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8800000004

第4章 一代廉吏高廷瑶(4)

高通判听了,很生气地这位童生说:“臣在君前,用名不用号,子在父前,也用名不用号。长官为民父母,你为啥不知道,竟然用号?如你父母也称你某某先生,你也能厚着脸皮答应吗?”

于是,命衙役将他打翻在地,扔还他的诉状。

从此,这种乱用名号的风气就收敛了。

(14)坚持公开审案强调以理服人

高通判每天在公堂上审案,重门大开,准许百姓观看、旁听。

一天,忽然门外有人喊冤。他命衙役出去查看,是谁在喊冤。衙役出去后,喊冤的人却已经走了。衙役回来告诉高通判说:“是张进士。”

这位张进士,曾经担任过国子监学正,因守亲丧回籍。高通判就派人招他前来,对他说:“先生是进士出身,是士大夫身份,有事应该派人代为诉讼,我又不是不愿见百姓的人。先生想亲自对簿公堂,这不是轻法律、失身份,在当今士大夫面前丢面子吗”再说,你为什么喊冤呀?”

张进士回答说:“我和弟弟分家,他分财产不均匀,所以想请官府做主。”高通判批评他说:“先生是读书人,你没有听说过田家紫荆树的故事吗?”听了这话,张进士尴尬地走了。

(15)澄清事实真相惩治仗势欺人

某人因弟弟的权势,得了个三品官的封号。他仗势欺人,节外生枝,揭发某武童假冒籍贯。

高通判经过调查询问,得知该武童家族中人,在当地州学中,比比皆是,实非假冒。

某廪生说:“这位老先生经常倚仗他兄弟的权势,欺压乡间百姓。他做这种事,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现在他来揭发那武童,是因为那武童不借钱给他。”

高通判了解实际情况以后,将此人呵斥一通,罚他跪在大堂阶前;从中午一直跪到日落,跪得他汗流浃背。

后来,这位老先生承认他是诬告,画押结案而去。

旁观的人们笑道:“看这老先生今后还敢横行霸道、无事生非吗?”

后来,这位老先生的弟弟写信来感谢高通判对他兄长的训导。从那以后,这老先生再也没有出头露面了。

(16)仔细询问案情揭穿诬告者动机

一天,有一位男子到衙门里来,告他的外甥娶小老婆。

高通判问这位告状的人!“你有几个外侄?”对方回答说:“一个。”

高通判又问:“他年龄多大了?他双亲都在吗?”

对方回答:“四十岁。只有母亲在。”

高通判问:“他讨的小老婆是住外面吗?”

对方回答说:“是同母亲居住在一起。”

于是,高通判便对这位男子说:“独子之家,年四十而没有生孩子,讨小老婆也不算罪过。并且,他仍然和母亲共同居住在一起,一定是奉母亲之命而娶的小老婆。你不是敲诈不成,就是想占他的财产。外侄无后,也没有产业归舅家的道理!”

高通判斥责了他一通后,就把他赶出去。后来,他也没有再来告了。

一天,又有一人到衙门里来告状。诉状的案由是:他的叔叔在一户姓江的人家当帮工,江家就将一个使唤丫头嫁给他叔叔“他准备将叔母接出来,江家却不同意。叔叔有银两和财物存放在江家,江家也不给。高通判问:“你叔叔原来存放在江家的银两和财物有证据吗?”这位告状的人回答说:“没有。”

高通判又问:“你叔叔在江家做帮工几年了?”

他回答说:“八九年了。”

高通判问:“你叔母年纪多大了?她有儿子吗?你结婚了吗?”对方回答说:“未满三十岁。没有儿子,我没有结婚。”

高通判又问他:“你把叔母接出去,怎么安置她?你没有妻子,你叔母没有儿子,你们同居一室,合适吗?或者,你想把你叔母接出来卖掉吗?”

那人满脸通红,哑无言。于是,高通判狠狠地训斥了他一顿。

这接叔母和存放银两财物之事,当即断为诬告,不烦双方对质。后来,听街谈巷议,都说高通判断案神明。

高通判听了人们的议论后说:“什么神明不神明,这不过是据理依情办事罢了。”

(17)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有一个养子,告他的弟弟分家产不均。此人长得仪表堂堂。他弟弟也告他曾在家里拿了十万贯钱,在外面挥霍光了,又回来索取。高通判问他:“你弟弟称你为拾子,是什么缘故?”

