的轰鸣声。强大的声音加上山体的颤抖让我感到眩晕,我双手抓住登山斧用尽全身力气把它刨进山坡里,还是没有止住下滑,再一次用双手死死地压进去,还是没有止住,这回我把登山斧抱在胸前,用我全身的力量压住登山斧,随着它压进土里,感觉胸口火热,我身后的雨水被我的鲜血染成淡红色,止住下滑后我抬起上身拔出登山斧,拼命向上爬,感觉自己全身冰冷,头一阵一阵地眩晕,用尽最后力气爬到刚才的位置,我示意让她踩着我往上爬,这样就不用我再拉她了。我把她推上去后递给她登山斧,看见她爬到平缓的山坡,我想抬起自己的手臂爬上去,两条胳膊没有任何知觉,完全感觉不到胳膊,全身冰冷。我一丝力气也没有了,没有工具我是爬不上去了,我身后拖着一条长长的红色尾巴,绵延到山下的河流,不远处又传来轰鸣声,看样和我的预期一样,我倒在路上化成山丘的一部分。娜娜,希望我们来生能再相遇,希望我能拥有你的爱,再见了。这时我身下的山坡传来剧烈的震动,头顶很疼,天旋地转全身疼痛,掉进水里,一切结束了,雨还在拼命地下,仿佛是天的眼泪。

小楠哽咽着继续讲述当天接下来的情形。

“我俩先后爬上山顶,四周阴沉犹如黑夜,大雨滂沱偶有电闪雷鸣,刚上来时,我俩还借着闪电的光亮,向山下张望等着你爬上来,片刻后整座山都在剧烈地颤抖,我们除了趴在那里哭泣,别的什么也做不了。巨大的轰鸣声掩盖了哭声,我俩手紧紧地握在一起,趴在山顶上。”当时的无助和恐惧如同梦魇一样挥之不去,她泪如泉涌。

我从病床上挣扎着坐起来。把纸巾盒递给她,“在当时的情形下谁都会一样的,没事的,一切都过去了。”

“等雨下得小一点儿,我和小烨才爬起来向山下看,我俩爬上来的整个山坡都塌下去了,只剩下几条深得让人胆寒的沟。”她因擦拭泪水停下来。

“直到第二天,雨才停下来,我俩坐在山顶,山四周除了山还是山,我们哪儿也去不了,什么也做不了,除了偶尔传来摄人心魄的轰鸣声外,其余的时间都静得吓人,仿佛整个世界都消失了,只剩下我俩被困在狭窄的山顶上。我只能瘫在那里。

“等福伯领着很多人来找你,才费了很大力气救下我们,有关那两天的噩梦每天夜里都会把我吓醒。”

“福伯安排人把我俩送回村子,我俩在村子里休息一晚,然后和当地人一起去找你,也把那些遗失的东西找回来,两天以后在离那座山三十多里的山谷找到奄奄一息的你,当时福伯发现你时,抱着你哭,几近昏厥,后来发现你还有气息,当地人和挑夫们以接力跑的方式,把你抬回村子。当地几名懂医术的和福伯一同为你医治,你肩头上的伤和胸口的伤都已经严重溃烂。”她红肿的双眼再次淌出泪水。

“在你昏迷的三天三夜里,福伯一直不离你左右,当地人把他们能拿出的一切都送来给你,每天都有孩子拿他家母鸡刚生出的蛋送来给你。”

一股暖流在脸上绽放喜悦,在心里化作甜蜜。“就算死了也是值得的。原来我昏迷了那么久啊!我只记得,当时我全身疼痛口渴,我用尽力气睁开眼睛,见到斑驳的屋顶,仅存的一片完好的屋顶遮住我的床,我积攒一会儿力气扫过房间四周,没有窗户没有房门,家徒四壁,屋里只有墙角堆着的一些土豆和一口锅、几个饭碗。我见到福伯进来时,我唯一能说出的只有渴。福伯扶起我给我喂水时,我看了他的眼泪和微笑。

“当时我在那里养伤,福伯一直在照顾我。”

小楠说:“福伯是从心里感激你,福伯的家也在大山里,他的孙儿也在大山里上学。”

我咳嗽几声,平复一下然后说:“福伯是为了给孙儿治病才冒险在雨季进山,大山里的人,面对庞大的医药费能做的也只有勇敢地面对凶险,勇敢实则是对生活的无奈。”

