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200000017

第17章 艺 文 一

欧阳文忠常爱林逋诗“草泥行郭索,云木叫钩车舟”之句。文忠以为语新而属对亲切。钩车舟鹧鸪声也。李群玉诗云:“方穿诘曲崎岖路,又听钩车舟格磔声。”郭索,蟹行貌也。扬雄《太玄》曰:“蟹之郭索,用心躁也。”

韩退之集中《罗池神碑铭》,有“春与猿吟兮秋与鹤飞。”今验石刻,乃“春与猿吟兮秋鹤与飞。”古人多用此格,如《楚词》:“吉日兮辰良。”又“蕙肴蒸兮兰(籍)藉,奠桂酒兮椒浆。”盖欲相错成文,则语势矫健耳。杜子美诗:“红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此亦语反而意全。韩退之雪诗:“舞镜鸾窥沼,行天马度桥。”亦效此体,然稍牵强,不若前人之语浑成也。

退之《城南联句》首句曰:“竹影金锁碎。”所谓“金锁碎”者,乃日光耳,非竹影也。若题中有“日”字,则曰“竹影金锁碎”可也。

唐人作富贵诗,多纪其奉养器服之盛,乃贫眼所惊耳。如贯休《富贵》(诗)曲云:“刻成筝柱雁相挨。”此下里鬻弹者皆有之,何足道哉。又韦楚老《蚊诗》云:“十幅红绡围夜玉。”十幅红绡为帐,方不及四五尺,不知如何伸脚?此所谓“不曾近富儿家。”

诗人以诗主人物,故虽小诗,莫不埏蹂极工而后已。所谓“旬锻月炼”者,信非虚言。小说,崔护题《城南诗》,其始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后以其意未全,语未工,改第三句曰:“人面今何处在。”至今所传此两本,唯《本事诗》作“癨今何处在。”唐人工诗,大率多如此,虽有两“今”字,不恤也,取语意为主耳。后人以其有两“今”字,只多行前篇。

书之阙误,有可见于他书者。如《诗》:天夭是”,《后汉·蔡邕传》作:“夭夭是加”,与“速速方谷”为对。又“彼徂矣岐,有夷之行”,《朱浮传》作:彼者岐,有夷之行。”《坊记》:“君子之道,譬则坊焉。”《大戴礼》:“君子之道,譬犹坊焉。”《夫卦》:“君子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王辅嗣曰:“居德而明禁”,乃以“则”字为“明”字也。

音韵之学,自沈约为四声,及天竺梵学入中国,其术渐密。观古人谐声,有不可解者。如“玖”字“有”字多与“李”字协用;“庆”字“正”字多与“章”字“平”字协用。如《诗》:“或群或友,以燕天子。”“彼留之子,(遗)贻我()佩玖。”“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终三十里,十千维耦。”“自今而后,岁其(我)有,君子有谷,贻尔孙子。”“陟降左右,令闻不已。”“膳夫左右,无不能止。”“鱼丽于,?鲤,君子有酒,旨且有。”如此极多。又如“孝孙有庆,万寿无疆。”“黍稷稻梁,农夫之庆。”“唯其有章矣,是以有庆矣。”“则笃其庆,载锡之光。”“我田既臧,农夫之庆。”“万舞洋洋,孝孙有庆。”《易》云:“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班固《东都赋》:“彰皇德兮侔周成,永延长兮膺天庆。”如此亦多。今《广韵》中“庆”一音“卿”。然如《诗》之“未见君子,忧心炳炳;既见君子,庶几(有)式臧”;“谁秉国成,卒劳百姓,我王不宁,覆怨其正”,亦是炳、正与宁、平协用,不止庆而已。恐别有理也。

小律诗虽未技,工之不造微,不足以名家。故唐人皆尽一生之业为之,至于字字皆炼。得之甚难,但患观者灭裂,则不见其工,故不唯为之难,知音亦鲜。设有苦心得之者,未必为人所知。若字字皆是无瑕可指,语(音)意亦扌炎丽,但细论无功,景意纵全,一读便尽,更无可讽味,此类最易为人激赏,乃《诗》之《折杨》、《黄华》也。譬若三馆楷书作字,不可谓不精不丽,求其佳处,到死无一笔,此病最难为医也。

王圣美治字学,演其义以为“右文”。古之字书,皆从“左文”。凡字,其类在左,其义在右。如木类,其左皆从木。所谓“右文”者,如“戋”,小也,水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曰“钱”,歹而小者曰“残”,贝之小者曰“贱”。如此之类,皆以“戋”为义也。