他回答说:“我出生时,被母亲遗弃在路旁,是义父从路边将我捡回,并把我养大,所以叫拾子。”

听了这位养子的回答,高通判便开导他说:“从前,周朝始祖后稷,小时候被父母遗弃在街巷里;春秋时,有一位宰相叫子文的,小时候被遗弃在梦中;宋国司徒之女,小时候被遗弃在堤坝上;后来,他们都成了显贵的人物。我看你仪表堂堂,一定不是久居人下的那种人。大丈夫贵在自立,你争那点财产干啥?”

听了高通判语重心长的开导后,此人赶快说:“我谨遵教导!”于是,惶恐而惭愧地退出去了。

过了一会儿,衙役报告说:“那人一直徘徊在衙门外,似乎很不甘心。”

于是,高通判又把他叫了进来,进一步开导他说:“你义父过去没有儿子,所以才捡你回来抚育成人。现在他已经有了儿子,就不再以别人的儿子为子了。异姓不得乱宗规,这有明文规定。我为你办理归宗手续,这样才符合定制。”

那人说:“我无宗可归。”

高通判说:“古人指物为姓,有以墙、以路为姓的,你名拾子,就以拾为姓吧。”

那人理屈词穷。高通判便教导他说:“你本是被遗弃的人,如果没有你的义父,可能你早就死亡了。你义父抚育你长大成人,为你婚娶,又让你读书做官,这是再生之德。你不思尽心竭力扶植幼小的兄弟,以报答义父,反而想来和兄弟争财产,财产本来就不是你的。按理,从前抚养你的耗费,你还应该一五一十地偿还,怎么能容忍你再生分财产的奢望呢?”那人伏地请罪,不敢再继续控告了。

后来,高通判碰见参戎杨先生,杨先生说:“此人在京城已将十万贯钱挥霍一空,他回来分财产,不仅仅是为了温饱啊!得到高先生的公断,他就没有招数了。”

(18)以案析法为寡妇母子主持公道

有一位寡妇,她丈夫的叔叔侵占了她的田产,并虐待她们母子。这位寡妇到衙门里来告状,经过调查后,她控告的情况属实。于是,高通判便传唤她叔叔。

被告到了衙门以后,高通判对被告说:“你们一家都是至亲,如果重罚,有伤你们一家的和气。如果不追究责任,那么,人们会认为晚辈在长辈面前很受委屈,官府也无法不好向社会交代。将来,像这种欺负孤儿寡妇的事情就会更多。”

高通判准备从轻处罚这位被告。被告听了却大呼“冤枉”!

高通判就严厉地对他说:“你认为我是在乱用刑罚吗?现在,案情就是这样,按照法规也该这样处罚。如果按照法规应当受到处罚,一喊冤枉就不追究法律责任了,那么,人人都会因此而轻视法律了。”

于是,高通判决定对他严加惩罚。

(19)智破狱卒与案犯互相勾结案

六安的捕役抓到一个入室盗窃的强盗,还有被盗者丢失的衣物,请求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审问。高通判便立即对他进行讯问:“你是什么地方的人?来六安几年了?你偷了哪些东西?家住哪里?”

嫌疑人回答说:“我是寿州人,来六安三年了,第一次偷盗就被抓住了,家住某某村。”

高通判听嫌疑人回答后问:“你到六安三年了,才偷盗一次,你不是要被饿死吗?”

于是命属下将他关押起来,同时,记下他所藏匿人家的住址和姓名,以防“开花”(即衙役借机指使嫌疑人串供栽赃陷害他人)。大凡有权有势的大户人家,他们都不敢乱咬。但老实而家庭又比较富裕的人,往往容易遭人栽赃陷害。这种情况,在六安地区尤为普遍。

后来,高通判因公务外出路过某村,里胥前来迎接。高通判问村子里的里胥:“你们村子里有个叫某某名字的人吗?”里胥说:“有,离这里没有多远。”

于是,高通判便下轿步行,里胥在前面带路。到了村子里,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上前来迎接他们。

高通判对这位中年男子说:“听说你很守本分,又勤劳于农事,所以,来看看你们的田园风光。”高通判问他家有几个孩子,他说,有一男二女,都还年幼。又问他妻子姓什么,他都一一作了回答。高通判暗自高兴地说:“知道了。”

回到衙门后,高通判便立即把前日关押的那位嫌疑人提出来审问。他所供出的门墙院落都吻合,其它情况却一无所知。

高通判便对他说:“你在他家里住了三年,怎么会连他家老小人数及往来的亲戚都不知道?”