“那时我虚弱得厉害,只能在村子养伤,我带去的东西损失了一些,后来我把东西分散开由那些挑夫们四散送去给孩子们,当时你俩去的三所小学是吧?”小楠点头。

“当时我身体情况再加上我的病,我真没想到我还能回来。”

值班护士等我讲完,面带眼泪将他们都轰了出去。我也真累了。

睡与醒我自己也分不清了,爸妈一直陪着我,我每次睁开眼,都能见到展现给我的勉强微笑,也许就像我给他们的微笑一样。我清楚地知道自己大限将至,油锯最后那段时间和我现在一样,没过几天他就走了。我也许就只有几天时间了。我最后还有些事情要做。

小楠等了几天才等到我清醒,我又给她讲述我的故事。

那里的人家用不到衣柜,因为衣服都穿在身上;用不到橱柜,因为只有一口锅和几个饭碗;用不到门和锁头,因为家里没有一样能值得偷的东西。那里的孩子身上都是脏兮兮的,因为香皂和洗衣粉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那里用不到洗洁精,因为吃的就是清水煮菜。那里的人从来没有人嚷嚷着要减肥,因为他们挣扎在温饱线上……那里四代同堂很多,因为粮食不够吃女孩子要早嫁为娘家省粮食,男方家早娶可以早得到一个劳力。那里人有病很少吃药,因为最便宜的药对他们来说也是昂贵的。崇山峻岭挡住了梦想和希望。

当时我离开家时,爸爸费尽力气游说妈妈,才为我争取来二十天的时间,让我完成自己的旅程,等二十天之后就接我回来治病。我从没有想过能活着回来。那时我休学回家,回家,那种感觉是陌生的。在我心里,家就是小时候在胡同里的那个家,左邻右舍住着很多年龄相仿的伙伴儿们;我们一起在胡同里踢球,那时几乎每天都得踢碎几块玻璃,后来临街的窗户都安上了铁护栏,不是为了防小偷,而是为了防我们这些淘气的孩子。无数次我在梦里回到那里,放学后把书包随便一丢,和小伙伴们在胡同里玩乐,等妈妈做好晚饭,爸爸来叫我回家吃饭。那里才是我的家。

现在这个家更像旅店,妈妈工作忙家里很少开火,她也没有时间打扫,每个星期都有家政公司安排阿姨过来打扫、洗衣、洗床单。这个家没有什么能和我联系起来。

清晨起来,爸妈都不在家。一个人困在家里无所事事,我躺在床上用手机上网,直到中午手机电量用光,要去拿充电器才不情愿地下床。

我随手拿个苹果走到阳台上,阳光有些刺眼,因一上午的烘烤屋里闷热,晴空万里,外面也应该很热,前一栋楼下有一队迎亲的车辆正在等待着新娘子,迎亲的人如同蚂蚁一般忙忙碌碌,乐队散漫地弹奏着的音乐,听起来很憔悴。

我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地洗漱一下,就像和兄弟们在一起时那样,手沾湿了在脸上摸一下就算洗脸了,嗯,倒是养成了良好利用时间的习惯。我随便吃几口昨天的剩菜,拿上药信步下楼,走进小区的中心花园,挑了一处有阴凉的长椅坐下。

中心花园的中间有一个很大的沙坛,里面装满了苍白的沙子,几个小孩子在里面玩儿游戏。他们用小铲子、小桶堆沙山、掏沙坑,乐此不疲地玩儿着,那忘乎所以的劲头让人向往。一张张红扑扑的小脸充满了健康的气息,这些宝宝的看护者们,或者是保姆,或者是父母,或者是祖父母,则站在沙坛外面三五成群地聊着。不远处树荫下,几位年轻的妈妈抱着出生不久的宝宝,围成一圈互相交流着。

我的目光掠过四周的欧式建筑群落,明亮的色彩,显示出一种浪漫浮华的情调,我对这一切是那么陌生,仿佛是一个旅人坐在这里,看着别人欢呼雀跃地生活。太阳多慷慨无私,从不挑剔人间事,始终如一抚慰着万物,炙热的暖流无声无息地流进我的心里,渗进即将死去的每个细胞中。

