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2200000004

第4章 自由体操(3)

亚特兰大奥运会归来的莫慧兰在1997年5月参加了第二届东亚运动会,与队友合作获得了女子体操团体金牌。这是她体育生涯最后的一场比赛。此后不久,莫慧兰选择了退役。“那时候,我已经18岁了。女队员到了十七、八岁是一个坎儿,如果你顶过去了可能会有一个飞跃,如果顶不过去,大多数人都会在这个时候退役。”莫慧兰这样解释她选择退役的理由。

留恋校园生活

退役的莫慧兰想到过出国,但从小恋家的她最后还是选择了留下。按照运动员世界排名前三可以申请名校的规定,莫慧兰申请就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并顺利得到批准。在家休整半年后,1998年9月,莫慧兰成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的一名本科生。

莫慧兰说她选择去读书的理由很简单,就是想做一名新闻记者。莫慧兰解释说,这可能是因为在自己的训练生活中除了教练,接触最多的人就是记者。“那时候感觉做记者不用‘坐班’,到处跑来跑去,看上去挺好玩挺风光的。”莫慧兰说。但如今已经做了5年多记者的莫慧兰早就改变了这个看法。现在她认为自己最享受的生活,是在人大读书的那四年时光:“当运动员太苦太累了,现在当记者也是,只有当学生时最好,成天无忧无虑的,不用为什么事情发愁。”

其实,对校园生活充满了留恋的莫慧兰,当学生的日子并不轻松。在人才济济的人大校园里,她的文化基础与她的同学们相比,是最薄弱的。4年的本科学业对于莫慧兰来讲,无异要从零学起。

在人民大学的第一堂英语课,让莫慧兰至今记忆犹新。课堂上,英语老师一口流利的英语让这位世界冠军目瞪口呆。这对她来讲,无异于听天书。看到同学们与老师对答如流,她只好盼着早点下课。也许是老师注意到了她的沉默和茫然,居然把她叫了起来,接下来的一大串的英语她却不知所云。旁边的同学好心地提醒她:老师让你用英语介绍自己呢。慌乱中,莫慧兰说了句“Iamsorry!”便没了下文。“那一刻,我无地自容,只想找个地缝钻进去。”莫慧兰回忆说。

不过,世界冠军的心理素质帮助了她,她很快就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在人生的另一个赛场上对困难发起了冲刺。从那以后,她成了班上最勤奋的学生,起早贪黑地学。4年下来,门门功课合格,在人生的另一个赛场上,取得了又一个胜利。

凤凰涅磐成就美丽女主播

早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莫慧兰就受邀成为天津电视台等五家媒体报道当年天津世锦赛的特约记者,采访过当时她的偶像李宁。这是她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做出镜记者。随后莫慧兰也去过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实习。2001年,作为北京申办2008奥运会推广活动的体育大使,有了一次和凤凰卫视接触的机缘。北京申奥成功后,凤凰卫视中文台首次开辟了体育专栏“中国奥运行”。并最终圈定莫慧兰为节目主持人。

2002年大学毕业后,莫慧兰正式加盟凤凰卫视。她认为自己能够成为这个栏目的主持人,固然与自己的形象甜美有关系,更重要的应该还是自己的运动员经历以及主持过体育节目的经历在起作用。

成为了自己理想中的主持人和新闻记者的莫慧兰,才知道这个职业并不像她想象的那样轻松。刚开始到凤凰卫视工作的她,甚至连摄像机的开和关都不会。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加盟凤凰卫视后的第一次出外景就是采访中国体操队的程菲。由于当时还不太懂采访艺术,不知道该怎么问,以至于当时13岁的程菲在回答问题时,只会说“嗯,啊,是啊”等简单的字眼,莫慧兰很快就没了话讲,开始发呆。“后来一个同行说,我来帮你问。然后我就在旁边听着,看着这个同行和程菲对答如流,那个难受!后来我就一边做一边学怎么提问。好在节目组的同事都对我很好,经常鼓励我,才让我有信心做下去。”就这样,莫慧兰自己做外联,采访,编片子,逐渐学会了很多东西。