王圣美为县令时,尚未知名,谒一达官,值其方与客谈《孟子》,殊不顾圣美,圣美窃哂其所论。久之,忽顾圣美曰:“尝读《孟子》否?”圣美对曰:“生平爱之,但都不晓其义。”主人问:“不晓何义?”圣美曰:“从头不晓。”主人曰:“如何从头不晓?试言之。”圣美曰:“‘孟子见梁惠王’,已不晓此语。”达官深讶之,曰:“此有何奥义?”圣美曰:“既云孟子不见诸侯,因何见梁惠王?”其人愕然无对。

杨大年因奏事论及《比红儿诗》,大年不能对,甚以为恨。遍访《比红儿诗》,终不可得。忽一日,见鬻故书者有一小编,偶取视之,乃《比红儿诗》也,自此士大夫始多传之。予按《摭言》,《比红儿诗》乃罗虬所为,凡百篇,盖当时但传其诗,而不载名氏,大年亦偶忘《摭言》所载。

晚唐士人,专以小诗著名,而读书灭裂。如白乐天《题座隅诗》云:“俱化为饿殍”,作“孚”字押韵。杜牧《杜秋娘诗》云:“厌饫不能饴”。饴乃饧耳,若作饮食,当音(饮)饮。又陆龟蒙作《药名诗》云:“乌啄蠹根回”,乃是“乌喙”,非“乌啄”也。又“断续玉琴哀”,药名止有“续断”,无“断续”。此类极多。如杜牧《阿房宫赋》,误用“龙见而雩”事,宇文时斛斯椿已有此谬,盖牧未尝读《周》、《隋书》也。

往岁士人多尚对偶为文,穆修、张景辈始为平文,当时谓之“古文”。穆、张尝同造朝,待旦于东华门外,方论文次,适见有奔马践死一犬,二人各记其事,以较工拙。穆修曰:“马逸,有黄犬遇蹄而毙。”张景曰:“(一)有犬死奔马之下。”时文体新变,二人之语皆拙涩,当时已谓之工,传之至今。

按《史记》年表:“周平王东迁(二)三年,鲁惠公方即位。”则《春秋》当始惠公而始隐,故诸儒之论纷然,乃《春秋》开卷第一义也。唯啖、赵都不解始隐之义,学者常疑之。唯于《纂例》隐公下注八字云:“惠公二年,平王东迁。”若尔,则《春秋》自合始隐,更无可论,此啖、赵所以不论也。然与《史记》不同,不知啖、赵得于何书?又尝见士人石端集一纪年书,考论诸家年统,极为详密。其叙平王东迁,亦在惠公二年,予得之甚喜,亟问石君,云“出一史传中,遽检未得。”终未见的。据《史记》年表注:“东迁在平王元年辛未岁。”本纪中都无说,诸侯世家言东迁却尽在庚午岁,《史记》亦自差谬,莫知其所的。

长安慈恩寺塔,有唐人卢宗回一诗颇佳。唐人诸集中不载,今记于此:“东来晓日上翔鸾,西转苍龙拂露盘。渭水冷光摇藻井,玉峰晴色坠栏干;九重宫阙参差见,百二山河表里观。暂辍去蓬悲不定,一凭金界望长安。”

古人诗有“风定花犹落”之句,以谓无人能对。王荆公以对“鸟鸣山更幽”。“鸟鸣山更幽”本宋王籍诗。元对:“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上下句只是一意。“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则上句乃静中有动,下句动中有静。荆公始为集句诗,多者至百韵,皆集合前人之句,语意对偶,往往亲切过于本诗,后人稍稍有效而为者。

欧阳文忠尝言曰:“观人题壁,而可知其文章”。

毗陵郡士人家有一女,姓李氏,方年十六岁,颇能诗,甚有佳句,吴人多得之。有《拾得破钱》诗云:“半轮残月掩尘埃,依稀犹有开元字。想得清光末破时,买尽人间不平事。 ”又有《弹琴》诗云:“昔年刚笑卓文君,岂信丝桐解误身?今日未弹心已乱,此心元自不由人。”虽有情致,乃非女子所宜。

同类推荐
  • 史记(最爱读国学书系)

    史记(最爱读国学书系)

    《最爱读国学书系: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卷,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记载了上至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包罗万象,而又融会贯通,脉络清晰,“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太史公自序》),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详实地记录了上古时期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
  • 国语

    国语

    《国语》以记述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各国贵族言论为主,通过各有风格、各有特色的语言来塑造人物性格,表述不同人物的思想及命运,记载波澜壮阔的历史大事。
  • 历代赋评注(唐五代卷)

    历代赋评注(唐五代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曾国藩家书(中华国学经典)

    曾国藩家书(中华国学经典)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尽管曾氏留传下来的著作太少,但仅就一部家书中可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曾国藩作为清代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对书信格式极为讲究,显示了他恭肃、严谨的作风。
  • 类书之最:古今图书集成