离开那帮出生入死的兄弟,我的生活似乎缺少了生趣,和他们在一起时,感觉时间过得飞快,就算是病痛发作心情也不会这样落寞。此时此刻,我却只能独自一人百无聊赖地坐在这里,捡拾别人的生活,以前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命运会是这样。我年纪轻轻的却只能这样坐着,欣赏别人津津有味地生活,即将到来的死亡让一切不再有意义,希望和梦想都将随着我一同消失。那我的人生意义在哪里,难道就是让我感受一次痛苦的绝望?死亡我是无法改变了,但是我要在死亡前给我的人生赋予生的意义,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与之俱来的意义,我的也不例外。

几个年龄稍大点的孩子跑进我的视线,在阳光下面追逐着足球。孩子是未来是希望,被关爱包围的孩子是幸运的,还有些是不幸的,就像我、娜娜、斧头,也许还有斧头的宝宝,不知道斧头的宝宝长大了会不会也喜欢足球。我只在斧头的手机上看过两张他家宝宝的照片,长得与斧头如出一辙,尤其是那冷峻的眼神,记得我们还曾开玩笑,说也许斧头小时候就长这个样子。印象中斧头经常一个人坐在面包车里,拿着手机看宝宝的照片。有一次吃中午饭我去叫他,连叫了好几声他才回过神来,不知在想什么,也许又在想他孩子的未来,斧头常常为自己无法做一位好父亲而深深自责。

和我一样,斧头的童年没有绚烂和美好。他不满周岁就被送到乡下的外婆家,从此他很少见到父母,那时他不懂得什么是母爱的温暖。直到六岁时上幼儿园,斧头才回到父母身边。斧头的脚趾有些变形,那是因为在外婆家一双凉鞋穿了三个夏天挤成的。回到父母身边,斧头也没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他的父母一天三小吵三天一大吵,用斧头的话说一年中有一多半的时间两人都在吵架、闹离婚,然后冷战,这样无休无止地闹着。等斧头逃开那个家以后,他很少和他父母联系,那个家从来不会给他什么喜悦,那里是愤怒和孤独的源头。斧头上大学以后他家更是债台高筑,父母身体都垮了。要不是这样斧头也不会那么做。

相比之下,我还算幸运。我的童年只有一半是不快乐的,不过我没穿过小鞋。我妈用那严酷的爱,疼着我,她为我安排所有事情,包括去大学报到都是妈妈送我过去的。她为我安排好一切包括铺好床铺才放心地离开。从小,我有什么事情只要问妈妈就好。高考填志愿,妈妈帮我填的;当天出门穿什么衣服,妈妈早上会叠好放在我枕边;我需要纸笔玩具等任何东西,妈妈会给我买回来。那个时候,妈妈在我眼里如同超人一样,是万能的。妈妈唯一不会帮我做的只有一样,就是不能帮我照看参加自然活动小组时捉回来的虫子。妈妈一看到那些花花绿绿的缓缓蠕动的虫子就吓得面如土色,她一看见虫子就全身发麻。记得有一回我捉回来一条可爱的草蛇,偷偷地藏在床单下面,妈妈给我整理床铺时小蛇不幸被发现,妈妈当即被小蛇吓得昏过去,于是我的小蛇被“人道毁灭”。回家后我知道我的小蛇已魂归西天,生平第一次和妈妈顶嘴了,妈妈掴了我一耳光,真是又委屈又伤心,妈妈先斩后奏,居然还要打我耳光,我想尽办法作闹,直到后来爸爸送给我一条玩具小蛇,我的心情才好起来。

上小学时,爸爸办理停薪留职开始做生意,生意发展得很快,没多久妈妈也辞职和爸爸一同打理生意。从这时开始,两人的关系就发生了变化。吵架成了家常便饭,钱如同炸药一般,瞬间毁掉了属于我的,一个孩子应得的快乐。漂亮的女人就是导火索。

中考那年,父母吵架吵得特别凶,由口角之争升级为拳脚相加。以前吵架一般以爸爸给妈妈赔礼道歉告一段落,那是我第一次看见他俩厮打在一起,而我只能蜷缩在墙角里看着他们,我至今仍能感受到自己当时的恐惧,那种无助、没有眼泪的哭泣,没有声音的恐惧。