但凤凰卫视毕竟是个竞争激烈的地方,为了制作出好节目,制片人对每个岗位都精益求精。而电视节目制作,是个系统工程,莫慧兰这边出了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其它环节的制作质量,为此,莫慧兰还是没少被同事批评。

有一次在人民大会堂的采访,就让编导真的发火了。那次采访,事先并不知道有北京奥组委的官员要来,莫慧兰也没有打算出镜。可编导不愿意放过任何采访的机会,让莫慧兰临时上场。可巧那天由于没有睡好,精神状态很差,一个简单的串词就错了好多遍。“旁边的观众把我认出来了,还饶有兴致地在那里看着我出错,他们越看着我背,我越紧张,最后拍了十几条才完成”。莫慧兰说,当天回去后,编导狠狠地把她骂了一顿。

除了临时采访,即时连线也曾让这个乖巧的小女孩闹出过笑话。那一次是在雅典奥运会上,莫慧兰作为特派记者到现场做直播报道,她的任务是向观众介绍开幕式的安保情况,比如天空中有几艘飞艇,地上有多少警车等。“这组数据本来早就背好了,但卫星一连线,却紧张得把两组数据全说反了。我们的摄像当场扑通一声坐在了地上。”说起当时的情景,莫慧兰仍然有些不好意思。

虽然有太多的不适应,虽然背地里也偷偷哭过,但莫慧兰还是坚持了下来。她知道在这个藏龙卧虎的地方,作为新手,必须虚心学习才能把工作做好。

如今已在凤凰卫视工作了5年的莫慧兰,早就熟悉了节目制作的全部流程。随着时间的推移,莫慧兰的采访经验也在慢慢积累,镜头前的表现也日趋成熟。她现在主持的这档节目叫《2008奥运任我行》,这是一档介绍运动员备战奥运会以及北京奥运建设情况的节目,莫慧兰现在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围绕这档节目进行前期策划、外景采访和摄影棚内主持。虽然每期节目时长只有3分钟,但往往每次需要在一个上午录5到10期。莫慧兰表示对目前的工作状态比较满意,但同时强调自己仍须不断地学习。

成立基金会

据2005年新华网的一篇报道显示,每年高达40%左右的退役运动员难以及时、适当地被安置,而国家体育总局2006年对外公布,我国目前每年至少大约有3000名以上的运动员退役,也就是说每年至少会有1000多名运动员退役即失业。

正因如此,莫慧兰兴起了帮助退役运动员的想法。她和阿里巴巴的马云谈过这件事,当时是希望在淘宝上可以通过拍卖冠军物品来发起号召,后来因为弄丢了某位具体负责人的电话号码,事情就搁置下来。

田径运动员艾东梅因为生活所困摆地摊、卖金牌的事,又一次刺激了莫慧兰。有人对她说,兰兰你把金牌买了,我们出钱。有着切身体验的她回应说,买就代表定价,金牌在这个时代有太多含义了,运动员所付出的,远不是一个等价物可以交换的。

她在想,现在很多基金会都这么火,这种形式也许真的能帮助到很多人。于是,她开始一点点摸索着筹划了一个专门为退役运动员服务的基金会。

“中国大部分基金的支出方式无非是给需要帮助的人以钱或物这两种形式,我想出来的这个方式是区别于所有其他基金会的。我们并非给退役运动员生活费,更不是救济金——准确来说,是给退役运动员一个把就业门槛降低的机会。”

虽然基金会取名“新起点退役就业辅导基金”,但是在莫慧兰看来,把“就业”两个字换成“转型”更加贴切。“虽然同样是寻找工作岗位,但就业让人想到的是下岗、再就业,无业找就业,转型则不同,转型说的是社会角色的转变。”