    类书之最:古今图书集成

    类书之最——古今图书集成》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热门推荐
  • 风雨大宋

    风雨大宋

    一个灵魂穿越千年,来到了北宋中期仁宗当政的时候。在小县城里做生意改善家境,到中进士做官,一步一个脚印,这个来自后世的灵魂在宋朝最繁荣的时候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位极人臣。群号:535894670
  • 重生与言和归来

    重生与言和归来

    张言,二度死亡,回到地球进行资格试炼,并意外发现众Vsinger也与自己一起来到了这个为试炼而创造出的宇宙。诸神,仙魔纷纷回归,试炼的内容究竟是什么?“落子,再一局。”
  • 含泪的信天游

    含泪的信天游

    四段凄美温婉的故事,四个女人的命运交响曲,四声清雅或浓烈的爱情。这不是四部中篇,不是一部集子,它是一个整体,是一部大长篇。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得主吴克敬力作!
  • 只唯留守君一人

    只唯留守君一人

    程巧巧扮演着别人的身份,寻找一样东西,找到之后随手带了其他物品,最后又要还回去,再次穿越。有几次莫名其妙穿了回去就在最危险的时刻,可沈陌面临着危机。与沈陌发生了很多事情。最后也说明了身份,可就算是这样,沈陌还是喜欢这么一个来路不明的女子,“虽然她不是她。”树被烧了,无法穿越回去,从此就留在那个朝代里。但偶然的一天。。。。。。
  • 全球怪物在线

    全球怪物在线

    天才科学家以“梦幻因子”把全球进行了游戏化。游戏之后,大量的生物变成了各种的怪物:丧尸,魔兽,巨龙!部分的人类更加是被强制登陆游戏,化身为各种职业,在这个名为“全球怪物OL”的真实游戏之中,挣扎救存。
  • 神血会的继承者

    神血会的继承者

    秋分已经过去了两天,但跟夏日相比,气温并未下降多少。霍闩坐在学校教学三楼的天台看书,偶尔吹来一阵秋风,却仍带着炎夏的热气。这天下午没课,他也不想回家,所以到这里来看书。之所以选择教学楼天台,是因为这里绝不会被人打扰。他所看的是一本《暗示心理学》。这本书他已经看过两遍。根据书中的一些理论知识,结合养父教给他的心理暗示技巧,他曾几次悄无声息地引导和操纵同学的心理,尝试支配同学的行为,效果不俗。这让他对心理暗示这门学问越来越感兴趣。
  • 女帝养成庶女成长史

    女帝养成庶女成长史

    云归离,侯府的一个小小庶女,在男权和皇权的社会,作为庶女的她无地位可言,在夹缝中求生存。一个声音的出现,改变了她的命运……『叮……女帝养成系统已经成功锁定宿主』『叮……你还在男权的社会苦苦挣扎么?你还在以一个附属物,而存在着么?开启女帝养成系统,成为绝世女帝,曾经欺你,辱你之人,拜服在你脚,笑看世人……』『是否开启女帝养成系统?』『是』或『否』云归离:妖……妖物……系统:『是否开启女帝养成系统?』云归离:……且看一个小小庶女,一步一步,成长为一代女帝。纷杂乱世,她已然不是曾经的那个她了……
  • 热而乐着

    热而乐着

    高中军训,除了折腾就是蛋疼,还好我们高一四班的哥几个都是善于“苦中作乐。乐此不疲,疲了就睡”的家伙,不然注定杯具的我们,这日子还真没发过了。在这几天里,我和操场上大太阳下所有的兄弟姐妹的关系都不再是同学,而是“站友”,我们一起“罚站”,“放水”,左转右转,走来跑去,可谓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有心动,有行动,更有杯具了的寻常举动,和随之而来的郁闷,无奈和愤怒,等等。 —————————————————————————— 就小说而言,它不太像,而更像是一本长篇小品或是相声,幽默至上,且多是以人物间对话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幽默,及情节的发展。此本小说没什么内涵,也不深刻,只是幽默和军训那几天的生活。好吧,就说这么多吧,祝阅读愉快了。
  • 俾斯麦:德意志帝国的缔造者

    俾斯麦:德意志帝国的缔造者

    奥托·冯·俾斯麦,生于1815年4月1日,逝世于1898年7月30日,普鲁士宰相兼外交大臣,是德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被称为“铁血首相”。奥托·冯·俾斯麦是德国近代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作为普鲁士德国容克资产阶级的最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是自上而下统一德国的代表人物。《图说世界名人:俾斯麦(德意志帝国的缔造者)》记叙了俾斯麦为个人事业和国家前途不畏艰险,鞠躬尽瘁的事迹,让读者看到一部不一样的、真实的“铁血宰相”奋斗史。
  • 暖婚蜜爱之豪门谜情风云

    暖婚蜜爱之豪门谜情风云

    面对三大家族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他的霸道,她步步为营,只为破解案情,却在案情中揭秘了自己的离奇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