也许百分之八十的家庭都是不幸福的。从那以后家里就很少见爸爸的身影,就算偶尔回来也很晚。两人持续冷战,后来又打了几次,经常是爸爸满脸血痕,妈妈眼窝青紫,爸爸回家的次数已屈指可数,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是那样,两个人见面就如同擦身而过的陌生人一样。事情的起因跟所有这类事情一样,爸爸生意成功后认识了一位阿姨,男人有钱就学坏还是学坏后才有钱,钱到底是快乐的源泉还是痛苦的根源我一直想不明白。

爸妈在冷战期间签署了一揽子备忘录,他们的生意分开了,备忘录把家一分为二,我是他们生活里唯一的交点,而我却不属于他们的生活,我被夹在两个多姿多彩生活中间的灰色地带。再有就是等我大学毕业后他们离婚,两辆本该各奔东西的汽车拉扯着我的生活;斧头的生活则是在两辆时时发生碰撞的汽车间煎熬,十七岁那年斧头上高一,成绩不错,在学校名列前茅。当时有一部讲大学生活的青春剧在热播,看了这部剧的斧头热血沸腾,决心自己也要像他们一样生活。斧头用刀划破手指,用血记下自己的雄心壮志。一上午斧头都在玩命地读书学习,下午父母的大吵特吵就碾碎了血还没干涸的誓言。

斧头性格中的愤怒也许就是在这个时候埋下了种子,斧头的大学生活是在北方一所不入流的大学里度过的,这或许皆为命运的考验。假如斧头出生在我这样的家庭,他一定能实现自己的壮志。不过如果是那样的话,我也就无法和那几个好兄弟相遇。我们的命运究竟是什么,难道真如佛经中所说,前世造因今世受果?果真如此的话,看来我们前世准不是什么好人,极有可能是一群江洋大盗。

同类推荐
  • 小城春秋

    小城春秋

    小说以1930年5月共产党领导的厦门大劫狱事件为背景,反映了1927年到1936年间中国革命斗争的一个侧面,塑造了李悦、何剑平、丁秀苇、吴七等一群具有共产主义理想和爱国主义思想的革命知识分子形象。在地下党的领导下,斗争取得了非凡的胜利,成功地营救了四十多位同志。
  • 红事白事

    红事白事

    李宗奇,汉族,陕西合阳人,大学文化程度,国家公务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理事,二〇〇一年初涉文学,第一篇散文《母亲》刊登于《美文》上,从此笔耕不休,创作散文、随笔、小小说五十多万字,作品先后发表于《读者》、《中华散文》、《美文》、《散文选刊》、《随笔》、《散文》、《世界杂志》、《延安文学》、《延河》、《小品文选刊》、《小小说》、《西南军事文学》和《人民政协报》、《文艺报》、《陕西日报》、《华商报》、《西安晚报》等刊物。
  • 远山淡影(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

    远山淡影(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

    这是一段迷雾重重、亦真亦幻的回忆。战后长崎,一对饱受磨难的母女渴望安定与新生,却始终走不出战乱的阴影与心魔。剧终,忆者剥去伪装,悲情满篇。《远山淡影(石黑一雄作品系列)》是石黑一雄技惊文坛的处女作,一部问世30年仍在不断重印的名著。其“感伤与反讽”的融合、平衡令人犹记。
  • 耕云犁浪人

    耕云犁浪人

    听说柏耀平是飞行员出身的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新型导弹护卫舰舰长,而且是被誉为“勇敢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优秀舰长”,一些善于塑造“英雄”的“笔杆子”们对年仅36岁的柏舰长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然而当面对柏耀平那似乎称不上事迹的事迹材料,有的“笔杆子”困惑了:这里没有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黄继光奋不顾身堵枪眼的英雄壮举,没有只身斗歹徒的徐洪刚拖着被刺破肚皮而流出的肠子继续追击的那种无畏和勇猛。
  • 徐志摩作品集(一)(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徐志摩作品集(一)(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徐志摩作品集(一)》本书分为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部分。
热门推荐
  • 都市修仙晋级群