然而基金会成立不久,便遭遇了成长的烦恼。按照基金会设立之初的想法,资金应该从三个方面获得,企业或个人的捐赠、已成名运动员的捐赠,这两种都是无偿的;第三种则来自成名运动员为企业代言的费用置换,运动员给企业代言,企业拿出部分甚至全部来捐赠给基金会。

如今资金成为了基金会运作的最大瓶颈。只有第一笔基金到位,所有的计划才能正式启动。

莫慧兰之前同企业接触的时候,很多公司起初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但就执行层面做进一步沟通的时候,就没了下文。

“商业的事情很复杂。像李宁教育基金,毕竟解决了资金来源,很多事才得以一步步往前推。”莫慧兰说。

而一个更根本的问题在于,现在并没有一个具备基金会专业经验的人来专职运作这个基金会。作为新起点基金会目前的主要负责人,对莫慧兰来讲,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其中,至少在目前不可能实现。热心的朋友们,都是偶尔来帮下忙,“探讨运作细节的时候,有时候也会拉到五六个人,大家平时都是在忙自己的事情,有做律师的,做广告的,都是义务的。”

除了缺乏具备基金专业经验的专职人员以外,基金会的运作还需要市场推广,这同样是一个品牌运作的过程。从加拿大回来的前国家体操队成员彭亚平,谈及西方的基金会运作时说,任何的思维方式和观念都要找到一个利益回报,一方面内容上要得到社会的认可,一方面操作技巧上要学会运用西方市场经济的观念。

对于运作中先后出现的难题,莫慧兰也有心理准备。“在执行操作这方面,可能还需要磨合和探讨,毕竟所有人都认同这是个不错的想法。我希望把它当成一个长线计划,有机会的时候就去推一推。”

宣传奥运不遗余力

因练习体操而与体育结缘,因体育而转型为体育节目主持人。如今,工作之余的莫慧兰又热心体育公益事业,对于宣传奥运更是不遗余力。今年以来,莫慧兰就连续参加了奥运火炬手选拔、联想奥运千县行以及全国阳光少年选拔等奥运宣传活动。莫慧兰希望借助2008北京举办奥运会的契机,能把奥运精神传递到中国的每一个角落。

针对北京奥运会,莫慧兰发起组织了一个世界冠军奥运志愿者助威团,这个助威团的成员全部是世界冠军,主要工作是给即将去服务奥运会的志愿者带去鼓励,以及对他们如何做好工作提供一些建议。她的工作受到了奥运志愿者的欢迎。

说起正在备战奥运会的杨威、程菲等她的师弟师妹,莫慧兰说:“踏踏实实地完成每一天的训练任务是他们最重要的事,希望他们尽最大的努力。不管是现在备战,还是明年的正式比赛,我都为他们送上最真挚地祝福。”

广西籍运动员莫慧兰。由于自己的家乡也是重灾区之一,莫慧兰对此事非常的关注。她说:“看到家乡受灾这么严重,让她想到了很多问题。治理干旱已经不仅仅是国家的使命,更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虽然国家通过人工降雨等方式来缓解目前的灾情,但是对于长远发展这些努力还是远远不够的。”

作为广西籍的她,很早之前就参与到节水活动当中。她说:“一般洗澡之前放出的凉水都会存起来,可以在其他地方利用。洗杯子、第二次洗碗的水也不会浪费,用来浇花、洗拖把都挺好的。”同时,她也倡议网友们都参与到节约用水的活动中来,用平时做起,从身边做起。

桑兰

桑兰(1981年6月11日-),浙江宁波人,原中国女子体操队队员,1993年进入国家队,1997年获得全国跳马冠军,1998年7月22日,桑兰在第四届美国友好运动会的一次跳马练习中不慎受伤,造成颈椎骨折,胸部以下高位截瘫,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其表现出顽强意志,在北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并成为2008年北京申奥大使之一,又于2008年北京奥运官方网站担当特约记者。