经过严加审讯,他才供认,他前面所说的供词,都是衙役教唆的。于是,高通判便决定严惩那个衙役。

这天,高通判一回到衙门后,就突然提审嫌疑人。所以,衙役和盗贼都来不及提防、串供。不然的话,就会节外生枝,株连敲诈又蔓延了。

同类推荐
  • 旧年的血迹

    旧年的血迹

    本书是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的作品集。收录老房子、奔马似的白色群山、环山的雪光、寐、旧年的血迹、生命、远方的地平线等小说。 当十年前的文学新星丛书收录阿来的这部小说集时,人们还不能真正体会这些描写阿坝藏族历史和现实生活小说的真谛,可随着他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的获奖,他早期的这些小说便透露出真正的艺术价值:那摇摇欲坠的"老房子"不正是土司制度衰微的缩影吗?那一步一趋的朝拜队伍不正是藏族寻求精神家园的写照吗?阿来正是从这本书开始起走向中国文学圣殿的。
  • 愿你的孤独不负走过的路

    愿你的孤独不负走过的路

    当你跨越孤独这座山丘,才会发现之前所受的苦,终将成为一种人生力量。初心客厅专栏作者、张德芬空间签约作者、读者公号专栏作者蔡尖尖,始终认为“尖尖而立,孤独自行,不负时光”,用41篇暖心的故事,讲述每个人所遇到的孤独而美好的人生故事。蔡尖尖曾是新媒体大潮下的一员,社会的喧嚣,生活的压力,职场的无奈,爱情的美好,梦想的憧憬……好比战场,你亲自去经过,征战过,才能赢过。她在自媒体平台受到很多读者的热捧,原创了多篇10万+的文章。
  • 归来的“另类”艺术

    归来的“另类”艺术

    关伟,1957年生于北京,1986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1989年至1993年先后被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艺术学院,堪培拉国立大学艺术学院和悉尼现代艺术中心邀请为客座艺术家。在这之后多次获得澳大利亚政府艺术基金,包括2008~2010年度澳大利亚政府颁发的最高荣誉艺术基金。2008年在北京建立工作室,此后参与了多项有影响的中澳艺术交流活动,现生活、工作于北京和悉尼。关伟的作品在复杂的象征性绘画符号中,有力地体现了当今社会、环境的两重性。他的作品是他丰富的文化储备,对社会、政治的高度关注,以及他对艺术史的广博知识的产物。关伟曾在世界各地举办了超过50届个人展览,如何香凝美术馆OCT当代艺术中心“魔咒-关伟2011”;同时还应邀参加了许多重要的当代国际艺术展,如2009年第十届哈瓦那双年展。欧阳昱作为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Globalizing Australian Literature”(澳大利亚文学全球化)项目博士后研究员,曾为该项目而于2010年3月18日在北京天伦王朝饭店,以中文采访了关伟,后译成英文,此为梁余晶的中文回译。
  • 胡适散文

    胡适散文

    中华散文,源远流长。数千年的散文创作,或抒情、或言志、或状景、或怀人……莫不反映出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们的思想情感。中华散文的这些优良传统在二十世纪以降的新文学那里,不仅得到了全面传承,且不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为了展示二十世以来中华散文的创作业绩,我们在新世纪之初即编辑出版过”中华散文珍藏本“凡三十种。自二○○五年始,我们在此基础上先后选出二十六种,作为“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第一辑、第二辑出版。此次又选出十种,作为第三辑出版。
  • 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爱的毒药

    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爱的毒药

    这套书阵容强大,内容丰富,风格多样,由100个当代小小说作家一人一册的单行本组成,不愧为一个以“打造文体、推崇作家、推出精品”为宗旨的小小说系统工程。我相信它的出版对于激励小小说作家的创作,推动小小说创作的进步;对于促进小小说文体的推广和传播,引导小小说作家、作品走向市场;对于丰富广大文学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的人文精神世界,提升文学素养,提高写作能力;对于进一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热门推荐
  • 明代中央司法审判制度