    都市修仙晋级群

    谁说生活是一场修炼?其实!生活本来就是一场修炼。要么成仙,要么成魔,要么成圣,要么成鬼。
  • The Depot Master

    The Depot Mast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致命之旅

    致命之旅

    纽约曼哈顿地区检察官罗兰·泰勒,正在准备起诉基诺·瓦尔迪纳。基诺是纽约最大的黑社会家族的老大,30年来领导着瓦尔迪纳家族。基诺最近遭到指控,妻子死亡,众叛亲离,领导地位风雨飘摇,得不到家族里任何人支持,只好下决心自己拯救自己。罗兰很快就发现,事情并非所看到的那样,远非调查黑社会犯罪集团那么简单;自己被抛进了一个神秘而致命的阴谋之中,踏上了一条进入过去的致命旅途;不仅是自己,而且还有自己的每一个亲人,都成了活靶子!
  • 幽默聊天学

    幽默聊天学

    《幽默聊天学》是一本实用的口才书,同时也将教会你为人处世的哲学。《幽默聊天学》共分为十二章,详细介绍了如何用幽默提升个人魅力,与人初次相见时,如何借幽默打造好印象,如何用幽默在公众面前发言,如何用幽默化解尴尬,如何用幽默化解冲突,幽默的技巧有哪些,怎样恰如其分地使用幽默,在职场、情场、家庭中如何使用幽默。另外,书中还列举了大量的幽默口才案例,教会读者在各个方面运用幽默,制造幽默,让读者身临其境,在较短的时间内领会幽默的真谛。只要读者懂得了如何使用幽默,就能够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和感染力,获得更多人的支持,从而使生活和事业更加顺利。
  • 妖怪日常

    妖怪日常

    这是一个凡是有妖怪接近女主就会被男主炖了的治愈故事。腹黑男X呆萌女,围观妖怪八卦的甜宠日常!
  • 无限存档宫斗系统

    无限存档宫斗系统

    游戏宅女如意一朝穿越成了候府庶出小姐。可这里为啥一步一个陷阱,出了一个坑再进一个坑?她,曾在上香的时候挂了;她,曾在逛庙会的时候挂了;她,曾在面对凶残的秀女时……“我怎么又挂了?系统快读档,这次我要逆袭。”然后……她又挂了……
  • 蒲团河里的秀芹

    蒲团河里的秀芹

    刘棒槌高中毕了业,就住在了蒲团河边上,这让刘家屯的人拿他毫无办法。刘棒槌的父亲是个残疾人,每天都一瘸一拐地到地里侍弄庄稼。刘棒槌的母亲是个又高又大的女人,头脑有点迟钝,但她能把整个儿家撑起来。刘棒槌小时候是个很聪明的孩子,他从小学一直读到县高中,高考时只差几分落了榜,他没有复读,就回村子了。他认为他的选择是正确的,如果他上了大学,家里也很难支付他的学费。刘棒槌不善于种庄稼,后来他就承包了离村子一里半地的蒲团河。
  • 痴缠不休:残忍前夫请止步

    痴缠不休:残忍前夫请止步

    她是被设计赶出霍家的落魄下堂妻,求爱不得,求死不能。她好不容易经营起了自己的公司,打算过好自己的生活,又被突然闯出来的前夫完全打乱了节奏。惹不起还躲不起吗,她一躲再躲,他却步步紧逼。“霍斯烨,要我提醒你,我们已经离婚了吗!”他邪肆一笑,“离婚了?那你把离婚证拿出来我瞧瞧?”某女呆住……她爱到痴狂,爱到精疲力尽,“霍斯烨,我们可能真不不适合,你,放手吧。”他双眸猩红似要喷出火来,“放手?自我看到你的第一眼开始,我就知道我这辈子是放不了手了!”
  • 爱你的感觉

    爱你的感觉

    两个自我保护欲强大的人相遇,相互了解,相互接近,他们会选择相守么?面对选择,他们是该选择让自己执着不已的爱情,还是选择继续保护自己的心?可心却先一步做了选择,这个世界,只要有你,在哪里,我都不会孤独!
  • 丝绸之路(中册)

    丝绸之路(中册)

    丝绸之路,对每个中国人而言,这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所写的《中国》一书中,首次把汉代中国和中亚南部、西部以及印度之间的丝绸贸易为主的交通路线,称做“丝绸之路”。于是,历史上第一次,这条横亘于欧亚之间,绵延数千里,历时2000年的贸易通道有了一个充满浪漫与梦幻的名称: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全书共有190万字,分上、中、下三册。全书紧紧围绕大唐、吐蕃、大食三大军事强国在丝绸之路展开的画卷,全面展示丝绸之路上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