告别了自己心爱的体操训练场,把奥运冠军的梦想尘封在心底,桑兰坦然地接受了命运的挑战,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永远微笑着的“阳光女孩儿”。如今,她在坚持康复训练的同时,不仅在北大新闻传播专业苦修学业、在“星空卫视”主持一档《桑兰2008》的体育节目,还要经常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比如说做令所有华人想起来就热血沸腾、激情洋溢的申奥形象大使、残奥大使,做一名光荣的奥运圣火的传递者……桑兰用她的微笑告诉人们:什么才是真正的坚强。

延续冠军梦想

2008年,是奥运年。为了庆祝和纪念北京申奥成功三周年,星空卫视精心策划了《桑兰2004校园行》特别节目,选择在北京、广州、上海和成都这四所城市共八所高校中进行。5月末在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6月中旬在广州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桑兰和莘莘学子们欢聚校园,共同寄语奥运,一起载歌载舞,一起做着快乐的游戏……流光溢彩的青春没有遗憾,年轻人都有自己的光荣与梦想。

“我看见很多奖牌从天而降,但没有落在我的身上。”当桑兰平静地讲述自己的梦境时,眼底滑过一丝淡淡的忧伤。“我是一名运动员。在我心目中,运动员的神圣职责就是要拿金牌争冠军,参加奥运会,成为一名奥运冠军是我心底最深的渴望。”受伤之前,桑兰在中国体操队享有“跳马冠军”的美誉,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受伤之后,桑兰出任北京2008申奥形象大使,在莫斯科亲历7·13申奥成功那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如今,桑兰格外珍惜在北大读书求知的机会,把它视为自己成长进步的阶梯;在星空卫视她所做的也是与奥运有关的节目,采访奥运冠军以及未来的“奥运之星”,同他们一起讲述有关奥运的故事……`

桑兰把这一切,都看做是自己“奥运冠军梦想”的延续。她说:“我一直坚信自己总有一天会站起来的。我会为此而努力。”

感受家的温馨

“为什么叫桑兰?因为生我的时候,特别难,妈妈在怀孕期间总是生病。所以,爷爷就给我取名兰花的兰,大概是比较稀有、比较珍贵的意思吧。”桑兰小的时候身体很弱,为了让她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父母才同意桑兰去宁波少年体校练习体操的。爸爸说:“练体操太辛苦了,真正练出来的能有几个人?最终拿冠军的又能有几个人啊!还是让她练着玩吧,到时候她觉得辛苦,就会自己打退堂鼓的。”

“其实,爸爸、妈妈一直就不想让我练体操,他们想让我好好读书,然后成才。因为我的坚持,他们才同意我做运动员的。本来想拿下奥运冠军让他们为我骄傲、为我自豪,也是报答他们对我的养育之恩。没想到,现在还得要他们照顾我,心里真的很不是滋味,觉得特别对不起他们。所以我就尽量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好,也免得他们在出力的同时还要操心。”如今,爸爸、妈妈为了照顾桑兰的生活,已经把家从宁波搬到北京的康复中心附近。妈妈还特意从美国的医生那里学习了“PT运动疗法”,在家里帮助桑兰做康复练习。

喝好这半杯水

“记得受伤后苏醒的那一刻,我看见教练问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还能练吗’。现在,我已经可以坦然地面对这一切了。无论残酷与否,事实就是事实,想开点,积极面对就是了。”现实生活中的桑兰,很喜欢半杯水的比喻,她说:“我一定要好好享用自己面前的这半杯水。”

同类推荐
  • 新时期我国竞技篮球项目后备人才培养研究

    新时期我国竞技篮球项目后备人才培养研究

    《新时期我国竞技篮球项目后备人才培养研究》以新时期我国竞技篮球项目后备人才模式研究为切入点,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数理统计、综合研究等方法,从竞技篮球项目后备人才的界定与分类,竞技篮球项目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竞技篮球项目后备人才文化教育体系,竞技篮球项目后备人才竞赛与选拔体系,竞技篮球项目后备人才训练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退役运动员安置问题6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旨在通过分析影响篮球运动发展规律及我国优秀篮球运动员成才规律的因素,总结国内外篮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的经验,探索篮球运动员的教育培养规律,为我国优秀篮球运动员的培养提供启示与借鉴。
  • 擒拿反擒拿(奥林匹克百科知识丛书)