    明代中央司法审判制度

    明朝长达二百七十六年,其中央司法审判制度历经多次变革,相关史料浩繁,作者认为,。中国法制史的研究宜有学术上的分工。部分学者侧重史料校注的上游工作,部分学者侧重史料分析的下游工作,相辅相成,法史学才能进步成长,有利于中国法制史的学术研究。
  • 时光不及王琳凯

    时光不及王琳凯

    有人问过沐小念,“如果王琳凯和你表白了你会怎么办?”沐小念想也没想说:“上去!”没有想到从那天开始她就惹上了一个大麻烦。沐小念看着面前王琳凯放大的俊脸,结结巴巴的道:“老,老大,你要干嘛?”王琳凯邪魅一笑。“你的勇气呢?”沐小念口不言心的道:“让你吃了。”王琳凯不但不生气,反而搂住沐小念盈盈而握的细腰,说:“确实吃了。”
  • 幸得今夕再遇你

    幸得今夕再遇你

    她是我的君主,我是她的不二臣。我爱她,如同追逐太阳。某一天后,太阳竟落下不升起了。于是我再难再苦,也要将我的太阳亲手再捧起来。——靳君屿(重生+系统+言情+1V1+双洁+爽文+游戏+末世,女主攻撩,男主苏宠)
  • 许一世情深意浓

    许一世情深意浓

    [总裁式的校园文,甜宠无毒,欢迎收藏]原本打算带个假男朋友去解解危机,不料,带个假的去换个真的回来;那人出身豪门,气质清贵,才华横溢,举止优雅,内心腹黑,可对她宠入骨;他居高临下:你说过以身相许的,诺言保质期怎么这么短?她俏皮耍赖:就是一,这么短!
  • 嫡女权谋天下

    嫡女权谋天下

    为他七年筹谋苦心经营,换来的是他与庶姐的联手算计,君临天下之时她得到的是死牢酷刑折磨至死与满门被灭的下场。重活一世,她发誓必定让那些欠她的人血债血偿。只是……前世那个被她害死的摄政王今世怎么成了纨绔子弟,动不动就调戏她呢,果真是报应不爽么?珍爱生命,远离摄政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长公主

    嫡长公主

    她是嫡长公主,位比亲王,她的弟弟刚满周岁就被封为太子。然而这些都是他们母后的死换来的。太子年幼,皇子众多,皇帝年富力强,后宫波澜诡橘。她能否在步步惊心的宫廷中生存下来,护住幼弟周全?又能否在这充满心机暗算的地方找到与子偕行的良人?从宫斗到宅斗,从宫闱到朝堂,这一切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 军旅生涯之班长

    军旅生涯之班长

    班长带领新兵,新兵成为士兵;士兵成为班长,班长带领新兵。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任时光流逝,军魂仍代代相传。没人能取代记忆中的你,和那段青春岁月。(本故事纯属虚构。)
  • 希灵帝国虚空后勤处

    希灵帝国虚空后勤处

    神秘组织拉帮结伙,上古文明遗留下罪恶秘密,普通小哥深夜夜不归宿,深空海妖神秘失踪,魔鬼天体横尸星河之间,这究竟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尽在《希灵帝国虚空后勤处》!
  •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花楼公主

    花楼公主

    彼时,他是名扬天下的第一堡堡主,我是他新娶进门的公主妻子,我们未曾谋面!彼时,他是实力非凡的商贾大佬,我是名扬天下的青楼之主,我们兄弟相称!彼时,他是男人,我是女人,我们之间有了名为爱情的东西!此时,他是驸马,我是公主,花烛夜后,我们争吵了,我决定休夫!此时,他是俊美潇洒的武林高手,我是身心疲惫的逍遥公主,他是我的保护者!此时,他是武林盟主,我是藏日山庄新庄主,我想死在他手上我会开心!……没有轰轰烈烈,只有细水长流,争吵过、逃避过、离开过、分手过,我们之间是该魂梦不相依,但愿两相忘,亦或者是魂梦两相依,相忘亦何妨!若说无缘,缘何相聚!若说有缘,缘尽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