    擒拿反擒拿(奥林匹克百科知识丛书)

    擒拿中国拳术之一。是使用刁、拿、锁、扣,扳、点、缠,切、拧,挫。旋、卷、封。闭等招法,进行擒伏与解脱,控制与反控制的专门技术。擒拿不但技术非常复杂、规格十分严谨,而且在使用时必须精细准确。其动有方,其用有法。使法必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擒拿术力求反侧关节要超过其生理限度,点穴时要集中全身之力于一点击其要害,法到力到,充分体现“手到擒拿”的功用
  • 金牌后卫

    金牌后卫

    乡村少年郗风,来到县城里的中学后,展现出了不同寻常的篮球技巧。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似乎每过一个星期天,他都会多一个技巧……
  • 超级小前锋

    超级小前锋

    新书《篮坛大流氓》已发,人品保证,求收藏~
  • 心链奥运:奥运故事与奥运收藏

    心链奥运:奥运故事与奥运收藏

    本书作者20多年来通过各种渠道悉心搜集了近700枚奥运会钥匙链,其中包括从1896年以来历届奥运会的纪念钥匙链,以及1968年以来所有夏、冬、残奥运会的吉祥物钥匙链。他精选了一部分藏品拍成了200多张精美的彩色照片,并编写了27个奥运会(26届奥运会,外加流产了的1940年第十二届奥运会)的历史故事,25个奥运吉祥物故事,5个奥运收藏故事,以及奥运吉祥物之最、奥运会之最等奥运资料,编辑成《心链奥运--奥运故事与奥运收藏》一书。该书图文并茂,老少皆宜,既是一本奥运知识的通俗读物,又可作收藏爱好者的收藏图书。
热门推荐
  • 东北平原写生集(小说二题)

    东北平原写生集(小说二题)

    鲍十,原籍黑龙江省,现居广州。广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市文艺报刊社社长兼总编,广东文学院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拜庄》、《我的父亲母亲》、《葵花开放的声音——鲍十小说自选集》;长篇小说《痴迷》、《好运之年》、《我的父亲母亲》;日文版小说《初恋之路》(盐野米松译,日本讲谈社出版)、《道路母亲·樱桃》(三好理合子译,日本东方出版社出版)、《子洲的故事》(関口美幸译,载日本《中国现代文学》2011年第6期)、《葵花开放的声音》(関口美幸译,载日本《中国现代文学》2012年第9期)等。作品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华文学选刊》、《新华文摘》、《小说精选》、《作品与争鸣》选载,并被收入多种年选。中篇小说《纪念》被改编成电影《我的父亲母亲》。影片获得第五十届德国柏林电影节银熊奖,1999年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影片奖,第23届百花奖最佳影片奖,第20届金鸡奖最佳影片奖,美国圣丹斯电影节大奖,伊朗国际电影节紫水晶奖等。小说和电影同被台湾某大学选做国文课阅读欣赏教材。
  • 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你忙,我忙,他忙。大街上人们行色匆匆,办公室里人们忙忙碌碌,工作台前人们废寝忘食……有人忙出了功成名就,有人忙出了事半功倍,有人忙出了身心疲惫,有人忙出了迷惘无助……
  • 如果你简单,世界就对你简单

    如果你简单,世界就对你简单

    简单,让一切变得容易。本书以洗练的文字和丰富的故事,讲述“简单”的心灵智慧。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剖析“简单”这一境界,下篇讲述修炼“简单”的方法。书中的83个心灵启示,帮助你学会清理心灵的垃圾,去除心灵积垢,从纷繁复杂的生活中走出来,整理心中的繁杂与混沌,用平和自然的心态拥抱简单,从而让人生变得简单舒适,拥有简约、淡然的雅致生活。
  • 重生之覆手盛世

    重生之覆手盛世

    “你这女子,粗鲁不堪,既不会吴侬软语,又不会低头做小,怎的就入了我的眼!可你,就不会哄哄我吗?”——赵煦“自我出生,便未曾被教育女子要低人一等。学的亦是治国大略,文武全才。困在这一方小天地,不过是为了这一世,护得家人平安。情爱二字之于我,是工具,而非生活。所以太子殿下,你强求的,我给不了。”——章靖宛上一世,她安于祖父身边,习得双全文武艺,承欢膝下,代父母尽孝。及笄之时,等来的却是全家抄斩的消息!余她孤身一人,却在报仇时被奸人所害,死于乱箭之下。这一世,老天既然给她重活的机会,她必定要护得全家平安,找出上一世的仇人报仇雪恨!
  • 体育文化学

    体育文化学

    《体育文化学》意在构架一个相对合理的体育文化学框架的基础上,依据一般文化学的理论和方法挖掘体育的文化意义,探索体育文化产生、发展和兴盛的原因、机制和意义,对体育文化结构与功能、类型与模式、比较与交流、冲突与变迁等进行了阐释,并结合当前实际对体育文化传统与现代化、体育文化整合与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世界体育文化作了一番文化学的审视。
  • 异界逍遥剑神

    异界逍遥剑神

    一个立志追求武道之极的平凡少年,屡遭逆境,饱受嘲讽;直到那天,一只绝色狐妖钻进了他的体内,一切都改变了;困扰他已久的修炼难题迎刃而解;平凡的老爹突然摇身一变,成了超级强者;相识十几年的青梅竹马本是样貌平平,却突然貌若天仙……
  • 千万不要招惹我

    千万不要招惹我

    原本只是想安分守己当个加班设计狗,怎么就搞上事情了?原本只是想善心突发救个人,怎么就捡回个男朋友?原本只是谈个恋爱,撒撒狗粮,怎么就要被绑去结婚?我去,你给我这堆瓶瓶罐罐闹哪样?小女子不善用毒!那个,牧家九爷,你过来,惹了我还想跑吗?
  • 绝不手软

    绝不手软

    王晓雪死了。王晓雪是被人谋杀的。王晓雪的血从客厅流出铁门缝再直流到了底楼过道上的雨水里。这天雨下得特大。昏天黑地,风声呼啸,雷声轰鸣。血腥使得冷落而偏僻的死者住房更加阴森恐怖。一道闪电过后,公安刑警队的车尖叫着飞驰到N市花园街13号。当法医翻开一脸死灰,怒目圆瞪的王晓雪尸首的时候,她的血冒着热气还在汩汩往外流。直到王晓雪的尸体被拉走后,自称是王晓雪的男人刘楠才挤进人群来到死者面前,放声恸哭……
  • 虎门狗子

    虎门狗子

    庄九娘迈动着她那双时下已不多见的人工小脚,一脸事儿地来到老八爷这三间石屋的时候,毒八爷正病歪歪地倚躺在铺盖卷上抽旱烟。黑咕隆咚的屋子里,老八爷苍老的面庞随着烟锅子的明灭而时隐时现着。把原本还算周正的面相弄得挺吓人。早上起来,去庄九娘家里看过庄九之后,老八爷回到石屋就再没有出门,抽一袋烟,发一会愣,眼里始终晃动着村支书庄九躺在院子里的那副死相。庄九是让刀子给捅死的,那副血肉横飞的惨相一般人不敢看。
  • 不屈的灵魂战神

    不屈的灵魂战神

    我不愿平凡,不愿屈服,我要成为世界之主,杀掉一切不顺眼的人,我就是我,不屈的我。